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合集15篇)

欄目: 繪畫書法 / 發佈於: / 人氣:2.67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繪畫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合集15篇)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

目標:

1、初步瞭解紙版畫,嘗試用席子、樹葉等進行拓印,體驗用特殊工具創作所帶來的樂趣;

2、學習揉紙法的拓印方法;

3、培養幼兒仔細、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準備:

1、席子、插塑板、樹葉等;

2、記號筆、紙團、報紙、刷好顏色的紙。

過程:

(一)認識工具、瞭解方法,初步嘗試拓印

1、提問:介紹紙版畫,及其組成,有那些工具?

2、“怎樣將讓版上的花紋跑到白紙上?”幼兒用報紙進行嘗試(當心顏料滴下來)

根據幼兒嘗試情況相互欣賞、交流,尋找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從而初步瞭解製作方法(將席子輕輕塗上顏料,然後用白紙蓋上,輕輕按壓

(二)學習揉紙法拓印

1、直接製作底版用記號筆勾畫形象;

2、學習揉紙法的方法

·介紹揉紙法:揉——卷——摺疊——壓平

·畫個形象剪下貼與地板

·塗色印畫

3幼兒嘗試製作,充分體驗

·引導幼兒發現顏料的使用不能太多,壓時不能太用力;

·教師指導製作順序、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一)示作品,整理用具

· 看拓印的是什麼?效果怎樣?引導幼兒進行評價小結。知道紙版畫與一般繪畫的不同,工序多,需要更細心、耐心

·整理用具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2

 教學內容:

繪畫繞團

教學目的:

1、學習繪圖的技巧。

2、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注意手眼距離。

3、能大膽有力地畫線條。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教學重點:

教幼兒會有裏向外順着一個方向均勻的畫。

教學難點:

幼兒畫線團時能用紅、黃、綠比例適當地畫線團。

教學準備:

示範畫一張、實物線團一個。

教學過程:

一、老師出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説一説圖中有誰,她在幹什麼?

小結:媽媽在給孩子織毛衣,可是毛線沒有了,我們幫媽媽繞線團好嗎?那、線團怎麼繞呢?

二、老師出示小線團演示繞線團變大的過程。由裏向外,逐漸增大。

三、演示畫線團。老師在黑板前演示畫法由裏向外,逐漸增大。

四、幼兒操作活動

“請小朋友幫媽媽畫上線團。”老師巡迴指導。

五、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3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色彩的"喜好"顯而易見,他們往往驚歎於色彩的奇妙變化,沉浸於用色彩創意的無窮樂趣。課中,通過有趣的"魔術",使孩子瞭解利用三原色可以搭配出多種顏色,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實驗活動,並在實驗前進行猜測,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現色彩變化的祕密。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三原色,嘗試用三原色變出各種顏色,感受顏色的奇妙變化。

2.在活動中享受調色遊戲的樂趣,體驗創造的喜悦。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示範用的一瓶水和兩個蓋子,蓋子上面分別有紅色顏料和藍色顏料;

2.紅色、藍色和黃色的顏料若干,擠有黃色、藍色、紅色顏料的蓋子若干;

3.幼兒作畫紙(上面畫有大花、太陽、大樹輪廓),紅色、黃色、藍色顏料若干,水粉畫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顏色遇水融化的過程

1.瞭解瓶子蓋和搖一搖等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觀察顏料溶於水的過程。

--教師:看看桌上有什麼東西?打開瓶蓋,看看上面有什麼?

--教師蓋上瓶蓋:老師來變個魔術,把它變成"紅色飲料"。

--教師上下搖晃瓶子,使瓶蓋上的紅色顏料溶於水,變成紅色飲料。

2.發現實驗中的科學道理。

--教師:打開瓶蓋看看,瓶蓋上面的顏料還有嗎?

--教師:原來,顏料遇到水就融化了。

二、第一次實驗,嘗試用紅色和藍色變出紫色。

1.傾聽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方法,進行實驗猜測。

2.請5位幼兒進行實驗,與同伴交流實驗的過程。

--教師重點指導如何正確蓋瓶蓋,並上下搖晃。

3.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記錄實驗結果。

三、第二次實驗,發現三原色變化的祕密

1.激發對顏色的好奇和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教師:把紅色和藍色和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那麼,把其他顏色和在一起,會發生變化嗎?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實驗。

組一:紅色顏料水,瓶蓋上的顏色為黃色或藍色;組二:黃色顏料水,瓶蓋上的顏色為紅色或藍色;組三:藍色顏料水,瓶蓋上的顏色為紅色或黃色。

3.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小結:小朋友真厲害,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了許多其他顏色。在我們的美術領域中,把紅、黃、藍三種顏色叫做三原色,用這三種顏色可以調出各種各樣的顏色,而這三種顏色是用別的顏色調不出來的。剛才我們用三原色調出了綠色、紫色、橙色,下次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原色調出更多的顏色。

四、幼兒分組嘗試用三原色作畫

1.--教師:剛才小朋友初步學會了用三原色調色,接下來我們用三原色來作畫。希望小朋友把剛才學到的調色本領用到繪畫上,把畫畫得更美。

組一:用紅色顏料、黃色顏料合作畫一個大太陽;組二:用黃色顏料、藍色顏料合作畫一個大樹;組三:用藍色顏料、紅色顏料合作畫一朵大花。

2.教師簡單講評。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4

教學活動目的:

1、幼兒樂意參加藝術活動。

2、用手指點畫,感受活動中的快樂,體驗作畫的樂趣。

準備:

範畫紙、彩色花、顏料盒、抹布。

重點:

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

難點:

用手指在紙的各處點畫。

過程:

一、引題

在花園裏有兩朵花在談論自己的顏色。因為昨天下了一場五彩的雨,但是有很多花在哭,因為它們沒有顏色。讓我們小朋友幫幫他們好不好?

二、教師示範手指點畫

三、幼兒操作

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各處點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體驗作畫的樂趣

五彩雨下好了,我們閉上眼睛,小花要變顏色了。哇!小花都變漂亮了。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5

活動目標:

1.回憶並生動描述自己和同伴舞蹈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體驗集體舞蹈的快樂。

2.在欣賞的基礎上,發現動態的變化規律,嘗試用剪團花的方法表現跳舞的人。

3.發展幼兒小肌肉的運動和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跳舞的圖片或欣賞資料。

2.剪刀,筆,油畫顏料,海綿球等。

3.歡快的舞曲。

活動過程:

1.播放舞曲,幼兒隨音樂自由舞蹈。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與同伴跳舞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

(1)教師:你會跳舞嗎?會跳什麼舞?做一個最美的動作給大家看看。你跳舞時的心情怎麼樣?有什麼樣的表情?

(2)再次播放音樂,跳集體舞,音樂一停,做一個和別人不同的動作。

教師:跳集體舞時小朋友是怎樣圍成一個罔的?做了哪些動作?怎麼做的?

3.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表現不同舞蹈姿態的作品,探索運動變化的規律和剪紙的方法。

(1)教師:他們在做什麼?怎麼做的?做這些動作時,身體的哪些部位發生了變化?

(2)教師:猜猜,它是怎麼剪出來的?先怎麼做,後怎麼做?哪些地方可以作為連接點?

4.幼兒進行創作。

(1)重點:找準連接點。

(2)難點:人物動態的表現。

5.幼兒拓印,教師指導。

(1)教師:你會怎麼即呢?你能做給大家看看嗎?怎樣印得更漂亮? (對稱、漸變、間隔)

(2)指導幼兒進行漏印活動,關注細節的拓印。

6.展評幼兒作品,集體交流製作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學習剪一些連續的圖案,並嘗試用漸變、對稱、間隔等方法拓印各種剪紙作品。

家園共育 和家長一起學習民間剪紙的基本方法。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6

活動目標:

1、整理蠟筆塗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塗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活動準備: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揹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1) 導入語:這幾天,天氣非常的熱,每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髒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乾乾淨淨,想去買一台非常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裏放着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可是究竟哪台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起挑選。

(2) 先來試試藍色洗衣機

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好,我們一起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並從“洗衣機”裏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麼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乾淨。”(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並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乾淨,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 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裏拿出一件衣服。教師:哎喲,絞乾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們説説該怎麼辦呢?”

2.操作嘗試

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塗一件衣服。師:“請小朋友一起來塗色。”師生一起塗色,然後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裏,取出後説:“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滿意,就決定買這台紅色洗衣機。

3.模擬創造

師:紅色洗衣機非常好,工廠裏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願意當紅色洗衣機嗎?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4.遊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塗色的情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裏,然後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説説是哪台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麼?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7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印章,初步瞭解印章的特點。

2、嘗試用各種印章為娃娃家印製牆紙,感受圖案的精美和有趣。

3、能用簡單的語言解決使用材料和共享空間上的問題,體驗和諧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動物印章、麻繩印章、圖形印章等,每組多個。

2、用長條形的鉛畫紙佈置成娃娃家的牆面(位置高低要便於幼兒操作)。

3、每組提供同一色系中的三種顏色,分別放入三個小盤中。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印章,初步瞭解印章的特點。

(1)教師:看看今天教師帶來了什麼?

(2)教師:印章上有什麼?還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用小手摸摸印章上的圖案,有什麼感覺?

(3)教師:印章為什麼能印出好看的圖案?猜猜印章是怎麼做出來的?

2、探索牆紙的印製方法。

(1)教師:娃娃家新貼的牆紙白白的、光光的,不好看,怎樣才能在牆紙上印滿好看的圖案?

(2)教師:我們今天要用印章印畫,怎麼印?想換一種印章怎麼辦?

要點提示:

1)每組提供的印章是同一類型的,只是大小或粗細不同,這樣保證印製的畫面相對統一。

2)每個幼兒可以到不同的小組印製, 所以每組最好留有空位,以便幼兒操作。

3、嘗試分小組創作牆紙。

教師:想想怎樣把牆紙印滿、印清楚。

4、作品評價。

教師:牆紙上都印了什麼?你們是怎麼印上去的?印畫時出現了什麼問題?你是怎麼解決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可以用同種顏色印製不同圖案,也可以用不同顏色印製同種圖案。如果數學中學過間隔(圖形間隔或色彩間隔),還可以讓幼兒嘗試運用間隔的方法來印製花邊,用花邊組成牆紙。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

區角活動 將各種印章放人區角,讓幼兒繼續練習印製各種圖案。

家園共育 收集一些特殊的印章供幼兒欣賞。

【評析】

印章和色彩的相對統一,增加了畫面的美感。幼兒有多次練習的機會,他們可以嘗試不同類型的印章以及不同的色彩,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到不同的小組進行創作活動,增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教學材料:

印章的製作

1、橡皮印章

可以在繪圖橡皮上刻出動物、水果、蔬菜等常見物體的外形及主要特徵,然後將刻好的印章用海綿膠貼在厚厚的木塊上,這樣便於幼兒抓握。注意所刻物體一定要特徵明顯、線條清晰、形象可愛。

2、麻繩印章

將較粗的麻繩卷盤起來,變成一些可愛的圖形,用海綿膠貼在厚厚的木塊上。麻繩的質地和橡皮完全不同,印出的圖案也會出現虛實之別。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塗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動手能力,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3、讓幼兒知道蘋果的營養價值,產生愛吃蘋果的情緒。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畫有蘋果樹簡筆的紙張,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它是一棵蘋果樹,可是這棵樹沒有穿衣服,它很冷,怎麼辦呢?”生:“幫它穿上衣服”。

2、新課學習。

請幼兒觀察窗外的樹木,看看樹幹,樹葉是什麼顏色。老師出示蘋果樹,邊問幼兒是什麼顏色,邊示範塗畫,圖的時候強調拿筆的姿勢,要求幼兒自己塗色時要朝同一個方向塗。老師要求先塗樹幹,在塗蘋果,最後塗樹葉。

3、幼兒自己作畫。老師指導。

生:“老師,我的蘋果還沒熟,所以我畫的蘋果是青的”。

師:“好的,你真會動腦筋”

4、請畫好的幼兒把畫交給老師寫上名字,老師評價,表揚鼓勵。獎勵大紅花。

5、結束部分。

請幼兒説説蘋果好不好吃,老師説説蘋果的營養價值,鼓勵幼兒多吃蘋果。一起唱歌曲《樹上許多小蘋果》,在愉快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活動反思:

對於小班的幼兒還要加強培養孩子參與更多的表現與表達,充分讓孩子運用各種感官感知並表達水果的特徵,通過活動提升孩子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美術活動沒有想的那麼好上,雖然問題沒有語言課那麼多,但問題問出來一定要簡潔有針對性,讓孩子們在問題中有一定的經驗或技能的提高。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9

【活動目標】

1.支持、鼓勵幼兒願意嘗試運用新材料進行美術活動。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3.培養幼兒養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畫有柳樹幹的大圖一張。

2.棉籤、調色盤、各色水粉顏料。

3.各種樹木的圖片若干張(包括柳樹)。

【活動過程】

1.將各種樹木圖片張貼在活動室周圍(注意圖片張貼高度要與幼兒視線平行),引導幼兒欣賞這些圖片。

2.組織幼兒坐好後談話:

1)"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樹嗎?來,讓我們認識認識它們吧!"(松樹、楊樹、梧桐樹等等)

2)"大樹和我們人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樹幹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細;樹葉也長的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描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能獨立完成作品。我能關注幼兒主體性,並及時指導,教學目標順利達到。但還存在不足,發現個別幼兒畫面較髒,個別幼兒不能獨立完成。在以後的活動中在這方面問題中加以引導。

小百科:柳屬的形態特徵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0

活動目標

1.在看一看、玩一玩、印一印、説一説等系列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印畫興趣。

2.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中,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3.瞭解對稱的特點,並利用這一特點進行繪畫。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水粉顏料、樹葉、豆子、動植物圖片、繪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對稱動植物圖片,引導幼兒發現對稱的特點。

2.出示對稱印畫作品,啟發幼兒展開討論,怎樣才能讓畫面達到對稱效果。

3.教師示範製作對印畫過程,將紙分成兩半,在紙的一半刷上水粉顏料,在顏料沒幹的時候,將另一半對摺印上去,打開後即完成。

4.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對稱的動物或植物,進行對稱印畫創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2、能大膽畫出各種線條、

活動準備: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範,黑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老師出示線條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漂亮的線條嗎?他們叫什麼名字?

二、圖形刺激

1、老師示範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才會畫的漂亮、

老師示範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老師示範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老師示範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創造表現

1、幼兒創作,老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在老師的指導下畫出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在操作過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展示幼兒作品,説説自己畫了哪些線條

將幼兒作品佈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膠水在紙上粘貼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點狀材料,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體驗粘貼活動的樂趣。

2、鼓勵幼兒遇到困難敢於求助,在討論過程中相互學習。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膠水、毛筆、盤子、洗淨的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濕抹布。材料可以由教師和幼兒共同準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提問,引起幼兒興趣:每天早上,小朋友都高高興興地來到學前班,請你告訴大家,你來到學前班的路是怎樣的?你還走過什麼樣的路?

2、瞭解活動內容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粘貼材料,提出活動內容: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用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材料)來修一條上學前班的路。

3、學習製作方法 引導幼兒探索怎樣用膠水、細沙等材料粘貼出上幼兒園的路。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1頁,説出上學前班的路在哪裏。

(2)激發幼兒已有經驗,互相討論粘貼步驟。(先在"路"上塗膠水,撒上細沙。)

(3)交代粘貼要求:粘貼前先用毛筆將膠水均勻地塗在"路"上,但不能塗到"路"的外面。再把細沙或其它粘貼材料均勻地撒在塗有膠水的"路"上,用手掌輕輕壓幾下,稍等一會,把幼兒用書豎起來,輕輕地把多餘的細沙抖落在準備好的盤子裏,再修補一下沒有細沙的地方,上學前班的路就修好了。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正確地塗膠水,遇到困難主動找老師或者旁邊的小朋友商量解決。做好後,壓和抖落多餘的細沙時,動作要輕,便於收拾。

5、欣賞評價作品

請小朋友將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欣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活動反思:

1、幼兒在活動中,色彩搭配的能力,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動手動腦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活動帶給我們的啟示卻鞭策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積極地開動腦筋,尋找更加適合幼兒的有趣的,促進幼兒發展的方法。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3

活動目標:

1. 欣賞《好餓的毛毛蟲》繪本內容,體驗閲讀帶來的樂趣。

2. 瞭解進餐要合理適量。

3.簡單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活動準備:

PPT課件、《好餓的毛毛蟲》繪本若干 。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引入。

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什麼?(毛毛蟲),毛毛蟲 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咦?毛毛蟲不見了,毛毛蟲爬到哪裏了?小朋友我們一起找一找。

二、看一看,猜一猜。

1. PPT圖1-2引入。

師:原來毛毛蟲爬到了大屏幕上了。為什麼它到這上面來了呢?因為呀毛毛蟲想邀請小朋友看它的故事叫《好餓的毛毛蟲》,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小朋友從第一張圖上看到什麼?(月亮,葉子,樹,白色的蛋)

師: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那這會是什麼蛋呢?小朋友們猜一猜?(雞蛋,毛毛蟲的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一張圖片,從圖上看到什麼?(太陽,毛毛蟲)那剛才我們看到的蛋是什麼蛋呀?(毛毛蟲的蛋)

師: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啪”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裏爬了出來。毛毛蟲爬呀爬呀爬,它要爬去哪裏呢?

三、集體觀看PPT圖片3-10,大膽的表達畫面的內容。

1. 圖片3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毛毛蟲之後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師:咕嚕嚕咕嚕嚕,原來毛毛蟲肚子餓了,他要找一些東西來吃呢?他吃了什麼呢?小朋友看一看。

2.圖片4

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什麼呢?(蘋果)

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怎麼辦?(再找吃的)

3.接着觀察圖片5-8,説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蟲分別吃了什麼?(同上)

4.觀察圖8-9,比較星期六星期天毛毛蟲的表情,瞭解進餐時應該合理適量。

師:星期六,毛毛蟲都吃了什麼食物呀?(有香腸、有冰淇林等許多的食物)

師:吃這麼多毛毛蟲怎麼樣了?(毛毛蟲肚子疼)看看,它的表情是怎麼樣的?一起學一學。它為什麼肚子疼?(因為吃太多的零食。)

師:恩,那小朋友能不能像這隻毛毛蟲一樣,一下子吃這麼多的零食呀?(不能)

師:你們看,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蟲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毛毛蟲為什麼覺得舒服多了呀?因為葉子對毛毛蟲來説是很好的食物,這個才是毛毛蟲應該多吃的食物。

5.觀察圖10

師:毛毛蟲呀,自從肚子疼的那天起,他再也不亂吃東西了,看現在的毛毛蟲怎麼樣呀?(長大了)

師: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現在的毛毛蟲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它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

6、觀察圖11

師:吃了一週,毛毛蟲終於吃飽了,毛毛蟲吃飽後變成什麼樣子的?(又大又胖)後來它造了座房子叫什麼?(重點讓幼兒認識“繭”)

小朋友請你猜一猜,從“繭”裏面出來的會是什麼動物呢?(適時制懸念,引發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

7、這時屏幕上又出現了美麗的花蝴蝶,問小朋友,是不是已經明白了它就是毛毛蟲變的?

三、幼兒自主閲讀圖畫書,結束活動

接下來,老師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請小朋友邊看邊互相講一件這個有趣的故事,好嗎?

四、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蒐集資料,瞭解一些小時和長大完全不同的動物、昆蟲,知道它們的幾個變化過程。(蠶、知了、青蛙等)。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欣賞彩虹的形狀和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塗畫彩虹的興趣。

2、學習用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彩塗畫彩虹。

3、學習耐心、有序地進行操作。培養細緻的工作態度。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彩虹

2、塗色:彩虹

3、幼兒用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啟迪思維。

1.欣賞有關彩虹的圖片,説説在哪裏見過彩虹,它是什麼形狀的?

2.引導幼兒想想彩虹有哪些顏色?

請幼兒互相議論彩虹有些什麼顏色。

二、交代要求,幼兒塗畫,教師指導。

1.啟發幼兒想想:

離太陽近的用什麼顏色?

把色彩排列好,然後用一種顏色塗畫一條色環。

2.想想怎樣可以把顏色塗得均勻,又儘量少塗出界外。

3.鼓勵幼兒做事要耐心、認真,有始有終。

三、評價作品

欣賞所有作品,請塗色好的幼兒介紹自已是怎麼塗畫的。

(從方向、力度等方面引導)

鼓勵本次活動有進步和能耐心細緻操作的幼兒。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説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班美術繪畫教案15

目標:

1.嘗試將大小不同的蠟光紙圓片黏貼在底板上,並在教師的提醒下有顏色搭配和圖形組合的意識。

2.通過觀看教師的演示學習用糨糊黏貼的方法。

3.能大膽黏貼,體驗不同大小、顏色、組合方式的“泡泡”貼在展板上的美感。

準備:

1.康定斯基作品《圓之舞》的圖片或PPT。

2.顏色、大小不一的蠟光紙圓片,A4大小的白紙或黑紙每}人一張。

3.泡泡槍或泡泡器(也可以用直接可吹的泡泡水等)。

4.底板上佈置幾條小魚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張貼所有幼兒的作品為宜。

5.幼兒有玩吹泡泡的經驗。

過程:

一、調動幼兒關於泡泡的經驗

1.你們吹過泡泡嗎?你們看,我會變出泡泡。(教師用泡泡槍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適時豐富詞彙:許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並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導幼兒欣賞康定斯基的作品《圓之舞》PPT,幫助幼兒整理前面獲得的經驗

1.有個畫家畫了許多泡泡,看看他畫的泡泡和剛才你們看到的泡泡一樣嗎?

2.他畫的泡泡是怎麼樣的呢?(引導幼兒説出有不同顏色、不同大小。)

3.這些泡泡都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嗎?(引導幼兒觀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歡和好朋友擠在一起,有的喜歡單獨呆在一個很空的地方一樣。)

(分析:此環節的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觀察泡泡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重疊、聚合、分散的組合方式,以幫助幼兒豐富泡泡組合的圖像經驗,便於幼兒在後面創作時主動運用。用“緊緊”這個詞來引導幼兒具體感受泡泡的組合方式很關鍵,因為如果問題太寬泛,如:“泡泡是怎麼排列的?”小班幼兒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對小班幼兒來説問題具體、語詞準確特別重要。)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黏貼泡泡的狀態

1.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魚説:“小魚也喜歡用嘴巴吹出許多的泡泡呢!”

2.你們想讓小魚吹出一個什麼樣的泡泡呢?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是什麼顏色的?

3.教師演示貼“泡泡”。幼兒每説出一種,教師就在底板上貼上一個圓片“泡泡”,在貼之前教師問:“你們想把它貼在中間還是旁邊,上面還是下面呢?”同時教師用動作演示每一個地方,最後將“泡泡”貼在幼兒選擇的位置上,邊貼邊説:“先用食指蘸上糨糊,從‘泡泡’白色的這一面的中間開始抹開去,記住每個地方都要抹到,然後用抹布將手指擦乾淨,再把‘泡泡’貼在底板上。”當貼第二個“泡泡”時,教師問:“是緊緊靠着第一個泡泡呢,還是離它遠一點,或者離它很遠呢?”

(分析:此環節的重點是幫助幼兒運用前面的經驗,進一步強化圖像組合意識。教師通過演示,讓幼兒明確怎樣貼在一起或分開貼,將幼兒無意識的黏貼引導為有意識的黏貼。通過與幼兒討論如何選擇“泡泡”的大小和顏色,強化幼兒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為後面幼兒的個性化黏貼作鋪墊。)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們要學習用糨糊來黏貼"泡泡”。(教師逐一介紹工具材料——糨糊、抹布。)你們會用糨糊黏貼嗎?

(2)誰會用糨糊貼“泡泡”?(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如何正確抹糨糊及黏貼。)

(分析:此環節的目的有二:一是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幼兒認為不用教師教自己也能學會這個本領(其實教師在上一個環節中已經有目的地講解並演示過>,增強幼兒自主觀察、學習的意識;二是教師可以由此瞭解幼兒在前一個環節中學習的情況,發現幼兒的問題和困難,從而進一步強化和補充,使指導具有針對性。同時演示的幼兒又給能力較弱的幼兒做了一次示範,既滿足了該幼兒的表現需要,也滿足了其餘幼兒再次觀察學習的需要。)

四、幼兒創作

教師提醒幼兒選擇顏色、大小不一的圓片進行黏貼,並將多餘的圓片放回原處。

五、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1.師幼一起將所有作品佈置在大展板上,教師引導幼兒找到自己的作品並向大家介紹。

2.教師鼓勵並引導幼兒對別人的作品發表看法。如:“你喜歡哪裏的泡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