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精選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六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六篇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日是“中秋節”。

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後,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後放盤子裏,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徵着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鬆軟而美味。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温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我希望每年都如此。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我生於蘇州太倉,也算是崑曲的發源地。看自己雖也聽過幾曲蘇州評彈,但對崑曲卻一無所知。最近,學校中開展了崑曲鑑賞活動,我自然要去領略一番。

明亮的舞台燈光下,紅幕中一素袍女子款款走出,長袖飄飄,裊娜多姿。在那富有民族色彩的音樂中,那年輕女子隨着樂律舞動起來。這便是《牡丹亭·驚夢》的開場。我覺得新奇,也頗有興致地觀看起來。

但十幾分鍾後,我心中的那股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已被磨光。那單調得令人乏味的音樂,太過華麗而顯得浮誇的着裝、粧彩,而那唱腔卻是顯得太難理解。一時間,自己竟有幾分睏倦之意,“崑曲”已然成了“崑曲”。

不變的音樂在我耳畔迴響着,漸漸地,我卻從中聽出幾分別樣的意味。那每一個動作,都舞出杜麗娘與情郎的繾倦纏綿;字字句句中洋溢着深厚的情感,把少女那思春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那時不時的回身一笑,也為少女動人的身姿添上一絲嫵媚。一曲終了,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耳畔突然回想起一種歡快。抬頭一看,卻是《十五貫·訪鼠測字》。婁阿鼠那活靈活現的表演,滑稽的動作讓人捧腹大笑。而況鍾那與作案人的鬥智鬥勇,環環相扣的破案經過讓人的心一陣陣地揪起,之後又放鬆下來……最後,案情水落石出。那使真兇歸案,為被冤枉者伸冤的那一刻,場下一片鼓掌、叫好聲。

崑曲是我國的傳統藝術,被譽為“百戲之祖”。數百年來,崑曲舞台上湧現了無數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崑曲表演不能一蹴而就。事後,雖有同學被選上台做“培訓”,但那動作卻是説不出的僵硬和怪異,與台上藝人那精湛的表演形成鮮明的對比。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罷。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遊百病。

端午節是我國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一位大臣,屈原很忠良,所以楚懷王很喜歡他,還有一位很嫉妒屈原,便用陰謀來害他,是楚懷王漸漸不信任他了。有一次,秦國要跟楚國和好,屈原仔細分析,知道了秦王的陰謀,便冒着生命危險去告訴楚王,楚王不但不聽,還把他釋放到遠離他鄉的地方。當楚王剛到秦國就被擒住,他後悔當時不聽屈原的話,,因氣大而死,屈原當得知國家快滅亡時,他不忍再看下去了,寫了最後一首愛國詩,便抱着石頭跳進汨羅江,當地人知道後,趕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些人向江中扔雞蛋、粽子,倒雄黃酒,都是為了不讓魚蝦不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就是因為當時打撈屈原遺體的原因。不僅,端午節有它的歷史還有一些食俗和風俗。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日新月異、氣象萬千,這紛紛擾擾的城鎮化氣象何如?我覺得心中有一點堵。

改革開放的成就令人矚目,三十年的時間,中國從青瓦紅牆走上了高樓大廈。極目遠眺,鱗次櫛比的樓羣拔地而起,一層層,一幢幢,一圈圈,一片片。從多層到高層,一路造來,挨挨擠擠,蔚為壯觀。然而,如此千遍一律,如此高發達的物質經濟追求,如此的城鎮化建設讓人困惑,文化的精神訴求又在哪裏呢?

我們不可否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更認為城鎮的發展不能偏了方向。

深圳,一夜崛起的都市。它的地位和成就不容忽視。可去過那裏的人,在不瞭解歷史的情況下,怎能聯想到她曾經小漁村一個呢?現在除了高樓大廈,還留下了什麼?那裏似乎早已失去了一些本地的傳統,一些特有的漁村文化正在消亡。川流不息的行人車輛,喧鬧繁忙的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人目不暇給,一羣羣市民被關進了一個個小區的各個樓層的某某室,“當”的一聲,早已隔絕了交流,隔絕了親情,隔絕了友情,隔絕了傳統,更隔絕了世代承襲的.農耕文化。南北間的建築差異,只在課本上才能發現,現實中的,盡是高樓。

這就是城鎮化的雄偉氣象嗎?非得要拆去傳統重鑄現代文明嗎?城鎮化,你的利弊究竟孰輕孰重?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是否就是將小屋建成一棟棟樓房,磚路澆成一片片水泥呢?想看看窗外自然的風景,卻只看到比你高一層的飯店。“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田園生活還有幾人記得?更有誰能奢侈地領略?曾經隨處可見的畫面,如今只能到風景點尋覓,或從掛在牆上的一幅幅畫面裏去聯想與想象。此情此景,喜歡戀舊的人心中是何等的淒涼!中國的城鎮化建設的大氣象,是在用無價的文化底藴,換來日益增長的利益數字。我們只看到了GDP在上漲,看不到歷史的痕跡正慢慢消褪。那些往昔的景象,逐漸成為後代欣賞的紀錄片。我們一旦丟失了自己的文化,將不斷與其他文化趨同,最終失了特色,最終也將失去了民族自己。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環顧周遭,我們還是找到了一點希望,捕捉到了一些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承。

首先,區域化的整體保護凸顯城鎮化發展良好效應。江南水鄉烏鎮,是一個少有的保留了歷史文化韻味的小鎮。如今依舊是青石板、小溪橋、瓦檐矮屋扁舟搖。傳統文化的韻味浸染在釅釅的水波中。慶幸烏鎮市長當年的力排眾議;也慶幸還有人未被利益矇蔽了雙眼;更慶幸我們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還未泯滅殆盡。

其次,點塊狀的保護與恢復銜接着小城的過往。我來到姜堰這個城鎮生活已十三年了,遊遍市區,感慨城市化進程太快,有許多我未來得及去記憶的,就已經在歲月的河流中消逝了。十三年間,家門前的那條小河,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填平,成了路。白求恩橋沒有了,曲江樓不見了,壩口廣場消失了。除了當年我邁過的國小大門,東嶽萬年台還在!可是她在現代化建築中顯得極不和諧。儘管這樣,路過今日的北大街,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區,重建的復古的小平房,整潔整齊寂無喧鬧。然而,樣子那麼熟悉,感覺卻陌生了許多。

面對上上下下的城鎮化氣象,保留也好,改造也好,應該是大勢所趨吧?是否每座城市都應該留下一塊地方?它不用於房地產規劃,只是單純地保留,保留着去追尋歷史的一種方向。

讓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始終縈繞着氣象萬千的中國城鎮化吧!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多種多樣:家家户户慶團圓的中秋節,端午節,還有登高望遠的九九重陽節。今天,我就説説春節吧!

每年春節家家户户不僅要貼窗花,都要放鞭炮!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來到村子裏來危害村民。村民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什麼辦法也沒有,只有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它可以吃掉村子裏所有人,搞得村子裏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了,天漸漸黑了,村民嚇得逃到了山林裏,可是有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火熊熊燒起,火堆就要滅時,突然一個小孩找到竹節扔進火堆,當年要吃人時,突然火堆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年嚇得狼狽得逃走了。年雖然不來了,但人們怕它來,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形成了。

春節的時候,旱晨爸爸用膠水把春聯貼到大門上面和兩邊,上面貼橫批。姐姐把福字倒貼在門口,就是預示着福的倒來。

晚上,放完鞭炮,該吃年夜飯了,媽媽從廚房間裏端出我喜歡吃的魚肉,魚肉表示年年有餘,除了魚,還有紅燒排骨,糖醋里脊,可樂雞翅,豐盛的年夜飯開始了,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舉杯彼此祝福。開始發紅包了,奶奶説“只要你們好好學習,除了紅包還有別的獎勵,發完了壓歲錢,我們準時打開電視機,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美妙的歌曲使人陶醉,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鬨堂大笑……

我愛過春節,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如果每天都這樣,那簡直是太棒了!我要努力學習,希望每年學習都棒棒的,每年都更上一層樓。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春節吃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春節倒貼福字的來歷。

從前,有一個大官,他命令大家在過年的時候貼福字。在一次過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過得怎麼樣。大官走在大街上,他發現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着貼,於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們全家抓進了府裏。大官審問其中一人,道:“你怎麼把福字倒貼了?”那人顫抖着説:“大人,把福字倒貼,讀起來就是福到,所以小人就自作主張將福字倒貼了……”大人聽了,感覺很有道理,不但沒有罰他們一家,還獎勵了他們。

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奇妙啊!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石矸街道馮家國小303班三年級:董柯雨

Tags:六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