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5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9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教育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5篇)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

身為教師卻對陶行知知之甚少,懷着愧疚的心情,利用業餘時間我翻閲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文章短小精闢,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就如聽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語重心長地娓娓道來。由此當我瞭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學做合一”等這些他所創立的獨特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為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並研究的“做中學”等教育學説,對於我們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裏,“仁”與“愛”佔很大的比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四塊糖果”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傳為佳話,也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學習和仿效的範本。在這個故事裏,陶行知先生對“打架事件”的處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規教育模式,並沒有採用毫無實際內容的空洞説教,也沒有一味簡單生硬地指責數落,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轉化學生的預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稱奇,究其所在,便是一個“愛”字,試想,倘若當時陶先生怒氣衝衝,不分青紅皂白,將這位學生一頓劈頭蓋臉地責罵,後果將適得其反。“愛的教育”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多麼崇高的境界啊!僅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愛的教育的詮釋。教師這個職業,需要的也就是這種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天,當我再次捧讀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彷彿看到了這位樸實的老人,正緩緩向我走來,他的這句教育名言,時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奮起,激我向上。因為陶行知先生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2

這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方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獨特教育思想。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將這個方法找出來,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如:在教學第6單元例6,求兩人之間有幾人時,為了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我首先幫助學生分析題意,並理解問題中“之間”的意思,通過審讀題意深化對數的大小,數序的理解,加深對基數,序數含義的認識。然後放手給學生,引導孩子用數一數、畫一畫、算一算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解決“之間有幾個”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數、畫示意圖、列式計算等解題策略。最後引導學生一起總結解決排隊問題的方法,鞏固學生的記憶。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把學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裏,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教師就應該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為此在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課堂所學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如:學了“10的認識”後,回家練習數數遊戲,可讓學生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讓他們説説家裏的電話號碼;讓他們記錄一星期的氣温等。一切可以用數量來衡量的都可以讓孩子去數一數。讓孩子在數數的過程中理解基數含義。家長與孩子一起數數、算算中不就對他進行了數學啟蒙了嗎?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在教育實踐中邊學邊做,細細體會必然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示。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3

杜威也提出從做中學思想,但他們兩者是有區別的。

陶行知所説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脱節。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但是陶行知所説的行與我們現在所講的實踐還不同,他所説的行還只是個人狹隘的瑣碎的活動。

杜威的從做中學是涉及一切活動,它包括使用各種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種有意識的用以獲得結果的各種技巧,他涉及各種工具和材料去進行的表現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藝術活動和手工活動,只要它們包括為了達到目的的有意識的或深思熟慮的努力它們還包括要動手的科學研究,對研究材料的收集、對器具的管理、工作進行中和記錄實驗情況所需的活動程序。

教學做合一,是理論聯繫實際在教學上的具體運用和發展。它改變了教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的分割狀況;改變了學生從屬於書本、只讀書的現象;改變了學生與實踐的學用脱節現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的緊密結合,以生活為中心進行教學,為了解決生活中提出的問題而去學,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生活。

讀後感陶先生這種以生活為中心,實行教學做高度統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證了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有利於培養手腦並用,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新一代人才。

作者在開篇就説了一句讓人振奮的話:學陶要把握一個原則,即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這一句話足以指導我們學會如何去領會和實踐陶行知的教育精髓。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與陶先生所處的時代不同,所以教育理念也會有一定的差別。但這並不意味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已經過時,我們所應該做的是學習和發揚其精神。這其中不單純的指他的教育精神,還有其高尚的師德。

一個創字,體現了他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精神。我們不應該仿,而應該去創!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4

近一段時間,我認真地閲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説,既強調了教育的現實功能,又關注了教育的終極目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深受啟發。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如果不能做到樂學,學生對上課缺乏興趣,學習就會變得很被動,教師固然能用強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鴨式的方法逼學生學,但這樣只會造成學生厭學,對掌握知識提高成績沒有任何幫助。同時教師自己也會不快樂,整天為了學生而苦惱,臉上總是緊繃的,沒有了親切的笑容,或許回到家,還會將這種不愉快轉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師稍微改變教學的方法,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聯繫生活實際,而不是單純地使用枯燥的文字來教學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另外,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學分層次,便適應了班級不同學生的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學分層次,便適應了班級不同學生的需求,不至於顧此失彼,有利於全班學生的發展學生學得快樂,教學教得也輕鬆,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和師生互動的活動其樂無窮。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以這樣一顆偉大的愛心滋潤着無數顆童心,也培養出了無數的愛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他的教育思想非常好的指導着教師工作,我將以此為起點,形成一種不斷反思總結的習慣,繼續在實踐中摸索新的思路與方法。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5

工作之餘,反覆翻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這與當今我們正在推行的素質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對實踐課改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這種理念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實際、禁錮於書本的基礎上產生的,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而生活無時不在改變,那麼生活中就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眼睛,及時的觀察,並發現問題,同時及時的做出迴應,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知識經驗,豐富情感體驗,拉近學習與生活的聯繫,發展認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陶行知先生闡述"教學合一"理論時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那學生就如同一個機器般被灌輸知識,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獨立思考更是無從談起。

聯繫我們的教學,對於出現的問題,教師應該更多的引導,在關鍵地方給予學生提點,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完整的解題過程告訴學生。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激勵和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設計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自主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問題本身的理解和印象,相信在以後碰到同類型問題的時候,一定也能迎刃而解,起到了觸類旁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對照一下自己,當然與陶先生所言還有相當的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爭取做到不能注重簡單的知識傳授,而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途徑,讓學生不但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學會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學會生存。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恆的課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學生們相處,和他們成為親密的好朋友,成為他們心目中優秀的老師!陶行知的思想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6

第一境界:民主、平等

陶行知先生對腐朽的傳統教育思想深惡痛絕,最反對看不起小孩子,反對不把小孩於當入。或是把小孩子看作玩物,再不然,就是把小孩子看作小大人,用對待大人的老古板的一套去要求小孩子。他認為: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裏得到好多的教訓。

第二境界:和諧、合作

和諧、合作的師生關係,建立在民工、平等、親密,融洽的基礎之上。陶先生提倡“教員與學生關係密切”、“待學生如親子弟”。他説:“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他殷切地希望,我們加入到兒童隊伍裏去成為一員,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誠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他還説:“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處所。他們必須共甘苦。甘苦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陶先生多次強調,教師與學生要同商量、共合作。他在談教師的民主作風時説道:“自己要説話,也讓別人説話,自己要做事,也讓別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

陶行知先生不僅要求教師發現小孩,瞭解小孩,信仰小孩,解放小孩,而且要求教師“變成小孩”,他説,您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蹟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您立刻覺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兒大,一塊兒玩,一處兒做工,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第三境界:發展、創造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總是互相感比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人格要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鍊。他説:“人只曉得先生感化學生,鍛鍊學生,而不知學生彼此感化鍛鍊和感化鍛鍊先生力量之大。先生與學生相處,不知不覺的,精神要年輕幾歲,這是先生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疑問難,先生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學生的鍛鍊。”

陶行知先生1921年就提出辦“活的教育”,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學生,千萬不要想把學生拉得一樣平,更不能人為地定什麼“差生”。要承認基礎,承認差別,要發揮學生的強勢智能,讓他們個個有發展,人人能成才。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7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頗有感觸。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説,是生活現象之説明,即教育現象之説明,在生活裏,對事説是做,對己之長進説是學,對人之影響説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説: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説: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的,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

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説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脱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

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

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中走得更遠,讓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導下,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吧。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8

在學校,現在讓我覺得最快樂的事,是看到那一張張幸福可愛的笑臉,很遠就能聽到“老師,美術老師好,美術老師啥時候再給我們上課”。這是很渺小的一件事,也是很偉大的一件事。就是陶行知經典語錄裏的“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散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的呼吸。”

小孩子,真的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是一個個的發明家和創造者。記得那次,我講創意美術,引導時提了一個問題,雪融化後是什麼?好多同學都回答一個字“水”,但是有一個小可愛的話讓我詫異很是開心。他説“雪融化後是美麗的春天”。是的,我們必須得保護寶貝的心靈和每一個奇思妙想,我們得會變成小孩子,這樣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老師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蹟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

在上課過程中,我時刻告訴自己,要愛他們,做他們的朋友,每次上課前都會想着法的讓他們快樂,激起興趣,一起把課上成功,一起學習。畫的好不好且不説,國小美術應該教的是理念,是拓展思維的能力,是發現美,是快樂的表達。美術是最能激發小孩子創造力的一門藝術,是培養一個人氣質的重要學科。

陶行知先生説,“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學好。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雙腳、時間、空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教育;不願向小孩學習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覺得很有深意。

不管處於什麼時代,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堅持真理,做一個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人,是最高的人生追求。

讀完這本書,我毅然有了每日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師德有沒有進步?也正是從這些話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生活中有工作,工作滲透生活又高於生活,記住這四問能督促我做一個自律的人,向上生活,向前奔跑,正所謂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

讓我們做一個每天都快樂生活、認真工作、愛學生的人,做一個兒童樂園裏的頑童。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9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辦學實踐,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最近我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認識到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愛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教育是植根於愛,教師有了愛,才會積極地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才會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才會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學生。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他説:“在我的教育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讀後感《林旗英:《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陶行知先生是這樣尊重學生。

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教學十幾年,我認識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的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滿缺點的學生時,更要用親切的語言、温柔的目光與他們交流,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讓學生親近你。如果能細心地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而慷慨地去讚賞他們,一定能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學生也會自然地顯示出友好合作的態度,激發學習熱情。

只有我們充分相信學生去愛他們時,學生才會相信自己,勇敢前進。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我們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我們教育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0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一、播下愛的種子

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裏,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陶行知先生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着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二、澆灌愛的雨露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温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温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後的學生。

滴水,可以穿頑石;清泉,可以潤心田;愛心,可以撥心絃。

伸展在學生們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許不是那麼平坦,但我想,我們老師可以把愛的雨露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鋪路石。

三、收穫愛的回報

以真誠對待學生,必將收穫豐碩果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在這裏,我想説的是,平日裏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麼,在孩子心裏就會很滿足,很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

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以廣博的愛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靈塑造人。讓我們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堅定自己心中“以愛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寫最為壯麗的詩篇,奏響一曲激昂的人生凱歌!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1

這段時間,我在百忙之中繼續拜讀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真是受益匪淺。

教育是一門科學。文章中提到教小孩要聯合大眾起來自己幹,才是真正的兒童教育。小先生能叫中華民族返老還童,因此我們在課堂中要培養小先生,讓小先生把我們從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現在我們的闖關課堂就是在逐步培養小先生,當我們把這些小先生培養好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就得到了傳承與發揚。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從這些孩子身上也學到很多,他們的可塑性極強,也非常有耐心。我的動手能力極差,有一次我向一個學生學習疊千紙鶴,當我的手拿到摺紙時,我的手是僵硬的,那個孩子很耐心地教,但是我沒有學會,孩子又交給了我一個簡單的疊法,終於學會了。這個孩子很開心,他嚐到了當老師的樂趣,所以要堅信學生經過培養能夠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

教學要合一。在他的《教學合一》這篇文章中提到教學要合一。並提出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必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他的這種教學理念到現在依然是先進的。也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方向。這就是我們經常提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我們的課堂中交給學生學習方法,遠比交給一個知識點要好。而我們在進行的闖關教學中的所出示的嘗試題、自學提示等就是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另外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中會出現很尷尬的境地,本來預設的很好,可是有些問題同學們難以理解,會出現冷場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學生現有的理解水平加以調整,也就是靈活運用。先生在本章所提到的第三點就是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唯有這樣,我們不斷有新的進步,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

陶行知的名字“行知”在行走中知道教育的真諦,“知行合一”,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讀他的著作,為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為他的愛國情懷所敬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中,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2

讀罷《陶行知教育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在育才學校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他到處奔波,籌措資金,以維持學校的日常生活,當時有人嘲笑他這樣做是抱石游泳,學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將拖入水底,還是棄石為好。陶行知不予理會,他堅定而樂觀地回答:“我不是抱石頭游泳,而是抱着愛人在游泳,越遊越起勁,要遊過急流險灘,達到勝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學校為“愛人”,他不把學校學生當“石頭”,正表明他在艱苦險惡的逆境中對學生傾注了他全部熾熱的愛,竭盡奮鬥之力將他們安全送達理想的彼岸。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沒有愛便不成為學校。“曉莊是從愛裏產生出來的。沒有愛便沒有曉莊”,辦學者及教師都充滿着愛,愛教育愛學生,方能奮鬥辦出像樣的學校。

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照正直為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由於父母忙於生計,把孩子扔在一邊,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學習跟不上,有時我真的不忍心責備他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幾乎都在自己的看護下做作業,再想想他們,我們作為教師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他們呢?

教育本來就要用愛去澆灌,心與心交融才能回報以真誠。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3

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以藴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課堂上雖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師”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進步;但面對調皮的“小搗蛋們”,往往還是缺少耐心,當他們太調皮時想以教師的權威壓制學生,讓學生乖乖地聽從不再惹事生非,但總是事與願違。特別是望着個別學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顧的神情,真讓我一籌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裏要求教師“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度,熾熱的情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這些難管的小孩,他談到了解決的辦法。

(一)難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個態度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越管越難管了。

(二)仔細考慮他所以難管的原因,在源頭上予以解決。

(三)體力充沛,無法發泄的,有時搗亂,可以多給他一些機會勞動或幹體育遊戲。

(四)先生也得檢討自己的功課教法是否合乎學生的需要程度。這些耳熟能詳的語句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研讀,讓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教師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我願做一名民主型教師,創設融融的師愛氛圍,靠着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陶行知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4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致力於教育改革。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猶如一絲曙光,引領着我走出教育的誤區,走向光明。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核心。"生活即教育"就是説"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同時陶行知又認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有選擇地生活,選擇生活就是選擇教育,不是把教育簡單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們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們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層意義是人類需要什麼,我們就教育什麼;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就教育什麼;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育什麼。學生需要麪包,我們就得過麪包生活,受麪包的教育。學生進入青春期,就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因此,以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積極創設情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富有生活氣息的內容進行教學,"寓教於樂,情景創設"。在教學中大膽鼓勵,積極引導,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促使學生投入到教學中來。

陶行知教育讀後感15

近期,我讀了《陶行知教育故事》一書,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受益匪淺。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顯示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贏得了學生們的愛戴。

通過讀《陶行知教育故事》這本書,我真正明白了不要做井底之蛙,要認真做學問,“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陶行知不僅在教育上嚴格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孩子,同樣嚴格要求。他二兒子曉光沒有正規的學歷。為了到一家無線電修造廠工作,曉光便寫信給育才學校副校長,請他寄回一張畢業證書。陶行知知道後嚴厲阻止了曉光的這張證明,並告訴他的兒子:“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主張追求真理做人,不可有絲毫的妥協。從此“追求真理的人”便成了曉光生活中的座右銘。通過這件事,陶行知先生不僅僅教育了他的兒子,更使我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要講究誠實,不要弄虛作假!

陶行知顯示不僅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教會我們學習的方法——學問學問,既學又問。光學不問只是一半,光問不學也只是一半,又學又問才是完整的學問。現如今,我們大部分的學生只懂得死啃書本,而不懂得去問老師,所以在用的時候便會發現不靈。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影響着世世代代的人們。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一顆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實意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位巨人身上,藴藏着無窮無盡的感人力量,激勵着人們無私無畏、奮發向上。

培根説:“讀書使人充實;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礙,讀書則可使人順暢。”,《陶行知教育故事》雖是一本很薄的小冊子,故事也相對普通,但其中藴含的深刻道理卻是讓人不可忽視的。我想每一個認真地閲讀了陶先生的教育故事後,都會像我一樣被他坎坷而偉大的一生深深感動,更會被他身上的那些崇高精神所凝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