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29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1

教育決定孩子的命運,而我們認為,家庭教育更能決定孩子的命運。

在長期的學生心理諮詢和家庭教育諮詢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對孩子後期的成長,對未來的人生成就的影響是決定性的,是無法替代的,也是難以補救的。中學生各種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形成,主要根源在於早期的家庭教育;陽光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的形成,主要在於早期的家庭教育;日益增多的形形色色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根源在於家庭教育;中學生已經形成的厭學、逆反、早戀、網絡成癮、打架鬥毆等不良行為的矯正,其突破口主要在於家庭教育方式或態度的改善。

知識決定命運的觀點沒有錯,但是,能否形成對學習的興趣,是否能夠保持在學習上的上進心,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和社會因素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不能低估,但是,孩子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接受學校教育,應對社會影響,決定因素主要在於家庭教育。在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孩子厭學,家長卻不知道厭學情緒的形成主要在於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父母親對孩子的學習期望過高,會讓孩子失去信心,要求過多,會讓孩子產生逃避心理和厭煩情緒,嘮叨太多,會強化孩子的厭學情緒。惟恐成績下降,因而不停地強調,惟恐不夠努力,因而不斷地指責,惟恐孩子驕傲,因而不敢表揚,父母親的焦慮與擔憂無時無刻不在溢於言表,於是,面對學習,孩子整天處於緊張、焦慮和壓抑狀態,時間久了,必然產生對學習的厭惡或逃避心理,對父母親無休止的要求、強調和嘮叨的厭煩,會轉化為對學習的厭煩。父母親針對“學習”的無休止的“要求、強調、嘮叨”,使孩子在大腦中建立了“學習”與“煩惱情緒”之間的條件反射,從而形成厭學情緒。很多學生提起學習就煩,看到課本就煩,正是父母親多年強化的結果。

父母的.尤其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他們往往採用監督、督促、強調、鞭策甚至直接輔導等辦法,卻不懂得家庭教育在學習方面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習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家長們總是認為自己的督促和強調能夠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殊不知正是過多的強調和督促挫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形成了孩子的厭學情緒。家長們總是抱怨孩子學習不自覺,卻不知道自己常常代替孩子自覺,因而限制了孩子自覺性的形成。

缺少表揚、鼓勵的孩子,難以培養出自信心;習慣於包攬孩子的一切,會使孩子喪失形成自覺性和責任心的機會;在家裏害怕父母親的孩子,往往害怕陌生人,害怕外部世界,時間久了,會形成膽怯、內向的性格;幸福和安逸中的孩子很難認識到積極進取的必要性;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無法形成勤奮、刻苦的習慣,相反,自我中心,一味地索取是他們一貫的心態。

家庭教育能決定孩子的命 ,父母親不僅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師,而且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是地地道道的孩子靈魂的工程師。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2

突然之間想起了要寫一寫關於孩子玩的問題。其實也不是空穴來風,首要是由於自己本年暑假後剛剛觸摸國小的教育,有點生疏,或許爽性説有點順從,再去用我從前教育辦理中學生的方法方法來對待國小生的每一分秒實在是不合適。所以,我需要在逐步的習慣中找尋自己究竟怎麼給孩子們供給一段歡喜美好的幼年,所以,考慮的腳步就決議了我作業之時的一切體現。

後來在翻看其他書本的時分,偶然間遇到了魯迅先生所説的一句話:遊戲是兒童最合理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豈不便是我作為國小教師的一個新的動力源嗎?其實回想從前教過的一篇課文,依然是魯迅先生的《風箏》,也就理解了先生為什麼如此垂青看清看透徹兒童與遊戲和玩具的原因了。那篇__中,先生描繪了自己炸燬弟弟小時分做風箏的故事,成果心裏留下了深深的惋惜,以至於到了弟弟長大,也是一把年歲的時分,先生依然無法放心。所以,我們在這裏也能夠理解遊戲之於孩子的重要性,玩具之於孩子的親密性。用我自己腦筋裏的一個主意便是:玩才是孩子的天。

或許您會質疑,孩子們假如僅僅把時刻都糟蹋在玩上,那豈不是虛度光陰了,還談什麼未來的期望啊?當然,我在這裏所説的玩也是有必定束縛的玩,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玩。尤其是關於在校上學的孩子們來講,玩必定要有所引領的。假如一味的着重學習,要求成果,我想孩子們的聰明勁頭,或許關於校園的那份喜愛,都會跟着呆板的學習而消滅。詹·豪厄爾説的好,整天埋頭作業而不去遊玩,聰明的孩子也會變傻。所以,我們不管是家長仍是教師,都應該給孩子供給一種既合適生長又合適遊玩的學習環境。

其實,我們許多的大人不也是一向喜愛玩,乃至是痴迷於玩嗎?所以,我們一會兒就徹底想阻撓孩子的玩就顯得可笑了。記住當今相聲界的重量級人物于謙教師便是一個非常喜愛玩的腕兒級人物。他老人家不光喜愛玩,並且還玩出了自己的極致趣味,也玩出了讓他人仰慕之極的成果。他喜愛收養各種動物,成果聚少成多,時至今日現已形成了規劃,竟然成了許多遊客喜愛去遊玩的寵物樂土——天精地華寵樂土。這也算是成人里名人裏玩的最有志向的一個模範了。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再想想我們自己,不也是許多時分樂意輕鬆的遊玩嗎?小時分,歡蹦亂跳的去下河摸魚,唧唧喳喳地一羣人去上樹掏鳥窩,還有便是把一羣小孩集合起來分紅敵我兩邊,進行對立交兵遊戲……或許這時分,我們再回想自己的從前也會嘴角上揚,眉毛彎彎吧。所以,我們首先在心裏要答應孩子們玩。僅僅我們在答應他們玩的時分,要有個引導,不能亂玩,乃至玩出損傷或許殘損來。

再回到我的國小教育閲歷上來,由於擔任了一節二年級的體育課,開端還能夠讓他們練練隊形,留意一下紀律。但是,跟着時刻的延伸,也不能總是讓孩子們站隊,着重紀律啊!所以煩惱就來了,真應該給他們供給一些能夠在體育課遊玩的玩具。既鍛鍊身體,也文娛身心。後來,我就找到辦理體育器件的教師,把一些沉睡在器件室的玩具挑出來幾種,也算是充分了孩子們的體育課,滿意了他們玩的願望。

其實早在我國現代教育之初,聞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對小孩子的教育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培育創造力,有必要把小孩子的腦筋、雙手、嘴、空間、時刻都解放出來,對小孩子的創造力予以適當之培育。這其實也是要求孩子們不能死讀書,必定要全身心的投入生長日子中,才算是健康的生長。

囉嗦這麼多的主意,也便是對自己往後從事國小教育的一個盡力方向的`想象?假如能夠讓孩子們在玩中享用常識的風趣,我想他們都會成為更心愛的小生命,而他們的幼年也將會是色香味齊全的美麗回想。看來這樣用玩的思想教育陪同孩子的路還要持續討論才是,期望孩子們能在玩的環境裏敏捷生長吧。

最終引一段聞名科學家牛頓的話,或許我們能夠在其中找到玩關於孩子的可貴之處吧。我不知道在他人看來,我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象是一個在海邊遊玩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潤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自鳴得意,而關於展現在我面前的眾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玩才是孩子的天,而這片天真是一門大學識哦!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3

貴校徵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的舉措非常好,這對於全方位瞭解孩子,使學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非常有益。家庭教育的成敗,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如何走進孩子、瞭解孩子、理解孩子、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每個家長必須注重和深究的課題。現藉此機會談幾點我對孩子的教育心得。

一、重視孩子的管理教育。

在孩子的管理教育上,我曾走入過誤區,只是單純地向孩子灌輸,一味訓誡,實踐證明,這樣教育的效果很差,而且使孩子產生反感,往往以懈怠的方式相對抗,從孩子哪兒瞭解的實際情況越來越少,溝通困難。意識到以後,我及時轉變了方式,每當他犯了錯誤,有了缺點,一般不做嚴厲批評,而是幫他分析原因,站在他的角度指導如何去改正。有了進步及時予以鼓勵,但不輕易許願。我還幫他確定切實可行的努力目標,時時督促。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於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鼓勵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體會生活的辛勞,理解家長對他嚴格要求的良苦用心。支持孩子的社會交際,讓孩子多和人接觸,特別是和同齡的孩子多交往,鍛鍊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現在我的孩子已有很大的進步,我和孩子的溝通也順暢多了。

二、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

教育孩子並不是靠哪一個單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教育融為一體,密切配合,經過多方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的效能。教育孩子,學校、家庭和社會要保持信息上互通,方法上互鑑,教育上互補,才能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我的孩子反應快,但不踏實,概括分析能力較差,還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較差,時常犯錯。鑑於此,我除了在學習上對他督促指導外,儘量抽時間向老師和熟識的學生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經常以各種方式與老師聯繫,將孩子在家庭的表現告知老師,求得老師的支持和配合,同時瞭解學校開展的教育活動,以積極配合。另外,關注孩子接觸的生活中的人和事及電視中的戲劇衝突,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教育。目前已取得顯著效果。

三、淡化維權意識,指導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委屈和不公。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樣樣順心的,總會碰到各種挫折、委屈、不公正,增強忍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孩子的綜合素質之一。當孩子遇到委屈和不公時,我儘量不越俎代庖去幹涉,讓他從自身多找原因,同時站在對方角度反向分析思考,確定對方的`目的和出發點,並適當地指導他自己去處理,以提高他適應社會的能力。如對待老師的一些過重的批評和指責及處理方式,我首先讓孩子明確老師的出發點是讓他深知錯誤的危害性,是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只有堅決改正,才能進步,然後反省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努力做一個寬容、誠實的人。

以上是我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幾點心得,希望能與貴校和廣大家長們交流,共同為孩子的發展謀求更廣闊的園地。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4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要了解他,感受他。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來自於家庭的教育。我也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孩子有依賴性,但是他要有獨自完成的能力。我覺得首先要培養他的自覺性。自覺,要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慢慢完成。我經常教育孩子要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有禮貌,做誠實的孩子。另外我還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我常叫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孩子從大班開始訓練打乒乓,漸漸的成為他的愛好,現在需要他單獨出去比賽,所以要會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掃地、洗碗、洗自己的襪子等。慢慢地,孩子能主動幫着做一些家務事情了,雖然不多,但是他會有興趣了。

堅持每天看孩子的回記本、並簽字。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幫助孩子完成和理解作業題目,雖然晚上的空餘時間比較少,但還是要培養他良好的閲讀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多鼓勵他,多表揚他,讓他對自己有自信,孩子會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

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爭強好勝,在這方面就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只要我們能去發掘他,培養他,就會成為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5

、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一經養成,孩子將終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去做,包括自己趕車上學,自己背書包,自己洗漱、穿戴,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其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針對孩子好動、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6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在用眼睛看着、耳朵聽着、心靈體會着、頭腦思索着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父母是孩子的“偶像”,他們渴望長大後像爸爸一樣高大、媽媽一樣可親。我談幾點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一是切勿恐嚇孩子,培養孩子自信心。當今社會,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也就造成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有的家長對孩子們從小看到大甚至凡事都要包辦起來才放心。久而久之,孩子們除了學習,自我探索和嘗試的機會就少了,自信心也漸漸沒有了。有的家長總採取“恐嚇手段”。比如,不讓孩子出家門,偏説什麼“外面有大灰狼”、“有壞人要把你帶走”的謊言。這樣孩子確實是變得聽話了,但是呢,他們的自信心也都被嚇沒了。還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太高,一旦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等就會加以責怪,逐漸磨滅了孩子的自信心。

二是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在孩子做事之前,家長可以多鼓勵:“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成功以後,説:“你果然做到了,真聰明。”而在孩子進行一些破壞性活動時,進行積極引導。如:孩子將書撕碎了,疊動物玩偶,不再説:“看你又在這瞎鬧。”而是説:“這個小玩偶真的疊得很好,不過我們用的材料不對,將書撕碎了,以後我們就不能學習了,這樣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可以得到發展。

三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舉動。我們不要總在孩子犯錯後,去責怪和糾正,告訴孩子不要怎麼樣。而是要經常鼓勵孩子,比如,對孩子説:“請你整理好自己的東西。”“要好好和小朋友一起玩。”當然,不要期待一句話就會出現奇蹟,但長期的鼓勵和正向引導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在慢慢發生變化。

四是掌握讚揚孩子的技巧。當受到父母的`鼓勵和讚揚後,孩子的行為往往更積極,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獲得做事情的快樂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當孩子受到批評和指責後,就容易產生厭煩和畏難情緒。

小事也表揚:父母看似簡單的事,對孩子尤其幼兒來説已經是天大的難事,就像他們手舞足蹈地幫着父母收拾屋子一樣,雖然可能添亂,但只要做了,就不要吝惜你的表揚。

表揚要及時:孩子做了好事,例如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要馬上表揚,滯後的話,孩子會弄不清為什麼受到表揚,對這個表揚沒什麼印象,更別提強化好的行為了。

表揚要具體:表揚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今後努力方向。例如孩子主動跟長輩打招呼,你就要具體地跟孩子講敬老愛幼的好處,讓孩子明白將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重結果也要重過程: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只要孩子動機是對的,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告訴他如何改進。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做好教育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好的思維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質等工作。筆者認為,將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促進孩子慢慢學會與同學相處,尊敬老師,關愛集體;逐漸形成做有利自己、有利於他人、有利於集體之事的思維體系;從小養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在成長過程中達到良性循環的效果。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7

孩子尤其是年齡稍小一點兒的,在父母眼裏,他們似乎應該是什麼都不管,心大得很,不會鑽什麼牛角尖,整天吃喝拉撒睡的,樂了笑,痛了哭,三分鐘不到什麼煩惱都忘掉的小傢伙。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一些細心的家長在説起教育孩子心得體 體會的時候,他們説自己發現感覺到孩子有時候真的不是無憂無慮,相反心事重重,壓力山大的樣子!難道是自己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其實並不是孩子出了什麼問題,相反的這是一個孩子正常的反應。只是這些反應有時候很細微,不象大人那樣的特別明顯,以致於很多粗心的'家長沒有在意,自然他的教育心得體會中就沒有提到這一點。

但這個忽略往往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剛入園的孩子往往都會哭鬧,晚上睡覺得時候都不安穩。其實這種狀況就是因為孩子要進入一個新的集體,而且要和父母分開一段時間, 這個狀況和過去是截然不同的。因而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分離焦慮感,即而內心隨之也會產生壓力! 粗心的家長會認為哭鬧是正常的現象,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不會採用任何方式輔助孩子,排解壓力,順利入園。豈不知孩子最終雖然也入園了,但是他小小的心靈卻受到了傷害,而且很重!反過來觀看教育心得體會中發現孩子壓力的家長,他們也知道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但是他們會採取行動輔助孩子渡過這段時期。比如給孩子講父母為何送他入園,入園自己會認識更多朋友等等,這樣孩子的內心壓力得到排解,他的入園就是順利開心的。

希望藉此教育心得體會,讓粗心的家長變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