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精華4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文化作文(精華4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國的傳統文化種類很多,比如風箏、剪紙、皮影等。我就講一下剪紙吧。

剪紙的剪形分別是:毛毛剪、月牙剪、小圓剪、大圓剪、空心剪、柳葉剪。這些剪紙形狀巧妙地加在一起就能變成一幅精美的手工作品。比如説,要剪小鹿就要用小圓剪、大圓剪和月牙剪。月牙剪是小鹿的眼睛,小圓剪和大圓剪是小鹿的花紋。

另外,剪紙法分為對稱剪和非對稱剪。對稱剪就是剪得時候將紙對摺再剪。剪虎頭用的就是對稱剪。先用鉛筆把虎頭、耳朵、鬍子、王字、眼睛描出來,再用剪刀沿着描畫的`線剪下來就成了。不過,小朋友們可要小心了:鬍子和耳朵一定要留在虎頭上,否則虎頭就成蘋果了。非對稱剪就是左右兩邊的剪法不一樣。

根據造型剪紙可以分為平面剪紙、半立體剪紙、立體式剪紙。一般立來説,體式剪紙要剪兩個以上一模一樣的形狀,平面剪紙只需要剪一個就夠了,因為平面剪紙不需要立起來。

當然了,要想剪紙做得精緻還要刀法準,剪出來的邊沒有毛刺。如果想學習剪紙,就去青少年活動中心的一樓,找嶽紅霞老師,她可是我們這兒有名的剪紙老師。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一個具有豐富傳統文化的國家。

前些日子,媽媽給我報了一個書法班,讓我學寫毛筆字。起初我是抗拒的,儘管我很羨慕那些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的人,但我很自卑,覺得自己連鋼筆字都寫不好,更別説毛筆字了。最終,在眾人的鼓勵下,我還是去上課了。

第一節課,老師沒有講太多的知識點,而是先帶我們探索了毛筆背後的故事:毛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載體。它飽含墨汁,記錄下燦爛的文化,繪製出璀璨的藝術

關於毛筆的起源,有“秦將蒙恬造筆”的説法。相傳,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征戰,他要及時記錄戰事,以便向秦始皇彙報戰況。當時,人們是用竹籤寫字,雖然竹籤筆的'筆尖尖鋭,但蘸了墨水寫不了幾個筆畫就沒墨了,還要重新蘸,非常不方便。有一天,蒙恬剪下了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裏,做成了一支筆。他用鹼水浸泡兔尾毛,去掉了毛上的油脂,一支柔順好用的毛筆就這樣誕生了。其實,據專家研究,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花紋就是用毛筆描繪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也有用毛筆書寫的痕跡。

老師繪聲繪色的話語,深深吸引着我,讓我不得不驚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後的每一節課,我都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努力做到更好。自此,我愛上了毛筆字,更愛上了傳統文化。

中國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不是寥寥幾筆就能描述的。毛筆字,讓我愛上了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此時此刻,我以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永嘉崑劇團為對象,瞭解永昆的唱腔,現場體驗永昆的藝術魅力的小記者的身份而來到東南劇院。

到場後,我細心地聽着老師的講解。在講解中,我知道了永嘉崑劇也稱“南戲”, 永嘉崑劇歷經800年變革、磨難,南戲漸漸消亡了;同時崑曲也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崑曲的伴奏樂器,主要以曲笛,輔助以笙、簫、嗩吶、三絃、琵琶等等……還有永嘉崑劇的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崑劇的速度比其他什麼劇都要快一點,腳步也稍微快一點。 大致的瞭解了一些基本知識後,幾位演員給我們表演一段。雖然沒有穿上表演服,也沒有發出聲音來唱,有點遺憾,但是我也可以看出演員在十分認真的表演。我最欣賞一位女演員耍起紅纓槍來英姿颯爽。她轉紅纓槍的速度快極了,轉的'時候眼睛沒有看着紅纓槍而是平視前方。這位女演員她練了半年才練成了。

接下來是採訪時間,我還沒想好問題,只好聽其他同學問演員們。同學們有的問演員們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齡,聯繫方式;有的問他們練了幾年了;有的問他們的家人贊不贊同自己唱崑劇……如此諸多的問題受訪者則耐心地回答。有些同學還讓演員們簽名呢!這些演員擺poss的時候眼睛會突然變大和發光,估計是他們唱都唱習慣了。 這時我發現,有些人帶了照相機、錄音筆。我只帶了筆和紙,不能拍照片了。下次我再參加這些活動時會早點準備好,不像今天一樣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腰鼓是民間的傳統文化,它在陝北最為流行,屬於打擊樂的一種。腰鼓兩端略細,中間稍粗,兩面蒙皮,是掛在身上敲的。

腰鼓在民間十分流行。人們跳着腰鼓舞,變換隊形。扭秧歌的時候,每次都要跳腰鼓舞,腰鼓舞最初流行在陝西,後來在全國發展流行。現在,腰鼓舞已經在許多大城市的`村民中跳腰鼓舞。主要是用來娛樂,同時也是一種業餘生活。陝北有腰鼓非常有名,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一些主要流行地區,幾乎是家家户户都有鼓手。因為人太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動作大致相同。但在一些不同地區,形成了風格不同的習俗。

腰鼓一代接一代的流傳下去,成為了我們流行的打擊樂器,每年的元宵節,我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那些爺爺奶奶打擊腰鼓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