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熱門】讀西遊記作文彙總七篇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8.11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西遊記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讀西遊記作文彙總七篇

讀西遊記作文 篇1

我又一次翻開《西遊記》,因為年齡的增長,我對西遊記有了不同的看法。

西遊記》是我國家喻户曉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東海龍太子師徒五人歷經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練,終於取得了真經。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西遊記》中,我最敬佩的人是孫悟空,因為它擁有七十二變和火眼金睛的本事,跟妖怪作戰時還有東海龍宮的定海神珠做武器,別提有多威風了!連玉皇大帝見了它,也得讓它三分。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小男孩想變成孫悟空了。最重要的是因為孫悟空擁有一顆對師傅忠心耿耿的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儘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儘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有時還愛貪點小便宜)。( )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唸經,任勞任怨。

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着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倒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我從《西遊記》中深深地體會到“無論做什麼事,只要你有一顆克服困難的心,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德萊賽曾經説過一句話:“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意思是:人的生活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和渺少。不要讓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灣,而應揚起奮鬥的風帆,駛向生活的大海。壯麗藍圖的實現要靠辛勤勞動;理想樹苗的成長要靠汗水灌溉。我覺得:做什麼事都要有決心以及恆心,才能有十足的把握贏得成功。

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鹹,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嚐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嚐了人生五味,什麼才更有意義。

《西遊記》確實是一本值得我們中國小生閲讀的好書。

讀西遊記作文 篇2

傳説有一座名山,叫花果山,在山上有一塊仙石。由於吸取了天地日月精華,從仙石裏蹦出了一隻猴子,這便是孫悟空。孫悟空後來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後,經唐僧解救,為報答唐僧,拜他為師,從此走上了去西天取經的道路。在途中又遇到了豬八戒、沙僧。孫悟空機智勇敢、神通廣大;豬八戒肥頭大耳、好吃懶做;沙僧呆頭呆腦、對唐僧忠心耿耿;唐僧一心向佛、心地善良、慈悲為懷;白龍馬一心為唐僧,任勞任怨。在取經途中經過了三打白骨精、車遲國鬥法、三借芭蕉扇等共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得了真經。孫悟空被封為鬥戰聖佛,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

讀了這個故事以後,我又想起了一件往事:那一次,我推着新買的.自行車,來到了小公園,練習騎車。第一次,我把一隻腳小心翼翼地放在踏腳板上,雙手緊緊地握住龍頭上的把手,心裏默默地數:“1、2、3,GO!

”在同一時間,把另一隻放在地上的腳也放在了踏腳板上,雙腳不停地蹬,車子開始前進了,但行使了不到兩米的時候,雙手就開始發抖,把持不住龍頭,很快,整輛自行車開始搖搖晃晃,我不得不按剎車,用腳撐住地。第二次,我又連人帶車摔倒了。第三次,我鼓足勇氣,吸取了上兩次的教訓,終於成功地繞了公園一圈。

這兩件事看上去沒有相似之處,其實,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只要經過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讀西遊記作文 篇3

書,一直是我的好朋友,家裏一個個書架就是最好的證明!週末,做完作業,我總是喜歡讓媽媽帶我去圖書館,新華書店,一待可以待半天以上,幾乎每天睡前,我都會看會書,但是因為我眼睛近視了,媽媽限制了我看書的時間,慢慢地增加了聽書的時間。

這個寒假,因為疫情,待在家裏的時間多了,我的看書時間又多了,好開心呀!我陸續看完了“春田狐的愛”,“小戰馬”,“父與子”,陳曉桃的成長故事大王系列,寫給兒童的中華成語故事系列,沈石溪系列的,羅爾德達爾系列,三國演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西遊記”,我不僅電視看了幾次了,書也不止一次了,裏面有很多我都可以背出來了。它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西行取經,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這本書,那我會脱口而出——因為齊天大聖孫悟空。想知道,那是為什麼嗎?請聽我慢慢告訴你哦。

孫悟空,他身穿金甲,頭戴金冠,手握金箍棒,滿臉金色的絡腮鬍,一雙火眼金睛,能一眼看穿妖魔鬼怪的把戲。他,本領高超,會七十二變,還會騰雲駕霧,可神奇了呢!孫悟空跟着師父去西天取經,路上困難重重,他都克服了。比如説,三打白骨精,師父覺得孫悟空打死了好人,於是,氣得趕走了孫悟空,其實是唐僧誤會了孫悟空,後來師父被妖精變成了一隻老虎,是孫悟空把他救了。還有一次呢,六耳獼猴,也騙唐僧,最後如來破解。雖然師父老是誤會孫悟空,把他趕走,甚至念緊箍咒,但是孫悟空不離不棄地保護唐僧,直到西天取經回來!

孫悟空正直、勇敢,對師父好,我真的很喜歡他。這本書也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團結,要堅持,媽媽説,就像這次疫情,在那麼多醫生叔叔、白衣阿姨、警察叔叔和志願者叔叔阿姨們的一起努力下,我們堅持在家,好好學習,不久,我們就能在美麗的校園裏見面,在學校的百真園那裏一起玩樂……

《西遊記》是我最愛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位高僧和他的三個徒弟歷經各種艱難險阻一起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這三個徒弟分別是: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樂於助人,還擁有火眼金睛。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救出來。

其次就是豬八戒了。他滾着個大肚皮,成天好吃懶做。揹着個大耙子,還天天號稱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帥。雖是如此,但豬八戒也是一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沙僧老實厚道,一路上都在最後默默挑着擔子,卻從來也沒有一句抱怨。每一個人都有令人深刻的地方,而每一處都被作者表現得淋漓盡致。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有些需要夥伴們一起合作才能克服,有些挫折我們自己也可以克服。那些需要合作才能克服的挫折引導我們與朋友合作,一起經歷風雨,一起成長;那些我們自己可以克服的困難,引導我們自立自強,在生活的磨鍊中逐漸成長。

《西遊記》它雖是一本神話小説,卻教會了我們許多道理,讓我們不斷成長。這樣的一本書怎能讓我不喜歡呢?讀《西遊記》有感他,武藝高強、火眼金睛,還會七十二變,一個筋斗雲能翻十萬八千里……這麼厲害的人物是誰呢?沒錯,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往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特別是《三打白骨精》那一回,讓我記憶猶新。

《三打白骨精》的劇情很是精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前,這裏人煙稀少,唐僧又累又渴,便讓孫悟空去化齋。悟空剛走,唐僧就被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見沙僧和豬八戒在身邊,就變成一位美麗的村姑過去騙唐僧。眼看唐僧就快被騙走了,悟空回來了,舉起金箍棒徑直朝妖怪打去。白骨精丟下一具假屍,變成一股清煙逃走了。第二次,那妖精又變成一位老婦人。悟空什麼話也沒説,當頭就是一棒,可那妖精又丟下一具假屍逃走了。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一位老伯伯……歷經周折,孫悟空終於將妖精打死了。

真是一波三折呀!看完這篇故事,我從孫悟空身上感受到了他的責任心。因為只有他才有看穿妖怪的能力,所以不管唐僧怎麼被妖怪矇騙、唐僧怎樣向孫悟空求情或者錯怪孫悟空,他都毫不心軟,見妖怪就打,保護唐僧。

孫悟空的責任心,讓我想到了那次籃球特訓。老師説馬上就要比賽了,我們有責任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我們這些參加特訓的同學在最後這段時間,每天必須要做五個衝刺跑。於是在這十天裏,我們每天都在拼搏,每天都有新的成績,每天都堅持按時起牀,按時到場、堅持訓練,最後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團隊獲得了亞軍。我想,正是因為我們擁有這樣的責任心,才能堅持不懈,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所以我們要學習和繼承孫悟空的責任心。這樣,我們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讀西遊記作文 篇4

怎麼理解“孫悟空釋道儒三位一體式宗教性格”?首先解釋一下“宗教性格”這個定義,它是我個人給出的一個概念,宗教指的是小説《西遊記》中人物角色所呈現出來的個人或羣體的信仰方向,釋道儒即佛教、道教和儒教(孔教),在《西遊記》中吳承恩結合明朝時代文化背景所描述的宗教類別大致只有這三大類。而孫悟空這一角色的塑造,則在同一人物身上融合了這三大宗教體系。現在請允許我陳述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我們按照孫悟空人物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大家關注孫悟空如何從一個石猴修成正果,成為佛祖欽點的鬥戰聖佛。

首先是“道”,即道教。孫悟空最開始從花果山漂洋過海來到菩提祖師(《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道觀學習法術,經過他一再堅持與努力最後成為菩提祖師的徒弟,在菩提門下的這幾年,他謹從師誨,學到了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而此時,他所凸顯的宗教性格即為道教。

其次是“釋”,即佛教。這個很好理解,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後被壓五行山下,唐三藏解救了他,隨即奉觀音旨意拜三藏為師,而後便有了漫長的取經之路,直到西天大雷音寺膜拜於如來陛下,並且滿懷感激地接受鬥戰聖佛的封典。取經路上,悟空本着師傅“出家人以慈悲為懷”的教誨,一路上劫富濟貧、斬妖除魔,這是他對三藏佛教的全身心信仰與支持,也是對他自身立地成佛的宗教性格的默許。

最後是“儒”,即儒教思想。孔子是出生在公元前五世紀,顯然明朝社會各階層的.思想也沐浴着儒教的浸染薰陶,師徒四人自然也不例外。那麼孫悟空身上是怎樣閃着儒家思想光澤的呢?舉一個例子,我國儒家思想一向提倡“尊師重教”,即“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云云。孫悟空是齊天大聖,但在拜三藏為師後,他在三藏面前不僅從未擺過架子,而且對他敬愛有加,甚至在被三藏趕出師門的時候,他不但沒有責怪三藏,反而一再懇求留下,而且在三藏有難的時候他一個筋斗雲,飛回三藏身邊保護師父的安危。堂堂齊天大聖,為一普通僧人牽馬,只因為他們有着師徒關係。毋庸置疑,這反映了悟空內心深處的儒家思想成分,即在他的多重宗教性格當中,儒教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面。

綜合來看,孫悟空“釋道儒”三位一體的宗教性格其實正是他帶領師徒四人成就輝煌取經事業的根本保障。道教賜予他外在法力,這是客觀物質層面;儒教給予他行為約束,這是主觀精神層面;而這兩個層面都是為第三大宗教性格———佛教———服務的。因為悟空的一生最終使命是保護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而在這三個宗教性格層面之間,其實有很強的依賴性。道教成就了悟空的神通,卻也陷他於五行山下,最後是佛教救了他,從此為了感恩佛教,他把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佛學追求。而儒教,則是他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部分,沒有儒教的約束、引導、影響,十萬八千里取經路很難走到最後。吳承恩這一筆法或許是對儒家思想對我國曆史社會影響的肯定。

悟空本一石猴,最後成為鬥戰聖佛,在西遊記四人世界裏,他是最急躁的一個,卻又是功勞最突出的一個,這一切源於什麼?必然,這很大程度上出自於他儒釋道三位一體並相互演繹所衍生出來的人格實力。

讀西遊記作文 篇5

在國小,我就喜歡讀課外書。對書有特別的認識。

進入國中以後,我開始閲讀一些很有哲理是書。《西遊記》是我最近讀的一本書。文中塑造少量孫悟空保護師父取經的偉大形象。 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路途中,經常遇到妖怪,每當緊急時刻,孫悟空突然出現,挽救了命在旦夕的'師父。當然,護送師父的不僅是孫悟空,還有他的二徒弟豬八戒,三徒弟沙僧。但要説功勞,還得數孫悟空。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妖怪多次變成普通人,千方百計的接近唐僧,而唐僧自己卻並沒有看出來。也就在師父好人壞人不分的時候,孫悟空及時出手打破妖怪的圈套。雖然靠火眼金睛識破了妖怪的伎倆,可唐僧師父卻説傷了無辜好人,並趕走孫悟空。為了師父的安危,為了西天取經,孫悟空應是忍辱負重不離開……

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深深感受的了孫悟空的機智、勇敢是其他人不可代替的。正是有了孫悟空的忠心保護師父,他們師徒四人才能取得了真經呀。

讀西遊記作文 篇6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的名字叫《西遊記》。裏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節使我非常難忘。

白骨精三次變作一家人來糊弄唐僧,唐僧也三次受了騙,孫悟空打了三次白骨精,卻被唐僧誤會了三次,受了三次“緊箍咒”的苦。唐僧怪他殺死了無辜的人,把他趕回花果山,從此斷絕師徒關係。他依依不捨得回到了花果山,當上猴王。後來,當唐僧他們遇到危險時,孫悟空又去救了他們,沒有計較師傅誤會他的事。

像孫悟空這種大仁大義的行為,我們值得學習。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不仁不義的行為。

有一次,我們考試時,小明鋼筆沒墨了,就來找小紅借,小紅是個愛幫助人的孩子,就把鋼筆借給了小明,小明歡喜的'收下了。因為鋼筆好寫的緣故,小明很快就做完了試卷,連謝謝都沒向小紅道一聲,就把鋼筆丟給小紅了。小紅也沒計較他什麼,把鋼筆收下了。又到了一次考試,小紅寫錯了一個字,就去找小明借改正液,小明説什麼也不肯借給她,還説別人也有改正液,為什麼偏偏找他借,這不是想害他嗎!

像小明這種不仁不義的行為,我們強烈反對,應該叫他學習孫悟空,做個有仁有義的人。

讀西遊記作文 篇7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藴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