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時尚

《品味時尚》閲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欄目: 時尚 / 發佈於: / 人氣:2.6W

(1)是在突然間起了念頭,要來個農家遊的。

《品味時尚》閲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2)那日,用來翻報,看到休閒時尚一欄,大幅的照片上,村莊田疇鋪陳,陽光融融,人們笑臉燦爛。旁有文字介紹,説城裏人現在最時尚的生活,是去鄉下吃農家飯,品農家萊,看農家景。

(3)失笑不已,這樣的時尚,我在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4)得了啟示,休息日裏,電話召集同樣在外工作的弟弟,我説我們這挺一起來個農家遊可好?

(5)兩家人馬,浩蕩成一支團隊,直往鄉下——我們的老家撲去。慌張了我們的父母,他們站在屋前,手足無措地望着我們笑,問,乖乖啊,今天又不過年又不過節的,咋都回來了呢?

(6)一笑,回他們,想你們了唄。話説完,臉暗紅,若不是受這時尚的農家遊的啟發,生活在城裏的我們,平常日子裏,哪裏會想到父母!

(7)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們的到來而熱鬧,家裏養的小黃狗也來湊熱鬧,老熟人似的.繞了我們的腳跟嗅。一隻小羊跑來,站在門口,朝着我們好奇地張望,琥珀色的眼睛裏,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母親介紹它像介紹她另外的弦子。母親説,這是末裏剛生的小羊,這小傢伙聰明得跟人似的,我和你爸從田裏回來,它都老遠跑過去接。前些天,它吃了下過露水的草,瀉肚子了,再給它濕草,它怎幺也不肯吃了。

(8)我們都以為奇,圍着小羊拍照。暗喜不已,這樣的“明星人物”,到哪裏找?六風的小侄子更是抱着它,當了活玩具,喜歡得不肯鬆手了。

(9)提了籃子,去地裏摘菜蔬。初夏的.天,地裏的植物們,葱蘢得不能再葱蘢。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賽着結,——隨便摘吧。蔬菜多的是,韭菜一壟一壟地綠着。還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來。黃豆莢也飽滿得剛剛好,用韭菜炒嫩黃豆吃,既鮮嫩又清新。

(10)鄰居們隔屋相望,遠遠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11)要,當然要。提了籃子就過去了,摘T小半籃子。鄰人還嫌不夠,頻相勸,再多摘點呀,我家裏多着呢。

(12)心裏滿溢着都是好。鄉下人家就是實誠,在他們,給予是幸福,而你的接受,對他們來説,更是福。因為你的接受,意味着沒拿他們當外人。心與心,原是這樣靠近的。

(13)很快,正宗的土灶上燒出正宗的土菜,父親還宰了一隻草雞。一桌子的好吃好喝。我們埋頭太吃,直吃得打飽嗝。父母卻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們,不時地歎一聲,真好。

(14)真好什麼呢?在他們,子女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滿足。我突然想,假如,與親情相約也能成為一種時尚,特有多少父母菱開顏啊。而我們,也圓這樣的時尚,可以時常與記憶裏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呆過的地方走一走,去問候一下從前的藍天和白雲。人生套因此更為豐滿。

(選自《妙筆閲讀經典》2011年第4期,有改動)

19.第③段和第⑩段中加點的兩處“這樣的時尚”各有所指,請根據上下文指出它們各自所指代的內容。(2分)

答:

20.好的細節描寫往往能畫龍點睛。請簡要分析下列句中的細節描寫所表現出的人物心理。(4分)

(l)他們站在犀前,手足無措地望着我們笑。

答:

(2)話説完,臉暗紅。

答:

21.文中第(9)段的景物描寫很精彩,與下面文段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從表現手法及其作用來比較它們的共同特點。(3分)

答: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幺,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謊花,就開一採謊花,願意鮚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姑,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節選自蕭紅《呼蘭河傳》)

22.文末“我”期待“與親情相約也能成為一種時尚”,這是為什麼?請結合全文內容簡要回答。(4分)

答:

[參考答案]

19.第一處“時尚”指“來個農家遊”或“去鄉下吃農家飯,品農家菜,看農家景”。第二處“時尚”指“與親情相約”或“常回家看看”。

20.(1)“手足無措”這一細節(動作描寫)生動體現父母驚訝慌忙(出乎意料、受寵若驚)的心理。或“笑”的細節準確點明父母喜出望外(歡欣喜悦)的心理。

(2)“臉暗紅”的細節(神態描寫)傳達出“我”歉疚、心虛、不好意思的心情。

21.它們都是融情於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等),都通過菜地美景的描寫來襯托(烘托、映襯)自己歡快、自在(高興、愜意、舒暢等)的情感。或通過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菜地美景,表達了自己歡快、自在(高興、愜崽、舒暢等)的情感。

22.因為“與親情相約”已被人們淡化,“回家看看”成了稀有行為,而“與親情相約”能夠給父母帶來快樂幸福,也能讓自己拾起童年回憶,親近自然,從而讓人生變得豐滿,所以作者期待它能成為一種流行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