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哲學

在路上《時尚的哲學》讀後感

欄目: 哲學 / 發佈於: / 人氣:9.93K

我在文化研究導論課提出的二律背反原理,在此想做一個完整闡述:時尚所包含的對象可分為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下層階級努力去追趕或者模仿上層階級的時尚,可追求和模仿到的結果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時尚,在路上——《時尚的哲學》讀後感。真正的時尚總在下層階級觸碰到的那一瞬間,更新換代,時尚成了彼岸的夢影。但上層階級一定就有對時尚的掌控嗎?領導者也是被領導者。所以不論是何種階級,用一個西方釋義,他們都在路上。西美爾説:時尚是階級分野的產物,有着使既定的社會各界和諧共處,又使他們相互分離的雙重作用。這就牽涉到共性與個性、羣體與個體的問題。

在路上《時尚的哲學》讀後感

西美爾在論證共性與個性時,用了生物學的遺傳變異的例子,在後文中又提到歌德事例,極為貼切。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所學的社會學中的社會結構功能論,即在平等或相似的環境下,尋找自身的的`聯繫。我們存於社會,活於當下。共性為我們帶來了安逸,安逸便有了普遍性,但是現在的整個社會都處於競爭狀,一味整體安逸會導致局部迷失,局部迷失又會反作用於社會。因此,社會需要個性的鮮活,時尚的感召力於此。用西美爾的話概括就是:建構時尚的兩種傾向——一方面是統合而另一方面是分化的需要。唯有如此,社會才會更加安定,時尚到成了和諧社會的因素。羣體與個體,文中提出“模仿”,如再加以細分一下,應該是“模仿”與“反模仿”。羣體把握了時尚的主動脈,可是個體追求又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時尚,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追求?文中舉了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追求時尚的例子。是的,社會地位或者説不佔優勢的人,在社會中找不到滿足感,卻在時尚中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出路。追求時尚,他們又不必為時尚負責,同時迴避了個性,這便是模仿。模仿失去了創新的風險,但仍有幾個人反其道而行,我把他們稱為反模仿,文中稱為反時尚,讀後感《在路上——《時尚的哲學》讀後感》。舉個例子:服裝就有流行復古派的,也許當初遠年陳示的背影就在當下的目光注視下來回晃動,連悠悠歲月都得謙和仰望。不管是模仿還是反模仿,西美爾指出他們都有意或者無意地追逐時尚;他們陷入了“時尚”一詞的自定框架,且難以自控。我在前文分析了人對時尚的各種行為,可時尚本身又有什麼概念和意識形態?我比較欣賞這段話:時尚的發展壯大導致了它的死亡,它在被普遍接受與同這種普遍接受而導致的是其自身意義的毀滅之間搖擺,它具有開始與結束同時發生的魅力。建造之初卻是毀滅之時,時尚不能被大眾接受,要不然它就不是時尚了。時尚猶如轉瞬即逝的流星。而在於時尚的內容上,這取決於社會的進步,大體平穩,然而偏偏在時尚緊密的領域,極端的上下波動成了主導地位。時尚又成為與社會發展的矛盾?

西美爾給出的這個觀點,我認為還值得商榷,首先既然是時尚便有可操作性,既然有可操作性便有有效性,那麼這裏的矛盾最多隻是階級矛盾或者審美品味的矛盾。可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時尚的尺度問題,因為不需要負責,所以沒有了批判等級,一切就有了靈活性。作者以年輕人為例,年輕人把常態中不能完成的事情在時尚中拿出來,時不時越過道德的底線,他們不是領導時尚而是受到時尚的支配,這一話題的細節探索,我不想介入,因為我本身就是個年輕人,我也在時尚的路上而且年輕人的思維考量必受侷限,只需警示即可。時尚是美麗的背影,時尚是潛在的隱憂,不論怎樣,我們夾雜着時尚走向未來

Tags:讀後感 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