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6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6.02K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6篇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實施城鎮化戰略,提高城鎮化水平是優化城鄉結構、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新世紀我國城鄉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xx鎮按照省、市、縣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部署,着力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在小城鎮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二、三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實現了鎮域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協調推進。

一、小城鎮建設現狀

xx小城鎮建設起步早,發展快,成效較大。1998年xx鎮承辦了全省精神文明現場會,同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列全區第十五位。1999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是全省百強鄉鎮之一。特別是近幾年,x鎮把小城鎮建設作為開拓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堅持大觀念、大視角、大動作的原則,多元投入,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小城鎮規模明顯擴大,功能不斷增強。

1、突出了基礎設施建設。x鎮堅持立足長遠,夯實基礎,穩步發展的原則,採取向上爭取一些、自籌解決一些的辦法廣籌資金,全面改善了小城鎮交通、通訊、給排水等基礎設施。一是加強道路建設。結合中心路商貿飲食服務一條街建設,投資159萬元修建了1。5公里的白色路面,完成了主街兩側給排水等配套設施,安裝路燈40盞,鋪設人行道3公里,極大改善了交通條件;向上爭取政策性資金100萬元,新建了西環路1。64公里的白色路面,為減輕中心路的交通壓力和拓寬鎮內商業開發空間奠定了基礎。拓寬了東西兩條大街,整修巷道73條,鎮內道路全部實現了砂石化,徹底改變了過去車難行、人難走的狀況。二是加強給排水建設。全鎮投資60萬元,修築地下排水管道1200多延長米;投資8。5萬元,鋪設自來水管線7。4萬延長米,入户率達到100 %。三是加強通訊、有線電視設施建設。投資90萬元,新上了光纜程控電話,安裝電話3041門,入户率達到60 %,方便了信息交流,活躍了鎮域經濟。此外還突出了主街兩側的樓房開發,引進外地開發商在中心路兩側開發商服用房4處,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總投資達470萬元。

2、發展立足於專業性。利用xx鎮的地緣、物緣、人緣優勢,大力建設專業市場、專業村屯。一是完善了綜合市場的功能。按照“擴規模、上檔次、增功能”的原則,着力對已有的輕工市場、大牲畜交易市場、糧食批發市場進行改造。投資200萬元新建了半封閉式農貿綜合市場,市場內環境整潔,配套設施齊全,為農副產品流通創造了條件,使輻射功能大大增強。與此同時,不斷完善鎮村大集,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二是突出了特色專業市場的建設。為了儘快變大蒜、大牲畜等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財政優勢,我們着力在發展特色專業市場上作文章。全鎮共發展大牲畜交易市場、輕工市場、糧食批發市場等專業市場5處。其中,投資22萬元興建的佔地1140平方米、全區最大、設施最全的半封閉式大牲畜交易市場,每集成交大牲畜都在1300頭(匹)以上,成交額在35萬元以上,吸引了山東、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客商前來交易。在專業市場的帶動下,xx鎮的畜牧業迅猛發展,全鎮大牲畜飼養量達到1100餘頭(只),專門從事畜禽運輸的車輛就達50多台。三是帶動了專業村屯的發展。全鎮已發展大蒜專業村屯10個,現有大蒜種植面積5000餘畝,年產大蒜458萬斤,蒜薹115萬斤,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增收700元。專業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其它資源型產業發展。全鎮有草柳編加工廠2個,有xx等5個草柳編專業村,75 %以上村民都在從事草柳編加工,人均純增收4000元以上。

3、建設突出牽動性。xx鎮是全縣水稻主產鄉鎮之一,年產水稻4。6萬噸。本着“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1998年建起一處佔地2萬平方米、可容納30多個業户的精潔米加工小區,變粗加工為精深加工,創自己的品牌,提高糧食附加值。在兩個月時間內小區入户就達25户,建築面積達2200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260萬元,業户擁有流動資金150萬元,日加工能力在3萬斤以上,年加工量10萬多噸,銷售收入可達4500萬元,每户利潤都在7—15萬元以上,年創税費15萬元,該小區輻射周邊3個市縣、10多個鄉鎮。對稻米加工小區我們制定了優惠政策,規定除税金和工商管理費以外的費用一律免收,並在土地、城建等方面優先審批。鎮政府還拿出10萬元資金修建了小區內道路,小區的交通狀況明顯改善。今年,為適應市場需求,入區業户又全部對設備進行了改造,更換成了能夠加工精潔米的新型設備,市場競爭能力大大增強。我們還以現有加工小區為依託,組建了xx精潔米加工集團,統一註冊品牌,統一銷售,並以這個集團為龍頭,將xxx等相鄰的水稻主產鄉鎮組織起來,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加工銷售,從而擴大了規模,牽動了全縣水稻產業發展。在小區的帶動下,xx鎮加工業、養殖業、餐飲服務業、個體運輸業都呈蓬勃發展之勢,吸納了更多的富餘人員,呈現了“一業興、百業旺”之勢。與此同時,積極引導農業户、個體私營業户向小城鎮集中,從擴大內需、增加消費上刺激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三產業發展。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户已發展到310户,實現税金105萬元,佔財政收入的35 %。

4、規劃體現長遠性。規劃是建設的先導,搞好規劃至關重要。要加速村鎮建設必須以小城鎮為重點對鎮、村、屯進行科學統籌規劃,並把村鎮規劃納入全鎮總體規劃之中,形成有機結合、梯次推進的發展體系。為此,在規劃建設上,從適應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立足於村鎮建設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同步發展,着眼於歷史、現實、未來的有機結合,我們請縣建設局的專業技術人員精心設計,構劃了xx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確立了建設梯次結構衞星集鎮發展體系的總體目標,並堅持以道路為框架,內部構建棋盤式網絡,三條環路貫通的小城鎮總體規劃,拉動鎮域經濟發展。按照小城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結合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從大市場、大流通、產業化的角度出發,積極搞好產業規劃,加強了對主導產業、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的分析,確定了發展方向。並根據我鎮的自然資源優勢、地理位置、人文景觀,科學編制小城鎮規劃,力求基礎設施和教育、衞生、文化設施佈局合理,實現綜合利用小城鎮的不同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的衞星城鎮體系,為加快重點小城鎮建設步伐奠定了基礎,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進行硬件建設的同時,還開展了集中整治市場、市容、交通秩序大會戰。使小城鎮的環境建設明顯改觀,較好地發揮了中心集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了鎮域經濟的發展步伐。小城鎮建設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4961萬元,財政收入實現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人均住宅面積達到20平方米,鎮內電話入户率達68 %,有線電視入率達86 %。

二、存在問題

幾年來,x鎮在小城鎮建設上確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1、部分居民認識不高。沒有認識到小城鎮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沒有認識到小城鎮是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及轉移剩餘勞動力的載體,沒有認識到小城鎮是提高居民生產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少數居民在局部和整體利益處理上

不能顧全大局。

2、城鎮規劃起點較低。鎮內主街和次幹道兩旁的居民住房雜亂無章,樣式和標準也是隻看眼前,根本滿足不了長遠規劃的要求,嚴重製約着小城鎮建設遠景規劃的實施。

3、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現在只有一條成型主街,其它街道沒有下水,有的街道還是砂石路面。

4、公益建設十分薄弱。居民飲水質量差,沒有運動休閒場所,全鎮只有一個公廁。

5、加工企業規模較小。全鎮能夠拉動經濟發展的只有一個大米加工小區,而加工的副產品又成為影響環境的因素,其它資源的深加工沒有得到解決。

6、建設資金缺口較大。新形勢下,政府已無財力推進小城鎮建設,資金已成為制約城鎮發展的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三、強化小城鎮建設的工作措施

小城鎮建設是一項社會化系統工程,涉及資金、政策等諸多因素。為此,我們確立了今後一個時期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思想、遵循的原則、措施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帶動鎮域經濟實現跨躍式發展為中心,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投資環境為主攻方向,以建設現代化小城鎮和生態化小城鎮為目標,精心設計,科學規劃,多元齊上,加快建設,力爭把上集鎮率先建成佈局合理、設施完備、環境優雅、清新別緻的文明鄉鎮。

遵循的原則:一是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二是堅持依靠羣眾,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的原則。三是堅持政策引導,思想發動和行動調控多種機制一起上的原則。四是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

措施和目標:主要是搞好“五個突破”,

①以樓房開發為重點,在“形象工程”上搞突破。鎮內主街兩側要建標準化的樓房,達到50年不落後。力爭每年開發1萬平方米。各村隨着農房的改造,逐漸並屯,連片集中,建成標準一致的樣板街。

②以改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在道路、給排水設施建設上搞突破。在今年完成西環路白色路面修建的情況下,跑省進京積極爭取資金,使東西二道街及村間公路相應地變成白色或黑色路面,解決鎮內三條街的髒水滿溝、垃圾滿道問題。增設淨水設備,解決居民吃水質量差的問題。

③以加工業為重點,在龍頭企業發展上搞突破。在強化大米加工小區牽動作用的基礎上,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水稻的副產品(稻草、稻殼)加工問題。另外,圍鎮形成專業的蔬菜帶;針對畜牧業和大蒜等特色產業,建成生產和加工基地,力爭年底前建成脱毒種蒜栽培室。

④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在交易秩序上搞突破。現在,雖有大米銷售、大牲畜交易、農貿綜合和輕工市場,但從經濟發展和業户生產經營的情況看,還存在着實際和要求間的差距,導致交易秩序混亂,沒有形成規範化的集中市場。通過近期努力,規範市場,逐步完善,建成標準化市場。

⑤以部門協調配合為重點,在強化管理上搞突破。在充分發揮交通、工商、防疫、市場管理中心、土地、鄉建等部門作用的同時,加大市容管理工作力度,增加人員,提高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責任感,把小城鎮建設和管理向專業化、程序化、正規化、法制化方向推進。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2

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近年來,我縣小城鎮建設迅速推進,如何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實現小城鎮建設與繁榮農村經濟“雙贏”?最近,我們帶着這一問題到××鎮進行了典型調查。

××鎮是××縣的一個邊遠鄉鎮,距縣城57公里,與重慶市××縣××鎮毗鄰。該鎮小城鎮建設自1995年起步,累計投資7000餘萬元,徵地200餘畝,建房11.7萬平方米,改造舊房3.2萬平米,新建街道12條,硬化道路33600平方米,新增程控電話1500餘門,水、電、氣、廣播電視、郵政通訊等設施逐步完善。20xx年全縣文明場鎮競賽考核評比中,該鎮以99.5分獲得第一名。原創:發展小城鎮,不僅改變了××的場鎮面貌,而且使××鎮成為周邊鄉鎮的商貿集散中心,場鎮呈現出人氣旺、商氣活、財氣濃的繁榮景象,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預計今年全鎮可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3433萬元,同比增長1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元,同比增加150元。該鎮的主要作法是:

一、堅持“四高標準”,推動小城鎮快速發展和擴張

××鎮作為一個農業鎮,工業基礎薄弱,地理位置較為偏僻,要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就農業抓農業肯定不行,引進大企業的可能性也小,怎麼辦?鎮黨委、政府經過思索,決定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強鎮利民、尋求新的經濟支撐的第一要務來抓,作為農村經濟起飛的載體來抓。於是,“城建興鎮”戰略便成為鎮黨委、政府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在整個場鎮建設過程中,他們堅持以“四高”為標準,有力地推動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和擴張。

一是高起點規劃。按照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對整個場鎮進行有重點、按步驟、分階段的規劃。突出規劃的科學性、綜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終着眼發展,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做到既保證階段目標的實現,又不改變規劃或降低標準。為了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鎮黨委、政府還組織有關人員外出到重慶、瀘州、宜賓等地參觀學習,為場鎮規劃佈局提供超前的思維構想和有力的科學依據。

二是高水平設計。先後邀請××市建築學院、××市設計室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到現場設計,在立意上突出新、特、美、實用,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擇優選樣後再付諸實施。今年新建、改建竣工的8幢樓房,都注重了立面造型新穎美觀、濾布色調搭配適宜和諧、功能結構合理完善,改變了以往規劃設計中“一般化、一溜齊、一個樣”的現象。

三是高投入建設。僅今年1-11月,全鎮共投入146萬元資金加快場鎮基礎設施建設,在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上做文章。硬化場鎮道路4200平方米,修下水道1120米,新裝路燈65盞,新建花壇81個,新增綠化帶1440平方米,全面改造了水電、通訊、電視及排污系統;大力加快“四個一”工程建設進程,總投資55.7萬元修建的一箇中心廣場、一個農貿市場、一個汽車站、一個垃圾處理場,預計明年初可以全部竣工。四是高標準把關。集體和私人的建築工程,均發包給建設水平高、完成質量好、社會信譽佳、具有資質的建築單位和能工巧匠修建。鎮黨委、政府組織國土、建設等有關單位現場監督,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並嚴格把好驗收關。

二、立足“四個到位”,着力提升小城鎮質量和水平

一是領導到位。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認識到搞好小城鎮建設,壓濾機濾布對於加速商品流通、開發利用本地資源、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高度重視場鎮建設工作,牢固樹立起“抓場鎮建設就是抓經濟發展”的觀念,把場鎮建設和發展工業、農業擺到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來抓。成立了小城鎮建設工作指揮部,由鎮黨委書記、鎮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副組長,建設、工商等鄉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以政府名義統一進行徵地、規劃、設計、建設。為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又將各項工程和建設任務具體分解到每一位領導和政府工作人員,並與其工資、獎金掛鈎,逗硬獎懲。

二是宣傳到位。鎮黨委、政府響亮地提出了“××鎮是我家,文明城鎮靠大家”,“創建文明場鎮就是抓經濟發展”等口號,號召全鎮人民齊心協力積極參與創造優美的場鎮環境;組織居民學習《城鎮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和文明常識,加強“三德”和“三個主義”教育,在全鎮廣大幹部羣眾中普遍形成了一種勤奮創業、愛鎮愛家,有利於加快場鎮建設的思想輿論氛圍,加深了人們對推進小城鎮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三是資金到位。加快小城鎮建設,關鍵在投入。鎮黨委、政府充分運用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把場鎮作為商品來經營,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大力吸引外資投入參與小城鎮開發,因地制宜走“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吸農、加速發展”的路子。由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統徵統管,並着力建立場鎮資本的生成機制,以政策性投入和生產要素投入為主,選擇讓開發商能夠賺錢的項目,使無利變有利,資源變資金,讓土地在流動中升值。今年1-11月,新增建設面積2萬餘平方米,總投資達625萬元,全部屬個人投資。今年城鎮建設收益約80萬元,除拿出20萬元用於合金會個人股金兑付之外,其餘全部用於場鎮建設再投入。

四是管理到位。鎮上成立了專門的場鎮管理辦公室,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派出所、建設、工商、税務等相關單位齊抓共管,整治環境衞生、經營秩序和交通秩序,效果突出。鎮上購置了垃圾車,聘請了保潔工,對垃圾實行定時清運,街道隨時保潔。對“亂擺、亂放、亂建、亂倒、亂停、亂貼”等現象進行堅決整治,實行“四歸”,即坐商歸店、行商歸市、車輛歸點、廣告歸欄。切實加強對各類市場的管理,打擊假冒偽劣,反對欺詐暴利,要求經營者明碼實價、亮證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在各行業中開展優質服務競賽活動,在居民中開展爭做文明鎮民活動,居民的思想素質、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法律觀念、道德觀念明顯增強。形成了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和睦友善、尊老愛幼的良好社風。

三、注重“四個結合”,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1、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突出特色經濟。在小城鎮建設中,××鎮黨委、政府立足鎮域經濟特點,着重抓了農副產品的市場體系建設,確立了蔬菜、水果、竹木、畜禽四大支柱產業。各種輕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通過市場源源不斷銷往外地,特產“仁”字豆腐乾更是遠銷重慶、達州等大中城市。隨着場鎮建設發展,基礎設施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鎮還有意識地鼓勵和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到場鎮從事二、三產業。幾年來,全鎮就地安置剩餘勞動力4000餘人,小城鎮的發展為農民致富開啟了希望之門。村民周××搞養殖業,投資20餘萬元養蛋雞1萬餘隻,年收入達15萬餘元;朝陽村9、10社蔬菜種植形成規模產業,今年僅蔬菜一項,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將增加13元。市場的吸收,利益的驅使,政策的開放,使農民不再囿於有限的土地,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紛紛告別以往傳統農業單一、低附加值的生產方式,進城入鎮,建房經商,自覺走上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路。

2、與鄉鎮企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工業強鎮。隨着小城鎮建設的發展,鄉鎮企業逐步向場鎮集中,逐漸形成了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效益好、支撐力強的骨幹支柱企業。如矸磚廠一年可生產矸磚1200萬匹,原創:產值達108萬元,產品供不應求。該鎮農民與*縣業主合資70餘萬元新建的頁巖磚廠,預計年產值可達196萬元。彩瓦廠系回引工程,由打工青年周*等回鄉創辦,今年可初創工商税5萬元左右。

3、與商貿流通相結合,繁榮場鎮經濟。小城鎮建設的良性發展,旺盛的人氣有效地剌激了商貿流通。××鎮不僅將周邊鄉鎮的農民羣眾吸引了過來,連重慶的商人都雲集趕來搞展銷會。鎮中心黃金地段的地價已攀升至每平方米3000元。以運輸、餐飲、服裝、文化娛樂為主的個體工商户已發展到600餘户,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424人。

4、與地方文化相結合,文經互促互進。場鎮的繁榮促進了文化的發展,針對富裕起來的農民對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觀音鎮適時引導興建中心廣場等一批開放性的文化娛樂場所,積極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活動,使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提高。同時,活躍的場鎮文化集聚了旺盛的人氣,帶來了商貿流通的新發展。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3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築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為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台了《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築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悦、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裏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説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係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託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範。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為啟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於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佔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佔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如下:

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幹部羣眾對小城鎮建設在促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規劃滯後。據調查,全市20處鄉鎮,已完成新一輪小城鎮總體規劃的鄉鎮有11處,佔55%;總體規劃通過評審的只有5處鄉鎮,佔25%;總體規劃經過鄉鎮人代會通過並報市政府批准的只有1處鄉鎮,佔5%;全市20處鄉鎮都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從上述情況看,一是規劃不健全。9處鄉鎮沒有完成新一輪總體規劃,有個別鄉鎮只是口頭規劃,致使小城鎮建設無章可循、無序發展。二是總體規劃缺乏連續性和權威性。大多數鄉鎮的總體規劃還沒有經鄉鎮人代會審查並報市政府審批,因此規劃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沒有編制詳細規劃。導致小城鎮建設佈局不規範,特色不突出,基礎設施不配套。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4

20xx年6月3日至6月9日,城鎮中心配合全國政協特邀視察團赴福建省就推進小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質量進行了為期7天的視察調研,先後參觀考察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的10個省級重點小城鎮。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福建省小城鎮總體情況

福建省現轄鄉鎮街道1104個,其中建制鎮609個,鄉(含民族鄉)320個,街道175個。20xx年底,福建全省常住人口3748萬,約20%的人口居住於在建制鎮。與同處東南沿海地區如浙江、江蘇、廣東的小城鎮相比,福建省的小城鎮有如下特點:

1、總體經濟實力較弱。除了閩東南各大城市如廈門、漳州、泉州附近的小城鎮,福建省的絕大多數小城鎮都還屬於農業鎮,財政收入非常低,西部山區不少鄉鎮甚至屬於要飯財政。表1顯示了我們參觀考察的全省最強的10個重點鎮在20xx年的總體實力,財政收入過5億僅有4個。最強的角美鎮財政總收入也不到20億,而且面積還非常大,約163平方公里。

表1:20xx年福建省10個省級重點鎮基本情況

2、人口集聚能力不強。統計顯示,福建全省609個小城鎮中,有91%的小城鎮人口在2萬以下,48%的小城鎮人口少於5千人。表1顯示全省最強的10個鎮當中,有4個鎮的人口少於5萬,沒有一個鎮吸納的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而這在浙、蘇、粵一帶的經濟發達鎮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3、生態綠化環境較好。福建省的一大地貌特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佔陸域面積80%,森林覆蓋率63.1%,生態環境指數居全國前茅。從我們走訪的10個鎮來看,相比於其它東南沿海小城鎮,這些鎮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上都保持得很好。

二、福建省推進小城鎮建設的主要做法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20xx年12月,為加快促進小城鎮健康有序發展,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工作總體部署。20xx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的實施意見》,並先後從全省929個鄉鎮中篩選了43個綜合實力較強的鎮作為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到目前為止,這項工作已經持續推進了3年,其主要做法如下:

形成一套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在省政府組建小城鎮建設辦公室,由省長親自負責,兩位副省長具體抓,目前小城鎮建設已成為福建省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年年初都會制定小城鎮改革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當年小城鎮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每半年召開一次現場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部署推進試點工作。同時,福建省還完善了組織領導、信息報送、檢查監督、考核評比和協調服務等制度。各區市也參照省級做法組建小城鎮建設推進領導工作小組,並確定了(20xx年的寒假)85個鎮開展市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5

為貫徹落實貴州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抓好我市在全省100示範小城鎮中的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建設,推進全市12個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

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發展定位。加快建設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和民生項目,提升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注重特色發展,彰顯自然景觀、建築風格、民族風情和文化品位特色,建設“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城鎮。堅持多元投入,整合各類資金,統籌推進小城鎮機構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市直相關部門工作責任,推動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率先出形象、出效益。

二、工作目標

——規劃工作目標。提升優化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總體規劃,完成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詳細規劃,合理確定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業項目和民生項目。

——建設工作目標。重點完善示範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健全項目庫。實施8個省列市級示範小城鎮“8個1”工程。每個示範小城鎮建設或完善1個路網、1個標 準衞生院、1個社區服務中心、1個農貿市場、1個市民廣場或公園、啟動1個污水處理設施或垃圾處理設施、建設1個敬老院、建設1項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實施4個省級示範小城鎮“8+3”工程,即在“8個1”的基礎上,力爭建設1個體育場、1個產業園區、1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具體工作安排見附表1)。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示範小城鎮建設城鎮綜合體。

——特色發展目標。按照“三小一特”的要求,打造“精緻小鎮、美麗小鎮、富裕小鎮、特色小鎮”。4個省級示範小城鎮編制“三小一特”發展規劃,8個市級示範小城鎮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適時編制。結合各示範小城鎮特點,打造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的小城鎮。

——社會發展目標。社會生產總值比上年增加1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加35%以上,財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19%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21%以上;12個示範小城鎮新增城鎮人口2-3千人,城鎮化率提升2個百分點左右。12個示範小城鎮完成政府投資1.3億元以上,拉動社會投資13億;12個示範小城鎮培育12個主導產業,創辦30個小微型企業,建設12個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健全12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

——綠色生態目標。4個省級示範小城鎮按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標準進行創建,8個市級示範小城鎮按省級綠色小城鎮要求進行創建。力爭茅台鎮列入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名錄,培育2個省級綠色小城鎮。

三、工作原則

(一)規劃先行,特色發展。以規劃為龍頭,結合交通區位、自然資源、產業構成、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等實際,實行分類指導和建設,着力提升示範小城鎮特色和品位。

(二)項目推進,有序發展。以項目為抓手,強化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民生項目建設,提高城鎮綜合承載力,引導和推動農村更多人口向示範小城鎮有序轉移。

(三)多元投入,統籌發展。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強化招商引資,吸納金融支持,通過多元化籌資,積極支持和推動示範小城鎮協調發展。

四、重點任務

20 年,按照“四定三集中”的原則,確保完成重點任務。即:定路線圖:優化規劃,完善設施,培育產業,強化管理;定工作量:完成政府投資1.3億元,拉動投資13億元;定時間表:第一季度重點完成規劃優化,第二季度重點抓重大項目確立,第三季度重點抓全面實施,第四季度重點抓督查考核;定責任人:市級聯席會議決策部署,市直相關部門對應落實,幫扶單位承擔“包乾責任”,“一包到底”,市人民政府推進落實,縣、區(市)政府組織實施,示範鎮政府承擔第一責任;集中人力:建立聯席會議、部門對口幫扶、吸納專家智慧、依託基層力量;集中物力:爭取中央和省項目支持、市級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項目傾斜、縣級政府整合項目統籌安排;集中財力:政府加大投入、幫扶單位專項資金、整合資金捆綁使用、金融優先支持、推進招商引資。

(一) 完善政策體系和技術體系文件。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指導和幫助下,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指導性文件,為推進全市示範小城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術保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市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基本情況信息庫。

(責任單位:各縣(市)政府和示範鎮政府,各幫扶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

(二)建立示範小城鎮工作台帳,健全基礎數據信息庫。規範“一鎮一檔”制度,建立示範小城鎮規劃建設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台賬,動態收集完善相關文本、圖片、指標等資料,在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率先推行信息化管理,健全基礎數據信息庫,逐步在全市推開。

(責任單位:各縣(市)政府和示範鎮政府,各幫扶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提升優化12個省列省、市級示範小城鎮規劃。結合示範小城鎮自身發展實際,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和“六型”小城鎮的特點,提升優化總體規劃,3月底前組織對總體規劃(含“四小”專章)進行審查,4月底篇二:臨沂市小城鎮建設發展情況彙報

小城鎮建設調查報告6

加快小城鎮建設,造就市區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體系,是推進我市城鎮化進程,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最近,我們圍繞這個問題,先後到七處鄉鎮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中,既看到了我市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的好形勢,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一些思考。綜述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措施,努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增強小城鎮內涵,提高小城鎮品位,塑造小城鎮特色,加快了構築農村新型城鎮體系步伐。

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為搞好小城鎮建設,市委、市府出台了《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確定了發展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構築起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總體框架,即突出三個中心(昌城、枳溝、皇華),發展七個重點(呂標、賈悦、石橋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興),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城鎮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裏專門成立了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計委、財政、農業、金融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小城鎮建設的協調指導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把小城鎮建設納入了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小城鎮建設的組織領導。林家村鎮通過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決議,統一了全鎮上下的認識,增強了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鎮通過選樹“十大典型”現身説法,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議城建、人人爭進鎮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編制規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是建設小城鎮、經營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重要基礎。它既關係當前,更影響長遠。這個問題已越來越被各級領導所重視。近年來,各鄉鎮按照“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開始運籌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建立起規劃設計統一評審制。昌城鎮聘請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經實地考查論證,制定了“沿河拓展,順路延伸,依託優勢,重建五區”的小城鎮建設規劃,保證了規劃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溝、昌城、皇華、相州等鄉鎮成立了小城鎮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認真實施“一書兩證”制度,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日趨規範。

(三)因地制宜,開拓了小城鎮建設的新路子。各鄉鎮緊緊圍繞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總體思路,結合本鎮特點,廣開門路,各唱各的“拿手戲”。突出體現在“四個結合”上:一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昌城鎮以鄉鎮企業為啟動點,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行聯片發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區、道口重工業區,既節省土地資源,又便於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市場相結合。枳溝、相州兩鄉鎮,牢牢抓住交通便利這一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市場具有輻射力大,吸納力強,集散度高的特點,依靠市場帶動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三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結合。林家村鎮開發建成了佔地200多畝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區,吸引外資建成了兩處工藝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200萬元,在周圍帶起了一個三產開發區。四是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昌城鎮集聚60多家民辦和個體私營企業到鎮區經營,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名,經濟總收入佔全鎮的70%以上,壯大了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拉動了全鎮的經濟增長。

(四)制定政策,促進了小城鎮建設上規模。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各鄉鎮本着放水養魚、欲取先予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二、三產業向小城鎮集中,加快了小城鎮的開發建設。相州鎮規定,對進鎮建房經商農民,免交鎮政府統籌費和村提留;對在小城鎮新上的工商項目,鎮裏給予最優惠待遇等。這些優惠政策,激發了農民向小城鎮集中的積極性,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膨脹。

(五)強化管理,營造了小城鎮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制定優惠政策的同時,小城鎮的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就“三個中心鎮”管理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別制定了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環境衞生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使小城鎮管理初步納入規範化軌道;二是加強了建設管理。本着合理佈局,有序開發的原則,嚴格建設程序,從批地到設計、建築、裝璜實行“一條龍”管理,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小城鎮。三是加強了環境治理。枳溝鎮組建了環衞所,負責整個鎮區街道的環境衞生,先後投資60餘萬元,上了叉車、翻斗車,增設了50多個生活垃圾箱,改善了鎮區的環境衞生;各地還不斷加大對小城鎮的治安管理力度,為小城鎮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各鄉鎮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點:

認識上有差距。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把小城鎮建設擺到應有的戰略位置,廣大幹部羣眾對小城鎮建設在促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有的鄉鎮因缺資金對搞好小城鎮建設存有畏難情緒,缺少發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動;個別鄉鎮關起門來搞建設,難以形成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缺少長遠眼光,制約了小城鎮建設上檔次、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