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通用11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3.1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通用11篇)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1

3月24日,全體國中音樂教師在我校開展“有效歌唱”研討會,由我校葉林海老師和方埠中心學校潘淑丹老師分別上了一堂“有效歌唱”教學課,在上課之前,嚴老師把我們聚集在多媒體教室,給參加活動的每位教師佈置了一個任務,針對課堂上出現的某一問題進行研究,因此我選擇了“老師在課堂上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方面來説點自己的想法。

每當上完音樂課我在想,這堂音樂課學生快樂嗎?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快樂了嗎?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嗎?學生對作品理解了嗎?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嗎?在課堂上學生成為主體了嗎?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應該思考的是這些。

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後感觸很深,兩堂課中我認真聽着、記着,寫下了2位老師在教學上的閃光點,也記錄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更多方面是給予肯定的,值得我們新老師學習,如老師的親和力,我覺得潘老師在這方面表現得很好,她甜美的微笑更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的伴奏、教師的歌唱教學、教師的範唱、教師的引導、言語的激勵、激情的表現力、合作意識、又如教師誘發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對歌曲的興趣、樂器的演奏等方面都可以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中體現出來。

然而有些方面也是我在平常教學上容易忽視的,如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我更多的只是讓學生學會了唱這首歌,處理歌曲重難點而忽視學生們對歌曲的理解,再如學生興趣程度,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亞所説:“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課堂上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老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識,並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用腦、用耳、動嘴、動手去完成老師所佈置的學習任務,關鍵在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愉快的心情是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堂音樂課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他們始終在輕鬆愉快、歡樂活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課堂的教學效果將是事半功倍。又如師生互動與合作、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既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又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他們都渴望得到老師賞識,能和老師一起活動、表演,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為教師,我要更善於動腦、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樹立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通過此次教學研討會,讓我受益匪淺,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更期盼着能和各位同行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2

對教學實踐一片空白的我來説,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是我提高實踐新課程教學能力的當務之急。

中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隨着新課程的推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經驗面臨嚴重的挑戰。傳統的音樂教學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把學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只傳授知識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實際模仿。隨着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關注課堂的民主開放,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想象和創造的環境,始終使學生的學習處於興奮之中。音樂教育出現了全新的、可喜的變化。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學習音樂新課標中的一些體會。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文性

2、審美性

3、實踐性

課程的基本理念分為: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

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

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

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在教育變革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以學生為本,站在中學生的角度,瞭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改革傳統的唱歌課、音樂知識傳授課和思想品德教育課,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或促進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這一切,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在親身體驗或實際模仿的過程中,懷着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以來過分強調了它的知識性,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顯然,這種注重“知識”忽視“藝術”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理念,與新課程標準也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審美”。學生在審美過程中,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長此以往,學生們必然會在“審美”的藝術教學中受到薰陶,從而用他們的“愛”去感染身邊的人,最終使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美的社會。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多營造一些發現美、傳播美的良好氛圍。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再努力、再學習,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3

《音樂新課程標準》綱要曾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同時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並提倡在實踐中學習。”也就是説要以學生為本,改變過去在音樂教學中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主體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能力和需要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學習天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抓住“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這一基本理念,課堂教學總體設計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自然.密切圍繞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教學方法,去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第二單元《春天來了》一課。如果讓學生坐在教室裏盡情地描繪春天的美景,那會是多麼單調,多麼枯燥,更談不上美的體驗。於是,將學生領到了教室外面的操場上,這裏,美麗的迎春花、桃花映入眼簾,它們競相開放着,鮮豔的色彩激活了孩子們的內心情感,他們高興的跳着、叫着,還有翠綠的小草,飛舞的小鳥都在陪伴着他們……一切一切。孩子們融合在了大自然中,而這種體驗是多麼的深刻,多麼的美好,他們再唱《小雨沙沙沙》,再次聆聽《春天交響曲》更加激發了孩子們內心對音樂深刻的感受。

所以,帶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給他們最直接、最強烈的感官刺激,會使他們充滿了對大自然、對生活更深的情感,同時在音樂這種潛移默化的渲染中,陶冶了性情,增長了知識。

音樂是培養兒童高尚情操,開啟智慧的重要途徑。自古以來的教育就離不開音樂,也許它的作用並不太明顯,但是它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為孩子們今後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把孩子置於“小皇帝”的今天,人人都在為他們創造條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思想,導致他們養成了以我為尊,目中無人的不良情感。所以,在教授歌曲《小胖胖》時,尤其注重思想教育及情感滲透。

首先在學生傾聽歌曲、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感受小胖胖的前後行為變化,並且通過討論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小胖胖的行為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從而自然地加入情感滲透。這一環節,克服了以往單純説教的方式,採用學生歸納總結,突出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意識,這樣更容易被學生吸收、消化、理解,而且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為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了一個表演環節,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分別到台前扮演奶奶、叔叔和小胖胖三個不同角色,之後按照歌詞內容自由創編故事情境及動作進行表演。學生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課堂的學習氣氛達到了高潮,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不僅有助於歌曲的深度理解與掌握,對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創編能力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又使他們的思想更進一步,使得那些有不良習氣的學生明白了應該學習小胖胖哪些行為,通過小胖胖尋找自身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與克服。

所以説音樂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4

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同時擴大了自己的視野。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既緊張又驚喜。通過觀看視頻專家精彩、詳細的講課,參與在線的研討與交流,不僅使我個人思想覺悟提高了,知識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確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積累了經驗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領悟到教師責任重大。孩子是國家之棟樑,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喜歡與否,與老師的思想引導有着很重要的關係。教師要注重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為範,學高為師。

這次新課標學習,注重學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這點我覺得非常好。很多學員大方的把自己的優秀的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經驗、工作總結、論文等學科資源上傳上來供大家共享。大膽、積極的參與在線的研討與交流,還介紹了很多課件資料網給大家。這充分達到了相互學習,不吝指教,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這對於今後的音樂教育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百利而無一害。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確立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在音樂教學中始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音樂興趣的培養、改正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積極倡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紮實的獨立創造音樂、欣賞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讓我更加確定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通過觀察、傾聽、交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靈活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通過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表現,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此外,在教學進程中,還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讓我清楚知道: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在教育領域中大膽的實踐和創新,以適應教學的要求。要儘可能的進行學科的整合教學,使學生得到一個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能力。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着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總之,這次學習,受益良多!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5

20xx年9月至12月,我有幸參加了內蒙國培培訓,通過參加國培培訓,聆聽教授專家的講座,在與同行教師的切磋中感受頗多,受益匪淺。這次培訓也是我們教師“充電”的好機會,培訓激勵着我們教師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在今後的工作中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以學生為本,為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在9月份內師大繼續教育學院的三天的集中培訓中,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學院的領導為我們安排名師講課,教學內容涉及到中學教學的實際使我受益匪淺。在短暫的培訓期間很多的想法在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同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培訓是一個人反思進步的過程。三天的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恆的。

回到學校,10月到12月是網上自主研修學習,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在思想認識方面有了提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時也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義,信息化的社會來臨對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戰,課程改革為教師專業化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台,特別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讓我明確了本次培訓的目標、內容,力求使自己由專業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要從重結論轉變為更重過程,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多去讚賞他們、而少去批評責罰他們,要用真愛去關心他們,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並時刻留意關心學生的反應和變化,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他們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在教育過程中多給學生一片屬於他們能力表現的天地,讓每一個孩子都充滿陽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首先要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

第二,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不斷學習,如今不斷創興的知識和信息時代的快速傳播,有些學生可説是見多識廣,知識量在飛速增長。學生除課堂學到的知識外,在廣闊的課外天地裏,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許許多多“新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老師也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的科學文化知識才可以應對,不斷的充電,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中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和學生的需求。

第三,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

第四,加強交流,多與同行教師探討交流。多方面聽取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

總之,作為教師,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要對教育教學充滿信心和希望。雖然這次短期的學習已近尾聲,但終身學習還在繼續。在培訓過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盪將伴隨我以後的教學生涯。相信今後的我定能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6

音樂活動離不開感受,在音樂中讓學生充分的去感受音樂是很重要的。我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創新,學生身上潛存着豐富的創造力和敏感的思維能力,我們要把學生融入到音樂活動中,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開發。從感受音樂入手教學生學習音樂,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表現欲和自信心。會表演、會創編學習積極主動,印象深,記得牢,從而使“學會”變成“會學”再到“創造性的學”,使學生在充滿音樂歡快、愉悦的氛圍中讓學生紮實的學到知識,並利用已學的技能進行創新,發展提高了學生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教唱歌曲時,首先讓學生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學生表達出來。在學《高高的蘋果樹》這首歌時,我用簡筆畫的方式畫了一個高大的蘋果樹下畫兩個席地而坐的小孩,簡單、明瞭。讓學生聯想自己在樹下會幹什麼?在豐富實際感受的基礎上對歌詞中的詞意有了進一步理解,使其產生相應的感受,然後我用歌詞按照歌曲的節奏來朗誦它的內容,並讓學生學習。當學生學的容易時,他們對自己有了信心,對活動有了興趣,也促使他們會自然的按自己的意願感受音樂、表達音樂。然後我示範演唱歌曲。讓學生學唱三遍後我把畫上的蘋果擦去換上幾個橘子,讓學生來學習創編新的歌曲。最後讓學生來想出還可以換成什麼水果樹。邊唱邊跳對於中班學生來説是他們的發展特點,他們的表現有了粗淺的技能和經驗,他們不但喜歡用歌聲來表達感情,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平時多讓學生觀察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啟發,同時也給學生一些示範動作,教給他們一些表達方法。在創編動作時,當唱到“我們唱歌,做遊戲”時,學生都會隨着音樂結合生活中的事創編各種動作;如:兩兩相對拍拍手;幾個人拉成圓圈開心的轉一圈;站在地上點頭等;在創編動作中,逼真的表現出了學生們投入的喜悦之情。

我覺得這樣上有幾個好處:

1、用簡筆畫來代替了原來的圖片,簡單、明瞭,減少了教師準備教具的時間,但卻不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我想這樣的方式可以多用。

2、活動環節清楚,層層遞進。從學唱、仿編到創編,逐步加深難度,使活動富有挑戰性,而不是機械地反覆。而且在學唱仿編不同的水果樹時學生也同時在熟悉、學習歌曲的節奏、旋律。

3、豐富學生的有關經驗。在活動中,有的學生提出換成“西瓜”,於是馬上有學生反對:“西瓜不是長在樹上的”。通過的討論、交流和碰撞,豐富了學生們的經驗。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7

《中學音樂課中節奏教學方法初探》這篇文章中筆者主要闡述了一下幾點教學理念:一、何為節奏?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是音樂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礎,任何音樂都離不開節奏。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節奏是構成音樂時間的實質,是音樂的核心和骨骼。不同的音樂形象需要特定的節奏形態來完成。三、通過教學案例分析來闡述中學音樂課中一些實用的節奏教學方法。

結合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的重要性,準確的`把握好節奏是中學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音樂教學中有針對性進行節奏訓練,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增強他們互相傾聽、協作合奏的能力,還可以很好地調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於培養學生獨立的識譜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理解、表現等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音樂教學基礎內容之一。

因此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培養學生良好的節拍感、節奏感,是學生學習音樂所應具備的技能,是進入音樂藝術殿堂的第一步。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提高學習節奏、學習音樂的興趣,老師可以在律動中讓學生感知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也可以在音樂遊戲中滲透節奏訓練,巧妙設計節奏教學;其次可以在歌唱欣賞活動中貫穿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以及在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中,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8

在這幾次學習新課標活動中,我再次研讀了新課標,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課標,我還自學了《新課程表準解讀》,使我對音樂課的性質與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充分發揮其美育功能,音樂課還應體現創造性價值、社交價值、文化傳承價值。下面就從如下幾方面談一談我對新課標的幾點認識:

一、突出“審美”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首先它是一種“美”,也正因為有了“美”才有了它本身無限的生命力,因而音樂教育首先要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傳遞美。其實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的教學大綱就已經提出了,音樂要具有審美的功能,不過當時還僅僅是一種意識和提法,並沒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而在1992年的頒佈的教學大綱更多傾向於知識技能的培養,審美更加淡化,於是學生喜歡音樂但不愛上音樂課,音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失敗的。1999年6月,隨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提出,素質教育工程已經全面啟動,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課程體系、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教育的每一個領域無不流淌着新鮮的血液。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把“審美”置於核心地位,並在學段目標和內容標準中有着具體的要求,例如:“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的變化”等等,字字句句幾乎無不滲透着審美。所謂核心,即重中之重。可見,“審美”的重要,是音樂本身的特旨決定的,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決定的,是人的發展決定的。

如何突出審美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

(一)培養審美趣味獲得美感體驗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樂不僅對人類,對動物也是這樣(國外有給奶牛聽音樂以提高牛奶產量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是音樂審美的本質表現。我們有的教師看到女孩喜歡跳舞,男孩子喜歡打擊樂,在還沒有聽完全曲,學會新歌,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的情緒時便讓學生盲目地跳起來,敲起來。還有教師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採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為這就是音樂審美教育。通過學習才知道,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應是美感。法國作曲家聖桑説:“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緻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祕的感覺,即美的感覺,藉助於它,人才能領悟藝術”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審美趣味時,不能滿足於對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樂。以上老師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還是對審美教育認識不足。

人的音樂美感屬於社會意識。美感必須是“賞心悦目”“悦耳動聽”的,由五官快適進而使精神需要獲得滿足而產生的那種愉悦,“是經過感官到達於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級心理活動,是在感性直覺中積澱着理性內涵的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二)擴展學生的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在美學界流行着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是説,一個人喜愛什麼音樂,不喜歡什麼音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沒有必要讓人們都有相同的愛好。相反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但這並不是意味着我們放棄了引導和教育。因為低年級兒童由於受年齡、文化、生活經驗的侷限,審美趣味是狹窄的。教師有責任通過音樂教學活動讓他們的審美趣味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擴展,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對當代的音樂作品比較熟悉,因而倍感興趣。然而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在人類歷史長河下創作了極為豐富的音樂作品,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國小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的音樂,對古代、近代、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教材中安排的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風》、管絃樂《春節序曲》片斷、民歌《馬燈調》、合唱《抗敵歌》等內容正是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極好的材料。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中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紹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

(三)提高審美品位培養高尚情x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賞者從這門特殊的藝術中感受歌曲(樂曲)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內涵,從中獲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昇華,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許多哲學家和音樂大師對音樂的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給予高度評價。或曰“浸潤心靈”,或曰“淨化靈魂”,或曰“改進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當前文化市場發展不平衡,在相當範圍內主旋律不響亮,優秀民族文化不佔主導地位,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滲透到各個角落,學校也不例外。低年級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而好奇心與模仿能力卻特別強。他們居然也跟着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愛呀”,他們居然也不談四大天王呀,xxx呀,成了兒童追星族。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心態扭曲,迷失了人生奮鬥目標,嚴重地危害了少年兒童的身心,影響他們健康成長。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樂作品,精心設計音樂教學課內外活動,通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促進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的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淨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x。我們可以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氣氛中讓學生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啟發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那有力的節奏,那鏗鏘的“起來,起來起來”歌聲呼喚中,聯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冒着敵人的炮火,前赴後繼與敵人戰鬥的情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在音樂遊戲“好朋友來了”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愉快地邊唱邊進行角色表演:“客人”來了,輕輕“敲門”,主人“開門”,互相問好;主人招待客人“請坐”,告別再見。在唱唱、動動的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朋友見面的快樂,懂得了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的重要事實就是如此,提高學生審美品位,培養學生高尚情x,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強調“創造”

時代的要求呼喚創新,社會的發展呼喚創新教育。通過音樂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論教書也好,編教材也罷,努力開發教材的創新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必須強調的。

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音樂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產生了音樂。音樂課程在中國小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獲得審美愉悦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這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也是音樂教育的特徵。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中有一個課例叫《東北好》,就非常好,這首歌的歌詞介紹了東北的三寶:老山參、大水貂、革兀革拉草,風景:鏡泊湖、長白山、棒棰島,教材來自熟悉的生活,學生有着切身的體會,學生唱起來很有興趣,真正的做到音樂從生活中來,音樂歌頌生活。現在的教材象這樣的例子不少,如《跳竹竿》、《生活中的聲音》《音樂與生活》在實際教學中都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再一次被肯定,這是將來教學發展的趨勢,因而在審視教材的時候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加強學科間的融合,體現知識的完整性

素質教育的需求以及兒童的認知方式,要求課程結構、課堂教學要加強學科間的融合,尤其是國小更是如此。在國外,綜合的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並在進一步的探索之中。設置綜合課程,減少學科分類是新一輪課改的方向,對於音樂教學來説亦是如此。我覺得,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語文、英語、美術教學等,使學生從多種渠道理解音樂,體會音樂中的情感,抒發音樂中的情感,給音樂教學注入更多的內涵,使音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五、重視趣味

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材編寫更應重視這一點,為教學生動活撥、豐富多彩提供資源保障。

新的時代喚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時代的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觀念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一個嶄新的理念逐漸在頭腦中形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法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立,都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音樂文化修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這是時代賦予音樂教師責任。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9

我有幸參加國培教育的國中音樂,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培訓,讓我受益匪淺。

隨着課程改革的推廣與實施,過去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教師必須經過多層次、多部門的培訓學習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那只有通過培訓和再繼續學習。我參加了國培,有幾點體會。

一、我認識了國培

國培是專門為教師繼續教育提供的一個平台,是教育專家與教師之間建立的交流紐帶。在國培中,我可以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可以關注教育發展的焦點,還可以瞭解教育信息。更主要的是認識一線的教師,和他們共同探討、交流教學心得,探索教學新策略、新理念,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我學到了新知識

音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音樂知識。這次國培,如果在音樂教學中,運用音樂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創作意識、關愛意識等,注重對學生多方面的綜合素養的培養。“班級音樂會”是學生髮展音樂會興趣,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舞台,學生可以利用任何屬於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音樂特長,張揚自己的個性。在音樂教學中,只有利用音響和視頻本身的魅力吸引,去感染學生,學生才能自覺自願,積極主動並富有創造性地無拘無束,輕鬆愉快地參與音樂教學。

三、我提高了認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才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景,把學生帶入到情景中,才能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切實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這次國培,讓我認識了一些新的教學策略,新的教學理念。同時,還結識了一線教師,在國培中共同成長,通過培訓和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總之,我要努力學習,把握機遇。我慶幸自己擁有了這次國培機會,我也很好的把握了這次機會,在收穫知識的同時,也收穫了珍貴的友誼。今後,在音樂教學中,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10

2014年10月7日—10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省農村中學音樂教師短期培訓。作為一名農村音樂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我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更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在教學能力、理論水平上有較大提升。在此,我非常感謝學校和教育局為我提供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感謝培訓學習中給我們上課的藝術教育界的老師們。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收穫很大,同時也感到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的差距。十五天的培訓很短暫,十五天的培訓卻很紮實,十五天的薰陶更是讓我有脱胎換骨的感覺。理論講座為我的頭腦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專業指導,讓我在教學技能提高的同時收穫了一份快樂心情。

一、改變觀念

敬業精神與科學的教學法相結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經常會説工作忙、雜事多,常抱怨學校教學條件差,學生的基礎差,是樂盲,沒有專門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於是工作中總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思想狀態,總想着教不好學生不是我的能力問題,而是許多的客觀原因造成的。通過此次學習,徹底改變了我的這種“寄生蟲”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條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創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條件下,也同樣能做出不平凡的壯舉,同樣也能培養出出色的孩子。

二、以名師為榜樣,以城市孩子的素養為培養目標

參加了這次“國培”,在教授及其他專家傳授理論方法的同時,還順勢播放了一些全國名師音樂大賽的課堂教學視頻,那些名師們紮實的基本功,行雲流水的課堂教學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師至所以能讓家喻户曉,這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孩子們的優秀與教師的引導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三、努力實踐,力創特色

這次培訓,我找到了適用於中學音樂教學的一種方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學會最難的知識,在教育行為上是將語言、動作、音樂三元素融為一體,以節奏為核心要素。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不斷地創編新穎的遊戲,這些方式來源於生活,取材於大自然,學生當然會感興趣,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這次培訓僅説“收穫大”是不夠的,我會把這次提高專業成長的機會變成充電提高的起點,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國中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篇11

這次新課改遠程研修培訓的學習,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次培訓使我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並且使我對其有深刻的理解。

這次培訓主要是對新教材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特點、教學技巧等進一步瞭解;還請專家做了專題講座。總之,通過講座、看視頻、研討等這樣的形式,教師們學的、聽的都非常認真,而且感觸頗深。通過學習,我不斷地學會自我成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此我自定了以下計劃:

1、終身學習,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因為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説,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規定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己,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3、熱愛學生,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麼方法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着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辦法,並且能將這種辦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