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吹泡泡》科學活動課後的反思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54W

《吹泡泡》科學活動課後的反思

《吹泡泡》科學活動課後的反思

吹泡泡活動向來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看到泡泡從管子裏吹出來時特別的興奮,他們覺得這真是太神氣了。記得在託班的時候,吹泡泡活動就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興趣,產生了要和泡泡親密接觸的願望。但是,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小朋友為了抓泡泡,容易擠在一起你推我,我推你,很危險。所以,在這次活動中要想辦法克服,儘量避免碰撞事件發生。

本來活動的過程裏有小朋友自己取材料來操作的環節,但是我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如果讓他們自己操作,有些孩子可能會將泡泡液吸到嘴巴里,,所以為了預防意外的發生,又讓幼兒體驗自己吹泡泡的樂趣,於是我決定了讓幼兒到老師這邊來吹。事實證明,這個調整還是正確的,

在實際活動中,我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毛毛説泡泡有大有小)、形狀(晶晶説是圓形的,陳昱恆馬上説不是圓形,像個球。)顏色(剛開始孩子們都説是白色的,後來,我讓他們在陽光下仔細觀察,鼕鼕發現了祕密,説是彩色的。)通過吹泡泡活動,孩子們不僅瞭解了有關泡泡的知識,並且體驗發現和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延伸閲讀:

小班語言活動<好餓的小蛇>觀後感

活動選取的材料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好餓的小蛇,故事中所出現的水果都是平常生活中孩子能夠接觸到的。在活動中孩子能大致説出水果的名稱或者是顏色,於是教孩子們一些新的詞,如:紅紅的,黃黃的,彎彎的等,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在整個活動中,除了語言領域的表達講述,還滲透了其他領域的元素。如:科學,一共出現了多少水果,以數序的形式讓幼兒理解。藝術:讓小朋友學着小蛇張大嘴巴,“啊嗚”吃東西的樣子,把孩子的興趣帶到了極高點。社會、健康:“你覺得小蛇這樣吃東西,好嗎?你會怎麼吃東西?”幼兒回答“應該洗乾淨,剝皮,一口一口吃!”在故事中教育了幼兒如何正確的飲食方法。

《好餓的小蛇》活動一改我往日對於閲讀活動形式單一、呆板的閲讀方法,以幻燈的形式和幼兒共同閲讀,整個活動在一種輕鬆、有趣、和諧的環境下有序、有效的進行。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和想象。由此產生了能使幼兒參與互動的話題內容,在理解幼兒的基礎上,進行適宜的迴應,如重複、解釋、追問等,將語言領域的指導要點發揮到了極致,使師幼之間始終保持着積極而有效的互動,既引導幼兒感受到誇張、有趣的故事情節,又提升了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較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提高了幼兒的主動性。

語言活動《啊嗚啊嗚吃得香》課後評析

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我們來到了魚圻塘這個美麗的新園舍,聆聽了兩個精彩的教學活動,許老師執教的語言活動《啊嗚啊嗚吃得香》和顧老師執教的科學活動《好朋友夾心餅乾》。

許老師選用的語言活動《啊嗚啊嗚吃得香》主要是針對剛入園的幼兒進入集體生活,對家人還有強烈的依賴心理。平時在家裏衣食都是大人包辦,兒歌《啊嗚啊嗚吃得香》短小、簡單,表現了各種動物自主獨立的心理,並藉助學説“啊嗚啊嗚吃得香”這句話,鼓勵幼兒在園在家都能自己吃飯,養成獨立進餐的良好習慣。

活動從教師帶領孩子念,到孩子看圖集體念,再到分角色自己念共三個環節,環節安排由易而難,層層遞近,過度自然。整個活動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肢體動作豐富,始終牽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學習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在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的過程中,孩子逐步懂得了要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角色表演,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許老師請幾位小朋友扮演兒歌中的小動物,然後念兒歌,唸到某小動物時,請扮演該小動物的小朋友去籃子裏找相應的食物。在第二組小朋友表演時,“小兔”沒根據兒歌中的句子拿蘿蔔,拿了魚,“小貓”卻拿了蘿蔔,許老師馬上説:“小兔覺得一直吃蔬菜不好,要吃點葷的,小貓也認為一直吃葷的不好,要吃點蔬菜,葷菜蔬菜搭配着吃營養才均衡,我們小朋友也要向小動物學習。”孩子的一個小小失誤,卻給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的隨機教育機會,由此也可以看出,許老師有着很好的課堂應變能力,這也是我要學習的地方。

今天的魚幼之行讓我看到了執教老師的課堂智慧,也讓我感受到了魚幼小朋友的聰明可愛。

音樂活動《糖果真好吃》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我上了一堂音樂活動《糖果真好吃》。我在上課前,想讓幼兒通過感知巧克力是香香的,棒棒糖是長長的,糖果是甜甜的,然後在唱這首歌曲時能以愉快情緒演唱這首歌曲,能想象出糖果真好吃的感覺。

我發現幼兒通過聞一聞巧克力的味道,看一看棒棒糖的形狀,嘗一嘗糖果的味道能感受到糖果香香的氣味和甜甜的口感,我覺得這裏上的'還是很好的。可是在唱歌時,在唱“巧克力香香,棒棒糖長長”時,幼兒不能很好的唱對這一句歌詞的旋律。

剛剛我思考了一下,為什麼這一句會幼兒會唱不好呢?我發現,可能我在示範時,沒有考慮到這句歌詞對幼兒有難度,應該在示範時要着重示範,讓幼兒演唱時,可以在這句演唱時,着重演唱,或是幼兒第二次演唱時,給幼兒提要求,給幼兒再範唱一遍,這樣幼兒才能對這句歌詞才能又理解又唱的完整。

我覺得下次再上音樂課事,應該要給幼兒在演唱歌曲時提要求,和對幼兒可能會覺得難唱的部分做一下更充分的準備。

藝術活動《大手拉小手》課後反思

從上個月開始,幼兒園又開始進行了園領導的隨堂聽課活動,園領導會抽空不定時地對教師進行聽課調研。園長會很公平在每天的晨間談話時間裏通知等一下要聽課的對象。

好象有預感,今天應該會聽到我的課。這不,早上八點零五分,金主任就來通知説等一下來聽我的第一個活動《大手拉小手》。

雖然沒有那樣的措手不及,材料也都已經準備齊全,因為每個活動備課時我都會把它當作一次公開活動來對待,而每一個活動的開展我也盡力把它當作是在上展示課,盡力上到最好。只是,對於才入園二個多月的小班幼兒,對於沒有一點美術基礎的小班幼兒來説,會不會出現小狀況呢?這是我所備不到的。

九點零五分活動準時開始,首先,我讓幼兒猜了個謎語,由於活動前我們班的幼兒已經有過猜謎語的經驗準備,所以設計教案時,我就把原先教材中的那個謎語保留了下來,並把它用通俗一點的語言向幼兒講述了二遍,可是幼兒並不能猜出來,於是,我試圖用“手”來引導他們,終於算是説上來了。可是我卻總覺得太“遷強”了。事後想想,如果把這個謎語替換成短小的兒歌直接引出“手”來也許更好。後面一個部分我讓幼兒討論了小手的作用,這部分討論的時間好象有點久了,如果把這部分改成讓幼兒簡單説幾樣,然後教師小結或許在時間安排上更合理一些。

第二部分,我先示範怎樣動手描畫小手。這部分我自認為講解示範的還是比較到位的,語言也採用了幼兒易理解的,兒童化的語言,目的是讓幼兒明確作畫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裝飾“小手”。

第三部分,就是幼兒動手在《幼兒活動材料》(美術)上動手描畫了,對於第一次嘗試描畫的小班幼兒來説,能夠把手完整地描畫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只是個別幼兒在描畫小手的過程中還是移動了那隻固定不動的手,結果出來的效果有的手指有點“粗”。相對較難的反而是裝飾“小手”,就是給“小手”穿上漂亮的“衣服”,塗上漂亮的花紋上。有些幼兒不懂得塗色的技巧,把顏色都塗在了“小手”的外面,不過,對於初次嘗試“描畫”與“塗色”同時進行的小班幼兒,結果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通過這個活動幼兒感受到了玩色活動的樂趣。

活動的最後,園長與我進行了簡單地課後反饋,總體上肯定了我的這次活動。只是對我在活動中的語速問題再次提了出來,每次活動前我也總是提醒自己,現在面對的小班幼兒,應該儘量放慢自己説話的速度,可是,活動中也許是由於自己太投入了,而一次又一次把這個問題忘掉,只是太不應該了。還有一點也是我今後應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課堂語言更加簡單明瞭,有時候在交待幼兒任務時,我也會發現自己的語言好象過於??鋁耍?Ω鎂×烤?丁?/p>

本次藝術活動《大手拉小手》我把它定位於二個課時,第一個課時是描畫小手,第二個課時是印畫小手。希望自己的第二個課時時,能儘量避免在第一課時時的小錯誤。

《隱身水果》建構式課程主題教學反思

情景描述:《隱身水果》是小班建構式課程主題“好吃的水果”中的一個綜合活動,要幼兒在看一看、聞一聞和嘗一嘗中識別各種果味的飲料。於是我就上一天就給孩子佈置,回家每人拿一種口味的果珍或飲料。教學活動開始了,我説:“寶寶,今天,有好多水果來到我們小二班裏,你能把它找出來嗎?”我以為會難道孩子,那知道,孩子們説有蘋果,橙子,桔子……,“我繼續問在哪裏呀?”“在這一瓶裏,在我的那瓶裏”,孩子們七嘴八舌説開了,教師説:“對,原來水果都藏到寶寶帶來的飲料裏了,那我們來看看,都是些什麼水果藏在這些瓶子裏?”,於是我拿起一瓶飲料,讓孩子來説,意想不到的是,王子禹説:“老師這是我的。”,接着其他孩子也都説:“那是我的。”“這一瓶是我的。”……孩子們都沒有關注我的提問,而是去注意自己帶來的飲料,有的孩子還在找自己的飲料説:“我的呢……”

但是到後來,孩子們還是能知道飲料中的水果,我問孩子你是從哪裏知道水果的,想不到孩子們都很聰明,説是從瓶子外的包裝紙上看出來的,我咋一看,哎,真的,每一瓶上的包裝紙上畫的水果圖片跟飲料真的都匹配的。最後讓孩子們嚐嚐自帶來的水果,同時也互相交換吃,用味覺去感知水果做成飲料後的別樣味道。孩子們在嘗一嘗中體驗自己帶來飲料的快樂,同時也在分享中感受集體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所思所悟:讓孩子們都帶來飲料,為的是準備更多的水果味的飲料,讓孩子們感知更多的味道,卻想不到,在第二環節中出現了,孩子們去關注自己的飲料,而忽視了教師的引導,這是我想不到。但現在想想,這是由於小班孩子心理特徵的表現所造成的。2-3週歲孩子他們的情緒會容易被外界所影響,更容易關注自己的東西,我的東西是別人不能侵犯的,別人一説,這是我的,他們馬上想到了我自己的東西,你們想有時,一個孩子在説:“我昨天怎麼樣,怎麼樣”另一幼兒聽到了,他其實昨天沒有怎麼樣,但他也會説我昨天怎麼樣。他們分不清自己到底最近有沒有做過,更何況這次,是孩子們都從自己家裏帶來的飲料,他們怎麼會不説呢。其實,孩子們都一知道水果在飲料裏,我就可以讓孩子們走進來説説“你的飲料裏藏着什麼水果?”我想這樣本次活動的教學更會實效一點。作為教師我們要對教學的開展要做出更有效的手段,課堂上更要靈活運用我們的教學方法。

搶凳子活動反思

河南省濟源市下冶鎮第二中心幼兒園 聶元珍

“搶凳子”活動,早在10多年以前,我在上學前班時也會做得遊戲,今天再次讓我的孩子們去做時,依然是那麼的好玩、逗樂和開心。

幾個小朋友圍在少於他們總人數的凳子面前不停地走動,當老師節奏拍重時,他們像只大象;拍輕時,他們又像只小貓;拍快時,他們就端起小胳膊,像個小丑似的扭來扭去;拍慢時,又像只有病的唐老鴨,一晃一晃的。還有的小朋友,眼睛就直盯着小凳子,恨不得抱在懷中;有的小朋友不敢直腰,好像這樣就能第一時間搶到小凳子;有的下朋友便轉邊用手在旁邊指控這,好像這個就成了自己的一樣,有的、、、總之,一幫孩子可愛極了,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一輪比賽,盧明宇沒有搶到凳子,正準備罰他表演節目。忽然,他跑到我的面前,一跺腳,就哭着説:“老師,不玩了,搶不到凳子。”就趴在他的座位上嗚嗚大哭,好一副委屈的樣子。

這出乎我的意料,更不在我本次活動的設計思路之中。但我還是走向了他。蹲下來注視着孩子的眼睛説:“明宇,受到了點不高興,是嗎?可你再看看剛才沒搶到凳子的小朋友,他們也表演了節目,並且還樂呵呵的,我們照樣還很喜歡他,我們只是在做遊戲,假如搶不到凳子的小朋友都哭,那老師今後還讓你們做遊戲嗎?想一想,是不是?在比賽中我們只要加油了,就是最棒的孩子,待會再做你可要繼續加油呀,來笑一個。”我撫摸這孩子的頭,希望有收穫。不一會,孩子終於“陰轉晴”,撲哧一聲笑了、、、我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頓覺的輕鬆好多。

活動之後,精心反思,小小的遊戲能引起孩子抹眼淚,這很正常。因為他努力了,但沒有搶到凳子,所以他流淚。其實我們的現實生活豈不也是如此,面對生活,競爭的社會,我們必須得去做,去爭,才能生活下去。期間,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還有的人失敗後一蹶不振,自暴自棄,覺得生活對他不公平、、、

我們一直倡導幼兒教育要從小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習慣。我想,幼兒教育要從小讓孩子收點挫折,小小的困難,就像搶不到凳子一樣,然後學會去面對,去克服,去承受。我想這對他今後的生活也會有幫助有好處的,因為生活本不可能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