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5篇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

調查時間:

20xx年3月16日-20xx年6月5日

調查對象:

貴州省平壩縣城關鎮平壩三中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以及關聯對象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訪談、當地參考數據

調查經過

一、“留守兒童”現狀

全縣在中國小就讀的“留守兒童”共8839人,佔全縣中國小生數(人)的14.9%。其中,在中學就讀的2663人,佔全縣中國小學生數(人)得12.96%;在國小就讀的6176人,佔全縣國小學生數(人)的15.95%【2】。留守兒童託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佔90%;託付親朋好友照顧的佔10%,由於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佔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

隨着經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50名同學中有21名是留守兒童,佔42%。也就是説100名中將近42名,留守兒童佔有相當高的比例。“隔代監護”即由(外)祖父母監護的有13人,佔61.90%。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境偏差。

根據9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0~60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佔28.95%,60~75分佔留守兒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佔其總體的54.14%。由於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28.14%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當問到:“願意和老師説心裏話嗎?

”這類問題時,據統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佔38.45%,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麼會填如此願望(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被問及到為什麼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裏不好不現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麼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65.23%都以為生活現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於監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上都存在着偏差,通過對其監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裏不聽監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常紀律違規,經常打架鬥毆,甚至還入現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二、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1、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普遍較差。父母外入,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盲目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學校教育往往處於一舉兩得的尷尬境地。留守兒童一旦在某個環節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厭倦學習、不求上進。這種情況已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到20%,65%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

但也有少數留守兒童有着許多同齡孩子較少具有的優秀品質。比如:獨立性、自理能力強,意志品質堅定,更懂事和體貼別人。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學習動力,有較高的學習盲目性,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良好。這種情況固然在留守兒童中佔比例小,卻也提示我們,對留守兒童來説,成長和生活環境是辯證的。

2、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衞生、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不聽監護人的(代表人)教導,頂碰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謊騙人,小偷小摸,抽煙、飲酒、打架、罵人………..成為了“問題兒童”。如逸夫國小二年級學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爺爺監管,但老人對教育孩子已經力不從心。由於長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環境裏,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他在家裏不聽代表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老師反映他不是做壞事,就是紀律散漫,常有遲到、曠課、逃學、扯謊、打架等現象收生;三年級學生謝小兵,由於家庭困難,父母到廣東打工,他跟母親生活在一起。但由於父親不在他身邊,他不但不聽母親話,花錢大手大腳,而且經常頂撞老師,違反學校校規校紀。

3、教育產品留守兒童心理入現偏差,少數留守兒童入現心理妨礙。【3】留守兒童由於年齡特徵,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和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通過對部分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留守兒童十分想念父母的佔90%。有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繫。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沉,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級學生羅光英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原本就內向的她在學校就更不愛説話了,上課常常發呆,不願意回答老師的提問,集體活動也不願意參加,經常獨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個叫李遠的男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生活,經常獨來獨往。不與同學、老師交流講話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裏,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不生病,按羣不失事就盡到責任了。甚至部分監護人,由於忙於農活,對留守兒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問卷調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藥;20%的給父母打電話。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在調查中,有一個黃幫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爺爺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時間,便以各種理由向爺爺要錢,然後到處去玩耍,曉得錢用完後,才會回家。同時,【4】祖父母等臨時監護人因年老體弱等多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對兒童監護權,特別是老人防範防護能力弱,安全保護意識不強,也導致留守兒童患病不能及時醫治和受到意外傷害的事件屢有發生,使留守兒同的生存存在諸多隱憂。

5、監護人自身素質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盲,他們不曉得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學方法上海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加之新課程改革以後,教學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就在一些年輕的農村家長也難以很好的輔導學生,更不用説老年人了。並且,由於監護人的素質偏低,也造成了學校與監護人溝通上的困難,老師們更擔心,隨着外出務工者的增加,留守兒童還會進一步增加,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影響的將不再是少數人得素質,而是將來農村建設者這個大羣體的素質。

三、平壩縣對留守兒童已採取和擬採取的教育關愛措施

1、高度重視,並建立相應的機制。

成立了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施行領導掛級制、班主任包班制

可任教師包組制、班級學習小組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計,制定詳盡的留守兒童教育措施。明確學校各部分和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定點、定人的幫扶;與監護人簽訂《監護人責任書》;班主任與留守兒童簽訂《自我承諾書》,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2、積極開展一系列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活動。

要求留守兒童定期向父母報答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並瞭解父母在外工作、

生活情況,加強父母子女間的情感溝通,消除留守學生對親情的心理飢渴。

老師對留守兒童要給予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一旦發現留守兒童思想不穩定或者成績下降,就及時與學生交心談心,輔導其學習,穩定其情緒。

建立幫扶機制,發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通過“兩任一補”、貧困生、特困生救助等辦法對貧困留守兒童進械茇點救助。

開展“結對子”活動。各班主任姚組織學生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學習、生活上相互關心和幫助;同時,發動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一個教師負責一個或幾個留守兒童,對其進行不定期的家訪和生活上的一些關心和照顧,做到定點定人聯繫。

3、積極建立家校聯繫,舉辦特殊家長學校。

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姚詳細記錄留守兒童家庭基本情況及父母的聯繫方式。當留守兒童出現非常情況時,及時與父母取得聯繫。同時,針對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臨時監護人的情況。由學校對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姥爺進行培訓,改變家教不雅念陳舊。引導這些老人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學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進行跟蹤管理。

完善學校留守兒童檔案,施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繫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談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心的集體活動,都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監護人、代表人進行溝通。)根據每一位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有針對性的加強丟留守兒童的指導,並進行跟蹤管理。

5、積極開展各類校內外活動。

班主任和老師給予留守兒童特殊關愛,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堅持開發、引導的疏導原則,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兒童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他們親情缺失丟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沉影響。

四、對留守兒童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1各級黨委、政府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給予高度重視。一是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興辦鄉鎮企業力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民失業增加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二是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流學,失學問題,切實有效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管理。

2、學校應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幼兒早教書籍一是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關愛;二是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強化行為規範養成訓練,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三是通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為增進孩子與父母的聯繫創造條件。

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留守兒童家長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社會各方面應針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宣傳普及家教知識,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在留守兒童父母回鄉探親時,組織他們參加家長會或家長學校學習,引導他們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彌補父母不身邊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教育臨時監護人真正負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注重道德教養,更多地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強化監護責任,構建親屬監護網絡。相關單位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家長在外打工務工同時,吧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後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學會交流以及教育蓋子的科學方式和方法,發揮家長對孩子的.獨特教育功能,引導孩子成長。此外,要敬愛強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轉變監護理念,引導臨時監護人及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需要給予更多關注。讓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真正感受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合力營造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

5、社會各界應更多關注留守兒童,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媒體應對留守兒童方面增加一定的宣傳力度,調動社會對兒童關注的積極性;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供行之有效的改善、改進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法。城鄉同級學校可以與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組織學校聯誼活動,充分利用本地和對方資源來引導和教育未成年人的發展方向,社會應積極的發揮有效的能動性,多組織各種關注留守兒童的團體,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龍頭企業多做以“報答家鄉,報答社會”等形式活動,組織下鄉支教,開展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對留守兒童父母以及監護人施行不定期的教育和指導,從客觀上來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

結束語

迫切希望社會更多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必然現象,是生齒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迫在眉睫。他們很難得到父母的關愛,得不到父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意識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裏,父母親在他們的印象中,是一個長期的漂泊的身影,是可視而弗成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人生觀是慘淡的。他們希望社會關注他們,重視他們,他們需要我們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上的扶持,他們需要的是社會對他們行為的認同,在社會上被更好的對待。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

xx社區老齡人口較多。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與子女共同生活動家庭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到底怎麼樣安享晚年?面臨困難問題怎樣解決?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區青年匯同xx大學共同開展針對“老年人社區生活狀況”調查活動,活動工作人員5人,活動志願者3人,被訪老年50餘人。

本次調查數據中最為突出的三個問題:

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老年人的年齡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齡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難與社會其他成員共同分享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成果,而日益成為貧困階層。除個別子女條件特別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僅僅能維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們收入的低,成為直接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因為思念不能常來探望的兒女成了許多老年人的心病,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親情。儘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強,但不管是獨居,還是與子女合住,老人們大都不願意請保姆,更想讓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質上的東西我們並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讓我們孤獨!”

三、老年人的出行問題:當城市的高樓大廈將人與人徹底阻隔開時,一些年過七旬的老人也因這高大的建築,失去了在陽光下散步的機會。因為出行的不便也導致了許多生活必備物品不能及時填補。

針對老年人生活現狀和麪臨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作為社會工作者、敬老志願服務團隊的工作者我們應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導和宣傳共同營造愛老敬老的氛圍。要提倡在廣闊的空間交流,幫助老人走出家門,加強與年輕人接觸。老齡社會不僅是人口類型轉變的標誌,也是社會、經濟、科技、醫療衞生髮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老年問題既是家庭問題更是目前的社會問題。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每個人都面臨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質上的關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關注。我們應該都來關心、愛護他們。關愛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視老年人,為他們創造一個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圍。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3

一、研究思路

研究目標:

本研究的基本目標是通過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的假期生活狀況,並對當前的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從中挖掘出當代大學生假期生活狀況的共性。並以此為基礎,剖析現象成因,找到問題所在,提出相應的建議,引導大學生科學安排假期時間。根據以上的基本目標,具體目標如下:

1、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詳細瞭解我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假期實際生活狀況,找出普遍性問題

2、在找出普遍性問題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入剖析,探究產生現象的原因

3、依據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議,以達到引導大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的習慣,自主合理安排假期時間的目的

研究內容:基於以上研究目標,本文擬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當代大學生假期的實際生活狀況

1、當代大學生假期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

2、統計、分析調查數據,找出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第二部分:個案訪談,典型案例分析

1、選擇出兩個個案進行訪談研究,從不同角度對個案進行重點調查

2、紀錄訪談,深入分析,形成訪談報告。

第三部分:從各個角度分析現象,剖析問題成因

1、根據已有的數據結果,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

2、聯繫當今青少年成長中所存在的問題,尋求大學生假期實際生活狀況背後的

3、總結分析結果

第四部分:研究結論與提出建議

1、歸納研究結果

2、提出對於大學生假期規劃的幾點建議

3、提出對於大學生假期生活的幾點希望

研究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在不同類別的大學生中廣泛發放問卷,對具有突出特點的個案進行深入訪談。隨後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本課題的總結和討論,並形成最終的科研報告。

調查時間:

20xx年3月17日至20xx年3月31日

二、問卷調查及分析

問卷構成:

本次問卷由十一道客觀題,兩道主觀題構成。問卷分別從對於假期生活的感受,假期主要活動,對於假期學習、打工的看法,假期同父母的交流以及長期規劃對於假期的影響這幾方面考察了我校大學生假期的生活狀況。

問卷發放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收回有效問卷57份。此次問卷調查範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涿州校區,問卷發放分佈於大一、大二,專業分佈很廣。其中大一被調查者人數佔到總人數的52.6%,大二則佔到47.4%,在被調查者中有14%的同學屬於貧困生。

結果及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各項數據,本調查小組總結出以下幾種現象:

1、我校多數大學生並未形成學習的習慣,假期的主要活動大多以睡覺,看電視等休閒娛樂活動為主。

在對於假期學習的態度這一問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有45.6%的被調查者覺得雖然學習很重要,但沒有了考試壓力就不想學習,另外還有26%的同學覺得假期就應該最大程度的放鬆,可以暫時不學習,而選擇學習很重要,假期也要抓緊學習的只佔到被調查者的15%。而在選擇自己假期的主要活動時,排名前三的選項分別是看電視(22%)、睡覺(18%)、上網(16%)。大多數的同學都覺得沒有了考試的壓力、學校的氛圍,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假期中不想學習、只想睡覺上網也就成為了大學生中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這反映出我校大學生並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在大多數同學的眼中只是作為一名學生所應該完成的任務,終身學習,時刻學習的理念並沒有貫徹於每一個當代大學生。

2、我校大學生認識到了當今社會競爭的激烈性,對於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的意願較高,接觸社會的主動性大。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66.1%的被調查者認為假期外出打工是大學生接觸社會、提升自身能力的良好途徑,而在假期計劃中以打工或參與社會工作為主要內容的也佔到了22.5%。這説明同學們都認識到了當今社會競爭的激烈性與殘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自身社會實踐能力的不足,並願意在假期中參與一些實踐活動,為自己今後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3、我校多數大學生存在着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並對同學們假期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上文中已經提到,大部分的被調查者都具有很高的接觸社會,進行社會實踐的意願,但也有很多人表明自己在假期中沒有了壓力就不想學習。在對於假期計劃地制定以及實施狀況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選擇制定計劃但沒有實施的同學所佔比例最大,達到57.9%。這些調查結果都表明了我校大學生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的問題。很多同學原本對於假期有着非常充實而有意義的設想,但放假回家後卻並沒有實現,這其中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因素。很多同學回到家中就開始過度放鬆自己,懶得出門,懶得學習,呆在家中則只是睡覺、上網、看電視,再加上家長對於上了大學,放假歸來的孩子管教的減少,更是滋長了大學生的惰性。而自制能力差也成為了我校大學生假期生活較為混亂,空洞的一個重要原因。管不住自己,忍不住要上網,看電視,以至於將假期開始前所制定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完全打亂。由於惰性和自制力差,同學們的假期開始陷入毫無剋制的睡覺,看電視,上網之中。

4、大學生心理趨於成熟,更加註重同父母的溝通,同父母的溝通也更加順暢。

在對於大學生假期同父母交流頻率這一問題的調查中,有45.6%的同學選擇假期時同父母經常談心,38.6%的同學選擇假期中偶爾和父母談心,只有15.8%的同學選擇幾乎沒有在假期中和父母談過心。在被調查者中68%的`同學覺得自己同父母的關係如同朋友一般交流無障礙。同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相比,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同父母的關係都較為融洽,這表明進入大學後,同學們的心理都逐漸趨於成熟,開始逐漸認識到父母的辛苦,由於遠離家庭獨自生活,大學生們也意識到應該珍惜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多與他們談心、交流以消除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自己的假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響,佔到了被調查者的59.6%。父母對同學們的假期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在調查過程中通過詢問調查者和總結自己的假期生活我們發現父母對大學生假期生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父母所具有的生活習慣、傳統思想對大學生假期生活的影響。

5、多數被調查者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並不明確,這也對他們的假期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對於是否有一個較長期的計劃這一問題多數人都選擇了沒有,佔到被調查者的54%。多數同學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比較迷茫,這也使得他們的假期很難起到為自己未來規劃作準備的目的。這也使得大學生假期生活缺乏了學習和實踐的動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學生假期乏味的生活狀況的形成。

6、貧困生的對於自己的假期滿意程度相對較高,假期充實度也相對較高。

在被調查的貧困生中有50%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實而有意義,這一比例大大超過了其他的被調查者,而選擇假期計劃中以打工或參與社會工作為主要活動的也佔到了42.9%。這表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假期滿意程度普遍較高,這表明了貧困大學生對於假期的時間安排更為合理,大多數的貧困大學生覺得在假期應該外出打工實踐,而不是整天沉溺於睡覺、上網、看電視之中。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4

為了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的生活質量,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響應市人大常委會少數民族和僑務工作委員會和市民政局的號召,無錫市廣益街對所轄社區已婚少數民族婦女的就業和生活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並形成如下報告。

一、基礎數據

我轄區有12名已婚少數民族婦女,平均年齡39歲,分別來自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其中70%具有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部分從事製造業,少數從事第三產業。個人平均年收入2.9萬元,家庭平均年收入5.3萬元。他們都參加社會保障,但不包括在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內。

二、存在問題

根據調查獲得的基本數據分析,我街道已婚少數民族婦女在就業和生活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a)整體教育水平低

1.一般分析

在受訪的少數民族女性中,平均年齡較低,但教育水平不高。其中只有3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2人具有高中學歷或職業高中學歷,其餘均具有國中以上學歷。根據XX的普查數據,我市XX初只有43.43%的人具有中學文化程度,33.12%的人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與這個數據相比,我們轄區已婚少數民族女性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

2.原因分析

(1)區域經濟因素的制約

無錫作為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教育投入較多,居民文化素質普遍較高。然而,該地區已婚少數民族婦女大多是農民工,她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產出不足。

(2)受教育者個體因素的影響

任何教育都必須通過受教育者的主體活動轉化為自身的自覺要求,以促進其發展。反映在少數民族婦女的婚姻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動力不足。一些少數民族婦女安於現狀,滿足於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學習和求知的內在動力。

②家務負擔重。作為母親和妻子,被調查的'少數民族婦女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做家務,佔用大量的業餘時間,沒有足夠的時間接受再教育。

③家庭經濟困難。因為受教育程度低,經濟收入低,家庭財政緊張,在經濟上無法考慮。

(二)個人和家庭收入低

1.一般分析

接受採訪的大多數少數民族婦女是製造業工人或服務業工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9萬元,家庭年收入只有5.3萬元。據統計,XX市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55381元,城鎮非私營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為48727元,城鎮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34682元。另一方面,我們地區受訪的少數民族婦女的收入遠低於平均水平。

2.原因分析

(1)受教育程度造成的就業困難

在當今社會,知識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雖然教育水平不能與知識和技能直接掛鈎,但企業在僱用員工時不可避免地會將其作為一個參考因素。而且在勞動力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面臨的競爭壓力最大,而選擇餘地較小。所以由於文化水平和技術能力不足,就業競爭力明顯較弱,大多從事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大、工資低的工作。

此外,知識和技能的缺乏,在信息社會中,容易導致信息處理能力不夠的缺陷,使用各種求職信息和設施的機會相對減少。

(2)家庭負擔重,生活壓力大

通過分析數據可以發現,已婚少數民族婦女的配偶也從事低收入工作,這直接導致家庭總收入遠低於平均水平。39歲的平均年齡讓他們又老又小,既要面對孩子的讀書和教育,又要應對老人的養老醫療。與此同時,他們缺乏時間和精力來參加培訓和教育,尋找報酬更高的工作。

三、解決方案

針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基層政府,我們應該少説空話,多做實事,多做好事,採取切實措施,解決這一地區已婚少數民族婦女的就業和生活困難。

1、做好培訓和繼續教育

避免低教育水平和缺乏專業技能“障礙”,必須從根本入手,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考慮到已婚婦女家庭負擔重,該地區企業較多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鼓勵就近就業。街道社區相關部門和培訓機構先與用工企業溝通,根據企業需要,組織學員參加相關培訓,讓學員去企業實習操作。就業企業通過考試取得相關資格證書和培訓證書後,再安排就業,既提高了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又解決了就業需求問題。

2.鼓勵各種形式的自營職業

隨着就業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鼓勵少數民族婦女利用自身優勢創業致富是明智之舉。可以在街道設立婦女創業指導中心,由財政、扶貧、工商、税務、文化、教育、衞生、計劃生育等部門負責人蔘加,為婦女創業提供便利。另外,除了實體創業,還要充分利用崇安電商園區的資源優勢,鼓勵已婚少數民族女性與時俱進,在電商發展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3.幫助解決家庭煩惱

因為女性主要負責照顧家庭、做家務、尊老愛幼等。,在社會支持不足的情況下,一些女性沒有動力和基礎投身於社會工作,影響了她們的職業前景。因此,為了幫助已婚少數民族婦女改變就業和生活困難,政府不僅要在教育和就業方面給予指導,還要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解決家庭對勞動婦女的擔憂,從實際需要中解決合理的需求。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5

大學是學子們夢想的地方,更是大學生創造永恆青春的地方,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大學生活觀進,進而不同人也就成就不同的大學生活,往往成功的人擁有着很令人激勵的大學生活觀,他們在大學期間往往過着積極的生活,而不是像現在的大學生一樣,他們的大學生活步步都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目標,這就是他們的生活,不活在毫無意義的生活怪圈中,我們現在對我校大學生活進行調查,目的是進一步掌握大部分人得生活現狀,進而對他們的生活進行指導,也進一步的審視自己的大學生活,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合理更加的有利於自己的進步,為自己的未來奠定基礎,因此,瞭解大學生的生活的問題尋求解決的對策,為大學生活的生活提供一個很好的對比借鑑。

一.對象及工具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一問卷調查的方式,以本校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2.調查工具

本研究一不記名問卷的性吃就同學們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就同學們關心的問題做了調查。

二.調查時間

調查時間:xxx

三.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同學們的生活現狀,調查的是出了14個問題。

四.調查結果

我們對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電力學院發放了100份調查文件,98%回收,其中大一40份大二60份。

從整體上看,本專業的學生的生活普遍不太合理,有些甚至有些使人驚奇,他們的大學生活沒有很好的安排,導致了自己對大學生活不太看好,針對現在的大學生的生活將近40%的同學對自己的生活不太看好,但他們有不想去改正,,30%的同學有着不太合理的生活,但這些人中有着較好的毅力,他們也漸漸的認識到自己生活的不合理,他們也漸漸的學着去改正。30%的同學有着不叫不錯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才比較合理,而且他們也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生活,進而更適應自己,他們覺着生活充滿陽光。

據統計顯示,幾乎97%的同學都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標,共同的生活習慣,共同的人格魅力等,一起學習生活,共同奮鬥。當然,也不乏3%的獨行俠,這些人得心裏比較內向,不原與人交往與接觸,對大學產生反感,。調查中30%的同學表示自己的師生關係良好,10%的同學出現牴觸心理,60%的人覺得師生關係更融洽,認為大學老師比較難溝通,有代溝。

在學習方面,70%的人都比較勤奮的學習,爭取獎學金和出國深造的機會等,為自己的理想奮鬥,20%人以過科為目的,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者追求,10%的人不學習,此部分一般期末突擊,作弊現象比較嚴重,與有94%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經歷了一個適應期,對於學校的不公平,50%的人選擇了發牢騷,多選擇同學之間討論,22%的人選擇了無所謂,20%人據理力爭,不敢不公平的事情,努力爭取自己的利益。

在大二學生中,70%認為自己在大學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包括生活習慣、為人處世,心理素質以及自控能力等,學到了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並增加了社會實踐能力。他們在大學期間目標較為明確,並有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充實;8%的學生覺得自己虛度了大學生活,網吧、戀愛成了他們大學的主要生活。12%的人兼顧愛情與學業,也不乏系中佼佼者;還有10%的人表示不清楚。

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上自習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餘自習”、“上網、玩遊戲”、“社團活動”三項是大學生課餘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形式。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上網、玩遊戲”、“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兩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網絡在大學生課餘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也鍾情於這種新興的娛樂休閒方式;大學生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學生在分配其他時間(佔所有的32%)具有個體差異性,這主要是由個體興趣決定的。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徵,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餘活動和閒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對文學類課外讀物的興趣,滿足了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生活,並藉以抒發和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達自己對生活憧憬的美好意願和情感,這對他們強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聯繫在一起。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的過多重視,而埋頭於對他人生活的解讀,忽視了自己的現實生活,這也顯然不利於大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

從統計數據看,使用電腦時間過少,仍然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苦惱。儘管各個學校都有微機房和電子閲覽室,但由於南昌航空大學教學資源免費開放力度不足和學生經濟支付能力的限制,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特別是經濟困難家庭的同學,再加上南昌航空大學大一學生寢室沒有聯網,因此大一學生得不到充裕的上機操作和實踐、練習機會。這與信息化社會對當代大學生信息素養有着較高要求的現實存在較大落差,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能高度重視這種現象,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改變這種現狀。

社團是由大學生自己發起、管理、策劃、運行的組織。它的精彩之處就是它更接近我們,更懂得我們的需要;雖然也有些不盡人意之處,但它畢竟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更能理解它的意義。社團活動能夠鍛鍊同學們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同學們的素質,為儘快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做出重要貢獻。加入社團已經成為大學生融入象牙塔的選擇,是培養交際能力的場所,這就是越來越多大學生青睞社團的原因。

五.建議

學校當然是學習的地方,這要求各高校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風”和安靜的環境是一所高校必須達到的要求。當然學習的軟硬件設施都要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要,學校在教學設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學風”形成既有學生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這要求學校要從思想上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努力學習。

大學生趨向於認為課餘時間應由個人去安排,無須學校去管。大學生希望課餘活動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對於大學生課餘時間安排各高校只能採取引導的方式,號召教師在課堂上,在學校的各種傳播媒介採取啟發誘導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積極健從主客觀雙方具體情況來看,大學生課餘時間中存在着學校、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性與學生主觀需求的多樣性的矛盾。大學生希望“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活動,健全各種管理制度來加以引導”,而且大學生也熱切要求能利用課餘時間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參加社會上的實踐活動,從而瞭解社會,培養自己的能力,為日後能有效地勝任各項工作打下基礎。大學生這些主觀需求是當今社會、經濟生活的現實狀況所決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學校對此應予以重視。即使學校現階段的客觀條件還存在一定的制約性,但我們必須作出行動,作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選擇,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改善並創造條件,逐步滿足學生的多重需求。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餘生活。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的一個重要特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響。它不僅僅是充實學生的課餘時間,各種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以“社團”為“基地”展開:各“社團”開展與之有關的各項活動,他的優點是選擇性好,因為他的自主性強。

2、以院(系)為單位開展各種知識競賽與娛樂活動。它的優點是大眾化,沒個人只要感興趣就可以參加。

3、以班級或是寢室為單位展開。這類活動具有靈活性,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條件少。這類活動可以促進同學間增進了解、發展友誼。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6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是全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為了全面瞭解九重鎮留守兒童家庭生活、教育狀況,藉着老師佈置作業的機會,我於暑假在家鄉通過走親訪友調查關於留守兒童問題,特做出如下報告:

一.家鄉留守兒童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1家鄉中的留守兒童不在少數,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在我的家鄉,很多孩子的父母因為家裏貧窮,卻又渴求自己孩子上學,就被迫外出打工掙錢,一般留在家中的孩子只能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相繼為生。基本上在家鄉,每十户人家大概有半數是留守兒童在家的。仔細的想想,在自己小時候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父母外出打工將他們託於奶奶爺爺的。

2一般留守兒童得到的關心少,通過與家鄉里那些留守兒童的接觸,我發現,他們普遍害羞,遇見生人會膽怯,在吃的和穿的方面明顯不如那些家長在家的孩子們。而且由於自己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必然有很多地方沒有深入的關心到他們。比如有時候這些孩子生病了,或者受傷了,爺爺奶奶由於知識的缺乏,往往不能給與他們很好的幫助,可能會導致這些孩子發育不太健康,營養不是太良。

還有就是在調查中,我發現這些孩子往往需要在暑假或寒假才能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那裏去住,真正一年在一起的時間大概只有三個月,所以這些孩子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呵護必然是要少於普通兒童的。就拿我的表弟來説,大概在他上國小時我的姑姑和姑父就外出打工了,原本活潑的表弟變得有些內向,平日裏感覺悶悶不樂,雖然有時候我的爸爸媽媽會給與幫助和關心,但更多的.時候他是和自己的奶奶在一起。我感覺在關心上面,表弟得到的並不夠。

3學習上容易放縱自己,通過詢問和觀察家鄉里的留守兒童,我發現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呈現兩極化,一些自制力強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在,仍能很刻苦的完成學習,最後有很不錯的成績,然而這些都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於自制力不強,平時學習的時候不能夠按量完成,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玩耍的慾望。還有就是因為自己的父母不在家,當遇到難題時,沒有詢問的對象,得不到充分的開導與講解,所以在學習上沒有太高的成績。

關於自己的表弟,現在已經高三了,但通過平時的聊天,我發現他的學習慾望並不強烈,而他的學習也非常的不好,我覺得這和我姑姑,姑父的外出是有聯繫的。

4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較弱,留守兒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誰”“你和誰最親近”“你的心裏話主要跟誰説”“遇到困難你會向誰求助”“誰經常鼓勵你表揚你”5種情況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兒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親、父親和同學朋友,留守兒童則是母親、同學朋友和父親。母親仍是留守兒童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兒童來自父母的支持較弱,而朋輩性傾向明顯,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兒童認為校園裏或周邊有不良幫派團夥,25.7%認為有同學加入不良幫派團夥,分別比非留守兒童高4.3和1.4個百分。老師對留守兒童的支持更多地體現在學習輔導上,情感支持相對欠缺。此外,還有17.6%的留守兒童表示社會支持主要來源是自己,這表明他們感知不到社會支持。

5留守兒童的情感比較薄弱,在我的調查中,我感覺留守兒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誰”“你和誰最親近”“你的心裏話主要跟誰説”“遇到困難你會向誰求助”“誰經常鼓勵你表揚你”5種情況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兒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親、父親和同學朋友,留守兒童則是母親、同學朋友和父親。母親仍是留守兒童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兒童來自父母的支持較弱,而朋輩性傾向明顯,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兒童認為校園裏或周邊有不良幫派團夥,25.7%認為有同學加入不良幫派團夥,分別比非留守兒童高4.3和1.4個百分。老師對留守兒童的支持更多地體現在學習輔導上,情感支持相對欠缺。此外,還有17.6%的留守兒童表示社會支持主要來源是自己,這表明他們感知不到社會支持。 6留守兒童的性格容易偏離正軌,通過與自己鎮上的留守兒童一起玩耍,我發現在他們的成長中缺少親情。尤其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成長中的心理需求無法滿足,造成不少留守學生孤獨、自我封閉、情緒異常、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甚至產生仇視心理。

我覺得性格上的缺陷在以後步入社會時會變得非常突出,如果留守兒童的性格不加以正確的引導,或許會對他們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和影響。

二.我自己對於留守兒童出現這種情況的思考

1 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護人眼裏,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護責任不明確。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裏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衞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滯後,尤其是邊遠山村。因此,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脱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脱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認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 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於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隱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歧視農民工子弟。我覺得留守兒童的心理可能有自卑現象,這使得他們見人比較怯場,再加上別人的歧視,在這麼弱小的年齡卻要承受這麼多的東西,確實格格不入。

三.我的建議:

我覺得吧,父母掙錢都是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然而這種留守式的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沒了茁壯成長,掙再多錢又有什麼用?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想日後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道路上誤入歧途,或者得不到完善的健康心理,就應該儘量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儘量避免留守,陪着自己的孩子成長,教他們如何做一個健全的人。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7

為了解縣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國家統計局銅鼓調查隊於近期開展了“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專題調研,在全縣隨機抽取10户低收入家庭(城鎮4户,農村6户)進行入户調查,通過進村(居)委會了解、整體觀察、與居民面對面座談交流等方式,剖析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生活狀況,瞭解他們當前的實際困難、獲得政府救助以及有何訴求等情況,旨在如實反映低收入居民的實際情況,呼籲政府及社會更加關注低收入羣體,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持救助水平,提出促進低收入羣體增收的對策建議。

一、低收入家庭基本情況

1.人口和勞動力情況。被調查的10户樣本户主平均年齡52.5歲,最大的75歲,最小38歲;總人口39人,户均3.9人,60歲以上人口9人,在校學生12人;勞動年齡內人口16人,其中因病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3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人,臨時或無固定就業人口12人,户均僅1.2人。

2.居住情況。10户樣本户户均住房面積97.2平方米,人均24.9平方米,其中城鎮户均61.5平方米,農村户均121平方米,;從房屋來源看,自有住房8户(其中1户為兄弟贈送),租賃、安置公房各1户;從建築年代看,上世紀70年代以前建築的老房屋4户,80—90年代建築的5户,近年建築的1户;從結構看,土坯房3户,磚瓦結構4户,磚混結構3户。

3.經營土地情況。4户城鎮居民無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積;6户農村居民承包耕地25畝,户均4.17畝,實際經營耕地的'只有3户共13畝,其他因無勞動力轉包他人耕作;6户經營山地81畝,户均13.5畝。

二、家庭貧困原因分析

總的來説,低收入家庭困難因素主要是因病或傷殘以及年老而喪失勞動能力、下崗失業或無穩定就業,導致無收入來源,此外就是因病因突發事故致貧。從10户樣本户情況分析,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3人,其中2人是户主;因意外事故受傷,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人,其中5人為户主;家庭人口中患有重大疾病的3人,年老且無子女贍養的老年户1户2人。

城鎮低收入居民中,由企業改制下崗職工6人,下崗職工年齡都在50歲左右,再就業比較困難,基本都是從事臨時性的務工,有的因工傷或意外事故導致身體傷殘,不能從事重的體力勞動,無固定就業,報酬水平都偏低,支出壓力大,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顯得十分困難。

農村低收入家庭中,主要致貧因素有,一是家庭主要勞動力因突發事件導致病殘而喪失勞動能力,失去了家庭經營或務工的主力而致貧,二是家庭人口患重大疾病,長期負擔高昂的費用而致貧,三是年邁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子女贍養的老人,此外也存在有發生災害性事故致貧的情況。

三、家庭經營和收支情況

家庭經營情況。城鎮低收入家庭沒有承包耕地、山地,也未從事任何的二三產業經營,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則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務工,一種是受僱於個體户,獲取每月800—1000元不等的報酬,另一種是自由擇業,在自發勞務市場從事勞務性服務,如三輪車、建築小工、臨時僱工等,獲得不固定的勞務報酬,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農村低收入家庭中,沒有經營非農產業,或多或少有些農業經營,低收入家庭由於缺少勞動力,即使有承包耕地也無法耕種,也僅有一部分是自家經營,但主要還是靠僱工,投入高,收益就小,其他農户則進行轉包,收取每畝100斤稻穀的租金;山地面積資源不足,經營效益低;農村家庭都自行生產一些蔬菜,或飼養少量的家禽,以滿足生活需要,以此來減輕生活壓力。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8

而對於黃伯昌老人來説,鄰居都是些上班族,所以他只能求助於鄉里,倔強好強的他説:“認識的一個鄉里住得離我家不近,偶爾他會問我要不要幫忙,有沒有困難,但真是有困難了打電話過去,等他趕過來,恐怕也不及了。”

原因

我家公園的花朵原來都是五顏六色,泌人心脾,小草、小樹嫩綠嫩綠,像一片“綠色的花園”,每天散步在公園裏,會讓我們心曠神、十分得意,讓你感覺到大自然的美麗。

可盡幾天我早晨來時,發現天空灰濛濛的,公園的花的花瓣沾滿了灰塵,小草、小樹都顯得很失落,在放學的路上,不時會聽見一些老人的咳嗽聲,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調查。

交通問題不僅加劇看病難,老人們領農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邊遠地區的“空巢老人”到銀行替發點領款,所領資金還不夠往來車費。交通條件較好的王仙鎮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鎮裏領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車費。

對於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並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羣之一。

調查

我統計了一些數據和環境調查,還畫了,拍了照。

手洗輕便的衣服,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以站樁的姿勢在洗衣池前站定,既鍛鍊腳力,又可使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的腰部和背部放鬆。雙手同時搓洗衣服,節水節電的同時鍛鍊了手指靈活性和左右腦的協調能力。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為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為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為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眾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xx位於延安市南部,屬省級貧困縣,總面積4182平方公里,轄8鎮2鄉 1個街道辦事處3個社區服務中心、240個行政村,總人口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2萬人。XX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49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在公路邊,小樹的枝葉上都是灰塵,空氣裏也有灰塵和二氧化碳。人們生病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空氣。現在人們都不愛上街、出門,出門都要戴上口罩。

分析

空氣不好人們都出門戴口罩。大多都是汽車的尾氣和工廠排放的廢氣。

另一個就是我們每天要看電視用電腦,這些家電都耗費電能,電能的生產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

結論

排放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有:

1.有的人為了圖方便就開汽車去上班。

2.有的工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為人父母要切實負起責任,給“留守生”更多的關愛: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就算不能經常回來也要經常通過電話和孩子溝通,要千方百計的讓孩子體會到家的温暖,讓他們感覺到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一樣很愛他們,心時刻在自己身上。有條件的儘量將孩子接到身邊上學,給予更多的關注,沒有條件的,可以父母雙方之中留一個在家中陪孩子上學,若是都不在身邊,寒暑假應該抽時間多多陪陪孩子,父母的關心,親情的温暖,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措施都不可比擬的。

家庭養老是我國的傳統養老形式。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親人的關愛。要加強“孝道”文化宣傳,弘揚傳統美德。要通過“尊老敬老養老”典型培樹宣傳、“孝敬主題教育”等活動,大力倡導尊老敬老養老之風。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未來” 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制訂優惠政策,嚴格獎懲措施,如給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添休假期、對不承擔贍養義務的子女給予一定媒體曝光等,鼓勵子女關愛老人,使子女應承擔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都有了很大變化。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特殊消費羣體,他們的消費在社會大背景的影響下日益多樣化、超前化、現代化。

3.有的`人亂仍廢電池。

4.有的人亂扔垃圾袋。

建議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為我們能生活在一個低碳的環境而努力!

扶持少數民族聚居的鎮、村發展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一直是南京民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長期以來,由於國家和省現有的民族工作相關法規只明確了民族鄉的設立,在民族村的設立上較為模糊,這就使得一些少數民族人口較多但又不在民族鄉或享受民族鄉待遇的鎮所轄範圍內的村無法享受到有關扶持政策帶來的實惠。為此,條例中參照江蘇省關於民族鄉的設立條件對民族村的設立進行了明確,目的是希望讓更多符合條件的村都能夠享受到國家、省、市的幫扶,從而讓更多的農村少數民族羣眾脱貧致富。

讓我們一起低碳生活吧!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9

昨天(13日),天津市民政局發佈《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由天津市老齡辦和天津財經大學統計系完成的報告顯示,截至XX年底,天津市60歲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達到215.42萬,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達到30.66萬。同時,天津市經過調查估算的失能老年人總數約為14.33萬,佔老年人人口總數的6.65%。預計到20xx年,天津市失能老人數量將超過20萬。人口老齡化,特別是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四化疊加"的現象,正在考驗着每一個家庭的承受力和天津市養老服務體系。

據測算失能老人超14萬

據悉,為了解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狀況、生活照料和護理的基本情況以及照顧者的狀況,為政府和有關部門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探索長期護理保障制度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參考,天津市老齡辦與天津財經大學統計系合作進行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調查涉及濱海新區、和平區、河西區、河北區、紅橋區、北辰區、西青區、寶坻區、靜海縣、寧河縣等10個區縣,42個街鎮,142個社區(村),880名失能老人。

根據樣本結果,可估算本市失能老年人佔老年人總數的比例為6.65%。可計算出,到XX年底本市失能老年人總數約為14.33萬人,且農村失能老人比例高於城市失能老人。按本次調查測算的失能老人佔老年人的比例6.65%計算,到20xx年,本市將有失能老人17.09萬人;到20xx年,將有失能老人21.48萬人;到20xx年,本市將有失能老人22.34萬人。

重度失能者佔36.82%

市老齡辦副主任郭寧介紹,本次調查對象界定的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齡在60歲及以上,由於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日常活動必須由他人協助或者完全依賴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的'老人。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分析,吃飯、穿衣、上下牀、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調查結果顯示,輕度失能老人佔總樣本的47.79%,中度失能老人佔15.38%,重度失能老人佔36.82%。平均失能時長為7.37年。其中5-XX年的最多,佔25.98%,其次為10-20年,佔19.55%。通常隨着年齡的增加失能程度有所加強;女性老人略多於男性;城鎮的重度失能老人比例高於農村,輕度和中度失能老人的比例則低於農村。

受訪老人中患高血壓的比例最高,達到61.66%;其次是心臟病/冠心病,也已過半數(51.45%);位列第三位的是腦血管病(含中風),佔49.18%;另外患糖尿病、頸/腰椎病、關節炎、青光眼/白內障、骨質疏鬆及耳聾的老人比例也較高,分別佔20%-30%左右。

九成失能老人不願去養老院

被調查老人中,93.59%的不願意住養老機構,而他們的子女也不願意送老人去養老機構,怕被周圍人認為"不孝順"。同時,由於老人的收入低,決定了其不可能支付太多費用入住養老機構。

有意願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近一半老年人只能支付每月1000元的費用。而以某國辦養老院收費標準為例,失能老人每人每天護理費45-90元、牀位費26-150(8人間、4人間、2人間、單間收費不一),伙食費19元,按失能老人最低護理標準45元/天、8人間計算,一位失能老人每月所需最低費用為2700元。社會力量辦的養老機構收住一位失能老人的費用一般在4000-4500元。這與失能老人所能承擔的費用差距較大。

部分受訪老人表示自己生活比較困難,需要子女或親屬經濟上的資助。不願意或沒有能力購買一些保險保障服務或是養老服務、保健品等,對自身健康方面的"投資"很少。

照顧者平均年齡59.47歲

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佔53.22%,享有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佔35.44%。

58.79%的受訪老人表示就醫不太方便,24.4%的老人説一般,16.81%的老人表示就醫方便。有3.42%的老人去年使用過家庭病牀服務。

受訪老人XX年上半年用於醫療方面的平均支出為11368.46元,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平均支付了5248.18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平均支付了553.47元,子女或親屬平均支付了1784.20元,自己平均支付了3569.05元,商業醫療平均保險支付了5.06元,醫療救助平均支付了9.71元,其他來源平均支付了247.54元。

《報告》顯示,86.1%的失能老人由配偶、子女或親屬照顧。而失能老人的照顧者,平均年齡達到了59.47歲。照顧者每天照料老人的時間達12小時以上的比例最高,佔到71.75%,有82%的照顧者表示每週照顧老人時間多於5天。受訪照顧者中,40.35%的人會經常性出現"身體疲倦、睡眠不足、體力無法負荷"等身體不適症狀;37.58%的人會偶爾出現身體不適。

居家養老要進行多項改革

市老齡辦副主任郭寧介紹:在家庭規模小型化,尤其是獨生子女家長進入老年以後,家庭急需社會提供有效的支持。應對這一挑戰,需要家庭、社區、養老機構、社會力量、政府共同構建積極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地推動養老服務發展來破題化解。

天津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趙偉介紹,目前天津市已對高齡經濟困難老人在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的基礎上,增加居家養老護理補貼。經評估認定後,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按照輕度、中度、重度照料等級,每月可領到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共計150元、200元、400元。可以用於支付居家養老政府購買的服務,也可以在入住養老機構時作為費用抵扣。

本市還將對已建的日間照料中心按照"4+4"模式開展實施改革,逐步完善其功能。一個"4"指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專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志願者參與"的運營機制,由政府購買服務,街道(居委會)監管,委託社會組織、養老機構、村委會運營,實現"管辦分離"。第二個"4"指試點日間照料中心需具備呼叫、配餐送餐、家政服務、便利店4項基本功能,重點對行動不便、空巢和失獨等老年人開展養老服務。日間照料中心由過去主要面對自理老人,逐步調整為主要面向半失能老人。今年全市所有區縣都將拿出2-3個日間照料中心作為運營機制改革試點,每個日間照料中心都要拿出10張左右的牀位,面向半自理老人進行護理。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0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他們在為城市建設和發展及農村經濟發展、家庭收入做出貢獻的同時,其子女的教育問題已凸顯出來。外出打工農民大多是青壯年,子女正值學習階段,多數被丟給爺爺奶奶或親戚照顧,這些“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狀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前不久,內蒙古赤峯市婦聯、赤峯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就赤峯市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在松山區,敖漢旗、巴林右旗發放調查問卷700份,收回有效問卷700份。同時,婦聯的工作人員又在松山區、寧城縣入户走訪了部分留守兒童及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與部分留守兒童及監護人進行了座談訪談。結果發現,農村留守兒童中:22%有暴力傾向,36%學習成績差。

調查顯示,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有三種情況:一是隔代監護型(佔73%),即由祖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託管的方式;二是親朋監護型(佔20%),即把孩子託給親朋好友,叔嬸、姑舅或要好的朋友。監護人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學業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對於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卻很少關注,一切順其自然,順其發展。三是自我監護型(佔7%),即由於沒有上面兩種條件,或其他原因,監護的責任就成了孩子自己,根本就談不上家庭教育。

這些留守兒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親情的缺失,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在對700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後發現,35%的父母經常給孩子打電話;8%的孩子經常給父母打電話; 15%的父母經常回家;3%的孩子經常去看父母;9.6%的不經常聯繫;8%的孩子竟然沒有父母電話;14%的孩子不知道父母打工地址;37%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出去後再也沒回來過的佔1、6%。 留守兒童強烈渴望與親人情感交流,11%的孩子變得膽小;14%依賴性強;不善交往的7%。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的養成,導致行為偏差的出現。由於種種原因,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幾乎是空白。由於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行為偏差,甚至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在對700名留守兒童的相關調查中發現,在難過、孤獨和苦悶時她們無法發泄,29%的想唱歌或做其它娛樂活動;25%的想看電視;3%的想上網;0.9%的想吵架罵人;0.1%的想離家出走;心裏有吵架、罵人、打架衝動的有22%;另外,受打工家長的影響,留守兒童易產生“讀書無用”的思想,出現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成績普遍較差。700名留守兒童中,有36%的孩子學習成績為較差。由於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對外界不願意接觸,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不同程度的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父母不在家,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説,得不到較好的正確的指導和幫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們生理上的正常發育,有的在心理上留下了很大的陰影。因為自律能力很差,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護人之間關係特殊,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調查中發現,許多留守孩子在家裏不聽話,在學校道德品德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説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監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難以控制。

同時留守兒童的安全也有很大的隱患,多表現在上學路上,因為農村撤鄉並鎮,多數孩子學校與居住地較遠,一、二年級的孩子坐出租車(費用70元/月,午飯2元/天),稍大些四、五年級的孩子起早貪晚騎自行車上學或步行,路途上有不安全因素存在。

針對發現的問題,婦聯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與措施:

一是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地方,當地政府要充分利用撤鄉並鎮、農村教育佈局調整等有利時機,充分利用閒置資源,成立“留守兒童學校”或在學校、社區、嘎查、村成立“留守兒童家園”、“留守兒童監護人指導站”。全面細緻地對轄區內留守兒童進行摸底登記造冊,培訓離退休教師、幹部等“五老”人員,成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成長顧問”,定期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定期與其談心、上心理課,陪伴留守兒童成長。在“留守兒童家園”設心理輔導室、學習輔導室、娛樂活動室。“留守兒童監護人指導站”要定期授課,利用留守兒童父母返鄉之際,或利用寫信等形式,給他們傳授有關知識,讓他們及時瞭解掌握孩子的心理、學習、生活等方面情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增強其監護人的責任意識。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利用網絡讓親子定期視頻見面,以加深留守兒童對父母的依戀,解決留守兒童因親情缺失、分離焦慮而導致的性格、人格方面的障礙。

二是強化社區家長學校的辦學功能,擴展留守兒童家長學校內容。各級婦聯要充分發揮優勢,利用現有社區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繼續開展“爭做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的“雙合格”家庭教育實踐活動。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教育,通過社區家長學校,使他們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更好地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要動員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開展“愛心媽媽”認領留守兒童活動,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讓“留守兒童”真正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三是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為留守兒童提供健康成長的環境。由於農村教育佈局調整,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選擇了寄宿制。寄宿制使得教育部門承擔起了越來越繁重的監管責任即第二監護人的職責,並已成為全方位監護學生的主陣地。老師已不僅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學生建立起依戀關係,這樣才能彌補留守兒童因親情缺失而導致的心理、性格、品格問題!

四是從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和親子溝通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有一個人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建議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孩子已經上學,而又沒有相當可靠的人作為監護,最好就留一個在家監護孩子,保證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帶到務工所在地上學,如果條件不允許,則要改變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與孩子經常性的聯繫。

五是建立農村社區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體系,充分發揮村(社區)的教育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絕大部分村(社區)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得村(社區)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髮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隨着農村進城務工人口越來越多,舊的家庭成員長期穩定不變的家庭結構已經打破,新的家庭成員經常性缺位的家庭結構已經開始形成。原來那種穩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過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來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的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等村(社區)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為迫切。同時,現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村(社區)教育和監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一是因為基層黨政機關人員有大量富餘人員,中國小校有大量退休人員,他們大都能勝任中國小生監護、教育和生活料理等工作。二是部分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家庭經濟相對較富裕,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建立某種機構,來管理和監護其子女,使他們能安心在外務工。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1

隨着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上網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如何引導大學生合理運用網絡資源,進行積極的網絡交往,樹立健康的上網理念,構建有益的網絡環境,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為更好地瞭解高校大學生網絡使用狀況,積極探討大學生使用網絡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和方法,我們對我校10個學院的160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高校大學生網絡使用的基本現狀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擁有自己的電腦並選擇在學校上網,僅有6.6%的同學選擇在網吧上網。在網絡使用時段分佈上,46.9%的學生主要在晚上和凌晨上網,29.5%的學生每週網絡使用量超過15小時,24.9%的學生每月上網花費

在50元以上。在上網目的中,娛樂消遣的用途,如聊天、玩遊戲、看影視劇等佔很大比例,僅有28.6%的同學上網是用於學習,13.9%的同學用於情感交流。這從側面反映了高校一部分學生生活空虛的一面,他們對網絡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很少進行户外活動或通過其他方式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

二、網絡使用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

網絡使用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影響調查發現,35.5%的學生曾在網上參與過愛心募捐或愛國簽名,44.3%的學生表示收到網上不良信息不會支持。這反映了網絡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另一方面,網絡也對大學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有47.2%的大學生在網絡交往中經常匿名,26.1%的人曾轉發或跟帖支持網上不良信息。這勢必會降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影響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網絡使用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

了便利,也豐富了其內容。有26.1%的同學表示通過網絡交往,增進了彼此的友誼,豐富了自己的人生。同時,有58.1%的同學表示自己在網絡交往中填寫的個人資料不真實,5.9%的同學認為通過網絡交往自己的友誼疏遠了。可見,虛擬的“人際交往”使得一些大學生失去了與他人、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網絡使用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對網絡持肯定態度,認為網絡為自己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求知途徑。不過,網絡的使用也影響了大學生的學業。表現為:多數同學上網只為打遊戲或聊天、看影視劇,僅有28.6%的同學上網是為了學習。被調查者中,有59.9%的同學表示自己無法控制上網時間,50.7%的同學曾有過晚上過度玩電腦影響第二天學習的經歷。

網絡使用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一些學生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導致睡眠嚴重不足,或因上網而不按時就餐,極易形成心理錯位和行為失調,更嚴重的導致網絡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睡眠障礙、自我評價降低、社會活動減少等。這些心理障礙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放棄學習,不想與人交往等。調查顯示,35.5%的同學認為過度上網對身體影響最大,35.2%的同學認為過度上網對學業影響最大,20.2%的同學認為對心理影響最大。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2

這個暑假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報告,報告名是《西部農民生活狀況》,在這個調查中,我主要採取了詢問的方法,走訪了十幾户人家。

通過點查發現,農村人口的收入是十分微薄的,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靠打麻和打穀子,雖然麻的價值十分可觀,但是你可曾知道農民要為此付出多少的勞動。

調查時,正處於酷暑時期,農村每家每户都在打麻,我的大伯蔣貴民,他們打麻時每天早上2點鐘起牀剝麻,大約六七點中,他們又將剝好的'麻揹回家,用農具麻刀,把青麻上面的皮去掉,為此他們都十分疲憊,一年到頭也只打了七八百斤麻,每斤青麻市場價格為4元。一年打的麻也就賣了三四千元。加上一年打穀子3000斤,每斤7毛錢。全家一年吃1000斤,剩下的大約能賣1500元。兩者相加也就5000來元。如果家裏的孩子考上了大學,那麼他們將有兩種選擇:1、家中的人就外出打工2、孩子輟學。很多農民因為在家鄉閒不住,認為當農民的收入太少了,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外出打工。使孩子從小缺少父母的關心,形成孤僻的性格。

我的表哥李仁鵬今年考入了我們石河中學,但他沒有來讀,因為他算了一筆帳,他只算了三年的學期,每學期讀8個月,三年24個月,一週50元,算下來,就要4800元,平均每年光生活費就要花去家裏近半年的收入,所以他沒來條件相對較好的石河中學。而去了雙橋中學。對他來説是多麼可惜啊。

通過調查我發現農民的生存條件並不樂觀。只有像華北地區一樣要高科技農業才能改變西部農村落後的面貌。如今聯合收割機已經開進了農村,我相信不久以後,農民的日子將會逐漸的好起來。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3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內,新生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新生作為學校一股新的力量,他們對學校開展活動,組織建設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瞭解新生的思想動態,我部門通過隨機調查的方式對新生的思想動態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大部分新生的心態都比較積極,學習態度端正,人際交往和諧,有堅定的理想和目標。但是也發現了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缺少學習動力,缺乏遠大理想等問題與現象。

今年寒假我來到了清華同方售後服務部實習,因為家裏的電腦出現故障卻不知道怎麼處理,只能等專業人士來解決問題,本身我就對電腦很感興趣,經朋友介紹就來到這裏實習。

一、在學習方面

大多數同學都比較積極,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下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關注政治時事與新聞。但是仍然有有一部分同學對大學的學習不是很重視。緊張的高中生活和沉重的大學聯考壓力使他們普遍產生了一種擠過獨木橋後的放鬆感。沒有意識到在大學學習的重要性。產生了一些享受輕鬆生活的消極思想,思想上的懈怠直接導致了行為的散漫。主要表現為上課睡覺,玩手機現象嚴重,作業抄襲現象嚴重,對待考試態度不端正,有一部分同學抱着“不求高分,只求不掛”的心態,還有些學生頻繁上網,沉溺於網絡遊戲而無法自拔。

二、在生活方面

所要達到的預期成效:我們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一個細緻的調查,要將調查中瞭解到的情況和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而後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充分正確的認識其本質,而後用以指導我們的實踐。並且通過此活動引導部分學生轉入正軌,調整好心態,愉悦的在大學學習。以下是調查的具體情況:

大多數同學有着積極樂觀的心態,喜歡交友,在大學中積極的表現自己,踴躍參加各類社團與活動,磨礪自我,但是有一部分同學產生了一些負面思想。因為剛剛進入大學,一些同學有點不適應。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自己無依無靠,遇到的阻礙比較多,再加上與同學,舍友相處不是很順心。於是就產生了一種自卑與孤獨的心理,感覺自己什麼事情都處理不了,也處理不好與同學朋友相處的問題。於是怨天尤人,唉聲歎氣。這樣更難融入集體。也容易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

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為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三、在消費心理方面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道德模範。

學生思想主流是以節儉為主,控制自己的日常消費,有些同學勤工儉學或者在外面找兼職來減輕父母的負擔。 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合理的消費思想存在。一些同學認為自己度過了艱難的高三,來大學就應該好好享受一把。於是經常性出現在飯店,網吧,ktv等場所。出手闊綽,不符合大學生的應有的表現。還有一些同學的攀比思想嚴重,認為自己不應該比別人差。平時購置物品都是以名牌為主,不求物美價廉,只求品牌響亮。

四、在理想方面

經調查,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與計劃,但是還有一部分同學對自己以後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對以後的生活比較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整天渾渾噩噩的過着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多餘的活動來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經歷。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大,大部分同學都比較關心自己以後的就業問題,開始為以後就業做準備,閲讀相關書籍,查閲相關資料,來豐富自身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但是有一些同學面對激烈的競爭,索性放棄,開始放縱自我。

一般來説,整體策劃對企業自有資源評估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1)企業的人力資源分析(2)企業的財力資源分析(3)企業的物資資源分析(4)企業的技術資源分析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作為學生幹部的同學,應該多多與其交流和溝通。用自己的心去貼近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 温暖。也可建議他們去和相關的老師交流,及時糾正這些不健康的思想,避免其走上歧途。

作為大學生,應當多多瞭解時事,瞭解國家政策。要用平和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去關注形式的發展和變化。培養自己的集體榮譽感,積極參加學校,系部,班級組織的各類活動。充分利用自己的在校時間,積累知識,拓展素質,提升技能,為自己以後在社會上的競爭增加籌碼。多多與老師學長交流,學習他們的經驗,融合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從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現在社會上的競爭主要看個人能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當多出去走走,開拓自己的眼界,也可以為自己找一份兼職,在鍛鍊自己能力的同時積累經驗,即有了經濟補貼,又可以提高自我,何樂而不為呢?大學生更應該樹立良好的心態,以自信的姿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作為一個在校學生,我們更應該把自己的學習放在首位。知識才是自己手中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的考試不單單是要求及格,更應該向着更高的目標去努力。做一個優秀的學生。

(4)企業凝聚力減弱。隨着市場經濟制度逐步確立,企業員工和大多數社會成員一樣,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在思想意識上佔據了主要位置,相當一部分職工對企業和個人的前途擔憂.職工主人翁意識淡薄,企業凝聚力在減弱。

一是深入調研抓謀劃。要求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要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認真回顧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嚴守六條戒律,改進幹部作風”主題教育實踐等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開展走訪、發放徵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的調研,瞭解基層黨組織工作現狀、基層黨員思想動向、基層羣眾所需所盼等,明晰思路,從嚴從實抓好學習教育的謀劃落實工作。

總之,大家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的,積極的。但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夠忽略,要及時的加以改正。我們希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大家能夠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以更加昂揚的姿態來面對我們美好的明天。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4

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的特殊羣體,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單位為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他們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他們的孩子入學不得不“打游擊”;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幹着重體力活的他們,希望靠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價值,成為被人尊重的獨立的人,能夠像“城市人那樣”活着……共青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 xx百萬外來務工者活得好辛苦。

時下正值酷暑難當的季節,大多數市民呆在空調房裏享受清涼,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體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卻極難過。他們遊離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他們跟農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徵?他們有什麼煩惱?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他們?記者日前對他們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較全面的瞭解。 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牀。在長江路拆遷工地,記者看到了不少年輕民工,與城市同齡人相比,酷暑下他們的日子要艱難得多。他們幾十個人睡在用木板拼起來的牀上,不少人沒有蚊帳和電扇,更沒有衞生間,要洗澡只得避開其他人對着水龍頭的水衝,內急了只得跑到離工地數百米的公廁去。晚上10點多鐘,記者經常看到他們三三兩兩地睡在馬路邊上,他們告訴記者,幾十個人睡在一起太熱了,出來起碼透點風。 境況類似這樣的年輕民工數不勝數。賓館飯店的服務員、小區保潔員、建築工地的工人、理髮店的理髮師……這些在千千萬萬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來自外地,幹着絕大多數城市人不願乾的活。團江蘇省委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xx有120萬外來人口,他們絕大多數從事建築、飲食、美髮、保潔、經商、收舊等行業, 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

據瞭解,在xx100多萬外來務工青年中,30歲以下的佔了82.2%,他們中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達55.7%,未婚青年佔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過3個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過職介所介紹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過親朋好友來到xx打工的。

在成賢街一施工工地,每逢下雨無法施工的日子或者晚上休息時間,這些年輕的外來建築工人就三五成羣地聚在8人一間的宿舍裏打牌聊天或是看些武俠類的'電視連續劇。一名去年高中畢業來自淮安的20歲打工者小黃説,自己其實挺想繼續學習的,但家裏沒錢,考分相差又太多。為了減輕家裏的經濟壓力,他出來當了建築工人,但一看到東大學生去教室和圖書館學習,自己就感到心酸。好不容易把老闆發的零用錢湊了200元,就跑到南圖辦了張圖書證,在別人睡覺或打牌的時候去看看書,感覺自己還有點追求。 據小黃透露,周圍的打工者閒着無事不乏光顧黃色錄像廳的,有的甚至把掙的血汗錢花在街頭洗頭店等不正當場所。言談間,小黃顯得很擔心。他告訴記者,自己最大的理想是掙點錢幫助家裏弟妹上學,自己再學點技術到蘇南找個好工作,比這樣單純賣力氣好多了。他非常希望在xx能有為務工青年服務的培訓職介機構,他認為,大城市的信息和技術比農村好多了。團省委的一項調查反映,67.1%的進城務工青年認為業餘文化生活枯燥無味,同時沒有人關心他們,他們感覺像四處漂泊的浮萍。 絕大多數沒簽用工合同 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及“您希望團組織對您提供哪些幫助”時,有30.1%的務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據省勞動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外來務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穩定,56%的人未籤勞動合同,52%的人加班後沒有勞動報酬。

在務工青年工作的單位中很少有提供條件尚可的宿舍的,xx雨潤食品有限公司對1000多名外來務工青年建了宿舍樓,對他們實行公寓式管理。但,像這樣的公司目前只有極少數。大部分務工青年是跟同伴五六個甚至10多個租住在城市接近農郊的邊遠處。外來務工青年的子女上學也成了大問題,由於工作不穩定,他們的孩子入學不得不“打游擊”,很多務工青年子女就讀的外來務工子弟學校,既無法跟城市學校相比,又無法跟他們家鄉的學校相比。儘管務工青年總體法制意識不強,但大部分人都懂得培訓和學習一門技術的重要,他們反映,找工作時,沒有技術只能出賣勞力。一般用工單位很少會對他們進行培訓,都要有現成的技術才會錄用他們。

令人欣慰的是,外來務工青年羣體正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共青團江蘇省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團委正在着手實施“千校百萬”計劃,為進城務工青年的就業、户口變遷、子女入學、生活居所等方面提供幫助,為他們的勞動安全、工資發放、權益維護搖旗吶喊。進城務工青年中的團組織正逐步建立,鼓勵務工青年回鄉創業的政策也逐步出台,各種各樣的“打工之家”、打工者讀書俱樂部、旗牌協會、青年文化廣場等正一批批湧現……

我們有理由相信,外來務工青年將引領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走向市民化道路。實現農村包圍城市,最終達到全國人們共同富裕的目標。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5

一. 前言

寒假到了,新年快要到了。我們終於可以快樂過一個美妙的假期了。可是,我們怎麼才能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寒假呢?

詢問了班裏的同學,我發現大家的計劃無非是拜年、做作業或是上網之類的,大多數同學都覺得放寒假沒什麼有趣的。那麼這個寒假不是沒有意義麼?我不免有些擔心,大家能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呢?

調查時間:20xx/2/4

調查地點:瀏陽

調查目的:為了瞭解國中生寒假生活內容,找出問題,提出建議。 調查對象:國中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詢問周圍人

調查人:瀏陽藝術學校

二.正文

1.調查情況:我在街上找到50名中學生,分發了50份問卷。問卷內容如下:

(1.)您在寒假中經常做哪些事?( )

A.寫作業 B.看電視 C.玩電腦遊戲 D.户外活動 E. 玩手機 F.讀書 G.其他

(2.) 您在寒假中是否有詳細制定的計劃?()

A.是 B.否 C偶爾

(3)您是否會認真按計劃完成作業及其他事情( )

A.是 B.否 C偶爾

(4.)您對寒假中的學習抱有怎樣的心態?( )

A.作業太多,不得不做.

B.只要完成作業,其他什麼也不用做

C.家長讓我做練習,上輔導班,我會去,家長沒説就算了

D.自主多做一些練習,自己要求上輔導班

E.其他

5.您認為寒假期間的生活應傾向於什麼?( )

A.學習 B.娛樂 C.休息調養 D課外興趣愛好及特長的培養

2.調查結果:在問題1中30%的學生選擇了A做作業,20%的學生選擇了B看電視,28%選擇了玩電腦,5%選擇了D户外活動,10%選擇了E玩手機,5%選擇了F讀書,12%選擇了G其他

在問題2中25%選擇了A是,45%選擇了B否,30%選擇了C偶爾 在問題3中20%選擇了A是,35%選擇了B否,45 %選擇了C偶爾 在問題4中25%選擇了A,45%選擇了B,20 %選擇了C,10%選擇了D

在問題5中16%選擇了A,42%選擇了B,24%選擇了C,18%選擇了D

3.調查分析: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多數的學生的寒假都毫無計劃可言,都是過一天算一天,少數學生制定了計劃,卻很少去執行,只是做個樣子而已。有些學生是在家長的下才學習,並非自願。

大多數學生認為寒假只要做完作業而已,其他的學習就不管了。但也有少數學生給自己定下了別的學習任務。大多數學生認為寒假是用來玩的,用來休息的,不用管學習了。大多數中學生的寒假就這樣虛度了。看來,中學生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這是一個問題啊!

4.寒假建議

(1) 制定寒假生活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學生只有早做計劃、合理安排,才能度過一段快樂而又充實的`寒假生活。馬老師説,同學們在寒假第一天,可以嘗試寫一份學期總結,回憶一下在剛結束的這一學期中都學到了些什麼,有哪些收穫,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應該在假期中反思改進的地方。第二天,可以寫一份寒假計劃書,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時間,當然時間安排要有科學性,過緊過鬆都會影響寒假的生活質量。有了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同學們就會成為時間的主人。在寒假最後兩天,大家再寫一份假期總結,問問自己在假期中有哪些新的收穫,那時,也許你會對自己説:“這個寒假,我過得很有規律、很充實。”

(2)禮儀教育不可忽視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寒假期間,同學們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收集了解過年的禮儀和風俗,並在過年時自覺遵守。同時,要學習一些交際用語和待人接物的方法,為自己以後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尊老愛幼,探望長輩。在寒假,同學們應該和父母趁着春節,看一看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向他們拜年、問安。

遵章守紀,注重公共場所秩序。寒假期間,同學們外出乘車、騎車要注意交通禮儀。乘坐公共汽車要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座;到影劇院看電影、看戲不要吃有殼的食物,不要大聲嬉鬧和喧譁,演出不結束不能隨意離場,不要起鬨、尖叫;公園、車站等場所不要隨地吐痰、亂踩草坪、亂摘花木;購買商品要尊重營業員和他人。要力求做到時時處處講究“禮貌、禮讓、禮儀”。

(3)溝通親情培養愛好

平時,同學們忙着上學,家長忙着上班,坐在一起交流的時間很少。在寒假,同學有了時間,可多和父母一起做做家務、走親訪友,增進與父母、親人的溝通交流。坐下來和親人談談心,彙報一下學習,也可以和親人討論社會熱點,加深對社會的理解。寒假期間,還可以和家人一起去逛逛書店、博物館、科技館,和親人一起充實自己的大腦。你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大人們原來也是很好溝通的。

每個中學生都希望自己在全面發展的同時,擁有一技之長,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可是,在平時緊張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往往無暇顧及,只有在假期完成假期作業之餘,才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業餘愛好。放假期間,同學們可以利用充足的時間每天安排一些有意義的體育活動,既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陶冶情操、磨鍊意志。

5.調查總結:寒假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虛度寒假。我們要抓住寒假,把握時間,讓自己的寒假過得充實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