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推薦】傳統節日作文600字彙編6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6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傳統節日作文600字彙編6篇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1

盼星星,盼月亮,我們終於把春節盼來了。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都回到了家裏,紅春聯,紅衣帽,紅鞭炮,連人們的臉都被映得紅彤彤的。

萬家團圓的春節,當然少不了年夜飯。一大早,我們一大家子就忙活開了,廚房裏,奶奶、外婆、媽媽齊上陣,俗話説:三個女人一台戲,鍋碗瓢盆叮叮噹噹演奏廚房裏的交響樂;爺爺、外公、爸爸是後勤保障,上街採購,打掃衞生,忙裏忙外,把家收拾得乾乾淨淨;我,弟弟和小姨負責美化,掛燈籠、寫福字,貼春聯,一番精心的裝扮後,我們的家變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

晚上,一家人在圓桌邊歡聚一堂,各種美味佳餚在飯桌上飄着香,讓人垂涎三尺。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又香又脆的春捲,肥而不膩的'紅燒肉,脣齒留香的雞煲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寓意年年有餘的魚當然是少不了的,媽媽做的招牌紅燒魚,兩面煎得金黃,外酥裏嫩,內餡鮮香,一口咬下去,煎炸的香氣溢滿口腔,再咬下一點,鹹鮮味,帶着一點點甜味就在嘴裏跳躍,這碗寓意和味道都非常出色的菜贏得了大家交口稱讚。

吃完年夜飯,最開心的當然我們小孩子,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壓歲錢也叫壓祟錢,一般是長輩給晚輩的。祟是指不吉利的事,而古人就是借用這個習俗,祈求來年不要遇到不吉利的事情。

看完春節聯歡晚會,放完鞭炮,臨睡覺時,我們把壓歲錢放在枕頭底下,把新衣服新鞋子放整齊,耳邊隱約聽到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一眨眼春節就這麼過去了,帶着大人們的祝福,我們又長大一歲啦!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2

布依族傳統節日除大年(春節)、端陽節、中秋節基本與漢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牛王節”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節日。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個別地方有"撒秧粑節","小年","臘月二十九","正月二十七"和"三月三",也過漢族節日。

跳花會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至二十一舉行。“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每逢節日,小女娃們都穿着豔麗的花邊衣服,鎖着極好看的盤花鈕釦,小夥子們穿着對襟衫,繫着留須的腰帶,吹着木葉、一個個滿面春風。熱心的阿妹們為小夥子們牽着馬,從五村八寨,從那看不見的半山腰,趕到跳花會地點,那是一個平坦的大草地,旁邊有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北面是滿含花苞的桐樹林。那裏到處是人喊馬嘶,笑語喧譁,少説也有幾千人。牛皮大鼓迅雷般地響震空谷,時快時慢,時抑時揚,加上鏘鏘的`饒鈸聲,令人陶醉!場上,男女青年這時一羣,那裏一堆,翩翩起舞,唱着古老的歌,歌聲美妙,舞步輕盈,坐在河岸邊吹“嘞友”、彈月琴,吹木葉,談情説愛的青年們,一雙雙河水般明亮深情的眼睛,向對方表示着熱烈的愛情,倒影搖搖,又是一番風味。緊靠着桐林邊,搭着一個台子。那裏在表演精彩的布依戲,內豐富多彩,整個草坪上充滿着歡快、愉悦的氣氛。他們唱呀跳呀,不知不覺太陽就落到坡背了,晚霞撒在桐林的花苞上,人們依依不捨地騎上馬,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草坪。

布依族的節日很有趣吧?趕快來看看吧!哦!對了,忘了告訴你們,布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大多居住在黔南和黔西南自治州,還有少部分居住在廣西等地。

看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覺得布依族很有趣呢?我現在恨不得馬上到布依族去玩玩呢!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3

七夕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這個節日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傳織女來到人間,與凡人牛郎相愛並過着幸福的日子,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要將織女帶回天庭,此時神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便將觸角變成了一隻小船,讓牛郎坐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母娘娘用金簪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洶湧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傷心地與織女隔河相望。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用身體搭成一座鵲橋,於是牛郎織女便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見此之後,允許二人在每年7月7日這天在鵲橋上相會。七夕節的來源雖然只是傳説,但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所以七夕也逐漸發展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又被稱為乞巧節。傳説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要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於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我相信大家都學過一首詩《乞巧》,講的就是七夕女子拜祭織女的故事。

在七夕情人節這一天,情侶們要互相給禮物,例如:玫瑰花,巧克力等等。但我的二姨夫就與眾不同了。他送的禮物讓人意想不到。那天我和姐姐去二姨家,那是情人節的後一天。哥哥看到了我們便讓我們猜猜昨天二姨夫送給二姨什麼情人節禮物,我們一想肯定沒送花呀什麼的。我們把西蘭花、芹菜都猜了,但哥哥總説不對,便把視線轉到客廳的中央,我們一看竟是兩盆富貴竹!其實送什麼禮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傳承這個節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千萬條。”現在的情人節,大家雖然沒有了賞月拜祭的習慣了,但牽牛織女依然相愛,月亮依然明亮,銀河卻依然阻隔在牽牛與織女中間。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4

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的買很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夠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説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温馨、舒適的家園,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5

我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卻更偏愛春節。

每個春節都讓我難忘,下面就和大家交流“一個春節”吧。

新的一年到了,每家每户都有着濃郁的“春節味”:大紅的衣裳,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還有大家的'歡笑聲!早晨,我醒來一看鐘,“呀”!上學遲到了!媽媽笑着説:“傻孩子,今天是放假!”我噓了一口長長的氣。正穿到外套的時候,發現我的衣服被媽媽換成了紅色的小旗袍,哦!今天是農曆20xx年的最後一天,可要穿喜慶的顏色呀!

吃完午飯,我驚奇地叫道:“爸爸去哪兒了?”哦,原來是去買爆竹了!一刻鐘後,爸爸拎着幾掛小鞭炮回來了,笑了笑:“擦把臉,走吧!”我飛快地刷了牙擦了臉後,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了樓下。只見爸爸點起鞭炮,快速跑開。我也便立即捂住了耳朵。“噼啪!噼裏啪啦……”隨着一連串鞭炮聲的響起,我有了一種書不盡言的感覺——啊!那是幸福的感覺!

“婕婕,吃年夜飯嘍!”隨着媽媽的呼喚,我大步流星地走到餐桌前。哇!年夜飯就是不一樣,多豐盛呀:有火鍋、炒麪、水餃、炒素、紅燒肉,還有我最愛吃的八寶飯等等。哈!爺爺也樂得把葡萄酒都拿出來了。大家碰着杯,説着祝福語,歡笑聲不斷。瞧!爺爺的臉通紅,不知是喝酒喝出來的,還是樂出來的呢?在我眼裏,歡笑聲蓋過了鞭炮聲,温馨的笑聲響徹全中國!

我就是喜歡春節。其實,我是喜歡那種温馨而又幸福的感覺!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6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據説,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誕生的。如此意義重大的節日。活動怎能不隆重呢?

《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初五,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便將時日稱為端午節。

每當端午節之日,我們一家人可高興了,為什麼?因為在那天可以看賽龍舟啊!《史記》記載,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們悲痛欲絕,為了不讓魚吃掉他的軀體,於是借划龍舟時的水波來驅逐魚羣,賽龍舟便被漸漸流傳下來。我們全家在這一天一大早就起身,往西枝江邊趕,到了那兒早已是人山人海。賽龍舟也快開始了。我們趕快找了個位置站好,等待比賽開始。一陣尖鋭的口哨聲響起,江面上蓄勢待發的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那雄渾的鼓聲。整齊的水波,統一的動作,一切都是那麼協調,不一會兒,龍舟陸續到達了終點,江邊爆發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在我們這兒,不少人家還會在這天燒艾條。中午時分將艾條放在家門口陽台廚房點燃。以辟邪驅蟲。

端午節當然也有自己專屬的食物,那就是粽子。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食粽呢?傳説屈原死後百姓們去撈屈大夫的屍體卻沒撈着。一位漁夫急中生智,往江裏投入雞蛋米團肉等食物,説龍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屍體了。老百姓紛紛效仿,於是慢慢發展成了用葉子包的粽子。我們家在端午節這天餐桌前必擺上一盆粽子。邊吃邊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是個偉大的紀念日,活動還遠遠不止這些,重要的是在這一天,能瞭解這麼多中國傳統的習俗文化,真可謂是既清閒又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