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民族器樂在中國小音樂中的重要性論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9.16K

【摘 要】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器樂都是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將優秀的民族器樂文化引入到中國小音樂課堂中來,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從器樂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學習器樂的興趣、民族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三個方面,探析民族器樂學習在中國小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民族器樂在中國小音樂中的重要性論文

【關鍵詞】民族器樂;自信心;綜合素質

一、民族器樂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導師,可以引導孩子有效地學習。音樂家冼星海説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琵琶,是古老的彈撥樂器,音色柔和優美,國中音樂鑑賞課《十面埋伏》就是琵琶曲中的峯頂之作。第一部分作者利用琵琶鏗鏘有力的節奏模仿扣人心絃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描繪出戰場特有的號角聲;第二部分節奏緊促,音樂多變,演奏上運用多種指法,描寫了激烈的廝殺、拼搏,驚天動地;第三段的烏江自刎旋律低沉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在樂曲的講解中自然地進入到課堂主題,在簡單介紹琵琶後讓學生對琵琶產生興趣。在音樂教學課堂上,學生有時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們要多動腦筋提高學生的興趣。用講故事激發學生興趣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一段很好聽的樂曲,總是有精美的樂器伴奏,而樂器的背後都會有動人的故事。例如《戰颱風》這首樂曲,是作者王昌元在上海港碼頭體驗生活時,有感於工人與颱風搏鬥而作的一首古箏獨奏曲。樂曲開頭表現了碼頭繁忙的場景,到第二段颱風來臨威脅碼頭貨物的安全,到第三段全曲中心段落表現碼頭工人不屈的精神,第四段雨過天晴碼頭工人戰勝了颱風,保護了國家財產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最後一段碼頭上又恢復了歡騰的氣氛,整個作品成功地展現了工人的英雄形象。

二、民族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最好的指路燈,只有對自己充滿自信才能更有效地學習老師所教的知識,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認真的學習態度學習知識。在孩子心目中,老師的地位是權威的,對他自信的樹立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孩子的評價,給予客觀公正的評論。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分析孩子的心理狀態。對於一些膽小的學生,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在音樂課堂上給我們表演小節目,其他同學可以敲擊桌椅配合他的伴奏,鼓勵他。這樣,學生不僅能學好樂器,還可以增強自信。上課前五分鐘我們可以留給學生展現自己的“小舞台”,讓學生表演上節課老師教的內容。程度好的學生可以吹一些簡單的小曲子,並對其表示讚賞鼓勵。如果到了一些節日有更大的舞台時,同學們就可以表演一些簡單的小樂器來合奏,這樣會增強孩子們的凝聚力,提高集體榮譽感。

三、器樂教學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一説:“音樂是人的教育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教育就不完整,離開了音樂就談不上是全面發展的人。”《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器樂演奏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見器樂教學在音樂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在音樂課堂中,器樂的學習不僅能增加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同各個器官的協調配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帶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認識五線譜、唱旋律、聽節奏等,更深一步對音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器樂教學有助於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是每一個學習者必須經歷的階段,有些樂理知識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和記憶,學生會產生牴觸情緒。但是這些基本的的樂理知識和樂器相結合就會非常形象方便記憶,例如波音記號和滑音記號單憑老師的講解學生理解的就很吃力,配上器樂就方便多了,因為學生的大腦裏反映了直接聽覺和視覺的圖片就會產生更深的印象,加上老師的指導就會牢牢記住。器樂教學在幫助孩子的智力和思維有着顯著的影響。在學習器樂過程中我們的器官是多方蠻配合的,眼、耳、口、手、腦,看譜,記譜要動腦、動手通過各個器官的配合協調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思維的多向發展。高音就是小鳥的聲音,這樣學生很快地掌握了音樂的形象,智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結論

民族器樂器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所有演奏器樂的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解釋和反映藝術家的內心世界,通過自己的技能、形體和表情變化來展現音樂作品的全部內涵,給人們以最美好的視覺聽覺的享受。

參考文獻:

[1]劉正維.民族民間音樂概論[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陳燕妮.發展孩子的音樂能力[J].中國教育學刊,2005.

[3]傅利民.中國民族器樂配器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