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實用】傳統文化的作文彙編七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傳統文化的作文彙編七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東坡居士的這首詩描述的就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春節。春節是炎黃子孫的傳統節日,是農曆中一年的第一天。正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中華兒女歷來對這一天都非常重視,只要是炎黃子孫,不管他們身在天涯何處,從事什麼工作,都會以相同或者相似的方式慶祝新春的到來。春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悠久的歷史傳統。關於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曾經有一種叫做夕的怪獸,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來,人們在和夕做鬥爭的過程中發現,夕這種怪獸害怕人羣、響聲和紅色。於是,人們就聚到一起,用放鞭炮、掛紅燈籠、貼春聯的方式把夕徹底趕走了。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這一天叫做除夕。而家人團圓、放鞭炮、掛燈籠、貼春聯等也成為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其實,春節的習俗還很多,比如説,農曆二十三是小年,二十四迎灶王上天等等,從吃到穿、由內而外,每一天都很有講究。可是,隨着時光的流逝,傳統似乎也在悄悄地流逝……

過 去

小的時候,最盼望、最激動、最高興的就是過年。過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我總是纏着媽媽到街上買爆竹,把街上所有的鋪面、地攤轉個遍,美滋滋地去挑我喜歡玩的爆竹。別看我是女孩子,那些鞭炮、震天響之類一般女孩不敢玩的我都喜歡。我覺得動靜大才有年的味道,爆竹聲音越響,來年的日子才會越好!

除夕清早,我把早就準備好的紅紙送給爺爺,請爺爺寫春聯。爺爺酷愛書法,一手漂亮的柳體行書剛勁有力;每次爺爺寫春聯,我都在一旁靜靜地看着,覺得十分有意思。春聯寫好後,我幫爺爺奶奶刷漿糊、貼春聯,年的感覺越來越濃。

貼了春聯就該掛燈籠了,每年掛燈籠的時候我是最積極的。我要幫奶奶和媽媽設計一套懸掛燈籠和彩燈的方案,燈籠上貼什麼字,彩燈擺成什麼圖案,我都會親力親為。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等着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看春晚了;我一直都覺得春晚是一道文藝年夜大餐,從我懂事起,每年都會一個節目不落地看完,並在整個寒假裏回味。

除夕夜有守歲的習俗,最少也得守到零點。即使是在短暫的睡眠中,我也會夢到第二天早晨穿上新衣服去親戚家拜年的樣子,常常在睡夢中發出“咯咯”的笑聲,自己卻渾然不覺。

大年七年級那天,我與爸爸媽媽準備好所有的吉祥話,到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家挨家挨户拜年,為的就是能多討個好彩頭,當然,也少不了壓歲錢啦!

爸爸媽媽和他們的兄弟姐妹會自覺地把從七年級到十五的聚會安排好,這半個月裏我和堂兄弟姐妹們難得的聚在一起,撒丫子瘋玩,爸爸媽媽也管不了。過家家、捉迷藏、打雪仗、上網玩遊戲,一個都不會落下。

這一幅幅畫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雖然年復一年,可是每年都是那麼新鮮,從不會感到厭倦。

未 來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文化歷久彌香。傳統在歷史和文化中孕育,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伴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網絡生活的普及,人們可能更適應一種“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我擔心,在不久的未來,很可能就是10後、20後這幾代人,他們對中華民族傳統的瞭解會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傳統難以傳承甚至流逝殆盡。傳統的流逝也是文化的流逝、歷史的流逝。歷史、文化、傳統,這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把這種悠久的傳統延續下去,還要發揚光大,讓傳統在新時代裏展現出它應有的魅力!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學校在我們全校同學中開展了“誦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書籍”的活動,很多同學通過參與這項活動,知識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我本人對這項活動也從一開始的不積極、不熱衷轉變成為一個忠實的參與者,並從活動中養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用一句話來説,就是“誦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書籍”活動使我迷上了讀書。還讓我們家被評為了學校的“書香之家”。

記得在活動開展之初,我回家對爸爸、媽媽講了學校的要求,請家長支持和幫助我讀書。爸爸和媽媽聽説後,也非常高興,紛紛表態説堅決給予支持,而且都拿出了實際行動:爸爸和我一起分析從哪一本書下手讀起,並分別給我講解了備選書籍的大概內容,並答應我儘快去書店購買;媽媽則協助我整理書架,把一些我以前讀過的幼兒書籍搬了個家,專門為這些即將進門的好書籍騰出了一個位置。媽媽還邊做邊笑着對我説:“既然你的新朋友那麼重要,我們也不可能虧待它們呀,得把它們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而且平常很少上書店的媽媽也在爸爸出差時,破天荒地帶着我去書店選購到了厚厚的好幾本書。這裏面有《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楊家將》、《岳飛傳》等有利於我成長和了解中國文化史的書籍。可以説,我們全家人上下都給予這項活動以高度地重視,我也向家長表示一定好好讀書。

但説歸説,做歸做,剛一開始不久,我那懶惰和不求甚解的毛病就又犯了,本來到了定好的讀書時間,我有時卻總要拖上一拖,這樣經常影響到了我讀書的進度。還有就是即便我讀書了,往往也沒有認真去讀,這樣使得我往往不能深解其意,出現轉機是在爸爸出差回來後我們父女間的一次交流中。

當時爸爸問我有沒有堅持好好讀書,我回答説當然了,爸爸説那我要考考你。接着,爸爸根據我選看書籍的內容提了很多相關的問題,可沒料到這些問題我竟然有一大半都沒能答上來,這下我“啞”了,自己被深深震住了:看來不認真讀書幾乎等於是白讀了。在爸爸的教育和幫助下,我下決心改變態度,在做完功課之餘認真投身在讀書活動中。

從此後,我給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天都要讀一讀書,漸漸我養成了每天中午抽出4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誦讀這些書籍,慢慢地,我被書中的人物和情景深深地吸引了,我完全陶醉在了書的海洋之中,沉迷在動人精彩的內容當中。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自己掌握的詞彙越來越多,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強,知識面也越來越廣,爸爸考我什麼我都基本回答得上來,這樣既增加了讀書的興趣,又豐富了生活和學習,真是一舉兩得!在堅持了幾個月後,我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字識得已有幾千多了,比只在課堂上學的還要快;自己可以流流利利地完整地讀一篇較長的課文了;還汲取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比如説《楊家將》吧,它使我知道了楊家一門三代,為保家衞國與入侵的強敵北遼、西夏誓死抗爭的悲壯故事。《水滸傳》則讓我知道了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英勇等,總之每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

在我迷上了“誦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書籍”後,我已能完整流利地誦讀三部或以上的'經典書籍啦!對此,爸爸和媽媽都誇我呢,説我的進步很大,我也覺得自己比原來誦讀的要好!我在心裏説這可真要謝謝舉辦的這個活動哩,它呀,不僅讓我愛上了讀書,而且讓我懂得了那麼多的知識,讓我誦讀得那麼好!我的爸爸媽媽也是這麼説的,不然的話,還不知怎樣才能培養起我愛讀書的好習慣呢!

看的越長,記憶力也就慢慢地提高了,現在我已能背誦三千字以上的經典故事了,爺爺和奶奶也都高興地誇我是一個小“百事通”。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贛縣,它位於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贛江河畔,也有着許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黃元米果算是美食中極品了,它製作有地區還保留着傳統做法——製作黃元米果要先用黃元柴灰加開水過濾成灰水,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然後將這一大團黃糯米放在一個類似於碗狀石器中,由幾個人用木槌輪流敲打。完成上面工作後,再用一根細繩來分解成一塊一塊金燦燦黃元米果,再把這些米果放進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個月,可隨時取出來吃。那味道,簡直是回味無窮啊!每當過年時有客人來了,總會送幾塊美味黃元米果作為禮物。

還有一種美食——米粉魚,是我們贛南特產。那味道,簡直是一流,絕對讓品嚐者讚不絕口。米粉魚做法也是簡單。先將用米粉拌好魚塊放在事先準備好粉幹上,再將它們放進一個蒸籠即可。待蒸好以後,一籠香噴噴米粉魚便出爐了。不論是粉幹還是粉幹上魚塊,都是十分美味。

這就是我家鄉比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我們贛縣雖是一個小城市,但我愛這裏,愛這裏的民俗文化,從而勝過其他的大城市。這就是我家鄉的民俗文化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遙望遠山,暮靄沉沉楚天遠闊;眺看江海,歷史長河蜿蜒綿亙,有多少文明湮滅在那暗流中。

獨我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中華文明何以博大精深?得益於中華兒女善於學習,善於創新的良好風尚。儒家孔孟為千古之聖,“仁德”“大同”奠基中華思想;蘇秦師承鬼谷子,習縱橫之術,觀天下之局勢,九州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韓非飽覽百家之書,集法家之大成,以“重刑止刑”之異震驚四海;墨翟精通奇門遁甲,在冷兵器時代為自己“兼愛尚同”的思想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察舉到科舉,從世卿世祿到以才任官,從百家爭鳴到趨於融合,從彼此敵對到三教合流......中華文明就在這思想大碰撞中取其精華,去其槽粕,相互交融,包羅萬象。

當今中華,博大精深也依舊是其代名詞。從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全盤西化論”到如今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情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故宮系列掀起的時尚界“中國熱”,中醫藥文化正憑藉其深厚的底藴悄然崛起,中華詩詞刻錄的一張張中國名片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華文明正在世界之林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l。

中華文明何以源遠流長?得益於幾千年來歷久彌新,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問世,是無與倫比的創造精神;面對自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這是執着拼搏的奮鬥精神;《周易》中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是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伏羲畫卦,夸父逐日,精衞填海,這是百折不撓的追夢精神。除此以外,還有高昂如星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情懷,也有婉約似煙雨“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的兒女情長。

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去往何方,當那結構精巧的中國結出現的那一瞬間,也必然會思緒湧動,淚眼婆娑。彷彿漂泊浮萍落了根,天地沙鷗歸了家,離家的雛燕飛回了故鄉。割得斷的是地圖的距離,放不下的是中華的依戀。

中華民族精神早已深深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根植於中華文明風尚之中,根植於中華風骨之中,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不懈奮鬥,于山河共勉,於日月爭光。

再聞華夏,百轉千年。望穿秋水,望不透博大精深;斗轉星移,輪不回源遠流長。《中華世紀壇序》言道,“前有古人,星光燦爛;後有來者,羣英堂堂。”中華文明,必將“與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其中有過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過春節。

傳説海里有一個怪獸,叫“年”,它一到除夕就會上岸傷人,所以人們都怕它。但是有一位老爺爺,在除夕的早時晨,在自家的門上貼了紅紙,到了晚上,“年”衝進院子,看見紅紙,怪叫了一聲,就猛衝了進來,這時,發出了鞭炮的響聲,“年”嚇得倉皇而逃。進“年”就這樣來了。

過大年了,大家都穿了新衣服,大人們都在超市是辦年貨,我也在超市挑選我喜歡的食物,有燈芯糕、蝦米、糖,還買了心愛的書本。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準備做團圓飯了,我們一家人一邊吃團圓飯,一邊説説笑笑,我特別高興,因為過了年,我又長大一歲了,也長高了。大家吃飯後,一邊看春節晚會,到了12點,人們開始放鞭炮了,鞭炮的顏色可多了,有紅的、白的、紫的,金光閃閃,熱鬧非凡,我得了奶奶給我的超極大的大紅包,心裏樂開了花。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讓人幸福呀!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去。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在華夏文明悠悠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各民族文化之間相互碰撞磨合產生了耀眼的光輝。如今這抹餘輝仍照燿這中華的土地。

傳統文化有好亦有壞,我們應該批判繼承並復興。

我們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創造的,也是人類史上世世代代傳承積累來的,我們都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都有義務傳承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它延續在社會生活的個個層面。例如∶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等。我國很多地區都保持着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習俗,這些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也體現了古時人們的精神追求。許多像蘇州園林、故宮這些傳統建築保留到今天,不僅為我們展示了古代傳統建築的獨特美,還為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更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無價之寶。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藝,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還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類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今天仍以強大的生命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對待這種文化我們不應該繼承並大力發揚嗎?

當今社會,封建迷信、封建禮教這些落後的腐朽的傳統文化也憑藉一定的影響力影響着社會。不過,這種影響力不是正面的影響,而是以一種負面的不健康的影響力阻礙着社會。有的人在這些封建思想中深受其害,例如受封建迷信的影響發生的天安門自焚慘案,這不僅使一條鮮紅的生命變得慘白,更使一個家庭家破人亡。於此,對社會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

面對這樣阻礙社會的傳統文化我們還應該繼承和發揚嗎?不,當然不。就是我們不能消除落後的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也應該儘量自覺抵制這類不良文化的影響。

因此,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秉持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繼承其優秀部分,並充分利用併發揮其積極作用。傳統文化也應與時俱進,做到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是故,我們應在批判繼承的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大力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於自身,我們應該在認識文化的發展歷程中,理解傳承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大力發展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復辟者。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這樣的會場是第一次見到:一進禮堂的大門,就有專門人員領你到你所在的小組,不用擁擠,不用等待,就把你安排到你的位置。一路上總是見工作人員以90度的鞠躬禮向你問好。進入會場,耳邊是悠揚的民樂,身邊是坐定的人們。於是,你也就收斂了説笑聲,感悟到心靈的恬淡和寧靜。舉目望去,主席台設計莊重肅穆,一幅以人工天河為背景的風景畫,引得我們安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會標醒目:安陽市首屆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論壇。兩條標語渲染了氣氛,一條是:“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另一條是:“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安陽”。處處洋溢着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置身於這樣的會場,心裏反覆唸叨的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民族不愧為禮儀之邦。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藴,營造不出如此韻味悠然的會場,沒有深厚的積澱,也成就不了謙謙君子般的禮儀,讓我們由表及裏受到了文明禮儀的薰陶,又由內及外的要把自己內心的那份文明與禮儀自然的流露了出來。感慨到:以往參加的那些亂糟糟的會議,不能埋怨與會者素質低下,不遵守會場秩序,如今一對比,只能説,是那些會議的組織者考慮的不到位,佈置的不周密。

然而,下午再看這種躬身禮,我的心裏就不舒服了。每個工作人員(後來聽介紹説是義工,不收取任何報酬,完全是義務奉獻。)見你都在微笑,這還能泰然應對對方一個禮貌的笑容。然而,每個義工都給你90度的躬身禮,而且還是三步一個五步一個的,甚至還有白髮的老人家也這樣做,讓你心裏面感覺承受不起!一個同事實在好奇,詢問了一個義工,確認了他們的確是無償付出的,他們的躬身禮沒有進行過培訓,代表了懺悔!這樣一説,嚇我一跳:難道,不是禮儀?僅僅是懺悔?我眼前浮現的是電影中藏族同胞沒有解放時被喚作藏奴的影子。這樣一閃現,再看在主席台服務的義工,他們都是那樣弓着身子進退的。我心裏的感覺更加不好了。我願意他們是文明的化身,是利益的典範,實在不願意相信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贖罪!

也許就是贖罪吧。下午論壇安排的內容都是一些誤入歧途的人們,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準確説是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幡然醒悟,迷途知返的事例。這樣的安排,是想突出我們的傳統文化在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指導着我們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但傳統文化可不僅僅是一本《弟子規》啊!

不過,這次活動還是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作為一個師者,更應該學習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植根在我們的生活中,生命中。

Tags:七篇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