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農業經營主體情況調研報告範本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12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業經營主體情況調研報告範本,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業經營主體情況調研報告範本

  農業經營主體情況調研報告1

近年來,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未來“誰來種田、誰來養豬”問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與擔憂,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成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近期我們對黑龍江、河北、安徽、湖南、山東及廣西等地傳統家庭承包經營户、專業種養大户( 家庭農場) 、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主體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了分析預測。

各經營主體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1. 傳統家庭承包經營户——正從商品生產者逐漸衰退為生計型小農,但仍將長期存在。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導致我國傳統家庭承包經營户逐漸衰退,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生產功能衰退。XX年我國農民工總量2.6億人,相當於全國農村平均每户家庭就有1位青壯年離農務工,許多家庭因缺乏青壯年勞動力,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很多已從商品生產者蜕變為生計型小農。二是絕對量減少。隨着勞動力轉移,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將土地流轉出來,使得這一經營主體數量逐漸減少。據統計,截至XX年6月底,家庭承包經營户中有約4000多萬户流轉出承包地,流轉耕地佔全國農村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20% 左右,最近5年每年以2. 1 個百分點的增幅加速流轉。從未來

發展趨勢看,由於人口眾多,即使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非農就業達到90%,仍將有4 億多人居住在農村、1.5億左右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因此傳統家庭承包經營主體還將長期存在,伴隨着他們的生產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抗風險能力不強、收入偏低等問題也將長期存在。

2. 專業種養大户——正在逐漸發展壯大,兼具家庭經營和規模經營的優勢,未來可能會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的中堅力量。由於外出務工人數增加,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速度加快,並逐漸向家庭專業生產大户集中。截至XX 年6 月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約2. 6 億畝,其中約68%流向大户。這些專業大户一般家裏有青壯年勞動力,素質較高,既有家庭經營優勢,可以有效解決農業生產活動空間大、週期長、過程難監管等問題,也具備規模經營的優勢,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都較明顯。根據世界現代農業發展一般規律可以判斷,這些以家庭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為主的專業生產大户應該是今後發展的方向和生產扶持政策瞄準的重點。要保證農户專心種糧,就必須使農户種糧年收入不低於其機會成本。目前農民種糧最大的機會成本是放棄了的外出務工收入,因此能夠使種糧專業户的年收入與其家庭全部勞動力外出打工收入相同時的耕地經營規模是比較適度的經營規模。XX 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 元,按規模經營每畝糧食生產純收益500 元計算( 不考慮農户自身勞動成本) ,要保證種糧大户家庭收入與城鎮居民基本一致,北方適度規模≈3. 1 ( 户均人口) × 19109 ( 年人均收入) /500( 畝純收益) = 120 畝,南方適度規模≈3. 1 ×19109 /500 /2( 每年兩季) = 60 畝。

3. 專業合作社——正在快速興起,未來將會成為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體,但目前還普遍存在市場競爭力不強、管理欠規範等問題。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全國快速興起,並已成為社會化服務的主要力量。截至XX 年底,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68. 9 萬餘家,比XX 年增長約35%,實有入社農户達到5300 多萬户,約佔全國農户總數的20%。大多數合作社是能人帶動型,以為農民提供社會化服務為主,其中實行產加銷一體化服務的佔52. 2%,以生產服務為主的佔26. 9%,提供購買、運銷、加工、倉儲和其他服務的分別佔3. 5%、3. 3%、2. 2%、0. 8% 和10. 9%。但總體看,大多數合作社規模仍偏小、競爭力偏弱; 很多合作社沒有建立起農業生產效果與收益掛鈎的激勵機制,或沒有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 一些合作社還存在財務管理不規範、不透明,經營決策不民主、不科學等問題。

  農業經營主體情況調研報告2

近年來,玉屏鎮緊緊圍繞轉變農業經營方式,以土地流轉為載體,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專業大户、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初步形成了以專業大户和家庭農場為基礎,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多種生產經營主體共生的農業經營格局,有力推動了農業規模經營,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在對近年來全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對專業大户、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現就玉屏鎮培育狀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情況進行以下報告。

一、發展現狀

圍繞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鎮着力培育了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户三大類新型經營主體,各經營主體正茁壯成長。

1、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鎮共12家,經工商登記註冊的7家,涉及種、養、加及供銷服務等眾多領域,其中種植業4個、畜牧業5個、漁業2個、加工運輸倉儲業1個、其他行業2個。其中康淋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於20xx年度獲縣級先進示範社;成員總數200餘人,户均純收入高於全鎮農民户均收入2倍以上。其缺點是制度不夠健全,尚有部份未通過工商註冊。

2、家庭農場。現有家庭農場5家,還未經工商登記註冊,農場通過示範引領、土地流轉、僱工等形式帶動農户生產經營,經營面積100餘畝,户均純收入高於全鎮農民户均收入3倍以上。

3、專業大户。全鎮專業大户已成為農村中當前比較有活力和影響的新型經濟體,現有9户,其中種植業5户、養殖業2户、其他2户,户均純收入高於全縣農民户均純收入2.5倍以上。

二、作用和成效

1、加速了土地流轉,解決了“誰來務農”的問題。新型經營主體通過租賃土地,農户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加速了土地流轉,充分利用了農村的“四荒”,同時也避免了農村土地的撂荒問題;同時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全鎮800餘户,有力構建起“經營主體+農户”的有機銜接的利益共同體和產業鏈條,解決了“誰來務農”的問題。

2、優化社會服務,拓展“怎樣務農”的途徑。在各類經營主體的帶動下,玉屏鎮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產業實現全覆蓋,由傳統生產經營模式逐步向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方向轉變,由單一要素合作向勞動、技術、資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轉變,由各自為陣向聯合發展推進,提高了農業組織化程度,促進了分工分業和規模經營,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現代農業基礎不斷鞏固和優化,實現了提質增效。

3、推進綠色生產,夯實“吃得放心”的基礎。玉屏鎮力爭省級生態鄉鎮,近年來努力引導各經營主體依靠科技,推進綠色生產,確保“吃得放心”,抵制生產轉基因食品原料。蠶、茶、竹、畜、糧五大產業不斷向優質農業推進。努力爭創“無公害農產品整體推進鎮”、“綠化模範鎮”。目前在本鎮同堯村建立了初具規模的“林下生態烏雞養殖發展專業合作社”,玉聯村和九角村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還將打算在玉聯、魚池、九角等村打造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興陽村的生態養牛,中棉村的生態養羊、兔,以及黑豚鼠(珍稀養生食品畜類),中心村的無公害糧食生產基地,河畔村的珍稀菌類—竹蓀的.生產。所有的生產和養殖都力求綠色,無公害。

4、轉變發展方式,支撐“農業出路”的模式。圍繞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採取放活土地、改善手段的方式,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户、農民合作社流轉,着力把農村有經管能力的農民培養成為“專業大户”、“小農場主”,大力培育新型產業化經營主體,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大量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產業,使農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獲得更多增收渠道。通過科技示範、良繁品種、生態精品、農產品加工等建設,不斷提高現代農業基地建設水平和綜合效益,逐步提高科技水平,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三、存在問題和困難

1、土地流轉難。土地零碎化,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水平偏低,需要大力培育專業大户和家庭農場。全鎮農户人均耕地不足一畝,且分佈零散,加上丘陵山區的地理條件,既不利於標準化生產和機械化作業,又增加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難度,制約了機械化和規模經營程度的提高,勞動力和土地資產效益沒有充分發揮。加之承包農户不斷分化,兼業化傾向明顯,農村大量土地複種指數不高甚至閒置擱荒。專業大户和家庭農場尚處於發展早期,數量少、規模小,亟待加大培育力度。

2、思想認識滯後,務農意願淡薄。我鎮農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與農村勞動力持續轉移不相適應,需要加快培養職業農民。農業勞動力已經呈現老齡化、低文化,出現了年齡段、季節性、區域性等結構性短缺,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務農意願淡薄。如果這一狀況得不到根本改善,將嚴重影響今後一個時期現代農業建設。為此,必須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確保現代農業後繼有人。

3、農户分散經營,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偏低,需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當前,農户家庭經營多數仍屬於分散經營,存在着“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面臨着自然、市場和質量的“三重風險”。實踐已經證明,發展各類經營主體是從根本上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的有效途徑。目前,全鎮家庭農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農户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健全。為此,迫切需要推進多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加快各類經營主體的培育發展。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設施配套差,經濟比較薄弱,人才缺乏,內部管理不到位,農業社會化服務不足。與當前專業化分工發展要求不適應,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伴隨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轉變,對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出了強烈需求。目前,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普遍缺乏為農民提供“統”的服務能力;經營性服務組織發育不充分,經濟實力弱,政策扶持不夠;公益性服務供需銜接不緊密,服務機制尚需健全。為此,迫切需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和發展以生產性服務為重點的現代農業服務組織。

四、加快發展的建議

1、更加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改田改土,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創新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完成土地流轉是必經之路。要整合項目資金,加大投入,努力實施改田改土,改變土地零碎化現狀,為規模經營和實施農業機械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加快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盤活農民手中的土地資源。幫助農民算好經濟賬,在引導廣大農民維護自身合法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土地流轉,促進農村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

2、創新方式,更加有效解決生產要素的瓶頸制約。聚力研發,全力推廣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化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大型農業機械,不但可以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節約勞動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還可以推動土地流轉,帶動土地規模經營,改變農户經營規模過小、過於分散、過於粗放狀況。要加大研發力度,開發適宜高縣丘陵山區推廣使用的小型農業機械,同時,加大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加快推廣農業機械。

3、多管齊下,加大扶持,做強做大經營主體。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按照“確定標準、分級扶持”的要求,設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專項扶持資金,在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技術推廣、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農業產業化等重點支農項目申報和資金安排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示範社申報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科技創新,支持並鼓勵經營主體開展自主創新,引導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涉農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對接,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綜合效益,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和農產品核心競爭力。金融部門要創新信貸方式,簡化dai款手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力度。同時,通過部分無償資助、無息、低息專項dai款、dai款貼息和税費減免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要建立完善農業政策性保險制度,不斷建立健全相關的農業風險防範機制。

4、強化管理,確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範運作。加大加強培訓力度,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除了需要新型職業農民,更需要一支有實力、懂管理、會經營的農村“能人”隊伍。要進一步整合農村教育資源,對農業科技、農業技術、農業發展、農業管理、農業生態以及法律政策進行系統培訓,努力培養一支“農村‘老闆’+農業經理人+新型職業農民”的現代農業生產隊伍。同時,要從政府補貼、社會保障、項目扶持、金融服務、土地流轉、職稱評定等方面創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創新精神、專業知識較強的大中專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員紮根農村、投身農業,在農業領域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