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0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話》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1

1. 點燃孩子的學習激情。

2. 我們無力改變教育體制,卻能與孩子一起創造奇蹟。

3. 課堂應該是充滿激情的地方。

4. 讓孩子相信自己,別摧毀他們的夢想。

5. 當你走進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違反紀律和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那你肯定會變得手忙腳亂。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師、商界精英、藝術家和總統,那你就會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並對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學生。

6. 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孩子都堅持自己的夢想,我們的社會會增添多少個醫生、獸醫、考古學家、律師、慈善家……

7. 教師必須以高標準來要求每個孩子,並且要盡力推動他們達到那樣的水準。

8. 如果我們把教育淺表化,並且因為學生努力了就給他們A和B,那我們其實就是在幫倒忙或者做絆腳石,這樣做無法幫他們做好在現實世界獲取成功的準備。

9. 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隨便拍背鼓勵,就因為我們想讓他感覺好受一些。不應當得到的表揚只會讓我們的學生遭遇更多的失敗。

10. 高期望可以帶來不可思議的進步。但是,你不能僅設定目標而不採取行動,只是説“努力進取吧”。

11. 當呈現給學生們的是積極的鼓舞,而且讓他們感受到被鼓舞的狀態時,他們就如同時刻面臨一場挑戰,他們就會願意分離一搏。

12. 應在老師與家長之間搭起一座信任之橋。

13. 當人們還在努力工作時,也許他們尚未做到最好,如果你對他們表達了感謝和讚賞,他們就會受到一種鼓舞,今兒為了不辜負你的感激而更加努力。

14. 相互尊重是幫助家長和教師之間建立互相支持關係的最佳方式之一。

15. 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孩子們時常抱怨老師是天性使然。他們一般會抱怨老師不喜歡他或者老師責備他了。每當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提醒孩子想想老師為班級以及為他個人做過的所有事情。我們應該努力讓孩子保持積極狀態,而不是把他們帶入消極的泥潭。

16. 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

17. 教師應該提醒自己,你所希冀的並非來自孩子們的感謝,你追求的應該是孩子們的成就以及對他們的人生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18. 請走進孩子的生活。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學生可以信賴的顧問、一個教育者,以及一位指導者,甚至有時候還是一個父親或者母親。

19. 我曾與很多“看似問題叢生”的學生相處過,一旦外在的隔閡被打破,我總會發現,他們本質上都充滿激情,富有天賦。我們不可以放棄他們,我們應該相信他們的潛力。

20.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最容易的一個辦法就是對他們微笑。如果學生們認為你樂於見到他們,你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那他們就會更加喜歡你,並且會很快以微笑回報。

21. 所有的老師都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即做教師並非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使命,召喚我們服務於更高的目標、付出自己的全部,把為我們的孩子創造幸福和安康作為我們的首要任務。

22. 用找藉口的時間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你把時間用在找藉口上,那你其實也就浪費了那些原本可以用在找出解決辦法上的時間。

23. 家長也要毫不猶豫地讓老師知道你們需要他們的建議,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問問老師在家裏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那些優秀的老師總會有一些很好的建議。

24. 要麼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我們要求學生勇於創新並追求卓越,我們也應同樣要求自己。

25. 教師應該記住,我們展示給學生什麼樣的標準,他們就會確立什麼樣的標準。

26. 我們應經常反思:

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我們怎樣利用這次機會來創造特別的時刻?

我們應經為打好基礎竭盡全力了嗎?

我們已經準備好應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了嗎?

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已經為追求卓越而全力以赴了嗎?

27. 我們無法為某個時刻標價。一生中,我們有很多一筆帶過的過去,但有一些特別的事情卻讓我們印象深刻,永世難忘。

28. 讓學生愛上學習的最佳方法就是,要把你希望在孩子們身上看到的那種學習熱情和激情,親自展示出來。

29. 成人還應該讓孩子們看到你是一個終身學習者,而且你仍然對知識有着無限的渴求。

30. 教師必須以強烈的求知慾不斷地探索人生,以身作則地讓孩子們明白終身學習意味着什麼。如果他們在小時候就能學習到這種精神,那麼這種精神將會伴隨他們一生。

31. 對每個孩子都視如己出,疼惜他們,

32. 成功源於精益求精的態度。

33. 記住(學生)姓名是瞭解學生的第一步。

34. 如果你們真的想在彼此之間建立良好關係並使之像個大家庭,那麼所有人都應該互相瞭解,而記住對方的名字是瞭解的第一步。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2

《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教育漫話讀後感。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

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温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着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

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讀後感《教育漫話讀後感》。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後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於習慣的培養。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國小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説明為什麼美麗或醜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説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麼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麼辦?

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儘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於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後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遊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後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閒談,一點不需要什麼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説得很好,讀得很好了。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影響,還能補救多少?

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教育漫話讀後感。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

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温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着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

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讀後感《教育漫話讀後感》。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後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於習慣的培養。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國小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説明為什麼美麗或醜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説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麼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麼辦?

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儘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於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後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遊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後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閒談,一點不需要什麼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説得很好,讀得很好了。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影響,還能補救多少?

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3

一、洛克印象:

洛克的全名是約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國資產積極思想家和教育家。1632年出生於一個小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嚴格的清教徒,內戰中站在議會一邊,他們父子關 系極好,父親對他的政治態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響。1644年他入偉士敏士特學校受中學教育,那裏的經院主義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話》中反對機械 的學習、反對靠文法學語文,就出自他的切身體驗。1659年入劍橋大學攻讀哲學、自然科學,深受培根和笛卡兒著作的影響,一度愛好化學和氣象學實驗。他喜 神學,因無真正的職業性神職機會,轉而習醫,打算以醫為業。166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論》《論自然的法則》《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教育漫話》《論基督教的合理性》《關於理解的指導》《自然哲學基礎》。此外,他還為工業和殖民地事務委員會擬了一份《工作學校草案》。

洛克的治學觀點有唯物和唯心兩重性。他着重研究了認識論。他在他的《人類理解論》第一卷中探討了觀念起源問題。他認為,觀念和原則同藝術和科學一樣,不是 天賦的。心靈原像一塊白板入一個暗室、一個空箱,或像一張白紙,其中沒有任何字樣、任何觀念。他的裝備和知識材料來自經驗。人類的知識都建立在經驗之上, 發源於經驗。人類的觀念來源首先是感覺,此外還有反省。人類理解首要的機能是心靈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這是外在的對象通過感官所造成的。或他本身反省那些 印象時所造成的。他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又是一個感覺論的二元論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見於《人類理解論》和《工作學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話》一書中。《教育漫話》先後譯為法、荷、瑞典、德、意等國文字,在這 部著作中,他詳細審定了紳士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和方法。這部著作,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的要求,批判了當時英國的傳統教育,提倡較廣泛的、切合實用的 教學內容和方法,並在體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許多具體措施有很多正確 的成分。

二、健康的身體:健全的精神和知識的載體 (摘錄)

有健康的身體方有健全的精神,這是對於人生的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繪。

身體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不善於用心的人,決不能遵循正當的途徑;身體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當的途徑也決不能獲得進展。

我敢説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有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

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弱,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變;從根源上引導一下,河流的終極流向途徑,就會截然不同。

我們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能忍耐勞苦,要在世界上做個人物,也必須先有強健的體格。

第一件當心事,是兒童無論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時,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樣嬌嫩,因為長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經受得起風寒了。

只有睡眠是兒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

早起頂有益於健康。

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

孩子年齡增長,自由便隨之而來,無須永遠受人監護。這時,學校家長最要緊的是給孩子良好的原則與牢固的好習慣,這是最要緊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誡與規勸及原則的重申,無論如何反覆叮嚀,除非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飲食宜極清淡簡單,兩三歲前,應該禁止肉食。三四歲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與強壯的體制基礎也一定可以確切地奠定下來。

孩子的卧牀,應該是堅硬的,寧可用絮絨,不可用羽絨。硬牀可以鍛鍊身體;至於每夜睡在羽絨被褥裏,那是消融體魄的,是虛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這種不 經意的舒適,會潛移默化地削弱人的體質,引起許多疾病。況且習慣睡硬牀的人,外出旅行等能夠適應不好的睡眠條件。將身體習慣為隨遇而安,是人的一種大幸, 也是成就事業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良好強健的心理素質:人生海洋中衝浪的堅船(摘錄)

心理強健的主要標準:能剋制自己的慾望,能不顧自己的好惡傾向而嚴格順從正確的理性指導。能在理性航標的指引下,毅然與願望背道而馳。

我們在教養子女中的一個重大錯誤,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精神在最孱弱,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沒有讓他們習慣於約束,服從於理智,沒有按應該形成的樣子 去塑造。對子女本能的愛常常成為溺愛,沒有規則的約束,形成了不良習慣,以後便成為一塊變形磚,沒法子派用場。幼兒要母親的奶頭,兒童要糖果,青年要愛 人……人的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慾望,這不是錯處。錯的是慾望脱開理智,產生不適當的慾望,或對正確的慾望產生不適當的度。如兒童就要愛人,便不適當;要 把所有的糖果都歸自己,便不適度。不適當和不適度放縱下去,就成習慣,遺害無窮。

從搖籃中開始,就要培養孩子這樣一種習慣:去爭取自己該得到的東西,不是爭取自己想 得到而不該得到的東西。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違原則屈從,他們就會學會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他們就不會有非分之想,以及為達到非分之想而哭鬧,正象他們不會哭着要月亮一樣。

管教兒童,要從極小時開始。你要在孩子長大後服從你,首先要他在兒童時服從你。隨着孩子的長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詞色。如果再強力迫脅,則必然招 致失敗。方法正確,小時孩子是你的“僕人”,大了成為你的朋友;方法不當,大了以後會成為你的“敵人”,會厭惡你,可能心裏會暗暗划算:“爸爸,你什麼時 候才死呢?”

另一方面,要警惕一種相反的傾向:兒童被管束太嚴,精神沮喪頹唐,失去活力和勤奮,那樣更糟糕。放蕩的青年,常生龍活虎一般,精神飽滿。一但上了軌道,常常可以變成一些能幹偉大的人物。

心情沮喪的兒童則不然,他們的態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鬱的,很不易振作起來,作出什麼事業。

要避免上述兩方面的矛盾,需要一種重要的技巧。誰要找出這樣一種方法:一方面使兒童的心情安逸、活潑、自由,同時又能使他們抑制非分的慾望,這就算懂得教育的真正祕訣了。

對兒童獎勵與懲罰都要慎用。懲罰的目的是為了知錯改錯,這主要體現在心理的認知上,如果不能觸及心理,這種懲罰便是無用的,如果使被懲罰者不但未感羞愧,而且產生反感,那就是一種徹底的失敗。

四、知識和技能教育

讀書、寫字和學問,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成為首要的事物。如果有人不把一個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遠比一個大學者更為可貴,那麼他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傢伙。

學問當然得有,但應該放在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

對本質良好的人來説,學問對於德行與智慧都是大有幫助的,然而我們也得承認,對本質不良的人來説,學問就只會促使他們變得更加愚蠢,或者變成更壞的人。

閲讀……兒童到了能夠説話的時候,就應當開始學習閲讀。

一定要多加註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工作,也不可讓他把讀書看成一項任務。

讓他們自己嚮往學習,追求學習如同追求另一種遊戲或娛樂。但決不可把學習當作他們的一項任務,也不可讓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煩惱。

兒童的身上,是不應揹負任何工作之類的嚴肅事情的,因為他們的心智和身體都承受不了。

不要強迫兒童學習,也不要因此斥責他;要儘可能地誘導他去學習閲讀,不要把學習作為他的一種工作。寧可讓他晚一年學會閲讀,也不可讓他因此對學習產生憎惡心理。

當這些温和的方法使得他逐漸能夠閲讀時,便應當為他選擇一本淺顯、有趣而又適合他的能力的書,讓他在閲讀中得到樂趣,從而吸引他,使他能夠從讀書的辛勞中得到回報,不過所選的書不應在他的頭腦中充塞純粹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或者打下邪惡與愚蠢的基礎。

每一個兒童去閲讀他完全不能理解的章節段落,其中能有什麼樂趣、能受到什麼鼓勵呢?

教學方法

其實教師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責任是讓兒童養成習慣,而不是怒氣衝衝地向兒童灌輸規則,規則對人生的指導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至少對兒童沒有用處,因為兒童根本記不住規則。

在兒童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兒童所學習的東西本身都很困難,教師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於儘可能讓一切事情變得容易,而尤其是在語言的學習上,最沒有理由為難兒童。

兒童的心智是狹窄與脆弱的,通常一次只能容納一種思想。一個兒童的頭腦裏一旦有了什麼想法,馬上就會被這種想法填滿,尤其是在帶有情緒的時候。

兒童的心智天生就是散漫不定的。只要是新奇的東西,都會吸引他們;無論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他們都急於要去嘗試,過後卻很快就膩了。

要想讓兒童的心靈接受你的教導,增長知識,就應該食使之保持安以平靜。你不可能在一個戰慄的心靈上寫上美觀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可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美觀平整的文字。

不在意、不經心、不穩定、易走神,那都是兒童本身固有的缺陷,因此,只要沒有發現他們是故意所為,便應温和地予以提醒,假以時日逐漸地克服。

兒童對導師具有的敬畏心理,應該經常通過導師對兒童表現出來的慈愛與善意來得到緩和,這種關愛之情能夠激發他們去儘自己的責任,使他們樂於服從導師的指令。這樣,兒童與導師相處的時候才會感到輕鬆自在,而惟有這樣的心態之下,心靈才能接收新的信息,接納那些印象。

洛克在外語學習、寫作、人文教育課程、語言表達能力、自然科學、出國學習等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探討論述,閲讀之後都會有一定的啟發。

五、賞識教育讀書

當今學生不缺溝通不乏激勵少的是管教,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如何管教好學生,把握不好尺度,則“寬嚴皆誤”。這的確是一門學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 責,感到一種責任。一個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現代人。他認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麼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 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此言甚善。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長和老師紛紛效仿的“賞識教育”。其實,賞識教育並不能包治百病。

現在,獨生子女佔很大比例,家長的注意力和愛自然都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特別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結果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 足,漸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蕩不羈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會毫無顧忌地去 抓、去取。有的家庭過分保護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辦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變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屬 活動,由於沒有獨立的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大大減弱。

另一方面由於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訓練,他們雖然常聽到父母教育他們要互相幫助,但這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概念,並沒有真正的行動。

試想,如果用“賞識教育”來教育這樣的孩子,只會使他們更加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現都優異的“好孩子”,過度地誇獎和賞識他們,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的影響: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賴性。越是誇獎,孩子就越依賴大人們的選擇 來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二是會剝奪孩子的自豪感。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認為,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 入生活後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會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種表面上的誇獎。過分“賞識”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愛的沼澤,對孩子有百 害無一益,結果會害了孩子。

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錯誤,在不傷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實施“懲罰”,嚴格管教,是 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應該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如果孩子動手能力不強,就應該鼓勵他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實際上,“懲罰”教育也好,賞識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種,還要與嚴格教育、挫折教育等並行,沒有一種方法適用於所有孩子。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4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將這本書分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三部分來寫。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對習慣養成的重視。在這一篇中,他提出了幾點關於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在“腳的鍛鍊與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説,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弄濕手沒有任何不適和弄濕腳而得傷風的如此之區別就是習慣使然;同時也有説習慣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會對健康有害。在“飲食與用餐”中也同樣強調人的味覺嗜好美味佳餚全是習慣使然,並勸告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吃麪包的習慣和固定用餐時間的習慣。可見洛克對習慣養成的重視。其實習慣不僅是對一個孩子重要,對一個人更是重要。一個長期反覆的動作成為一個習慣,進而發展成一個人性格的一部分。習慣並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猶如教育一樣是潛移默化的過程。而對於還是處於一張白板的狀態的孩子們,要他們主動地去養成良好習慣則是難以辦到的。所以父母、老師這些教育者們就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必要時給予他們正確合適的教育,教育者的意義便在此體現了。而這引導的形式不僅是在兒童面對問題時給予適當的建議或是在他們做了錯事後尊尊教導,始終要記得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兒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誘。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瞭如今經常被人掛在嘴邊的事“父母

應為孩子樹立榜樣”,父母是孩子身邊最為親近的人,而兒童是有着極強模仿力的,特別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響作出與自己父母相似的行為,這也是説明了孩子“白板”一樣的特性——可塑性極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為榜樣,是在平常生活中就體現的,而非故作姿態。作為孩子最親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應該要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影響。而現在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所以對待一些事也是採取不所謂的態度。我覺得這是很不正確的,要知道正是因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筆就會在他們的白紙上留下顯眼的印記,而且這種不把孩子認真對待的態度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應屬於兒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這做那,而自己卻無一點帶頭作用,這無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謂説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成人喜歡用“自己是長輩”這一特權來強迫孩子而給自己樹立所謂的權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這是極為不正確的。同時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確立父母的權威,應該是“首先憑藉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們年齡稍長,就要用愛與友誼去維繫”,不管怎麼説,“愛”是父母也孩子間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基本的連接。而這句話同時也説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階段性的。尤其是對於兒童,他們的成長變化很快,在不同時期,對待他們和教育他們的方法也是應有不同的。而作為教育者就應該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採取適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話》這本書帶來啟示卻是無限的,它們都將陪伴我們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斷求索。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5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雖然相隔幾個世紀,但這本著作中作者闡述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在的學校、家庭教育仍有現實指導意義,當我閲讀這本書時,有如聆聽一場精闢的教育心理講座。它讓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教育理論書籍也可以這樣生動!它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讓我在敬佩的同時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項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眾多觀點,仍適用於當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問,也是我們現在同樣面臨的仍未解決的教育問題。以下幾點是我在閲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教育上難以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於國小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儘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麼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説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

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説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其中有三點我非常贊同。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2,當對學生進行説理時,舉止應該温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於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時學生的錯誤會讓老師生氣甚至失去理智,我也曾多次因為學生不聽話氣得對他們大聲呵斥,可老師的憤怒只會讓學生害怕或反感,他們會認為你的惱怒是對他們犯錯的一種報復,並不是為了幫助他們,因此這種失態的懲罰不能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他們的錯誤。那麼今後當老師想發火時,最好想想:我發火的目的是什麼 用這種方式能不能讓犯錯的學生從內心屈服,認同嗎?

  二,“智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後,作者最後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於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慾,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於思考,愛動腦筋。

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對於書,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於他們日後長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讀一本好書,如拜一位名師。它為我的心靈輸入的智慧與靈感之光,讓我對以往,今後自己的教學產生深深的思考。

借鑑:“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如鼓勵孩子愛上閲讀,可以這樣説:“剛才某項活動表現很好,獎勵你去讀會書吧!”孩子就會珍惜這個機會,愛上閲讀,並且提高閲讀效率!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6

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是紳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話》中,洛克闡述了他的紳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養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幹的紳士或者有開拓精神的事業家。他的紳士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體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體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視紳士的體育。在他看來,“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他把培養強健的體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這正應了現實生活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老話。確實我們要學習,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書中,洛克還詳細論述了養護和鍛鍊兒童健康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許多至今仍然可貴的建議。如他提到的早起頂有益於健康;多呼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孩子的卧牀,應該是堅硬的,寧可用絮絨,不可用羽絨。將身體習慣為隨遇而安,是人的一種大幸,也是成就事業的一個重要條件。

總之,他的體育理論可以集中為一句話:“要忍耐勞苦,不要嬌生慣養。”這些思想即具體意見對我們現今的早期教育與家庭教育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認為“在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因為洛克的紳士教育除了體育外,可歸納為“德行、智慧、教養、學問”,而前三項都與德育有關,我也認為,精神品質的培養是一個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事情。因此,管教兒童,要從極小時開始。你要想孩子長大後服從你,首先要他在兒童時服從你。隨着孩子的長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詞色,用愛和友誼來維繫這種權威。洛克對兒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如榜樣教育、文明禮貌教育、獎懲教育、寬嚴結合等。

此外,我們也要警惕一種相反的傾向:兒童被管束太嚴,精神沮喪頹唐,失去活力和勤奮,那樣更糟糕。而放蕩的青年,常生龍活虎一般,精神飽滿;一但上了軌道,常常可以變成一些能幹偉大的人物。所以,關鍵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適度適宜性原則,對於兒童,我們需要敏鋭的觀察,坦誠的溝通。同時,洛克還告誡年輕的紳士:“大凡不能剋制自己的嗜慾,不知聽從理智的指導而摒絕目前的快樂或痛苦的糾纏的人,他就缺乏一種德行與努力的真正原則,就有流於一無所能的危險。” 我認為,這個道理對我們任何人也都同樣適用。 關於智育,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體系中,處於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強調了兩點:其一,強調了功利的原則,即所學的東西一定要對未來的生活有用。這也體現了教育的實用主義,應與時俱進,學以致用。其二,他強調了教育方法,要點是要懂得兒童的心理,要激發兒童興趣,使學習變為一種遊戲;學習要循序漸進,要鼓勵學生提問題,決不挫傷好奇心,並培養其動手能力。

這些道理其實是我們一直接觸,放在嘴邊的。但洛克對教學的原則和方法,用大量生動的事例語言作了深入的論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對強迫兒童學習,要求誘導兒童學習。他説:“兒童是喜歡變換、喜歡自由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把書本和別種我們要他們去學的事物當作一種任務去強加給他們。這是他們的父母、導師和教員所易忘卻的;他們心目中想到了什麼要兒童應做的事,他們就急於要使兒童去做,就想不到設法誘導兒童去做了。”他告誡我們,強迫只會使幼兒對於學習產生憎惡的心理,失去長遠發展的潛力,所以必須方法得當,堅持寓學於樂。相反地,對於兒童的一些不良嗜好遊戲等,您儘可以像任務一樣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為受不了這種任務強迫而厭惡這種嗜好;而對於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則可以作為他完成某些任務的獎勵。這無疑是大膽創新的教育措施。

總之,我發現《教育漫話》是一本飽含哲理,又寫得深入淺出的好書,除了時代和階級所帶來的侷限外,其他思想,如對教育力量的肯定、對早期教育的重視、對父母的教育責任以及一些具體的教育工作意見,都是發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