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遊園不值》課後反思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69W

各位老師,你看我在教學古詩中,我有哪些特點?和以往的古詩有哪些不同,要突破些什麼,追求特色的有哪些值得我們大家可以借鑑的?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困惑或問題。

《遊園不值》課後反思

第一點,這小小的古詩裏,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地。一個小小的古詩裏,我們要注意它背後的大背景。台下我們的紀老師昨晚和我交流,教古詩不能光看教的數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進學生的質。

  為什麼要咀嚼推敲?我追求的是遊園路上的精神相遇。

現在我來談《遊園不值》一課的推敲預案。這一課,我關鍵想要研究的就是兩個字:不值。我的叢書《竇桂梅主題教學》,就是説要抓課眼,抓一個關鍵的地方,牽一髮動全身。如《朋友》的主題就是朋友,兩肋插刀的是朋友。《秋天的懷念》的主題就是:好好兒活。圍繞好好兒活來展開,孃兒倆怎麼好好活。我倆怎麼好好兒活,我們怎麼好好兒活。《圓明園的毀滅》抓兩字:毀滅,毀滅的是什麼,不應該毀滅的是什麼,應該的毀滅的是什麼,毀滅的是什麼,永遠也毀滅不了的是什麼。《晏子使楚》的主題就是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尊重。《晏》這一課反響比較大,網上網下都在研究討論。我認為:沒有意見的課是不存在的。完美的課是虛假的課。我們的課堂裏究竟哪些問題需要回避,也是我在思考着的問題。

我不象江南的小女子那麼詩情畫意,小鳥依人。我是北方人,很豪爽,很本真。所以一般來説,我不輕易教古詩。十多年前,曾教過一次,以後一直不敢碰它。這次,説什麼也要我講古詩,怎麼辦?於是我就挖了好幾天。有一條我在想,今天的古詩應該怎麼講?以前學古詩,解詩題,理詩意,……然後就結束了。無一例外,落腳點在情景創設上。我在教學中琢磨:我應該站在怎樣的背景下教學的問題。宋詩和唐詩有什麼不同?唐詩的形象如,草色遙看近卻無,屬於寫實的。而宋詩,大多抽象、理性,如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平。宋詩的理學很含蓄。李白雖然也有相看兩不厭的意境,但相比較宋詩,還是宋詞有哲理,含蓄。於是要尋求一個突破,在原來的意境的教學上突破意象的突破。在這堂課中,我就是從意境情境創設中走向意象,揣摩詩人的意圖,尋求在精神上的同構。所以,今天的孩子不知道我怎麼上課,基本上我所走向的意象孩子們基本達到了。

  第二點,要學會發現。

教古詩的時候不就多讀兩遍嗎?不推敲!所以我從頭至尾都在推敲。哪個地方都在推敲。有些地方不能點到,如“小扣”,原來是“十”。久是“九”,九是虛指,在課中我都沒有研究。很多詩的內涵,不可能都講。在教學中,今天學古詩,不點化,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讀完了,小孩子原來怎麼來的.就怎麼走的。教學太淺。一個老師走得多遠,學生就走得有多遠。

我們要把能讀到的儘量就讀。這首詩的題眼,我從頭圍繞“憐”來做。“憐”裏不僅僅是愛,還有惜。憐裏帶着深深的愛戀。教學時,你琢磨琢磨。一孩子説燃燒。宋朝的陳理學,我在備課時研究,沒完沒了地挖“憐“。有一個孩子説“印”不説踩。多好?印裏有沒有心心相印,誰知道一枝紅杏是誰啊?葉紹翁哪能知道是那個事啊?現在都把一枝紅杏出牆來演化成婚外戀了。葉紹翁肯定有這種可能,他可能是去見心愛的人,愛她想她來了,來的時候都那麼小心翼翼。紅杏出來,你的心是向着我的,足矣。園主人不一定是女的。園也可能是精神的家園。

  做教師的你得知道那麼多那麼多的背景,你才能選東西。

再例:錢鍾書“關”一詞!古詩講對仗,上一句用憐體會,換詞,動作,美麗的傳説補充。用動作比較。“滿”和“一”相對,“關”和“出”相對。根據古詩的特點來講,敲扣用古詩的特點來講。要比。一定要比,不比不行。就這樣,在備這課時,儘量要讓他深入還要淺出。備課的功夫就是如何挖進去如何跳出來。口語交際,熱鬧之中回去再比較。發現不管怎樣,畫龍的點睛之筆,不遇中有遇。

  第三點:教古詩要有靈魂

一首古詩,背完了,學完了,和別的古詩有什麼不同要琢磨。為什麼不好好研究兩首春天的古詩有什麼不同?可惜的是,今天學一首,明天一首,學了一大堆,吃什麼都不知道。問題就在於人不會建構不會梳理。這又涉及主題教學:一個詩抓一個點。例好好兒活,在最大的母愛中做文章,和別人的媽媽有什麼不同,在病入高盲時,要好好兒活。要研究。所以這裏的“不值”要研究。幹嘛説“不值”,關鍵在“不值”,不值還不止是不遇。為什麼這裏説“不值”,還有一種可能:不忍心,捨不得,呵護,永遠在夢中啊!所以教師們,我的教學從三點出發:

第一步:與文字相遇讀好,讀出七言的韻味。讀文字本身。“蒼苔,柴扉,紅杏”,理解這些詩意,用今天的理解。所以老師要琢磨要細聽。落腳在文字層面,探春愛春。今天的春天,那才是風景這邊獨好。就這個破園子,破蒼苔……可是風景這邊獨好,要和學生感覺。

第二步,進入文學的層面,詩歌的特點就是涵詠、推敲。比較,不是訓練。真正地去感覺,讓孩子們體會。再造人物形象。紅杏、園主人,這是為了鬧中有靜。訓練了詩意,紅杏你為啥這樣?這事都不能發生,這些都是文學性。

第三步,文化。前面畫龍,後面點睛。春天,抓情感。突出“不遇中有遇”點到為止,給孩子們種下一棵種子。悟性如何。不遇中有遇,人生遇到挫折時,會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這是人生的哲學。人生有許多事可遇不可求,其實天地大美而不言吶。人生哪有那麼多完美的事啊,葉紹翁如果進入園中,那美麗就破了。如果真的結婚那愛情就平淡了。這樣的渴望才會幸福一輩子。不遇中的“遇”啊!人生吃虧就是福。這些都是人生辯證哲學的平衡。人要太完美,想要幹什麼都要實現,這人生就沒味道了。

不遇中的遇,我想大家都和我想想。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這樣説:命運給我關了一扉門,我要努力打開另一扇窗,就象紅杏一樣。有了生活、情感,教學才有了他的意義。語文教師的作用就是凸顯他的專業性。光積累沒用,感悟很重要。

談談困惑點:光感沒時間悟,不如古人,古人學的太少了,閉眼冥想半天,推敲一詞可以好幾天。我們的孩子學的是快餐文化。所以我們要在單位時間內提高思維的效率。我們要點化孩子。要讓有温度,有廣度,有深度,還要思考如何讓課堂努力達到高度,儘量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