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5篇)

欄目: 中國小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5.56K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精選5篇)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1

為了進一步促進温溪一小和温溪四小的共同發展,根據《青田縣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青田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省市縣教育大會精神,以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目標,以創新辦學和管理體制為動力,通過深化共同體學校建設,科學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縮小校際教育水平差距,全面提升兩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實施目標

1.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優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共體建設,努力促進兩所學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

2.探索基於地方實際的辦學路徑。根據兩所學校發展現狀,通過兩校教共體辦學,力求形成優質均衡、壯腰夯基的區域義務教育新局面。

3.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優質均衡發展目標,整體提升兩校的教育水平,各項義務教育指標進入全縣前列。

三、實施內容與措施

(一)管理聯動,共同提升學校品牌

1.學校管理聯動,更新管理理念

共同體內定期開展以學校管理為主題的沙龍研討活動,共探管理方法,實現優勢互補,管理理念的共享。如不定期舉行學校班子隊伍建設及教師團隊建設的經驗交流,班級管理論壇、減負提質措施、“兩個優化”實施等交流活動。

2.品牌建設聯動,豐富學校文化

通過共同體內學校互相參觀、開展品牌建設論壇交流等活動,促進共同體學校文化碰撞、交流,吸納新的內涵,構建豐富而有個性特色的學校文化品牌。

3.措施形成聯動,落實“兩個優化”

利用温溪一小“優化課堂教學優化作業管理”的具體措施和平台,與温溪四小資源共享,引領温溪四小共同落實“兩個優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師聯動,提高教學質量

1.名師引領強素質

充分發揮温溪一小名優教師的引領作用,推行名師共同體內巡課活動,提高共同體教師的整體素質。名師們通過課堂教學指導、課堂教學示範和教科研引領等方面給予青年教師全方位的指導,充分發揮名優教師“傳”、“幫”、“帶”的作用,整體提高共同體學校的教學水平。如在共同體內聘請市縣名優教師當指導師,在教學業務上,班級管理上,教學研究上做年輕老師的指導師,共同體領導小組為這些活動搭好平台,做好服務,讓名師發揮應有的作用。

2.聯動教研提效率

成立共同體學科研課組,聘請導師,招聘學員,深入開展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課例展示等活動,促進兩校教師專業成長,特別是年輕教師和薄弱學校的教師。利用期中、期末兩次統一測試、綠色質量評價報告,分析研究兩所學校存在的短板,提出相應的對策,提升兩校的教學質量。

3.課題研究促成長

根據共同體內的教育教學或管理上的問題,積極申報有關共同體的科研課題研究,邀請專家引領教科研工作,為共同體更好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根據。

4.校本課程促共享

分析兩校的實際情況,提煉出兩校的共同特點,以温溪鎮第一國小為引領,結合共同體學校實際,開發校本課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一體打造提升成為共同體校本課程來開發實施。

(三)學生聯動,共享共贏

在共同體學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打造優質藝體品牌項目,力求共同體內學校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化發展。兩校在學生學習能力過關的內容共享外,將從“四節四禮”上合作,温溪一小不僅在學科教學上做好引領服務,還將在學生活動上做好指導,從而提高兩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四、評價考核

1.為保障活動的有效性,每次活動由專人組織,組織者將在活動前做好方案,活動中監管過程,活動後做好總結、做好美篇,領導小組將對每次活動做評價,考核的結果將納入各自學校的年度考核內容。

2.對兩校的特色發展、教師發展、學生髮展等進行前後對比考核,考核的結果將作為下一學年改進和制定方案的依據。

3.對兩校的教學成績進行前後對比考核,考核的結果將作為下一學年改進落實“兩個優化”措施和力度的依據。

五、實施保障

1.為保障“温溪鎮第一國小共同體”方案的落實,特成立以兩校校長為組長、兩校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及教研組長為組員的“温溪鎮第一國小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

2.重視激勵評價。每次活動中承擔公開課、講座、經驗交流的老師發給榮譽證書,承認為跨校公開課、講座。

3.經費保障。兩所學校學校要從辦公經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保障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4.提升知曉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教育網站微信公眾進行宣傳,使共教體得到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一致認同。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2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xx〕4號)《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基〔20xx〕14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貴陽市大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行動綱要(20xx—2025)》《開陽縣提升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xx-2022年)》等文件精神。結合開陽縣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實際,通過教研製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根據全縣教研現狀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通過“學區內聯合,校際及學科互動,內聯外引,共同研究”的教研共同體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借鑑、共同發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水平,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全縣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教研共同體植根於學區、學校、教師發展的共同願景,學區學校自主合作,以研促教,以研育師,以研提質,共同發展。

(二)共同性原則。教研共同體以縣直優質校為教研引領、以學區中心校為教研基地,為學區學校及教師提供教研平台和發展空間,對學區進行教研輻射、帶動、引領,促進教研資源共享,縮小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均衡,共同發展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制訂《教研共同體實施考核細則》,以教研督導考核制度化促進教研規範化、常態化,規範學校教研管理,確保教研紮實有效開展。

(四)協作性原則。以教培中心為組織紐帶,加強協調聯繫,探尋教研載體,推進教研共同體發展。加強縣校協作、學區協作、校際協作、學科協作,促進學校與教師之間共建、共享、示範、引領,促進共同發展。

(五)開放性原則。共同體內學校相互開放課堂、集體教研,相互學習借鑑,共享教育教學教研資源,取長補短,開放吸收,促進開放發展。

三、主要工作目標

(一)建立學區教研共同體。推動學校教研機制建設,使教研成為學校常態化工作,促進區際、校際、學科共建、共享、示範、引領,提升教研工作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培育、擴大名師資源,深入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理念,落實學科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的教學研究,學段銜接的研究,適應新會考、新大學聯考改革的研究,促進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全縣各學段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紮實深入做好教研服務。教育科研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教育管理決策,加強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三)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台。建立“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優質課”評選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拓寬渠道,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

四、主要工作任務

(一)建立完善教研體系。建立縣級、學區、學校三級教研共同體,形成“學校主動、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典型帶動”的教研工作機制。縣教培中心及學區引領校、基地校加強對學區教研共同體的指導和督查。

1.搭建教研平台,多層次推進:聯通市級教研平台、縣級教研平台(教培中心、引領校)、學區教研平台(基地校、校本);促進教研共同體“點”(校本、基地校)、“線”(學科團隊)、“面”(學區、全縣)結合。

2.創建教研載體,多形式教研:學區教研基地校建設;學科教研基地校建設;鄉村校“互加”項目建設; 教學技能展演(校本秀課、教學設計、觀摩課示範課優質課);教學成果展示(課題、論文等)。

3.開發教研資源,豐富教研內涵:內引,學區內發現和培育名師;充分調動縣內“三名”教師、骨幹教師資源。外聯,聘請縣外名師、專家為學區教師做講座、上示範課。

(二)加強教學教研指導。縣教培中心加強對教研共同體工作的統籌、規劃、指導,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之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進行校本教研,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形成課程標準引領下的備、教、學、評、導“五位一體”教研模式。各學校將教研共同體工作擺在學校發展的突出位置,按照築教科通[20xx]14號文件精神完善學校教研工作體系,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專業化和規範化發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開展。

1.加強“教研基地校”建設,推動學區、學科教研常態化。基地校要發揮教研基地功能,根據教師發展需求,制訂基地校教研規劃和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基地校教研,建成名副其實的教研基地和學科基地,培育學區名師,促進學區教師專業成長。

2.引領校要制訂教研引領規劃和計劃,組織共同體內外名師、骨幹教師按計劃在學區內做好教學展示、研討和學術講座,為教師專業發展做好示範、引領,使學區優質資源效益最大化。

3.學區共同體學校要積極參與共同體教研。藉助學區教研共同體建設的契機,做好學校教研規劃,紮實抓好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強化校本教學研修。校本教研要立足學校實際,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擬定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教研計劃,着力增強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創新性,不斷提高基於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學校須健全校本教研製度,開展常態化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在研究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優化作業設計、解決教學問題、指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四)創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學區、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採用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創造性。各學段各學科教研員每學期到學區講授示範課、公開課,組織集體備課、研討課,開展聽評課和説課活動並提出明確要求;建立教研員聯繫點制度,組織教研員到貧困、民族、邊遠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持續開展教學指導,幫助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五)樹立全面育人觀。聚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觀,圍繞如何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薰陶、培育勞動觀念等重點問題,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深入開展內容、策略、方法、機制研究,指導學校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六)加強育人環節研究。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研究。加強國家課程的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準確把握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做好課程實施工作;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豐富學校課程體系和資源,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加強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教育教學方式。加強課程設計和作業設計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完善作業調控機制,創新教學設計和作業佈置方式,提升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水平。加強考試評價改革研究,提大學聯考試命題質量,推動建立以發展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

五、學區教研共同體實施過程

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由縣教育局組織領導,開陽縣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負責統籌規劃、組織實施,縣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教育科負責監督、考核。

(一)啟動階段:20xx年5月-9月

開展全縣各學段教師年齡結構、專業、課業結構、學校教研情況問卷調查,做出診斷和反饋報告。召開全縣中國小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務(教科)主任會議,討論學區教研共同體劃分,對引領校、基地校教研職責進行説明,安排部署教研共同體學區活動。制定教研共同體工作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7月(試行)

對學區教研共同體建設進行動員部署,對教研共同體方案進行解讀。組建學區教研共同體,實施中國小學區教研共同體計劃。教研共同體工作納入20xx年目標考核。

(三)建立長效機制階段:20xx年8月後

收集學校和教師對教研共同體的意見和建議,總結一年來教研共同體取得的經驗、成績和亮點;也總結存在的不足,收集學校和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促進教研共同體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建立教研共同體長效機制,讓教研共同體真正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

六、保障機制建設

1.加強教研共同體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縣教育局成立全縣中國小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分工與職責,組織教研共同體工作指導、督導、考核。教研共同體引領校按縣要求擬定學區教研共同體規劃和計劃,並積極組織開展共同體教研;基地校要發揮教研基地功能,制訂基地校教研規劃和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基地校教研;學區教研共同體學校要積極參與共同體教研,以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專業化和規範化發展,保障教研工作有效開展。

2.建立教研共同體督導考核評估機制。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將教研共同體工作納入督導考核評估體系,重點督導評估教研隊伍建設、條件保障和教研工作實績等。學校需建立教師教研考核機制,將教研組、教師教研工作情況納入年終績效、目標考核、評優評先條件。用制度保障教研常態化、規範化、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3.加大教研經費投入。縣教育局將教研共同體工作經費納入師訓經費預算,採取以獎代補方式補助工作經費,確保教研共同體推進。各學校也要把教研預算經費納入學校教育事業經費預算,確保學區教研共同體工作正常實施。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3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泉州市中國小幼兒園“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在全市公辦幼兒園、國小、國中、普通高中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推行公辦“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組建“1+N”的教育共同體(1所名優校+N所學校),採取“一對二”或“一對多”等形式開展教育共同體辦學,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度,推動我市基礎教育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形成有泉州特色中國小、幼兒園教育共同體辦學格局,建設100個有特色有影響的優質公辦中國小幼兒園教育共同體,更加發揮教育共同體辦學優勢,全面擴大我市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推動鄉村振興,整體提升我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水平,構建“學在泉州”的教育發展新態勢。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整體規劃與試點先行相結合原則

加強教育共同體辦學的整體設計,遴選條件成熟的中國小校、幼兒園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增加教育共同體的數量,堅持“一共同體一方案”,成熟一個組建一個,提高教育共同體辦學質量。同時把握好教育共同體辦學擴張的速度、規模。

(二)堅持“輸血再造”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原則既要注重教育共同體名優校對薄弱校、新建中國小和幼兒園的“輸血再造”,更要注重薄弱、新建中國小校和幼兒園“自我造血”、自我發展能力的培育,最終實現優質基礎上的協同共進。

(三)堅持共同發展  與特色發展相結合原則

通過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建共享,構建教育共同體發展新格局,同時,凝練符合自身辦學歷史積澱和特色發展的辦學模式、育人方式和實踐路徑,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三、主要舉措

(一)推行“三種模式”

1.領辦型。通過名優校設立分校區、薄弱學校委託名優校管理、新建學校劃歸名優校管理等方式組建。各縣(市、區)要按照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原則,由名優校牽頭領辦,推動實現資源管理一體化、內部管理一體化、課程教學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考核評價一體化。名優校派出至少1-3名學校幹部至新增成員校任職,任職年限不少於2年。

2.“5G+”型。依託互聯網信息技術,鼓勵不同縣(市、區)學校之間、市屬學校與縣(市、區)學校之間廣泛開展“5G+”專遞課堂,深化教育辦學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支持中國小幼兒園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外優質品牌學校開展遠程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新優質學校。

3.互促型。通過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多法人組合等方式,發揮各自辦學優勢,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實現共贏。鼓勵倡導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納入教育共同體管理,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二)建立“四種機制”

1.建立完善審批機制。堅持屬地管理原則,以縣域為主成立的教育共同體,須經縣域教育主管行政部門批准;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外優質學校為領銜校創辦教育共同體,須經所在縣域人民政府批准。縣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定期對教育共同體進行評估和評價。市直學校成立的教育共同體需經市教育局審批。

2.優化內部管理機制。完善教育共同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構建更加開放、更加科學的現代學校制度。制定教育共同體辦學章程,明確教育共同體“1”和“N”的權利義務權責,建立以共同願景為核心,以制度體系為框架、以規則程序為紐帶的管理機制。通過各項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增強教育共同體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3.建立規範發展機制。嚴禁教育共同體內通過“掐尖”方式違規招生,嚴禁教育共同體違規跨區域招生。教育共同體內各成員校應按規定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禁以各種形式借讀、掛學籍跨校就讀。教育共同體辦學選址,不能與任何小區捆綁,不能與任何房地產掛鈎。禁止以房地產開發商命名學校,杜絕與商業利益掛鈎。教育共同體成員校命名要堅持名實相符、準確規範,體現辦學理念,突出內涵特色,避免單一貼標籤。

4.建立績效評估機制。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制訂教育共同體辦學考核指標體系,突出“增值評價”,整體評價辦學情況,重點考查優質資源增量與校際差距縮小情況以及每所學校學生進步、教師成長、學校持續發展情況。鼓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績效評價,將學生、家長與人民羣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教育共同體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尺。市直學校由市教育局負責評估。

(三)推進“五大發展”

1.資源建設共享發展。實行教育共同體內學校備課、評課、教研、學科教案、多媒體課件、優秀課例、模擬題庫、教師論壇、學生活動等優質資源的共享。名優校依託“互聯網+”積極打造教育共同體資源共享平台,探索教學資源開發模式與路徑,集中優秀教師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微課、教學案例、教學錄像、試題庫等。成員校通過參與“5G+”專遞課堂等,探索校際資源共享新模式。統籌利用教育共同體內各類教學場地資源,建立文體場館、圖書館、實驗室等場地資源和儀器設備的共享共用機制,整體提升德智體美勞水平。

2.課程教學共研發展。結合教育共同體特點和地域特色,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統籌教育共同體內課程規劃,開發課程資源,完善課程體系,豐富課程供給,打造特色化、多樣化、優質化教育共同體學校課程羣。名優校聚焦作業設計、考試命題、質量監測等教學熱點難點問題,建立完善教育共同體教研機制,以項目合作方式接納成員校教師參與教科研,由名優校骨幹教師協助成員校開展富有針對性研究,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診斷監控機制,制定各學科質量保障制度,指導並督促各校學科教育。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提升教育共同體內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學生髮展水平。

3.文化內涵共融發展。強化教育共同體內部文化共培共進,充分發揮教育共同體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以文化引領各教育共同體學校“和而不同”發展。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建、質量共評,助推文化共融相生。名優校要在尊重各成員校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凝練核心價值,豐厚文化內涵,培育積極向上的教育共同體文化,推動各成員校在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特色發展,彰顯教育共同體辦學優勢。梳理“一訓三風”,以校標、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為載體,凝聚共識,加強教育共同體文化交融,形成既互相借鑑又各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成員校要集中專業力量加強內涵建設,凝聚發展共識,共謀發展願景,發掘培育辦學特色,打造“亮點工程”,豐富自身辦學文化內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諧奮進的學校發展文化,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品質提升。

4.教師管理共建發展。強化教育共同體內部師資共享共建,推動建立“統籌管理、互派師資、共同發展”的人員管理使用模式。強化師資共育,推進名優校通過設置骨幹名師和校長工作室(坊)等方式組建校長教師發展共同體,高位引領帶動成員校師資共同成長。名優校要強化統籌管理、多元評價,推進在教育共同體內試行師資柔性統籌管理,優化教師考核評價,成員校根據名優校的教師評價體系,形成適應本校實際、符合教師發展規律的多元教師評價體系,教育共同體建立師資定期交流制度,名優校根據教育教學需求,統籌設置安排教育共同體師資交流計劃,確保交流比例不低於省定要求,沒有農村校或薄弱校工作經歷或者在本校工作六年以上的骨幹教師優先流動,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向參與交流的骨幹教師傾斜,鼓勵各校預留部分的中、高級崗位,優先用於評聘參與交流的骨幹教師。探索深度融合,在條件成熟的教育共同體內試行管理團隊雙向交叉任職、互派教研團隊,通過團隊融合,推進教育共同體內各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5.學生聯動共生髮展。開展校際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欣賞、互相評價、互相促進的幫學共同體,最終實現共同成長的目的。由名優校牽頭成立學生成長指導聯盟,結合成長規律和學段目標,協商制定學生培育計劃,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定期開展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涵蓋學習、文化、生活等多領域多主題。針對學生聯動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由成員校輪值舉行學生交流論壇、社團活動、聯賽聯誼,提供展示平台,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4

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總體要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健全縣域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提高我市中國小校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打造一流教育目標,構築柳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在已有黨建共同體、集團化辦學、學區聯盟、支教輪崗、縣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礎上,圍繞“一體化”教育改革發展目標,推動教育共同體建設(以下簡稱“教共體”建設),統籌規劃促進教育資源跨行政隸屬關係縱向聯合、橫向聯動,推動教育組織聯建、師資聯育、資源聯享、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發展聯抓,逐步縮小區域間、校際間質量差距,實現黨建引領下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主要目標

圍繞“城鄉教育一盤棋”的工作思路,堅持和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搭建教育共同體,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鄉村、薄弱地區常態化。從教育行政管理、學校文化建設、管理團隊培育、教育人才培養四個維度對鄉村學校、薄弱學校進行幫扶,縮小城鄉、縣域間教育質量差異,全面提升我市中國小校教育教學整體質量,實現一流教育目標。

三、實施範圍

全市中國小校(含幼兒園)。

四、工作原則

(一)黨建引領,主體清晰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統籌規劃和組織開展教共體建設工作。市教育局統籌規劃全市教共體建設工作,負責引導、調配市區優質學校參與教共體建設。各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國小校是教共體建設的主體,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落實各項配套政策,推動教共體的建設。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各級組織、編制、財政、人社等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支持教共體建設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學評價

組建成立的教共體在人、財、物相對獨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人才交流、支教輪崗、送教下鄉、線上同步教學、集體備課研課、科研能力指導等多種形式,在人才培養、學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體建設單位應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權利義務、合作方式、合作週期、目標任務、效果評價等內容。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本方案和教共體合作協議對教共體工作內容和成效進行增值性評價。

(三)統籌兼顧,穩步實施

教共體建設重點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傾斜。各縣區(新區)可結合需求,對教共體成員進行調劑安排。通過人才交流、支教、調動等方式,優化教師資源在不同教共體之間或教共體內部的資源配置,促進教共體健康發展。教共體建設按照教學和管理並重;先試點、後全面的原則推進。特別注意與集團校、學區聯盟、縣管校聘等相關政策的銜接融合。

五、教共體建設類型

教共體建設單位分為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1個教共體一般由1個牽頭單位和1—2個聯合單位組成。如有需要,經建設單位集體協商,可以適當增加牽頭單位或聯合單位,單位總數原則上不超過6個。

(一)組建市縣高中教共體

由市屬高中和縣屬高中組建而成,其中市屬高中為牽頭單位,縣屬高中為聯合單位。第一批市縣高中教共體建設由柳州高級中學、柳州鐵一中學、柳州市第一中學、柳州市第二中學、柳州市鐵二中學與縣屬示範性高中組建成,將城市優質高中學校黨建經驗、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人才培養經驗向五縣高中輻射。具體建設名單詳見附件。其他市屬高中可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與縣屬高中協商後自行提出建設申請,報市教育局審批後開展教共體建設工作。

牽頭單位每年要選派1名副校長或優秀中層幹部到聯合單位擔任校長或副校長;每年要派出不少於3名骨幹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選派優秀教師組建學科團隊推動教共體內教學研一體化建設,支持聯合單位人才培養。

(二)組建區縣教共體

由柳北區、城中區、魚峯區、柳南區作為牽頭單位,其他縣區(新區)作為聯合單位組建而成,具體建設名單詳見附件。各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要互派優秀中青年幹部到對應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交流服務,擔任副職領導(同時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動縣區(新區)間教育管理經驗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區縣教共體的建設,服務時間一般為1—2年。

牽頭城區要選擇轄區內優質學校與聯合縣區(新區)的鄉村學校或薄弱學校建設區縣學校教共體,每個學段要建成不少於1個區縣學校教共體。牽頭學校每年要選派1名副校長或優秀中層幹部到聯合學校擔任校長或副校長;牽頭學校每年要派出不少於3名骨幹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選派優秀教師組建學科團隊推動教共體內教學研一體化建設,支持聯合學校人才培養。

(三)組建縣域內教共體

由縣域內城鎮學校、優質學校和鄉村學校、薄弱學校組建而成,原則上由同一學段學校或地理位置相近的學校組建而成,其中城鎮學校、優質學校為牽頭單位,鄉村學校、薄弱學校為聯合單位。由各縣區(新區)根據學區制改革和集團化辦學的模式,以教共體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深化學區制、集團化管理。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8月)

在全市範圍內宣傳並解讀教共體建設內涵、目標和工作內容、要求。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起)

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就組建教共體的合作模式、合作內容、保障措施、權利義務、合作期限等進行充分協商,擬定教共體合作協議,報主管部門審核後,各成員單位共同簽署教共體合作協議。合作期限一般不少於3年。統一加掛“牽頭單位名稱+聯合單位名稱+教育共同體”構成的標牌。按照本實施方案和各教共體的合作協議內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務團隊,提供培養培訓、技術支撐,提升聯合單位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考核評價階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牽頭制定教共體建設考核評價文件,主要考核教共體運行管理情況、教共體內分工協作情況、資源共享情況、發揮輻射作用情況、教共體可持續發展情況和實施成效等。考核評價分為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具體考核評價文件另行制定下發。年度考核每年2—3月開展1次,重點考核各單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協議開展各項工作任務。終期考核在協議到期前1個月開展,重點考核教共體實際取得成效,在黨建引領、日常管理、師資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通過增值性評價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財政補助撥付、學校績效考核等依據。考核落實情況應當作為各縣區(新區)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和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強化黨管人才原則和黨建引領結果運用,對工作成績顯著的教共體及其領導班子成員予以表彰,在績效分配、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傾斜;對教共體建設工作落實不力、作風虛浮的單位和個人,分層次進行約談問責,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堅持黨建引領

圍繞“發展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黨建+”文章。發揮黨建在教共體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把黨建工作與師資培養、教學教研、學生德育等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推行清單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教共體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共建清單,明確教共體資源共享需求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積極引導教共體建設單位黨組織共抓支部標準化建設、黨建品牌建設,推動教育系統黨建資源、辦學條件和人才師資力量共建共享。同時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改革融合互進,實現黨建引領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強化“聯建·共享”理念

強化教共體的機制性聯繫,圍繞集團化辦學、學區聯盟、“一體化”發展的.教育改革目標,推動教共體間組織聯建、黨員聯育、資源聯享、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發展聯抓。延伸拓展集團化辦學“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奮鬥共同體”理念,要牢牢把握學校黨建與教學業務相互貫通、同頻共振、協調推進的工作理念,推動教育系統黨建資源、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視師資培養

牽頭單位每年要派出不少於3名骨幹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聯合單位應安排支教教師擔任班主任、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職務,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牽頭單位要選派優秀教師組建學科團隊,通過送教、名師工作室、網絡教研、線上同步互動課堂等方式推動教共體內教學研一體化建設。牽頭單位還可以通過師徒結對、集體備課、接收聯合單位派出的骨幹教師跟班學習等方式支持聯合單位人才培養。牽頭單位開展校本研修時,應當包含聯合單位教師。牽頭單位應當有針對性的對聯合單位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進行系統培訓。

(四)加強學校管理

牽頭單位選派的領導幹部是中共黨員的應當進入聯合單位、學校黨組織班子。聯合單位可以選派中層以上領導到牽頭單位跟班學習,學習時長由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協商決定。牽頭單位應就學校管理、學生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對聯合學校進行分類培訓指導,對聯合單位教師科研課題評比、師生競賽等提供技術支撐和專業指導。牽頭單位可以對聯合單位學生進行同步測試評價、同步分析,加強對聯合單位學生學情的分析研究,制定並實施精準的解決措施。

八、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教共體建設是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城鄉間、區域間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舉措,涉及系列體制、機制建立和創新,工作任務重,實施難度大,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單位共同參與。市委組織部負責教共體建設改革的指導推進;市教育局負責教共體建設改革的具體實施,做好考核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加強系統內資源調配,支持教共體建設單位創新有效工作;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教共體成員單位的編制和人事管理,對教共體內部人員招聘、交流調動和收入分配等創新措施給予指導;市財政局負責做好教共體建設的'財政保障工作,落實補助資金。各教共體建設單位要成立相應組織,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細化各項工作任務分工到人,按照本實施方案和合作協議全力抓好各項工作推進,確保取得預期成效。

(二)加大經費投入,促進改革成效

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保障對教共體建設單位的財政投入,並積極落實各項配套政策,協調轄區內相關部門支持教共體建設工作。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出台教共體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進、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牽頭單位要保障派出到聯合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不低於原工資待遇,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可結合實際,在政策範圍內給予教共體牽頭單位派出人員一定補助或獎勵。每年定期對教共體成員單位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度經費撥款依據。

(三)推進制度創新,服務教共體建設

經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同意,探索建立教共體內靈活的用人機制,教共體可以統一制訂進人用人計劃、統一人員招聘、統一崗位管理和按崗公開競聘、統一培養、統一考核獎懲。探索參照牽頭單位人員薪酬待遇水平發放聯合單位人員薪酬待遇,差額部分由同級財政承擔。

牽頭單位教師到聯合單位支教、交流服務的或聯合單位教師到牽頭單位輪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國小教師隊伍輪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應標準的工作補助,並按照實際工作時間認定支教經歷。牽頭單位到聯合單位擔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長或副校長的,也可按規定享受工作補助,並按實際工作時間認定支教經歷。牽頭單位組建的學科團隊通過送教、名師工作室、網絡教研、線上同步互動課堂等方式促進聯合單位教學研建設,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且經考核合格的,學科團隊成員的工作經歷可累計計算為支教工作經歷,具體計算辦法:累計送教達到200天的;或名師工作室幫扶時間不少於3年,每年不少於8次現場教研或培訓活動,且工作室考核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線上教學超過200課時的;可以認定為具有1年支教工作經歷。

(四)強化考核監督,保障工作實效

各縣區(新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各責任單位要根據本實施方案制定具體方案和措施,並認真組織實施。各中國小校(含幼兒園)牽頭單位和聯合單位,每年12月底前將教共體黨建工作具體落實情況報給主管部門,各縣區(新區)教育行政部門及時彙總整體情況並將成效形成報告,經局黨組研究同意後,於次年1月底前報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會同相關部門,採取實地檢查和材料核驗等方式,按照教共體考核評價文件要求,結合各教共體合作協議、責任清單等內容,對各教共體進行評價考核,並對評價結果予以公佈。

新時代中國小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據《濱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xx年工作要點》《濱州市教科院國小教研室20xx年工作計劃》《關於成立惠民縣“國小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通知》整體部署,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為我校教師教研隊伍建設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經研究,決定成立惠民縣第二實驗學校“國小教師學習共同體”。旨在深化國小部各學科組建設,引領青年教師快速發展,為我校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整體提升和優秀教師、名教師脱穎而出搭建平台。

二、總體目標和思路

我校教師學習共同體總目標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完善自我,努力爭做勝任型、特色型、專家型教師。

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一箇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過開展紮紮實實的研究、探討、合作、交流、互助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台。

三、工作思路

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台。

四、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實施與管理,強化責任,明確任務,使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成立教師學習共同體領導小組:

組 長:商文革

副組長:韓小雷

組 員:薛薇 各學科教研組長

五、具體要求

(一)活動形式

利用釘釘羣、微信羣等線上教研,現場教研、學習等線下交流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鼓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造性開展多樣、高效活動。

(二)活動啟動及開展時間

各學科教研組長根據學科自身情況確定。

(三)活動主要內容

圍繞學科育人、高效課堂、教學常規、作業改革、小課題研究、教師專業基本功等學科專業內容以及國小教育教研通識知識與技能開展活動。

(四)職責分工

“學共體”全體成員每學期須完成以下任務:

1.圍繞各階段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

2.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質量較高的小論文(1500字左右)、一篇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設計、一個質量較高的課時教學課件、一次質量較高的作業設計。以上任務可以結合各階段主題活動完成,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有感而作。

3.由教研組長指定或教師推薦,每學期認真閲讀一本書籍,並以課件或文字的形式分享讀書體會(教育理論、隨筆或教育通識方面的書籍均可,也可以與學生共讀一本書)。

此外,“學共體”成員職責分工如下:

1.學科教研組長:擬定學共體階段活動主題。

2.“學共體”學科教研組長制定學科“學共體”實施方案及20xx.7—2021.7年度學習計劃,安排階段教研任務、線上線下學科教學研究答疑、引領通識理論及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與實踐,彙總每學期“學共體”學習材料報教學發展中心。

3.“學共體”成員:服從安排,按時參與各項活動,積極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六、學習計劃

月份

活動內容

20xx年7月

成立學校各學科“學共體”,各學科制定計劃

20xx年8月

假期教師自讀書活動及各學科“共同體”釘釘羣交流

20xx年9月-—11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

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

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

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

20xx年12月—2月

優質小論文(1500字左右)評選2.組內師生共讀一本書

2021年3月—7月

1、圍繞各階段縣教研室活動主題積極參與學科教學研究和討論,分享心得,資源共享。

2、“學共體”成員磨課,不斷創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3、課時教學設計比賽。

4、優質課時教學課件展示。

5、優質作業設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