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位置》評課稿15篇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1.55W

《位置》評課稿1

本節課由蔡**老師執教,主要有三部分組成。首先前面兩個問題通過複習前幾課學過的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以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判定,為下面例子中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作好鋪墊。緊接着通過回顧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係引入新課,並結合圖形深入探究每種關係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的大小關係以及交點個數的情況。再通過例題的講解與練習的訓練去總結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所反映出來的數量關係。最後師生對本節課知識點進行共同小結,完成本節課的整體教學內容。

《位置》評課稿15篇

聽了這節課之後,我認為本節課的整體思路清晰、流暢,結構合理,重點突出,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歸納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數量關係後再進行相關的例題講解和習題訓練,確保了學生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掌握。不過,個人認為本節課還是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1、例1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應用,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應該着重分析這塊。學生對帶有絕對值符號的C的範圍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涉及先前學過的內容,可舉個適當小例子幫助學生回顧,如: ,則 的範圍是什麼等等。2、個人覺得練習一中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時,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計算得d= ,讓學生求k的範圍難度太大。本來學生才剛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還不能很好熟練的運用,現在式子中又有絕對值又有根號求k的範圍,學生的積極性很容易被打壓,應當換個適當難度的,及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3、應讓學生多動手、動口回答問題,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本節課是在直線和直線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內容,也是後面學習直線與圓的方程的應用的基礎,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三種位置關係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基本一直,都是從研究位置關係開始進而研究位置關係而發生的數量關係,教師可以用類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掌握這種學習方法。其實,一堂課的教學很大程度上受教學細節的影響,比如:語言的描述是否準確,是否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等。每次聽完課,我都會拿自己進行比較,看看還有哪些自己沒做到的,或是沒注意的,然後多多實踐,儘量充實自己,收穫不少啊。

《位置》評課稿2

上週五,姐妹們又一次聚首,慧穎很辛苦,精心準備,為大家奉獻了一節五年級的數學課——《位置》。

觀摩之後,細細品味,覺得此課的設計能有效的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提升和感悟,為我們研究體驗式學習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下面結合本課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1.課前創設遊戲情境,關注學生已有知識。

從理論層面,我們知道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展開。慧穎從課前活動的設計就關注了這一點。遊戲——找朋友,要求學生用語言描述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學生來猜。其中大部分學生都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朋友的位置,可見他們理解“排”的含義,但對於“列”描述不清。我想慧穎老師此時,也對學生的已有知識有所掌握,在此基礎上,她能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行”和“列”的含義,但引導的程度有些欠缺,如果順着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説一説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再梳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以及先列後行的表述方式,我想這樣處理,學生的理解會更清晰。當然,這個遊戲的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帶進課堂;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而且還能為新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2.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在本節課中,慧穎老師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由直觀到具體,由抽象到思維,主動輕鬆地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從學生自己的位置,到圖片上學生的位置,再由位置引申到小圓片,再到一個點,這樣就把座位圖抽象成點子圖,又把點子圖抽象成方格圖,從具體到抽象,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如此教學真正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對知識的形成不斷完善。

教學大環節把握住後,教學的細節更值得我們研磨:

(1)在學生面對座位圖時,怎麼確定“列”與“行”,當時對於“列”的確定出現了分歧,慧穎老師的處理是讓同學們判斷誰的正確,但為什麼正確,理解得還是有些牽強。之所以出現了錯誤,是學生的觀察角度不同,出錯的同學是從圖中學生的角度觀察的,而實際應從觀察者本人的角度來從左往右數。怎麼解決這個衝突,我覺得可以把課件中的座位圖和實際生活中的座位圖結合起來不斷進行轉換,在轉換過程中,引導學生始終抓住一點,即從觀察者的角度從左往右數。通過教師的有意識的引導,是學生理解並認同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規定,從而統一認識,解決分歧。

(2)慧穎老師設計了一個創編數對錶示位置的環節,雖然我們都知道數對的書寫形式是約定俗成的,但是我覺得這個環節必不可少。雖然着墨不多,但是卻給學生創造了體驗、探究的空間。在此刻,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每一種表示方式都寄託了學生的思想,在比較和梳理的過程中,會更明確數對的書寫方法,也會感受到數對的簡潔、方便。

創編數對環節的意圖是明顯的,從慧穎老師的反思中,我們也感覺到此環節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時間的分配、對不同方法的.優化等都有待改進,這就要求我們對於教學細節的處理還需深思熟慮。

之後,如果把練寫數對的環節往前移,或者讓學生再一次進行“找朋友”的遊戲,這時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如請(5,4)的同學起立,或請(10,6)的同學向大家揮揮手等,學生興趣會高漲,也會更加加深學生的印象了。

3.練習有層次,密切聯繫生活。

慧穎老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具有層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課件,既鞏固了當堂學生的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

以上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課,其實一堂課的好壞不只在於教師的板書是否整潔,行為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和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效。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還需深研教材,備好學生,以飽滿的情緒調控課堂。

《位置》評課稿3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這一課時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是小數的又一性質,它主要研究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它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依據,也是小數和複名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用聯繫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陶老師組織學生通過闖關答題、故事導出0.009米金箍棒的長短變化過程、啟發學生積極觀察思考,採用分類呈現與講練結合方式,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1.《課標》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離不開具體生動地問題情境。陶老師的這節課充分藉助多媒體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通過一個個挑戰性問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活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中逐漸學會探索、學會表達、學會質疑。

2.善於化抽象為形象。創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孫悟空變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孕伏了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有效的利用了鏡中素材組織學生探究活動,逐漸豐富學生認知,使學生隊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變化規律越來越明晰。將小數點的移動這個抽象的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掌握較好,這一點在課堂練習中就已得到證實,學生都能很快報出答案。

3.講練結合、步步為營。學生經歷觀察、思考、對比、概括與講練結合的過程,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並在積極的狀態下去建構知識。

4.呈現了小數點的悲劇材料和小數點的順口溜,生動、有趣,深深地刺激着學生們的感官,引人入勝,使學生認識到小數點的重要性和學好本課知識的必要性。

《位置》評課稿4

老師是借班上課,原本增加了教學難度,沒想到她卻巧妙地利用了這點,通過師生對話,互相認識,很自然的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接着,老師又通過“座位”繼續學習。

“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後面學習過程中,老師總是通過適時地提問、鼓勵,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表示方法。從最初每位同學尋找、確定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再到全班同學共同表示出班中兩位同學的位置。每位學生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兩位同學的位置,很多都是用文字加以描述,但幾乎都比老師速度要慢。這時,老師適時地問道:“為什麼大部分同學都沒有,老師已經好了。”學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師用了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老師又鼓勵同學們:“你能像老師一樣創造出又快又好的記錄方法嗎?自己試一下。”

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又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兩位同學的位置,不僅簡單,而且方法多樣,老師説道:“這些方法比第一次方法簡單很多,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嗎?”就這樣,通過不斷的嘗試、分析、比較,學生不僅學會了確定位置的方法,同時他們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

《位置》評課稿5

【1】不同於上一節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教學,本課是六年級關於位置方向的綜合運用,要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北偏西、南偏東等詞語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進一步感知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合理性。

本課教學十分精彩,教師創設有趣形象的情境操作,不僅讓學生充滿興趣,也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到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確定位置,更加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其次教師設置了層層遞進的遊戲教學環節,從知道方向和距離能找到位置,導致到方向和距離,不能找到位置,在衝突中推着學生自主探究,體會如何能準確描述位置,最後找到方法後能完成任務。

三個遊戲環節同時也是三個教學層次,教師設置的非常精妙,並且教師在趣味性,邏輯性之外也非常注重學生的探究性,是一堂值得學的的數學課!

【2】下面結合本課談一談自己的感悟:

1.課前創設遊戲情境,關注學生已有知識。

從理論層面,我們知道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展開。黃老師從課前活動的設計就關注了這一點。要求學生用語言描述班長的位置,其他學生來猜。其中大部分學生都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朋友的位置,可見他們理解“排”的含義,但對於“列”描述不清。我想黃老師此時,也對學生的已有知識有所掌握,在此基礎上,她能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行”和“列”的含義,順着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説一説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再梳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以及先列後行的表述方式,我想這樣處理,學生的理解很清晰。當然,這個環節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思維帶進課堂;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而且還能為新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2. 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在本節課中,黃老師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由直觀到具體,由抽象到思維,主動輕鬆地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從學生自己的位置,到圖片上學生的位置,再由位置引申到小圓片,再到一個點,這樣就把座位圖抽象成點子圖,又把點子圖抽象成方格圖,從具體到抽象,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如此教學真正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對知識的形成不斷完善。

教學大環節把握住後,教學的細節更值得我們研磨:

(1)在學生面對座位圖時,怎麼確定“列”與“行”,當時對於“列”的確定出現了分歧,黃老師老師的處理是讓同學們判斷誰的正確,從觀察者本人的角度來從左往右數。把課件中的座位圖和實際生活中的座位圖結合起來不斷進行轉換,在轉換過程中,引導學生始終抓住一點,即從觀察者的角度從左往右數。通過教師的有意識的.引導,是學生理解並認同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規定,從而統一認識,解決分歧。

(2)黃老師老師設計了一個創造數對錶示位置的環節,雖然我們都知道數對的書寫形式是約定俗成的,但是我覺得這個環節必不可少。雖然着墨不多,但是卻給學生創造了體驗、探究的空間。在此刻,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每一種表示方式都寄託了學生的思想,在比較和梳理的過程中,會更明確數對的書寫方法,也會感受到數對的簡潔、方便。

創造數對環節的意圖是明顯的,讓學生進行“找朋友”的遊戲,這時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如請(5,4)的同學起立,請(10,6)的同學向大家揮揮手等,學生興趣很高漲,更加加深學生的印象了。後來黃老師出示了(1,x)結果站出來一排,緊接着讓孩子們創造一個數對也產生這樣的效果,黃老師出現了(x,x)(x,a)等,層層遞進,逐步深入。

3.練習有層次,密切聯繫生活。

黃老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具有層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課件,既鞏固了當堂學生的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

4、課程的拓展

以學校各教學樓為例,按方位佈置好,告訴孩子們點子圖可以根據需要向兩邊延伸,最後和地球的經緯度銜接,使課程即有了深度,同時也拓寬了課程的寬度。

以上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課,其實一堂課的好壞不只在於教師的板書是否整潔,行為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和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效。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還需深研教材,備好學生,以飽滿的情緒調控課堂。

《位置》評課稿6

有效評價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一定是建立在執教者對教學目標的精準把握,對教學活動的合理的、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設計上,也就是當我們的教學目標把握精準到位時,我們的教學評價就會發揮出它巨大的作用,這時有效的教學評價就會促進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上完美達成,當我們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順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時,我們的有效教學評價就會促進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猜想、實踐、交流、推理、驗證、抽象概括等過程,學生在老師為他們提供的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中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活動經驗,發展各種能力。

下面我就何老師早上執教的《用數對確定位置一課》與大家作簡單的交流:

一、課前互動,期待式的語言評價

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到即時的調節作用。如課前交流中,何老師説:“黃老師給我介紹,咱們班的孩子是最會思考,最會聽講的,他有沒有吹牛呀?全體學生大聲的説道:沒有吹牛!師:怎麼來檢驗她沒有吹牛呢?生:上課時,像黃老師説的一樣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這時何老師期待式的語言評價“説得真好,如果這節課大家真像黃老師説的那樣,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老師會有獎勵”實際就是在有意識地讓學生積極端正學習態度,挑起學生為了老師的榮譽而戰的無窮鬥志,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進而內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併產生相應的行為表現。

二、課中交流,生生互評

在合作交流探究體驗的環節中,何老師採用了生生互評的評價方式。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面對面地積極互動,有機會互相解釋所學的知識,有機會互相幫助來理解所學的知識。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各抒己見,直接交流各自的意見,交換各自的想法,從不同的角度對各自創造的方法進行評價。通過這種評價,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同學變得思想清晰,不嚴謹的同學變得嚴謹。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課中活動,激勵式評價

在學生理解了數對的含義之後,何老師設計了一個遊戲:袋子裏有寫着數對的卡片,從袋子裏摸獎,摸到哪個,就請卡片對應的同學站起來,這位同學就是今天的幸運之星。

全體學生興致高昂,等待着成為幸運之星。老師摸出了第一個卡片,一名學生站了起來。何老師問:“你為什麼站起來?生:因為卡片上寫的是3列2行,我就是3列2行的。師:請你到前面來,領取一顆幸運之星,然後請你來給發幸運之星。這名學生興沖沖的來到台前,領獎,激動不已。師:下面我們請一名學生來摸獎,被摸到的同學站起來,你們兩人就是今天的幸運星搭檔。”學生全都興奮不已,有的學生激動的叫起來:老師,我來。

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可以強化正確的目標行為,會使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並感到成功後的喜悦,從而喚起自我實現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幸運之星的激勵式評價,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努力的動機,使他們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四、貫穿始終,示“意”代評

在教學數對的含義時,有一個片段,何老師:老師只有一個孩子呀,怎麼出現了四個呢?

生:因為我們不知道是從哪兒開始數列,從哪開始數行的。師親切的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頭説:你看,説得真好,這就需要我們統一定位。

再如:在後邊比較王樂和周明位置的活動中,數對(2,6)和(6,2)有什麼不同?學生表述的不太清楚。

師示範引導説:因為數對(2,6)表示的是————

生:第2列,第6行。

師:而數對(6,2)表示的是—————

生很自然的説:第6列,第2行。

師:因為6在第一個數對中表示的是———(生:第6行————在第二個數對中————生心領神會的説:表示的是第6列),而2在第一個數對中表示的是————

接下來學生自然而然的做出了完整的敍述。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何老師始終都在巧妙地通過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示意引導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雖隱晦但卻效果明顯,雖無聲卻勝似有聲,可以説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從何老師的課堂中,我感受到充分發揮多元化評價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促進作用,只有儘可能不斷變換評價方式,用充滿愛心和智慧的評價去薰陶、感染學生,展示課堂評價的魅力,才能在評價中師生共同演繹課堂的精彩。

《位置》評課稿7

於老師執教的《認識位置》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老師教態從容、大方,語言簡練、又有親和力,能及時的評價和鼓勵學生,值得我們學習。

這節課從遊戲導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於老師在自主練習環節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找一找、説一説、貼一貼,練習形式多樣有趣,由易到難,這樣的練習設計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鞏固了新知,而且潛移默化培養了了學生的觀察、交流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王老師的《9的乘法口訣》在這節課的教學伊始,王老師用課件讓學生欣賞音樂《一個師傅三個徒弟》,並提出在這首歌曲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字?當學生説到72和81時,張老師又提問:這兩個數字相差多少?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後自然出示情景圖引出本課的教學。對有限的資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學生的熱情,也讓學生體會數學是無處不在的。9的乘法口訣是學生在學習的前面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了,應該説學生對於9的口訣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在這裏王老師也是讓生自主編口訣,利用知識的遷移作用,加深對口訣的'理解。

並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説自己的想法,完全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課堂的主要部分:編寫乘法口訣和尋找乘法口訣表格中的規律,都是通過合作學習進行的。一方面發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從學生彙報交流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很好地歸納出9的乘法口訣,而且對於每句口訣的意義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王老師是因為留給了他們的足夠時間去思考,又給予了他們充分展示發言的機會。學生在自主探究、彙報交流中學到了新知識,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通過自己編口訣,培養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新方法,同時他們在編口訣過程中,也會產生了一種成就感。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後該怎樣記住呢?王老師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後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在幫助學生記憶9的乘法口訣時,王老師讓學生學習用雙手記憶9的乘法口訣,生動形象,學生學得愉快、紮實。

《位置》評課稿8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激勵功能,是落實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説,課堂評價直接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因此,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成為了我們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現實中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又做得怎樣呢?如何能使我們的課堂評價更為有效呢?基於這樣的想法,帶着學習和觀察研究的目的,我認真聆聽了須敏霞老師執教的《用數對確定位置》這節課。從教學目標的準確確定到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這節課流程清晰、語言精練、講練結合,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是,對於課堂上學生回答後的信息處理,也就是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讓我有些許的不滿意。當然,這只是一名語文教師的'個人淺見。我認為,教師的評價語言首

先要真誠、有親和力,具有調節性,不能一棒子把學生打死;其次,教師的評價語言要正確、有探究力,具有啟發性,能有效地把學生的思維引領到正確的方向;再次,教師的評價語必須要熱情、有感染力,具有激勵性。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成為思維碰撞的天地。

《位置》評課稿9

這節課總體設計很好,主次分明,層次清楚。整個教學過程分三大板塊:探求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尋找圓與圓的數量關係、利用有層次、有坡度、的練習題鞏固這種關係。整堂課有主有次,有高潮也有低谷…

課堂的閃光點:知識的生成很精彩也很完善,

1、温故而知新,複習回顧點與圓、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引導學生用類比的方法學習新內容。學生動手操作、反覆演示發現圓與圓之間不同的位置關係。説明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

2:讓學生板演展示自己的發現,共用了四個學生補充完畢。有比較才有發現,有失誤才有成功。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差異中尋求完善。

3:利用多媒體展示,充分體現剛才發現的圓與圓的不同位置關係。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知識就來源與實際生活。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恰當,較好的擴充教學的信息量,發揮了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4:根據公共點的個數分類命名,讓學生用眼睛觀察並説出它們的位置關係的稱呼。抽象的數學知識溶入生活畫面讓學生通俗易懂。

5、對於教材把握到位,知識點、重難點,處理得當。

6、態度自然和諧,語言精煉,規範準確,語速適度。

這一板塊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課堂是學生的舞台,是主角。教師是敲邊鼓的,是配角。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思維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學生能力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位置》評課稿10

聽了龔老師上了“圓與圓的位置關係”一節骨幹教師校內展示課,這節課主要複習了點與圓、直線與圓後,再學習圓與圓關的位置關係的內容。

在授課過程中龔老師引導學生從“數”和“形”兩方面研究圓和圓的`位置關係,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圓和圓的位置關係,進行觀察分析,類比前一節課所學內容,通過猜想證明,從圓與圓的感性到認識到理性的知識發生發展的認知過程,最後動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突現應用意識,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龔老師非常注重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驗,充分體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教學。

《位置》評課稿11

位置與方向這節課重點讓學生知道確定物體的位置要素:中心點、方向、距離和角度。

一、亮點

1、從學生喜聞樂見的龜兔賽跑引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新知學習中。在新知識學習之後,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很好地解決了實際問題。

2、藉助新聞素材“山竹”導入,從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鏈接新課,學生感到新鮮、貼近生活,能夠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知識的講解抓住點、線、面,即:方向、距離和角度,便於理解新知識。

4、知識的鞏固有效,練習形式多樣,能夠注重知識的梯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收穫;注重在知識的關鍵處、易混淆處,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教師再適時予以點撥;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二、建議

1、忽視了圖例的'教學。距離的長短是由圖例決定的,小細節的教學還要引起注意,雖然學生在之前的教學中能夠去根據圖中的圖例進行距離的辨識,但是教學環節的缺失,還是要予以關注。

2、對於角度畫法的教學,要讓學生知道東偏南30°,在畫角度時,特別是量角器的放置,學生往往會出現錯誤,不知道如何放。到底應如何放置呢?應使量角器的0刻度線對齊東,然後往南數刻度就可以了。數學有時就是如此,必須捅破那一層阻礙學生知識學習的窗户紙,學生才能答疑解惑,徹底明白。

《位置》評課稿12

xxxx年5月4日上午,有幸觀摩了幸福路國小朱臣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下冊《確定位置》。老師設計精心,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朱臣老師善於製造認知衝突,注重學生知識生成。多次運用對比教學,合理的捕捉和處理課中生成資源,優化出數對的表示方法,吸引學生主動完成知識的建構。

整節課朱老師不斷製造矛盾衝突,關注學生數學思考,引導學生的思維一步步走向深入。在本節課中,教師多次運用比較法,幫助學生主動輕鬆地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在學生描述男孩的座位寫法時得出多種不同的方法,最後通過比較這7種方法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從而優化出數對(4,5)表示最簡潔、方便。本節課教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具有層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課件,既鞏固了當堂學的知識,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

總之,一節好課所包含的內容還有很多,朱老師展示給我們的'不僅是這些,比如還有教學細節的捕捉與處理,對課堂上及時生成的課程資源的把握與應對,教學策略的優化,課後的延伸的拓展等,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同時也張顯了教師的個性風采。

《位置》評課稿13

最近聽了校內幾位老師的《用數對確定位置》同課異構,收穫很多。張曉燕老師上課幹練,厲登高老師的課問題意識很強,候詳海老師課設計的很精巧,章曉燕老師的課開放。其中章曉燕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章曉燕老師的設計層次分明。

從啦啦操引入,貼近生活,學生有興趣,引發學生思考。意見不統一,為了統一怎麼辦?板書很多學生的説法,體會同一位置很多不同方法,學生產生統一的需求。

二、課上教師關注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注模型的建立,利用圖到圓圈的轉化,然後是數對的基本要素列和行,更加明確了列行的含義、規則。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不是由傳遞完成的,知識只能在綜合的學習情境中被交流、被感悟、被結晶。而學習過程並不是簡單的信息的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經驗之間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另外,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位置,學生情感體驗豐富,能力得到提升。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習者可以對某些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而學習者可以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爭辯和討論,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因此,學習不是一種簡單地告訴,而是一種學習者實實在在的體驗和積澱。

三、活動豐富。

當學生初步認識了數對後,通過寫數對、找數對的方式進行分層次變式練習:普通數對、兩個數字相同的數對、顛倒數字位置的兩個數對,含有字母的數對,逐層深入,進一步理解數對中各個數的意義。通過找同列、同行的學生的位置,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數對的理解。此環節層層遞進,逐步滲透,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從在教室中找自己的位置到找同學的位置等等活動,設計的及時。因為課上到此時學生已經疲勞,此時活動能加以調節,學生又感興趣。

四、章老師對學生的肯定更值得我學習。

因為下午上課干擾多,章老師能不斷肯定、鼓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狀態。如學生説4列3行,4,3……答案,教師鼓勵學生説:“看,我們自己的表達竟然和數學家很接近。”

五、課件製作精美,行和列是一一呈現,學生指到哪兒課件就顯示哪,效果及時、直觀。

板書主題鮮明,重難點都在板書中,但有點過滿,可以更凝練。

想法:更統一、更簡潔是破題的核心,學生出現了很多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思考的可以更充分些,呼喚學生的渴求並呈現,激發學生強烈的意願。

《位置》評課稿14

顧老師執教的《有趣的遊戲——認識位置》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勝會老師教態從容、大方,語言簡練、又有親和力,能及時的評價和鼓勵學生,值得我學習。

這節課從“指鼻子”遊戲導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勝會老師在自主練習環節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找一找、説一説、貼一貼,練習形式多樣有趣,由易到難,這樣的練習設計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鞏固了新知,而且潛移默化培養了了學生的觀察、交流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勝會老師對一個細節的處理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教學完“左右”,老師巧妙的設計了擺一擺的練習,讓學生按要求擺一擺自己的課本、寫字本及文具盒。當學生擺好後,老師問:課本在什麼位置?舉手的孩子了了無幾。大概是老師的問話指向不夠明確,孩子無從回答。過了大約30秒,有一個孩子舉手了,回答説課本在中間,這樣的回答完全是可以的,老師沒有予以肯定。我覺得如果老師先對這個孩子的回答表示贊同,然後再往下引導孩子説數學書在誰的左邊或右邊會更好。另外,數學書的位置這個問題解決後,老師便代領學生進行上下、前後的學習了,顯得有些倉促。我認為老師可以利用這個擺好的資源讓學生充分説一説每樣物品的位置,以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左右”。

《位置》評課稿15

我參加了學校開展的青藍互助“同課同講”活動,聽了張*和李**兩位老師執教的《確定位置》一課,給我的感受很深,本課體現了以下特點:

1.張老師以遊戲“打地鼠”引入,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引出了課題。“找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探究新知時,以座位“找一找”的活動進行,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確定位置的方法。同時,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

2.兩位老師同課同講,銜接、過渡自然,李老師語言精練,設計的鞏固練習形式多樣,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環環相扣。

整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於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Tags: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