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關於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四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四篇

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 篇1

傳説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就到村莊裏作惡,人們都很懼怕它。可是有一年,村裏來了一位老人,他執意要留下來打敗怪獸。晚上,當“年”來到村子裏時,驚奇的發現每扇門前都貼着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大驚失色[注: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狼狽地逃跑了。

人們知道後,明白了“年”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現在,這個節日就被人們稱為“春節”。我從很小的時候起,最最盼望過春節,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過春節時可以拿紅包,四處拜年,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幫爸爸媽媽包年夜飯中的水餃!

今年春節,我們要吃的.是大白菜水餃。我拿了一塊餃子皮放在手上,麻利地舀了些肉餡上去,用水一沾,一捏,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我高興極了,這次是我包餃子包得最成功的一次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都包得有模有樣。當我包的餃子煮好時,我越發覺得春節是那樣有意思!我邊吃着自己包的水餃,邊欣賞着春節聯歡晚會,真是享受啊!

春節,真是一個有意思的節日呵!

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 篇2

除夕,真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對聯又掛年畫,包餃子,大人們都忙着做着美味的晚餐。

我吃完了飯,爺爺走

了出來,一邊把手裏的紅包給我,一邊説:“乖孫女,這是給你的壓歲錢。”我接過大紅包,説:“謝謝爺爺!”各位長輩也紛紛給我了大紅包,我開心極了!我把大紅包放進口袋,拿起桌子上的打火機和“金山”。“銀山”,跑到門口找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把“金山”點燃,只見它一瞬間飛上天空,變出不同顏色的山形狀,一下子照亮了我們的臉。我和妹妹一起高興地拍手叫好,接着點燃“銀山”, “銀山”也很美,我放完了煙花,該讓爸爸放了,爸爸拿出一大箱煙花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點着導火線,“嗖”煙花飛上了天,有的像一朵牡丹花,有的像一個紅太陽,還有的像一張小花臉。美麗的煙花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

除夕之夜還有個必不可少的'節目— 春節聯歡晚會,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吃着水果,嗑着瓜子,時不時地發出歡快的笑聲,屋子裏充滿了歡樂洋溢的氣氛。

啊,多麼美好的除夕之夜!

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 篇3

咱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一把剪刀和幾張紙,能做什麼?經過靈巧的雙手,他可以變成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的精美圖案噢!剪紙的種類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剪漢字、剪紙圖畫等等。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稱讚。十二生肖同時還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我和媽媽一起做了剪紙,剪漢字。拿出一張紙彩紙,在紙上寫上漢字,然後再剪下來,這就是我們做的剪紙,媽媽用不同顏色的彩紙剪成好看的.花,也叫剪紙,非常漂亮,不信,你也來試試,包你剪出來的也一定很漂亮,因為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好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幅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交流的橋樑!

文化傳統節日作文400字 篇4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也很同情這對難得相會的夫妻。但壯人還另有説法,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所以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七過後,人們便為中元節辦貨,忙着趕圩採購香燭和鬼衣紙。節日到,家家户户殺雞宰鴨殺豬,一派節日氣氛。有的地方從初七開始就用鮮筍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開始大祭,供桌上擺滿了豬肉、整雞、整鴨、米粉、發糕、餈粑、糯飯,一直襬 到十六日。每次用膳這前,得先把供品熱一下,祭過祖,才能進餐,供桌下撂着一個很大的紙包袱,裏面塞滿了藍、白、紫色紙剪成的鬼衣和紙錢。每次祭奠都燒一些,燒過之後,用芭蕉葉、海芋或荷葉包好灰燼,等到十六日最後一次燒完,一起包成兩大包,由一位老人頭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邊,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還燒紙船、紙馬和紙屋,讓祖先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