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湖北省語文模擬考試古文答案與解釋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3.09W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原

湖北省語文模擬考試古文答案與解釋

弊[宋]

歐陽修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薄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之必量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餘。故三年而餘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採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歎也!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衞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鬥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鬥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凶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苟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遊惰;今之長大壯健者遊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有刪改)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相與笑之曰:鄙

鄙:卑鄙B.場功甫畢

甫:剛剛C.或採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D.籍之以為廂兵

籍:登記【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鄙,見識淺薄。【大學聯考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易錯提醒】考查重點實詞“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視農業所造成的惡果的一組是①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②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③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④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⑤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⑥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③是説後來的士兵;④是説饑荒時選廂兵的標準,⑥是作者的結論。【大學聯考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易錯提醒】④是説饑荒時選廂兵的標準。【備考提示】要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要注意從離中心最遠的開始排除。必須注意每一個句子和題幹規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證關係。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讚譽的話可考慮。

要注意題乾的要求,注意主人公、關鍵詞、“正面”、“側面”等詞語。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農業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愛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C.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僱請他人來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壯的不種田,年老體弱的卻在田地勞作,有時吃的是豬狗食。【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文中説:“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其勢不得不驕惰……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逝世已經都沒有了,後來的人未曾經歷戰爭,士兵驕惰,禁軍背軍糧的任務自己不做,僱請他人來做。【大學聯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易錯提醒】認真將題肢與原文對照,注意時間的前後順序。【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敍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蹟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

有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參考譯文】農業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國家制訂統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國家的人不曾敢輕視疏忽,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聽見有人説起農業之事,就相互笑他説:(這是)低賤的事情。他們知道通過賦税將農業物資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於農業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統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於農業而不懂得節約用度來愛護農民,這是沒有盡到致力於農業的辦法啊。古代治理國家的人,統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來互相補充。處於下位的百姓盡力很勤勉,處於上位的統治者使用物資有節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浪費,統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擾。一位男子的力氣(官府)督促他一定要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一天的用度(官府)約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裏面出來,因而常常有富餘的,所以三年便能餘下一年的儲備。現在卻不是這樣,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農民一年耕種打下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自己的食物卻不超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穫的事情剛剛結束,農民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採摘橡樹的種子、存儲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饑荒時節。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災旱災,就會紛紛倒下成為餓殍。這樣的情況很是可悲可歎啊!國家停止用兵已經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經百戰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現在幾乎都沒有了,而後來當兵的人不曾聽見過戰鼓。懂得戰陣。生活在沒有戰事的時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勢不能不驕傲懶惰。現在士兵進入兵營,不自己抱着自己東西而讓別人抱着;禁兵領取糧食,不自己挑着而僱人挑着。他們的驕縱懶惰就是這樣,又怎麼願意冒着辛苦而參加戰鬥呢?如果能讓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夠戰鬥,即使損耗農民的利益,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們只有當兵的虛名,而實際上是一羣驕縱懶惰的無用之人啊。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都在田間勞作,農閒的時候就將作戰的技能教給他們,現在卻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災年,那麼各州郡的冠巖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招他們去做禁兵,稍差一點低於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記在冊作為廂兵。官員招人多的有賞賜,而百姓正處於窮困之時爭相投軍。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災,那麼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這時也説:如果不將他們收留當兵,那麼恐怕就會做強盜。唉!只是知道他們某段時間不做強盜,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驕縱蘭度而竊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承擔種田的工作,而年老體弱的遊玩;現在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遊玩,而老弱之人卻留守在田地間。為什麼相反到了這麼嚴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間盡力耕作的,有時不免於吃豬狗之食,而一旦離開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終身安樂舒適而享有豐美的食物,那麼種田的農民不能不一天天減少啊。所以説有引誘農民離開田地的弊端,説得就是這種情況。

四、(24分)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3分)(2)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3分)(3)苟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3分)【參考答案】(1)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2)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3)只知道他們一時不去做盜賊,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都在驕橫懶惰竊取衣食。【試題分析】(1)為吏、然、簿書聽斷;(2)督、用者、計其出入;(3)苟知、而、竊食【大學聯考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易錯提醒】簿書聽斷,詞類活用。【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複詞。複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幹,注意句間關係。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

14.閲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鵲橋仙·七夕范成大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羣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注】爭:怎。(1)對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説“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説“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4分)

【參考答案】範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2)此詞多處採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方法,請舉出兩例並結合作品賞析。(4分)【參考答案】①通過“羣仙相妒”(具體表現為“月姊滿眉顰”和“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③通過“重攪別離情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注:舉出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試題分析】第一題考查情感,比較鑑賞。第二題考查表現手法,已經點出,要求舉例分析。【大學聯考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易錯提醒】第二問使用的表現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對錶現手法的理解主要侷限在大概瞭解上,沒有做到具體分析。【備考提示】讀詩要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題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説詩句,結合小注,理解詩的大意。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寫作中的.對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現象和過程中矛盾的雙方,安置在一定條件下,使之集中在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係。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所謂反襯,就是主要事物(本體)與陪襯事物(襯體)有相反的特點或不同的情況,用襯體從反面襯托本體,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分析鑑賞】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羣仙相妒。“起筆三句點明七夕,並以側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絃。下韻三句,承羣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着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下片,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重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可誰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已。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亙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於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天也,你不識好歹何為天?地也,你錯勘賢愚做地!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已,實為人磚能堪。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于歸平淡。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裏可以印證之。最後,應略説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展中之特殊意義。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花菴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少游,後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多應天意不教長”,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詞則旨在“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可見,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草堂詩餘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説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為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展。從揭櫫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説,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範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於啟示性之一特色。

15.填空。(6分)(1)匈牙利是人裴多菲的作品《我願意是急流》謳歌了純真的愛情。(2)孫犁的《白洋澱紀事》被視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荷花澱派”的代表作。(3)中國古典詩詞長於抒發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屈原《離騷》)

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園田居》)。“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③(李清照《聲聲慢》)“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書憤》)

④五、(18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煙花三月下揚州熊召政①揚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維揚。清代之前,揚州因靠着大運河,一向被譽為南北樞紐,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長江為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屬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都是近南而遠北。杜牧寫揚州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便絕不是凜冽的北地所能產生的情境了。②歷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繡的氣象,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那樣,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揚州屬於那種“貴人多難”一類,但每遭蹂躪之後,它總能頑強的恢復生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八字用在揚州身上,也是合適的。③記載揚州古時的繁華,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數清代李鬥撰著的《揚州畫舫錄》了。杭州、蘇州乃人間天堂,值得記載的盛事比揚州還要多。但無論是張岱的《西湖夢尋》還是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都不及李斗的這本書。④

古揚州最令人嚮往的地方,當在小秦淮與瘦西湖兩處。其繁華、其綺麗、其風流、其温婉,《揚州畫舫錄》皆記述甚詳。西湖之名借於杭州,秦淮之名借於南京,但前頭各加一“瘦”與“小”字,便成了揚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揚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麼多響亮的詞兒,他們為何偏愛“瘦”與“小”呢?這兩個字用之於人與事,都不是好意思。我們説“這個人長得又瘦又小”,便有點損他不堪重用;説“他專門做小事兒”,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時下有種風氣,無論是給公司起名,還是為項目招商,均把名頭拔得高高的。照這個理兒,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國秦淮”或“銀秦淮”了。古揚州城中,雖然住了不少點石成金的商人,但銅臭不掩書香,負責給山水樓台命名的,肯定還是李鬥這樣的秀才。這兩處名字最令人尋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瓏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覺。如此一來,山水就成了佳麗一族,而揚州城也就格外的詩化了。⑤如是,話題就回到“煙花三月下揚州”上頭,知道揚州的地理與歷史,就知道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因為沒有紅楓,更沒有與紅楓相配的壯闊逶迤的峯巒溝壑,秋老時分到揚州的意義就不大。杜牧説“秋盡江南草木凋”,未凋並不等於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氣象。鶯歌燕舞的三月卻不一樣;那楊柳岸畔的水國人家,那碧波深處的江花江草,園林台榭、寺觀舫舟,一色兒都罩在迷離的煙雨之中。此時的揚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輪廓都被朦朧的雨霧軟化了下來,曲折的小巷浮蕩着蘭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畫舫,禪院的鐘聲,每一個細節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極致。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句子把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意趣,寫得如同夢境。在三月的揚州,我們是可以尋到這種夢境的。⑦為了這夢境,我曾動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念頭。2007年,我打聽何處可以僱一條船,邀二三好友于黃鶴樓下出發,一路吟詩作畫,聽琴吹簫到揚州去。結果人家告訴我,現在從武漢到揚州,根本無水路可通。後來打聽到,從杭州或蘇州出發,可從運河到達揚州。我又來了興趣,讓朋友去覓一隻畫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這一段運河雖然暢通,但除了運送貨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絕了蹤跡。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條船於煙雨??韉慕?希?グ莘錳拼?難鎦藎?咽峭耆?豢贍芰恕Q鎦蕕姆被?乖冢??拼?姆緦韃輝佟H粲幸餿バ郎徒袢丈????難鎦藎?荒蘢約莩蕩癰咚俾飛先チ恕#ㄑ∽浴噸泄?∷怠罰?猩窘冢?/p>

1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與凜冽闊大的北地氣象相比,揚州城的景色顯得温婉綺麗。

B.揚州在歷史上雖屢經戰亂,但繁華的氣象卻並未因此頹敗。

C.煙雨迷離的揚州城詩意盎然,體現了東方人的審美意趣。

D.作者以古襯今,滿懷深情地讚美了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作者寫揚州是追尋詩意的夢境,表現了對揚州的“風流不再”的悵然若失。17.

文中加點處是唐詩名句,請任選兩處,簡要分析其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4分)【參考答案】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在結構上總結第一段,意在和北地風光進行對比。煙花三月下揚州:是作者謀篇佈局的着眼點,在結構上收束全文,引起下文,有貫通全文的作用。秋盡江南草木凋:在結構上承上啟下,意在引出下文對揚州三月時節的景色描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結構上照應全文,意在凝聚全文的審美意趣,引出下文。注:任選兩處作答,意思對即可。【試題分析】考察名句的結構的作用。【大學聯考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易錯提醒】注意題目“結構”一詞。。【備考提示】結構作用要注意本身在文中的位置,與題目、開頭、上文、下文、結尾、主題的作用。注意回答結構時的術語:總結、起領、承上啟下、揭示中心、照應、鋪墊、伏筆、懸念、突轉等。18.

在描述揚州景物時切入的角度及語言的運用很獨特,請結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賞析。(6分)【參考答案】(1)作者從“小秦淮”與“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揚州景物“尺水玲瓏”、“小家碧玉”的詩化意味。(2)多用古詩和四字詞語,整句和散句的交錯使用,言辭清麗,格調典雅。【試題分析】切入角度:最嚮往的地方和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語言運用:音、詞、句、語言風格。【大學聯考考點】分析文章的結構,鑑賞文章的語言和表達技巧【易錯提醒】段落限制,具體分析,硬頂要舉出例子。【備考提示】語言特色要從語言的形式考慮,即在音、詞、短語、句子、篇章特色中體現出的特點。19.

作者為什麼説“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請聯繫全文作簡要分析。(5分)【參考答案】(1)今日的揚州依然繁華。(2)“唐代的風流”代表古時揚州的人文風氣和山水風光,“不再”一詞表明這種情境在今日的揚州已難覓蹤跡。(3)它的消逝令人感懷和惋惜,表達了作者悵然若失的感受。【試題分析】理解“繁華”、“唐代的風流”、“不再”的含義和句子表達的情感。【大學聯考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易錯提醒】籠統答題,如“唐代的風流”看不出借代,分析不具體。【備考提示】理解句子從本質上説是理解句子中形象、抽象的詞,兼顧句子的情感、在文中的作用。六.(12分)20.請根據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場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語言生動;③不超過50字。(4分)【答案示例】1、(標準答案參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從婆娑的竹林間穿過,伴着銀鈴般的笑聲,嘰嘰喳喳的打鬧着歸來。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月光在竹林中灑下斑斑光點,四周一片寂靜。一陣風吹來,傳來洗衣歸來的少女的喧譁。話音如玉盤落珠般清脆,笑聲如銀鈴搖動般響亮,是這般地無憂無慮。【試題分析】注意幾個要素:竹、浣女歸、喧。儘量體現王詩“詩中有畫”的意境。【大學聯考考點】擴展語句21.某中學研究型學習小組舉辦《紅樓夢》讀書交流會。主題是“《紅樓夢》詩詞鑑賞”。請為主持人寫一則開場白。要求:①緊扣主題;②表達得體,富有文采;③不寫稱呼語、問候語;④不超過60字。(4分)【答案示例】1、(標準答案參考)“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絕世奇書《紅樓夢》中的詩詞也是難得的藝術瑰寶。讓我們走進寶山,去欣賞他們的璀璨與絢麗吧。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寶釵的思想寫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黛玉的生活環境,《紅樓夢》詩詞文質兼美。今天我們將對它進行專題鑑賞,希望同學們積極發言。【試題分析】1、點明鑑賞《紅樓夢》詩詞;2、號召學生積極參與;3、儘量使用《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學聯考考點】擴展語句22.欣賞漫畫《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請仿照畫面二、三的文字,補寫其餘兩處。要求:①緊扣畫面內容;②寫兩個5字句;③句末押韻。(4分)

食物少煎烤

住房環保型

清蒸油煙少

節能燈照明

【答案示例】1(標準答案參考)(一)衣衫自己洗,小件不勞你。(四)急事你出馬,平日你休假。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一)洗衣不用電,手洗身體健。(四)拒絕小汽車,綠色自行車七、(60分)23.

閲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孫悟空的筋斗雲,哪吒的風火輪,都是神奇想象的產物,寄寓了人類渴求飛速行進的美好願望。誰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説《新中國》預言百餘年後在上海陸家嘴一帶舉辦萬國博覽會,法國的科幻小説家凡爾納夢想“從地球到月球”,在今天會成為現實?幻想源自人類的求職本能,展現了人類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動現實,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樂的源泉……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準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自選文體,自擬標題(請把標題寫在答題卡上),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