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動漫傳統節日大全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84K

漫話中秋節

動漫傳統節日大全

主講人:杜福振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文朋詩友和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祝你們節日快樂!

中秋節快要到了,“百姓講郯”安排我給大家啦啦有關中秋節在郯城的民俗,因為中秋節正值三秋大忙季節,咱縣過節習俗並不多,無非是節前相互送送月餅,到了十五的晚上,吃月餅賞月。唯恐還講不好,講的不妥當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小時候,每逢中秋月圓之夜,全家人就把飯桌搬到庭院裏,在那棵洋槐樹下圍坐看月亮,聽奶奶講有關月亮的故事。月亮的清輝灑在庭院裏,奶奶説,有一個美麗的仙女住在哪裏,名字叫嫦娥,伴隨她的是一隻小兔子,這隻兔子每天用藥杵搗藥,還有一個叫吳剛的男子在砍一棵桂花樹,幾千年過去了,這棵樹老砍不倒。這是我兒時有關八月十五和月亮聯繫在一起的記憶,直到以後好多年,對月亮的神祕感覺老是伴隨着我。當然,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閲歷的增加,中秋節和月亮的聯繫才慢慢清晰起來。原來,中秋節只是我國的節日,更準確地説,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它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下面我從以下幾下方面來講講中秋節:

一、人們對中秋節的讚譽

二、中秋節的由來

三、有關中秋節的傳説

1、嫦娥奔月

2、吳剛伐桂

3、玉兔搗藥

4、唐玄宗夢遊月宮

四、關於郯城的中秋節習俗

1、它是孝敬老人和融洽親朋關係節日

2、中秋祭月

3、拜月的由來

4、賞月和吃月餅

五、關於月餅的由來

1、聞太師之説

2、嫦娥之説

3、唐高祖李淵之説

4、元末農民起義之説

六、中秋節流傳於郯城的十則農諺

一、人們對中秋的讚譽

到了中秋時節,酷暑消退,秋高氣爽,皓月當空,又圓、

又大。自古人們就把中秋節視為吉祥團圓的喜慶日子,從天真孩童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豐富想象,遊子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思鄉之情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豁達情懷,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騷客仲秋賞月詠月的詩詞文賦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最有代表性的還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以説,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人們抒發感情,借月抒情的極佳時刻。

二、中秋節的由來

大家知道按咱中國的傳統習慣區分,一年四季的時間是:“正、二、三月為春,四、五、六月為夏,七、八、九月為秋,

十、冬、臘月為冬。一年中有十二個月圓,月缺。但是人們為什麼非要把八月十五定為重大節日,而賞月、拜月呢?這是有它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一是:因為八月正是秋季的中月,十五又是中月的中日。此日恰逢月球、太陽、地球的位置正好形成180度,月球得到太陽照射的光線全部向着地球的夜半球,所以在地球上看月亮最圓、最大和最亮。但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的任何一個月,就沒有這樣的情況。

二是:八月十五還是一個祭祀豐收的季節,古時候人們有個朝祭,那是春季。因為中國曆來就是農業大國,人們靠天吃飯。為了一年能風調雨順,在春季都要祭天來祈求老天保佑農業豐收。尤其是皇帝要沐浴更衣,帶着大臣們到天壇、地壇、日月壇、先農壇去祭拜老天。到了八月,獲得大豐收了,他們不但要祭拜天地,而且還認為獲得的豐收,是離不開月亮的恩賜,如果沒有月亮賜予露水,沒有月圓月缺來以計農時,就不可能獲得大豐收。故而就要進行秋祭、也叫夕祭。

然而在秦漢以前,人們的秋祭是在秋分,但又因為秋分季節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到了秋分這天,並不一定是十五,月亮最圓的日子,好有月缺,人們不便於賞月、拜月和祭月。後來就擺脱了秋分的祭月習俗,而固定了在八月十五這個月亮最圓,最亮,最大的晚上了。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如

今,中秋節已被國家確定為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中秋節的傳説

中秋節是月亮節,它的由來和活動都是圍繞月亮展開的,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一)嫦娥奔月

首先説説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説。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曉,

它説的是在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終日把大地烤得直冒煙,甚至連海水都快被烤乾了,天下老百姓眼看無法生存下去了。都紛紛地祈禱上蒼拯救黎民。這時,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青年英雄,於是,他帶着弓箭就登上了崑崙山頂,站在山頂上,對着空中的太陽,運足神力,拉開弓箭,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拯救了世間人們和萬物。只因他的蓋世功勞,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愛戴,不少青年之士都紛紛慕名前來向他投師學藝。人多了,難免“魚龍混雜”,其中有個奸詐刁鑽、心術不正,名叫蓬蒙的人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貌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向眾徒弟傳授武藝和狩獵外,就是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夫妻。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他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長生不老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這包仙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就將藥藏在自己梳粧枱的百寶盒裏,不料被心術不正的蓬蒙看到了。三天後,后羿要率眾徒到

外地去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盒,拿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藥,身子立即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情。后羿既驚又怒,抽出劍去殺惡徒,誰知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喚着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晚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祈望她能再從月宮裏回到人間,好與他和兒女們團聚。 此後,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信息後,也紛紛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的晚上,在自己家裏的院子裏擺上香案、供品,邊賞月邊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拜月的習俗就在民間形成了。

(二)吳剛伐桂

再説説吳剛伐桂的傳説。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 在我國便傳説這就是吳剛在伐桂。説的是遠古時候,在穎河有一 户姓吳的人家,家境較為富裕。吳老夫婦膝下有兩個兒子,大兒 子叫吳剛,二兒子叫吳強,小兄弟倆自小一塊長大,關係很好。 待他父母臨去世時,把兩個兒子叫到自己跟前,説:“我們死後, 您兄弟倆不要分開,要守住咱這份家業,哥哥要照顧好弟弟,弟 弟也尊敬哥哥。”吳剛滿口答應。誰知不到半年,吳剛取了媳婦

動漫傳統節日大全篇二:動畫素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蘇軾曾説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英國著名民主詩人雪萊也説過:“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人類不斷的知其現在,探索未來,從而推動着民族文化的歷史齒輪。

所謂的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民族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包括:飲食、衣着、住宅、生產工具)和精神文化(包括: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和傳統等)。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而在歷史的不斷髮展中,動畫是文化傳播領域的重要媒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不斷從民族文化中挖掘素材。

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汲取其精華,不斷的碰撞,融合,而在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傳播的同時,也推動着各國動畫產業的發展。

一:從國外動畫看民族文化

美國:一個充滿激情,浪漫,夢想的自由主義國家是一個動畫輸出大國。每年都會推出很多優秀的動畫片。如《獅子王》是“華特迪士尼公司”的第32部經典動畫長片。主角為一頭名叫“辛巴”(Simba)的獅子。本片從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獲得靈感,影片中配上了宏偉的交響樂,融合非洲當地原始音樂,它從民族文化中獲取素材和對其的大量融合,使《獅子王》成功榮獲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和最佳電影主題曲兩項大獎,成為迪士尼動畫的里程碑作品之一。後來還有《星際寶貝》,《功夫熊貓》《加菲貓》等,更是以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氣勢洶洶”地席捲了整個世界。讓人們充分體驗了世界民族文化的五彩斑斕。

對於日本我只想説:如果説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精心照顧的話,那麼我可以毫不誇張的比喻:日本動畫完全稱得上是我們童年最好的“玩伴”。憶往昔,我們的成長似乎都離不開日本的動畫片,現在任記得《美少女戰士中》那個酷斃了的夜禮服假面閣下;《龍珠》裏面那個傻傻的但很強大的悟空;《蠟筆小新》總帶着色迷迷的眼神看向你;還有《櫻桃小丸子》總是上課遲到等等。童年的美好回憶中總呈現出日本動畫的片段。當然,眾所周知日本作為動畫片的另一生產大國,也早已成為世界動畫市場的強勢瓜分者,其動畫產生產大國的地位絲毫不亞於美國。日本的動畫片從《忍着亂太郎》,《聰明的一休》到現在的《海賊王》,《網球王子》等,無不體現了日本這個民族文化的特點:充滿大和主義和武士道精神。日本動畫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對本民族文化的提取和運用,並從中挖掘大量的動畫素材。在動畫產業佔據不可動搖的地位。

另外還有韓國,加拿大等國的動畫產業也如雨後春筍,快速發展。各自在動畫產業佔據着自己的一份天地。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動畫,我們都能從中發現,一個民族的文化深刻影響着動畫的發展,甚至可以這樣説,如果一個國家對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合理運用,充分挖掘,那麼他便能創作成功的動畫作品。

二:從中國民族文化中挖掘動畫素材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天朝上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淵博歷史文化,始終懷着“有容乃大”博大胸懷不斷推動着歷史的發展,在歷史的積澱中形成了許多華夏民族特有的智慧。作為世界動畫片的一部分的中國動畫片,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就,並在世界動畫影壇上享有“中國學派”之美譽。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優秀動畫片在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期誕生,對我國後來及世界動畫片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時期動畫片中對中國傳統繪畫、古典音樂、京劇唱腔甚至皮影、剪紙等藝術手法的運用,更是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和民族風格,從而引起了世界對中國民族文化和動畫的關注。

如《九色鹿》是對敦煌莫高窟洞內一幅壁畫的演繹,濃烈的色彩和唯美的意境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另一部經典動畫片是1960年拍攝的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

媽媽》就融入了中國水墨畫簡約、典雅的表現風格,意境優美,氣韻生動,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此片獲得了1961年瑞士洛迦諾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的四個獎項; 1961年我國生產出第一部摺紙動畫片《聰明的鴨子》;到了1979年,中國動畫史上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問世,創造性地把傳統京劇融入到了打鬥場面中,恰到好處地烘托了場面氣氛。這一時期,國產動畫片在題材內容、藝術形式和製作技巧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可以發現我們一直不斷的從民族文化中挖掘動畫素材,比如2008年的奧運會的吉祥物:貝貝採用了魚的形象,代表了歐洲的顏色 ,晶晶採用了熊貓的形象,代表了非洲的顏色 ,歡歡採用了火炬的形象,代表了美洲的顏色 ,迎迎採用了藏羚羊的形象,代表了亞洲的顏色 ,妮妮採用了燕子的形象,代表了大洋洲的顏色 ,説明了奧運與世界的完美結合,而且也有了臉譜的中國元素,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了一起,這是一次成功的運用。當然我們也發現我們生活中到處可以挖掘動畫素材,只要你有心。

三:從民族文化的挖掘看國產動畫與國外動畫的差異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文明中,為什麼只有中華民族、中華文明能延續五千多年?主要就在於它的民族文化。是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文化在其長期不竭的發展過程中,融合了異質文化的精華,就如魯迅先生所説“取之精華,棄之糟粕。”且不斷壯大和發展。同時也帶動着國產動畫前進的腳步。 在題材上,我們有無數精彩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説和歷史典故,還有大量優秀的文學名著和名人傳記,都是動畫片創作可借鑑之素材,如《神筆馬良》(最近美國以其為故事背景拍了一部魔幻大片《墨水心》,它是繼《哈利波特》後又一在全球掀起熱潮的奇幻小説)《哪吒鬧海》《漁童》等,就是對傳統民族文化中神化、傳説的浪漫演繹;在表現手法上,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是挖掘不盡的寶藏,如繪畫、樂曲、皮影、剪紙、木偶戲等等,民族的東西往往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當然,我們強調民族特色,並不是要摒棄現代的各種高科技手段來一味強調傳統和本土,而是要在多元文化中繼承中國的優秀傳統併發揚光大,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優勢;在人文內涵上,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積澱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民族品格,中國人自古就勤勞勇敢,時至今日,這些思想觀念與人文內涵依然體現在各種文化媒介中,動畫片也承載着這樣的使命。

但是中國是否完全汲取,吸收,並利用了這些民族文化呢?

在前幾年很火的由美國迪斯尼拍攝的動畫片《花木蘭》,此片改編自中國家喻户曉的故事《木蘭從軍》,迪斯尼公司將其拍攝成動畫大片。描述的是西元五世紀,匈奴軍隊在單于率領下大舉進攻入侵中原,北朝皇帝命令每家每户必須出一人赴前線抗敵。木蘭父親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可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又不得不重新入伍。此時,木蘭毅然決定替父從軍。在宗廟守護神“木須龍”和忠實的蟋蟀“嘰嘰”的幫助下,木蘭不但隱瞞了身份,還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在與匈奴軍隊在雪地作戰中,她表現異常的勇猛和聰明,並拯救了整個軍隊。在重要關頭,木蘭使出渾身解數大戰單于,最終在李將軍的幫助下殺死了單于,救出了皇帝。最後,木蘭光明正大地恢復了女兒身,衣錦還鄉,為家族蠃得了無上的榮光。《花木蘭》中,充滿濃郁的中國氣息。無論是人物的造型設計,還是清新淡雅的亭台樓閣所營造出來的江南水鄉的意境,還是功夫、皇宮、火藥、龍、鞭炮等意象,無不具有中國特色、東方神韻。

但與人物性格與中國原著中的花木蘭有很大差異,美國動畫中的花木蘭寫的是把愛情放在首位,把國家放到其次,強調個人,且表達開放,這與美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分不開, 而中國的《花木蘭》是寫女子能象男兒一樣,馳騁沙場,保家衞國的,強調的是男女平等,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是具有中國傳統思想的女子,這是中國傳統的世界觀

和人生觀的反映。

雖然人物性格有差異但是還是得到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可,當然也有人認為,美國把花木蘭這個人物塑造的完全偏離了中國傳統,他們認為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褻瀆,一種不尊重。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是相當到位的。而我們身為中國人又是在怎樣對待自己的文化呢?在我們的歷史影視片中,我們看到的是對帝王威權的封建思想的膜拜和禮讚,對官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權術的表現,對兒女情長、風流豔史的追逐……當我們以娛樂至死的心態來消解一切,樂此不疲地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軀殼化的戲説,帶來的是在好萊塢面前的不堪一擊和影視片中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的流失。什麼時候我們也能拍出類似迪斯尼拍的那種的大片呢?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功夫,山水畫,亭台樓閣等這為我國影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好萊塢相比,我們本該是幸福的。在抵制,辱罵或者在坦然接受、一笑了之之後,是否該反思我們為什麼拍不出這麼精彩的電影呢?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失落很久了。與其説《花木蘭》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驚訝,倒不如説它引發了我們對待中國文化態度的反思。我們是該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看看這當頭一幫帶我們的震撼,我們要用用正確的態度去看中國動畫和外國動畫的差異。

四:中國的動畫發展需要我們的努力

中國動畫片應該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我們的有利資源,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這種特色當然不能一味地仿照別人,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別人。我們可以借鑑別人的優秀的東西,但那也不能一味的模仿,我們要掌握更多的科技將其聯繫和運用,使其達到一種昇華,不斷的從民族文化中挖掘動畫作品元素,創造出具有我們自己民族文化的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