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6W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1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創新創業需要適宜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具有“窪地效應”、“連鎖效應”,能使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不斷匯流聚集,形成強大力量,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去年以來,區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優化政務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面向羣眾和企業的所有線上線下服務事項,逐步做到一網受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逐步實現協同服務、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網上辦理事項全覆蓋和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入口和出口。通過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形成融合一網受理、協同辦理、綜合管理為一體的政務服務體系,有力提升政府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了做好對該項監督的針對性和連續性,今年,區人大財經委組成專項監督調研組,在張德祺副主任的帶領下,開展了深入的監督調研,先後召開相關部門座談會,結合大調研大走訪,深入企業瞭解本區“一網通辦”工作的推進情況及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為常委會會議審議好該項工作做好準備。現將調研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本區“一網通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xx年以來,區政府以網上政務大廳建設為契機,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並於去年全面啟動“一網通辦”,在推進線下“一窗”和線上“一網”的同時,逐步打造“1+12+X”的十五分鐘便民服務圈,最大限度方便企業羣眾辦事,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合資源,打通數據關

推動政務數據在線上的互聯互通,建成全區統一受理平台,實現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入口和出口。率先完成全區56家單位網站規範整合,實現“統一平台、統一運維、數據共享、安全共建”的集羣化建設和管理模式,推進政務信息數據的互聯共享。實現審批服務“三個100%”。全區354項審批事項100%接入“一網通辦”平台,284項涉企審批事項全面實施網上預審和快遞服務,167項個人服務事項100%“全市通辦”。

(二)梳理機制,打造流程關

依託“一網通辦”平台,聚焦重點領域,在市場準入領域和產業項目審批領域多措並舉,不斷優化流程,為企業提供便利。線下不斷推進“一窗受理”,積極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進駐,建立“不進駐中心負面清單”,避免企業羣眾辦事“多頭跑”的情況。整合受理窗口,分類設置綜合窗口,建立了“一窗受理”新機制,着力構建“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辦理模式。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功能升級,探索實施“主題式服務”,由辦理一個審批事項“最多跑一次”,提升為辦理“一件事”“最多跑一次”,首批已上線的有開藥店、開餐飲等8個主題套餐,受到了企業和羣眾的一致好評。

(三)優化延伸,打響服務關

聚焦企業羣眾辦事體驗,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優化調整和拓展延伸。通過跨前一步,提前服務,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部門內部實施“一審一核”,簡化優化部門內部審批流程,進一步壓縮內部審核時間,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做到“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創新探索了免費代辦服務,成立了首批代辦隊伍,建立了區鎮兩級代辦服務體系,全面推進企業項目代辦服務。創新制定窗口效能建設正負面清單,規範窗口服務要求。開展多層次培訓,提高窗口工作人員素質,不斷提升窗口服務效能。通過多措並舉,有效提升了企業羣眾在辦事過程中的“獲得感”。

二、推進“一網通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還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着“一網通辦”工作的全面啟動實施,全區營商環境不斷得到優化,企業和百姓辦事更加便利。但是與市場的需求、企業的訴求、羣眾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調研中反映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一網通辦”工作機制有待完善

“一網通辦”工作涉及政府各個部門、各個領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調研中反映,雖然各部門都積極推進“一網通辦”工作,但在實際辦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堵點和難點。一是機構改革以來,由於線上線下各辦理環節變化過快、過頻,老的辦法尚未完全學會,新的又來了。因此,隨着工作職能的逐步交接運行,有的還不能迅速適應相關的業務辦理。二是辦理流程仍需進一步優化。有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在移到線上時沒有相應的優化,相當於是線下流程的複製版,辦理效率與線下流程相比沒有明顯的提高。三是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尚未完全打破,存在“信息孤島”、信息共享不足等現象,在跨部門的銜接上有待完善,有些部門之間的系統在線上還不能做到無縫銜接,需要通過線下對接才能完成流轉。四是受上位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制約,通過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等實現審批提速提效的空間有限。

(二)代辦員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xx年,我區創新探索了免費代辦服務,成立了首批代辦隊伍,建立了區鎮兩級代辦服務體系,為代辦業務提供了隊伍保障。但是由於代辦業務的專業性較強,且涉及政策的領域繁多,尤其是建設類項目審批事項,區鎮兩級117名代辦員中絕大多數是由過去的招商員轉調而來,這些人員無法快速熟悉掌握不斷翻新的工作流程,加上代辦員大部分為兼職,精力不夠,還有部分代辦員電子化應用水平不高,無法輔導相關企業操作應用,“店小二”的作用發揮有限。

(三)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有待精準

“一網通辦”是xx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從“一網通辦”延伸到優化營商環境,調研中還發現以下問題,一是政策多落地難。近幾年,市區兩級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新點多、乾貨多,但真正能落地的佔比並不高,有的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有的缺少透明的操作流程,有的是橫向部門間步調不一致,從而出現執行政策打折扣現象。二是受相關要素制約,部分辦事項目卡在某個環節而無法順利辦理。如在“198區塊”內新建改建投資項目,一般都要按“特事特辦”才能辦成,有的主體項目辦成了,配套項目難於着落。三是對承諾制辦事企業不守信增加事後監管難度的問題有待破解。政府辦事項目放得越多,配套服務就越廣,監管難度就越大,當前明文規定實施承諾制和備案制的辦事事項,一旦遇到涉事企業不守信,相關部門的事後監管難度會成倍加大,這一矛盾有待破解。

三、意見和建議

“一網通辦”是“互聯網+政務服務”融合發展的現實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滿足企業和羣眾需求的有效途徑。區政府必須常抓不懈,進一步打響“一網通辦”品牌,做實“一網通辦”內容,真正方便企業、方便羣眾,為營造我區一流的營商環境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一)進一步加強“一網通辦”工作的統籌協調

“一網通辦”不只是某一個部門的事,需要全區各部門共同參與。區政府辦公室作為牽頭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一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和市民的知曉率,幫助企業和羣眾熟悉政策,瞭解流程,使企業和羣眾實實在在享受政策紅利。二要強化績效考核,將“一網通辦”改革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內容,以企業羣眾的感受度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三要着力加強工作部門隊伍建設,本次機構改革對優化營商環境的部分職能作了新的調整,建議區政府既要配齊配強對應的部門力量,又要無縫銜接工作職責,強化對窗口服務人員,特別是代辦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打通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

(二)進一步完善“一網通辦”工作機制

要加快推進部門內部職能整合歸併,完全實現“一個窗口”對外,為“一網通辦”提供線下支撐。要結合新的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即將啟用的契機,繼續推進政務服務集中辦理,推進線下“只進一扇門”,不斷提升政府窗口的集成度和服務質量。要區分線上線下不同的特點,進一步優化流程再造,壓縮審批承諾時限,精簡審批證明材料,切實推進新增的100個業務流程優化再造事項及新增的100項個人事項全市通辦在本區域落地,實現線上“一網通辦”。要切實推進信息資源共享,不斷充實完善全區政務數據信息庫。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島”,努力實現更多政務數據資源的全域共享。要加快電子證照的實際應用,逐步取代紙質證照的使用,為企業羣眾提供便利。

(三)進一步落實好各項優化營商環境措施

要根據工作一線反映的問題和需求,注重實效,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深入實際,瞭解傾聽羣眾和企業的真實感受,着力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方便辦事上下更大功夫。各職能部門要牢固樹立“店小二”意識,突出服務優勢,充分對接企業的辦事需求,聚焦企業反映最集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尋求各項需求的最大公約數並予以迴應和解決,讓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做到政府服務企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形成服務優勢。針對調研中反映出的問題,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着力加強研究,細化政策,結合羣眾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優化舉措,確保政策有效落地,把握好項目前置審核的度,加快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發放,主動對接企業税務發票升級,為企業危廢品和工業廢料處置提供便利,優化“一網通辦”中的法人認證必須活體、相關證件無法與公安數據對接和每天申報時間較短等問題,推出個性化的專項服務,進一步完善企業訴求協調處置機制,提高訴求處置效率,努力在深化業務流程再造上邁出新步伐、在提升辦事便捷性上取得新成效、在推進數據匯聚共享應用上實現新突破,持續提升企業和羣眾辦事的便利度、體驗度和滿意度。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2

一、我市深化政府監管體制改革、優化營商投資環境工作開展情況

去年以來,xx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與省委、省政府要求“對錶”、與發達地區對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積極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一)深化政府監管體制改革方面

1、持續推進簡政放權。近年來,我市承接落實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51項,對應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99項、中介服務事項37項和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21項。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已經完成編制和公佈,涉及16個部門,保留實施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42項,明確申請人可按要求自行編制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0項。在大幅清權減權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加強依法確權,規範行政權力運行,先後公佈和出台了“一清單”、“兩張圖”、“兩辦法”(即:xx市政府部門權力與責任清單,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和廉政風險防控圖,權責清單動態管理辦法和行政職權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市級共保留行政職權事項3081項,精簡率70%;編制職權運行流程圖775張,編制廉政風險防控圖775張。今年,再次擬調整行政職能事項160項,其中增加40項,取消58項,下放11項,調整51項,目前法制部門合法性審查已經結束,下一步將遞交市政府常務會研究。

2、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了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全力推進了商事登記

制度的改革。積極推進登記註冊便利化,全面實行“先照後證”登記制度和“雙告知”工作,實行新設立企業名稱核准全程電子化和網上註冊工作。在原“三證合一”的基礎上,又將社保證、統計證與營業執照合一,形成工商、質監、税務、社保、統計“五證合一、一照一碼”。通過商事制度改革,截止xx年底,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15081户,其中企業29968户、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751户、個體工商户79362户。在現有市場主體中,xx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啟動後新增的市場主體量有5萬餘户,而改革前市場主體總量約為6萬户,增量幾乎趕上改革前的市場主體總量,政策措施的實施帶來的成效明顯。

3、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去年我市出台了《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原則、內容和措施,各級各部門也相應出台了本級本部門的事中事後監管辦法。目前,政府部門工作重心從規範市場主體活動資格向規範市場主體行為轉變、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一是推行日常監管。對省政府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通知》進行了細化分解,目前正在編制我市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市場主體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的“一單兩庫”。同時,推廣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制,通過搖號等方式,從市場主體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二是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出台了《xx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xx-20xx年)》、《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和《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全市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的項目進行了信用信息“雙公示”。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使社會公眾和政府各個部門、行業組織都可以方便、及時、全面地瞭解企業信息,有效擴大了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三是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拓寬監督渠道和方式,通過舉報受理平台、互聯網、舉報電話、投訴信箱等,實現公眾參與社會監督。加大了信息公開的力度,通過政務信息公開和社會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提高了行政職權運行的透明度。四是強化市場監管。重點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商標侵權假冒、傳銷、廣告違法等9個領域的違法行為。五是加快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去年12月6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省政府部門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對規範行政許可事項管理、流程管理、服務、受理場所建設與管理、監督檢查評價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標準化的規

範,目前我們正在按照省裏的`標準進行對號落實。我們將通過行政許可的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範行政許可行為。

(二)優化營商投資環境方面

1、提振企業家信心。為認真實施“轉型突破工程”和“增長培育工程”,支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強我們制定印發了《xx年度“1533”工業行動轉型升級攻堅年行動方案》,從投資額、投資強度、科技含量、上市掛牌等方面進行扶持獎勵。今年的2月15日我們召開了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動員大會,專門對xx年度“1533”工業行動中的32家優秀企業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共兑現獎勵4513萬元。同時,以“小升規”企業培育和創業基地建設為抓手,努力增加企業數量、擴大企業規模、創造就業機會,去年共培育“小升規”企業19家,淨增數(12個)在全省居第一;

認定省級創業基地5家,市級創業基地5家,新創辦企業5664家,新增就業崗位9277個。

2、推動區域合作發展。制定出台了《關於“東向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支持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這兩個文件的出台,為推動xx參與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中原經濟區交流合作,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打下了良好基礎。

3、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的條件和手續。進一步充分釋放我市更多的場地資源,降低創業成本,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我們在全省率先草擬了《xx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通過該辦法的實施,對企業的住所(經營場所)進行了規範、簡化,尤其“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的措施,豐富了我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的形式,有效激發了大眾創業的熱情,使我市閒置場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4、實行企業名稱核准電子化和企業設立登記電子化。xx年5月1日,我們實行企業名稱核准全程電子化,xx年6月17日起,實行企業設立登記電子化。通過這兩項舉措,申請人足不出户即可通過互聯網進行企業名稱核准和設立申請,免去了申請人因補充、修改材料而造成的不停往返,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降低了辦事成本。

5、做好平台建設。一是啟動“企業通”平台。xx年3月,我們與工商銀行xx分行正式簽訂“企業通”平台合作協議;

6月,又同建行、招行簽訂了代理企業註冊協議,進一步擴大銀行代理企業註冊的範圍。通過將工商註冊登記的諮詢、服務前移到銀行網點,使企業註冊登記渠道從政府部門向銀行網點延伸,從紙質審核向電子審核、互聯網渠道延伸,實現公司設立登記的“一站式”高效服務,極大方便了創業者。二是搭建“雙創”平台。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制定出台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成功培育了米粒兒眾創空間等4家省級眾創空間,並首次組織了8家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級“星創天地”,其中xx天創夢工廠獲科技部公示備案。三是建立公共服務網絡平台。我市通過兩年努力,建成了上下通達、左右溝通、覆蓋全市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並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上線運行。該網絡涵蓋1個市級綜合服務平台、3個專業應用平台(金融、人才、互聯網)、2個產業服務平台(澤州裝備製造、高平食品加工)和130餘家小微企業服務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找得見、用得起、有保證”的公共服務。四是搭建銀企對接平台。定期舉行“政企對接、銀企對接”座談會,圍繞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的制定、擴大民間投資及資金投向等方面徵求民間企業加大意見,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國有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6、加強園區和開發區建設。一是完成海關國檢機構、蘭花保税物流園區建設。目前,海關國檢機構和蘭花保税物流園區,已分別於xx年10月和xx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使用。二是推動開發區建設。近3年來,我們通過理順發開發區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園區升級,不斷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全市現有國家級開發區1個(規劃總面積9.88平方公里,全區現有各類工商企業1313户。xx年,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區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1%)和各類園區15個,xx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三年在全省考核測評中都名列前茅,發展態勢良好。

7、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用地保障工作。一是預列招商引資項目的年度供應需求。每年度初,我們根據簽約項目情況,認真制定“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為招商引資項目儲備用地規劃,以及項目落地、開工和建設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推進招商引資項目的年度督查工作。針對項目存在的發展問題、難點,尤其是土地瓶頸進行重點調研,我們每年重點開展兩次招商引資調研督查,並向相關職能部門反饋。尤其是xx年度,我們開展了由市政府督查室牽頭的三方(市招商局、市重點辦、市統計局)聯合督查,截至目前進行了三次專題督查,對招商引資項目在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土地問題情況進行上報,一些老大難問題得到了集中解決。

二、存在的問題

1、政策有效性有待加強。雖然我市在簡政放權、轉型升級、招商引資、商事制度改革、引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是在國家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收緊的背景下,我市也存在相關政策引導不足、力度不大、針對性不強的問題,例如傳統產業佔用過多的生產要素,擠佔新產業新項目成長空間;

人才匱乏,人才技術等先進要素不斷流失;

改革創新缺少試驗田和着力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客商的經濟發展信心和發展潛力,特別是重點產業園區、特色產業、重點項目等的優惠政策有待加強。

2、工作銜接暢通性不強。一是上下級機構銜接不暢。近兩年,上級加大了簡政放權力度,從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辦理相關審批手續。xx年,省政府下達《關於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職權事項的決定》(晉政發【xx】55號)文件,將所有項目備案權限下放到市級部門。但我們在承接上級下放權力過程中存在接受上級最新產業政策滯後,機構人員與職責倒掛,人員編制少,屬地監管任務繁重,承接工作壓力大等問題。例如,我市縣級工商局和質監局已經合併為一家,沁水縣工商、質監、食藥監三家合併為一家,市縣兩級工商機關的業務工作銜接不暢;

金融機構也不健全,從各縣(市、區)情況看,只有高平市單獨設立了金融辦,城區、澤州縣掛靠在中小企業局,陽城縣、沁水縣、陵川縣掛靠在經信局,開發區掛靠在發改局。除陽城縣外,其餘縣(區)從事金融工作的科室和人員均為兼職。二是部門之間銜接不暢。例如,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審批後,證照銜接面臨困難。目前,還有前置審批34項,後置審批201項,部分企業取得營業執照以後,很難取得相關許可證,陷入“有照無證”“無證經營”的境地。

3、法律支持有待補足。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與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匹配。例如,地方金融辦的監管職能定位與作用發揮不匹配,缺少法律支撐。在政策層面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提出了任務要求,但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地方金融辦在行政執法方面缺少法定依據;

申請人取得營業執照時,究竟取得了許可沒有或者應當在什麼期限內取得許可,以及對於長期未取得許可的營業執照應當如何處理,沒有明確規定。

4、土地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從長遠來看,是重要的稀缺資源,而良好的土地儲備和預先規劃也是一個地區產業發展、項目用地的重要前提。從我市土地使用實際看,存在着縣區間儲備和需求不平衡的現象。城區、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但土地儲備不足,尤其是大塊待開發土地少,很多項目不能落地;

而其他縣區則存在着土地用量使用不完的情況。

5、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近年來宏觀形勢不佳、下行壓力加大,造成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融資難問題也更加凸顯。企業融不上資,首先是由於企業自身問題,如管理不規範、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難於搭建良好的銀企互信關係。此外,外部環境不寬鬆也是重要原因,具體表現在三方面:一是信貸環境差。近年來,由於金融風險加大,銀行開始收緊銀根,出現了限貸、惜貸、壓貸、抽貸現象,同時銀行審貸權限上劃、週期延長,導致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難於得到銀行貸款。二是貨款回籠難。大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拖欠小企業貨款較為普遍,這一問題在涉煤企業包括煤機配件企業表現尤為突出。三是企業擔保難,能享受信譽擔保的企業鳳毛麟角;

企業間互保因為自顧不暇而流於形式;

抵押物擔保資源日漸減少,民間擔保公司因為利潤薄、風險大逐漸萎縮;

政策性擔保機構出於防範金融風險的考慮擔保也十分慎重,這些情況導致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對象。

三、工作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在國務院清理、糾偏招商優惠政策的當下,充分理解、運用好宏觀政策,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重點產業園區、特色產業、重點項目的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獎勵力度,從政策層面給予市場、企業信心,引導企業投資實體經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目前全省國有企業改革正在有序推進,這對國企是個挑戰,對民營企業卻是個機遇。建議通過省政協的呼籲,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國有企業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新項目合作等方式,吸引有條件的非國有資本參與國企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激發活力,共同發展。

2、加強基層機構和人員建設。為高效承接上級下放權限,建議省、市政府在下放權限之前,完善機構設置和編制,加強人員力量,統籌兼顧,並有計劃、有要求、有佈置地組織培訓學習,通過彙編政策文件、開展專題培訓、組織研討交流、建立網絡溝通渠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相關部門及人員的業務指導與培訓。

3、創造良好金融生態。一是完善市場金融法律體系。加快政府監管、投融資、土地利用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釋步伐,使相關條款能儘快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成果相匹配,為監管體制改革,優化營商投資環境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大政銀企合作力度,優化環境緩解融資難。建議省、市出台一系列幫助企業貸款融資相關辦法,進一步加大對股改上市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規範化改制,進而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同時建議省政協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呼籲駐省金融機構改善信貸環境,給予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更多支持:一方面在信貸審批上,給予下級支行一定權力,以簡化程序,縮短審批時間;

另一方面,適當放寬和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對滿足金融機構風險評估的續貸業務,直接進行滾動融資,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三是加快擔保體系建設。建議省政協可以呼籲和協調省裏列出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擔保機構特別是政策性擔保機構的發展,提升擔保能力,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四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金融業要持續健康發展,重點是創優金融發展生態環境,其中信用體系建設是關鍵。目前由發改委牽頭實施的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出台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沒有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建議社會信用體系進行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同時加快進度,加強部門聯動,共同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為營造良好的營商投資環境奠定基礎。

4、推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一是建議省、市國土部門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年度用地指標時,要加強上下溝通,統籌考慮經濟發展的用地需求,合理確定用地計劃,解決縣區用地不平衡等問題。二是引導民營企業依法合規用地。依法妥善解決民營企業已佔用土地、但未辦理用地手續等遺留問題。三是鼓勵節約集約用地。如對建設3層以上標準化生產線的廠房,在保證設施專用的前提下,給予一定補助。

5、完善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服務體系。一是搭建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

台,大力發展適合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機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二是創建更多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通過提供生產、經營場地,辦公、生活等共享設施,商務、後勤等方面的綜合服務,為本土企業發展提供良好創業環境和條件。三是建立專門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人才引進、經營管理和生產諮詢等服務,為中小企業引進和留住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四是組織中小企業家參與高層次商務培訓考察,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和企業家隊伍建設。

6、夯實園區基礎,強化招商引資。一是要夯實園區基礎建設,突出園區招商主陣地作用,走“園區招商”之路。應根據發展實際,給予園區相應鼓勵政策。同時,有重點、有創意地運作園區的招商活動,發揮園區政策服務、綜合功能和產業發展方面的集成優勢,積極吸引客商參與園區開發。二是明確發展定位,推進產業鏈條補足、補強式招商。針對部分園區定位不清的癥結,要根據各縣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優勢,開展科學調研和規劃,對園區投資強度、產業類型、企業規模做針對性引進,切實遵循園區發展規律,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運作。三是加大開發區建設力度。注重調整產業結構,要由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

由“小散低”的產業類型向規模、集中、中高端轉變;

由同質化的產業佈局向差異化發展;

由招商引資向選商引智轉變;

由重視硬環境向軟硬環境並重轉變;

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3

民營經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勁引擎。xx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節點城市,始終把民營經濟發展及改善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街鎮、園區高度重視,大力推進,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係,優化轄區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此次調研以xx區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代表人士開展專項民主監督為契機,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為主題,加強與對口街鎮園區的走訪調研,通過面對面聽取企業家心聲、瞭解企業發展實情,徵詢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全面掌握各街鎮園區在構建新型政商關係,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工作情況,同時,結合民主黨派外出開展考察、組織培訓等機會,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其他城市的交流,瞭解周邊城市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借鑑特色經驗,打開視野、對標先進、排查問題,為黨政決策提供參考,實實在在地推動xx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政府引領,搭建發展平台

在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區各街鎮園區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並將之列為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務,在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強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方面,積極探索、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為民營企業發展搭建更優質的平台。如,xx街道研究制定本轄區企業財政扶持、商務樓宇(特色樓宇)獎勵、產業園區獎勵、產業基金集聚區建設方案等產業扶持政策,切實解決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問題。新橋鎮建立了“四會共商”機制。通過書記碰頭會、黨委會、黨政班子聯席會、鎮長辦公會共同協商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碰到的問題。九亭鎮成立xx碩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全權委託九里亭街道管理,作為九里亭街道服務經濟發展的主要平台。車墩鎮積極參與建設聯東u谷科技企業創新港,打造g60科創走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園區,讓民營企業能更加便捷地獲得要素支撐。

(二)龍頭帶動發展,招商引資重效

各街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鼓勵、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例如,泗涇鎮重點聚焦智能製造、智慧安防、智聯元件三大領域,全力推動“3+x”產業集羣高質量發展。xx街道除了成功引進以巨人集團、飛科集團、中聯重科等為代表的行業龍頭企業,更是引入了啟迪漕河涇科技園(清華科技園)、臨港xx新城科技園等專業園區平台以及海爾智谷的cosmoplat全國首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範平台和凱悦、凱悦嘉軒、希爾頓歡朋等科創型民營企業以及商業配套項目,將民營企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三)加快轉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

1、盤活存量資源,推進產能調整。有限的土地資源是發展的最大瓶頸,各街鎮園區將盤活存量資源作為破解發展瓶頸的重要辦法。如,葉榭鎮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建設用地減量、環保督查、違法違規項目整治,推進產能調整,完成清退劣勢企業88户,盤活存量土地168畝。通過環保、拆違等綜合執法手段,推進落後產能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新浜鎮堅持“三去一降一補”,加大騰籠換鳥力度,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增量和質量。洞涇鎮將戰略留白區規劃進行調整,釋放出9.8公頃的面積,為優質企業提供空間。目前已有42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落户洞涇,上半年共實現產值7億多。經開區建立了存量資源數據庫,將空置多年的“楊協成”廠房引進了“百事食品”;

運用結餘土地分割的新政策將“味之素”空餘土地82畝分割於上市公司順絡電子,鼓勵其建立總部、研發、生產基地。

2、嚴把優質產業,打造產業集羣。目前,許多街鎮已由傳統的“供土地”模式轉向“打造產業集羣”模式,從而引進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如,佘山鎮秉承可持續、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保留龍頭產業企業,去掉高污染低產耗企業,立足於一廊九區、2+1產業模式,背靠洞涇人工智能發展模塊,引入“腦子項目”——生物醫藥產業鏈。小崑山鎮堅持“四個論英雄”,貫徹“三個一批”,對工業園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嚴格執行工業園區准入評估標準和企業保證金制度,引進瑞延集團、威特力等符合“6+x”產業導向的優質項目。石湖蕩鎮着力打造海爾卡薩帝制造基地,形成以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研發中心為一體的綜合基地,為大規模智能製造企業的發展形成示範。

3、聚焦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鬆街道主動對接g60科創走廊建設,發揮雙創集聚區效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合理配置創新資源。充分利用“基地+基金”模式產業政策,以泰晤士小鎮天馬論道、光與鹽眾創空間、電子商務園區為載體,使創新創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新浜鎮圍繞g60科創走廊3.0規劃,推動智慧物流功能區分區規劃落地,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和新動能,推進產業佈局向智慧物流、智能製造轉型。新橋鎮制定管理辦法指導195地塊產業轉型,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企業發展。目前正開始推動亦馨倉儲公司轉型九里工坊。

(四)提升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在服務民營企業的過程中,各街鎮園區注重服務水平的提升,努力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店小二”作用,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1、建立政策宣傳和落實機制。各街鎮園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與企業

面對面解讀相關政策。通過微信公眾號、民營企業微信聯絡羣宣傳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民營經濟27條”,將減税減負優惠政策宣傳到每家企業,讓企業及時享受政策優惠。例如,永豐街道為擴大穩固發展經濟為企業提供沉浸式服務,細分企業類型,加強信息溝通,每月進行政策傳達培訓。佘山鎮政府採用精準化服務理念,每半年舉行一次系統化培訓,使得政府與企業信息溝通渠道順暢。

2、深化“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為深化“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各街鎮積極響應,為企業提供各類一條龍專業服務項目。例如,經開區成立審批代辦服務中心。泗涇鎮進一步整合各類行政資源,啟動企業服務中心裝修,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石湖蕩鎮建立“一窗式”服務,為園區內企業提供辦證一條龍服務。新橋鎮設置專人對接重點優質項目,提供一對一服務,推進企業分類管理。

3、深入走訪調研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各街鎮園區結合大調研工作,深入企業開展走訪調研,不斷深化重點企業聯繫服務機制,積極對接企業需求,做好產業要素、金融要素、人才要素對接。例如,葉榭鎮強化應急處置,解企業燃眉之急,針對年納税較高企業協助其解決廠房改擴建、置換或尋找合適廠房等事宜,進一步擴大產能。洞涇鎮加大對規上企業,特別是受到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較深的外向型經濟企業的關心力度,通過“大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小崑山鎮對税收下降明顯的企業由鎮經發辦、鎮g60推進辦、投資公司、税務等部門聯合上門走訪,深入瞭解企業和幫助企業解決經營中的困難,實行精準服務。

二、存在問題

通過本次專項民主監督,可以看到我區各街鎮園區在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但是,同時也發現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歸結如下:

(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例如,九里亭街道規上工業企業9家,上半年產值56206萬元,同比下降30.4%,税收5516萬元。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企業6家,產值42244萬元,同比下降7.7%,税收409萬元。泗涇鎮受減費降價的影響小税收企業出現普降。根據測算,增值税減少10%,個税減少30%,房土兩税減少23%,綜合下來,泗涇鎮民營税收受此影響下降11.5%。

(二)用工難狀況日漸顯現。一方面,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環境綜合整治、違法無證建築的拆除,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離開xx,導致企業招工難;

另一方面,適合企業員工生活配套規劃尤其是居住配套嚴重短缺,成為企業人才落地的“大問題”,子女教育等問題導致高端人才流失嚴重。例如,xx街道目前在建的公租房,由於建設週期較長,無法有效解決眼前人才居住的大量、迫切需求。同時,部分企業反映,本市各級政府或不同條線對新入駐企業政策優惠幅度較大,但該政策未惠及已經入駐、發展老企業。

(三)扶持政策落地率低。政府對於小微企業和一些民營企業已有不少扶持政策,但在實際落地執行中,很多小微企業對於政策依舊一知半解或信息不對稱,導致沒有最大化利用政策減輕企業一部分負擔。民營企業主要還是通過官方媒體瞭解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政策。但是,官媒對政策細化標準的解讀、具體操作指導不夠;

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通常沒有專人研究政策,導致主動申請較少。同時,政府對民營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涉及到工商、税務、物價、城建、環保、衞生、計量、質量監督等多個部門,在對民營企業管理中,往往出現相互交叉、缺乏協調、相互踢皮球的現象,也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四)工業用地指標緊張。土地是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近幾年的土體政策趨緊,用地審批趨緊,土地供給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也為企業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困擾,影響了各街鎮招商引資及民營企業發展。例如,葉榭鎮地處浦南,全鎮工業廠房、工業用地除198地塊外,無證土地居多,近十年無新增土地指標影響了實體型企業的落地和產税。方鬆街道地處xx新城核心區域,在發展中存在商業空間拓展與土地資源匱乏的矛盾,轄區房產開發、商業服務設施和樓宇建設已趨近飽和,除綠庭廣場地塊尚未開發外,無可供新的商業和商務發展的土地資源,導致部分企業流失。

(五)融資難情況持續加重。融資難是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一大難題,特別是小微企業更是難上加難。各個銀行目前的貸款門檻都較高,對抵押資產等都有明確的要求,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有貸款需求的小微企業,他們處於初創階段,固定資產少,不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沒有資金就沒有發展,企業成長被遏制。

(六)招商引資競爭加大。隨着周邊各區及嘉興各縣招商政策加碼,特別是xx、xx税收優惠政策的出台,招商競爭壓力較往年增大。以小崑山鎮為例,雖然xx年上半年共招商1234户(其中實體型16户),招商數量增長較快,但招商質量不高,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合作招商較多,政府招商比例較小。合作招商的企業和招商單位聯繫緊密,但和街鎮聯繫相對較小,後期穩定性較弱,容易隨招商政策的差異而容易流失。新進企業普遍弱小,優質項目不多,新增企業户均納税額較低,雖説招商户數較多,對各鎮目前税收提升還不理想。

(七)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不夠完善。通過調研發現,有些街鎮產業結構尚趨同,過度競爭現象仍比較突出,受考核機制等因素限制,各街鎮園區在招商時無法有效落實產業地圖導向。這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各地比較優勢的發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區整體優勢的發揮。同時,行政界限的阻隔,分割了市場體系,造成生產要素難以在區域間自由流動,進而影響了空間、環境、人力等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各項屬地化政策指標帶來實體經濟的流失。

(八)政府執法方式有待轉變。在調研中,民營企業普遍反映環境、安全、消防等政府執法部門輪流上門執法檢查,企業疲於應付、壓力巨大,不能將主要精力用於經營管理;

大部分民營企業都有意願按法律法規做好對應措施,但由於相關法律條文太多,而企業人力成本較高,不能安排專人專崗對應相關工作,這造成相關專業知識信息不對稱,從而導致疏漏;

執法部門工作中存在“以罰代管”的簡單粗暴方式,一旦發現問題即進行處罰,導致企業經營記錄污點,缺少補救的途徑。

(九)配套設施建設滯後。近年來,xx區已經按照“產城融合”目標進行規劃和建設的調整,但部分區域歷史欠賬較多,目前改造更新進度遠遠不能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一是生產區生活配套設施集規模偏小,公租房不足,不能滿足廣大企業的需求;

二是商業服務僅限於最基本的吃住需求,缺少電影院、圖書館、體育場館等各類社交娛樂體育文化設施,員工業餘文化生活貧乏,缺少交際場所,許多企業反映員工婚戀難問題比較突出。三是交通不便,雖然開通了輕軌和部分公交,但線路有限,尤其是經開區區塊分散,缺少相互銜接的線路。從輕軌到企業的“最後一公里”的交通不便,使得企業員工上下班和到主城區解決業餘生活娛樂存在

困難。

(十)缺乏信息互通平台。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受資金、規模的影響,不同程度缺乏設備、人才、信息和管理方法,需要互通有無,互相扶持,共同成長。調研中發現,有的企業就在同一園區內,且產品具有上下游關係,但缺少聯繫渠道,沒有形成合作。還有的企業在研發上遇到瓶頸,沒有和區內相關科研機構對接的平台。部分研發實力和設備較強的企業,表達了願意開放共享的意願卻不知如何實施。而且,由於機制上的缺失,大學城、科研機構與xx本地的企業缺少直接有效的合作渠道。許多企業代表提出要充分發揮xx大學城的人力資源高地的優勢,構建有效的產學研平台。

三、建議對策

(一)因地制宜,形成產業集羣效應。各街鎮園區要因地制宜,明確地區產業發展的目標和特色,重點行業政策及時調整,政税體制與行業變化發展相配合,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自主積極性,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探索產業發展規劃。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特點,探索可行的產城融合體系,培育和創建品牌名片,打造一個有自身特色的產業集羣。二是配套專業服務機制。契合企業轉型路徑,引導商業街區特色發展,加速聚集優化。將優質服務打造成為園區招商的金字招牌,特別是針對歷史遺留的工業企業,更可變被動為主動,幫助其開展轉型過程中的定位招商,盤活資產使用效率。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產業升級初期就將業態周邊交通問題、供電供水保障進行同步配套調整,以強化產業發展根基,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二)推進精細化管理,政府服務要從“店小二”升級為“企業經紀人”。政府政策制定和實施部門要從“店小二”的角色轉變為“企業經紀人”的角色,對接上級政策導向,以企業視角思考服務,融入式精細化管理。一是發佈政策的同時要更多地提供政策解讀,通過更多媒體和渠道來宣傳乃至是路演推廣;

二是整合工商税務等企業的經營情況的大數據,通過智能分析手段,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主動提示和詢問,做好相關政策與企業的對接與落地;

三是政府工作人員要掌握所負責區域內企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加強為企業匹配各類要素的意識和能力。

(三)多渠道擴大土地儲備,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要素支撐。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園區運營商的作用,規範園區招商、運營,提供土地的有效供給。通過對存量企業排摸,充分利用政策支撐,激活、釋放存量土地資源。要加大低效、空閒土地資源的二次配置、調整,一方面引導、協調多家企業共享、共用存量工業廠區,提高現有廠區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政策支撐,提高廠區容積,改造、擴建舊廠區,提升單位土地利用效率。對不符合環保、財税、產業政策要求的企業關停並舉,淘汰一批,盤活一批。嚴格遵守、依照法律、法規,多管齊下,激活、釋放存量土地資源,提高土地開發建設效率,為民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充足土地要素支撐。

(四)對接高校資源,構建產學研平台。建立轄區企業人才、技術、服務等信息平台。定期與高校召開聯席會議,對具有合作前景的高校可先選派專業對口的年青教師赴企業調研,在形成較為充分的供需方信息情況下,再組織召開校企對接專題會議。在人才合作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平台從高校聘請對企業發展有作用的人才進行兼職,幫助企業有效地進行技術開發。企業可以提供創業見習崗位,為大學生就業或創業提供指導,形成雙贏。同時,建議政府大力培育和引進各類技術轉化中介機構和人才,提升產學研平台的實際轉化效果。

(五)轉變執法理念,完善執法手段。一是政府安全、消防、環境執行部門實施聯合檢查、企業集中接待,避免輪流上門造成頻次過高,干擾企業正常經營;

二是執法部門轉變“以罰代管”工作方式,各類檢查以輔助企業成長為目標,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整改要求,處罰作為最後的手段應慎用。三是大力發展和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應對方案和長效的安全環保措施。

(六)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為人才提供基礎支持。一是加大對街鎮、居住區公園、廣場建設,加強對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的分類投放管理,優化、美化、綠化街鎮環境,利用好產業園區內零散用地和推動土地轉性,完善生活、商業、體育、文化設施,使得配套設施位置、規模、種類更加合理。二是充分利用政策窗口期,對工業企業配套用房、閒置房屋進行改造升級,進行公租房建設,以解決居住緊張的問題。三是規劃完善從輕軌、地鐵到園區的配套公交線路,區政府、鎮、園區三方統籌協調,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區域公交系統完善。四是“工、青、婦”等組織要研究和打造長效機制,在精準匹配企業未婚男女比例、收入、地域等信息的基礎上,舉辦有針對性的活動,建立長效的婚戀平台,解決企業青年婚戀難的問題,幫助企業留人。

(七)建立公共服務平台,提供管家式服務。成立園區管理公司,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平台。一是提供園區內各種資源、設備、儀器互相租用;

二是互通園區內各企業的信息,牽線搭橋,促進園區內企業合作,成為互相的客户和供應商;

三是大力發展管家式、一站式服務,挖掘企業需求,提供深度服務。四是建立各類園區內文化、體育社團和協會(對參加企業根據會員人數適當收費,或按活動次數和人數分攤,以不營利為目標),促進民營企業建立和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

(八)託底助力小微企業融資,幫扶企業做大做強。政府部門要出台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政策,給予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託底支助。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深化政銀企對接,努力擴大信貸規模,同時,要創新金融服務。銀行業機構監督管理部門加大對民營、特別是對民營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認真落實信貸傾斜政策,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信貸額度的授信工作。要不斷完善民營中小企業擔保抵押貸款方式,加快發展創業貸款,充分運用銀行承兑匯票、信用證、保函、遠期外匯等各種表外金融工具,不斷滿足民營中小企業差異性融資需求。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4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工作思路不夠創新因循守舊。工作中習慣舊思路、老辦法,依靠老經驗;對工作不夠大膽潑辣,放不開手腳。對照“先“金點子”和“新招數”不多,對打破常規、先行先試存在畏難心理和犯愁情緒,缺乏改革創新和不斷進取的精神,離“三力”統計的目標還較遠。

(二)統計調研不夠深入細緻。在基層調研和聽取基層工作建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有時調研存在不深入、不細緻的問題,對規上企業和小微企業營商環境等情況還沒有摸細摸準,參考價值較大的營商環境調研報告與精品分析相對缺乏,統計工作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三)服務企業模式過於單一。企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企業發展越好,經濟發展越優,新區企業給我們貢獻了數據,而統計回報企業少是我們服務的短板,緊緊侷限於被動服務。

二、整改措施

(一)實施依法治統,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統計保障。結合XX“10+1 《區統計局年擔當服務調研方案》,實施一線工作法”,全面鋪開十條服務路線,結合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主動到企業調查優化營商環境和宣傳統計法律法規工作,進一步擴寬對企業溝通服務的`橋樑,開展”走出新區看新區”主題調研18活動,通過調研學習其他個國家級新區,建立營商環境、統計數據、方法制度、工作經驗交流共享機制。同時,規範統計執法程序,完善統計執法制度,嚴格執行“雙隨機”執法檢查,全年112抽查企業不少於家次,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合《區統計局“工作落實年”部署實施重點攻堅工作方案》,成立民營經濟突擊隊,探討建立民營經濟監測機制,利用“四上企業”監測重點企業和結構及發展趨勢。同時,加大民營企業發展狀況研究力度,深入企業調研,瞭解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撰寫高質量統計分析和調研報告,真實反映民營經濟發展的新狀況、新特點、新趨勢,全力服務新區民營經濟發展。

(三)服務企業納統,充分挖掘市場潛力不斷壯大企業納統“蓄水池二對於符合納統的企業,加強對納統申報工作技術和業務指導,及時解決申報中出現的問題,安排專人詳細講解各項指標審核關係和填寫方法,提前告知納統標準和申報所需的材料以及必須經過的流程,努力讓企業少走彎路,提高企業申報效率。

XX280XX 1-2117年度新增納統企業家,年月份新增納統企業家,納統企業數量居各區市首位。

(四)創新服務模式,加強企業諮詢和業務培訓服務能力。一是對企業來函來電的諮詢,進行認真梳理問題,符合對外公開的資料,第一時間滿足企業的需要。簡易資料即時或當日提供,2複雜資料個工作日內提供。二是分專業建立企業“聯繫點”制度,與聯網直報企業實行“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定期組織企業進行統計業務培訓,對新納統企業或業務水平較低的統計人員進行網絡遠程指導或上門培訓,確保有效提高企業統計人員的統計業務水平和統計工作能力,切實從源頭上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報三、責任單位及完成時限

營商環境是滋養企業發展、創新創業的豐厚土壤,直接影響着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區統計局將牢牢把握“營商11環境體現的是政風”的工作要求,確保各項整改措施在月份底完成。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5

一、我區營商環境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兩年來,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不懈改善營商環境,在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發展電子政務、監督權力運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區以服務便企利民為導向的政務環境已見雛形,政務服務環境有所改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全面動員部署,完善營商環境制度和工作措施。區人民政府召開了xx年全體會議暨廉政工作會議,對全區作風建設,特別是優化為民服務與營商“兩個環境”有關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制定印發了《關於全面落實全區作風建設年活動重點任務的工作安排》等一系列文件,對我區各部門、各單位加強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任務,以確保“兩個環境”建設取得實效。

二是開展專項整治,着力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制定了《改進工作優化“兩個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針對進駐區政務服務大廳的17個部門,26個窗口開展為期4個月的專項整治活動,對窗口部門違反工作紀律的個人進行通報公示,並與進駐部門審批科長簽訂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承諾書》,通過制度約束,營造“兩個環境”良好氛圍。對16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3項公共服務事項進行了流程、要件、時限的再梳理,同時編制了《辦事指南》和《制度彙編》手冊,進一步方便辦事企業和羣眾。逐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橫向並聯審批和縱向聯動審批服務機制,充分利用“xx自治區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督管理平台”,同時建設微信公共服務平台,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全面推行服務事項網上辦理。

三是出台優惠政策,全面推動項目簽約落地。制定出台了《xx區投資促進優惠政策》、《xx區項目招商落地引薦人獎勵辦法》,進一步完善了《xx區招商工作、爭取資金、扶持服務企業培植税源收入任務考核辦法》,確保優質項目在xx區引得進、落得下、發展好。

四是主動跟進服務,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着力加強項目審批服務工作,開闢服務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加快重點項目審批速度。積極主動服務企業,與上級審批部門溝通對接,瞭解政策最新信息;

與企業主動聯繫,收集審批過程中需要市直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邀請市政務服務中心有關領導召開項目審批推進會,進行審批科長“面對面、一對一”答疑解惑。全力加快鋁業園區項目審批異地受理點建設,目前大廳建設、管理制度、事項彙編等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擬於近期有關部門入駐鋁業園區大廳。

二、我區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從辦事企業和羣眾的需求看,我區營商環境建設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區人民政府在重視程度、政策幫助、資金支持等方面做的還不到位,例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獎勵的落實及時性不強,人社、教育、科技、房管等部門在營商軟環境工作上還需發力。

(二)政務服務政策宣傳不到位。區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沒有及時對當前有關營商建設相關的政策進行分析研究,也沒有對國家及地區的優惠政策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在企業手續辦理、項目引進落地、要素保障協調方面都存在服務不到位、政策不明確的問題。例如對我區的百年老店,自治區、市級的名優產品,非遺項目內容,商務、文化等部門沒有在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積極廣泛宣傳,以提高我區傳統優秀品牌在全市、自治區乃至全國的知名度。

(三)政務服務質量不高。區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與企業的協調溝通方面做的還不夠,企業在審批、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不能及時幫助解決,政府及職能部門的服務理念及態度還需提高。企業項目落地、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方面所需要的基礎配套設施,例如水、電、氣等基礎保障方面,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細化的不具體、解決的力度不強,服務的方式、水平、質量、效率有待進一步增強,高效、便捷的政務辦理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四)簡政放權的程度不高。有些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審批事項,權限下放的不配套、不同步,各種審批“要件”、程序和環節仍顯繁多,例如規劃和國土等部門,每次企業審批不止跑一兩趟,造成企業上下奔波。同時,審批和監管流程界限不明,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不到位,造成審批困難,影響了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五)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力度不強。並聯審批和網上審批工作進展不平衡,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設進展緩慢,雖然建立了網上和app政務服務平台,但是功能不健全,只能查詢辦理程序,政務審批系統使用率低,沒有真正實現網上審批。

三、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我區營商環境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科學統籌安排。區人民政府要從我區發展的'大局出發,進一步提高對營商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研究和分析營商環境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和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從清明的政治環境、有序的市場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大氣的文化環境等方面,全方位的進行科學規劃。要學習和借鑑一些經濟發達城市的經驗,加大我區營商環境建設力度,提升城市競爭力,促進我區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理順管理機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區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對我區營商環境有關的政策、制度、流程,進行全面的梳理,適應當前發展的形勢要進行完善,不適應新形勢的應予以修改或者廢除。要在政策宣傳方面加大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行全方面的宣傳,讓企業和羣眾深入瞭解國家及地方的優惠政策、服務政策、審批政策等內容,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氛圍。各職能部門間要充分發揮好各自的作用,加強溝通,推進信息、數據對接,形成工作合力,為企業的引進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三)提高服務水平,強化保障能力。區人民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深入研究分析我區企業的現狀,在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要抓住招商引資新項目與現有企業的需求重點,轉變服務理念和態度,積極想辦法解決我區企業發展遇到的瓶頸,通過定期協調上級部門,進行現場辦公等措施,有針性地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推進引進項目的快速落地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要努力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企業對接的平台,幫助企業第一時間獲取科技信息,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科研成果和優秀人才,在科技成果與經濟發展有效融合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不斷推動企業成功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要加大城市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投入,特別是要解決好鋁業園區水、電、氣、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健全完善商業綜合體、職工公寓、文化體育、學校、醫院、交通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切實提升營商公共服務能力,幫助企業及職工解決後顧之憂,讓企業安心落户,讓人才踏實創業。要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多樣化需求,積極協調銀行機構與税務部門,讓企業納税信用、納税貢獻轉化為有價值的融資條件,獲得銀行資金的支持,為企業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四)深化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管理制度。區人民政府要以簡化辦事流程目標為牽引,建立完善的行政審批動態評估、管理和調整機制,用有力的“放”和有效的“管”,進一步提高放權的協同性、聯動性,對擬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合法性審查制度。拓寬簡政放權程度,特別是國土和規劃等重要審批環節,要明確審批和監管的界限,要確定先審批後監管的流程制度,主要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難題,杜絕“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現象的發生,在監管中嚴格強化管理措施,把事前監管的重點轉移到事中和事後監管,通過制度的優化,服務的跟進,在推動企業引進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要加強對涉企工作人員的培訓監督,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質量、樹立大局服務理念,讓企業辦事便捷,讓企業家辦事順心。

(五)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服務綜合效能。區人民政府要對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社保大廳等綜合政務服務中心的政府部門及職能進行認真梳理,確保把一般性審批事項在窗口直接辦結,逐步實現入駐數量最多、辦理事項最全、辦理效率最高、辦理質量最好的服務大廳,真正做到“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的運行模式。要緊緊圍繞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需求,推進網上大廳業務事項延伸服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電子化和網絡化發展,對企業註冊登記、資質認定、商標專利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積極推行網上辦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進一步優化網上政務服務平台,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台融合,整合配套功能,讓平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逐步形成以行政服務中心為主體,網上辦理為載體,兩者互相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要積極爭取與各部門網上政務服務平台數據對接,打通政府部門內部之間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做到“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6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從戰略高度出發,始終把提高行政效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我縣投資環境的改善。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組織保障有力。

一是強化政策支撐。近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後制定出台了《阜寧縣“一窗通辦、一網通行”利企便民不見面集成改革工作方案》、《阜寧縣“一窗一網”不見面審批服務試行細則(試行)》、《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六大行動”實施意見》、《阜寧縣推進審批服務事項“三集中三到位”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工作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組織保障機構,細化了每項任務的牽頭、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從而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二是強化組織領導。及時成立了由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縣政務辦主任為副組長,23個縣直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下設優化營商環境組等7個小組,並對每個小組和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行了明確,以此作為推進營商環境整治的抓手,紮實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

三是強化作風建設。為有效推動全縣機關作風轉變,提高行政效能,縣作風辦和融媒體中心專門製作了《作風面對面》全媒體問政等專題欄目,重點聚焦營商環境與作風建設。自2018年開播以來,該檔節目已經播出了19期,上線30多家部門,曝光了80多個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深化改革,提升服務水平。

縣委、縣政府一直將“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採取多種措施,精簡權力事項,簡化辦事程序,着力促進工作作風轉變,全縣政務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一是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去年,我縣全面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將縣發改委、工信局、住建局、教育局、人社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衞健委、市場監管局等10個部門行使的80項行政許可事項劃轉至行政審批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充分發揮“一枚印章管審批”的制度優勢,大力簡化優化事項辦理流程,大力推行“一窗一網”、“一件事”等改革措施,自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件,辦結率99.8%,95%的市場主體實現當場受理、當日完成登記,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優化率72%以上,審批效率總體提升了60%以上。

二是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為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運行機制,方便羣眾辦事,加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進力度,今年,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阜寧縣推進審批服務事項“三集中三到位”實施方案》,對“三集中三到位”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實施步驟進行了明確,目前縣政務服務大廳已新進駐縣教育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場監管局等3個部門和144項政務服務事項,11個部門的110項辦件數量少、辦理頻次低的事項也以“綜合服務”窗口形式實現了集中進駐,大廳的部門進駐率提升了73.6%,事項進駐率提升了58.1%,另外近期婚姻登記、水電氣和有線電視等便民服務事項也實現了集中進駐,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服務的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是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加快網上政務服務平台建設,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網絡化、智慧化水平,目前,全縣33個權力事項部門已進駐江蘇政務服務網,1082項政務服務事項的維護工作已全部完成。“阜寧政務服務融易辦”旗艦店已開通,已建成個人和法人辦事、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便民服務四個區域。近期,不動產真偽查詢、不動產辦理進度查詢、維修資金查詢、阜寧景區等多項便民服務功能也已實現接入,“不見審批”服務的便利性逐漸體現。

(三)對標時限,優化審批流程。

今年,縣委、縣政府針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出台了《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六大行動”實施意見》,對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能上提出了具體要求。各相關部門從優化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入手,圍繞企業各類審批需求,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簡化辦事手續、壓縮辦結時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企業開辦便利度進一步提升。今年以來,縣行政審批局加速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工作,目前已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一網辦理”,最快0.5個工作日內可完成登記手續,“兩區一園”範圍內新設立企業營業執照當場即辦,提交材料總數由11份減少至4份,企業開辦的便利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企業投資建設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我縣成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四個階段”審批流程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階段的牽頭單位,實行“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目前,政務服務大廳已三招“四個階段”、“一窗辦理”的要求,對相關窗口的佈局進行了重新調整,將工程建設審批全流程納入到了一個樓層辦理,設立工程建設行政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了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全鏈條服務,我縣工程建設項目總審批時限可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

三是不動產登記效率進一步提升。目前,我縣不動產登記證明書電子證照協同互認機制已建立,正在農商行試運行,近期將在全縣各金融機構全面實施。目前已實現新建商品房首次轉移登記、預告登記、實體企業不動產登記2個工作日內辦結,“兩區一園”、“兩主一特”項目當日辦結。

二、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的營商環境較以往有了較大改善,但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與人民羣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認識不夠全面。提到營商環境,過多關注政務環境、審批環境,忽視了法治、融資、監管等環境,縮短審批時限似乎成為衡量營商環境的主要甚至唯一標準。

(二)機制不夠完善。營商環境涉及企業設立、運營、發展、退出等多個方面,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審批服務、產業政策、資金支持、政府執法等多個領域,屬於一把手工程,目前僅靠發改委和行政審批局等部門牽頭推動,很容易出現少數職能部門出現不作為,推而不動的問題。

(三)思想不夠解放。少數職能部門未能充分放權,仍存在內部環節繁瑣、審批方式落後、辦事效率拖沓等現象。有時一個審批環節的耽誤就有可能讓企業錯失商機,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對地方營商環境的口碑造成不良影響。

(四)要素不夠充分。

一是園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水、電、氣等要素保障還相對滯後。

二是“項目等土地”的情況較為普遍,很多項目引進簽約後才去落實用地指標。

三是融資環境偏緊,企業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大多數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制約企業做大做強。四是人才資源相對缺乏,高級人才和科技人員難招、難留。

三、相關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通過以會學習、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提高全縣領導幹部對營商環境概念的理解認識,熟悉國家和省市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形成“處處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思想共識和濃厚氛圍。

(二)強化推進機制。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重點解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慢、企業辦手續繁、不依法行政、中梗阻等問題,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開好頭、起好步。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力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程序,加大獎勵力度和懲戒力度,凡是影響營商環境的人和事一律問責追究、嚴肅處理。

(三)強化平台建設。提高政務服務中心定位,加快建設新政務服務中心,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以高標準、高要求將政務服務中心建成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載體,努力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切實提高羣眾企業辦事便利度。

(四)加快思維轉變。各職能部門要加快由審批管理思維轉變為服務企業思維。不僅要刀刃向內改自己,減少內部審核環節、減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辦事效率,還要推行提前介入,超前服務,落實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服務,最大限度地為項目建設提供便利條件和精準化服務。

(五)強化政策落實。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對於增強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對標先進地區,突出問題導向,緊扣關鍵環節,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7

為助力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助推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63月上旬起,縣人大常委會成立個調研組,深入全縣相關部門、部分鄉鎮、工業園區、相關水電氣暖公司等,通過實地走訪、查閲資料、召開部門座談會、企業座談會和企業問卷調查,聽取部門、企業辦事人員和部分縣、鎮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等方式,開展1了為期個多月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近年來,按照省市縣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營商環境提升年”總體安排部署,我縣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督查考核,積極營造快捷、高效、規範、透明的營商環境和xx政務服務體系,在今年四月通報的省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xx56. 23138綜合排序中,縣以綜合得分,位居個縣、區(高5210746新、自貿、經開區)位;居全省個縣(區)第位、全市4第位,營商環境明顯好轉。主要特點:

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招商引資優惠扶持暫行辦法》、《關於中小企業還貸週轉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縣政企信息交流和發佈制度》、《關於推行企業金融顧問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XX13以及《縣招商引資項目“一事一議“工作規則》等個配套文件及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機制。一是通過搭建”石商貸”融資50002000互助平台,設立萬元產業發展專項基金、萬元中小企業小額貸款週轉金,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二是每季度召開一次政企座談會、銀企對接會,落實好並聯審批、代辦服務、包抓幫扶、銀企對接、政企溝通等優化營商環境;三是“一事一議”做好招商引資優惠扶持政策的兑現,安排專項資金落實骨幹企業培育、納税大户獎勵、企業人才引進、知名品牌創建等激勵措施,多途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續改善政務環境。一是縣政務服務36759中心個入駐單位、服務各類事項項,基本實現”應進全進”和審批事項網上受理。二是通過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473程,優化窗口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項,佔所有審62. 3%;批服務事項總數的推行互聯網+,網上及手機辦理和發放117微信營業執照等電子證照、電子發票等,項事項實現“零跑路”目標,三是按照“一窗”改革目標,實施環境的意見》,成XX立了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綜合辦公室和“八辦四組”,但在安排部署、細化分工,明確職責,系統推進“十大行動方案”的有序實施方面還有差距。相關部門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制定不及時,各部門具體職責還未落實,工作推進不夠系統深入。比如在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過程中,部分部門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營商環境與自身關係不大,支持配合力度不夠,給此項工作帶來難度。

2.政務服務意識不強,行政審批效能有待提高。一是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特別在環保、消防、衞生、安全等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執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措施辦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二是部分單位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大作用的.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不解放、政策不靈活、服務不主動

,”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三是並聯審批還不盡完善,相關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加之部分單位行政審批放權不到位,政務中心部分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強,對審批事項把握不準,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最多跑一次”還不能完全實現。

3、惠企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有難度。我縣惠企政策

的公開形式單一,市場主體知曉率不高,尤其在執行層面還存在不及時、不到位

等突出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發揮。不少企業反映,各級在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多是照搬上級政策文件,有無法進入;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4 .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依20xx然突出。一是縣委、政府雖然也建立了企業轉貸應急機制,但萬元週轉金量小,利用率低,無法滿足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二是企業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三是涉農企業無法將農業資源進行評估、融資貸款。

5 .企業生存難、發展難,市場主體活力不足。一是有的企業反應税費負擔重,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實體經濟難以為繼。xx619319%,截止年月底,全縣新發展企業户,雖然同比增長47240.89%但僅完成市上下達全年任務數户的。二是壟斷行業收費高。企業反映如電、氣、訊壟斷行業收費高,尤其是企業用電初裝費過高,峯谷分時電價難以執行,給企業帶來過高的運營成本。三是中介服務管理不規範。在部門審批辦證的前置資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務環節,因管理不規範,普遍存在收費高、收費亂的現象。四是徵地環節阻力較大。由於目前徵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不到位等原因,在徵地過程中存在一部分羣眾漫天要價的現象,尤其在鄉鎮較為常見,給企業落地帶來阻力。

6 .少數部門本位思想嚴重。部門之間職責沒有完全釐清,銜[xx]5接不夠順暢,影響辦事效率。按照石編髮號文件,將不動產管理職責和登記職責分離,申請人委託第三方測繪機構辦理的房產測繪,由於兩個局使用的系統不一致,房管局能用,又不能滿足不動產登記要求的房產平面圖和界址座標,申請人只能另外委託第三方專業測量機構重新測量,增加了申請人的負擔,影響辦證效率。

三、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為切入點,破“五難”:推進商事登記改革、解決企業出生難;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解決企業交易難;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企業徵信難;加強行政執法監管體系建設、解決行政執法監管難;出台配套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發展難等問題,着力打造“支持政策最優、保障措施最強、行政審批最快、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全面提升。

1 .明確兩個清單。一是縣上應儘快出台“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排出時間表,劃出路線圖,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優化方便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各項具體措施,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流程;二是系統把握中、省、市關於簡政放權和營商

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使我縣出台的政策與制度形成體系,避免”碎片化“,通過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搭建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框架;三是重點開展項目落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三大攻堅行動,建立完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招商引資單位負責、專人代辦手續”的招商引資項目一抓到底工作機制,通過幫扶使各級幹部成為構築親清政商關係的實踐者、黨委政府重商親商的貼心者、企業發展方針政策的傳播者和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的協調者。

務意識和擔當意識,當好"店小二“,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提升軟環境;對服務窗口辦理事項充分授權,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羣眾少跑路,提升政務中心窗口服務效率;積極創設高效便捷的行政審批程序,加快實現我縣營商環境中各個環節”最多跑一次”的辦理模式;強化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尤其是對於承擔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業務指導,選派硬人。

3 .轉變政府職能。始終將“放管服”改革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點任務,簡政放權不停步、強化監管不鬆勁、優化服務不打折。一是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將資源配置交給市場,對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事

項,採取招標、拍賣等市場方式運行,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向社會購買。二是強化監管,規範市場。完善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尤其是針對企業各項收費的價格監管,使壟斷行業各類費用回到合理區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整治各種涉企亂收費、亂罰款,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解決多頭執法、重複執法、選擇性執法、粗暴執法等不規範執法行為,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範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三是加強企業扶持力度。加大政府週轉金的投入額度和監管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下大力氣幫助企業降低物流、用電、用工等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組建一支由縣級領導掛帥、為企業服務的專家團隊,專門針對招商引資重大落户項目、市縣重點項目在企業開辦、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創新發展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對制定出台的招商引資各類優惠政策要積極兑現,確保企業招得來、留得住、見成效。

4 .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力度。一是各鎮、各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傳,營造我縣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凡可以公開的政策文件原則上要於印發當日在網站上發佈,特別是國家法律法規對特種行業和特殊物品的管理髮生變化時,部門要結合實際,主動上門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知法守法,避免蒙受損失。二是強化宣傳引導。針對鄉鎮徵地難的問題,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共同出面協調解決,同時加強新民風建設,杜絕徵地過程XX中羣眾胡攪蠻纏、漫天要價的現象發生。三是要貫徹落實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和解讀,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 .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推進政社分開,真正從源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鈎,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6 .強化效能監督,狠抓政策落地落實。一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責任落實、任務分解、組織推動、工作實效等內容,認真開展各項涉企政策督導落實,狠抓”治散強紀、治懶強勁、治庸強能、治混強效”專項治理,確保窗口單位、基層部門、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切實解決”末梢梗阻”問題。二是堅持“正推“和“倒逼”相結合,激勵和約束相結合,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對各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以結果導向,嚴格考核獎懲。三是強化政府履約承諾兑現,加強誠信社會建設,對在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集中清理、集中督辦、集中規範,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持續優化全縣營商環境,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8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按照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法治化、XX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先後出台《關於推進年全流程互聯XX20網“不見面審批”改革工作的通知》、《市優化審批服務XX條》、《市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的實施方XX(XX-XX)案》等措施,同時按照《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綱要》40條工作要求穩步推進相關工作,不斷提升我市營商環境水平。

(一)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貫(xx)“xxe徹落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條例》,登記”平台上線運行,取消名稱核准,精簡提交資料,優化註銷流程,進一步降低企業登記、註銷時間成本。以有限責任公司設立38登記為例,改革前設立登記需個工作日,份申請材料,改革275%後可當場領取營業執照,申請材料精簡到份,減幅達。今1-3529637. 2%,年月,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户,同比增長注2858135. 23%,銷户,同比增長市場主體流動性明顯增強。深入61推進“多規合一”改革。梳理出建設項目常用事項項,中介20xx服務事項項,其他環節個,試行“五個一”審批模式(一張申請表、一張流程圖、一張受理單、一張審批表、一份辦事指14南)。實現辦件關聯和建設項目基礎信息在個相關部門共享,38面審批”標準化建設。全市個部門開展“不見面審批“事項1102梳理工作,梳理出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不見面審批,佔比85%o開通"極簡微申報”服務,對“不見面審批”的實施進行了深層次優化,公共場所衞生許可等審批服務事項可以通過微信申xx1 xx3報辦理,進一步方便羣眾辦事。自年月業務上線至年3160357月日,共辦理了件。

(二)優化政務服務水平,羣眾辦事效率顯著提升。增強辦理事項“一窗受理”服務。通過信息化大數據平台整合各相關部門資源,目前可開展食品經營許可新辦、户外廣告審批、臨時佔190用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設施審批等項業務的綜合受理。通過“線上綜合申報、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企業和辦事羣眾辦理相關事項不需逐個跑窗口。今年來37704已成功辦理件。增添辦税便利,落實減税降費,提升羣眾10獲得感。通過為新開業納税人提供集中辦理項涉税事項的“套6 24124餐式”服務、推行大類種表證單書項業務“免填單”15服務、不斷豐富網上辦税事項、增加自助辦税設備、將原需個(10工作日辦結的增值税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萬以下)調整為即時辦結等措施,解決納税人辦税“來回跑、多頭跑、鬧心跑” 12366問題。採取宣傳、培訓、輔導、走訪、短信平台發送信息等多項措施貫徹落實國家減税降費政策,不折不扣將國家税改紅利落實到納税人身上,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開展不動產交易、繳同共享,優化不動產登記流程,實行不動產交易、納税、登記統一受理、統一辦結,將一般登記業務和一般抵押登記業務的辦理1532時間從原來的個工作日分別壓縮至個工作日和個工作日。推行延時服務制度,最大限度滿足辦事羣眾需求。今年起市、區兩級政務服務機構通過調休的方式在週六、週日提供延時服務。延時服務期間提供諮詢、收件服務,審批用時以工作日計算,即410594辦件當場辦結。截止月日,各業務窗口為羣眾辦理業務筆。

(三)加強金融服務,改善融資環境,推動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貫徹落實“有扶有控,有保有壓”信貸政策,促進我xx63. 91市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年我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GDP10. 7%,1284. 89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為全市貸款餘額億119. 5元,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貸款餘額億元,17. 86%,1269同比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餘額萬元,2995%,369. 76同比增長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億元,同比下降10. 5%。提升小微企業貸款可獲性和服務便捷性。各銀行機構推

出“線上優貸通”、“小微快貸”、 “經營快貸”等金融產品,xx加快“銀税互通”,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年,小218.3216.99%,微企業貸款餘額億元,佔各項貸款的同比增長13.74%xx(FT。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自由貿易賬户賬户)4FT體系建設。目前已有家銀行機構能夠辦理賬户,為走出去、xx改革,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的一項重要舉措。設立了自貿區(港)30500發展基金。首期投入資金億元,將來預計形成不低於億元的基金投資規模,為推動我市十大產業落地,加快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和城市空間格局提供財力保障。

(四)堅持“優服務+強監管”,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率先在離島免税業務試點實施“查檢合一”改革。推行購物提貨單及提貨流程無紙化,離島免税購物旅客全程無需留存紙質單證,僅憑身份證即可實現“秒辦”提貨,壓縮旅客購物提貨環節時間80%以上。取消租賃遊艇進境、保税倉貨物出入庫、暫時進出貨物13核准等項內部核批;取消進口遊艇申報前所有備案環節,實現進口遊艇“直接申報”;深入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台,229將報關單、報驗單合併為一張報關單,原個申報項目合併精105xx簡為個,實現通關流程“去繁就減利用離島免税海關監RFID管系統和倉庫監管系統,結合智能報警系統和人員駐點監管等手段,實現智能監管、精準監管,同時採取“通道監管+船邊監X管”相結合的便捷通關模式,利用海關通道和船上光機,進行xx12人員及物品監管,有效提高監管效率及通關速度。年月,xx 1.937.9口岸平均整體通關時間出口小時,進口小時,分xx71. 6%68%別較年壓縮和。

(五)強化司法職能,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以開展調處權利衝突,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細化執行與破產程序銜接規定,制定《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的規定(試行)》,在全省首設破產案件管理人援助資金,幫助無財產可執行的“殭屍企業”啟動破產程序退出市場。設立專業領域法庭,專司涉外民商事案172件以及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審理知識產權案件件,同比增長42. 1%,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全方位呵護創新發展。嚴厲打擊破壞營商環境的刑事犯罪,保障良好的投資發XX41展環境。年審理非法集資等涉金融類案件件,涉案金額億5236餘元,追究名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名涉案被害人情緒穩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及社會效果。選擇典型案例公開開庭,邀請侵權行業經營者旁聽,做到開庭一案帶動一片。同時通過廣場宣傳,報刊專版,專題培訓,廣電節目訪談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良好氛圍,為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法治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城市功能。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着力打造品質高端、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新城。鳳凰機場擴20xx建工程基本完成,去年旅客吞吐量突破萬人次,我市成為20xx全國首個空港年吞吐量突破萬的非省會地級城市。建設南山“四個一”交通配套工程、亞龍灣第二通道(一期)工程、主城區主次幹道升級改造等項目,公共交通在全省實現“九個率46. 0%,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明顯高於整體投資增速。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初步形成五個供水廠互聯互通的骨幹管網系統,福海苑水質淨化廠擴建等工程建設完成,提高了城市供水安XX11.全可靠性。電網建設紮實推進。年,我市客户平均停電時間57710. 123小時/户,同比下降小時/户;中心城區客户平均停

2.9411.369電時間小時/户,同比下降小時/户。天然氣城市普100%4G及率達。城區小區和村委會及周邊區域高速光纖和信號100%XXxx覆蓋率達。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進人大附中學校、xx外國語大學附中學校建設,支持市第六中學與西南大學、市xx實驗中學與中學合作辦學。不斷完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市文化中心、體育中心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醫療衞生事業持續xx健康發展。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全面啟用,北大口腔醫院分院開工建設,恆大婦產醫院、石藥德中醫療公園等高端醫療項目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力將我市建設成為全省一流的醫療衞生服務中心城市。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離—總書4.1312記重要講話和中央號文件精神,關於“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的發展目標還有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落實“放管服”改革實效與羣眾期盼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審批事項,名義上進了政務服務中心,實際上還有“兩頭辦理”現象。有些部門遲遲不敢“放權”,尤其對專業性、業務性強的行政審批事項,擔心出現“接不住”或“接不好”現象,或者有些審批事項放開了,有效的監管手段卻跟不上,簡單的一放了之或以罰代管。有些事項辦理環節還存在辦事流程多、審批時間長、手續繁瑣、資料重複提供、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遇事推諉、素質不佳等問題。

(二)便利化大數據整合共享工作還需深入開展。我市經過兩輪的政務服務便利化大數據整合工作,便利化大數據整合已經逐漸“破冰”,但離”全貫通、全標準、全歸集、全在線”的標準還有較大距離,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關鍵基礎要素仍存在信息壁壘,已經整合的數據也存在要素不齊全、數據可用性不強、共享頻率不到位等問題。另外,我市使用省級系統的部門較多,協調省級平台開放數據共享協調難度較大。

(三)企業經營成本高,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目前我市金融、擔保、信用、諮詢中介、投資信息等產業的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尚未形成政府、銀行、基金、保險、擔保等機構緊密協作的機制,信貸產品種類少,企業融資渠道

企業用錢貸不着,融資成本居高難降。此外我市物價、房價、租金、人工等企業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

(四)專業人才缺乏,配套服務體系尚未完善。我市在法律、金融、財務、科技、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服務基礎薄弱,服務經濟發展所需的尤其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税務師税務所、仲裁機構等力量不足。同時有些企業反映招工難、用工難、留人難,我市在人才招聘、城市就業培訓服務上措施不多,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對企業的支持幫扶力度不大。

(五)政商溝通渠道不夠順暢。有些部門在制定和執行涉及企業切身利益的政策時,缺乏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和反饋機制。如有些政策制定時未廣泛徵求企業的意見建議;有些政策出台的公開程度不夠,政策宣傳解讀不足,企業不瞭解詳情,影響了政策落地的實施效果。

三、意見建議

為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建設,針對此次調研發現的問題,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增加簡政放權含金量,充分激發社會創業創新活力。貫徹落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放開市場準入,擴大“證照分離”改革事項,推動重點產業領域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優化審批流程,深化“多規合一”改革,推進“聯合圖審”、“極簡審批”,細化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規範,縮減項目審批辦理時間,提高審批服務效率。二是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促進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制度,加強審批事項事中、事後管理。建立健全縱向聯通,橫向協調的監管體系,科學確定多部門聯合檢查事項,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程度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強化對行政執法依法履職情況的'監測、評價和考核,促使執法監管工作更加公平、科學、高效。三是提高辦事服務效率,提升羣眾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堅持“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對辦事流程進行優化整合,最大限度方便辦事羣眾。優化政務平台建設,規範業務操作,推進全市政務服務“一窗辦理”、“一網通辦”,完善“不見面審批”事項,促進部門之間協同作戰,集成服務,推動企業和羣眾辦事從找“部門”向找“政府”轉變,解決互相推諉、流程模糊等問題。四是加強和規範中介服務機構管理,推動中介機構健康發展。完善中介服務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機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鈎,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二)加快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應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是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提升服務質效。通過整合服務資源,打破政務信息交換共享的壁壘,推動服務資源整合聯動,實現一體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政務服務,讓信息多跑腿,羣眾少跑路,切實增進人民羣眾的獲得感。二是升級信息平台,增強技術支撐。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改進政務服務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讓民眾通過登錄網上辦事大廳,可以輕鬆完成在線審批、網上辦證、業務查詢等辦事手續。三是優化公共服務,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構建政務服務“一張網”,推進各類服務事項預約、申報、證件聯用、信息聯通、服務聯動四是大力推動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台、移動客户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綜合運用,促進線上線下一體運行,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三)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一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建立企業、個人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紅、黑”名單制,實現部門、區域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規定向社會公眾披露信用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完善聯合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對誠信企業和個人在辦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招投標、貸款等過程中給予“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減少檢查”等激勵措施,對失信企業和個人依法依規進行限制、禁止或懲戒,提高失信成本。五是加強誠信文化宣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主題專題教育,普及社會信用法律法規政策知識,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褒揚誠實守信先進典型,提升全民誠信文明素養。

(四)推動金融業多層次高效率發展,着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是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市場產品體系,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做好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支持,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二是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包括區域性股權市場、公(私)募基金、風險投資資金等,更好地支持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和產品。助推扶持更多融資渠道。三是清理規範中小企業融資時強制要求辦理的擔保、保險、評估、公證等事項,減少融資過程中的附加費用,降低融資成本。四是注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各類賬户之間的資金流動管理,建立金融機構定期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確保金融業安全、高效、穩定運行,同時加強金融詐騙防範宣傳與教育,提升全民金融詐騙防範意識與能力。

(五)堅持人才培養和引進“兩輪驅動”,突破智力支撐不足瓶頸。一是對現有人力資源,加強教育培訓,着重培養新技能,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做到人盡其用,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以適應當前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XX需要。同時圍繞的需求積極引進人才,特別是優先引進本地缺乏和急需的人才,優化人才結構,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人才保障。二是選對人才,用好人才,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不拘一格選拔使用人才,注重“崗位” “實幹”意識,不為

“虛名”“學歷”所累。三是加快乾部隊伍的交流,分批次選派更多優秀青年骨幹到先進地區掛職交流,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學習先進經驗,借鑑優秀做法,提升創新意識。四是增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拓寬人才招聘渠道,着力解決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五是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的良好環境。加快“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物流、醫療衞生、教育文化、網絡通信等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同時探索更為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如住房補貼、子女就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税款返還等激勵政策,鼓勵吸引人才留在

XXo

(六)構建“親” “清”新型政商關係,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一是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建立市場“負面清單”制,政府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企業做到守法經營、依法納税、提升核心競爭力,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二是建立誠信、法治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減税降費利民惠民優惠政策,兑現各項承諾協議,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建立法治的市場經濟,充分保障企業合法權益。三是主動作為、提高能力、靠前服務。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瞭解情況,充分發揮各類協會、商會等組織機構的作用,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着力破解發展難題,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四是暢通政商聯繫溝通機制。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建議、投訴和反饋處理機制,及時迴應企業訴求。五是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整治為官不為。對企業做到無事不擾、有事不拖、有求不推、有難不避。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服務企業“推拖繞”,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不廉潔用權、搞權錢交易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問責。六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對一些在分開來,為敢創新擔當者撐腰鼓勁,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環境,保護好乾部和企業家的創新積極性,提升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讓企業吃下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定心丸”。

(七)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積極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一是引進第三方評價力量,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定期對我市營商環境情況進行評價,查找短板與不足,研究相應措施,提出改進建議,促使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二是加大對評價指標涉及部門的業務培訓和指導,準確掌握評價指標的內容及評價方式,同時及時向調查對象答疑解惑,保障各項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三是重視對評價結果的運用。健全完善營商環境評價考核機制,將營商環境評價結果與各部門績效考核掛鈎,倒逼相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發展。四是增強做好營商環境試評價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營商環境評價納入各部門的重點工作,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營商環境建設大格局,達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優,確保我市營商環境水平持續不斷向好。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9

XX按照《中共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關於組織開展全旗優化(XX)14營商環境調研相關工作的通知》(扎黨辦函號)要求,圍繞“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優化提效、簡政放權、規範中介組織服務事項和收費等創建陽光高效的政務環境方面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放管服”改革工作整體落實情況

(一)編制權責清單,規範管理。根據盟旗相關文件精神,xx按照國務院自年以來公佈的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44(xx)19(xx)27(xx)(國發號、國發號、國發號、國(xx)5(xx)27(xx)50(xx)

發號、國發號、國發號、國發11(xx)57(xx)9(xx)10號、國發號、國發號、國發號、[xx)7[xx)46國發號、國發號),對我旗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單位的權責清單等“八張清單”進行了重新梳理,及時取消了外商投資廣告企業項目審批、户外廣告登記、公章刻制審批等項目,承接了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審批、初級職業資格證核發、核XX發林木採伐許可證等下放權力,編制了政府權責清單,並在53行政執法資格的單位家,其中法律、法規規定行使行政處罰36 17172權的單位家,授權的家;共計梳理行政許可類清單條,197620行政處罰類清單條,行政強制執行類清單條,行政強制902314措施類清單條,行政確認類清單條,行政給付類清單條,39207行政獎勵類清單條,行政監督檢查類清單條,行政徵收類1469清單條,行政其他權利條。為規範權責清單管理,制定了XX《權責清單管理暫行辦法》,建立由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統籌管理、機構編制部門綜合協調、監察部門監督查處、相關部門分工協作的權責清單管理機制,形成機構編制部門牽頭審核、法制部門合法性審查、政府部門審批的權責清單動態調整程序。

二)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優化提效。年月日,旗20004000政府投資萬元新建平方米的`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WiFi實現了外網、內網、專網“三網”並行,以及公共全覆蓋,使我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一是實現開放式辦公、一L 25站式服務。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原貝共有個部門、139名窗口工作人員進中心大廳集中辦公。目前,全旗共有行政290257審批和服務項目項,其中,有個項目進入了大廳,可在大廳“一站式”完成辦理,其他項目在旗人社、司法等分廳開展。1000目前,大廳運行平穩,日辦件量達到件以上,極大地提高了服務質效,方便了企業和羣眾,羣眾反響良好,實現了零投訴。實現了“一條龍”服務和“開放式”辦公。新建政務服務大廳水平”的新平台,同時,也標誌着我旗的行政審批事業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二是實現合理佈局、集中辦理。在政務服務大廳內部門窗口設置時,將業務關聯性和延續性較強的部門窗口設置在一起。使辦事羣眾從一個窗口辦理完業務之後,到另一個窗口不足幾步,就可以連續辦理。三是實現流程再造、審批提速。理清各部門項目入駐、窗口人員、項目運行以及服務方式等情況,實行清單化管理,規範了窗口服務工作流程;深入落實首問負責30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餘項制度,進一步壓縮審批時30%,限,平均壓縮如羣眾辦一本二手交易房產證,往返於國土、320住建、地税等個部門,需要天左右時間,而現在限時辦結71時限為個工作日,如所需材料準備齊全,個工作日即可辦結;對審批環節複雜,流程重複交叉,辦結時限較長的審批事項進行了“把脈式”流程壓縮,通過減前置、減要件、減流程、減事項、減收費等方式,促進審批提速。四是實現特色服務、提升服務水平。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了“銀行收費窗口”,窗口統一收取行政審批和服務性項目費用,禁止窗口工作人員向辦事羣眾直接收費,杜絕了搭車收費、亂收費等違規行為;設置了“雙語崗”、大型電子顯示屏、自助飲水機、窗口工作人員監督欄等,公開了監督舉報電話,及時掌握羣眾的舉報,有效杜絕了“吃拿卡要、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四風”現象;統一收費、上門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導航服務、雙語服務、温馨提示等特色服務隊伍,提升了行政審批整體服務水平。五是實現網上審批、便民利民。按照創新行政審批方式的總要求,打造“温馨、便捷、高效、文明、規範、清廉”的工作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改善營商環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推行網上審批工作。目前,已經在國税、文體、發改、環保等窗口,開展了網上備案、審批試行工作,設置了自助服務區,羣眾可在導辦員的指導下,登錄平台進行網上審批,為實現“讓信息多跑腿、讓羣眾少跑路”的工作目標奠定了基礎。

(三)規範中介服務事項,強化監管。一是及時調整了XX年以來國務院、自治區、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各部門及時制定取消事項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二是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嚴格落實國務院XX年以來關於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中介服務管理和收費實行清單化管理,及時編制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目錄284清單(共計條)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目錄清單(共計xx條),並在政府門户網站上公示,實行動態調整,未列入清單的中介服務事項一律不得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三是破除中介服務壟斷行為,堅決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嚴格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明確規定的資質資格許可審批,堅決度絕其他各類中介服務機構資質的審批行為,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實行中介服務機構與主管部門脱鈎,切實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四是強化中介服務監管,實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制定完善中介服務機構服務承諾、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規範中介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執業行為。

(四)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規範執法檢查。一是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協同監管平台),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進一步完善“一單、兩庫、一細則“工作機制,確定了由旗法制辦、市場監督管理局、編辦牽頭,各相關執法部門全力配合的聯動機制,確保年底實現市場監管執法事項隨機抽查全覆蓋。二是健全制度措施,強化工作落實。建立健全“雙隨機、一公開”各項制度、細則、方案,認真開展相關工作,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規範隨機抽查行為,強化工作紀律。實行隨機抽查事項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全程“陽光執法”,保障市場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提高了執法公信力。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審批環節繁瑣現象依然存在。個別審批項目存在審批程序、審批環節過多過繁,辦裏一個證照,要多個股室、多個人籤批現象。

(二)政務服務中心的監管功能“先天不足:政務服務中心是各職能部門集中辦公的場所,審批權力仍屬各部門,窗口工作人員人事關係、工資待遇仍在本部門,只是辦公地點變了,審體制下,行政審批中心對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事項和窗口人員的管理、對外事項的協調,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

(三)網絡建設有待加強。現有審批網絡建設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政務服務工作的發展,沒有完全打開各審批部門間的數據共享通道,沒有實現網上審批全覆蓋。

(四)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力度不夠。各部門之間執法檢查溝通協調不充分,配合不密切,造成企業迎檢次數相對較多,阻礙營商環境的優化。

三、下一步工作意見建議

(一)繼續深化簡政放權。對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企業能夠自主管理,以及通過事中事後監管可以達到目的的事項,要逐步取消或改為備案管理。

(二)不斷創新優化審批流程和服務方式。圍繞“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羣眾”的宗旨,為企業登記、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探索施行新的審批模式,重點對企業開力、、納税、施工許可、不動產登記、跨境貿易等事項精簡審批,全方位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以建設盟、旗、鄉、村四級一體化平台為契機,大力提升網絡平台建設水平,逐步實現多網互聯互通、全程網上審批,建立整體聯動、部門協同、一網通辦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優化審批流程,規範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效率,真正實現“讓信息多跑腿、讓羣眾少跑路”的工作目標。

(三)積極開展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以《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方案》為指導,以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為抓手,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理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節省行政審批資源,規範審批行為,便利企業和羣眾辦事,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基本形成科學XX合理、精幹高效的現代政府治理體系。目前,落實行政審批改革試點工作,已組建盟行政審批服務局,下一步可參照成立旗行政審批服務局,科學劃轉行政審批職能、事項和工作人員,全力推行“一窗受理、合併審查、集約審批、一站辦結”的新型審批模式,實現“一顆公章管審批”,徹底解決審批服務項目進大廳存在授權不到位、一個項目多股室人員籤批、行政審批中心監管功能“先天不足”等問題。

(四)大力度推進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推進市場監管領域綜合執法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構建權責明晰、服務優先、管理優先、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逐步實現“多帽合一”,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消除監管盲點,降低執法成本,優化營商環境;藉助部門協同監管平台,大力推行“互聯網+監管”理念,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手段,持續完善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機制,提高隨機抽查覆蓋率,適當增加高風險企業抽查概率和頻次。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10

為進一步推動“放管服”改革工作,按照《XX市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自查的通知》(巴府協調辦﹝20xx﹞6號)文件精神,我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並結合工作實際,就我局行政審批“放管服”要點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

成立了簡政放權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科室、各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依法行政、簡政放權的各項相關工作,各科室結合部門職能,負責簡政放權事項,在全局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專門機構負責落實,專業人員具體辦事,相關科室協同參與”的良好格局。

二、依法行政,嚴格政策執行

根據《XX市恩陽區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恩委發﹝20xx﹞3號)、《XX市恩陽區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恩府辦﹝20xx﹞61號)文件要求,依據法律、法規、及規章等規範性文件賦予建設行政部門的權責情況,對我局行政權責進行全面梳理,最後形成《XX市恩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行政權力責任清單》,就每個事項制定運行流程圖,並通過電子政務網向社會公佈。力求通過清理行政職權和編制權責清單,進一步理清行政職能,規範權力運行,更好地履行各項職能。本級共保留行政許可16項。

三、促進行政審批提質增效

(一)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在工程建設項目各環節精

簡前置要件、優化審批程序和縮短辦理時間的基礎上,加快推行網上審批。規範施工許可各環節涉及的中介事項辦理時限及收費標準。企業投資項目備案通過四川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台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理,項目單位不再提交紙質資料。將施工許可證核發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招標文件備案”、“招標控制價備案”、“中標候選人公示備案”等實現當日辦結,並取消了合同備案。建立報建審批統籌協調機制,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水利、生態環境、消防、人防等部門聯合開展“多評合一”“多圖聯審”“並聯評價”,評估評審時限縮短50%以上,20xx年上半年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至50個工作日。

(二)簡化企業用水用氣報建程序。推動供水、供氣企業進一步精簡申請材料、簡化業務流程、規範報裝服務行為,大幅壓縮報裝時間。供水報裝辦理時限壓減至5個工作日,供氣報裝辦理時限壓減至7個工作日。

四、集中辦理,優化服務

(一)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到窗口對外服務。按照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行政審批事項整體進駐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窗口集中對外服務。

(二)行政審批權能充分授予行政審批科及窗口。我局專門成立獨立的'行政審批科,常駐中心辦公,選派2名同志進駐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有力推動了窗口工作有序開展。

(三)窗口工作逐步規範。一是為規範我局進駐政務服務中

心的行政審批事項辦理行為,對辦事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明確了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業務科室的職責和辦結時限,同時,建立了業務科室與窗口之間的信息通報和溝通機制。二是加強行政審批工作人員業務學習培訓,在制訂內部工作制度前,由行政審批分管領導帶隊,到中心管理辦、兄弟單位學習取經,學習先進工作經驗,有力推進了進駐工作的開展,在進駐後,行政審批科印製了《辦事指南》等資料。

五、建立健全制度,規範權力運行

(一)明確責任分工。在推進行權運行平台的每個環節中設置了專人操作,給各行權有關人員分別設定了賬號並分配相應的權限,並設置了專門管理員負責技術指導和網絡平台維護,落實專人負責行政權力事項的錄入。

(二)建立健全制度。根據中央、省、市、區關於行政權力依法公開運行的有關要求,我局先後建立了《規範行政權力運行平台督查制度》、《規範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制度》和《電子監察平台管理制度》等運行機制。

(三)配置硬件齊全。根據行政權力事項的類型,將行權平台系統連通至每個需要使用的行權科室,並按要求配備了掃描儀、電腦、打印機等必要設備,確保行權平台正常運行。

(四)加強動態巡查和監督檢查。我局共錄入行政權力事項共450項,其中,許可16項;處罰370項;強制6項;徵收12項;檢查19項;獎勵5;其他權利22項。局紀檢監察室堅持每

週一次對行權運行平台情況進行檢查和每週二次對系統中運行的行政權力事項案件進行監督巡查,督促各行權科室及時、準確錄入,嚴禁事後補錄、集中錄入和體外循環等不良現象的產生。

六、加強權力風險防控及內控機制建設

以查找崗位風險、工作流程風險、單位風險為突破口,按照規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對照程序、環節、要素逐一查找,並及時進行公示。採取自查為主、互查為輔的方式,全面客觀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潛在的工作責任風險,瞭解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將要承擔行政責任和紀律法規責任。通過自身找、相互幫、領導提、集中評、組織審的方式,對查找出的風險點進行收集整理、公示、徵求意見,從上而下和從下而上反覆討論研究,最後形成統一標準。

通過簡政放權,明確“權責清單”,減少了環節,提高了效率,規範了權力運行,方便了羣眾,取得了成效。一是辦事流程更加規範透明。明確下放事項,設置公示欄,公佈事項辦理流程,實現“陽光政務”,透明操作,便於監督。二是羣眾得到更多實惠。按照精簡高效、方便羣眾的原則,合理縮短審批時限,為羣眾節約了大量時間,也節省了辦理成本。三是工作作風得到有效轉變。通過簡化辦事程序,創新工作方式,積極開展預約服務、上門服務、以及網上辦事等活動,有效增強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文明意識和效率意識,“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現象明顯得到減少,切實方便了廣大羣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