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成長的教育隨筆15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6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長的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長的教育隨筆15篇

成長的教育隨筆1

(一)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和孩子共成長

一顆小樹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並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 “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裏,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着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説好每一句話,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着孩子,在孩子的眼裏,老師是神聖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於每一個眼神都影響着孩子,所以説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二)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

兩歲半的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髮,皮膚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着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裏喊着“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着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餵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貝貝還在哭,很着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着急了,“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貝貝到底是怎麼了?難道是要小便嗎?於是,我放下飯碗,拉着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着她上了廁所,幫她脱下褲子,一看,她已經把大便拉褲子裏了。“貝貝,要拉臭臭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我一邊説,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髒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説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説不清楚,會説“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裏,家長表示願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着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嗎?”貝貝點點頭,我説:“好,咱們走。”來到廁所,我為她脱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温柔地説:“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説來真神奇,自從我帶她拉完了大便,貝貝就不再哭了,

我帶孩子進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隻只小鳥,躲在“大樹”裏,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説出一句故事裏的話,但對她來説,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隻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景!

成長的教育隨筆2

轉眼之間,孩子們入學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寶寶們的哭聲幾乎已經消失了,孩子們的進步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現在我們來分享孩子們的進步吧。首先是午睡,進步最大的就是嘉權和智涵寶寶,從最初的要老師陪着睡,到現在不僅可以自己睡,並且是能夠很快地入睡,不會出現比如敲牀,自言自語之類的小動作。我們班的`寶寶現在不僅僅是午睡好,起牀了之後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夠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並且還懂得主動幫助別的小夥伴,幫助老師做事情。接着是午餐,剛入園的時候,最髒最亂就是在午餐,吃飯的時候,孩子們的飯桌上,地板上,到處都是飯粒和菜,甚至有的孩子用手抓飯菜吃,吃完飯後,孩子們到處亂跑。不過現在不會了,孩子們不僅僅自己動手吃飯,吃飯的時候特別規矩,飯後還主動尋找自己的小毛巾擦臉,自己拿着口杯去衞生間裏漱口。

再次是入廁,進步最大的就是沐顏和子楨小寶貝,沐顏每次尿尿完了,都站着等待我們幫她穿褲子,子楨看到了,也説不會穿,要求我們幫助她。後來,我就鼓勵兩個小朋友説:“你們都是姐姐了,姐姐不用別人幫助,是可以自己動手完成的。”兩個小朋友一聽,都不願意落後了,就自己把褲子慢慢地提了上來。到了現在,兩個小朋友都是自己穿褲子了。

雖然才一個多月的相處時間,不過孩子們的成長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帶給我很多的感動。記得上個星期我請了兩天假,嘉權對我説,龔老師,我昨天還有好多天都沒有見到你了,我好想你啊。短短的話語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孩子喜歡老師時的幸福。前天我爬上窗台上擦窗户,凌菲看到了,很緊張地盯着我:“龔老師,你小心點,別掉下去了。“接着我們班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喊道,老師,你小心點,別摔下去了。雖然擦窗户很危險也很辛苦,不過我很感動,因為我們班的寶寶懂得主動關心別人了,這段時間的勞累就在這笑聲和感動聲中飛走了。

每天和孩子們一起玩,看着他們一點點成長,只要有了一點點進步,我們都會非常開心。在我眼裏,他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寶寶。

成長的教育隨筆3

剛從幼師畢業的時候,同學舍友聚會,我們那時候就在説讓我們這羣自己都還是孩子的人去當老師,這不是誤人子弟嗎?我們笑着,那個時候的我們,拿着父母給的生活費,凡事依賴着父母;那個時候的我們,接受着老師給我們的教育,時不時在課堂上偷偷傳個紙條;那個時候的我們,染着頭髮,覺得人生就需要張揚;那個時候的我們,時不時的爆句粗口,認為人生就應該灑脱。的確,剛畢業的我們,二十歲不到的年紀,自己還是個孩子,又怎麼會知道幼師這個職業的責任與為人師表所應該帶來的莊重呢?

時別幾年,我們幾個舍友又聚會了,每個人都穿着得體的服裝,嘴上也不再掛着説不完的髒話。問起這幾年的變化,我們宿舍原來最風風火火的曉麗説她現在是中心幼兒園的老師,起初還是和原來一樣,塗着指甲油,抹着紅嘴脣,穿着露臍裝,嘴上髒話不斷,但是第一天給她們班小孩上課,一半的小孩就哭了,園長趕緊來救場,她站在旁邊,看到園長談吐大方卻不失幽默,小孩子在她的話語中嘻嘻笑笑,一節課的時間看似娛樂,卻也學習了六個字母,自己在旁邊似乎有些羞愧了。休息之餘,她主動找了園長,園長很和藹,但園長一席話讓她着實受用,她説:“年輕人就應該朝氣蓬勃,放蕩不羈,可是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你不再是我們眼中的年輕人了,而是一名老師,比起這些孩子,你就是一名大人,你的行為,你的裝束,會給他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你要知道從你成為幼師的那天起,你就要身上有一份責任,而你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把你身上的美德從裏到外的傳遞給孩子,讓你在他們心目中是為人師長的形象。”聽到這些話,曉麗很受感動,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從那以後,曉麗就改變自己的造型,晚上回到家中也要備課到自己滿意為止,儼然成為一名老師。

聽完曉麗的話,我們大家都是感同身受,都覺得自己這幾年的幼師生活改變了自己很多。她們這時問了問我:你不是最討厭小孩子的嗎,那你這幾年還從事幼師嗎?”這話一問,我自己都笑了,是啊,我曾經很討厭小孩子的無理取鬧,如今的我呢?我能夠包容他們一切的無理取鬧,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天真;我可以不厭其煩的教他們讀寫畫唱跳,總覺得他們很可愛。這一切的改變應該從一件事説起:剛畢業的我,負責管理小班的孩子,他們真算是最能鬧,最能哭的年紀了,我一看到他們就想辭職。快到六一兒童節了,園長讓我們班出一個舞蹈,藝校的時候我可是我們學校舞蹈隊隊長,這點事怎麼會難倒我。可是到真正練習的時候才發現,這些小孩子根本不聽指揮,怎麼跳都跳不齊,急的`我都哭了,心裏在想:不幹了,這些小孩真難處。但是這些孩子看我哭了,他們也哭了,嘴裏喊着:“老師,好好練,你別哭了。”稚嫩的聲音,覺得自己滿是愧疚的表情,着實讓我動容了,那天放學的時間到了,家長在門外,但是這些孩子執拗的要留下來再練習一下舞蹈,我真的感覺到他們單純的為了不讓我傷心而努力學習舞蹈的那份熱情。自此之後,我就不再覺得他們吵吵鬧鬧了,因為他們心裏是很純真的。

那次聚會之後,我看到他們的朋友圈裏,總是有很多和小朋友的合影,我知道我們終有一天會老去,未來是這些孩子們的,我們想用照片來記錄和這些孩子的故事,讓我們回味起這些人和事的時候,發現自己並不孤獨,反而是快樂的,這大概就是幼師這份職業所帶來的價值吧!與其説,我們教育孩子成長,不如説我們和孩子一塊成長,曾經的我們稚嫩,懵懂,莽莽撞撞,不知分寸,如今的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端莊,更加熱愛幼師這份職業。

成長的教育隨筆4

《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讀這本書,看一眼題目我就喜歡上了,因為這和我最近悟得的道理是相同的,再看了序,覺得有許多想法不謀而合的,一路讀來親切而感動,所以迫不及待要讀完,再推薦給周圍的人。培養孩子自信、溝通以及跟別人相處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家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有人在這兒得到愛,有些人卻得到傷害。父母們給孩子愛的時候,應該想想,你給孩子的是控制、傷害,還是真正無怨無悔的愛?愛,是慢慢‘養’出來的……”黑家培養孩子的方式真的很令人吃驚,不過冷靜下來也令人佩服。

讀到其中描述黑立國時最令我感歎,看看他做的那些事,哪裏僅僅是調皮搗蛋就可形容的啊,簡直不可思議,簡直就是品質低下,就算是父母能容忍,但內心也必定會對這個孩子憂心忡忡,從而可能就會處處小心翼翼地另眼看待。把鞭炮丟進草堆、想把火柴丟進汽車的汽油裏(好險沒有釀成大禍),扮演怪盜,在賣場“偷”手套……哪樣事情不值得引起父母情緒上驚天動地的反應,可是父母卻並沒有給他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若是我們平常人一定會覺得這個孩子思想有問題,道德品質差之類的,你看故意搗亂、搞破壞,還想着“偷”東西,這不是有問題嗎?可是誰能想到其實這樣的孩子仍然是非常有愛心的,在大人眼裏孩子的那些錯誤,其實並非是大人心裏想的那樣壞透到極點,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其實他們並不壞,他們還有很多的可塑性的。

就像立國自己所説:“當我們做錯事時,其實自己心裏不是不知道,但是若是遇到有人用訓斥的方式來責備我們,那隻會激發我們的防衞心理,我們反而死不認錯。”“一個孩子一生的環境,每個人對待他的方式就是這個小孩世界的自然規律,也會影響他的一生,他的世界是充滿美好還是充滿仇恨與懷疑,都是通過和周遭環境互動得來,從這個角度看,父母跟子女的很多互動,老師和孩子的許多互動,都不能那個太低估對孩子的影響力。”

還有就是立琍,愛追潮流,青春期化粧,交各式男友,真是讓人難以接受,媽媽在屢次勸説無效之後,便乾脆主動帶孩子到醫藥商店去買藥粧給孩子化粧,因為既然她喜歡這樣就尊重她的選擇,與其隨她瞎用化粧品損害皮膚,乾脆母親主動指導購買不至於對皮膚傷害大的化粧品。無法想象父母能用這樣的態度和方式來面對,我真的好震撼。

青春期的孩子可塑性還是很大的,很容易就會走極端,做父母的一定要把握好度。現在我們很多老師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沒有責任心,責怪孩子,現在我終於明白,不是孩子沒有責任心,而是父母老師剝奪了孩子責任心的擔當意識,什麼事情都被安排得好好的,什麼事情都必須按長者的意思來,孩子沒有個性,沒有了自主的權利,誰還能擔當?孩子被要求不可以嘗試,不可以犯錯,沒有這些寶貴的經歷,誰又懂得去擔當?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錯誤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是他們該去經歷的成長。其實責任心和擔當意識就是被家長們剝奪了。“希望孩子長大後擁有一個自由的靈魂,那麼就要放棄很多世俗的標準。希望孩子未來有責任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話,那麼我們必須給他機會,讓他去思考、作決定,並有機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信任孩子、相信孩子非常重要,也因為有父母的信任,他們會更誠實而負責任。”

都説“美國的`教育就像是在挖礦,把孩子切、割、磨變成一個寶石,就像許多拿到諾貝爾獎的傑出學者一樣。而歐洲的教育就像種花,教育人員做的是澆水、加肥料,讓種子變成它本來的樣子,無論是玫瑰、康乃馨、山茶花,他們都會細心呵護,讓每一株花朵都有自己獨特的模樣。台灣的教育是塑料工廠裏頭的射出成型,要求個個一模一樣。”聽了這些生動的比喻之後,我不禁想起我們身邊的教育呢?我們屬於哪一類教育?

我感覺我們是特別愛走捷徑的教育,為分數急,為一切想追尋的結果着急,而失去慢慢等待,慢慢享受過程的耐心和體驗。今天早晨晨會課時,我還對小孩兒講,生命就是享受過程的一次體驗的旅程,否則誰的目標都一樣——死亡之旅,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一心只盯着分數,從國小開始就完全盯着分數看,完全不顧孩子熱情興趣愛好,即便是學個興趣班那也很明確地功利性,孩子所有的生活就只有分數、作業、學習、培訓班,這也是為什麼孩子一旦離開了校園就沒有人再願意碰書本的緣故了,因為從小對書本的熱情已經被消磨殆盡了。我們的教育完全是隻注重灌輸結果的教育,完全沒有任何的沉澱,關鍵是隻要把結果告訴孩子就好了,孩子呢,掌握了這一結果也就萬事大吉了,所有在學校的學習對今後人生路幾乎很少有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讀書無用論,其實不是讀書無用,而是我們的讀書方式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目標和觀念出了問題。很多人都知道分數真的不重要,卻不知道分數真的不重要在什麼地方,而且有時候也是飄搖不定,嘴上大喊分數不重要,可是手上踐行的卻是分數之上的實際。

其實我覺得並不是不要分數,不要學習,不要那些興趣培訓,而是在這一切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地體驗過程,慢慢地培養引導性格和態度,慢慢地獲得情感的體驗,在收穫結果的同時,過程中的那些生命的體驗和成長比結果更重要,這就是我們本末倒置或是方式方法錯誤的根源,並非我們不要那個結果或是那個分數,而是我們會有更好的方式更慢的態度來收穫那個結果。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慢養”,並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夠給孩子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成長,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此,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來源,家才能為孩子的人生加分。孩子在長大過程中有許多變量和條件,沒有一個道理放諸四海而皆準。慢養,可以讓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可以發現最好的自己。

這幾年,我現在一直覺得孩子的成長就是應該不斷地犯錯,一直不犯錯的孩子真的值得人擔心,犯錯的孩子説明他正視自己的內心,有個性,犯錯不可多得的人生經歷,更是難得的成長經驗。很多時候有些事情我們雖然已經認識到了,但是還只是停留在理論狀態,有可能連潛意識的觀點都沒能改正過來,更不要説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了。不過我覺得自己有一點進步的就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鏡子——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習慣問題,我都拿來照照自己,這些問題從我身上而來嗎?

成長的教育隨筆5

“寶寶成長錄”作為家園溝通的一種方式,能讓老師和家長針對孩子的情況互相傳遞心聲,交流信息,教育隨筆:且談“寶寶成長錄”中的教師迴應。所以從作用來講,它猶如一座橋樑,聯繫了彼此。從內容來説,它既可以是對幼兒在不同環境狀態下各種情況的記錄,也可以是孩子成長中的優弱勢分析或對孩子的希望等等。

但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在家長對教師的記錄回饋之後,教師必須仔細的品讀家長的反饋文字,並在下次聯繫時做出恰當的迴應,這樣,既達成了“寶寶成長錄”你來我往的.互動特性,又能提高家長反饋的積極性。比如説:剛開學時我們給婷婷小朋友的記錄是:婷婷上課時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真是好樣的!希望婷婷平時也能集中注意,不做小動作,認真聽講。相信婷婷一定會進步的。家長有以下反饋: 婷婷注意力易分散的毛病一直都有,總是坐不住,動來動去的,主要是我平時工作較忙,有時自己累了也就隨她去了,所以造成了這樣的習慣。不知老師有什麼好辦法。 看了以上內容,可以發現在孩子的成長引導上,家長有着些許的無奈和困惑,而且它直接表明了希望教師能提供幫助的需求。試想,如果下一次的聯繫我不去理會家長的心聲,僅僅繼續去記錄孩子的情況,那麼,當家長拿到這本成長錄時,一定會感到失望。所以,我根據自己的一些經驗,再蒐集了一些信息,給家長做出了這樣的迴應:婷婷喜歡畫畫,所以這時候的她是投入而且十分能堅持的,這説明婷婷並非不能安靜下來。關鍵是在傾聽方面,老師注意到她在老師或同伴説話時比較容易分心。所以要提高的時她聽的能力。平時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篇幅較長的故事碟片,讓她安靜傾聽,之後圍繞故事向她發問檢查她聽的效果,日常還可以向她多發一些複雜的語言指令,讓她按指令行動。這一次家長的回覆是:謝謝老師的指點,我也太失責了,平時只給她看碟片,從來沒讓她聽過故事,我一定去買故事磁帶。

我想,因為有了我的積極迴應,家長們會對這本“寶寶成長錄”予以更多的重視。

成長的教育隨筆6

作為一個老師,不僅要教好書,使學生獲取知識,更要育好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果不育人,就是害人。因此,我在教學工作中,立足於課堂,立足於校園,立足於細微,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以身示範,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老師是學生成長的榜樣。人們常説:“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可見,老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書是我的朋友,帶給我無窮的快樂。我常常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分享給孩子們,教他們認識世界,奠定人生方向。這樣,在孩子們眼中,我還算一個文氣的老師吧。

記得上學期的一天早上,我利用早讀課的時間,把我昨晚在《格言》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把孩子當人看》分享給孩子們,大意是講北京的一個朋友暑假期間把自己10來歲的孩子託付給澳洲的朋友看管,而澳洲的朋友卻對才進他家門的孩子講清規則,説自己要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他沒有義務照顧孩子生活,沒有義務為孩子洗衣做飯,沒有義務叫醒孩子起牀,沒有義務帶孩子游逛……總之,一切都會是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會給孩子提供地圖呀,網絡聯繫之類的幫助,把孩子當大人看。兩個月後,孩子什麼都會了,變成了一個小能人。

我班的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兩眼放光,希望自己也變得這麼能幹。恰好,學校中午停天然氣,學生只能一人一包牛奶和一個麪包。我班的活潑人物鍾睿康看到這些食物,馬上要求電話家長,叫家長送飯來。我制止了他的.行動,對他説:“老師早上給你講的故事你忘了嗎?你在學校學習,應該把自己當大人看,你就應該讓爸媽放心。你爸媽上了半天的班,已經很辛苦了,他們並沒為你準備午餐,你要叫他們送,他們就得不到休息,作息時間被你打亂,你忍心他們這樣來照顧你嗎?全校的同學都這樣吃,老師也這樣吃,就那麼一頓飯,相信你能克服下來的!”孩子聽後,不再浮躁。後來在鍾睿康的週記裏寫到了這件事,他這樣寫道:“老師那天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覺得父母沒欠我什麼,反而是給於自己的太多太多了,我應該懂事,應該學會感恩父母,從身邊做起,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原來,書中的智慧顯現於平常之中,潛移默化的洗滌學生心靈,我為孩子有這樣的感悟感到欣慰!

現在的孩子大都喜歡看電視和漫畫,對於文字多的書籍卻感覺乏味。但在我的影響下,孩子們嚐到了讀書之樂,都喜歡讀書。我還給他們創設了一個交流的平台。記得那次讀書交流課,孩子們興奮開心的情境還浮現於我眼前,當孩子們一個個的介紹他們的讀書心得的時候,連我也驚訝於孩子們居然閲讀這樣廣泛。其中黃心昱介紹的一本《心靈的雞湯》,成禺翰的《奇妙的動物世界》,鄧清戈的《會説話的鳥兒》,邵文淼的《汽車世界》……,讓我欣喜、感動、陶醉。孩子們在書中找到了快樂,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純真善良的品質洋溢其間。

可見,教師的個人行為足以影響到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識,因為它使我們自覺地去做有價值的事情。

成長的教育隨筆7

一個學期又快結束了,又要給孩子寫評語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感慨良多。

評語是對孩子一個學習行為的總結。雖然在在這學期裏有些孩子的表現不盡如意,但是他們總能帶給我很多的感動。一個學期了,家長也很希望看到老師對孩子的客觀評價。

孩子是純真的,我寥寥幾筆是寫不盡孩子的優點,以我簡略的文筆也不足以對孩子去進行評判。我相信,孩子是發展的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表現。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孩子未來變得更加美好!

我時時提醒自己,公正、客觀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不斷努力將他們引向更美好的道路上去。因此,在下筆時我很慎重,我要用鼓勵讓孩子成長。

一條好的.評語是孩子進步的催化劑。孩子會從老師的評語中看到信任、肯定、鼓勵,從而激發他們蓬勃向上的熱情。一條好的評語是孩子成長史上的航標燈。孩子會從老師的評語中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正,這為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一條好的評語是打開孩子心智的金鑰匙。

我會努力用好的評語促進孩子不斷地前進!

成長的教育隨筆8

天氣越來越熱了,孩子們對水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以前都是老師督促孩子們喝水,現在孩子們能主動要求喝水讓我感到很欣慰,可是最近這樣一件事讓我很傷腦筋。

近幾天,班裏的孩子都能夠主動要求喝水,唯有楊雯均小朋友一到喝水時間就在發呆,每次都是我去喊她她才會動而且喝得也不多,幾天裏,每次喝水我都會叫我,鼓勵她多喝點,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為此,我也和她媽媽談過,她媽媽也不知該怎麼辦,剛好今天有“種植小蒜苗”的活動。我決定讓每個小朋友種植一盆小蒜苗展開“我和小蒜苗一起成長”的活動

又到喝水的時間了,楊雯均小朋友又在那坐着不動,我便走過去,“楊雯均,為什麼不去喝水呀?”“老師,我不渴。”“那你的小蒜苗呢?別的小朋友每次和完水都會去給小蒜苗澆水,你的小蒜苗好久每喝水了”“它不喝水也會長大”最後我們決定來個比賽,看看到底誰的小蒜苗長的.壯。

比賽開始了,其他小朋友每次喝水都會給小蒜苗澆水,只有楊雯均的小蒜苗不會澆水。幾天後,其他小朋友的小蒜苗都長得又高又綠,只有楊雯均小朋友的小蒜苗不但沒有長高還變黃了。這時,楊雯均因為自己的小蒜苗沒有長高而傷心,這時,我便對她進行教育小蒜苗和人一樣都是需要喝水的,你看,其它小蒜苗因為喝了水而茁壯成長。人也是一樣,如果你不喜歡喝水也會像小蒜苗一樣生病的。所以,我們要和小蒜苗一起喝水一起成長。楊雯均會意地點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楊雯均自己知道主動喝水了,並且每次喝完水還會給小蒜苗澆水,幾天後,小蒜苗和其他的一樣變得又高又綠了。這時的楊雯均高興地説“我的小蒜苗活過來了。

從那起,楊雯均小朋友知道了水的重要性,自己知道主動要水喝了,小嘴巴不再是乾乾的了,我的顧慮解決了,喝水事件圓滿解決,心裏很是欣慰。

成長的教育隨筆9

人生在世,當然不能有利於集體,一個人也當然需要集體主義精神,需要團隊意識,但大部分情況下,特立獨行的時候應該更多,許多時候,需要獨立思、自我判斷、躬行親知,而且也只有每一個個體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安全,也只有每一個個體都能夠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的地點做着適合自己的事情,這個世界才能夠處處充溢着活力與幸福。

每一個人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下,才能逐漸學會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學會自主生活。生活在集體之外的時候,每一個個體就需要自我認知,需要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走方式,有時候也可能漂泊甚至橫行,但也只有如此,才會讓他遍嘗碰壁的滋味。

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對孩子們進行的都是集體主義教育,而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在集體之外成長,對學校來説,的確是一種挑戰。

每一個人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下,才能逐漸學會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學會自主生活。當他們作為一個個為自己的一切負責任的個體參與到集體生活之後,個體和集體都會更加有力量。

自由,是孩子學會自律,學會自主的.前提。如果老師從來不放手,學生當然會很少犯錯,可是同時也失去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老師或者家長,不可能跟隨學生一輩子。到哪一天突然撒手,孩子肯定會摔大跟斗,甚至一蹶不振。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生開始學習對自己負責,參與到集體之後也才能對集體負責。

我們作為個體的老師,可以嘗試在自己教室這個小環境裏營造一個幫助學生在集體之外成長的局部的教育生態。

成長的教育隨筆10

園內新教師不斷加入,在和這些年輕老師交往中,不僅感受到了她們的活潑聰明與鮮明個性,還有一種對成功的渴望。和她們交流分享在職初的成長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擊破點。

一、接受來自孩子的智力、體力挑戰

年輕而有活力的教師是很容易被孩子們迅速認同,但他們也在一次次挑戰老師的過程中,慢慢地試探老師的“底線”。每天,我們為了集體規則等原因,都會對孩子們提各種要求,但,記住,老師自身也是班級中的一份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植物角帶一些發芽的豆豆來,你帶來嗎;每個小朋友要看新聞説新聞,你做到了嗎。教師的威信是在細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不能將提要求流於形式,而應讓“要求”變成共同成長的約定與經歷。

二、加強與帶教師傅的真誠溝通

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年輕老師身邊往往會有一個貼身帶教師傅,但由於生活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年輕教師有時會不理解帶教師傅的一些做法。這需要新教師和帶教師傅進行真誠的溝通,説説自己想法,讓彼此的距離更近些。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在我們周圍的同事們各有各的特點和長處,這就是學習的資源,年輕老師不僅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發現身邊老師的長處),還需要一個愛思考的頭腦(分析指令背後的含義),更要有一份積極溝通的坦誠,從中尋找改進的契合點。

三、學着和較自己年長、成熟的家長交流

青年教師缺乏生活閲歷與教學經驗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但也不必太擔心這個問題。面對成熟的家長,先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努力於“言之有物”,體現專業建議,不要一味用“很好的”“很開心”等詞語籠統表達。可以閲讀教育書籍雜誌,不斷拓寬對問題的'認識與技巧的學習。可以學習一些表述的技巧,如:巧妙地運用轉折,先肯定孩子進步之處,隨後再提到怎樣做會更好。也可以每天重點觀察四、五名幼兒,主動出擊和這幾位家長交談。自覺口頭溝通有困難,就勤勉於書面溝通,等等。總之,找自己最擅長的溝通方式,與家長積極溝通。

四、建立一個共同成長的小團隊

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教師,處於角色的轉變期。他們雖然對於書本上孩子的年齡特點熟稔於胸,但對於孩子的行為是缺少預判的,所以他們會遇到許多的狀況,如果將這種狀況和成熟教師相比,會越來越着急,甚至是焦慮,所以年輕教師自身可加大與年齡相仿的教師溝通力度,相同背景下更容易彼此敞開心扉,疏導情緒。

這些分享的好文章出自於幼兒園特級教師的筆下。活動後,老師們(尤其是年輕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實例描述和分析,給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如何帶好班級,如何和家長和師傅相處學習,並就如何自學、成立學習小團體,讓自己快速成長等方面提供了具體的指導。

成長的教育隨筆11

“天上星,亮晶晶,好像一雙雙眼睛……”小時候的這首歌曲,唱出了孩子們那顆童真而美麗的心,看着眼前的孩子們,那份童真的心,我們能否真的明白,真的去用愛和智慧呵護呢?

一天中午進餐時候,班上一名小男孩瞳瞳,很喜歡吃肉丸子,他將所有的'飯菜吃完後,寶貝還是想吃,結果班級里正好沒有了,老師就直接告訴寶貝,肉丸子沒有了,吃點其他的吧。寶貝很執拗地説:“我就要,我就要……”説了好多便,老師見寶貝如此不好商量,就直接告訴他,確實沒有了。寶貝就嚎啕大哭,邊哭邊説,我吃肉丸子。

看到寶貝情緒這樣激動,我就想讓他先將情緒發泄出來,5分鐘後,開始給他講道理,卻依邊哭邊説就要吃肉丸子。最後,我還是去拿了個丸子,他就委屈的吃了。

從那次後,每次吃他喜歡的東西,我就有些擔心,怎麼才能讓寶貝能學會接受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事情,情緒上能夠穩定一些,很快這樣的機會又來了。

當時,寶貝説還要雞翅,我沒有直接告訴寶貝沒有了,而是説,小朋友都是兩個,已經足夠了,再吃就變成小胖胖了。此時,寶貝依然不願意。我又説,那下次老師把咱班最大的雞翅給你一個,下次就能多吃點肉了,好吧。這樣連續給了寶貝兩個台階,真的就下來了。

事後,我認真總結,兩次的事情進行對比,孩子內心是比較脆弱的,但同時,也是能夠通過一步步引導,學會接受,讓幼兒的心理變得更加強大。

成長的教育隨筆12

在平時的一日活動和户外活動時,誰要是退退縮縮的不敢嘗試,我總是很傷腦筋也很氣憤!

今天下午的户外活動,我組織孩子們踩高蹺和走梅花樁,開始的時候,先組織孩子們分成四組來輪流玩,這時我發現問題了,有的孩子根本不會踩高蹺。我就很納悶,平時玩了那麼多次了,而且這個高橋設計的'高度也不是很高,應該難度不大。正是分組才發現有些孩子一直都不敢嘗試。郭偉晨就是其中一個。他一隻腳踩在其中一個,另一隻腳一踩上高蹺就倒了,他就很膽怯的拒絕嘗試了。我一開始我很不耐煩,結果細心觀察了一下,原來他總是把腳尖放在上面,這樣就很容易倒,我告訴他把腳踩中間再試試,這下踩上了,可是手裏的繩子拉不直,又失敗了。我拿着他的雙手告訴他提緊繩子再試一試,告訴他我會扶着他走一會,這下他很大膽的嘗試了,走的很不錯。不一會就戰勝了膽怯,走得也很穩當。

回活動室的路上,我在想,不論什麼事,孩子膽怯不敢嘗試我們適時巧妙地引導孩子,而不是氣憤加兇巴巴,他的成長可能就會進一大步,所以我們要多增加一些教育機智。

成長的教育隨筆13

我校自進行小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以來,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等方面逐步探索與實踐。得益於我校英語組一直進行的“英語形成性評價”實驗,我們將形成性評價的成功做法應用到小組評價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課堂激勵評

1、課前比賽評

上課前三分鐘,採用兩人小組對話交流,四人或五人小組課本劇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根據對話複述、採用遊戲等方式複習單詞與句子,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並及時記錄在課堂評價表《課後合作》一欄中。

2、課中帶動評

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聽、説、做、唱、玩、演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聽説讀演能力,並在每一節課中通過唱英文歌、自由交談、表演對話、改編chant、日常對話、調查報告等檢測和評價學生,學生的個人表現好,小組也會得到評價獎章,讓優秀生起到榜樣作用。

3、合作激勵評

評價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全班十幾個小組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參與語言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的成員之間形成互幫互學的小團體,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成了小老師,責任心強的學生主動督促潛能生的學習。這樣每位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習真正成了學生的事,教師的科學評價起了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四人小組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評價的,各小組的成績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每堂課臨結束兩分鐘內,將小組學習紀律、合作學習情況、小組學習效果等在評價中統計記錄。

二、作業達標評

讓小組長當助手,實行達標性作業評價。由於英語老師所教的班級多、學生人數多,作業檢查、反饋很不及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後,我要求學生的作業先讓組長過關。小組成員全都完成作業,組長給每個組員蓋上“Good”月亮章,累計三次我給學生蓋上“Excellent”太陽章,一旦有一個學生沒有完成一次家庭作業,該組成員都不得章,這樣其他組員都會督促該生完成作業,為了不讓完成作業的同學“吃虧”,我一般都給學生二次補作業的機會,這樣長期實行,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數量逐步減少,作業實效大大增強。

三、平時考查評

國小英語教學不僅要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以上考評方法外,我還通過學生自己、小組或家長的`共同參與來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品質進行考查。評價內容包括模塊單詞、語音單詞、課文朗讀、交際對話、話題説話等,評價程序是:1.簡要複習,明確學習目標;2.學習口語評價標準,抽取測試內容;3.分組評價;4.反饋評價結果、交流學習經驗。評價結果記錄在評價表《合作情況與效果》一欄中。

四、優秀獎勵評

學生經過課堂、作業、平時的合作學習,小組評價的結果不斷變化,為了均衡小組的學習發展情況,我會每個月都對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通常會貼最美小組照片、多加蓋圖章、作業打折優惠(通常是優秀的小組作業量偶爾少一點)、優先讀課外書等,學生非常在意老師的表揚,所以我也常將表彰活動搞得氣氛濃厚、反響熱烈。

通過實驗,我深深感到:圖章雖小,作用巨大,評價雖繁瑣,但它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記錄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學會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在自我反思中不斷進步。每得一個圖章,學生都如獲至寶,喜悦之情溢於言表。同時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再是單一的個體,小組成員一榮俱榮,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小組爭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不再自暴自棄,不甘心拖小組的後腿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座位的編排,如何科學地使用好評價表格,減輕學生與教師的負擔,讓學生學會怎樣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等。

小組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寬容別人的缺點,在小組評議中,讓學生體會真誠的含義,懂得寬容,讚美與欣賞別人。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學生自身的一次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也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過程。這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必將隨着我們實驗教師的探索實踐而不斷完善和推廣。

成長的教育隨筆14

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月的活動中,我也瞭解到“書不離身”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通過讀書學習來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指導和反思自己的教學,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理念和家長交談,把新的育兒知識傳授給家長朋友們。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所以我們年輕的教師更要在書籍的滋養中不斷成長,在幼兒園這個大羣體中一直給我們創造的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正是這些正能量一直激勵着我們去學習,書能給我們自己樂趣,為此通過讀書月這個活動我自己也添加了一些專業書籍來補充自己。

從《和孩子劃清界限》、《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等書籍中,自己也吸取到了書裏的很多營養,平日裏和班內老師也進行了交流和分析。通過閲讀及交流,我們對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等理念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自己也是結合班級孩子的案例進行有效的分析和運用,通過向家長們宣傳育兒書籍,家長們也是積極的參與到讀書月活動中。不懂得教育,就不懂得孩子。如今的教育理念更新的太快,如果不學習新的育兒知識。我們就不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就會誤解孩子,有時候我們看到的現象並不代表説明孩子做錯了,而是我們沒有去觀察,瞭解分析。小巫的《和孩子劃清界限》感覺受益匪淺,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是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説是否是真正的愛,愛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是否給了孩子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是否真正瞭解到什麼是真愛孩子的含義。我想一些父母的做法其實就是書中所批判的那些行為。其中裏面訓育兒童自律的四原則就是延遲滿足,承擔責任,忠於真相和求得平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作為父母一定要能夠控制自己的衝動,以身作則,其實孩子身上的影子大部分是從父母身上折射出來的。再不能馬上滿足孩子要求時,需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能哭着鬧着必須滿足於他,這樣的話孩子是無法承擔責任的。父母對孩子説話一定要説真話,對孩子永遠不要妄言,不要挾,不威脅以迎合自己的需要或者達到某種目的。我記得在前面小巫和他的兒子在超市的時候,他的兒子要買玩具,可是妹妹當時急着要喝奶,小巫就説:“快點挑好回家“。

當時兒子看到那種情況的時候就和媽媽説不要了,等下次再買。超市裏面的售貨員以及路人都驚呆了,以往的畫面就是還要玩具,媽媽不買,那結果必定會是在超市裏面打滾。可他的兒子就沒有那樣做,説明媽媽給他的'是百分百的信任。忠於真相意味着自己接受孩子的獨特性,也接受所有孩子的獨特性,不盲目比較兒童,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這樣孩子活的會比較自由,這樣才會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其實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先要檢視自己,承認問題的根源在於做父母的,而不是推諉責任,指責他人,或者折磨孩子。文章中最後説訓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訓育家長的過程,對於孩子意志力的考驗,往往首先是對家長意志力的考驗,家長是自律的,孩子也能夠自律。看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明白孩子的種種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自己對兒童瞭解的太少,只是在用自己的思維,承認的價值觀來判斷孩子的行為,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嚴重破壞了孩子自我發展的探索行為。有的孩子為什麼會蠻不講理,因為在執拗敏感期的那段時間裏,家長沒有耐心的疏導,認為是孩子任性,對孩子沒有很好的理解。看了敏感期以後,我才能根據我們班孩子身上的行為得到答案。之前我是一直不理解他的行為,就認為他是任性,根本沒必要那麼去做。看了書之後我才明白她哪是屬於秩序敏感期。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令他無所適從。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沒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 雖然敏感期這本書還沒有看完,但是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並充分認識孩子的敏感期。其實看了之後不但可以在敏感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且還可以在做家長工作上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家長提出的疑問也能做出正確的分析,不會像以前那樣敷衍着説點什麼就行了。而且有的家長在這之前就看過這本書,都説不錯。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充愛、充滿快樂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讀書月活動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是我們還是要每天的堅持下去,時間長了,我們的知識也就會日積月累的增多,書籍中有我們汲取不盡的知識源泉,讀書是一個終身的學習過程,我們將帶着收穫繼續和孩子共同學習,在書的海洋裏遨遊。

成長的教育隨筆15

“媽媽,給您講個笑話吧!你不要説話,聽我説就可以了!”在吊完針回家的路上,洲洲總是在找話説。

“有一天,蚯蚓媽媽對小蚯蚓説:我們到鄰村給你提親吧!可小蚯蚓説:可我才十二歲啊!蚯蚓媽媽説:不急,等我們到了那裏,剛好可以提親。……”聽着洲洲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地給我講笑話、講他知道的東西,我心裏很是感動。

“兒子,你媽媽這幾天牙痛,心情不好,你不要惹媽媽生氣喲!”我們剛一進家門,就聽見老公對兒子説。

“我沒有,我剛才還給媽媽講笑話呢,這樣就能分散媽媽牙痛的注意力!” 洲洲急忙説。

“這就對了,看來我是小瞧你嘍!我們家的小袁同志也長大了,能夠替他人着想了。説,想吃什麼,老爸給你做,獎勵一下!”老公打趣地説。

“就是,兒子現在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還知道怎麼減輕媽媽的心理負擔,兒子,謝謝你!”我忍住痛説。

“媽媽,您喝不喝水?我給拿水吧!”洲洲看着我説。

“媽媽不喝,我歇會就行了!”我捂着臉説。這時,洲洲拿着冰涼的毛巾往我臉上邊敷邊説:“媽媽,醫生説要用涼毛巾敷,這樣會好點!”

享受着洲洲笨拙的雙手在我臉上敷着,我心裏很是感動。老公在廚房裏忙活着,洲洲也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再一次被幸福包圍着。

在我們的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無不體現在這些瑣事中。只要我們做家長的稍稍幽默一點,有耐心一點,多表揚一點,孩子會在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裏吸取更多地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自信、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温馨、多一點交流。我想,生活會見證我們與孩子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