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國學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

欄目: 國學 / 發佈於: / 人氣:1.91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努力創建“書香校園”品牌特色,紮實推進《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

  二、活動主題

誦讀中華經典美文,傳承華夏文明古風

  三、活動內容

1、參賽對象:三至五年級學生以校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鼓勵教師與學生同台誦讀。

2、誦讀內容:選自《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教材或經典古詩文(包括《三字經》《弟子規》《晨讀對韻》《增廣賢文》《千字文》《論語》等)。

3、比賽形式:以集體誦讀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對誦、小組朗誦、配樂朗誦、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配樂表演與所朗誦篇章意境吻合,節奏和諧。但要注意,參賽形式以誦讀為主,舞台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每個節目的時間請控制在6分鐘內,超時者取消參賽資格。

4、比賽時間:(待定)

5、比賽地點:(待定)

  四、評比獎勵辦法

1、邀請教育局、縣研訓中心領導及相關老師組成評委會,進行現場打分。

2、根據比賽情況和現場評分,設立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若干名。

3、對獲獎單位頒發集體榮譽獎狀,對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指導教師(每個節目1——2名)頒發獎狀。

  五、相關事宜

1、各校要集中精力,抓緊時間,紮實做好選材和誦讀形式的編排訓練工作。

2、參賽時,必須有專人帶隊,全程負責學生安全。

3、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2

為了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校特開展以“中國夢 愛國情 成才志”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一、指導思想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從中華傳統文化裏汲取精華,吸取智慧,我校特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比賽,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國學經典薰陶,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打造“書香校園”奠定基礎。

二、領導組織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三、活動內容

1、活動時間和地點

(1)、彩排時間:學前一至七班:4月27日(星期三)早上9:10

一至六年級: 4月27日(星期三)14:50

(2)、正式比賽時間:20xx年4月29日14:00準時進行

(3)、地點:學校操場

2、活動內容及形式

(1)、參賽對象:學前班、一至六年級學生以班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鼓勵教師與學生同台誦讀。

(2)、誦讀內容:國學經典篇目。(如《弟子規》、《三字經》、唐詩宋詞等,較長篇目可根據時間要求自行節選)

(3)、比賽形式:以集體誦讀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對誦、小組朗誦、配樂朗誦、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也可輔以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但舞台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每班節目表演時間3-5分鐘。)

四、評比獎勵辦法

根據各班的精神面貌、誦讀形式、表演特點及誦讀整體效果等方面進行現場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以均分排名。分別設立:

學前班: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

一年級組: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二年級組: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三年級組: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四年級組: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

五六年級組:一個一等獎

學校根據各班表現情況評出兩個精神文明獎,獲獎的班級將給予物質獎勵,班主任班務工作考核將適當加分。

五、具體人員分工

1、評委組組長:

評委組成員:

2、分數統計組長:

3、舞台設計、會場策劃:

舞台搭建和拆除負責人:

4、集隊負責:

5、評分表製作、審稿:

6、舞台監督負責人:;成員:

7、主持指導:

8、音響:;照相:;攝像: ;話筒和舞台管理:

9、會場安全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10、獎狀準備: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努力創建“書香校園”品牌特色,紮實推進新教育實驗。

二、活動主題:

書香溢滿校園,讀書伴我成長

三、活動流程:

(一)時間:4月23日

(二)地點:學校操場

(三)流程:

1、領導致辭(曹校長)

2、學生倡議(吳怡)

3、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參賽形式:1、個人組2、集體組(20—30人)

參賽要求:

、參賽作品:中華國學經典網誦讀系列。

2、參賽形式:形式豐富,具有藝術性。

3、每個班都要推出一名個人、一個集體。

4、全校分低、中、高三個年級組進行比賽。

評委:曹正軒李國瑞徐建峯劉麗麗李新建石新梅孫海玲冒國平

評分標準:

1、精神面貌好(20%)

2、普通話標準,誦讀流暢,語速、語調恰當,停頓合理(40%)

3、誦讀形式豐富,感情處理得當,富有表現力、感染力(30%)

4、誦讀時間:1-2分鐘(10%)

獎勵方法:

每個年級大組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比賽順序:一到六先集體後個人

後勤工作安排:

(1)獎狀準備、統計:卞正國陳廣才

(2)報導:朱琳琳

(3)音響、拍攝:朱中華焦紅亮

(4)集隊:朱中華、朱志勇

(5)評分表、橫幅、審稿、後台總監:朱志勇

(6)頒獎程序:先頒個人,再頒集體。

頒獎嘉賓:三位校長。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4

  一、活動主題

誦讀中華經典美文傳承華夏文明古風

  二、活動意義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系統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活動內容

1、參賽對象:湖村鄉國小全體學生。

2、比賽分組:分完小組和中小組兩個組別。

3、比賽內容從《弟子規》、《三字經》、唐詩宋詞等國學經典書目中自選。

4、比賽形式: 以小集體誦讀為基本形式,鼓勵編排對誦、小組朗誦、配樂朗誦等藝術表演形式,參加展示活動,每個節目時間3-5分鐘為宜。

5、着裝要求:服裝統一,整齊大方。中小全體學生着校服 。

6、比賽時間:10月20日 地點:中心國小操場

  四、評比獎勵辦法

1、邀請學校領導及相關老師組成評委會,根據各校的誦讀形式、表演特點及誦讀整體效果等方面進行現場打分。

2、根據比賽情況和現場評分,完小和中小組各設立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

  四、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致詞

(二)、誦讀展示

(三)、現場評獎

(四)、領導講話

(五)、現場頒獎

  五、現場具體工作安排

1、 評委小組

組長: 謝國星

組員: 王曉燕 楊枝洪 祝志妹 楊秀雲 陸小燕

工作職責:組長負責評委小組的領導工作,評委小組主要負責現場的評獎工作。

2、宣傳小組

組長:寧福林

成員:劉其鋒 吳旺龍 劉慧 邱淑娟 寧德斌

工作職責:組長負責宣傳組的領導工作,宣傳組主要負責現場佈置,包括音響的調試和橫幅的懸掛工作,活動全程的攝像錄影及刻制光盤工作等。

3、秩序小組

組長:周新聞

成員:胡波 陳娟各班主任

工作職責:組長負責秩序小組的領導工作,秩序小組主要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使之穩定有序。

  六、相關事宜

1、各校各班要集中精力,抓緊時間,紮實做好選材和誦讀形式的編排訓練工作。

2、未盡事宜,另行通知,希望各小組要明確目標,落實職責,規定時限,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方案5

一、比賽主題:誦讀中華經典,營造書香校園

二、比賽目的

通過組織學生經典誦讀比賽的方式,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提高學生閲讀古詩文經典的興趣,增強廣大學生文化和道德素質。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努力營造誦讀中華經典古詩文的濃厚氛圍,積極推動經典誦讀活動進課堂、進校園、進家庭。

三、比賽時間:20xx年11月18日(第11周星期一)

四、比賽地點:各班教室

五、比賽對象:3—5年級全體學生

六、參賽要求

1.以班為單位參賽,要求全班學生參加,着裝統一,整齊大方。

2.比賽內容由各班自行從《國學經典讀本》、《弟子規》、《三字經》、唐詩宋詞等書中去挑選,要求製作多媒體課件,儘量配樂。比賽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評獎辦法

1.邀請學校領導及相關老師組成評委會,根據各班的誦讀形式、表演特點及誦讀整體效果等方面進行現場打分。

2.根據比賽情況和現場評分,分年級設獎。

三年級:一等獎:3個二等獎:3個

四年級: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

五年級: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

八、評分標準

比賽採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內容(15分):選材內容符合比賽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b.節目形式(15分):形式靈活新穎,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樂,配樂與所朗誦篇章意境吻合,節奏和諧;

c.語言技巧(40分):普通話標準,發音準確,吐字清晰,嗓音條件較好,聲音圓潤悦耳,語言流暢,語速得當;

d.臨場表現(30分):衣着得體,體態語適當,表演到位,颱風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強,現場效果好。

九、人員安排

評委:黃勇 桂建明 周羣意 楊輝宇 朱麗華 鄧英姿

胡新蘭 羅彪 肖麗華 陳敏 何恆嘉 周碧華

統分:李致富

攝影:袁娟

日期:20xx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