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昆蟲記》讀後感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昆蟲記》讀後感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對它愛不釋手,時不時地就拿出來看一遍。這本書向大家講述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情況,法布爾寫了昆蟲們生育、勞動、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故事。

《昆蟲記》是法布爾懷着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餘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徵《昆蟲記》這本昆蟲學鉅著,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

法布爾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很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雖然有很多的困難,但法布爾沒有想困難屈服,他見堅持不懈地研究昆蟲,不斷地獲得好的成果,發現自然界藴涵着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才撰寫《昆蟲記》。

當我第一次讀《昆蟲記》時,它就吸引了我,讓我知道了那麼多的'奧祕。比如説:蟬在凌晨是如何脱殼的,黑步甲是回裝死的嗎,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是什麼東西指引紅螞蟻的方向。還有很多我以前説不出名的昆蟲。

法布爾寫的《昆蟲記》,讓我讀了彷彿身臨其境,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

接着往下看,裏面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螢火蟲雖然外表弱小,但它是個食肉動物,幾隻雌金步甲還會吃雄金步甲……豐富的故事讓我浮想聯翩。

繼續閲讀時,我看到了法布爾不顧危險地捕捉黃蜂,堅持不懈的實驗精神,如果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又分析原因,準備下一次實驗。

法布爾把昆蟲寫的那麼真實。美麗。生動。他一生都在貧困中作但他一點都不孤獨,因為他有那麼多的昆蟲朋友。他把大自然當成了自己的實驗室,葡萄架下。山坡上。田野裏。他不怕太陽的暴曬,一蹲就是一天。而且,他的家中也是他的實驗室,家中有很多的瓶子,那都是他實驗的工具。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觸很大,法布爾在那樣的環境能寫出膾炙人口的鉅著。我真是慚愧萬分啊!我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發奮圖強地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祖國有作用的人。

《昆蟲記》讀後感2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曾經説過,“在對某個事物説‘是’以前,我要觀察、觸摸,而且不是一次,是兩三次,甚至沒完沒了,直到沒有任何懷疑為止。”

通過認真觀察和仔細研究,法布爾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昆蟲記》。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螢火蟲》一文。螢火蟲捕食方法很獨特,它的捕食對象多為櫻桃大小的蝸牛。螢火蟲在捕食時先耐心地在草叢中等待,然後開始靠近獵物打探,再使出它的祕密武器——麻醉工具。這個工具非常微小,不借助放大鏡,人的`肉眼是無法看到的。螢火蟲就是用這一麻醉工具在蝸牛的外套膜上屢次輕輕敲擊,它的動作輕柔温和,好像是在親吻,而不是在攻擊。但只要敲幾下,最多六次,就能使獵物失去一切活動能力,從而順利地捕獲食物。

在這本書中,法布爾觀察每一個事物都是非常仔細又耐心的,他一次又一次地去觸摸,直到沒有任何懷疑。我們也通過他的作品認識了機靈高明的麻醉師螢火蟲!

在法布爾的書中,“觸摸”一詞深入我心。這個春天裏,在科學課上,我們每人都分發到一粒比小拇指還小的黃豆種子。我們把種子撒下去以後,天天有人盯着杯子瞅它、盼它。可是一星期過去了,種子竟絲毫沒有動靜。有人説“種早了”,有人説“埋深了,挖起來再種”……大家議論紛紛。第八天,種子終於破土而出了,抽出了像細針一樣的新芽,我欣喜若狂。兩天後,它的葉子慢慢變大,有小指甲那麼大,那細圓的葉和嫩綠的杆都傲然挺立着。下課了,同學們都圍着這幾個杯子欣喜地討論。又過了幾天,它長出了真葉,莖葉逐漸筆直,我們留心觀察,把這些都記在了本子上。這幾粒小小的種子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

隨後,我和媽媽來到了櫻花林觀察開放的櫻花。看,櫻花有的白、有的粉,看起來真特別!我用手輕輕撫摸着它們的花瓣,冰冰涼涼的。風一吹,樹上的櫻花飄落下來。我撿起花瓣,向天空一拋,一場又一場的櫻花雨灑落下來,我們開心地在花瓣雨中舞蹈……

這個世間有許多美好,我們要學會帶着真情去觸摸自然、觸摸經典、觸摸陽光雨露……你一定會觸摸到快樂,收穫幸福。

《昆蟲記》讀後感3

小小的昆蟲根本不明白死是怎麼回事,同樣也不知道自殺是怎麼回事。用人類的語言來説,就是即刻中斷生命極端痛苦的一種表現。我讀了昆蟲記中白蠍自殺的一篇文章後,我才知道昆蟲面對絕境時的選擇。

這篇文章講了法布爾為了弄清白蠍會不會自殺的事而自行實驗了一番,最後發現白蠍等其它的小昆蟲不會在絕境中放棄自己生命的道理。我也明白了提前結束生命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作者用一隻大白蠍來做實驗,把它放在一圈燒紅的.木炭圍成的火牆裏。一開始,蠍子被火燙了一下,它倒退着在火圈裏打轉,一不留神又被燙了一下。只見它左一閃,右一閃不顧方向的亂蹦亂跳,結果被通紅的木炭燙了一下又一下。這下它發瘋了,揮舞着長槍,再反捲成鈎子,沒有章法的亂舞自己的鉗子。突然它變得一動不動,平卧在地上。當時作者認為它可能已死了,在最後的狂舞中有一劍刺中了自己,死去了。直到作者停下看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那隻大白蠍並沒有死!當作者把它再放到沙地上時,它又變得活蹦亂跳,生機盎然。它的裝死行為讓我看到了昆蟲的生命觀,在死亡面前,它們也把生命看得無比重要,何況我們呢?

雖然那隻昆蟲並沒有自殺,但它卻告訴我們,生命是一種很嚴肅的東西,不能一遇到攔路荊棘和煩惱瑣事就把它摒棄。這正是昆蟲給給予我們的它們全然不知的道理。相比之下,我們人類常常感覺有勇氣和魄力從生活的苦難中自行解脱,這似乎是我們比動物高一級的標誌,但這一刻,我倒覺得我們變得非常渺小。

在有些人眼裏,只有人類才知道生命的狂歡後會怎麼去結束;只有人類才能預見自己的末日;只有人類對死才懷着崇拜之情,動物們無一能想到。但是,人雖然懂得這些,卻從未真正意識到芸芸眾生渴求生命的平等,當你看到被人圈養的動物時,它們的哀嚎可是對生命自由的渴望?它們的沉默可是對家園的思念?我想,這些或許都有,可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它們,今天,我從昆蟲身上看到了,它們有着比人類更強烈,更直接,更偉大的本能!

《昆蟲記》讀後感4

説一個人不能説他絕對聰明,也不能説他絕對愚笨。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黃蜂也正是這樣。

我們要學習黃蜂的聰明。蜜蜂與黃蜂都是蜂,它們的棲息地是蜂巢。鑄造蜂巢需要很大的力,但黃蜂這時就會發揮出它的聰明才智。因為重新制造材料纖維是十分辛苦的,所以黃蜂不會這樣做,而是就地尋找可用的纖維,直接用,省工又省時。我們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像黃蜂這樣尋找更快更好的方法,不做費時費力的事情,尋找捷徑,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我們不學習黃蜂的`愚笨。雖然它們在築巢時方便些許,但是卻是“死腦筋”。當法布爾用玻璃瓶罩住它們的巢時,它們只會一味地“衝向”玻璃,而不是另找其他出路,這樣的執着只能讓它們橫屍遍野。而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要學會靈活變通,不侷限思維,要打破常規,勇於創新,敢於踏出第一步,這樣才能在險境中找到出口。

因此,讓我們做一個既聰明又不愚笨的人吧!

《昆蟲記》讀後感5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記錄。在書中,法布爾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不同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帶我們走進昆蟲多姿多彩的世界,令人大開眼界。

此前,對於昆蟲,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喜歡,甲蟲、毛毛蟲等身體上帶絨毛的蟲子,看着更是噁心、不舒服。在法布爾的眼中,昆蟲們是大自然的主角,它們的一舉一動,都有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在這裏,我重新認識了聰明的石蠶、“導航員”小蜜蜂、森林清潔工小螞蟻和西西斯、兇惡的.大黃蜂、“音樂家”小蟋蟀,增長了許多知識。

在書中,法布爾對每一種昆蟲都進行了細緻的描述,並通過許多關於昆蟲的實驗,讓人一看就過目難忘。作者這麼仔細的觀察,除了自己對昆蟲的熱愛外,肯定也花了不少時間和心血,我以後要向他學習做事認真的態度。

另外,《昆蟲記》這本書裏還有閲讀心得、日積月累、近義詞、反義詞、好詞積累卡等一個個小版塊,這這裏,我們不僅領略到了昆蟲世界的多彩生活,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昆蟲記》讀後感6

這周我讀的書依然是《昆蟲記》,在我讀的幾章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不是章目標題旁邊標着“精讀”的章節,而是那寥寥幾章中未標“精讀”的一章——“黃蜂”。

在這一章中,有一段內容讓我記憶猶新。那便是作者用一個玻璃罩罩住了一個土壤之下的蜂窩。裏邊的黃蜂想從原來的出口出去,然而卻只能四處碰壁,但是就算這樣,它們也沒有想過從別的地方挖出去,只是一味的想要撞開玻璃罩,仍然待在裏邊。累了之後回去一會兒,休息一下再繼續撞開那難以逾越的屏障——玻璃罩。而在外邊的黃蜂原本也是一樣裝玻璃罩,但是之後便從另一旁挖土而進。可是這些黃蜂進去之後再想出來,仍然只會撞那玻璃罩。顯然,進去的黃蜂不僅沒與同伴交流,更沒有吸取經驗。毫無疑問,最後落得滅亡的下場。

很顯然,這些黃蜂思想死板。雖然是因為它們等級較低,學習能力不強。但我也悟出了許多道理,尤其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在當時,羅馬帝國因為幾位有為的大帝治理江山頗有成效而雄踞歐洲,許多人都想一睹帝國首都——羅馬的壯美山河,故修了許多條通向羅馬的公路。

上述只是那一句古話的直譯,意譯則為“有許多辦法解決困難”。俗話講的好,“辦法總比困難多”。當大家遇到困難之時不能像書中的黃蜂一樣,只會墨守成規,死板了事,而是應該隨機應變。好比你做數學或者理科大題,如果用一種方法解不開就沒必要死磕到底,而是換一個方法,反之則得不償失!

其實我發現在生活之中,一種方法用到底,也不管是否適用的'情況常有。例如網上新聞中將優等生的作業題量與難度給差生,造成無法完成作業的老師。難道提高成績只有這一種方法嗎?不止,而且這種方法也是有適用人羣的。上述的老師這樣下去也只是揠苗助長罷了,倒不如換法而行之。

另外,其實一本書,不僅僅只有“精讀”部分精彩,其它的,也照樣有哲理,作者寫出來自有其之道理。最後切記——“條條大通羅馬”!

《昆蟲記》讀後感7

我最近讀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書的作者是法布爾,因為在語文課文中,我們曾經學過兩篇法布爾的文章,都是在昆蟲記裏面的,我也忍不住翻開了這一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寫了各種昆蟲,寫的有它們的生活習慣,有各自的`特點,也寫了它們每一個昆蟲都吃什麼。寫得十分生動,讓我們一讀,就能想象到這些昆蟲在做什麼事情,不同昆蟲的每一個細節,以及每一個動作寫的都那麼生動,就連屎殼郎推球的動作也描寫的非常細緻,彷彿你也在用着放大鏡在看着這些有趣的昆蟲呢。寫的昆蟲也十分的多,有螢火蟲,螞蟻,松毛蟲,螳螂……甚至還有我們沒有聽説過的昆蟲呢。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本昆蟲圖鑑。

一本書全面的寫出了各種昆蟲的生活過程,是一本昆蟲手冊,讓我們全面的瞭解昆蟲,法布爾也用了他的一生努力研究昆蟲,寫出了這本昆蟲記。

光從這本書上的內容就感到了法布爾的不容易,他付出了不知道多少的精力投入在昆蟲上面,就是為了而讓後人更加了解昆蟲。

這本書上的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法布爾的這種精神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昆蟲記》讀後感8

有人喜愛《三國演義》;有人喜愛《格林童話》;也有人喜愛《一千零一夜》;但我更喜愛《昆蟲記》。

從小我就喜歡植物、動物,尤其喜愛小昆蟲。有一次我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高興極了!我拿起書迫不及待地打開一頁、兩頁,狼吞虎嚥地讀着,連生日都忘記了。

看完了《昆蟲記》,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原來昆蟲世界裏還有很多不可思議、令人驚訝的事。我原以為每個昆蟲的媽媽都會撫養自己的孩子。沒想到螳螂媽媽生完寶寶就離家出走,就再也沒回來。它連一次都沒有回來瞅瞅自己的寶寶,真是個狠心的'媽!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在生活中,要是我們的父母也像螳螂媽媽一樣,那孩子沒錢吃飯,沒人撫養,豈不成孤兒了?所以父母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父母,讓孩子快樂地成長!螳螂寶寶從小就獨自生活,相比之下,我每天有父母的呵護,還有其他長輩的疼愛,我的生活真是無比幸福。在這段幸福的日子裏,我要好好珍惜,刻苦學習,享受生活。

我以為帶着美麗的光芒,在夜空中為人們帶來光明的螢火蟲只吃植物,沒想到它卻是一隻殘忍的昆蟲。它首先找到它的食物——蝸牛,然後把它隨身攜帶的小兵器——兩顆獠牙,迅速抽出來,向蝸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種特殊消化液把肉湯液化。可見它是多麼殘忍啊!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睜開雪亮的眼睛,千萬不要被美麗的外表所迷惑。

我覺得蜘蛛織一個網應該很簡單,可是看了《昆蟲記》後,我發現織一個網談何容易!只見小蜘蛛從嘴裏慢慢地吐出白色的細絲,然後從牆角這邊爬到牆角那邊,好不容易織好第一根線,可是風一吹,“嘣”的一聲線斷了,然後它又一次這樣織起來,不到一半線又斷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織啊織,終於把一張網織出來了。小蜘蛛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使我感動了。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小蜘蛛那不怕困難、頑強學習的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9

“我開闢了荒石園來研究活生生的昆蟲。在這裏,我可以不必擔心路人的打擾,可以與蜂交談,也無需耗費時間去遠行,無需急不可待的奔走,我可以編制進攻計劃,設置埋伏陷阱,每天時時刻刻觀察實驗效果。這就是我的願望,我一直苦苦追求的夢想。”這是一本語言詼諧幽默的傳世經典,是一部筆觸細膩的昆蟲史詩。它,就是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耗費28年心血寫成的《昆蟲記》。法布爾從小就熱愛昆蟲,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文學界的維吉爾”。他擁有哲學家一般的看,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寫。在《昆蟲記》中,我們看得到昆蟲的微妙而又奇特的身體結構,看不到枯燥乏味的.科學性講解。

蟬的一則寓言家喻户曉:蟬夏天不收集食物,而螞蟻辛辛苦苦地儲藏過冬食糧,結果,冬天時蟬飢腸轆轆的去乞討,但還是凍死了。但在這本書裏,事實卻截然不同。蟬雖是自由的歌者,但是它從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施捨生活。反而是螞蟻,它們就是一夥“強盜”;蒼蠅向來是傳染細菌的始作俑者,是人們討厭的對象,可誰知它儼然是一位自然的清潔工;螢火蟲在人們心中是純潔浪漫的小使者,可它卻丟兒棄女,對後代不聞不問……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切疑惑,一切好奇,在《昆蟲記》中都可以瞭解到。《昆蟲記》就是一個寶庫,只要你探索進去,不斷開拓,一片閃耀如金的精神財富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

《昆蟲記》可以教會我們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在極盡筆墨表現蟲性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反觀了人性。我很喜歡從中瞭解每一種昆蟲各不相同、妙趣橫生的習性,它的情節始終使我聚精會神。法布爾的點滴文字也充滿靈性,引人入勝,富有創意,十分有感染力。它告訴我們,所有的蟲子都和人類一樣,有着微妙的喜怒哀樂,有本能和直覺,為了在自然中生存勇敢地與大自然抗爭。所以,我以這本書的眾多優點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手中捧着這本書,就是捧着作者的心血;手中捧着這本書,就是捧着雲集世界上千萬昆蟲的知識。這本有趣的書,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人類命運顫音,帶領我們走進昆蟲的輝煌殿堂。

《昆蟲記》讀後感10

近日,我讀了一本讓我如痴如醉的好書,它就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觀察昆蟲、以其詳細確切的筆記編寫而成的《昆蟲記》。

書中,生物學家法布爾一次又一次地將我帶進那可愛的昆蟲世界,讓我明白了昆蟲世界是多麼的奇妙: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了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餵食稍稍“怠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在法布爾的筆下,一種又一種的昆蟲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個又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在我們的面前上演……

《昆蟲記》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涵蓋了幾近所有關於昆蟲的細節,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還富有濃郁的文學色彩,不僅體現了作者的感情,也體現了昆蟲獨一無二的特點。無論是哪一篇,都流露出了作者的敬畏之情,無論是哪一種動物,都藴含着值得我們人類尊敬的品質。

以前,我總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屢次傷害小昆蟲,根本不顧及,也從來沒想到過要顧及它們的感受。看了這本書,特別是看了《虎紋園蛛》這一篇後,我徹底改變了我原有的看法!當時讀着讀着《虎紋園蛛》時,我莫名產生一種感覺,彷彿自己也是一隻正在逃命的,不起眼的小蟲。回想起自己過去的種.種,想起自己所犯的錯誤,我後悔萬分。人的命是命,動物的命就不是命嗎?生命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偉大和敬畏。很多人之所以漠視其他生物的生命,那是因為他們沒看到那微薄的力量中所藴含的.內在精神,只看自己高高在上,把對方“玩弄於股掌”的能力和實力;可反過來想想,如果我們人類哪一天也遭遇到比我們更強悍的生命,他們要對我們做我們曾經對其他生命所做過踐踏和屠戮,我們會作感想呢?

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應當得到同樣的尊重——即使你比他們強大,也不應該做無謂的殺害。因為世上稱得上偉大的東西,往往不是體積,而是精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是卑微者的威嚴和挑戰。敬重卑微,敬畏生命,就是尊重我們自己,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昆蟲記》不愧為一部嚴謹的科學筆記,更是一首不朽的生命史詩!

《昆蟲記》讀後感11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麼脱殼,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吃蚜蟲的分泌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描述昆蟲的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翻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

《昆蟲記》讀後感12

《昆蟲記》,一部專寫昆蟲的史詩之作,法布爾先生從他那妙趣橫生的語言把書裏的昆蟲描述得惟妙惟肖。他被魯迅先生尊稱為“描述昆蟲的楷模”,也被世界讀者認可,譽為——昆蟲荷馬。

今年暑假,我在書櫃上看到了《昆蟲記》。一翻開前幾頁,我就被裏面精美的插圖給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書中主要講述了法布爾利用空閒時間,對家門口的一塊荒地裏各種各樣的昆蟲進行了極其細微的觀察。正是他那不辭辛苦的觀察,才讓《昆蟲記》如同一支畫筆,在我們對昆蟲認知的黑幕塗上幾道斑斕的色彩。

在讀昆蟲記時,我印象最深刻的蟲子是蜣螂(俗稱屎殼郎),顧名思義,就是以糞便為食的蟲子。未讀昆蟲記前,我認為它是一種又骯髒又噁心的昆蟲。可讀完後,我對它的黑色印象一抹而去,反倒成了維護地球的綠色衞士,讓讀者驚訝不已。蜣螂像只坦克一樣,身披厚厚的裝甲——鞘翅,頭頂一根長長的,一端分叉的大刺。彷彿一位耀武揚威的大將軍。大概你還不相信法布爾寫作之生動趣味。瞧——西班牙蜣螂身子矮胖,縮成一團,又圓又厚,行動遲緩,肯定對聖甲蟲的'體操技巧一竅不通。它的爪子極短,稍有一點動靜,爪子就縮回肚腹下頭,與糞球製作工們的長腿簡直無法相比。只要看看它那五短身材,笨拙的樣貌,就很容易猜想到它是根本不喜歡推着一個大糞球去長途跋涉的。

除此之外,蜣螂還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對兒女百般呵護。儘管它似乎不喜歡把糞球推來推去,儘管它建造洞穴耗費了它大半身的生命,儘管在途中可能遭受許多意外,甚至一命嗚呼,但它還是勇敢挑起了母親的重任。我們人類有何嘗不是這樣呢?

蜣螂的這一形象已經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峯。勤勞能幹、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疼愛子女、不怕苦、不怕累、敢於擔當,這是我喜歡蜣螂的理由。

《昆蟲記》讀後感13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以無比的熱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學鉅著,是世界公認的青少年科普經典。在他的筆下,昆蟲世界如此千奇百怪、生機盎然,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尤為出彩,表現出了驚人的靈性。

《昆蟲記》不僅僅是簡單的昆蟲記錄,而且是以人性來關照昆蟲世界,研究的是“生命的活態”、“生命的過程”、“生命與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繫”、“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密切交往”,通過小小的昆蟲來反觀人類社會,表現出了深刻的人文情懷。

昆蟲世界,温馨的.場面很是稀少,大多數的戰爭,就能親眼所見,但是,能體現“愛”的場面,有時都沒聽説過,不過,《昆蟲記》中,法布爾卻記載了許多温馨的場面。

如法布爾在《朗格多克蠍的家庭》這篇文章中中寫道:“那麼,小寶寶是怎麼孵出的呢?我有得天獨厚的機會親眼看見這個過程。我看見蠍媽媽用大鄂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後把薄膜吞下。再給小寶寶們剝胎衣時,蠍媽媽加倍小心,猶如温柔慈愛地舔食胎衣的母羊和母貓,儘管工具很粗糙,但是寶寶的細皮嫩肉沒有任何傷痕,也沒有傷筋動骨。

我簡直驚呆了,蠍子是最先近乎我們人類的母愛傳給自己的孩子的,遠在植物區系那個遠古時代,等第一隻蠍子出現時,生兒育女的那份愛心就已在醖釀之中了。生命的孵化已不再危險重重的外部或內部進行,而是在母親的腰間腹下完成了。”

沒錯,哪怕再稀少,昆蟲世界中也有愛,有潮起潮落,有戰爭和拋棄。誰能説他們有,誰又能説他們沒有呢?

我從《昆蟲記》中體會出美妙、樸實和趣味。它既讓我增加了許多有關昆蟲的知識,又讓我從中瞭解到了作者散文詩般語言的美妙。它讓我感受到作者的那股韌勁兒,那種孜孜不倦,那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那種不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就決不罷休的博物學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14

記得小時候我喜歡在田野中捉小蟲子,因為我那時認為它們是我在童年是最重要的玩伴,正是懷揣着這種情感閲讀了達爾文的《昆蟲記》在這部作品中我領略到了前所未有的昆蟲王國,在這裏我瞭解了許多關於昆蟲上的知識彌補了在昆蟲科學上的欠缺。達爾文傾注了許多心血在這本《昆蟲記》中,他對那些昆蟲的描述生動形象尤其是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處理的非常到位,所以説他為我們世人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並且《昆蟲記》是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

全書大概描述了32種不同的昆蟲種類而在這些中有一種令我印象深刻也許是因為那句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所以我才會對螳螂記憶頗深,螳螂的腰部非常的`長。不光是很長,還特別的有力與它的長腰相比,螳螂的大腿更要長一些。總而言之它擁有一副嫻美而且優雅的身體並且它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可以説它是一種温柔與殘忍並存的小動物。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科學的奇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會對這方面進行深層次的瞭解。

《昆蟲記》讀後感15

説起昆蟲與你們吃他的創造怎麼對他對於它的創造者就是法布爾。《昆蟲記》中,我最喜歡的動物有一生只愛一雙人的小飛蛾,愛編織迷宮似的.網的蜘蛛和有時非常絕情了狼蛛。在這小動物中我最喜歡的是狼蛛了,這一篇文章狼蛛還沒有寶寶,也就是成年的時候天天頭伸出來朝着太陽身子卻在潮濕陰暗的洞中。是它們一旦有了寶寶就變得不一樣了。他們會編一個小白球,把卵都產在裏面,並且隨身攜帶。一旦別人把這個球給弄到地上,它就會立刻張牙舞爪的對待你,並且立刻衝過去把球給帶到身上,然後立刻逃離這個地方。在寶寶快出生的時候,他媽媽就會經常在頭在洞裏,而身子在外面用腳蹬着這個球,讓洞外的陽光給他以温暖,寶寶出生後媽媽就天天憋着一大羣寶寶吃、喝、睡。終於爸爸走了,媽媽也雖然也能吃能喝,可還是卻依然瘦了下來,最終,走向了死亡。這就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