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哲學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精選8篇)

欄目: 哲學 / 發佈於: / 人氣:1.8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精選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精選8篇)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1

最近讀了傅佩榮先生的著作《哲學與人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書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一些我能夠模模糊糊體會到但不能很好的將其提取出來的生活哲學。在這裏,我想寫出部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並談一談我對它們的理解。

“哲學就是練習死亡”。

這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説,傅先生對其作這樣的解釋:“所謂練習死亡,就是要練習減少身體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讓身體的惰性無法對個人產生影響力,就好像死亡一樣。這樣,才能讓心靈自由地追求智慧。”談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師讓我們每個人談談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學的理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儘可能多的自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説“儘可能多的自由”,應該是是因為他明白要追求絕對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種自由既包括心靈上的,也包括物質的。人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在行動上總會受到一些約束。可是我想説的是,心靈的絕對自由卻是可以實現的。而且,這種可以實現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時間限制,不受空間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靈能夠如莊子筆下的大鵬鳥一樣遨遊於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個專家,還要設法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所留下來的知識是每一個人窮其一生也無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許多從事某一特定領域的專家。然而近年來在,“專家”這個詞的名聲似乎不那麼好,許多所謂的專家常常犯一些低級的錯誤。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僅僅侷限於專業知識,被一葉所障目,殊不知知識本來就是相通的,怎麼能硬生生的將某一塊割裂開來呢?高中時的一位從事競賽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師曾對我們説:“物理學到最後就是哲學。”我相信,不僅僅是物理,任何一門學科到最後都能歸結到哲學。亞里士多德,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家,他對哲學的幾乎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與之類似的偉人還有很多,譬如達芬奇、牛頓、愛因斯坦等等。這些大師,足矣令每一位專家汗顏。聯繫自身,雖然我的專業是熱能,但如果僅僅侷限於專業,一生與鍋爐為伴,而不關注其他領域,人生豈不是失去了很多樂趣?這也許正是老師鼓勵我們多讀書,開拓視野的原因所在吧!中國不缺專家,缺大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太過注重專業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綜合性學科的教育。

“把某一階段的成敗,作為整個生命的成敗,那不過是一種藉口而已”。

人的一生會經歷無數次生活的考驗,無論成敗,它們都會成為一次次經驗沉澱下來,而且,多數時候失敗的經驗更為深刻,更為寶貴。有的人經歷某一次成功之後便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這種人是無知的;有的人經歷一次失敗之後便一蹶不振,悲天憫人,這種人是無能的。對待人生,要有一種全局觀念,一種正確看待成敗的心態,甚至有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敗,敗也是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樣想問題,才能“在面臨挫折的時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發,以及在得意的時候知所收斂”。

最後,我想説: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人生是盲目的。熱愛哲學,做一個人生的智者!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2

最近,拜讀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一書。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宗明義的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提供了走向哲學的途徑,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生哲理與人生境界。個人感覺,傅先生微言大義,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講的“哲學脱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離哲學是盲目的。”重點不是普及一點哲學知識,而是引導我們審視自我、發現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作為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通過閲讀《哲學與人生》,進一步懂得了應該怎樣更好地對待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一要主動學習。在西方流行着一條“知識折舊定律”,即:一個人一年不學習,所擁有的知識會折舊80%。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就我們民航發展來講,持續安全、民航強國民航戰略的提出,對民航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這些任務的探索者、實踐者只能是我們民航人,如果我們不努力學習,不及時更新知識不但不能克服缺點,改進工作,而且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所拋棄,失去任職的資格和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當作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生活方式,帶着深厚的感情學,帶着實踐的要求學,使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論學習的高度性,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質,以增強工作的原則性、預見性、創造性。要注重提高業務知識學習的系統性,熟練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巧,研究民航發展的新情況,探討新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工作水平。要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習的針對性,綜合運用各種有效學習載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學習監管知識、依法行政知識、安全知識,確保學習成效。

二要快樂工作。工作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課,人每天離不開工作,所以不要把工作當作負擔,而應該快樂工作。能否快樂工作,關鍵取決於心態。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把取得的每一次成功,當作對自己的獎賞;把自己的每一次挫折,當作一種歷練和考驗,以快樂的心情去完成它。要堅持事業為上、責任為重、工作為先,用心把簡單的、平凡的工作做紮實、做細緻。要善於創新,按照民航上級的要求,結合轄區實際,不斷創新思維方式、工作理念和思想方法,確保工作成效。工作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當在工作中自己能力得以發揮和體現,得到了認可,你就會感到快樂。

三要健康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以寬容理解的心態面對家庭和生活,善待親友,真誠待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健體魄,注重心理調適,保持內心和諧。要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斷提高文化素養,脱離低級趣味,克己慎行,防微杜漸。要始終注重小節,以“螻蟻之穴,潰堤萬里”的憂患之心對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之心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始”、“慎微”、“慎獨”、“慎終”,知所守、知所拒,不存偶爾、僥倖之心,永遠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本色。

四要和諧相處。首先要客觀的認識自己,只有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地認識,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更要了解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勇於自我剖析、自我批評,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大度容人,學會對人寬厚,要有容人之量。在工作生活中要學會求大同,存小異。對大事、原則問題要一絲不苟,不能讓步,但“不讓步”需講究策略,要千方百計化解分歧達成一致;對小事、非原則問題要糊塗一些,學會讓步,學會忍耐,以誠待人,人以誠待我,營造和諧的氛圍。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3

因為看一個人讀此書,而知道此書;因為聽到一個人説書好,而想擁有此書;因為特殊的機緣,而擁有此書。

其實,這本書在我這已經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原因有三:一是買書不如借書,陸續看了很多別人的書,這種富有是自家書不能給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選擇的書太多,挑來選去中,它總會成為捨去的;三是覺得深奧,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讀,過早接觸怕是打擊了剛剛建立的讀書信心。

其實,這些也都是藉口。對於哲學,我是頗有“慧根”的。在唐山師院兩年的脱職進修中,“邏輯學”這門課程考試全年級只有兩個滿分,我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成績恐怕也是不多見的吧,惹得苑老師親自到班裏來非要親眼見一見如此通靈的學生這足足讓我美了一個學年。

但是將哲學與人生放在一起,這是第一次。當決定捧起《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時,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決心。人到四十,真是該思考人生的時候了。

就是懷揣着這樣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學與人生之旅。走進去,才發覺這是一片綠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隨着閲歷的增長和心態的成熟,感覺這樣的一本書應該成為每一箇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課。此時的我們,工作、生活都處於一個“瓶頸期”,不談家庭,不論孩子,我們還有沒有自己呢?……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4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北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哲學與人生》是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徵,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温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後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為有些是意氣風發,有些是衝動不顧後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雲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為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為什麼,看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現,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麪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為生的專業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於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勵志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於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説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説,“哲學脱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説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説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裏,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人分享後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着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説,“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説,“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5

對於人生,哲學的思維,是可以帶領我們的生活走向更加光明的地方;對於哲學,人生的路程是修行和體會的過程。兩者在我看來,密不可分。

本書作者傅佩榮,哲學系教授。最早開始認識這位學者,是在網上看到他在上海圖書館的一次講座《活出入道的生命智慧》。記得當時他曾為一位觀眾解釋莊子的一句話:化無用之用為大用。在我看來晦澀難懂的古話,教授卻能很簡單的舉例説明把它解釋的很清楚明瞭,至今記憶深刻。如果我們只把我們認為有用的東西留下,把其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丟掉,那麼這個唯一有用的東西也會變得很無用。被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反而是很寬泛的,能帶給我們喜悦的,雖不被人們重視卻能成為大用的。雖然解釋的話語只是寥寥幾句,讓我着實非常佩服。不愧是被哲學家稱讚為:一個優秀的哲學教師的本事不在於讓學生接受他的見解,看到他多麼的有本事,而是讓學生們收到他的思想薰陶,是思想始終處於活躍的狀態。

在本書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談到了儒家的風格,價值觀。提到儒家,我們的第一慣性思維肯定是會聯繫到孔孟。孔子是沒有什麼著作的,一般是他的學生去把他的話語整理出來,找出其中一貫的思想。但孔子一直覺得沒有人理解他懂他。直到第五代孟子的出現,在寫著作的時候才算是最貼近孔子的中心思想,加以自己的發揮,將其名為“仁政”。只有上面行仁政,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安樂。而孔孟的核心思想,即人文主義,人與人適當的關係。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人可以弘揚理想,卻不是靠這裏想來弘揚人。可見我們的生活中必須要保持着始終的理想。並且是自願有這樣的理想,並且很自覺地衝着這個理想而去努力學習,生活。發自內心的去做一些為了理想的奮鬥,這樣才有意義。

在本書中,也解釋到了人並不是本性善,而是本性向善等理論。正如善與惡,其實都是價值上的概念,而任何價值的呈現,都是自由選擇的前提。所以在我們特別小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評價理性的思維做出選擇。對於這點,性本善就無法達到。等我們長大以後,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我們會面臨着善和惡兩扇大門的選擇,所以在我們做事情時候,很可能會至善,也可能是變惡。到此能看的出本善這一點是無法得到驗證的。但是不管多麼兇惡的人,他都會有善良的一面存在心底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人無完人,同樣的,也沒有完全惡的人。

由此可見,哲學一個看起來枯燥無味的話題,需要充滿活力,思維跳躍有趣,才能將這些無味難懂的文字化做我們生活中的指引。而讓人產生興趣就需要對凡事保持好奇的態度。哲學就是培養智慧,發現真理,然後來驗證真理的過程。這些理論都結合了很多實際,淺顯易懂,但卻能從中捉摸出一些人生的大道理供我們參考,同時也能感受到很多作者的思維。

讀過這本書後,我想我能更好的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規劃和設計。把這些哲學的思維,更加實際化的運用到平日生活中。讓自己做一個很充實,有理想,有底藴的青年,更加深刻的去體會哲學的思維。

以上便是我的讀書感想。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6

買到《哲學與人生》這本書已經好幾個月,一直沒有閒暇的時間再從書櫃裏拿出來,如果不是在書櫃裏找另外一本書,躺在角落裏的它不知道還要再躺多久。泛黃的書皮上印着幾個燙金的大字,作者的名字用很個性的草書書寫而成,顯得蒼勁有力。隨便翻了翻,裏邊的內容,古典中透露着着幾絲禪境,説理與智慧中透露着哲學與生命的光輝。

目光和身心蕩漾其中,猶如一個盪漾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船伕,撥雲見霧,頓時內心敞亮許多。書中有幾個觀點值得反思和細細的品味。拿出來和所有的朋友一同分享。

本書的作者引用德國哲學大師尼采提出精神有三變的思想較為精闢,所謂三變就是一個人的精神首先應該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後變成嬰兒。

駱駝一直有“沙漠之舟”美譽,一直被認為刻苦耐勞,任勞任怨的代名詞。意味着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就應該經受社會、自然、或者外界一切的磨練。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打擊。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或者是被動的接受,這種淬鍊只會讓我們的身體,品格,思想或者能力愈加的強大。

很多時候,我們會身不由己,比方討厭學習,我們卻要依然要一如既往的學習,這是生存之本,也是立足之本。國小6年,中學3年,高中3年,我們每個人像駱駝一樣,按照生命既定的軌跡一級級艱難的攀爬。其實我們並沒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像一條蛇一樣在蜕變,或者像一隻蝴蝶一樣在破繭中掙扎,其實這種難受,折磨,無奈,和痛苦本質上是一種能量的積蓄。

默默的進化,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人會進化成牛、馬、甚至是羊,但有一種人最終會變成獅子。獅子與駱駝最大的差別是,駱駝總是按照別人的指令在行事。最初這些實施者會是父母老師,他們要我們怎樣,我們就的怎樣,我們常常無法反駁,這常常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而一旦變成獅子,很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擺在面前,要我們自己做決定,自己選擇。常常是走對了,就會信心百倍的繼續下去。一旦出現選擇上的錯誤,很多糟糕麻煩的結果要自己承受,同時也就失去尋找藉口和抱怨別人的權利。

比方説,考上大學後選擇上什麼專業,畢業後選擇什麼職業,上班後選擇什麼樣的戀人,創業後選擇什麼項目,選擇什麼樣的合作伙伴。其實每一步都充滿艱險,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負責,選擇錯了必須自己承受。我們其實沒有退路,因為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逃避的藉口。

這時候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具有了攻擊性,一種是我們擁有了“全能型”自戀。就像古代那些攻破城池的王候,會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大放厥詞“順我者倡,逆我者亡。這時候,一旦那種野性釋放出來,要麼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毀滅世界。如果這種力量能被接住,能被化解,就會產生無法估計的價值或者意義。

另一種“全能型”自戀,就會覺得自己會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甚至覺得是世界圍繞自己在轉動。有一部電視劇《笑傲江湖》,裏邊就有兩位武功狂人,一位叫“任我行”,一位叫“東方不敗”,自恃武藝高強,要統治整個江湖,或者掃平天下英雄,最終都落個自我毀滅的下場。

但“全能型”自戀在某些方面,有時會是一種人性的釋放,或者天分的迸發,像喬布斯,像埃隆馬斯克,像馬雲馬化騰。正是因為他們擁有全能型自戀,才有了特立獨行且正確的做事方式。在我們普通人的眼裏,如果自己冒然闖入一條車道,看見對面開來的車輛,而只有自己一輛車在朝相反的方向行駛,一定會懷疑自己逆行。如果是他們那些天才,他們會以為所有的車都在逆行,而唯獨他們自己正確。

而要從獅子達到嬰兒的階段,就意味着一個“完美的開始”。所以當我們很小的時候,還在襁褓裏整天沉睡對的時候,父母其實已經懷着無限的遐想,給我們設定了許多不同的人生。比如將來當個科學家、歌唱家、軍官、教授。他們會把他們未完成的許多東西,以另一種形式轉嫁到我們身上,他們希望我們超越他們,實現他們沒有實現的夢想。

要從一隻強悍兇猛的獅子,變成一個擁有全新開始,全新生命,全新夢想的人真的很難。特別是當獅子擁有一定的權威,擁有一定的地位,擁有一定的財富時,難免會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甚至自我感覺已經是功成名就的人物,被並不存在的浮華世界拖着前行。

嬰兒,恰恰是拋開所有的身外之物,以一種大徹大悟的心態重新開始一段無法確定,也無法預測的未來。嬰兒本身就象徵着未來,或者是活在未來的代名詞。甚至財富,甚至富貴,甚至權利最終成為身後事。《白鹿原》中土匪黑娃,最後竟然從零開始學習識字,被押上刑場的時候,也是一臉從容單純的笑,那一刻,死對於他,也許是另外一種開始。

所以從駱駝變成獅子,從獅子最後變成嬰兒,是心靈迴歸原點的寧靜,當然不是終點,它只是生命的一個里程碑,一種新的開始。

對生活有特別體驗的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因為患有先天的心臟病,從小就時時受到死亡的威脅。他對生命有過更多的深入的思考,所以從人生的意義以及人生的問題對人生進行了三種界限的分析,他認為,只有當一個人的身體界限、心理界限、靈魂界限出現時,常常才是一個人不得不思考、做出選擇的時候,也只有這個時候,一個人也才算真正的從脆弱到成熟的過程。

所謂的身體界限,往往是在我們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會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比如離婚、衰老,意外的橫禍。那幾年因為身體不是很好,常常會想到死亡,那種巨大的恐懼就像一張無形的網,讓生命之火奄奄一息。當一位朋友車禍去世後,除了悲痛,也曾有一種無力的挫敗感,深深的折磨過我。

只有生命到了臨界的時候,才會重新思考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金錢重要嗎?重要,但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時間,健康,和生命。集體和工作重要嗎?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比方家人和親情。生命重要嗎?重要,但還有比生命更重的東西,比如活着的意義和價值。

當這些都想明白的時候,有時會有想哭的感覺。原來自己大半輩子都是為別人而活,沒有一次為自己活過。結婚後為孩子為家人活着,在單位為企業為社會活着,即就是普普通通一生,最終也還是為了基因的傳播活着。什麼時候,我們為自己活過一次?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自己痛痛快快瀟瀟灑灑活上一次。

所謂的心理界線,其實就是我們一直把自己對外界的感知,當成外界的真實反饋,當成別人的真實感受。很多時候,因為有心理界限的存在,我們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的身上,認為別人也會像我們一樣熱烈的接受。甚至把自己對別人感受,關注,或者讚美當成真相,我們也會因為得不到,沒有被認可而覺得難過、失落和痛苦。這都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聰明和愚蠢,理智和浮躁,成熟和幼稚最大的區別,莫過於龐辱不驚、坐懷不亂、聞過則喜。就像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喜歡吃甜的,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更喜歡那些苦澀的真實。學英語的時候,有兩句英文雞湯讀後很是充血“Challenges are not threatening-they are opportunities to acquire new akes dont mean you are stupid-they are full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you to learn.(挑戰不是威脅,挑戰是獲取新技能的機會。錯誤不是代表你愚蠢,錯誤充滿幫助你成長的信息。

存在心理的困境,是因為我們首先沒有打破自己心理的壁壘,情緒上的衝動,失控,往往會讓我們感覺到其實自己並非完美無缺而是殘缺不全。打破這種心理壁壘或者心理界限的人,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他們往往把別人的關注和讚美當成一種額外的贈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繼續努力。

而所謂靈魂界限其實就代表了一個人的“精神”,它往往會和意義聯繫在一起。當一個人身體健康,心理正常,而他並不快樂。其實就是這個人的思想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就像榮格提出的九級人生。最高層次的追求,就已經脱離金錢,名譽,地位這些低層次追求,而開始嚮往那些看似縹緲虛無,卻有着偉大意義的人生。比方樂善好施,比方迴歸自然,比方釋放自由,他們總希望把自己身上的某一些東西長久的留下。

我們常常所説的精神領袖,其實就是我們渴望通過他們的指引,能打開那道靈魂的大門。雅斯貝爾斯認為這個世界充滿密碼,笑來老師也説過,鑰匙一定不再鎖孔裏,一定在別的什麼地方。有時一句話,幾個字,一個場景,都會刺激我們的神經,讓我們發現那些打開靈魂大門的鑰匙。

馬丁.路德有一天他在《聖經》中讀到一句話:“我相信罪過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刻他突然頓悟。相同的經文以前讀過不知道多少次,一直沒有頓悟,那一天,在那個時刻,在那樣的場景裏,就能豁然開朗。就像好多次聽笑來老師説:他要改變這個世界。就只當隨口説説並沒有當真。當自己像另外一種生物,用完全不同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做出一些令自己無法相信的事情時,才相信一個人完全可以間接的改變一些人的思想來改變外在的真實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一口屬於自己的井,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舒適感和安全感。很多困惑其實來自我們自身侷限的認識,侷限的視角,侷限的疆界,以及並不成熟的認知和體驗。其實除了井口,井裏還有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門,鑰匙就在我們心裏。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7

看完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我對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覺人生的幸福指數是由哲學的價值所產生的。人生要是沒有哲學,那這一生差不多就是虛度,沒有任何價值。哲學是人生的精華。人生其實就意味着哲學。一個人,不論他是聲名顯赫還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塵,當生命到達終點時,總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對人生的感悟,而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學吧。

或許,討論哲學,討論人生意義這題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單薄的雙肩擔不起來的地步,但是,我還是想試一試,不論結果如何。泰戈爾曾經説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是啊,我們所謂的人生,其實就是一段軌跡,一個過程,既如此,又何必在乎結果呢?而我們所要的其實也就是一個過程。流星劃過天際,或許未到地面就已銷聲匿跡,但那剎那間的美麗就能夠震撼一顆心,就能震撼整個宇宙。

時常想到宇宙的起源問題。霍金説,宇宙其實與大爆炸,而且將終結與黑洞,那時整個宇宙的毀滅還是重生呢?空間是不是物質,如果不是物質,又能叫什麼?如果宇宙真地歸結為一點,那麼一點外是否存在空間呢?這些問題,正是體現出人生離不開哲學,只有哲學,才讓我們想着如此多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我們發現,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正是哲學給了我們的生活這麼多美好。

時常考慮人為什麼要思考,為什麼不簡簡單單的生活,為什麼要有競爭,或許,這是天性,快樂就是要建立在痛苦之上才能顯出快樂吧。只有思考,只有競爭,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提上去,才能讓我們慢慢進入生活真實的節奏,才能讓我們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有快樂和痛苦。這其中快樂和痛苦也是相對的,沒有慾望,又何來痛,何來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一種境界,讓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與快樂之後,死去。儘管如此,我仍對他充滿敬佩之情,雖然沒有了境界,但是卻有了過程,這過程雖然充滿了辛酸,充滿了心力交瘁,但畢竟或過,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軌跡,在青史上銘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麼比將自己的生命填滿更有意義呢?

可以説每個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釋為一種人生態度吧。可是,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作為承載理想的個體,又將何去何從?是否我們可以攬起千年的纖繩,衝破重重阻礙,無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樣?是否我們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始終不渝的追尋着我們心中的伊甸園,我們的樂園!

當現實的壓力向我們逼近時,我們是否依然可以找一塊海灘上青色的礁石,悠然的彈奏我們褪了色的吉他,用心去詮釋人生?

托爾斯泰死後未立墓碑,但這卻使墓地成為最偉大的墓地;拿破崙躺在水晶棺中,他的人生耀眼的足可以和水晶的光彩相媲美;他們正是因為生活中有了哲學,才能被後人所銘記,被後人所仰望。他們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也已經生活了22年,回想起它,有的時候確實有一點哲學的意思,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為了生活而生活。我希望我今後的人生中多閃現出哲學,讓哲學讓我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幸福。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8

在讀《哲學與人生》之前,看過一段傅先生給台大新生講課的視頻,就覺得傅先生講的特別平和,但內容的確讓人觸動。也許草草聽一聽覺得沒什麼,很快就從思緒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卻覺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問題,不得不讓人越發思考。所以讀這本書的目的,也是想能從本書中找到更多的問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心靈答案。

當打開這本書,發現好像內容和書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書,像是傅先生將一幅長長的人物畫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開,讓總多的哲學大師(熟知的中國哲學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學家)從你面前緩緩走過。當你已經習慣,沉浸在這幅畫卷中的時候,突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古人已經一一走過,只留下若隱若現的背影,最後是傅先生在講他的“多元與融合”,在講他的“身·心·靈”。

哲學,讓我這個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維的模式和心裏的感受寫的讓大家可以簡單的體會,這種哲學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書中所言,我一直以為哲學是形而上的東西,是拗口的長句加上難懂的邏輯,是“哲人之學”。哲學,與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這本《哲學與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淺,也才痛恨眾多所謂的哲學人士的誤人子弟。

其實哲學是“哲人解讀凡人感受之學”,而這種感受只是略略高於生活,能給凡人深思和啟示,能讓凡人帶着思考和追求活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的一生都帶着哲學,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學,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學。人為何而活,哲學給出很多答案,本書沒有給出答案,傅先生卻一直在用行動證明着什麼。也許,每個人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會有頓悟的感覺,但那時已無法交流。

對《哲學與人生》這本書而言,都只不過是哲學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這朵浪花卻讓我產生了對哲學的濃濃興趣,也許這就是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雖不曾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