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認識公頃評課稿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1.22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麼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公頃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公頃評課稿

認識公頃評課稿1

施老師執教的《認識公頃》一課,抓住了本課的關鍵:建立1公頃的表象,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施老師在課上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推理和想像等活動,掌握1公頃的實際大小,並學會進行簡單的換算,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施老師在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就是讓學生根據已學得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推理創造新的大的面積單位。學生很自然地通過知識遷移,創造出平方百米(公頃)和平方千米。另一亮點是加強體驗,她把體驗活動設計在教學的難點之處。由於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學生要形成1公頃的.觀念,知道它有多大是學生的一個疑難點。施老師為學生選擇了多種渠道,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頭腦中留下1公頃的印象,給他們反覆感受的機會,使印象逐漸清晰、逐步深刻:

體驗一:28個小朋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是一個簡單的遊戲,也是學生願意做的遊戲。課前帶學生去操場做了這樣的一個遊戲,讓學生通過遊戲在腦子裏刻下100平方米的大小。課上再讓學生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讓他們體會了1公頃的大小,1公頃的觀念也清晰了。

體驗二:讓學生在熟悉的場地體驗1公頃。選擇了學生熟悉的教室、操場等場地。教室地面的面積一般50平方米左右,大約200個教室的地面才有1公頃;操場是學生熟悉的畫面,被翁老師搬上電腦屏幕的時候,學生變的異常的投入,是什麼原因讓翁老師把這些照片搬上屏幕的呢?這些畫面之間有什麼聯繫呢?很明顯,是“公頃”。這時就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公頃”之間的距離。學生感覺到,原來這麼一個很大的土地面積單位,可以在我們的校園裏就能找到。

認識公頃評課稿2

宋老師講這節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聽了之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效果。有許多地方設計很是讓人耳目一新。

1.激發學生挑戰的心理。首先教師給與學生出示例題,學生猜測鳥巢的佔地面積大約是20讓學生猜測單位。雖然學生用了自己學過知識,進行猜測試填,但是學生們都結合自己的實際掌握的知識,認為自己填的單位不合適。這個時候,老師再適時的給與學生一個沒有學過的單位。這樣進入新課即使學生感覺有挑戰性,又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在已有的知識上進行猜測,這樣學生已經有了經驗,能夠較容易的進行學習。

2.給與學生建立腳手架。學生的學習需要有支撐。在上本課內容之前,教師給與學生進行適當進行復習。這樣能夠在回顧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生能夠較好的進入新知識情景,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的腳手架建立起來,或者是重新樹立起來。這樣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去學習和理解本節課的知識。

3.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教師的在教學中舉了很多的例子,而這些例子都是學生周圍現實世界接觸的地方,這樣學生能更好形成自己的`數學形象,進行更為容易的形象思維,建立學生的表象。

4.本節課,教師在教學中,重在學生感受。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去感受,才能夠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這樣非常容易給以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5.建議在最後不知一下作業,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相關的面積,這樣學生能夠在有意識的觀察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認識公頃評課稿3

我們都知道公頃和、千米、噸一樣,我們老師無法讓學生具體地去觸摸到他具體的大小。所以翁老師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採用了比較的策略。她是怎麼比較的呢?既然學生無法具體觸摸到1公頃。那就充分的感知平方米。

首先,把課前讓28個學生在操場上圍成的正方形的面積與整個操場的面積比較,接着在校園平面圖上把操場的面積與整個校園的面積比較。初步感知了1公頃的大小,達到了讓學生能説出1公頃就是相當於我們燕山國小整個校園的面積那麼大。形成表象。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知道了1公頃大概有多大,而且還知道了什麼時候用公頃這個面積單位。

其次,通過讀一讀,談一談的方法讓學生具體感知了1公頃的大小,從老師提供的數據中,學生反覆在比較自己熟悉的地方的面積和1公頃之間的差距,從而具體感知了1公頃的大小。接着老師讓學生4人一小組,結合自己的生活談一談1公頃有多大,這時候學生不僅有話可説,而且是對公頃的認識的深化,一種內化的過程。使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了1公頃。

第三,玉山廣場與實驗國小面積的比較,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相信對於學生是一種心靈的.震撼,這種震撼是發自學生內心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效果可見一斑。

從學生的臉上,從學生高高舉起的急切的小手上,我們明白了,學生真的知道1公頃有多大了,他們學會了,也懂得了為什麼要用到公頃,什麼時候用公頃,怎樣用公頃。這一切都源於翁老師的感知。

認識公頃評課稿4

今天早上有幸參加聽數學教研組一組何老師的課《認識公頃,平方千米》。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之一是經歷認識“公頃”和“認識平方千米”以及它們與“平方米”間的單位改寫的過程。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常用的幾個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並能夠運用相應的公式求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成功之處在於以下幾點:

一、巧用引入,教學新知。

新課之前先讓學生回憶幾個常見的面積單位以及其含義,板書1平方釐米=1釐米1釐米,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平方米=1米1米。並用相關的教具展示其大小,引導學生從身邊找到相應大小的.物體。既使學生既掌握了舊知識,也為新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1、(設疑提問,根據前面例子同學們能猜猜1公頃有多大嗎?)

一個簡單的提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全班學生都大擔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何老師抓信契機出示1公頃的圖形,告訴學生這就是1公頃,學生通過計算自然得出了1公頃的大小,並把課堂進行延伸。為講解進率作好了鋪墊。

2、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藉助一個階梯和平台,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前面的回憶就為他們的數學學習搭建了一個階梯,使知識能夠順利遷移和過渡。經過前幾個面積單位的學習,學生很想知道還有沒有更大的面積單位,何老師在此提出一個長度單位千米,那麼有沒有平方千米呢,1平方千米有多大呢?

經過學生的思考,很多學生大膽得出一平方千米就是:“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平方千米的含義是學生憑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出的結論,是自己的創造成果,品嚐成功的喜悦的同時對平方千米有了初步的感覺和認識。何老師還展示了我們國家、省、市、縣的土地面積,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同時也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採用變式教學,推導進率

當學生初步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教師又繼續引導學生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推導。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公頃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學生有點困惑,我提示學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進行變形?這時學生受啟發,變形計算如下:

1平方千米= 1千米1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

又因為1公頃=10000平方米,那麼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00公頃

所以又得出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結論:1平方千米=100公頃

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經歷推導的過程,體驗面積單位之間的聯繫,再把他們的體驗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生最後用自己簡短的語言總結出改寫方法:乘以進率就相當於加4個0,除以進率就相當於減4個0)突破了教學難點。

學習活動中,學生願意自己去經歷、去實踐,這就是一種體驗。因此課上才出現精彩的回答:當談到“1公頃=10000平方米”時,有學生想到了“我們學校籃球場的佔地面積大約是5500平方米,大約2個這樣的籃球場才相當於1公頃的面積”;又馬上有學生説”如果3個這樣的籃球場相當於1公頃的面積,那麼多少個這樣的籃球場就相當於1平方千米面積”!精彩的回答折射出了智慧的火花!又如“我們教室的面積是48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大約有約2萬多個個教室的大小了,1平方千米真大啊!”諸如此類描述層出不窮,我喜歡這樣的回答,對於這樣描述的同學給予了星級獎勵。教室裏不能看到但可以想象到1平方千米有多大,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銜接讓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從學生臉上露出喜悦的表情,這節課很成功。

Tags:評課 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