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國學

國學經典讀後感(12篇)

欄目: 國學 / 發佈於: / 人氣:1.2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學經典讀後感(12篇)

國學經典讀後感1

上週,語文老師帶我們看了《國學小名士》的比賽視頻。

感觸很深,既佩服那些飽讀詩書的哥哥姐姐,又為自己對傳統文化了解甚少而感到慚愧。

突然間想起一個人,他經常在小區廣場的六邊磚上寫字,字寫得很方正,剛勁有力,是繁體字。我並沒有見過他,只覺得他的字很漂亮,我非常喜歡他的字,讓人有一種安靜的感覺,賞心悦目。我也學過書法,但是沒能繼續學下去,挺遺憾的。比起楷書,我更喜歡隸書,因為我喜歡隸書的柔和,讓人看了舒服。特別是用毛筆寫,看着字就像在品味一副美麗的山水畫。

視頻裏比賽的同學不但詩書背讀得多,而且良好的心理素質更讓人稱讚。在那樣的舞台上,想要在自己回答錯誤的時候臨危不亂,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看他們對對聯的時候,心中更是佩服,小小的一副對聯,誰都沒有在乎,也不知道有這樣的知識在其中,原來對對聯不僅要用詞恰當,而且還有很多像上聯有的字,下聯儘量不要出現的問題,稍微不注意有對的對聯就是錯誤的。家裏每年都會貼對聯,有一年的對聯是我寫的,稚嫩的筆跡和簡單的對聯,怎麼看也拿不上台面去,可大家還是很開心,因為這是我自己動手寫的。

學校曾經組織過傳統文化的朗誦,像《弟子規》、《老子》等,開始大家都讀得不精神,可慢慢就好了,讀着讀着還覺得挺有意思,不知不覺中就能夠背誦下來了,每天早上讀一點,日積月累,學校發的書都已背過了,張口揹着,也覺得有趣,給自己增加了知識。書要重複利用,我們得把書給下一級的學弟學妹們,看着排隊交書的同學們,我想這也許就是中國經典文化的一種傳承吧。我們從這本書上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下一級的學弟學妹也有同樣的感觸吧。

有些詩是很美的,我最喜歡杜牧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不看詩的含義,單單是讀這首詩的詞,就會有一種美油然而生。瞭解了詩的含義後,又變成了一絲絲的悽美。我喜歡這首詩,只是因為它的詞美而已,並沒有過多的關注詩的含義。因而忽略了一些東西,卻也得到了一些東西。閒暇時,喜歡用鋼筆將詩抄寫在筆記本上,也是一種樂趣,寫着寫着心就會靜下來,也許這就是古典詩詞的特別之處——-它可以給人帶來一種精神的愉悦和寧靜。有時用楷書、有時用隸書,隨心所欲,很是安心、愜意。

小時候的我對文學的認識都是因為我的爸爸,他會買很多書搬到家,其中就不乏古典詩詞,我喜歡讓爸爸念給我聽,他總是讀錯音,逗得我哈哈大笑。不但有詩還有詞,詞也是很美的,我也非常喜歡聽,只是聽得少,還是古詩和古文居多,古文一般爸爸給我念着念着,我就睡着了,呵呵。小時候最喜歡童話故事,但是老爸就是給我讀那些我根本聽不懂的東西,像唸經一樣,我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當回事,長大後,我才慢慢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我儘早的接觸這種經典的傳統文化,讓我感受到我們祖先的智慧,只可惜小時候懂得太少。

我認為讓孩子們去了解這種傳統文化是很有必要的,這是文化藝術的傳承,也是對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承。可能覺得枯燥,但是靜下來,認認真真去品讀這些珍品,你會發現每一首詩、每一首詞、每一首曲其實都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徵,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類歷史隗寶。

瞭解國家的傳統文化,去品味、感受經典,你會覺得心靈得到了洗禮。是的,這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我覺得應給多有一些這樣的節目,讓大家更好地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祖國的花朵愛上我們的“經典”,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將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去品味這些歷史的珍寶,它們是我們與五千年曆史溝通的橋樑。我們要保護好它們,珍惜它們。

感受,經典。

國學經典讀後感2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於每一箇中國人的成長曆程。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後,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麼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説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説出很多,也能説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讚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麼捨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學習《國學》有以下感悟:首先,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再次,《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脱。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典讀後感3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共同編撰完成的,全書效仿論語採用的對話體的論文形式,記述孟子與諸弟子的“疑難答問”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説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體現了孟子的思想學説,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説與法先王的主張,確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論,發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揚了“貴義賤利”的價值觀,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孟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孟子的思想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之中,中國人做人處事的原則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讀《孟子》,就是在學為人處世。《梁惠王上》首先講的是“愛民”的行為方式,《梁惠王下》則探討了“愛民”的行為方式即是“與民同樂”;《公孫丑上》則是探討愛心、同情心、憐憫心,惻隱之心和羞恥憎惡之心的行為方式問題,《公孫丑下》則闡述了天時、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開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樣行善,怎樣以身作則的問題,並且批駁了墨子學派“兼相愛”的思想,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差別等級的,《滕文公下》則討論了愛民的行為方式的價值取向問題;《離婁上》是探討行為方式的規範問題,用社會行為規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方式,在《離婁下》孟子舉了兩個地區和年代相距都甚遠的帝王,用以説明統治、管理和服務人民,其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民”;《萬章上》是圍繞着“孝”這個行為方式來進行探討,而《萬章下》則是圍繞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籬下”的行為方式這些問題而展開的;《告子上》則從行為方式問題深入到人的內心,即人性的善惡,《告子下》則把重點放到了討論行為規範與行為方式的問題上;《盡心上》則是從本性與行為的關係問題轉到心理與行為的關係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據什麼樣的心理選擇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問題,《盡心下》則是對“自身修養”的盡心知命與行為方式間關係的探討。

在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戰亂頻繁,諸侯們不擇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揚仁義思想,充分體現了孟子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治國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隨處可見,孟子提出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論;在做人方面,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主張“仁義禮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如“捨生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縱使已經過去兩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影響着我們。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精神貧乏的時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孟子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關係,強調愛物節用,主張“取物以時”、“取物有節”,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對我們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

2、孟子嚴厲批判了戰國中期的社會不公:“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反對暴政,主張“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税斂”,提倡任人唯賢,這對我們維護社會公正有重大意義。

3、“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這對我們思想道德建設有重大意義。

《孟子》一書所體現的思想,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我們應批判繼承。孟子仁政理論中的和諧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理論是一致的,我們應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孟子》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借鑑的思路。

國學經典讀後感4

弟子規,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給我們的禮儀。弟子規,顧名思義,這是作為學生的規範。它雖簡短精悍,卻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靈魂,讀起來朗朗上口,直入人心。這是聖賢之人都應學的良言,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精髓,是學生文化的瑰寶。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輕聲讀着弟子規的總敍,我就明白了許多的道理,她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禮儀略成了24個字,雖然短短24字,卻也已經樹立了我文明的態度。弟子規,是聖人對我們的教誨,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謹慎,誠實守信。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餘的時間與精力,要向多方面學習。

弟子規告誡我們,如果父母在呼喚我們,我們不要遲鈍,要迅速,父母有事交代我們,要立刻去做,不要懶惰。父母在對我們的教導時,要恭敬的傾聽,做錯了事,父母對我們責罵時,要接受,不要強詞奪理。我們要孝敬父母,要遵循父母;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妹,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要因為一些小矛盾傷了和氣;與人相處不斤斤計思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説好話,不説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衝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早上要早點起牀,晚上也別很早就睡覺。

我們還要注意,因為時光寶貴,轉瞬即逝,應當好好珍惜和努力。早晨起牀後,務必洗臉、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個好的開始。上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才能確保健康德日進,的確,正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樣,我們要珍惜時間,老了,時間就一去不復返了。身體健康更重要,是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東西;開口説話,誠信為是最重要的,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説話要恰到好處,該説的就説,不該説的絕對不説,一言一行都要謹慎,不要誇下海口,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語,好聽卻靠不住。奸詐取巧的語言,骯髒粗俗的話,都不要去沾染。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只有守信用,朋友才會信任你。並且要説到做到,更不要説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些不好的言語,更不要去學習,去聽取。

並且,我們還要知道,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注重的都應是他的德行,而不是它的容貌。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聲望自然不凡,讓人們之所以欣賞佩服,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因為他很會説大話。物種以競爭為目的,人類以互助合作為目的。不管你是哪個種族的,都是同類,因該和睦相處,互相合作。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因為他説話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真是再好不過了,因為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着減少。如果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因為不肖的小人會趁虛而入,跑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影響,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不良習氣的人在一起,只會令你誤入歧途;而與德行好的人物在一起,你也會變得更有德行。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本分,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見做事,矇蔽了真理,也是不對的。正如孔子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弟子規,這就是學生的傳統,學生的文明,我們要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就像弟子規餘力學文的片段所説,不要一味地死讀它。讓我們一起置身於弟子規的文明世界吧!

國學經典讀後感5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後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並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四書"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重要著作,其內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於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為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首先想談一下個人對《大學》這部經典的感悟,此經開篇便挑明主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完全圍繞着發揚德性的原則,是為《大學》三綱,隨後展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大學》八目,而八目卻是以修身為中心,闡發修身方法與修身目的的全部內容,由此可見,修身,是儒家極為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為國民教育的"國小""中學""大學"的"大學"。《大學》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學》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顧我國五千年曆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為本?

從成功與失敗的古今人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説的"修身是為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並想盡早實現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和研讀一下《大學》,並按照《大學》所説的原則修煉自己,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通過學習《大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脱。

國學經典讀後感6

讀了劉長林等的“自然國學研究的現代意義",領會其主旨是:繼承中國傳統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並應用於現代科學研究。該想法很好,問題是如何繼承。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科學思想很值得繼承。但古人不可能預見到幾千年後的科學發展,他們的見解不可避免地具有侷限性。故應加以分析判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着重體現其精神,而不必拘泥於具體形式。是為抽象繼承。

我國先賢對天人關係有精闢的論述,莊子説:“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孟子等儒家則認為:人的善性天賦,盡心知性便能知天,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這種“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為現代科學家所推崇。提倡天人合一,對正確處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和保護環境等深具指導意義。但不要忘記,董仲舒卻從中引申出“天人感應"説,一念之差、兩字之異,就陷入迷信妄言。可見在繼承時,應分辨良莠、擇善而從。

我國古代的“陰陽"和“五行相生相剋"思想閃耀着東方智慧的光芒。前者藴含着對立面雙方相依共存、互通互補,演變轉化的思想萌芽;而後者則表達了原始樸素的系統論思想。這些寶貴的科學思想如能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定能在科學研究中作出重要的貢獻。但也必須注意到,陰陽五行之説久為方家術士們所利用,塗上了神祕的色彩,從中引申出荒誕不經的旁門左道來誤人害世。這樣的事難道還少嗎?

繼承切忌食古不化牽強附會。例如有人將“八卦"與蓋爾曼提出的強子分類“八重態圖"相提並論,就顯得不倫不類。將幾千年前古人的具體結論生搬硬套到現代科學,怎能不牽強附會?這也從反面證明了抽象繼承的必要性。

抽象繼承不僅限於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其實是普遍適用的。西方科學家在對物質本質的探索中,抽象繼承了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説,從19世紀初葉開始,發現了分子、原子、核子、夸克等等,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這些微觀粒子與德謨克利特原來的原子説——萬物均由不可分割的堅硬粒子所構成,並不一樣。他們只是繼承了德謨克利特原子説的基本思想——物質具有基本單元,再分割下去性質就改變了。這不就是抽象繼承嗎?

當前科學正面臨一個挑戰:研究對象越來越複雜,不僅包含着大量的組成部分,而且各部分之間具有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不僅影響其行為,而且改變其結構,呈現出強烈的非線性。對於複雜的大系統,科學界所慣用的分析方法雖然深入細緻。精益求精,但往往只見一斑而難窺全豹。中國傳統科學思想具有全局觀念,善於採用綜合法處理大系統中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雖然難免只見概貌而失之粗略,但它能與分析法互補。如能將之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就有可能在複雜大系統的研究中開創新局面。

實際上,主流科學界一些具有前瞻意識的人士,已在這方面進行嘗試。這在與劉長林等人文章同期刊出的一篇文章中就有反映。李衍達的這篇文章談到他們開展的“功能基因組系統學"的研究,其特點是:“以系統、整體、相互聯繫以及發展的.觀點看待生物,採用系統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瞭解生物功能;採用全景式(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觀測)分析方法,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實驗數據結合起來,以探索基因組與生物功能 的關係。"他們用這種方法,在對酵母半乳糖的利用途徑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

隨着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接下去就是如何利用這些基因知識,對人體的各種生理和病理機制作更深入的瞭解,並以此為基礎在保健醫療等方面付諸實用。這種極為複雜的超級大系統所涉及的信息量浩如煙海,分析與綜合相結合、並利用現代科學手段的系統論方法大有用武之地。在這方面,我們如能採取抽象繼承的態度,發掘和利用中國傳統科學思想和方法,一定能作出重大的貢獻。

國學經典讀後感7

五星推薦!每每閲讀呂思勉先生的著作,總有提升的感悟。如“凡一種大宗教,必具高深及淺顯二方面之理論,以滿足於高等與低等之人。但宗教之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一句話就將宗教與哲學之關係打通。《國學知識大全》以篇區隔彙集了《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和《中國史籍讀法》七篇。個人看法,本書是民國至今初入國學的最佳選擇,廣博而深邃,可反覆閲讀。

先生對於國學研究之廣之深,寥寥數十字摘錄,“儒家者流,蓋出於古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中庸者,隨時隨地,審處而求其至當;絜矩者,就所接之人,我所願於彼者,即彼之所願於我,而當以是先施之”就將儒家及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講得清清白白,這是一個治學大家的功力體現。“諸子之學重在社會政治方面,不重在哲學科學方面,因諸子本身之發展及其對後來之影響皆如此”。

先生總結先秦諸子百家中最重要六家的別略如下:“最早者農家,沿襲簡陋(時代或地域)之農業社會之思想。次之者道家,代表簡陋之遊牧社會。次之者墨家,其思想與夏代政治頗有淵源。次之者儒家及陰陽家,見多識廣,知若干種治法,應更迭使用。最新者法家,對外主張兼併,對內主張摧毀貴族,總而言之,是打倒封建勢力(以開明專制為手段)。”是不是言簡意賅,大道化簡呀。

《經子解題》更是為國學初學者開出書單、閲讀次序、綱要和參考書目,讓無從下手者撥雲見日,去偽存真。“吾國舊籍,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由來已久。而四者之中,集為後起。蓋人類之學問,必有其研究之對象。書籍之以記載現象為主者,是為史;就現象加以研求、發明公理者,則為經、子”;“昔人讀書之弊,在於不甚講門徑,今人則又失之太講門徑,而不甚下切實工夫,二者皆弊也”。

《理學綱要》計十五篇,是先生在1926年上海滬江大學講《中國哲學史》時所編講義。作者以為人生觀與宇宙觀是一件事,“人者宇宙間之一物,明乎宇宙之理,則人之所以自處者,自得其道矣”。理學之特色,在其精微徹底。理學與古代哲學及佛學皆有關係,古人以牝牡之合以為陰陽為萬有之本。溯其源,則自“心即理”一語來而已。

《中國文化史》縱覽梳理中國民國前各類史記。“研究歷史,即研究過去社會之事實,所以求知現社會之所以然,通眼前之人情世故”。中國歷史上確實之紀年,為共和元年,在公元前841年。自三皇五帝商周,廣論姓氏緣起演變,“人類之團結,有依於血統者,亦有依於地域者”。社會階層、農工商業、道路、用人制度、學術、政治、兵制、刑法、民族主義等。

《歷史研究法》,歷史到底是怎樣一種學問?研究了它,有什麼用處?所謂前車之鑑,“在社會變遷較緩慢之世,前後的事情,相類似的成分較多,執陳方以醫新病,貽誤尚淺,到社會情形變化劇烈時,就更難説了”。舊時歷史弊病:一是偏重於政治,以致過於聚焦戰事和過度崇拜英雄;二是民族主義太過亦有弊;三是借歷史以維持道德觀念;四是借歷史以維護宗教。去除弊端,在於“求狀況非求事實”。

《史學與史籍》,“非一物也。會通眾事而得其公例者,可以謂之史學;而不然者,則只可謂之史籍。史學緣起頗遲,而史籍之由來,則甚舊也”。“學問為三類:一曰屬於記憶者,史是也;二曰屬於理性者,哲學是也;三曰屬於情感者,文學是也”。正史六家:《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和《漢書》。

《中國史籍讀法》為先生73歲高齡抱病在華東師範大學講學的若干次講演合稿。文中開篇再次鞭撻所謂的“前車之鑑”,中國曆代史權為統治階級所篡,所記幾於全部關涉政治,不涉及民生,記錄不能保持客觀。流傳下來的,只是西洋史學家所謂“眾所同意的故事”了。因此,讀史宜先博覽而後專精。首先讀《通鑑》和《文獻通考》,“初學讀書,譬諸略地,務求其速,而戒攻堅”。

初讀國學,本書實在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國學經典讀後感8

讀大學時,那位古代漢語的老教授對我們要求極為嚴格,那《孟子》是要求全書背誦的,也許就是因為這特別的機緣,我一直特別喜歡《孟子》。

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喜歡孟子散文中那種雄辯的氣勢。孟子具有豐厚的學養,剛健的氣質,機智應變的能力,不僅以“好辯”著稱,而且極為善辯。我常常慨歎,要是孟子生活在當今時代,他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律師。讀孟子的文章,我總是因此而想到藝術作品中那些大律師的“雄辯”或“詭辯”的場景,那些有經驗的律師去質問對方律師的委託人時,只要求回答“yes”or“no”,從而讓自己處於主動地位,牽着別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樣,讓那些國君被他牽着鼻子走,從而成功地宣傳他的政治主張。

近來再讀《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辯風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説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説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而“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對這樣的問題,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國之中的不足,那樣會讓好大喜功的君王難以接受,於是他以“王好戰,請以戰喻”巧妙地將話題轉到有利於自己的方面來,接下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讓梁惠王明白並承認,自己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還有那次孟子見到齊宣王,為了宣傳他的“仁政”思想,他從“好樂”切入話題,他先是運用轉換話題、偷換概念的方式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揮,巧妙把音樂話題轉為政治話題,從而激發了齊王的興趣,他忍不住主動問道:“可得聞與?”但孟子並沒有就此闡發他的道理,而是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兩個問題,讓齊王很容易地同意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數人樂樂不如與多數人同樂,從而誘導出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與民同樂的觀點,於是他滔滔不絕地“為王言樂”,引導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結論,意即:與民同樂,推行仁政,人民歸附,便能統一天下。

但是我們知道,齊宣王真正關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這與孟子的“王道”主張是完全相對立的,可是孟子憑藉着他的口才説服了齊宣王,成功地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我真的佩服兩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難怪後人要尊他為“亞聖”了。

可是此次再讀《孟子》,我卻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結果上:齊宣王傾心於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業,即位後任用名將田忌、孫臏等,伐魏大勝,後又攻伐燕國等弱小國家,最終未能採納孟子的政治主張。因此,我不得不慨歎這口才的蒼白無力的尷尬了。

我還想到我們這些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們雖然不一定有孟子那麼敏捷的思維,那麼雄辯的口才,但面對學生,我們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許學生所持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但我們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去説服他們,可是我們過後往往會發現,學生表態挺好的,過後落實在行動中卻效果不佳,有時甚至收效甚微,我們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尷尬”嗎?

當然,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是孩子,註定他們就會犯錯誤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但這不也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和家長來反思嗎?如何用一種最有效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去選擇,而不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去規定、去限制。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卓有成效,我們才能解決這口才的尷尬問題。

國學經典讀後感9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於每一箇中國人的成長曆程。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學習國學中更應該身先士卒,借中華傳統魅力的精華,提升自己,滋養學生。

國學經典教育是最有價值、最優質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弟子規》三字一平仄,教導我們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礎規範。每一個人能瞭解你應當如何做人,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這些良好優秀的賢子孝孫。這樣的道理,於己於人都有着很好的實用價值。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孟子》一文,蓋乎仁政,然而什麼是“仁”?於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是“仁”,於自己,謙遜不自大,便是孟子提倡的人和。公孫丑説:“然則夫子既聖矣乎?”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向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謙虛,從不把自己看作聖人,孔子尚不敢自沉聖人,何況我孟子呢?這正是孟子偉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們缺少的正是孟子的這種人格魅力,在學習生活當中,有一點成績就誇誇其談,自高自大。而在這裏,我要説:孟子尚不敢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呢!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孔孟之儒學,一曰禮樂,二曰仁義。道家學説飄逸靈動,老莊是國學裏“守望月亮,孤獨而嫵媚的樹”。相較於此,詩詞曲則是國學經典裏或淡雅,或濃郁芬芳的奇葩。優質的國學啟蒙老師,需要把國學之美傳承下去,要有優秀課堂駕馭能力,要能把教學藝術化。在進行國學教育活動前,注重營造“美”的氛圍;活動過程中應注意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利用多種途徑感知、學習和表達;同時應注意在每個細節貫徹“美”的原則,竭盡所能地表現圖畫美、意境美、音律美、節奏美、情感美。活動過程中還應注意孩子學習的整體性,注重引導孩子從整體上理解作品的內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要想成為一名優質國學啟蒙老師,勤奮讀書很重要,樂於學習更重要,而讓孩子主動快樂地學習最重要,願我們以此為目標,在以後的國學啟蒙教學路上,多學多思多探索,讓孩子們在國學天地裏更好更強更快樂!

國學經典讀後感10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徵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説。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説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説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着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20篇,計492節,合計12700字。《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學説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説,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道德觀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説,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為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為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為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説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論語·衞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説明: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國學經典讀後感11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國小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從國學經典中感悟師德

春秋時期的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説的創始人,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偶像、中國文化的代表。

中國人因為孔子而驕傲和自豪,外國人因為孔子而研究中國,“孔子學院”於是成為許多國家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尤其是研究中國的古人和今人的學術機構。孔子的經典語錄集《論語》,因其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其推崇備至,不僅影響着今天中國人的思想,更是成為外國學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經典之作。可見,《論語》之影響深遠而巨大。

我們今天再來捧讀《論語》,其現實意義究竟在哪裏?北師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座標”。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個人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養性,德行人生

《論語》中關於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於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孔子認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沉浸於女色;血氣方剛的成年時期,不要與人爭鬥:而到血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一個人遇事不要主觀臆測,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以為是。孔子還認為,和正直,誠實守信,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諂媚的人,虛偽陰險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以適度的禮樂來節制自己,以稱道別人的好處,以擁有很多賢德的朋友為快樂,對人是有益的,而以驕奢淫逸,遊蕩忘返,宴飲荒淫為快樂,對人則是有害的。這些言論,簡潔明瞭,教人自我警醒,讓人持守美德或教人棄去偏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幾句話牢記在心,時時警醒自己,應該説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更是要牢記不忘,並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為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過分地強調物質利益的追求,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人們的利益主體多元化,於是,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多元化,而作為教師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肩上的擔子千斤重,一頭挑着學生的現在,一頭挑着國家的未來,必須給予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

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教育學生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併成為國家的棟樑。而要達到此目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人生觀,因此,教師必須修身養性,經得起各種不良現象的誘惑。

國學經典讀後感12

對於《學記》,以前只是瞭解它是古代一部闡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的一篇文章,但是並沒有讀過它的原文,更沒有深入地去了解它、體會它內在的含義。最近學習國學,認真的把《學記》讀了一遍,感悟其精闢、敦厚、濃濃的書香在心間四溢。

學習了《學記》之後,我才發現在這篇文章裏,藴含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道理,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來説,更有重要的作用。

《學記》裏闡述了作為一名教師所應當具備的品質,自古至今,關於為師之道的闡述有很多,我想為師之人做好以下三點很重要:

一、厚積薄發

教學之路像一條長河,要想保持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必須有眾多的支流來滋潤它、充實它。如果我們懶惰起來,教育的河流就將變得渾濁乃至枯竭。所以想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先是一個積累豐厚的人。在閲讀中積累,在反思中積累,在實踐中積累,讀書可以讓我們體驗不同的人生,延長自己的生命;讀書可以為我們添一些厚重的質感,讀書可以為我們添一些文化的雅緻;為我們的工作增添一些巧妙與機智;除了讀書,我還要學會反思。反思,實際上就是與心靈對話,學會反思,可以讓我們的頭腦更清醒、思想更進步。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應該多去讀書,多學習。平時有各種理由為自己的不積累開脱,是的,時間是自己去找,而並非等時間來找你,只有厚積方可薄發。

二、方法引航

《學記》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關於教學方法、為師之道的闡述。“不學操縵,不能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在此告訴我們課外積累的重要性;“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在此説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師者若提前掌握這些規律,再去教學生,相信教育效果會更好!有句俗話説“濃縮的都是精華”,而《學記》裏有關教育的闡述無疑是精華中的極品。好的東西相伴一生,今後在自己的教學上也要多運用裏面的方法。新學期伊始,《學記》為新的學期找到了引航座標。三、師之道也

上學時,對於為師者的理解就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自己真正站在三尺講台上,才知道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在素質教育遍地開花的今天。評價一個好教師的標準有很多,我想為師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學記》裏講:“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作為一名教師,在知道自己責任的基礎之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老師,“師”的內涵很廣泛,“師”的底藴更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做到《學記》中所説的“善喻”。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個性健全、素質全面、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只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真正貫徹啟發性原則,以啟發式教學方法思想為指導,善於創設問題情境去激發和調動學生,教育教學就能朝着新課程的要求不斷接近。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作為一名當代教師,我們肩負着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時代賦予我們更重的責任,我們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同事虛心學習,永不滿足,努力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做一名領導認可、同事認可、家長認可、學生認可的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好老師。

《學記》可以説是中國人教育中國人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今天我們來認識它、學習它,瞭解、認識和掌握過去教育世界的成功經驗,從小處説,是為了進一步改進我們的教與學;從長遠説,是為了預測未來教育的發展和創造更為美好的現實。

以上只是我讀完《學記》之後的一點感想,它裏面還藴藏着許多耐人深省的道理,需要我們仔細的去研讀。

Tags:讀後感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