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元宵節作文【實用13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91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元宵節作文【實用13篇】

元宵節作文 篇1

年的魅力不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更在元宵節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作為古老的民俗瑰寶,在故鄉,社火就像一塊吸鐵石似的吸引着人們,從年初翹首到了年末。正月十五這一天,一大早,十里八鄉的人們,如潮水般湧向縣城。有些偏遠地區的人,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門。走路的,騎摩托的,搭車的,成羣結伴,將原本冷清的縣城擠得水泄不通。

“正月裏來耍社火”。作為春節民間最流行的羣眾自發組織活動,社火有着數千年的歷史,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國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和原始歌舞。《禮記·祭法》中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社是土地之神,火能辟邪。“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歌舞便成為民間最早祀社風俗。周代稱之為“大儺”,《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宋代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這種古老的.習俗經久不衰,一直沿襲至今。種類也愈演愈多,有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等,規模也從幾十人到上千人不等,通過戲劇扮演、臉譜造型、高難度的動作和嚴謹的設計構思,展示驚險出奇、絢麗多彩的藝術感染力和民間教化。

社火隊還沒到,鑼鼓聲先傳來。街道兩旁黑壓壓的人羣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湧着。樓房頂站滿了人,窗户口擠滿了頭,手腳靈便的更是攀上了樹。站在後邊的人只能踮着腳尖,扯着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羣縫隙中搜尋着社火影子。雖然街道兩旁有維持秩序的人,但前邊的人仍不知不覺地走出了隊列。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麼還沒來,突然,一個金箍棒掄得風響,氣勢洶洶的孫悟空一下子竄到了跟前,嚇得走出隊的人直往後退。就在人們還驚疑不定時,身手敏捷的孫悟空已經竄出老遠,在那抓耳撓腮扮着鬼臉,逗得人們鬨堂大笑。伴隨着人們的笑聲,孫悟空又繼續前去開道。一些人因為沒看清孫悟空模樣便前擁後擠,突然被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和拿着馬鞭的大頭娃娃拍了一下肩,愣不然地趕緊知趣後退。就在人們看得如痴如醉時,震耳欲聾的鑼鼓隊又過來了。彩旗飄揚,數十輛花車上載着高台依次而來,甚是壯觀。

高台又叫“背芯子”,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設計的牢固鐵支架(俗稱芯子)上。一個高台一個主題,主要內容有《鍘美案》、《桃園結義》等,多取材於戲劇或民間故事。《保皇嫂》中,關公左手叉腰,右手橫舉大刀,刀尖上端站着劉備,刀把下端站着皇嫂;《借傘》中的許仙撐傘,青白二蛇站立在傘的邊沿上,迂迴旋轉,彷彿正在趕路,白娘子不時環目顧盼許仙,表現出夫妻恩愛,兩情依依。還有接連三層,高達數丈的《楊門女將》,門口站立焦贊、孟良二將,馬籠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佘太君升帳掛帥,金龍兩旁做伴,造型威風凜凜,十分優美,盡顯一門忠烈……芯子上的人物離地數米或十多米,凌空垂懸,搖搖欲墜,盡顯高、驚、險、懸、巧的藝術特色,使人在離奇中驚歎,百思不解其妙。

當然還有高蹺,又叫“柳木腿”。藝人們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踩木蹺列隊行進,高者三五尺,低者尺餘。他們緊隨芯子車隊,時急時緩,動作瀟灑飄逸。看不懂裝扮的人們就依照臉譜的色彩來辨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為正,黃為殘暴,藍代表草莽等等。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更是少不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火就這樣穿行在大街小巷。人們如風般跟在社火隊伍後,一路前行,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過癮。

社火結束了,年就完了,一切都在春風送暖中開始了新意。

元宵節作文 篇2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春節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於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裏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隻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裏防火把村子裏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人按照神仙的説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倖免於難。從此,人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説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於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於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裏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綵,放篝火,於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台有8裏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製作了50000盞燈籠,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在裏面可以遊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也都提着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着香味,後面還跟着成隊列的仕女。人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着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一樣過元宵節。他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着牆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別人家的菜園裏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願早生貴子。

在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塗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塗,也有的在家裏一夥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詞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都在元宵節裏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作文 篇3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在這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閤家團圓吃元宵。人們觀燈、猜謎語、舞獅子,熱熱鬧鬧歡度元宵節。

為慶祝這一節日,班主任李老師號召班上每個同學做一個花燈。我興奮極了,這是我最喜愛的手工。回到家裏,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兩個一次性五彩的紙杯,把其中一個杯身剪成條狀,把另一個杯底剪下來,用雙面膠固定在剪好的條狀上,又找來紅毛線,剪成條條,粘在杯子底部,把條狀往下一按,一個五光十色的燈籠就做好了。我把一把刀、水上漂,有眼睛、沒眉毛的謎語掛在燈籠上。

元宵節這天,同學們手提燈籠、帶着零食,喜笑顏開地來到學校。下午,在老師的安排下,開始佈置教室。鄒揚帆在黑板上寫着歡度元宵節幾個醒目的彩色粉筆字,我在這幾個字的旁邊畫了個燈籠和幾掛正在燃放的鞭炮。

隨着上課鈴聲的響起,活動開始了。李辛格把早已準備好的PPT,通過投影儀放了出來,哦!內容豐富多彩;歡度元宵節、燈籠、謎語,每播放一個謎語,同學們就猜,周宇、肖琦煜、徐浩然等同學猜對了,李老師獎勵他們每個人一個零食。

同學們展示着各自準備好的燈籠、謎語,大家互相猜,猜對了就獎勵對方零食。教室裏熱鬧非凡,你猜、我猜、大家猜:紅娘子、上高樓,心裏痛、眼淚流;左手五個、右手五個,拿去十個、還沒十個真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快快樂樂元宵節,你樂、我樂、大家樂。同學們相互猜謎語的歡笑聲,充滿了整個教室。這別具一格的班活動,將銘記在我快樂的童年回憶中。

快樂的元宵節

我們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熱鬧團圓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在這個親情濃濃、歡聲笑語的節日裏,我們歡聚一堂,吃着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心裏樂開了花。

我不得不説,今年的元宵節跟往年相比更加讓我記憶猶新,只因今年我親手包了我最愛吃的湯圓。説起包湯圓,那也真是一件讓任樂不思蜀的事情。我親愛的媽媽早早地就幫我準備好了精緻的糯米粉,等着我一展身手的這一刻。

我先是準備好了赤豆沙餡和適量的開水,然後我將糯米粉輕輕地倒入面盆裏,用開水攪拌均勻,漸漸地它越來越粘稠,再用手使勁地把麪糰揉搓。不一會兒,本是細細的糯米粉來了一個華麗的'大變身,變成了白白嫩嫩的大團子,好似那東海最大的夜明珠。接着我把它一個一個搓成小圓子,放在那裏好像變成了七個葫蘆娃。咕嚕咕嚕的水已經沸騰,看着一個個湯圓,我的口水都已經流了出來。我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入開水鍋裏,一個個慢慢地沉進了鍋底。靜靜的5分鐘過去了,我打開鍋蓋,咦,怎麼都浮到了水面上,心裏滿是疑惑。媽媽告訴我,湯圓浮上水面才算煮熟了。仔細一看,怎麼小白堆了出現了一個紅色的湯圓,像一顆紅色的瑪瑙石。原來是我裏面包的餡太多了,漏了出來,下次我一定要向媽媽學習包好每個湯圓。我把湯圓盛到一個個碗裏端給家人吃,我咬了一口,美味至極,好吃的停不下來。爸媽看見了,都笑了起來,我跟着也笑了。

我吃的飽飽的,摸着我的大肚皮,説着,元宵節快樂,快樂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4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元宵節是熱熱鬧鬧中國年的“壓軸戲”。從古至今,元宵佳節也同樣承載了中華民族太多美好希望和祝福,被歷代文人墨可反覆歌吟。如今,歡度元宵佳節已成為我校“植根教育”的傳統民俗文化校本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鬧元宵歡天喜地,尚傳統立德做人。”學校開展了許多活動有做花燈、猜燈謎、出元宵小報等一系列關於元宵節的活動。我一大早就來到學校,可同學們比我來得還早,他們互相交換觀賞各自的花燈,準備燈謎給別人猜。到了猜燈謎的時間了,平靜的學校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走廊裏擠得滿滿的,我靠自己的腦袋猜中三個,本來我可以猜更多的,可同學們太聰明瞭,一下子就搶光了,我沒他們快,所以我沒能換到大禮物。

不一會兒,下課鈴響了我飛快的收拾好書包跑回家去,因為我回家要做湯圓。我舀了八大勺米粉在盆裏,媽媽再燒開水,我戴上袖套,圍上圍裙準備開工。不一會兒,水燒好了,媽媽一邊倒水,讓我用勺子攪拌米粉,把它攪成糊狀,一開始很輕鬆,到糊狀時越來越難攪,攪得我手臂都酸了!接下來是搓團,媽媽教我用手把糊狀的米粉擠壓成一個團,我就按照她的話去做,我瘋狂地擠壓它,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團,然後我用手把它一直擠,我發現它越來越光滑,最後是搓湯圓這也是最簡單的一步了,跟小時候玩橡皮泥一樣,我能把它搓得很圓很圓……湯圓燒好後,吃在嘴裏是鹹的,但我的心裏卻是甜甜的。

這個元宵節是我長大以來最快樂的一次,我不僅猜了燈謎,而且學會了自己動手做了最好吃的湯圓!

張辰彬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元宵節是熱熱鬧鬧中國年的“壓軸戲”。從古至今,元宵佳節也同樣承載了中華民族太多美好希望和祝福,被歷代文人墨可反覆歌吟。如今,歡度元宵佳節已成為我校“植根教育”的傳統民俗文化校本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鬧元宵歡天喜地,尚傳統立德做人。”學校開展了許多活動有做花燈、猜燈謎、出元宵小報等一系列關於元宵節的活動。我一大早就來到學校,可同學們比我來得還早,他們互相交換觀賞各自的花燈,準備燈謎給別人猜。到了猜燈謎的時間了,平靜的學校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走廊裏擠得滿滿的',我靠自己的腦袋猜中三個,本來我可以猜更多的,可同學們太聰明瞭,一下子就搶光了,我沒他們快,所以我沒能換到大禮物。

不一會兒,下課鈴響了我飛快的收拾好書包跑回家去,因為我回家要做湯圓。我舀了八大勺米粉在盆裏,媽媽再燒開水,我戴上袖套,圍上圍裙準備開工。不一會兒,水燒好了,媽媽一邊倒水,讓我用勺子攪拌米粉,把它攪成糊狀,一開始很輕鬆,到糊狀時越來越難攪,攪得我手臂都酸了!接下來是搓團,媽媽教我用手把糊狀的米粉擠壓成一個團,我就按照她的話去做,我瘋狂地擠壓它,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團,然後我用手把它一直擠,我發現它越來越光滑,最後是搓湯圓這也是最簡單的一步了,跟小時候玩橡皮泥一樣,我能把它搓得很圓很圓……湯圓燒好後,吃在嘴裏是鹹的,但我的心裏卻是甜甜的。

這個元宵節是我長大以來最快樂的一次,我不僅猜了燈謎,而且學會了自己動手做了最好吃的湯圓!

元宵節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着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衝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着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後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着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節

傳統的元宵節作文三: 我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有剪紙,生宵,元宵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

過元宵節當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的名子還有個故事呢!很久以前人們把湯圓叫元宵。袁世凱知道了覺得很不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嗎?於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湯圓.從此元宵又名湯圓。元宵的餡有很多.有紅豆的.芝麻的.還有綠豆的

湯圓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裏,媽媽大叫;小心點,別燙着。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了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元宵節可少不了觀花燈。吃完元宵,我和老爸來到天一廣場.這裏的`花燈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還有在遊動的魚兒.真是五花八門!都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兔子花燈.只要一按按紐.兔兒便會唱起歡樂的歌。我連忙拿起我的兔子燈加入鬧花燈的行列。

元宵節作文 篇6

園外隱約聞猿啼,星月小橋聽蕭聲,又是一年元宵節。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在元宵節裏我可以吃到甜絲絲,嫩滑滑,温暖柔潤的湯圓。最主要的是我可以吃到奶奶親手為我包的湯圓。雖然皮稍顯硬,但味道特別,香甜入心,吃完以後會讓人不由面露微笑,心滿意足。

今年的元宵節相比過往,似乎少了一絲甜甜的味道。這種味道自從奶奶去世以後,我就再也沒感受到。早上起牀,我有些不知所措,一般這時候奶奶已早早起牀為全家煮上一鍋香甜可口的湯圓。而今,一切已經物是人非了,着實令我傷感。正在感傷,媽媽從外面拎了一袋速食湯圓回來了,她把湯圓提到我跟前晃了晃説,“今天是元宵節,煮些湯圓給你吃,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我看着這些包裝精美,身型小巧玲瓏的湯圓,不由歎了口氣:“奶奶還在的話一定反對你買現成的,因為它不夠味!”媽媽聽了以後,臉上也是掠過一絲悲傷,她很是感慨地説:“可惜啊,人已經不在了!”轉而又強顏道,“好了,你先將就吃吧。”媽媽邊説邊把湯圓放入剛煮沸的水中。

湯圓在碗中自由自在的飄動着,原本小小的肚子,漲得圓鼓鼓的,煞是好看。我急不可待地放入口中輕輕細咬,和奶奶做的一樣有彈性,開口處香氣濃郁、色澤黝黑的的芝麻餡噴湧而出。“趕緊吸,趕緊吸掉它。”老媽一旁看着,着急地説。

我夾着湯圓,吹了吹,然後湊上去小心翼翼地吮吸着,吸完以後,放在嘴裏,我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味。閉上眼睛,想尋找奶奶做的湯圓的味道,可任憑我如何回味,怎樣絞盡腦汁,依然一無所獲。相反,作文/卻又一番涼涼的感覺,沒有温情的湯圓,芝麻香雖然在口齒間徘徊,可總覺得不是那個滋味。

忽然,我似乎頓悟了,奶奶做出的味道是任何其他湯圓所不能替代的,它是獨一無二的,它是完美無瑕的。奶奶做的湯圓雖然粗糙,大小不一,但這些湯圓卻是融入了奶奶對我們這個家的愛。奶奶用她温暖的大手揉搓着精製的麪粉,麪粉裏還加入了蜂蜜水、桂花汁。她用自己火熱的心製作着湯圓,樣子有大有小,象徵一家老小,其樂融融。湯圓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奶奶經常為我們做出各式各樣的湯圓:有香濃入味的'豆沙包,有沁人心脾、吃完不想漱口的黑芝麻湯圓,更有爺爺最喜歡吃的蛋黃湯圓和我最喜愛的油渣餡湯圓……吃完之後,就算在嚴寒的冬天,我也會倍感温暖。小小的湯圓充滿着大大的情,深深的愛。甜甜的感覺縈繞在心頭讓人永遠無法忘懷。

想到這兒,我嚥了咽口水,舔了舔嘴脣。難忘奶奶做的湯圓,真想回到以前的元宵節,再吃一碗奶奶準備的湯圓。“叮鐺,鐺,鐺”,牆上古鐘響起,把我思緒一下拉回現實。抬頭看種,時針剛好指向九點。“這該不是奶奶‘顯靈’了吧。”我低頭思索,“嗯,奶奶當是希望我堅強起來,能夠給全家帶來甜味。”

於是,我堅定地拉起媽媽的手,對她説:“媽媽,這個湯圓很甜,不過下次元宵節,你會吃到我做給你和爸做的比這香甜百倍的湯圓,相信我!”媽媽聽後,開心地笑了。我看到了媽媽臉上自奶奶走後久違的笑容。回頭看見碗裏的湯圓,似乎也映出了奶奶放心的微笑。

我愛香甜的湯圓,愛温情的奶奶,愛歷久彌新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7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請我們去火鍋店,豐盛的晚餐擺滿了一桌,我們一家人共吃團圓飯。我對全家人在這難忘元宵夜,相聚在這裏,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難以言表。 吃過飯後,我們從火鍋店出來,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請我們去火鍋店,豐盛的晚餐擺滿了一桌,我們一家人共吃團圓飯。我對全家人在這難忘元宵夜,相聚在這裏,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難以言表。

吃過飯後,我們從火鍋店出來,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在路邊的空地上,有許多的小朋友在放煙火,五彩的火花不時從天空呼嘯劃過,或是從平地竄出,把元宵節的夜空裝扮的更加燦爛絢麗。

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縣城的廣場上,廣場上正在舉辦着燈展。這兒的燈真多啊!你瞧,各家店鋪門口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有紙的、紗的、玻璃的、塑料的……有的燈套着粉紅色的外套,有的燈穿着金色的褲子,有的燈披着淡藍色的披肩,有的還襯着變色的五彩衣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着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衝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着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後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着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8

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着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看那金豬燈,製作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説它過了時,可還是那麼青春年華那麼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彷彿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啊!

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裏迴盪。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着入口,一邊大大的寫着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着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裏,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元宵節作文 篇9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寶安區政府前的露天廣場看有什麼好玩的和感興趣的東西。我們發現廣場上有很多花燈,在夜晚花燈都點亮了,很美。我們驚喜地發現有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有龍鳳燈的,有城堡的,有中國鼓的,還有很多我記不得了。這時我抬頭看天上,發現有很多孔明燈在飄,我很興奮,就隨着孔明燈升起的地方跑去,我們發現了有一些人在放孔明燈,我也很想放一個,不過我們沒有買。所以就問一個哥哥他們的孔明燈是哪裏買的?哥哥説:"這些燈是他們從老家買了帶來的我很失望,因為我真的想放一個。哥哥看出我的心思,就很大方的送給我一個。我太高興了,我連忙謝了哥哥,接過孔明燈。我們正準備放燈的時候,廣場上的保安叔叔來了,他不許我們放,並且把哥哥們已點燃的孔明燈給澆滅了。真慘啊!

我和爸爸媽媽趕緊離開那裏,準備回到我們小區再放,後來我們在另一個地方也看到有人在放,並且沒有保安叔叔管。我們便在那裏放了。孔明燈是摺疊的,是很薄很薄的紙做的,下面由四根鐵絲撐起,鐵絲的中間有一塊正方形的蠟燭,(我問過媽媽,這不是普通的蠟燭,是石棉和蠟燭的混合物)如果我們點燃這塊蠟燭,蠟燭燃燒產生熱量,熱量上升,被紙燈籠包裹,就可以使紙燈籠上升,這樣一來,孔明燈就可以升上天了。我和媽媽同時用手把紙燈撐開,爸爸用打火機點下面的蠟燭,點了很久才把蠟燭全部點燃。我們等蠟燭的熱量把整個孔明燈都撐開才慢慢地放手,孔明燈果然隨着風升上飄。

我很開心。媽媽説:"孔明燈上升的時候我可以許願,如果燈能飛上天,我的願望就能實現。"我趕緊閉上眼睛許了一個大願望,因為有一個大願望的幫助,我們家放的孔明燈是飛得最高最快最遠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央求媽媽以後再見到孔明燈就給我買,媽媽説:"好的,要看你作業寫得怎樣。"因為我經常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我希望我能有機會多放一些孔明燈,我的心願就會實現圓形的花燈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鸚鵡花燈就是説在新的一年成績展翅高飛,天天向上,魚的花燈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的年年有魚……可見作者真是絞盡腦汁啊!

做花燈當然不能少了化粧品,也就是裝飾品,每個同學的裝飾品也不簡單,有的.在花燈上面的四個頂點分別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美麗而活潑的格格,有的在花燈的下面的中間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染了紅鬍子的老爺爺,老爺爺還特意把鬍子編成了中國結,樣子和諧可親,漂亮極了!

做花燈的材料,更是八仙過海——各線神通,有的是用各色的卡紙做的,有的是用蘆葦跟枝做的,甚至有的的是用紅色的紅包做的,各個都巧奪天工,而且各個都獨一無二。觀賞的同學們啊!看着這一盞盞美麗的花燈,享受着這份美麗的同時,可曾想過在這一盞盞花燈的背後的是作者多少個日夜的奉獻啊?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給予了花燈美麗、給予了花燈生命,給予了觀賞者這無限的遐想啊!我們要用心感受每一盞花燈的優點,每一盞花燈都各有所長不要説別人的短處,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下次元宵時自己做的花燈也能放出益彩,也能讓同學們的臉上綻放得像鮮花一樣的美麗。

花燈美人更美!希望來年元宵節,我也能為校園為同學們奉獻一份美!

元宵節作文 篇10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説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 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作文 篇1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每個民族都有着各自頗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我的家鄉廣東,也是如此。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要説我們這裏的傳統文化裏哪個節日最熱鬧,最喜慶?那就要數元宵節了

在我的家鄉,每逢元宵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吃元宵,在我們這裏也有人管它叫湯圓。我們家的湯圓可是媽媽親手做的,看着那圓滾滾、白糯糯的樣子,就足夠你吞三口以上的唾沫了,更何況是剛煮熟出鍋的湯圓,熱乎乎,胖乎乎、圓溜溜,晶瑩透明,就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臉,有時還會有幾個調皮地咧着嘴巴,衝着你笑,笑得裏面的芝麻餡、花生餡都流淌出來了,趴上前去聞一聞,頓時,一股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用調羹舀起一個放入嘴裏,甜滋滋,軟綿綿的,脣齒留香,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最重要的'是還有媽媽的味道呢!聽媽媽講,湯圓之所以是圓的,是因為“圓”象徵着人們對家人團圓,生活圓滿的期盼。

到了晚上,我們還要看花燈。這天晚上家家懸燈結彩,户户歡聲笑語,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處處掛滿色彩繽紛,圖案各異的花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除了家裏的燈,大街上的花燈就更多了啊!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瞧,那漂亮的荷花燈,粉紅粉紅的花瓣,上面還寫着“祝人們元宵節快樂”的祝福語;那走馬燈,上面印着《水滸傳》的人物,在人們的面前轉呀轉的;那孔雀燈,它的頭上有三根紅色的羽毛,一對藍色的鳳眼閃閃發亮,尖尖的黃嘴,細長的綠脖子,它展開的尾巴像仙女手中的彩扇,五光十色,非常美麗!它可神氣了,昂着頭,挺着胸,像在説“我美吧!”人們紛紛拿起相機把它拍了下來;還有那“嫦娥奔月”燈也很好看,美麗的嫦娥一手託着白色的玉兔,一手託着粉色的荷花,它的背後有一輪黃色的圓月,腳下踩着彩雲搭的橋,橋旁邊有一棵綠色的桂花樹,在燈光照耀下顯得更綠了;還有還有

燈多,看花燈的人也多。馬路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天的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還看不見人流的末尾。人們邊賞花燈邊猜燈謎,興致盎然。你看,這盞燈上寫着“一雙長耳朵,眼睛紅又紅,不吃肉和魚,吃菜和胡蘿人”打一動物。謎底是“兔子”!你猜對了嗎?

我特別好奇,為什麼元宵節一定要鬧花燈呢?媽媽告訴我關於元宵節鬧花燈的起源,還有一個傳説呢!據説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降落人間被人們誤殺。天帝知道後震怒,於是下令正月十五火燒人間。聰明的人們想出一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每户人家在門前掛起紅燈。從而騙過了天帝,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從此元宵節鬧花燈便成了一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看完花燈,我們又來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的天空中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明月打扮得無比美麗。

各種彩色的花燈,五彩繽紛的禮花像天上的繁星,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熱鬧又喜慶!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歡迎你來我的家鄉一起鬧元宵!

元宵節作文 篇12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閤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於過完了新年,在那一天,我們會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為元宵節增添了許多節日的氣氛。

今天,我就去了南城百貨買湯圓、餃子。商場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特別是冷凍櫃前擠滿了男女老少。我看見了許多湯圓,有芝麻味的、花生味的……樣樣我都喜歡,我精心挑選着,真想把所有湯圓都買回去。

忽然,我看見頭頂上有許多謎語,其中有一張這樣寫的:七八個人,圍着一根柱子坐着,有一個人走開了,衣服撕破了。(打一植物)我想了又想,眉頭都皺了起來:拔出一個蒜頭,衣服不就撕破了嗎?對,沒錯,是“蒜頭”。媽媽也猜了一個:站是坐,睡也是坐,走也是坐……(打一動物)媽媽很快就想到了:“蛇”。於是服務員就把一個日曆送給了我們,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收下了,心裏無比地高興,因為這是用智慧換來的。

吃完了晚飯,我們就煮湯圓,我先打開包裝,看見了一個個又圓又白的湯圓,像十個小胖子在裏面睡覺。我把水燒開,水上冒出了一個個小泡泡,我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到水裏,一個個小胖子立刻沉了下去,過了幾分鐘,它們一個個在水裏遊起泳來,等煮熟了,我把它們撈起來,湯圓一個一個地粘在一起,咬一口,花生醬從湯圓裏流了出來,甜甜的,令人垂延三尺,爸爸爭着説:“我也來一口。”

希望我們家能團團圓圓,家庭幸福。這個元宵節我既吃了湯圓,又猜了燈謎,真是令人難忘啊!

元宵節有個習俗就是吃湯圓,寓意着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

今天是元宵節,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按照風俗,年年都是這樣,沒什麼好新奇的。不過今年可就不一樣咯!晚上,彩色的煙花令人眩目。整個深圳都洋溢着歡樂的笑聲和濃濃的湯圓味。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以前,人們主要是看花燈與舞龍,現在燃放煙花,人們觀看煙花也就成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了。

我很早就聽奶奶説過了新年,就要到元宵節了,元宵節可以吃非常好吃的湯圓。説得我天天都在盼望元宵節的這一天快快到來。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就是元宵節了,也正好是星期天。 下午,天下起了雨。

元宵節也被成為上元節從唐代起便有了觀燈的習俗,因此又稱為燈節。這天,天上的圓月是25年來,最圓、的圓月。到處人聲鼎沸。人們歡歌笑語看花燈,喜氣洋洋鬧花燈在電視塔下,我觀看了許多燈,燈兒有的花團錦簇;有的晶瑩剔透;有的栩栩......

剛過完新年,就迎來了熱鬧的元宵節,讓我期盼已久。春節的忙碌,現在好不容易有個好玩的一天放鬆身心,真是愜意。説起元宵節,就讓我想起一盞盞又大又紅的燈籠。夜空下,這些燈籠像是一顆顆夜明珠,撒在各個角落裏,閃閃發光,格外迷人。

元宵節第一件事就是吃元宵,元宵是糯米皮、八寶餡,皮是白白的軟軟的似棉花糖,咬上一小口,由芝麻、花生和成的餡從皮裏自然而然地流出的,那餡是甜甜的,有花生、芝麻的香味,吃一個,還想吃下一個,我一連吃了七八個,也不解饞。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今天吃完餃子,媽媽帶我下樓去看燈展。走到樓下,只看見街道上人山人海,電動車和摩托車川流不息。街道兩旁掛上了五彩繽紛的彩燈,光明照滿了整個縣城。

元宵節作文 篇13

經歷一百多年來歐風美雨的沖刷,中國傳統節日受到很大侵蝕,元宵節也不例外。在當代的一些大都市,元宵節民俗似乎只剩下吃湯圓了。這是忙碌的都市人的悲哀,因為在相對悠閒的小城市和鄉村,元宵節仍然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節日。

其實,元宵節不是一個孤立的節日,它是春節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節的意義,不能不把它放在春節之中來考察。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七年級給家長拜年,八年級回孃家拜年。以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範圍侷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幹,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元宵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連平時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婦女也可以自由出門遊玩了。當然,個別禮法之士反對這個習俗,比如宋代的司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準備出門賞燈。司馬光問:“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遊人。”司馬光説:“某(我)是鬼耶?!”這就太不講理了,總不能只讓夫人終年只看他一個人一張臉吧?好在社會不買這些禮法之士的賬,大多數婦女照樣遊樂。元宵節允許民眾自由娛樂,這是古代社會針對過分嚴格的禮法制度而設計的一個發泄渠道。一些年輕人乘機會見意中人。正如辛棄疾所説:“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類命運。祭祀他,可以獲得豐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蠶事豐收。

元宵也是一個求子的節日。元宵張燈最初是出於客觀需要,晚上活動必須照明。後來張燈又是為了遊玩欣賞。可是,它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祈求生育。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説:“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裏“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徵着生育兒子。根據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於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一直到民國時代,各地多有送燈給那些無子家庭的習俗,祝願他們添子孫。清代有摸城門門釘的活動。釘,也諧音“丁”。人們希望通過摸門釘而祈求生育兒子。有些地區的人們還賦予湯圓以象徵意義。清代成都有元宵夜偷取供在神龕上的湯圓以求得子的習俗。清代湖北安陸一帶百姓互相贈送元宵,其中有大如鵝蛋的元宵,婦女觀察煮這種元宵的火候來占卜生育。

當然,在人口壓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動已經很少看到。現代人又賦予湯圓以新的解釋,那就是甜甜蜜蜜,團團圓圓,象徵一家團圓,幸福美滿。這種解釋多少有點凡庸,但是它很符合人們的內心希望。元宵節因此獲得了新的文化意義。

元宵節在古人的不斷創造中發展而來,也必將在現代人的再創造中發展下去。

Tags: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