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藝術

京劇藝術如何創新

欄目: 藝術 / 發佈於: / 人氣:4.2K

“受西方教育的清朝宗室格格德齡郡主來到宮門深鎖的紫禁城,面對專橫的慈禧、絕望的光緒,一羣爭風斗氣的後宮宮眷,迂腐不堪的八旗官宦,一段西方文明與陳規舊律衝突的故事也由此展開……?”中國國家京劇院新編歷史劇《曙色紫禁城》以生動的故事、創新的視角、多樣的形式獲得了各方好評,目前已經在全國巡演了45場。國家京劇院老旦名家袁慧琴在劇中扮演慈禧一角,對老旦唱腔和人物的性格多有開拓,突破了人們印象中慈禧守舊、頑固的形象,演出了慈禧複雜的人性。劇中有一段慈禧和榮祿的對話,這對昔日的舊友、今日的主僕的欲説還休,通過兩人的對手戲精彩呈現。“説什麼九五尊福樂安享,我是那獄中囚徒代過受償。”袁慧琴一段唱腔將一個閉鎖深宮的女人數十年來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藴含其間,讓人們從“人”的角度重新理解慈禧,也給人們提供了重新審識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京劇藝術如何創新

袁慧琴坦言,《曙色紫禁城》的創排,最初起源於袁慧琴觀看的一出香港話劇團話劇——《慈禧和德齡》。“德齡與慈禧,這一新一舊、一老一少,相遇在辛亥革命爆發前夕的.歷史一刻,引發的故事令人感慨萬千。”袁慧琴請來了話劇原編劇何冀平擔任京劇編劇,“香港戲劇教父”毛俊輝擔任導演,希望通過國際眼光給傳統京劇藝術呈現注入新的血液,“留住老觀眾、吸引新觀眾”。有了話劇劇本的紮實基礎,加上嚴謹的唱腔設計、現代化的舞台呈現,讓《曙色紫禁城》獲得了觀眾包括不少年輕人的喜愛。《曙色紫禁城》在北京大學演出後,一些過去從不愛看京劇的大學生對她説:“這個慈禧太有味道了,性格太豐富了。這樣的京劇,我們肯定愛看。”而在針對北京朝陽區國小的專場演出中,《曙色紫禁城》獲得了眾多“00後”國小生們的青睞。“我怎樣才能唱成您這樣好?”“您是怎麼理解慈禧和德齡的關係的?”在與國小生的演後交流中,孩子們的熱烈而專業的提問,令袁慧琴大有觸動:“藝術是共通的,想不到國小生也能這麼喜歡這部劇,今後要做更多京劇普及工作。”

京劇藝術如何創新,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袁慧琴通過一出出劇目實踐深化了京劇創新的思考。她總結道,首先要“出新不出圈”,京劇要和其他藝術相互借鑑、融合,在舞台上提供多重的審美意藴。比如《曙色紫禁城》在尊重京劇程式和規範的同時,又結合話劇藝術的長處,改進戲曲節奏和結構的散漫。其次,要有時代感,要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情趣。21世紀觀眾審美情趣是綜合化的,多年來,她一直在力圖使自己的表演貼近時代,創作適合當下審美的藝術作品。而最為關鍵的是,要將人物“立”起來。袁慧琴説,“通過創作描摹出豐富複雜的人性,這才是好的劇目。戲曲如是,藝術如是。”袁慧琴的老師李金泉在九十高齡觀看了《曙色紫禁城》後十分激動,稱這部戲將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在袁慧琴看來,這就是對她藝術創新的最好肯定。

對接傳統和現代,是袁慧琴藝術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12歲進入湖北宜昌藝校之後,袁慧琴因為獨特的嗓音條件被選中工老旦。青春年華,誰不想打扮得光鮮亮麗站在舞台中央?袁慧琴不是沒有過猶豫。直到17歲遇上了自己藝術道路的引路人——京劇老旦藝術大家李金泉,拜在他的門下學習“新李派”老旦表演藝術,在感受李金泉對藝術精益求精追求的同時,李金泉對藝術善於博採眾長、勇於不斷創新的曠達胸襟與魄力亦深深感染、感動着袁慧琴。從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到進入國家京劇院排演《八女投江》《契丹英後》《火醒神州》《對花槍》《紅燈記》《楊門女將》等,袁慧琴不斷拓展着老旦的戲路和審美內涵,被稱為“千面老旦”。如今,袁慧琴對老旦行當有了舞台經驗累積後的深層次理解,“老旦最能展示女性經過歲月沉澱後的從容厚重,那種母性充滿了女性魅力。”

互聯網時代,她將更多的目光投入到了推動戲曲和新媒體的結合上。擔任了中國傳媒大學戲劇戲曲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的她,希望利用數字化京劇網絡平台傳播我國國粹文化,為過去的珍貴歷史建檔、為年輕人瞭解戲曲搭建平台,“給古老的藝術插上現代傳媒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