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古典音樂的論文12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6.82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説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典音樂的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典音樂的論文12篇

古典音樂的論文1

摘 要:正如周海宏老師在文章開頭舉出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的故事後所説的那樣:其中的潛台詞是:音樂中本來有着明確的表現內容,聽不出來是因為聽者聽不懂,是因為聽者不通音律。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在音樂欣賞中給聽者造成的壓力是:要聽懂音樂,否則將被認為是不

關鍵詞:古典音樂鑑賞論文發表,發表古典音樂論文,民族音樂鑑賞論文投稿

正如周海宏老師在文章開頭舉出“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的故事後所説的那樣:“其中的‘潛台詞’是:音樂中本來有着明確的表現內容,聽不出來是因為聽者‘聽不懂’,是因為聽者‘不通音律’。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在音樂欣賞中給聽者造成的壓力是:要‘聽懂音樂’,否則將被認為是‘不通音律’。”①那麼怎樣算是懂了呢?要如同讀由語言文字組成文章般,能準確説出每個樂段甚至是樂句描繪了什麼場景就算懂,否則就是不懂?如果如此説的話,那又有多少人敢説自己真的懂音樂呢?恐怕絕大多説的音樂專業人士也無法明確説出來。大家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就是,就音樂本身來説,音樂的基本材料———音響本身就無法做到描繪具體事物,因為它不具有空間造型性,因此不能像文學那樣非常明確、有邏輯的表現一個事物或內容。所以,筆者倒覺得當大多數聽眾説“聽不懂”才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無法做到準確説出音樂表現的是什麼。如此以來,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我們,關注點就不應該是如何才能讓普通民眾“聽懂”音樂,而是讓他們明白,吸引他們的音樂的魅力到底是什麼,究竟是什麼讓大家喜歡音樂,筆者想那真的不是“聽懂了”這個原因。

貝多芬、莫扎特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古典音樂家了,而每當我們提到他們時,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們的音樂屬於古典音樂,然後由於古典音樂又被稱為“嚴肅音樂”,因此習慣於視覺化、概念化的接受事物的人們,還沒聽就先產生了“聽不懂”、“難以接受”的感覺。就像同一首樂曲,若是克萊德曼改編的,大家就聽的津津有味,感覺通俗易懂,而當被告知是貝多芬原創時,立馬就有人又説聽不懂了。所以啊,普通觀眾的觀念的改變,才是我們每個藝術工作者們在推廣古典音樂時首先要做的事情。還記得上本科那會兒,有一次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藝苗老師在天津大劇院小劇場開講座———《穿T恤聽古典音樂———音樂中的自然法則》,最初吸引筆者買票去聽的其實是講座的名字。它傳達了一種對於古典音樂的新的觀念和態度,正如田藝苗老師自己所説“古典音樂不深奧,我們可以愛的更輕鬆,音樂本身不正詮釋了自由?”所謂的“嚴肅音樂”,“我們可以在家裏隨時抽出喜歡的唱片來聽,可以窩在沙發聽,躺在地板聽,可以穿着T恤聽,穿着睡袍聽,也可以吃飯聽、刷牙聽,也可以愛聽不聽,對於真正喜歡的音樂我們聽起來就是這樣沒日沒夜的。”人們常常覺得古典音樂很遙遠,其實它們早就不知不覺的在日常生活中紮根了。例如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片段中,主人公安迪溜到廣播室為獄友播放音樂時,就是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詠歎調《Duetto》。日常生活中,我們説巴赫,率先想到的是他的宗教音樂、是復調音樂,看似離我們好遙遠,而他的《小步舞曲》,卻是人人耳熟能詳,甚至可以説是“俗得不能再俗”的古典音樂了。去過首都機場的人應該都聽過一首非常好聽,優雅中還帶有一種搖曳生姿、儀態萬千的氣質的器樂曲,那就是博凱里尼的《小步舞曲》。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其實,音樂無論是所謂的古典音樂,還是現在的流行音樂,其本質都是取材於生活的種種。換句話説,古典音樂不也算是當時的流行音樂嗎?所謂聽不聽的懂,更多的是一種心裏上的障礙,當我們把聽古典音樂只是當成一種放鬆身心的娛樂方式,也就會產生“當感覺很煩躁的時候,打開巴赫,就感覺它像一個屏障,隔開了世俗的生活。”或者是當睡眠不足以使自己從疲勞中休息過來時,聽一段音樂就好像人一下子振奮起來了,或整個放鬆了。筆者常常覺得聽古典音樂尤其是純器樂曲是最放鬆的時刻,它不像聲樂曲還要聽歌詞表達了什麼,可以隨着音樂隨意想象,沒有對錯。

音樂有時就像一條小溪,在你心裏乾涸的時候,就會有東西流進去。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比喻:“古典音樂是茶”,如同“小孩子總是認為糖水、可樂好喝,不喜歡喝茶。同樣,人們聽古典音樂,在沒有入門之前,也會感覺古板、晦澀、不如流行音樂好聽、打動人。可是,你還慢慢喝上了茶,並漸漸地,就再也不那麼喜歡可樂和糖水了,喜歡上古典音樂,再聽流行音樂,總覺得不是那麼有意思,甚至聽不下去了。”②其實,現如今時的社會,聲稱只聽古典音樂的人都是附庸風雅,甚至是不誠實的。所謂的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間本身就沒有什麼對立的關係,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個繽紛多彩的音響萬花筒,它是一種寬容的藝術,一種包涵量特別大的藝術,它沒有語音不通之説,更沒有時代和國界之分。如若我們也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聽古典音樂,或許那些“聽不懂”古典音樂的説法也就不攻自破。欣賞古典音樂,入門階段很重要,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有人説應該多聽小曲子,多聽熟悉的。也有像劉雪楓(國內著名音樂評論家)這樣的態度:“上來要一棒子打蒙”,上來就聽瓦格納。瓦格納的確是經典,德國有一個著名的訪問,相當於中國做的“孤島訪談錄”———一個人去孤島帶什麼走?結果德國人選擇帶上“孤島”排第一位的東西不是《聖經》,而是瓦格納的歌劇,這一定有它的道理。筆者認為這個調查也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對於中國的廣大普通觀眾來説,不一定上來就推薦大家聽瓦格納的歌劇,因為他不像意大利的歌劇往往會用幾個熟悉的旋律讓你瞬間找到感覺。但就歌劇這種藝術形式來説,聽歌劇倒是一種不錯的接觸古典音樂的方式。而且這個事確實反應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歌劇不是什麼高不可攀、只能遠觀的藝術,歌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綜合了音樂、舞蹈、舞美設計等多方面藝術形式的綜合藝術形式,欣賞歌劇時,如果這塊沒有吸引你,另一塊就有吸引你的東西,因此它恰恰是帶領相當多人走進音樂世界的重要的門。

音樂是最純粹、最自由的藝術,也是最真的藝術,如白巖鬆老師曾在天津大劇院做的《為什麼要聽歌劇》的講座中所説:“當文字停止的時候音樂開始了”。“當我們能夠安心地坐下來聆聽音樂的時候,哪怕周圍都站着警察和法官,你內心的活動和你的感觸依然是自由的,屬於你自己的,沒人能夠剝奪和強制扭曲你,這便是聆聽時候的真。”古典音樂,它的魅力正是在於它的經典,越聽越有味,越覺得內涵豐富。“音樂何需‘懂’”?最純粹的音樂藝術本不需要“懂”!音樂的最大的魅力是真,當我們換一種對待古典音樂的心態,它離我們也就不那麼遙遠了。

古典音樂的論文2

摘要:中國小學生身心正處在不斷變化發展的階段,自我意象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學生所建構的自我意象會促使他們對事物產生相應的態度,包括對古典音樂。在中國小古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榜樣積極評價等各種辦法創造欣賞古典音樂的積極意象,如“聰慧”“高雅”“博識”和“專業”等,並將這些積極意象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意象,從而激發中國小生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自我意象;中國小教育;古典音樂;學習興趣

“社會影響能塑造行為”。我們在生活中的種種行為、活動都會受到大量社會心理因素的制約。中國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自我”認知比較模糊,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通過在古典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我意象的形成加以積極影響,可以激發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古典音樂的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一、關於“自我意象”

對每個人來説,“自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會形成何種人格?我們會對何種事物更感興趣或更為偏愛?這些都是在我們形成自我意象的過程中逐漸明確起來的。我們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意象)可以説是一個關於自己的信念的集合,它由“自我圖式”和“可能的自我”兩部分組成的。自我圖式是指自我概念的構成要素以及定義自我的那些特殊信念。簡言之,就是關於“我是誰”的答案。而自我概念不僅包括關於我們是什麼樣子的自我圖式,還包括我們可能成為什麼樣子,即可能的自我。人的可能的自我包括我們夢想中自己的樣子,還包括我們害怕成為的樣子。“可能的自我會激發出一種我們渴望的生活願景,對我們能夠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或促使我們努力避免成為自己害怕的樣子。”因此,人們在形成自我意象時,會更願意去選擇積極的意象,並盡力使之成為自己的自我意象。

二、“自我意象”形成的理論基礎

要通過影響學生自我意象的形成來培養他們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我們不僅要知道自我意象是什麼?還要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它在形成的過程中是如何受到影響的?怎樣才能使“欣賞古典音樂”成為學生積極認同的自我意象?當代著名法國心理學家、哲學家拉康·雅克通過對亨利·瓦隆的“動物與嬰兒的鏡像實驗”的研究,提出了“鏡像理論”。他指出6到18個月的嬰兒通過看鏡子會形成一種完整形式的圖像,然後將這個完整的圖像誤認為是他自己。“一個尚處於嬰兒階段的孩子,局部趔趄,仰倚母懷,卻興奮地將鏡子中的影像歸屬於己,這在我們看來是在一種典型的情境中表現了象徵性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我突進成一種首要的形式。”

此時,嬰兒所產生的這個完整形式的圖像並不是一個自我意識,而是“我”的另一個影像。他認為嬰孩“要在玩耍中證明鏡中形象的種種動作與反映的環境的關係以及這複雜潛象與它重現的顯示關係,也就是説與他的身體,與其他人,甚至與周圍物件的關係。”拉康認為,人是沒有本我的。人一開始對自我的認識是“無”,通過對所獲得的一系列外在意象的想象,建立了一個偽自我,並將其誤以為是真我。之後,在各種外在性的獲得中不斷地加強對“偽自我”的認同,於是,人的自我意象就此建立。拉康的鏡子階段就是這樣一個“想象性的自我的認同過程”。查爾斯·庫利也提出了“鏡像自我”,即“用以描述從他人的反饋那裏獲得對自身性質的發現的過程”。

簡言之,就是描述我們如何利用“我們認為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為鏡子來認識我們自己。喬治·米德精練了這個觀點,他指出:與我們的自我意象有關的並不是別人實際上如何評價我們,而是我們想象中他們如何評價我們。例如,“人們經常會採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看待自己,對自己的外貌或行動作出判斷。”就目前研究而言,自我意象的形成多是人對自己喜愛的行動和外表進行觀察,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特徵進行一定的調節,最後將其吸收成自己所希望的意象。我們會通過他人的反饋或換位思考來反思自己,從而完善自己的自我意象,故我們每個人自己所形成的自我意象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同時也是自己所欣賞和希望的。人的自我意象的形成會受到客觀環境、他人評價以及個人感受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在自我意象形成的過程中,我們會趨利避害,儘量選擇有利自己、適合自己、自己希望的自我意象,即一種自己積極認同的自我意象,一個更好的“可能的我”。教師在古典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方法創造學生積極認同的自我意象,將可激發學生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自我意象在中國小古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欣賞古典音樂“與一些美好的特質聯繫在一起的,比如欣賞古典音樂是有教養、有文化、見多識廣的行為等,藉此深化和鞏固學生這些可能積極認同的自我意象。當欣賞古典音樂成為積極的自我意象的一部分時,學生為了形成更好的“可能的自我”,會更主動去了解、探索古典音樂的魅力所在。他們會好奇古典音樂究竟是什麼?應該如何欣賞古典音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地將古典音樂與各種積極的自我意象聯繫起來,讓學生認同“欣賞古典音樂,感受古典音樂美”能塑造一個更好的“可能的自我”,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具體的運用方法如下:

(一)構建“聰慧”的自我意象

聰慧無疑是學生們都普遍認同的自我意象,在古典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構建欣賞古典音樂而形成的“聰慧”的自我意象,來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由於榜樣在學生當中有着自然的影響力,我們可以利用榜樣的影響來構建聰慧的自我意象。榜樣因其身上具有某些美好特質而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以《名偵探柯南》為例,柯南是一位富有智慧的偵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柯南熟悉古典音樂這一特質來引導學生形成喜歡古典音樂的自我意象。在動漫中柯南便是利用他所熟悉的古典音樂進行破案。他利用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第一樂章為主要線索,破解了樂譜中所暗藏的密碼,最終成功破案。主人公是怎樣做到如此瞭解這首曲子呢?自然是“只有平時常常聆聽古典音樂,並對樂曲有深度的瞭解,才能如此嫻熟地破案。”課堂中可讓學生來扮演他們視為榜樣的聰慧的偵探柯南,通過聆聽音樂來“推理”破案,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去欣賞《月光奏鳴曲》。這實際上是給學生創造一種積極自我意象的情境,即能夠發現古典音樂暗藏密碼的他們也是“聰慧”的。這樣,學生會在自覺或不自覺之中更專注地欣賞古典音樂的美,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榜樣的力量比格言大得多。”我們通過榜樣的力量讓學生形成“聰慧的人喜歡欣賞古典音樂”這一意象,並逐步轉化成為他們的自我意象。

(二)構建“高雅”的自我意象

古典音樂是一門高雅的藝術,欣賞古典音樂能夠培養高雅氣質。在教學中可通過積極評價來幫助學生構建“高雅”的自我意象。積極評價對學生的自我意象形成極為重要,因為人普遍會在自己的期望和他人的評價中認同某些意象為積極意象,並逐漸把這些意象吸收為一個自己接受和認同的“自我”。“喜愛古典音樂”在內化為一種“高雅”自我意象的過程中,需要他人給予積極評價。教師可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對“可能的自我”的期待,通過積極評價強化學生對“懂得欣賞古典音樂是一種高雅的的行為”這一觀點的認同。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各種背景介紹、大量聆聽不同的古典作品等,不斷讓學生接受、認同這一觀點。實際上,古典音樂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高雅”的存在。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夠欣賞古典音樂。如,《哥德堡變奏曲》是伯爵為了其失眠症而讓巴赫創作。在教學中可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貴族來進行欣賞,感受和分析這首曲子是怎樣幫助入睡的。在較早時期,有許多貴族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雅,即使不懂古典音樂也去聽音樂會,附庸風雅,以至於海頓創作了《“驚愕”交響曲》來諷刺他們,在貴族們聽得昏昏欲睡之時讓樂隊用最大音量的演奏來驚醒他們。這從反面也説明了懂得如何欣賞古典音樂對高雅品位提升的重要性。音樂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有一定欣賞能力的貴族,來告訴附庸風雅的貴族們這些音樂的妙處在哪。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認同“真正懂得欣賞古典音樂是一種高雅的、能成為更好自我的行為”。

(三)構建“博識”的自我意象

欣賞古典音樂能豐富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成為“博識”的人。每一首古典音樂都承載着許多事物:或許承載着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或許承載着作曲家的成長與心路歷程,或許承載着不同地區、民族的文化底藴。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瞭解古典音樂背後承載的事物”來構建“博識”意象,激發他們對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博識”的人能夠了解古典音樂背後承載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如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原本是為了拿破崙創作的,但後來由於拿破崙謀奪革命果實自行加冕為皇帝,貝多芬對他失望到了極點,於是將第三交響曲正式命名為《英雄交響曲》,又如肖邦的《革命練習曲》是在華沙淪陷時創作的。“博識”的人能夠了解不同古典音樂背後作曲家不同的成長經歷及心路歷程。例如,門德爾鬆在進行了幾次歐洲的旅行後創作的《無詞歌》就像是他的“音樂日記”,抒發了他的喜怒哀樂以及對人對事對自然的各種印象。又如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作品中描述的青年人就是他自己。“博識”的人能夠了解不同古典音樂承載着不同民族、地區的文化,如斯美塔那創作的《沃爾塔瓦河》,描繪了支撐捷克民族世代生息的母親河沃爾塔瓦河及捷克人民的生活,又如格林卡的管絃樂幻想曲《卡瑪琳斯卡亞》,是以兩首俄羅斯民歌為素材而創作的一部民族風格濃郁的雙主體變奏曲。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先對古典樂曲的背景知識進行了解,讓他們作為音樂領域的“博識”之人來向其他的同學介紹將要欣賞的作品。通過背景、線索來欣賞古典音樂,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欣賞古典音樂,還能豐富學生的相關知識,成為音樂領域的“博識”之人。利用學生對提升自身素養的期盼,通過構建“博識”的自我意象,激發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興趣。

(四)構建“專業”的自我意象

聆聽古典音樂是體驗、鑑賞美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果要達到較高的層次也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大量聆聽、感受古典音樂的美,運用自己所學的音樂知識進行鑑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還能使學生逐漸成為具有專業音樂素養之人。當一個人能夠鑑賞古典音樂也意味着這個人已經成為對古典音樂具備一定認知和見解的專業人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音樂審美鑑賞家”這一專業的身份來幫助學生構建“專業”的自我意象。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鑑賞、品味古典音樂,並向他人闡述、分享自己感受到的音樂美,是一種非常“專業”的行為。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作為“專家”進行鑑賞。如鑑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開始部分,引導學生從時值、旋律和音量進行鑑賞。樂曲一開始“三短一長”的主題動機出現得既快速又突然,之後便是動機快速連續着,音高上行級進,音量漸強,立刻就營造了一種鮮明的音樂形象,直擊人心。再如鑑賞查理·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的開始部分,可引導學生從樂器配置、音樂色彩、音量等方面進行鑑賞。樂曲一開始由低音絃樂器、管風琴和大鼓營造的隆隆聲進行鋪墊,小號多次演奏出上行音型使音樂色彩不斷變化,中間穿插的定音鼓也在不斷推動音樂的前進,之後全樂隊的演奏形成一個恢弘的高潮,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細細地品味並將自己美的感受進行分享。鑑賞家是大眾普遍認同的專業能力出眾、具有高水平審美能力的人,學生作為鑑賞家來欣賞古典音樂是一種高層次的欣賞行為,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進行這樣一種高水平的欣賞能令其更有成就感。利用學生對具備專業素養的自我期待,構建“專業”的積極自我意象,激發學生聆聽、體驗古典音樂美的積極性與專注性。

四、結語

中國小學生自我意象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學生意象的形成加以積極影響,通過各種方法構建積極自我意象,如“聰慧”、“富有魅力”、“高雅”、“博識”和“專業”等,使學生對學習、欣賞古典音樂形成積極態度,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以此為墊腳石,逐步強化這一學習動機,讓學生產生去探索更深奧、美妙的古典音樂的憧憬。

古典音樂的論文3

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中,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廣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適應時代的挑戰。為了使我們的人文修養更上一城樓,在這個學期為我選修了《大學音樂鑑賞》這門課,當我上完這門課的第一節的時候,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感覺我聽到了“音樂” ,聽到了真正的音樂。

許多人認為欣賞音樂,首先要先了解樂曲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音樂結構(和聲、伴奏、配器)。我認為音樂的產生非常自然,是出自感性、本性和天性的東西,它出自人類第一聲喊叫。欣賞音樂、走進音樂,首先要感受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感動和心靈的共鳴,然後才能理解音樂、表述音樂。

音樂包含了藝術和思想等在內的豐富內涵。要對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含義進行深入的體味和得到完美的藝術享受,就必須從“感情”欣賞上升到“理智”欣賞,從“感覺”上升到“感受”。

①熟悉音樂語言:音樂語言依靠它特有的各種表現手段,包括旋律、節奏、音色、力度、等要素構成了音樂形象。聽者要對不同的要素具有一定的敏鋭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良好的分辨和記憶能力。不同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體及主題變化發展的手法,聽者應努力培養自己具有依靠聽覺去感受器樂化主體的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離不開對音樂語言的熟悉。

②掌握樂曲曲式結構形式:曲式是音樂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典型的結構方式。正是這種形式決定了主題呈示,重複,發展變化或再現的基本規律。瞭解和掌握它,才能進一步體味音樂作品的內容所體現的整體及形式美。

③瞭解音樂流派和風格:聽者必須對作曲者所處時代、環境、經歷、遭遇、身世等等有所瞭解,同時還要了解他寫作此曲時的動機、以及樂曲的基本內容(最好也瞭解一些音樂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聽音樂時,聽者就能隨着樂曲感情的起伏變幻,而在內心得到一種訊號,隨着樂曲之樂而樂,悲而悲,憤而憤,並轉化成哲理概念。

④把握準確的欣賞方法:音樂在精不在多,而且要分層次和整體相結合。首先,面對一部作品,最好採取分章分段和完整聆聽行相結合的方法。感情上,我們要熟悉它,跟蹤音樂的信息;理性上,作品文字介紹或講解能夠幫助我們加深理解。其次,分層次聽,可以感受旋律、伴奏、織體的進行等。最後,整體綜合欣賞,感受整體的立體感,由表及裏,由此及彼,逐步深入。

⑤現場聆聽音樂會:聽現場演奏可以使人感受音樂,使人置身其中,在無言中體會音樂的魅力,對於提升個人音樂素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課上, 老師也為我們介紹了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 像音樂最基本的要素有節奏和旋律, 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巴洛克音樂. 還介紹了像貝多芬和肖邦等音樂大師的一些作品. 這些音樂知識都很吸引我。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維瓦爾第和亨德爾。古典主義代表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浪漫樂派代表人物:門德爾鬆、舒伯特、舒曼、羅西尼、肖邦、柴可夫斯基、普契尼、理查施特勞斯。

在西方古典音樂欣賞中, 老師還給我們欣賞了中國的古典音樂, 其中使我感悟最深的是我國在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了,這首曲子描繪了梁祝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和意境,歌頌了他們真摯純潔的愛情。尤其是樂曲的展開部,描寫“英台抗婚”和“樓台相會”的情景。銅管樂嚴峻的節奏,陰沉的音調,陰森可怕的大鑼和定音鼓,驚惶不安的小提琴與大提琴,拉開了這場悲劇的序幕,成功地刻畫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由於封建禮教的摧殘,一對青年男女無法擺脱即將降臨的厄運,他們在樓台相會,互訴衷腸。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傾吐了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切膚之痛。通過老師的講解一個古老而動人的傳説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欣賞的過程中不僅使我們受到了藝術的感染和薰陶,美化了我們的心靈,而且培養了我們有崇高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美感能力。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的課程就要結束了。雖然《大學音樂鑑賞》課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的收穫卻非常多,這門課程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對欣賞音樂的看法不再是那麼簡單了。通過上《大學音樂鑑賞》課激發了我對音樂的興趣,使我更加註意聽,去想,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使我懂得了在欣賞音樂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後我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學習音樂知識,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後,我想説:音樂是一種美好的特殊的聽覺藝術,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樣的色彩,只有你接觸的越多,越廣,才會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因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

古典音樂的論文4

摘要:音樂藝術作品的創作離不開創作者本身的創造力,而藝術表達則需要包含情感和技巧兩個方面。對於音樂創作來説,創造力的形成離不開創作者對於音樂的感悟,同時也強調創作者本身要擁有豐富的音樂理論基礎。本文將從音樂創作實踐角度,對音樂基礎理論技術在作品創作當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分析,結合音樂創作規律,對音樂理論學習的重要性進行闡述。

關鍵詞:音樂理論;藝術;技巧;創造力

藝術是主觀情感通過載體進行外部表達的成果,通過觀摩藝術作品,人們能夠體會到創作者的情感流動,最終產生對於藝術作品的共情。但是藝術創作本身並非單純依靠情感來完成的,其中創作者自身的創作技巧是打開情感傳遞大門的“鑰匙”,只有選對進行情感表達的方式,才能夠使單純的個人情緒轉變成為藝術創作。對於音樂藝術來説,理論基礎作為前提性的技巧要求,其地位更為重要,缺少了理論基礎,創作者便無法從音樂視域對情感進行審視,更無從通過音樂創造來完成精準、傳神的情感表達。

一、音樂教育體系當中的音樂創造力

音樂創造力是現代音樂教學系統當中針對音樂學習者所提出的教學目標之一,主要是指創作者能夠基於音樂作品的表達,藉助音樂最終形成新的想法,創造新的事物。《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xx)》當中對音樂創造力提出了明確的概念界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所具備的音樂創造力應當是學生在音樂運用當中憑藉自身擁有的想象力以及涉及音樂的思維潛力來完成的對於音樂的創新和應用。教學系統當中針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主要從開發學生即興音樂編創能力和充分利用音樂材料進行音樂創作兩個方面開展工作。從音樂課程標準來看,音樂創造力應當包含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中廣義的音樂創造力是指通過音樂進行不同形式的創新創造,展現音樂素養,表達音樂情懷;狹義的音樂創造力主要是指音樂作品的創作能力,學生需要通過音樂學習的方式來掌握音樂作品的創作規律,並最終能夠獨立完成音樂創作。本文在進行音樂創造力與音樂理論學習之間關聯的研究時,主要以狹義的音樂創造力為研究對象。

二、音樂理論及其技巧應用

(一)音樂理論的主要內容

音樂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形成的一種文化活動和藝術表現形式,人們主要通過對聲音的控制來最終呈現出樂音。音樂通常具有一定的音高,擁有固定的調性、音色和強弱節奏,人們將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最終形成樂音,並完成情感表達。人類早期的音樂是一種自覺性的音樂,人類更多通過發出不同聲音的方式進行情緒的表達和渲染。而隨着音樂逐漸發展成熟,它有了更加豐富的內容系統,在情感表達方面也更加深入,與音樂創作、音樂表現相關的音樂理論也相應誕生了。音樂理論即“樂理”,是瞭解音樂、聆聽音樂、創作音樂的基礎理論。伴隨時代發展,現代樂理系統逐漸完善,相關樂理體系教學當中一般需要包含基礎樂理、樂譜、調式、音程、旋律、配器等內容。其中基礎樂理包含認識聲音和音高、認識音律、識譜等;調式部分包含調式和調性、多聲部、調式的音樂表現等;音程包含自然音程和變化音程、音程的轉位、構成音程的方法、識別音程等;旋律包括和絃、節奏、節拍、切分音、音樂速度等。現代樂理體系複雜、內容眾多,樂理學習在認識音樂、創造音樂中是最為基礎的環節。

(二)音樂理論的技術運用

通常情況下,理論知識的最終目的都是指導實踐,音樂理論同樣需要最終應用到創作實踐當中來,藉助技術呈現的方式,音樂理論最終會以音樂作曲技巧的形象展現在音樂學習者面前,而音樂作曲技巧也是所有音樂創作者必不可少的學習階段。在完成了基礎樂理的學習之後,學生開始接觸到更加專業、更具實踐性的學習內容,其中和聲、復調、曲式和配器四個方面的學習將是學生從音樂認知到音樂創造的過渡過程。在學習當中,學生將從原本對音樂作品的解析出發,嘗試對一首音樂作品如何被創作出來,如何進行情感價值表現,如何形成一首完善的作品進行了解。同時在教學系統當中還會引入實踐訓練等內容,引導學生嘗試進行音樂作曲,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磨練技能,掌握基礎層面的音樂理論和作曲技巧,為後續的融會貫通打下堅實的準備。在樂理技術中,和聲的運用決定了一首音樂作品的整體結構框架和情感基調。通常在音樂創作中,創作者需要優先完成作品構思,再思考如何運用和聲編寫來完成構思內容的表達。和聲在音樂創作當中需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功能:其一,和聲編寫要明確音樂作品進行時的聲部組合方式,要保證各聲部之間相互協調、和諧統一;其二,和聲的編寫從最初便決定了整首音樂作品的結構構成,創作者在編寫時需要利用進行、收束和調性佈局等方式來進行結構和曲式的設置調整;其三,奠定音樂作品的感情基調。和聲進行的調性直接決定了音樂作品的情感走向,創作者需要運用不同的和聲編寫來貼合音樂情感。復調是一種多聲部的音樂創作技巧,雖然復調主要集中在古典音樂尤其是巴洛克音樂的創作,但是現代流行音樂創作當中也偶見覆調的身影。復調主要通過兩個或以上的聲部旋律共同參與音樂進行,能帶給人以宏達壯闊之感,提高音樂作品的表現力。音樂創作者在進行一些需要表達獨特情感、場景化的音樂作品創作時,可以嘗試運用復調的創作技法,通過同時進行多聲部來烘托氛圍。曲式是音樂樂曲組成結構的基本方式。在音樂創作中,通常會考慮小型曲式或大型曲式,其中小型曲式在當前流行音樂創作當中較為普遍,而大型曲式則主要是以交響樂的創作為主,其中奏鳴曲、變奏曲等形式是大型曲式的主要曲式內容。配器是指在音樂作品當中的樂器調配,不同類型的樂器能夠發出不同類型的樂音,產生不同的情感。在豐富音樂色彩、進一步呈現音樂作品風格特徵的過程中,配器可以起到準確把握情感脈絡,彰顯藝術思考等創作作用。

三、音樂理論在音樂創作當中的應用

(一)和聲在音樂創作當中的應用

和聲當中的“和”主要是指音程上的和諧,通過合理運用和聲,能使音樂音程、進行和各個聲部之間保持和諧統一。一般在音樂作品創作過程中,創作者的和聲選擇會以平衡為主,保證整體音樂行進過程平衡穩定,帶給觀眾以愉悦感。雖然部分先鋒音樂、實驗音樂的創作者善於運用不協和音程等方式,通過調整和聲表現來製造音樂藝術情境的疏離感,帶給聽眾不一樣的體驗,但是那更多是創作者在基礎訓練十分紮實、對於和聲的運用十分熟練後的一種創新性的嘗試,為音樂世界增添色彩。常規的流行音樂、傳統民族音樂的創作中,創作者的功底和對技巧的運用不夠純熟時,仍然應當以平衡的和聲應用為首選。在創作當中,創作者應當將整首樂曲看作是一個平衡單位,並對其進行各個環節的片段劃分。小的樂曲片段再根據音高進行有序排列,創作者便可以從中找尋到整個樂曲的平衡點。創作當中較為常用的三度和絃,在實際應用中也需要通過找尋平衡點的方式來實現其表達功能,使樂曲聽感增加、表現情感更為突出和完備。

(二)曲式在音樂創作中的運用

我國傳統音樂和古代文學當中,音樂的曲式結構十分豐富。宋詞元曲當中的各種詞牌、曲牌其本質就是一種曲式。現代音樂創作在曲式的選擇方面可以用仿古的方式來增添韻律,凸顯曲式運用背後的文化感,搭配五聲調式能夠進一步增添音樂作品的文化韻味。對於創作者來説,曲式的選擇應當注重統一性,應當在瞭解明確樂曲結構的基礎之上,結合不同的創作章法和創作意圖,對曲式進行選擇和調整,以達到完整表達音樂情感的藝術創作目的。

(三)復調在音樂創作中的運用

流行音樂當中較少出現復調的運用。常見的復調如對比復調、襯腔復調等,樂聲的表現形式相對獨特,對於聽慣了流行音樂的社會公眾來説,一首樂曲進行當中出現兩個及以上的聲部會令他們產生一定的困惑。而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説,復調在渲染情境、表現情感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創作中可以嘗試選用一些復調方式來進行音樂作品情感表達的襯托,追求多樣化的藝術審美,呈現獨特的古典音樂藝術魅力。

(四)配器在音樂創作當中的應用

隨着音樂製作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計算機技術手段開始被應用到音樂創作當中,相比於傳統的音樂創作方式,技術應用下的音樂配器可以通過技術合成的方式來完成近似音色的表現,而電子音的運用也成為現代音樂創作變革的重要節點。對創作者來説,根據音樂創作要求選擇的樂器類型和配器方案更加豐富。通過音樂理論的學習和對配器知識的掌握,創作者能夠更好地把握不同樂器、不同配樂方式在音樂作品情感表現當中的呈現效果。一些民族樂器如二胡、琵琶、嗩吶等,融入到樂曲編配後往往能夠呈現遼遠、悠揚、蒼茫的情感基調;而架子鼓、吉他等樂器作為流行樂團的標配,更多以激進、昂揚、喧囂的情緒為內容;而在一些趣味、惡搞的音樂創作當中,創作者還會通過加入電子節拍器和反拍貝斯來烘托場景,營造節奏快速進行的氛圍。因此創作者需要具備較好的音樂素養,瞭解各種樂器在實際音樂創作當中所呈現出的特徵,進行有意識、有想法的創作思考。

四、總結與討論

(一)音樂理論水平的提升帶動了音樂創造力的提高

毫無疑問,音樂創造是基於情感抒發的藝術化表達,而創造力事實上還包含了音樂創作的不同等級。一些音樂創作者按部就班,在音樂創作中多快好省,態度相對敷衍;有些創作者希望能夠在音樂創作道路上有所突破,大膽嘗試各種新奇的音樂創作技法,敢於在公眾無法接受的環境中進行音樂實驗。從創作規律來看,音樂理論基礎水平和音樂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創作者是否會選擇較為激進的創作方式,前述提到關於先鋒音樂、實驗音樂的創作中創作者非比尋常的和聲應用,恰恰來自於創作者自身的高度自信以及創作技法的純熟,他們擁有更為深厚的理論知識基本功,才能夠擁有音樂創新的資本,才能夠形成對於音樂不同創作方式的思考,並付諸於行動。可以認為,音樂理論的學習是音樂創造力的基礎,同時決定了音樂創新水平的上限。

(二)音樂文化潮流的全面引領

文化潮流是音樂創造力放置在更廣闊視域下的文化現象,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的創作影響規律十分近似,新興的音樂作品更多是從傳統音樂環境當中孕育,經歷“離經叛道”的環境誤解,逐漸受到社會關注,並在一定的文化契機當中獲得認可,最終形成更為廣泛的影響、成為音樂表現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在傳播學理論當中,潮流的實現來源於對人們內心深處隱祕慾望的挖掘和認同,事實上,這類最終能夠成為潮流的音樂作品,無論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得多麼“先鋒”,本質上並沒有拋棄藝術性的核心,同時也沒有違背既定的藝術創作規律。音樂作品本身始終不是凌駕於情感價值之上的存在,自始至終它都是知識情感個性表達的藝術橋樑,承擔着傳播和搭建的使命。而橋樑的“用料基底”,仍然是基本的音樂理論。可以認為,音樂理論的學習與完備,決定了音樂創造力的下限,音樂創作者需要達到完備理論系統化的學習標杆之後,才有可能在後續的發展當中成為真正有影響力、創造出真正感動人心作品的“潮流引領者”。相反一些急功近利、試圖通過渾水摸魚的方式來獲得市場短暫的喧囂的人,他們的作品在喧囂褪去後,一樣會被人們拋棄和遺忘。

(三)音樂文化發展的未來展望

從藝術實質來看,音樂實際上是一種忠實記錄下的感官超越。其中忠實記錄能力是基本功,是音樂創作者在創作之前的先驗能力和系統化的學習成果。很多音樂創作者在音樂發展道路中,認識到了如何運用旋律走向、和絃進行和配器等方式,對事實與歷史進行記錄。這種記錄是感官層面的,是通過主體性體驗來獲取的。與文字記錄不同,音樂的忠實記錄來源於音樂本身的真實性,即音樂創作者無法藉助假的情感來完成真實記錄,音樂創作所完成的一定是對真實的迴應。但是音樂的創造不只是完成記錄,而是需要在記錄之上,實現對於感官經驗的超越,而這種超越才是音樂擁有恆久生命力的關鍵。從發展角度來進行音樂審視可以發現,音樂的傳續和每一代音樂人的出現,實際上都是對既有感官的一次超越,這種超越是多方位的,除了對物質世界挖掘的進一步深入之外,對於精神層面的提升也十分顯著。對於創作者來説,音樂理論更近似於“敲門磚”,是進入豐富音樂世界的鑰匙,而創造力則是在音樂理論基礎之上的昇華。未來音樂若要繼續發展,就需要不斷湧現出新的“探路者”,憑藉他們紮實的音樂理論和空靈的音樂思想,完成對音樂的遐想和創造,打破既有的音樂思維邏輯,塑造全新的音樂世界和音樂文化場景,使音樂真正成為人類靈魂最忠實的表達和記錄。

古典音樂的論文5

一、課堂導入環節,藉助音樂導入課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每位教師關注的重點。怎樣成功吸引學生的目光,實現優質的課堂引入,是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課題。傳統的課堂導入環節有許多,音樂就是其中一種。對於美術教學來説,將音樂作為導入手段,可以立刻抓住學生的眼球,有助於課堂教學的開展。音樂以其獨有的屬性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心理,拓寬人的體驗領域,豐富人的感受。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聆聽優美的音樂時,更容易實現心態的平和,緩解一定的壓力。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美術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作品,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產生靈感和感悟。如,在高中美術《中國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江南春》導入,配以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將中國山水畫和花鳥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伴隨着悠揚婉轉的笛聲,教師將學生帶入這山水、鳥語花香間,進一步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獲得美的感受。結合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和生活體驗,設置啟發性問題,其對於學生的刺激程度將超過一般的講解。以《中國畫》這一課的課堂導入為例,教師在播放多媒體之前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視頻。視頻展現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花鳥畫,悠揚婉轉的笛聲將大自然中的聲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學生仿若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壯闊秀麗,其思維會被自然而然地調動起來。學生思維活躍了,也會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成功的課堂導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第一步,利用音樂先聲奪人,將原本單調的教學畫面豐富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學過程中,藉助音樂體會美術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入合適的背景音樂,不僅能營造出相應的氛圍,還能使藝術作品的形象更加鮮明,促進學生的視覺感知和審美培養,豐富學生的想象。在鑑賞中國古代繪畫時,教師可以古箏、古琴等民族樂器演奏的曲子為背景,傳統的古典音樂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帶入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可以配上《漁舟唱晚》。因為《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一幅幅生動的市井畫面,正好借用《漁舟唱晚》的幾個樂章,分別進行鑑賞。生動的畫卷在學生眼前展開,與曲子的不同部分相結合,恰似一個個故事相連接。當畫面出現繁華擁擠的市井時,可以選取樂器合奏的章節,烘托出畫面的精彩。伴隨着古箏行雲流水般的演奏,悠揚悦耳的旋律從學生耳邊緩緩流過,同時結合教師完美的講解,實現了中國傳統畫卷的鑑賞。古箏曲會給人帶來古風古韻的感覺,更容易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古琴一直以來就是文人騷客所喜愛的樂器,其不僅是修身養性的物件,也體現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藴。古典音樂的創作向來追求人器合一的境界,用以抒發人的心境。在鑑賞《六君子圖》時,可以用《瀟湘水雲》烘托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態和作者淡泊明志的審美情趣。空靈的琴聲與簡潔清明的畫面融為一體,極大地幫助了學生理解元代山水畫的創作理念和風格特點。中國傳統畫作時常伴隨着書法文化呈現。中國書法是傳統歷史文化的承載者和發揚者,其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藴與中國的古典音樂相得益彰,兩者具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古代書法家創作時,時常會有絲竹管絃等樂器陪伴,從而實現身心的放鬆,營造一種舒緩的氛圍。在行書《蘭亭序》的字裏行間,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定的節奏和韻律美感,從而可以窺見作者所追求的灑脱和自由。在鑑賞此類畫作或書法作品時,可以選取《平湖秋月》或《夢江南》等古箏配樂,讓學生伴隨着旋律的起伏,感受平和細膩的詩情畫意。

三、結語

全新的教學理念為高中美術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打破固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起美術和其他藝術門類的關係,進行科學的藝術融合,可更有效地探索藝術領域。利用古典音樂提高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豐富傳統畫作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典畫作的興趣,實現高效課堂,可為學生打造一個多元化、多角度、多層次的高中美術課堂,從而豐富高中美術教學的形式和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古典音樂的論文6

引言

通俗古典音樂是當代新興的音樂形式,是文化融合和音樂發展的必然結果。古典音樂文化底藴深厚,旋律經典、優美,通俗音樂表達形式豐富,表達手段多樣,因此集二者優點於一身的通俗古典音樂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文化表達,是當前音樂發展和文化發展的主要趨勢。下面本文將從通俗古典音樂的藝術特點和創編手法兩個方面對通俗古典音樂所體現的文化融合和表現進行探析。

一 通俗古典音樂的藝術特點

1 融合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表達方式

通俗古典音樂是以通俗音樂的表達方式對古典音樂進行重新演繹,因此通俗古典音樂具有融合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表達方式,這也是通俗古典音樂的基本藝術特點。古典音樂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在漫長的發展歲月中流傳下來很多經典的音樂曲目。通俗音樂則是近代發展起來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音樂表現形式,具有當前最廣泛的聽眾基礎。因此,融合了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通俗古典音樂在音樂藝術的表達方式上能夠兼兩者之長,以更加豐富的表現方式表達音樂中的各個經典。通俗古典音樂讓古典音樂通俗化,讓通俗音樂經典化。通俗古典音樂可以從通俗音樂中汲取更加豐富的表現形式,更具色彩的舞美效果,更具現代特色的時代氣息,同時還可以從古典音樂中挖掘更具文化力量和內涵的音樂內容,從而在藝術表達方式上實現雅俗共賞的表達效果。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中國古箏獨奏曲,在經過現代手段改編後,曲中添加了琵琶、笛子等其它中國民族樂器,成為了一首更具時代氣息和古典韻味的中國民樂協奏曲。改編後的音樂由於增加了樂器從而使得音樂表現力得到了加強。此外,改編者還對原音樂節奏和銜接進行了更改,使得音樂更具動感的藝術表現力。通俗古典音樂便是在保留古典音樂主題思想的前提下對音樂進行從音樂內容到表現形式等方面的包裝,使得這些古典音樂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音樂需求和感知變化。當代著名小提琴手陳美便是對古典小提琴演奏進行了大膽的通俗化改革,並首先使用電子小提琴進行演奏,將融合兩種音樂藝術特點的通俗古典音樂表達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她改編的《化蝶》既有古典音樂的婉轉動人,又有現代音樂的激昂、壯美,將生死纏綿的愛情主題表達得更加徹底。改編後音樂在表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由相識到相愛的過程時曲風秉承中國傳統古典音樂的舒緩、悠揚,喜悦、親切,讓聽眾如醉如痴而在表現兩個人無法在一起時又採用電子小提琴激烈的演奏方式,將兩個人與命運抗爭的悲憤表現得壯烈、激昂。由於融合了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的兩種表達方式,因此這首改編後的《化蝶》一經推出便受到了音樂愛好者的追捧,其觀眾羣體也包括了不同年齡段的音樂羣體。由此可見,將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融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樂,在音樂表現方面並沒有失去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藴和流行音樂的表現能力,也沒有失去兩個不同音樂受眾羣體的觀眾。不同的音樂愛好者都能在通俗古典音樂中找到自己所鍾愛的音樂元素,並且喜愛這種新型藝術的表達方式。

2 對文化的多元化表達

無論古典音樂還是通俗音樂,都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和主要載體。即使單獨分析古典音樂或者通俗音樂,不同地域的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也都有着文化上的差異,例如,中國的古典音樂和歐洲的古典音樂就有着較大的文化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通俗音樂也都有着各自鮮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將古典音樂通俗化過程中所進行的通俗古典音樂中可以看到更多對於文化的多元化表達。古典音樂通俗化的發展背後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互相學習、交流和融合的結果,因此這個過程是對文化進行多元化表達和融合的過程。從層次上看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屬於不同的文化形態。古典音樂是不同民族傳統文化或者古典文化的集中體現,例如,中國的古典文化便體現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歐洲的古典音樂則體現着歐洲古典文化中對於禮教的規範和對科學的研究。而通俗音樂則表現的是在當前社會發展的狀態下,普通大眾人們的文化意識形態,即以各種音樂形式和文化形式來表達心中的情感,而不再過分強調錶達的形式,打破形式上的束縛,是通俗音樂最主要的文化特徵。

通俗古典音樂則是以更加開放、自由的形式對不同文化的表達和致敬。中國年輕歌手李玉剛演唱的《新貴妃醉酒》從名稱上看便是一首對古典音樂重新演繹的曲子。演員的服飾也深閤中國古典文化的內涵。但在演唱的風格和唱法上,李玉剛則展現了在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之間遊刃有餘的演唱功底。其中,無論是對於歌曲通俗唱法的敍述還是對於歌曲昇華時中國傳統旦角唱法的演唱,李玉剛都演繹得盡善盡美。這首對於文化多元化表達的古典通俗歌曲一經推出,便深受不同層次音樂愛好者的喜愛。通俗古典音樂的文化魅力可見一斑。美國著名的跨界歌手莎拉·布萊曼便是一位融合古典和通俗兩種演唱風格於一體的著名歌手。北京奧運會上她演唱的主題曲《我和你》讓全世界人們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空靈和現代音樂的激情完美融合的音樂佳作。而在演唱的背後,是莎拉·布萊曼音樂學習過程中對於兩個層次的文化進行學習和理解的結果。通俗古典音樂對於文化的表達內涵和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和多樣,是對文化多元化表達的體現。

二 通俗古典音樂的創編手法

1 編配手法改變

在通俗古典音樂的創編手法中,編配手法改變是其最常用的創編手法。古典音樂雖然在創作的格式上不如通俗音樂那樣自由和豐富,但其漫長的積累和沉澱是新興的通俗音樂所無法相提並論的。古典音樂中經典、優美的旋律舉不勝舉,並且經過代代相傳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對於古典音樂中一些旋律的借用變成了通俗古典音樂創編的主要手法。例如,中國的古典音樂《茉莉花》原本是一首江蘇民歌,因為其旋律優美,流傳甚廣,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因此被中國乃至世界的眾多音樂家重新編配出各種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同樣迷人的旋律,因為編配手法的改變而使得音樂在不同的地區散發出不同的色彩。上文所述陳美演奏的《化蝶》從創編手法上看同樣是一首用通俗的編配手法對古典音樂進行創編的過程。創編者對這首古典的曲目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編配手法的改變對曲子中的旋律情感進行加強,尤其在表達兩個人在和命運進行抗爭的旋律時,通過電子小提琴演奏的編配使得曲子的基調變得格外激昂、壯烈,這是傳統旋律中所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和文化效果。對於古典曲目創編手法的改變同樣體現着不同文化在音樂表現上的融合。通俗音樂中自由、開放、豐富的創編方式體現着現代流行文化中對於情感表達的自由、開放和豐富。因此,對於古典音樂運用現代文化的創編方式進行重新編輯是現代文化對於古典文化重新解讀和演繹的過程。例如,中國的傳統音樂中多以單樂器表演為主,這源於中國傳統樂器多取材於自然,因此單樂器演奏更能夠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和意境。而現代文化中多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已經成為了文化發展的主流趨勢和動力,因此人們在對古典音樂重新編配時,自然引入了更多的樂器來表現更加複雜的情感內容和文化內容。此前一些不曾有過的樂器搭配在新時期的通俗古典音樂創編中被全新地組合和搭配在一起。文化的融合為創編方式的融合提供了文化基礎和動力。經過創編後的通俗古典音樂在保留原古典音樂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2 音樂元素的融合

通俗音樂中的音樂元素更加豐富,音樂表現上也更加註重對各種音樂元素的運用。燈光、舞美、音效、服飾等都被十分重視地運用到音樂表演中。在通俗古典音樂中,創作者通過對各種音樂元素恰到好處的改變,將古典與通俗兩種音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上文所述的莎拉·布萊曼在一場演唱會中為了突出“月光女神”這一主題,設計者用圓形的幕布將舞台四周圍起,並通過燈光的變幻營造出一個神祕的宮殿氛圍並且根據演唱的曲目而不斷變化着場景。在演唱《月光》時,站在舞台中央的身穿黑色紗裙的莎拉的歌聲在上空悠悠地迴旋,舞台佈景隨着天籟般的音樂變成了一個廣裹的夜空,上面點綴着星光。無不帶給人以巨大的視覺衝擊力。演唱會燈光的運用可謂是恰到好處地把握了音樂的脈搏,如同人的情緒一般非常好地調節了現場氣氛。當音樂的旋律低緩時,燈光也變得暗淡。當莎拉演唱《今夜無人入睡》時,原先一直固定不動月亮形狀的天橋這時開始旋起來,此刻身穿一身金光閃閃的演出服的莎拉站在天橋的頂端。當莎拉用她那極具難度的高音唱出歌曲最後一個音符的瞬間,舞台上所有燈光全部聚集在這位女神身上。完美的舞美、燈光和音響效果為這場融合古典和通俗音樂元素的演唱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一次完整的音樂表演是由各個音樂元素組成的,因此通過不同文化風格、藝術風格和音樂風格的音樂元素組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樂對於音樂和文化的多元化表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古典音樂元素中的旋律和主題是靈魂,而通俗音樂元素中的舞美、燈光、音效等形式是軀體。兩者的完美融合必然塑造出具有靈魂,表現充實的音樂文化作品。同時,不同音樂元素的融合也體現着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具有更具時代性的文化創作。

3 音樂結構的改變

對古典音樂結構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變,創造出兼具古典音樂和通俗音樂結構的新型音樂是通俗古典音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過程。每一首音樂的創作都源於那個時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創作者的情感狀態。在古典音樂發展的漫長歲月中,音樂人對於古典音樂尤其是一些經典音樂曲目只有傳承而稍有創新,更不用説改動。代表着文化融合的通俗古典音樂由於豐富了音樂的創作手法,因此便開始了對古典音樂結構改變的創新式設計。例如,現代著名的鋼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萊德曼便善長對古典音樂結構進行創新和改變。在他演奏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的《命運》不但承襲了貝多芬的莊嚴宏偉以及與命運頑強抗爭的音樂精神,同時用動感而鮮明的節奏把貝多芬的這首樂曲“搖滾”化了。在演奏的開頭,理查德·克萊德曼採用了猛烈的鍵盤敲擊來表達命運所具有的壯烈、激昂等主題屬性,之後又改用遼闊的旋律表達了與命運抗爭勝利之後的安寧與喜悦。前後音樂結構的巨大反差將貝多芬的名言“如果這是命運,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表現得淋漓盡致。鋼琴曲的原結構雖然同樣用於表達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主題,但強烈之中缺少變化,所以表達的情感雖然強烈卻並不豐富。理查德·克萊德曼對這首樂曲結構的改變無論從情感的表現上,還是音樂的變化上都是十分成功的。由於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內涵所代表的音樂結構,這首改編後的鋼琴曲也成為了通俗古典音樂中一個重要的符號被廣泛研究。

結語

古典音樂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那些經典、優美的旋律是人類千百年來文化和智慧的結晶。以通俗音樂的表達方式對古典音樂進行新的創新和演繹是當代對古典音樂重要的傳承方式。通俗古典音樂不僅表現着兩種不同音樂形式的融合,也承載着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本文從通俗古典音樂的藝術特點和創編手法兩個方面對通俗古典音樂所體現的文化融合和表現所做的分析為中國通俗音樂的發展和古典音樂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古典音樂的論文7

1前言

弗雷德裏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Chopin, 1810一1849)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不滿20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電影《鋼琴師》中古典音樂欣賞。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度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經典電影《鋼琴師》,作為一部波蘭大導演攝製的反映波蘭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受德國人殘酷迫害的電影,不可避免地選擇肖邦的音樂為電影的主導音樂。

我要説,波蘭斯基在選擇音樂上匠心獨具,使歷史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發展巧妙結合,對於音樂素材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波蘭斯基從眾多肖邦的作品中選用了三首夜曲、兩首敍事曲、一首圓舞曲、一首前奏曲、兩首馬祖卡和電影結尾時的鋼琴與樂隊的Grande Polonaise,每一首都選用得恰到好處,和電影的結構、情節和場景的轉換、主人公的心境環環相扣。

2《 鋼琴師》 音樂賞析

電影伊始,1939年9月23日,正當鋼琴家斯皮爾曼在華沙的錄音棚裏錄製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納粹的炸彈無情地降落下來。爆炸了,他還不走,外面有震動聲音,錄音師勸他趕緊出來,他還不走,玻璃碎片夾着濃煙衝進錄音間,這個場景給人印象很深。其實,波蘭斯基在這裏採用的完全是史實:《升c小調夜曲》平靜舒緩的開始,憂傷寬廣的基調,似乎預示着千百萬猶太人的生命即將終止的厄運。德軍佔領了華沙,猶太人被迫戴上大衞星的袖標,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館和公園鋼琴家賣掉鋼琴,全家人被趕到城中央幾個高牆圈起來的集中營,他只能在餐館裏彈鋼琴,換回一點點糧食。在這個時候,音樂,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影片的高潮出現在將近結尾處,1944年的冬天,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華沙已經被蘇軍包圍,勝利解放指日可待,對於主人公斯皮爾曼來説這可能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但是一個意外發生了。這是電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個片段,是在鋼琴家為了打開一聽罐頭,在火爐旁被德國軍官發現。波蘭斯基在這個場景之前,已經通過音樂為這位德國軍官是個什麼樣的人作了巧妙鋪墊。當時鋼琴家發現有德國人回來,便抱着罐頭躲進閣樓裏。這時,樓下隱約飄來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的琴聲,德國軍官將這段音樂彈奏得清冷幽怨,充滿了人情,瀰漫着惆悵和無奈,既暗示了他心有音樂靈犀、是一個藝術的欣賞者和同情者,又暗示了他骨子裏沒有其他德國劊子手那種兇殘本性。

有了這個鋪墊,他作為一個德國軍官,冒險拯救一個苟延殘喘的猶太藝術家的薄命,才不顯得唐突。不知道過了多久,飢餓的斯皮爾曼也許是認為德國人已經走了,於是下樓在房間裏找工具撬罐頭蓋的時候,罐頭不小心掉在地上,裏面的水撒了出來。斯皮爾曼心疼地把罐頭撿起來,抱在懷裏。突然,一個全身穿着德軍制服的德軍軍官出現在他的面前,對於他來説一個身穿德軍制服的人意味着什麼?當軍官得知自己面前這個瘦弱無助的猶太人是鋼琴家時,便請他彈點什麼。我開始在猜想他會彈一個夜曲,經過這麼多的磨難,他難道不厭倦和疲憊嗎?鋼琴家略微遲疑了一下,似乎是驚魂未定,因為這個時刻也許就是他弱小生命的最後一刻。

沉靜下來後,他選擇了彈奏肖邦的《g小調第一敍事曲》。+g小調第一敍事曲》是肖邦根據密茨凱維支的敍事史詩《康拉德華倫洛德》而寫。1828年,《康拉德華倫洛德》問世,敍述13世紀立陶宛愛國者華倫洛德領導民眾抗擊入侵的'日耳曼十字軍騎士的故事。斯皮爾曼在此時此地選擇演奏它的用意無疑只有一個一一反抗!是冒着極大的風險的斯皮爾曼式的反抗!為什麼是反抗?他沒有選擇莫扎特或貝多芬等德奧系的音樂家而選擇了自己最拿手的也是本民族的驕傲肖邦的作品,如果導演選擇讓斯皮爾曼演奏莫扎特或貝多芬的曲子,那麼斯皮爾曼就純粹是賣藝求生了,無疑全片的魅力會大打折扣。但不是,他選擇了肖邦,而在肖邦的作品裏又恰恰選擇了《g小調第一敍事曲》,因為這首曲子是一部弘揚愛國主義的樂曲,音樂論文《電影《鋼琴師》中古典音樂欣賞》。這一切都是斯皮爾曼在坐在鋼琴前那短短的一刻決定的,我想導演的意圖就是斯皮爾曼在這一刻已經決定選擇自己的方式反抗!他已經不再軟弱了。但他同時也知道演奏以後這個懂得音樂的德國人很有可能會打死他,於是先前摔瘸一條腿的形容憔悴的斯皮爾曼不見了;詢樓着身子四處找食物的斯皮爾曼不見了;對德國人P}若寒蟬、唯唯諾諾的斯皮爾曼不見了。現在這個坐在鋼琴前的斯皮爾曼是堅強的,重新獲得自尊的斯皮爾曼,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給他帶來痛苦的人!而在這種反抗中無疑他的祖國偉大音樂家肖邦的《g小調第一敍事曲》是他最佳的武器!

鋼琴家坐下來,把顫抖的、帶着傷疤和凍瘡的手放在鋼琴上,第一敍事曲開始的琴音緩緩奏出來,一段略顯遲疑的開場白後,曲調變得流暢起來。這時,德國軍官走到一把椅子前坐下,開始聆聽斯皮爾曼的演奏。在短促的、我們聽到了內心的憂慮的曲調後,憂慮不斷地增長,變成了暴風雨般的悲憤。預示着未來的悲劇性的衝突。一段憂傷歎息之後,主題聽起來特別寧靜而明朗。

這時的鏡頭裏是華沙城的廢墟上撒滿的月光,一束月光透過窗户投射在演奏中的斯皮爾曼身上,像罩着一層薄紗,此時的鋼琴家也許在回憶過去美好寧靜的生活。突然琴聲的表現懷有警覺的沉靜,繼而旋律充滿了驚心動魄的悲憤之情,而最終失去了明確的輪廓,成為勢不可擋的滾滾波濤!最後結束部分還原為原來那樣真摯、憂傷。但平靜的氣氛只延長了幾小節,旋風般的尾聲又重新捲入狂風暴雨般的激情和悲劇性衝突的氣氛裏!我相信不只是那個德國軍官,根本沒有人能不為之動容。第一敍事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不是也預示了他的經歷,他的回憶,他已經不知道能不能再見到自己的家人,沒有食物,沒有保暖的衣服,甚至連鋼琴也沒有了,開頭的沉重和結尾的瘋狂,從沉寂到爆發就在這短短的兩頁譜子中了。

鋼琴家選擇這首曲子是一個大義凜然的選擇,他要用生命的最後一刻,不屈地抗擊日耳曼惡魔,表達自己對迫害者的反抗,準備從容赴死!以前那個曾經對自己的同胞的反抗不理解的斯皮爾曼不見了,他的靈魂似乎變得堅強起來,五年來的痛苦遭遇,自己和家人悲慘的命運,對德國人暴行的仇恨和憤怒,都由肖邦的《g小調第一敍事曲》暢快地表達了出來。德國軍官顯然是被他的琴聲所打動了,是人性的光輝還是音樂的力量?是出於對戰爭的厭惡還是出於對美好事物的珍惜?我想還是不用説明才是對故事最好的理解吧!

3小結

電影的末尾,由阿德里安布勞迪扮演的鋼琴師斯皮爾曼正坐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裏演奏。在管弦樂團的伴奏下,戰後演奏會上斯皮爾曼和樂隊演奏的是肖邦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波蘭舞曲》。戰爭結束了,寧靜和平的生活再次回到人們身邊。他試圖去尋找和幫助那位德國軍官但沒有成功,在肖邦輝煌的波蘭舞曲聲中,影片結束了,迎接斯皮爾曼的依然是鮮花和掌聲。

古典音樂的論文8

摘要:古典主義時期是歐洲音樂歷史發展的里程碑階段。

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古典主義的藝術大師們對音樂構思中的理性精神和邏輯進行了探討,並使得情感在音樂中得到更加適度的表現。本文從當時歌劇領域和啟蒙思想的理性精神兩個方面,來探討啟蒙運動思想對歐洲古典音樂的影響及帶來的變革。

關鍵詞:啟蒙運動;古典音樂;喜歌劇;理性精神

古典主義時期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深受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發生在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歐洲啟蒙運動,引導着新思維不斷湧現,它和理性主義等思想一起構成一個長期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啟蒙運動的影響覆蓋了自然科學、文學、哲學、教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各個知識領域。18世紀中期,隨着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歐洲的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誌着歐洲進入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當時法國是強大的封建集權國家,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資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致使資產階級所需要的權利也隨之膨脹,但是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資本主義只有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縛與羈絆並衝破封建的藩籬才能找到出路,啟蒙運動也正是這種社會局勢在思想上的真切體現。

啟蒙運動作為一場資產階級的革命首先興起於西歐,之後波及到歐洲大多數國家,最後影響到全世界,並孕育和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形成,是繼文藝復興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反對封建制度與教會神權,比文藝復興更強調“人”的作用,“人”的解放,它主張人的理性推理可以作為知識來源,高於並獨立於感官感知,以“人”為中心,迴歸自然,追求共和、民主、權利、自由、平等、博愛,講究普世性,推崇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人的理性分析和推理成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音樂是一種文化,一種思想,它並不是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受到啟蒙運動影響的音樂家也走出宮廷深院的大門,為新興發展起來資產階級構思創作,於是音樂的令人愉悦、容易理解和感情生動等品質,成為音樂美的準則,這是啟蒙思想融入了音樂創作中的體現,如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盧梭等思想家的理論,會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啟蒙運動時期的音樂特質,更加了解這個時期的音樂家的創作與之前的巴洛克音樂和之後的浪漫主義音樂產生本質差異的原因。盧梭在政治上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説,猛烈抨擊封建王權,認為統治者如果反對民意、侵犯人權、踐踏人民的公共意志,人民就有權推翻他,政府應該着眼於個人權利的平等,而不是保護少數人的財富和權利。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沒有對每一個人的權利、自由和平等負責,那它就破壞了作為政治職權根本的社會契約。人民的意識不僅在盧梭的政治思想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同時在他的歌劇美學思想中有着更加令人驚喜的體現。另外,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説、天賦人權學説,明確的顯示了他強調人民權利的思想。本文選取兩個在音樂領域中最能體現啟蒙思想影響的方面來探討啟蒙思想的影響在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滲透。

一、歌劇領域方面

歷史上著名的三次歌劇改革之爭只有以瓦格納為中心的改革與啟蒙思想沒有關聯,而以盧梭為主要代表的喜歌劇之爭和以格魯克為中心的歌劇改革都與啟蒙運動的思想有着密切聯繫。傳統意大利歌劇在發展過程中,受貴族聽眾需求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偏重音樂性,尤其是在詠歎調等體現人聲線美感的獨唱段落中段落式炫技的性質不僅顯示了歌唱家的高超歌唱技巧同時也極大的滿足了聽眾的聽覺感官。但是這種“音樂性”卻發展為一個極端:歌唱家為了炫技而歌唱,不再真切抒發情感,不再有進入角色的表演,也不再注重體現音樂要表達的思想,使音樂逐漸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這種極端的音樂表現形式過於僵化,缺少情感的音樂無異於缺少靈魂,於是聽眾對這種音樂也開始逐漸的放棄。於此同時佩爾格萊西的喜歌劇劇目《女僕作夫人》於1752年在巴黎上演,而這部喜歌劇劇目新穎、生動的特點立刻使已經疲憊的人民精神振奮,欣喜不已。在喜歌劇受盧梭和部分統治階級以及廣大民眾的熱烈擁護的背景下,西方音樂史上法國大歌劇派和意大利喜歌劇派著名喜歌劇之爭便由此上演,為此,盧梭還自己創作了一部喜歌劇——《鄉村卜者》。

“喜歌劇”是指18世紀上半葉在啟蒙主義思潮影響根據意大利幕間劇的基礎產生的,喜歌劇是反對意大利正歌劇的“裝腔作勢”並追求“自然”的歌劇體裁形式。喜歌劇的題材通常取自日常生活,音樂風格輕快幽默,這也就造就了喜歌劇的重要特質:喜歌劇不再反映王公貴族的生活而是以平時生活中的小人物、社會中下階層為主要表現對象;表現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細緻描寫人物的性格特點,具有喜劇因素,結尾往往是團圓或勝利;它的音樂輕快活潑,常用本民族語言表演,戲劇情節簡單,人物精煉等;劇詞幽默、口語化,音樂也十分生動多樣,喜歌劇充分表現了人民的真實生活、人民的喜怒哀樂,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歌劇的主題中,一般都會對小人物進行讚揚,讚揚他們聰明、熱情、公正、智慧,擁有巨大的力量,總是能戰勝邪惡勢力,取得勝利。

盧梭的歌劇美學思想與喜歌劇的特質一致,他力圖表現平民世界的美,所以在他創作的《鄉村卜者》中的人物多數為窮苦的人;他在音樂風格、音樂語言上力求單純、樸實、自然清新的鄉土氣息;音樂旋律追求簡單,樸實無華,沒有複雜的對位與濃重的和聲,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他強調音樂要模仿自然的旋律,模仿語言聲調和語氣。“自然”不僅指自然界,還指自然人的本性,沒經過文明社會污染的人的純樸、自然的熱情。音樂對自然的模仿就是對人純樸的熱情進行模仿,音樂的感染力也正在於用“熱情的抒寫激起我們的熱情。”法國評論家聖。勃曾説:“沒有一個作家像盧梭這樣把窮人表現得卓越不凡。”啟蒙運動思想就是這樣清清楚楚在歌劇中有了它的體現,喜歌劇的內容、形式、所表達的情感,無一不説明啟蒙思想對音樂的影響。

在18世紀的意大利正歌劇過份注重美聲、炫技性而無視戲劇性的背景下,一些藝術家也開始思考對正歌劇進行改革。格魯克是其中重要作曲家之一,他早年主要創作傳統風格的意大利歌劇。18世紀50年代,受歌劇改革浪潮影響,他先後創作了《阿爾切斯特》《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等歌劇,在這些歌劇的創作中他實踐對歌劇改革的一些設想。他的觀點主要體現為:在歌劇中,聲樂要去除不必要的裝飾,音樂必須隨着劇情的發展,簡潔自然地表現出來;太多的詠歎調,會破壞劇情的連貫性;歌劇序曲的基調應與整個戲劇的基調相吻合;歌劇音樂應該追求清晰和簡潔的原則。而格魯克歌劇取得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些觀點的價值,《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中的詠歎調“我失去了尤麗狄茜”等唱段,至今仍被音樂界視為既富於美感又簡潔明晰的佳作,奧爾菲斯下冥府拯救妻子的場景則以音樂和戲劇的渾然一體而動魄感人。格魯克在18世紀70年代又創作了《伊菲姬尼在奧利德》《阿爾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裏德》等優秀的歌劇,這些歌劇的美學觀點啟發着後世許多著名歌劇作曲家的思考和探索。

二、啟蒙思想的理性精神

理性主義精神是承認人的理性可以作為知識來源理論基礎的一種哲學方法,主張人的理性高於並獨立於感官感知。

啟蒙主義者認為“理性”是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基礎,他們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號召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啟蒙運動文學家痛斥想象和飄忽無常的情感,認為凡是天生的事物總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恆並且真實的。在這種思想與主張的影響,西方古典音樂開始強調人類理性,並着重於反映資產階級新興市民的精神面貌,主張音樂要從宮廷、教堂走入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音樂文化的發展在滲透人類理性的基礎上也極大地受到了當時時期平等、自由、博愛,尊重科學、尊重人權、提倡個性解放等主導思想的影響。因此,在古典時期的音樂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在情感表達與理性的形式美中更注重後者,尤其體現在結構形式方面。古典主義時期,人們更多提倡清晰的主調音樂,逐漸不再喜歡復調那種繁複的音樂風格,這便更加突出了旋律與和聲這兩大音樂要素。對稱的段落結構和清晰的音樂旋律句法取代了巴洛克音樂動機加變奏的裝飾性旋律方法。古典音樂結構形式中,作曲家更加樂於運用帶有抽象辯證思維的奏鳴曲式並使它成為幾乎無處不在的音樂形式,獨奏奏鳴曲、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音樂形式出現在私人客廳裏;五人以上的合奏也作為宴會、婚禮背景音樂出現;小夜曲、嬉遊曲也都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當由龐大的管絃樂隊演奏的交響曲從宮廷的娛樂轉向了面向大眾的音樂會時,它便融入了時代精神的內涵,器樂音樂的意義得到了昇華。

啟蒙思想認為理性是組織、分析的基礎,同樣,在音樂藝術中,古典主義音樂家的音樂創作也是如此,格魯克、海頓、莫扎特和青年時代的貝多芬等音樂家對影月形式的理性與邏輯做出了探索,使作品更加完美地表現了情感。音樂大師海頓認為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他的這些思想也體現了啟蒙主義中以大眾為中心的思想,明顯的體現出啟蒙思想在其音樂創作主張中的滲透;莫扎特是是西方音樂史上最富有智慧的音樂家,從他筆下湧流出的音樂具有古典美,是藝術的一種昇華,同時他以其多面的傑出才能推動了古典風格趨於完美;時代的音樂巨人貝多芬完善了古典主義風格,他的音樂充滿時代鬥爭精神和高度個性,最終,他的音樂超越了古典主義精神,他也成為19世紀浪漫主義的引路人。

通過分析此階段的音樂作品筆者發現,在他們的創作中內含着嚴密的邏輯思維的運用和對結構的清晰安排。音樂上的奏鳴曲式在他們的筆下走向成熟階段,直到現在我們還在津津有味的分析着這些作品的絕妙結構。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不同,浪漫主義的作曲家們更加有自己的個性,這種個性只是體現他一個人強烈的情感,這種肆意的宣泄、心理的瞬間變化,使他們創作時不可能再有一個完美、對稱、均衡的形式,為了更能抒發情感,他們可以隨意的打破秩序,音樂成為表達主觀情感的工具。而古典主義音樂是在理性的控制之下來創作的,音樂家把音樂作品本身當作自身存在的客體,追求創作中思想邏輯的清晰,主題的明確和形式的完美,它的效果是明確客觀的。他們注意旋律的優美、追求精湛的技藝和細膩的感情,講求作品整體的秩序、協和、比例以及對情感表達的控制。準確地呈示、合理地發展、自然地再現,絕對控制着全局、種子動機的鋪墊和一步步發展、戲劇性的衝突與矛盾的製造、高潮的到達、音樂的目標感都是作曲家主要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充滿了對理性的思考。

誠然,啟蒙運動是一場思想上的運動,而音樂卻也恰恰是思想的表現方式之一。於是我們看到音樂創作與啟蒙之一思想緊緊聯繫起來,那個時期的古典音樂處處都能感受到啟蒙思想的氣息,體會到啟蒙運動的精神和理性精神的光輝。

上面內容所説的只是啟蒙運動思想和古典音樂的關係最具代表性的其中兩個方面。當然,這只是在用文字進行分析,擺在這裏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卻絕非如此!我們説喜歌劇體現人民的力量,説它接近人民,表現人民心聲,這只是內容和經驗的總結,至於它是如何地體現、怎樣地接近,還要我們實實在在的去聽那些至今閃爍着光輝的大師們作品、觀看那些大師們作品,用心體會那些作品;我們説古典主義音樂曲式結構多嚴密、多清晰、多有目標感,也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要想真真切切明白這一切,同樣需要我們去聽那些優秀的作品,分析那些旋律優美的樂譜,用“理性的精神”去認知、感受。

參考文獻:

[1]於潤洋主編。《西方音樂通史》。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年版。

[2]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上海銀與出版社,1999年版。

[3]朱立元。《西方文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5]孫美蘭。《藝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版。

[6]李澤厚。《音樂美學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78年版。

古典音樂的論文9

一、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特質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古典音樂算是中華文化聖境中的一朵奇葩,我們的祖先在不斷抗拒自然界的威脅以及漫長的艱苦勞動中提煉出最早的音樂,早在周朝,就有了由政府設立的“大司樂”總管的音樂機構。《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命舜攝政,後舜任命夔為典樂,“教稚子”,“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史記·樂記》記載,“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作樂,以賞諸侯”。

中國古典音樂經過千百年來的流傳發展,形成了優美動人的曲調與層次豐富的多重美感以及豐富的情感表達。

(一)情境交融意境美

中國古典音樂的創作中,精通樂律的創作者大多以文人雅士為主,所以中國古典樂與中國畫有着共通的追求——意境美,力求將生活圖景與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聽眾通過想象融入到樂曲中,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獲得身臨其境之感。如《春江花月夜》這首名曲,清新優雅,其旋律婉轉質樸,節奏流暢而富於變化,明快處若江水橫流;靜謐處若清風拂面,凡是聽者都能融入其意境:江南春時,江畔泛舟,清風徐徐,明月初升,江兩岸花影搖曳,使人沉醉。

(二)磅礴悲愴悲劇美

悲劇的特殊效果在於引起人們的憐憫與恐懼之情,其內在往往藴涵着激烈的矛盾衝突,給人以痛苦、悲哀的感受,使人產生悲憫之心,激發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這種感覺不僅僅只有戲劇可以帶來,同樣音樂也可以通過深沉、哀愴的悲劇性情感表達帶給聽者上述體驗,觀眾可隨着哀婉動人、如泣如訴的旋律感受到樂曲的情感表達。如古曲《陽關三疊》,該曲取材自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共分三大段,一個曲調變化反覆,迭唱三次,故稱“三迭”。整曲曲調淳樸而又藴含激情,情真意切,蒼涼沉鬱,表達了摯友分別的無窮傷悲與深切關懷之心。

(三)氣勢恢弘壯麗美

音樂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可以憑藉旋律就使人熱血沸騰、人心激盪。也可以通過一件或幾件樂器就描畫出壯麗恢弘的大場面,琵琶曲《十面埋伏》描述了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時的恢弘情景。用不同的演奏技法表現了出征前金鼓齊鳴、眾人吶喊的激烈場面,樂曲有散漸快,調式的複合性及其交替轉換,增加了樂曲的不穩定性。又以接連不斷的長輪指手法和“扣、抹、彈、抹”組合指法,表現將士威武的氣派。曲調時而寧靜而緊張,意表現垓下伏兵;時而急促緊張,表現兩君刀劍相向、短兵相接。其中有描述兩軍激戰生死搏殺的場面,又有悲情壯麗敗陣自刎的無奈。

二、服裝表演中音樂與服裝表演的關係

服裝表演中的音樂是指為配合服裝表演而專門製作或選擇的背景音樂,音樂的選擇依據是要與服裝表演的主題和編導的所要表達的意圖而相合的。服裝表演的音樂的作用就是要在表演過程中將服裝、模特、觀眾三者聯繫起來,從聽覺角度來調動模特情緒使之準確把握服裝內涵、感染觀眾拉近觀眾與作品距離,從而補償服裝表演因表象性而產生的不足,深入觀者內心,為觀眾提供情緒、情感等心理暗示並引導觀眾的觀賞思路,從而營造更好地表演氛圍。

三、中國古典音樂與服裝表演的融合

服裝表演是舶來品,所以服裝表演中常見的背景音樂多見現代流行樂或西方音樂,少有中國古典音樂現身其中,隨着中國風火遍時尚圈,中國古典音樂作為不論是從任何一種審美角度都經得起審視的音樂形式,早應該褪去大眾印象中的古板外衣而被融入進現代服裝表演當中。近年來音樂工作者們也在為中國古典音樂現代化可重回大眾視野做着不懈的努力,其中經過改良的中國古典音樂不僅沒有失去其厚重古樸的特色反而變得更加時尚了,比如“十二女子樂坊”的新民樂就多見於服裝表演的舞台之上,新改編的《茉莉花》、《春江花月夜》等樂曲經過新的編曲及配樂後時尚動感、節奏鮮明、旋律流暢、氣質清新,更加契合了服裝表演音樂的選擇標準。改良後的中國古典音樂很適合做展示中國風格服裝的背景音樂,這使得觀者感受到的視覺美與音樂的美感能完全契合,形成一個“美的整體”。使舞台上具有中國元素的服裝更加的貼近觀眾內心,模特的表演愈加鮮活。音樂的感染力與模特的表演相互呼應,整個表現過程順暢連貫、豐富生動,不僅使服裝的魅力得到了提升,更是賦予了服裝生命。

古典音樂的論文10

內容摘要:在東方“同情觀”的影響下,形成了“天人合一”“以生命為美”的審美觀和“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藝術表現觀,二者深刻地影響着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思維。文章就這兩個方面論述東方“同情觀”對中國古典音樂審美思維的影響。

關 鍵 詞:東方 “同情觀” 中國古典音樂 審美

一、東方 “同情觀”對審美思維的影響

“萬物有靈觀”是東方原始自然宗教的核心,是先民對外界自然物原初的看法。他們相信萬物是有靈魂、靈性的,靈魂是不死的,人的靈魂在千變萬化中可轉變為各種動植物。因此,先民們認為,整個宇宙的萬事萬物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聯繫的統一體,動植物和人的生命在本質上是一體的,是同情同構的,是相互感應、彼此滲透溝通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就是東方的“生命一體化”觀念。原始初民在深信各種形式的生命在本質上是一體的基礎上,把客觀存在的自然物、自然力加以擬人化或人格化,賦予他們以人的意志和生命,把他們看成是同自己一樣的具有相同的生命和思想感情的對象。他們認為,那些活動量愈大的對象,物活感愈強,生命力和情感也愈充分。既然自然事物同人類的生命現象和感覺思維有相似之處,原始初民就以一種特別的眼光去看待外在自然,以一種特別的情感和心理去體驗外部的世界。因此,他們不是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外部事物,他們以己度物,以類比的、擬人的眼光去想象、猜測其他生物的活動,對植物與動物產生了“互滲”的、生命交感的“物我同一”“物我不分”的情感。這種“以同情同構、物我交感、物我互滲”的“同情”的結果,形成了自然物與人之間“生命一體化”的生命“同情觀”。這種“同情觀”影響着東方的原始初民審美觀的形成,因此,在“萬物有靈觀”的支配下,根據萬物的“同情觀”,形成了東方的審美思想。

由於東方審美“同情觀”就是東方審美的基礎,所以,在“同情觀”的影響下,東方審美以自然萬物對人的生命是否有益有害為美醜的判定標準,也就是説,東方審美最核心部分就是天人合一,關注人的生命,以旺盛的生命力的形式為美。這種人本主義的美學思想,同東方人本主義的宗教觀念、東方人本主義的倫理觀念一起構成了東方哲學思想的精髓。由此導致了東方民族無一例外地以生命為美,以生機盎然的動物、植物的形態為美的特點。埃及美學思想力求表達生命永恆的理念。印度美學中的“梵我如一”的人生理想,正是對人的生命無限延伸的渴求。印度大量性感的雕塑人像,也是表現性力崇拜和對健美的富於性感的肉體的讚美。日本美學可以説是森林美學或植物的美學,植物的生命狀態成為日本音樂表演的基本姿態。中國美學中更是具有生命美學的特徵。錢鍾書在早年的美學論文中就認為,中國美學是人本主義的美學,它是“通盤的人化或生命化”。中國美學從生死崇拜的藝術造型到龍的意象;從建築的飛檐到山水花鳥畫;從民俗畫中的棗子、石榴、蓮子等意象到詩歌中的桃花、青松等形象,這些都象徵着生命力的旺盛或生殖力的強勁。中國美學範疇中有許多範疇是以人體或植物的生命狀態來命名的,如肌理、體性、氣、氣勢、風骨、性靈、心、姿、形神等。可見,天人合一,以生命為美,以生機盎然的生命形式為美的觀念,就是東方“同情觀”影響下的東方審美思想。

二、東方“同情觀”對中國古典音樂審美思維的影響

在東方“同情觀”的影響下,東方審美以自然萬物對人的生命是否有益有害為美醜的判定標準, “天人合一”“以生命為美”的審美觀和“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藝術表現觀,深刻地影響着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思維。

1.“天人合一”的和諧觀念,影響着中國古典音樂中音樂結構的審美

在東方“同情觀”的影響下,古代的東方民族都強調人與天和諧相處,都追求“人與天調”,人與大自然和諧統一,即“天人合一。”而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自覺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從《周易》到儒家、道家、釋家都認為,人和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相融而無真正對立。他們或主張泛愛自然萬物,或宣揚迴歸自然,都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這種追求人與天調、親愛自然的觀念,對藝術審美有着非常深刻而強烈的影響。比如,關於音樂的構成,《禮記·樂記》曰:“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比如,莊子在《齊物論》裏説:“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同一。”

在中國古典音樂中音樂結構的審美,也體現着這種“天人合一”的和諧觀念。受東方“同情觀”中“天人合一”和諧觀念的影響,中國古典音樂更多地藉助其結構來表現天地自然和生命意識的一體化,更多地呈現出一種“遊心於萬物之初,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和宇宙觀念,由此而塑造着傳統音樂家隨機開放的以時空意識為先導的藝術思維品格,從而形成一種象徵生命運動的主體文化心理的樂之隨心結構範式。他們常常運用一種即興性的自由變化的反覆,主體的情感與心理變化隨機發揮而又統一於結構之中,注重整個音樂進行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故能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整體美和自然性結構美的印象。所以,中國古典音樂一般是一種散體性的結構,它不追求內在的一種張力,而更多考慮的是一種自然的融入,注重對宇宙自然一草一木、一事一理細細嚼味的生命領悟和情感體驗。它的結構猶如水墨畫的長卷構圖,自由而鬆散,雖然沒有一個嚴格的整體佈局,但卻錯落有致,通過音樂速度與節奏的疏密變換、對比與統一來體現其對音樂的合理組織,即所謂貴在意到情適。比如,《十面埋伏》琵琶古曲,曲式結構採用多段體和變奏的原則,但是音樂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繫,具有傳統戲劇及章回小説的敍事特色。這種聯繫,不是靠邏輯和結構來進行整合的,而是自然的一種發展和變化,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是情感的需要,變化的需要。

2.“以生命為美”的審美觀和“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藝術表現觀,影響着中國古典音樂的精神內涵

東方民族在“同情觀”影響下,形成了“以生命為美”的審美觀和“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藝術表現觀。這一特點在東方所有的審美形態上都表現出來,東方民族所產生出的經驗性的審美範疇,幾乎都染上了以健旺的生命形式來類比、象徵地表達的色彩。比如,東方民族人體美的觀念就是健康、性感、生動、姿態優美、服飾豔麗。對山水之美的要求是雄壯、氣勢、葱蘢的植被;森林寧靜而深沉,充滿深意。最根本的是,在藝術表現自然與人的時候,無論是對對象的性質、形態還是其他形式因素方面的展現,都以旺盛的生命力和物活感為基準,來傳達生命力之美和崇拜這種美的感情。

正是在這種“以生命為美”“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觀念的支配下,才使得追求對生命本質的完美表達,對生活中生命情趣的自我表現,成為了中國古典音樂的重要精神內涵。因此,中國古典音樂均是通過身體與心靈的內在體驗的方式去構建或接觸音樂世界,以生命直覺體驗去發現和把握音樂的內涵。所以,中國古典音樂重視情感和體驗,重視從音樂結構到意境要體現藝術家用“心”去完善自身體驗的心理過程;重視把“人”作為中心來加以強調的深層體現。中國古典音樂美學思維遵循的不是理性的邏輯思維程序,而是情感的、意願的、慾念的趨向。在古代士人的觀念裏,音樂是心靈世界的直接產物,“音者,心聲也”的説法就曾得到歷代士人的擁戴。從對聽者心靈的攫取來説,音樂由於是發乎人心,比語言要顯示出更多的優越性,所以孟子説:“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也就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可見,中國古典音樂就是由聲構成音,由音構成樂,由樂表現為音樂的整體藝術。正如《禮記·樂記》中的《樂象篇》曰:“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唯樂不可以為偽。”這段話揭示了音樂極為豐富而又高尚的境界,它無疑是一種特有的文化內涵及人的生命力的表現,昭示着人類靈魂之真。《天聞閣琴譜》所記載的古琴曲《流水》,之所以被演奏者鍾愛,就在於作者的內心世界對自然的靜穆觀照,以及同宇宙自然相與悠遊所產生的體驗境界,它所激起的不單純是情緒變化,更是生命之道的超升。所以,樂曲雖然表面上是對景物的描述,而實質是借景抒情,體現着一種坦蕩闊大的胸襟以及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正如康斯坦丁諾夫《音樂美學原理》所言:“音樂擁有極完美的手段,以精確地組織音樂能夠廣泛引起那些情緒、感受和情感,並在那些情緒、感受和情感中反映特定時代的、社會階層的、特定類型人所特有的複雜的人的態度。”正是在這種“以生命為美”“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審美觀念的支配下,中國古典音樂才走上了重神輕形,追求音樂中體現最高境界的精神內涵的道路。

綜上所述,在東方“同情觀”的影響下,東方審美以自然萬物對人的生命是否有益有害為美醜的判定標準,形成了“天人合一”“以生命為美”的審美觀和“以生動生氣的形態為美”的藝術表現觀,深刻地影響着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思維。

古典音樂的論文11

摘要:無論是外來的古典音樂還是中華文明遺留下來的古典音樂,都是我們今天不可再生的精神財富與資源。古典的音樂可以帶給人們對命運和未來無限的嚮往,留下不可磨滅的精神,但受各種原因的限制,我們的古典音樂並沒有起到它應該起的作用,學校的教育對古典音樂的學習有嚴重的滯後性。因此根據社會的現狀,提出強化國中校園古典音樂教育的幾點看法,希望古典音樂能在國中的音樂課堂中得到普及。

關鍵詞:古典音樂 知識源泉 國中音樂課堂 音樂鑑賞

在國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古典音樂的學習基本沒有興趣,甚至較為反抗,很多學生都是心不在焉的狀態。國中音樂教學課本里所選擇的作品都是經過相關專家進行評估挑選,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但是學生並沒有對中國古典音樂有所興趣。如今世界日新月異發展迅速,給世界帶來了太多的影響,如同快餐一樣的音樂文化認識有所偏見,不僅阻礙了平穩的古典音樂鑑賞教育,還影響開展古典音樂的發展和學習,使得很多優秀的古典音樂作品都沒有很好的發展和普及。教育學家賀綠汀曾經説過,“音樂可教育和塑造中國小生的修養和文化,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可以影響整整幾代人,不應該被認為是可有可無,或者微不足道的”。因為中國古典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們必須要進行有關古典音樂的教學,對古典音樂進行深入的探索,對現狀進行調查,從而提高國中音樂教學質量,具備古典音樂教育服務的教學質量。

一、樹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由於中學生缺乏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導致學生缺乏對古典音樂審美的價值,他們更傾向於現代音樂歌曲的節奏、新奇、搖滾和流行,所以發現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決中學生缺乏對古典音樂興趣這一問題。教學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這個主題是基於科學的認識論和辯證法唯物論作為其哲學基礎,理性的認識並且依賴於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發展。用哲學的基本理論,探索古典音樂教學方法,這有助於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理解,也是掌握古典音樂知識的有效途徑。根據“注重理解和興趣喜好理論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的心理學理論,在教學中正確使用多媒體,將課堂教學呈現出立體化、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學生對古典音樂課的興趣,加強中學生對音樂的創新思維。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更注重人的聲音、音樂的記憶、想象的音樂和音樂的感知,根據人的聲音感覺的四個要素:音高、音色、強度,時值,利用這些物理特性來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的現狀。利用這些教學方法,來有效解決對古典音樂缺乏興趣的問題,從而樹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二、研究學習方法構建來和諧教學氣氛

在國中音樂課堂中,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增強國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古典音樂本身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可以增長自己的藝術素養,培養感請,有助於發展成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健康的人。怎樣在這個流行音樂肆虐的時代培養國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愛好,是一個非常考驗國中音樂教師教學水平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教師要不斷進行進修培訓,聯繫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培訓中進行思考。還可以尋求互聯網上正確有效的信息,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了對中學古典音樂課的反思,並對學生教學效果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重點需要研究中學生不喜歡古典音樂的重要原因,設計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來形成一個教學提案,通過基準教學的比較,表現出課程的有效性,鑑於具體的問題,可以積極研究具體方法並尋求更有效的對策。

從國中教師的角度出發,國中生學生因為什麼不喜歡古典音樂、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我們需要對文獻的大量閲讀,找出培養中學生對古典音樂喜愛的方法,並能提供參考價值。而且在音樂教學課堂中要進行時效性的觀察,掌握教學的基本情況,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還需要用調查問卷的形式,讓教師填寫問卷,找出教師認為國中學生不喜歡古典音樂的原因。最後根據以往教師的音樂教學經驗,總結和探討學生不喜歡古典音樂的真正原因,並研究設計一個可以突破的教學方法,再將設計的課程與之前進行對比,通過對比教學,研究課程的有效性。教師還要為學生建立個人檔案,通過觀察、調查、比較等方法,在學生藝術能力的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記錄。最後,通過研究整個過程中進行深度的總結及反思,促使學生努力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音樂評價的能力。

從國中學生的角度出發,做問卷調查時我們應該以座談會等形式對全體國中學生進行調查,探究學生對古典音樂的理解程度,並對學生不喜歡古典音樂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歸納,使得研究和評價有重要數據支持。班長和學習委員協助教師精心設計和組織各類校園文藝活動,從而引導國中學生理解古典音樂,促進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三、注重教學與實際的相結合

目前,標準的國中音樂課程是提倡以音樂基礎教學為主,以教師的指導方針,提出課堂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國中音樂課堂中,如果發現學生不理解古典音樂,不知道如何去鑑賞古典音樂,那麼教師應該善於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創設教學情境,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使得每位學生都可以實現更好的學習。而且學生置身於教學學習情境中可以發現自己存在的新問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與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古典音樂鑑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目的性。為了讓學生能對古典音樂感興趣,教師也應當做一些學習計劃,比如每週讓每個學生選擇一首古典音樂進行鑑賞,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聯繫教師,也可以推薦優秀的古典音樂作品,讓大家在課堂一起探討和解讀;在音樂課堂上仔細品鑑古典音樂,慢慢去感受和欣賞。通過使用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國中學生對古典音樂也會有質的飛躍和量的提高,對於流向音樂有所減弱,而在古典和民族音樂有很大的發展。從而擴大學生對古典音樂的喜愛,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四、結語

找出學生不喜歡聽古典音樂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可以從內心深處喜愛古典音樂,發現和了解古典音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希望學生可以在古典音樂知識的海洋裏暢遊。在學習古典音樂的過程中,還要求國中教師幫助學

生做好鑑賞工作,因為利用鑑賞,學生可以熟悉學習內容,發現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聽n時才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但因為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不是十分濃厚,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掌握其鑑賞的方法,使學生意識到鑑賞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音樂鑑賞習慣。才能使國中學生在音樂鑑賞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利用引導學生獎賞也可以為備課作好準備。國中音樂教師也應該樹立目標意識,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有着較強的針對性,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促使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創建高效數學課堂。讓他們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原意去享受古典音樂,在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詮釋古典音樂,在研究中可能會出現失誤,但我會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努力查找不足。

參考文獻:

[1]曹大華.國中音樂課堂教學興趣的培養探究[J].科技視界,20xx(33):2.

[2]郭新秀.提高國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實驗的探究[J].學週刊,20xx(11):3.

古典音樂的論文12

論文關鍵詞:

欣賞 中國古典音樂教學 情感導入 情境創設 綜合

論文摘 要: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學習領域,在學校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教學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樂是善於表現人們的情感,並能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音樂教學要創設與樂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綜合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藝術通感能力。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學習領域,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的創作、演唱、演奏最終是為了聽。在學校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項音樂教學活動都是圍繞着欣賞來進行的。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來不斷滲入,很多新的價值觀和文化元素甚至以一種‘強勢文化’的形式衝擊着現代人羣。在我國部制定的《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了關於文化傳承和弘揚音樂的要求”。[4]念着RAP踏着青春動感腳步而來的周杰倫;火辣的、席捲了半個地球的“韓流”,我們的下一代面對如此強烈的聽覺、視覺衝擊,還能容下自己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嗎?

先進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但這並不能抹煞本民族文化的燦爛成就,相反,我國民族文化結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而且應當被我們後人所繼承和發揚。培養學生熱愛民族的音樂藝術,激發學生對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是音樂教育的目的之一。中華民族具有豐富多彩、悠久的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教學的歌唱等活動中只能接觸到其中的一少部分,音樂欣賞則可以讓學生熟悉、瞭解民族音樂文化。音樂教師在這個傳承與發揚的過程中,應該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欣賞中國著名的古典音樂《陽關三疊》、《漁舟唱晚》、《梅花三弄》時,我們採用情感導入、情境創設、藝術綜合三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理解、接受和喜愛民族音樂。

一、情感導入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突出情感。”[2]可見,音樂是善於表現人們的情感,並能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教師應有立足於學生情感、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真正寓美育於音樂教學之中。

學生對通俗、流行音樂有濃厚興趣,課本上的內容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瞬息萬變的精神需求,既然我們無法阻擋流行音樂對校園音樂領域的侵入,何不順水推舟,用一些優秀的、適合學生的流行音樂,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探討,並教會學生選擇健康的、適合自己年齡的音樂。對於校園流行音樂,與其進行適得其反的遏制,不如正面引導。

《陽關三疊》又名《陽關曲》、《渭城曲》,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七言格律詩《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著名的藝術歌曲,原詩是:“渭城朝雨浥輕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現了詩人對即將到關外的朋友戀戀不捨的情誼,寄託了對友人無限的關愛之情。

本課的導引,我是這樣設計的:

導引:播放通俗歌曲,周華健演唱的《朋友》。

師:你們怎樣理解“朋友”這個詞語?

生討論並舉手回答。

師: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古人對朋友的情誼。

播放合唱《陽關三疊》,對比:古人和現代人對待友情的方式。

古人——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現代人——一生情,一杯酒。

古人一句“勸君更進一杯酒”既顯出豪氣,又道出對友人的不捨,如今的“一生情,一杯酒”,又是對友情的一種感悟:朋友之情猶如杯中之酒,越久越濃。二者都把友情寄託在了酒裏。

在對本課進行了如此的感情鋪墊後,學生已然接受,再對此曲進行分析,如曲中意境、何謂“三疊”等,學生們對古曲還會有排斥嗎?

在本堂課中,我用學生容易接受的通俗音樂作為導引,為他們在古典與通俗間架起了橋樑。

二、情境創設

音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一個吸引的過程,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感染學生,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投身到音樂實踐中去,促進情感體驗。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在《關於教學內容》的幾點提示中指出:音樂教學要創設與樂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富有感情的表現力,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習音樂的信心,使他們在欣賞過程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薰陶。

如:《漁舟唱晚》可以用三幅畫將整首樂曲連接起來:第一幅:湖濱晚景;第二幅:漁歌飛揚;第三幅:湖邊月色。

教學過程:

1。結合三幅畫聽全曲,併為樂曲分段。

2。分段聽賞,體會每段畫面和情境的不同。

第一段:安靜;第二段:熱鬧;第二段:安靜。

3。用手裏的樂器和模仿每段的音響效果。

第一段水聲較弱,用報紙模仿水聲。第二段學生可以自己設計船槳划水聲,啟發學生還會有什麼聲音,可以有人聲,有很多船靠岸,船上人的講話聲。

4。用自己設計的音響效果和音樂。

用圖畫和音響讓學生身臨其境,理解曲中意境,對於學生來説,要理解中國古典音樂,這應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綜合

在教學中提倡綜合教學法,把其他學科如文學,當然更少不了音樂的姊妹藝術如舞蹈、戲劇、影視、,有機融合於音樂教學中,“即以共同的要素實現各學科的溝通和連接,這種綜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藝術通感能力,而達到超越種種感官的特異性而上升到相互溝通和相互替代,比如聽到音樂產生視覺表象,看到形狀色彩,產生冷熱輕重的感覺”[4]。

詩、畫、樂合為一體的教學,如:《梅花三弄》。

導引:

1。播放羣舞《梅花》。

師:大家看出這段舞蹈表現的是什麼嗎?

生:梅花。

師:你們見過梅花嗎,它有些什麼特點?

學生接着會答出梅花的形態、顏色。教師再以梅花在冬季開放來引出梅花具有的堅韌品質。

2。出示梅花圖片,學生在視覺上被梅花所吸引。

3。古今有許多以歌頌梅花為題材的藝術作品,如詩詞:陸游的《梅花絕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毛爺爺的詞《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師:讓學生背誦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師:我們欣賞了這些表現梅花的藝術作品後,來聽一段音樂《梅花三弄》,大家注意這首樂曲表現的梅花的高貴品質,並注意這首樂曲的主題。(欣賞)

師:聽賞完這首樂曲,大家來討論一下梅花的品質。

生:不畏嚴寒,迎雪怒放,剛毅堅貞。

師:再聽一遍全曲,注意主題反覆了幾次?

生:主題反覆三遍。

師:對,這也是“三弄”的來由。

復聽全曲,進一步理解曲中意境。

四、聽賞有關梅花的作品。

《紅梅贊》是在江姐走向刑場所唱的,這首歌用梅花比喻共產黨人的高貴品質:越是面臨危險,越是信念堅定。《梅花三弄》的難點在於它是表現意境而非表現情境,前面之所以用了很長篇幅的兩種藝術形式來導引,就是為了讓學生先理解意境,再沿着這個方向聽賞音樂。

其實在這三種教學方法中,都少不了應用其他姊妹藝術,如在欣賞《漁舟唱晚》時,可讓學生先吟誦白居易的《暮江吟》。又如在欣賞《陽關三疊》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表達友情的詩句,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等。這些都可以和音樂教學融會貫通,幫助音樂教學更順利更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曹理,繆裴言。中學音樂教學論新編[M]。高等出版社,19XX。

[2]教育部司。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3]課程教材研究所。國小音樂教材六年級下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4]鄧曉霞,楊寧。中國音樂欣賞與相關知識在教學中的綜合與延伸[J]。兒童音樂,20xx,(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