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03K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國小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5篇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口語交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而國小階段是兒童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由於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輕口頭的傾向根深蒂固,聽説教學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

縱觀我們的高效課堂,不難發現,仍有相當數量的學生總是不善於清楚地、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説出的話語無倫次,不着邊際或不合情理,常缺少中心,用詞不當,存在重複、間歇、脱節等現象。還有少數學生往往不願意發言,很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在被動點名後,往往也是顯得侷促不安,表意不明,更不要説把握機會積極參與口頭交際能力的訓練了。這樣,久而久之,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逐步削弱、萎縮,在高效課堂中的對學、羣學、展示環節中就會有許多語言障礙。那麼口語交際在國小生心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口語交際教學如何開展才有效?基於此,我對國小生的口語交際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

我從户縣電廠國小1——6年級共抽取了24名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問卷回收率達100%。

三、調查內容和方法

調查內容:主要從學生對口語交際能力方面進行調查,為了打開學生心門使問卷反映的資料更加真實可信,所有問卷均不記名。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共設計了16道題。

四、調查結果分析

㈠ 調查結果

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一般,存在的問題較多。

㈡ 分析

通過回收問卷的逐題統計,發現:

1、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一般。

2、學生能夠堅持使用普通話交流,但是使用率比較高的是課堂, 部分學生因為遭到同學們的鬨笑後對口語交際課不感興趣,再不想上台發言了。

3、從數據來看,户縣電廠國小學生的口語交際習慣比較好。如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面對同學發言的錯誤,能夠等對方把話説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當同學在發言時,89%的學生能夠做到認真聽。多數學生與人交流時,能使用禮貌用語。

4、學生的口語發展能力有待加強。從數據上顯示,54%的學生表示口語交際能力有所提高,6.4%的學生與原來一樣,3.7%的學生變得不敢説話了,這須引起重視。

5、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的形式喜歡程度有分化現象。學生對精彩的口語交際課堂記憶深刻,喜歡一些感性的,有興趣的,引起大家共鳴的課堂交流。有不少學生期待教師的語言幽默風趣,在話題的選擇上能夠貼近生活,並希望老師也主動參與進來。

五、原因剖析:

通過與學生進一步交流和自我反思,發現造成部分學生口語能力發展緩慢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脱節。學生往往在課堂上因為有任務驅動,迫不得已使用正規的普通話,但是一脱離課堂這一語言環境,就使用方言交流,沒有形成時時説普通話的習慣,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訓練。

2、從中也可以看出我校教師對口語交際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認為課堂中只要學生明白意思即可,知道怎樣做就行,沒有以培養、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為目標。

3、口語交際課的形式有待多元化,而不僅僅停留在學生喜歡的表演和討論,沒有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急於完成教學內容,只要有學生説,有交流就此打住。學生無法從容地把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充分地進行討論交流,也沒有時間對他人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4、影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強的另一個原因是學生口語交際的意識不強,不能主動地與家長、同學交流,如個別學生不敢在高效課堂中發言,怕被別人笑。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學生在交往時處於被動位置,不輕易和別人説話,致使口語表達能力低下。

六、對策與措施

根據調查的結果分析,如何激發學生喜歡口語交際課,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堅持在校內、校外使用規範的普通話,是我校改善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現狀的一個切入點。為此,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多賞識學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多讓學生觀察生活,鼓勵他們大膽説;話題即時生成,多和學生聊聊他們喜歡的話題。

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國小生的口語在很大程度上受語言環境的影響,而良好的語言環境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議一開學便要求全體師生課內外和校內外一律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從而形成説普通話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

3、加強課堂口語交際教學。在各科中,牢牢把握口語交際課程目標,根據教材現有的教學資源,在語言發展和交際兩大塊落實。認真對待每次口語交際課,在話題的選擇上貼近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讓學生有充分説話的機會。高效課堂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説規範語言的主要陣地。教師要重視課堂發言,把學生對學、羣學、展示看作是一種特殊的説話練習,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層次的訓練。

5、密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爭取家長配合,在家多與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對全校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的調查,使我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這也引發了我對各個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探究的興趣,展開相關的課題研究,以提高農村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2

我對天寶一中的部分同學。教師家長等,鑑於着幾天的調查,結果如下:在問及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狀況是否滿意時,5.3%的人表示對天寶的教育現狀表示很滿意,有19.7%的人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現狀表示較為滿意,有40.7%的人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現狀表示沒感覺,有24.3%的人對天寶一中的教育現狀表示不很滿意,而有10.0%的人則表示很不滿意。

在問及把天寶一中教育問題主要歸結於那一方面時,有31.3%的人認為問題存在於教師素質差,有26.7%的人認為問題主要在於學校教學條件差,有37.0%的人認為問題主要在於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教師問題:

一是因為教師的經濟地位不高,教師的學習進修機會缺乏,工作任務繁重,導致業務素養的提高相對困難;二是教師素質整體不高、教育教學觀念陳舊、沒有新意,對新課程難以接受,教師教學科研空白;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理念不科學,不能體現現代教育教學的基本進步與改革,導致教學質量、學生髮展與學校管理存在諸多問題,進而影響到農村教育的發展;三是教師待遇低,在職教師流失多;四是許多地方由於財力問題,不接納或象徵性地接納大專院校畢業生就業,而大量地招收廉價的代課教師(200-300元/月不等);五是中學教師待遇偏低,優秀教師向高中或其他行業流失;六是教師學歷偏低、職稱難以上去;七是評職稱中指標分配太少、職稱外語考試等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四是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學經費奇缺,沒有時間、精力和條件從事教學研究,難以提高教師的職稱條件。

學生管理:1.品德問題:學校方普遍反映,在品德方面學生不良表現有:學生個性越來越強,不能很好團結同學;學生紀律越來越差,教學組織與管理難度大;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學校難以管理;學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學習方面動機較弱,思想品德教育越來越難。2.厭學問題:教師們普遍反映,在廣大農村因國中升高中的比例偏低、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等現實,造成了新的讀書無用思想流行於學生和家長之中;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看不到升學的希望,厭學情緒越來越濃,沒有學習動力的學習質量也就難以保證。3.學習質量問題:農村中學因為教師任務重、素質不高、教學研究缺乏,學生學習動機又不強,整體上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質量問題普遍存在。4.行為習慣問題: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都會通過其行為表現出來,教師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不滿意的是學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禮貌,在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都缺乏必需的禮節素養,學生行為習慣、日常用語、待人接物、言談舉止都應納入到學校課程教育之中,特別是學生的禮儀教育要加強。5.學生流失問題:因為義務教育的條件比較困難,加上學生、學校、家庭、地方等方面經濟困難、升學困難、教育失當、學生厭學等原因,國中學生,特別是國中二年級開始,學生流失多、輟學多。6.學生安全問題:農村中學也面臨着社區環境惡化、治安不良、社會風氣影響校園、學生人際關係複雜等困惑,令學校越來越擔心的是學生在人身方面、精神方面都有易被傷害的問題,諸如常有學生被敲詐、勒索、恐嚇,學生被暴力侵襲;家庭方面、教師方面的精神虐待與懲罰;還有社會的黃、賭也在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與良好品德形成。

此外,學生還存在法制意識差、學生處罰難、教育難等教育問題,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加強對學生的協調統一的教育與管理。

周圍環境:所有的學校教師與管理者都反映,現在學校的教育環境問題嚴重:一是社會經營性網吧對中學生的衝擊較大,不少學生迷戀網吧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二是社區對學校的教學需要的條件維護較差,如噪聲的污染、空氣的污染;三是政府對學校教育環境秩序的保護需要加強,文件太多、收費太多,加上社會人員干預、擾亂學校教學秩序事件時有發生,學校苦不堪言。學校硬件、軟件不好、教育資源欠缺。一是沒有運動場或運動場很不規範,根本不能開展正常的教學與訓練,但作用卻很難發揮出來,圖書館的圖書幾乎是擺設,難得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設備簡陋;二是辦公條件差,教學管理所需要的辦公電腦少,在天寶一中中,僅有教學、辦公電腦55台,許多學校根本沒有辦公電腦,懂電腦的教師也很少;四是學校配套設施少,教師學生住房困難,大多數中學教師兩人一塊,學生兩人共睡一牀,宿舍衞生差。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又存在着巨大的資源浪費。具體表現為學校布點設置中缺乏科學規劃,導致有限經費平均分配、分散使用,而學校的調整與合併,又空出許多校舍,造成極大的浪費;二是人員方面因為鄉鎮機構改革、教育辦的撤銷等舉措,導致中心校教職工比例失調,形成潛在浪費,嚴重影響教育的正常效益。此外,在管理與發展上還存在管理模式問題、辦學理念問題、校務公開問題、教師聘任問題、教師的培訓與進修問題、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閲覽室、辦公室建設問題等。

相關人員的意見(多是教師)加大教育投入,更新教學設備,改善辦學條件。對於學校來講,要注重加快硬件建設,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在目前教育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校要千方百計進行開源節流,不該用的錢一分不用,要將錢用在刀刃上。要特別重視加快校園網建設,加強圖書館、實驗室的設施設備添置,讓網絡室、圖書館、實驗室成為學生最想去的地方。要把師生的安全問題放到首位,儘快改造和重建一些鄉村學校的危房、舊房,為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他們認為要多出台相關優惠政策,多方面籌集資金才是關鍵。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課外閲讀是語文閲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語文閲讀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

一、二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三、四年級階段的要求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五、六年級階段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閲讀。擴展自己的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閲讀在國小的語文教學中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發展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課標》在“教學建議”中還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然而,由於國小生的課外閲讀涉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問題也很多,距離《課標》的要求還很遠。尤其是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存在的問題更突出,為了更好的瞭解農村陔子的'閲讀情況,我對本校中高年級隨機選取100學生的閲讀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

一是瞭解我校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

二是通過調查,瞭解影響學生課外閲讀的因素,以利於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我校課外閲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課外閲讀現狀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

1、學生課外閲讀量少。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讀過的課外書很少,其中沒有讀過課外書的佔27%,讀過2—5本的佔%,讀過10本的佔%。

2、學生閲讀興趣不高、能力低下。通過調查發現,喜歡課外閲讀的佔23%,絕大多數學生讀課外書只看情節,走馬觀花,能夠“或問別人弄清意思”的佔10%,“作讀書筆記”的佔5%。

3、學生課外閲讀資源貧乏。調查發現,部分有閲讀的興趣的同學家中藏書5本以上的佔10%,2本以上佔53%,沒有藏書的佔37%。有44%的同學父母認為課外閲讀用處不大。

(二)出現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課外閲讀缺乏興趣一直以來,“課外書”被認為是“閒書”,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多大作用,沒有閲讀的興趣。同時,學生的課外閲讀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閲讀漠然視之,讀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學生不會讀。久而久之,學生對閲讀漸漸失去了興趣,更談不上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

2、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書籍來源匱乏。首先是學校藏書數量少,內容陳舊,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未向學生開放,學生想讀書卻無處借閲.其次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圖書,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長認為課外書是“閒書”。

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各級學校教師不能給學生提供閲讀的條件和機會,一味地應付抽考、會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課外作業擠佔了學生的課餘時間,就連節假日也要對付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想讀書哪裏有時間和精力?同時,許多家長也認為讀課外書籍影響學習,因此,不讓學生看課外書,一旦發現,輕則沒收,重則毀掉,學生在家裏想看書也不敢看。

四、調查總結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可能改變的辦法有以下幾點:

1、培養興趣:不同的學生其閲讀興趣也隨之不同,所以教師不僅要熟知圖書的內容,更要加深自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圖書時才能遊刃有餘。在國外,如果孩子不喜歡閲讀,人們不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而把原因歸結為家長和老師沒有為他創設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沒有發現他喜歡和感興趣的閲讀材料。那我們,要使學生的閲讀成為“悦讀”,該怎麼做呢?有愛看書的父母,才有愛看書的孩子。”家長讀書、看報、上網無疑是孩子無聲的榜樣,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更愛看書,寫作能力也強。如果家庭中缺乏讀書的氛圍,怎麼指望孩子喜歡看書呢?這種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家長自己放棄學習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並不鮮見。

2、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辦學條件,為農村中國小配套足量的圖書,建好圖書室、閲覽室,使學生有足夠的課外閲讀資源。

3、各級學校領導、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這些都有賴於學生的課外閲讀,因為課內學習畢竟是有限的。

4、科任教師要重視對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指導.首先應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閲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有閲讀的內部動力。其次要進行閲讀指導。

一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閲讀的關係;

二要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

三要讓學生每天花一定時間讀書,養成習慣;四要做好讀書筆記;五要定期舉行讀書會,讓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5、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例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的閲讀現狀,同時瞭解孩子在家中的閲讀情況。教師也應經常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家訪,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和課外閲讀等情況,教師與家長應該多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4

一、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家長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程度,同時也為了瞭解家長對學校發展的期望,以便及時掌握廣大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看法與建議,從而更好地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20xx年6月末我校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全校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65份。調查問題的設置主要包括對孩子的在校表現、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校的管理、對學校的教育質量、對教師的評價。調查對象為我校在校學生家長,被調查的學生家長對此調查給予了較大的重視和支持,收回調查問卷989份(部分家長因工作衝突未參加校園開放日活動),較好地實現了此次調查的目的。

二、調查結果

通過對回收的 989份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如實地掌握了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看法和建議。調查顯示學生家長對我校的總體滿意度普遍較高,具體評價情況如下表:

序 號調查內容“比較滿意”及“滿意”以上人數所佔比例

1對孩子的表現83784.6%

2對孩子的學習成績79680.5%

3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96297.3%

4對學校的管理88589.5%

5對學校的教育質量93594.5%

6對教師的工作97298.3%

現對調查統計結果並結合我校實際工作作簡要分析:

(一)對孩子的表現比較滿意,認可學校管理

通過此次調查,“對孩子的表現”比較滿意和滿意的調查問卷共有837份,佔84.6%.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和教育教學的嚴格管理促使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我校地處開發區,生源大多數為農村小孩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很多孩子平時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主要教育來自學校教師。家長把教育孩子的更多期望放在了學校和老師身上。學校從實際出發,在辦學的`起始階段一直以“規範”為抓手,出台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養成教育措施,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堅持在活動育人,使廣大學生養成了良好了的行為習慣。為此,廣大家長對學校的教育工作、學校的管理工作表示肯定。

(二)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滿意,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達到預期期望值

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廣泛的認可。有796位佔80.5% 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滿意或滿意。我校生源大多數為農村小孩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很多學生原來就讀於村小或外來民工子弟學校,成績等各方面都表現得不夠理想。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我校就讀,經過幾年的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穩步中提高,家長對此比較滿意。但也不排除個別學生學習習慣等仍舊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家長不夠重視,家庭因素的影響,新近轉學來的基礎差,或者是身體缺陷導致。所以,我們廣大教師更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將目光更多地關注於後進學生的發展。

(三)對教師工作評價甚高

調查顯示,有 972位佔 98.3% 的家長對學校教師的工作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普遍認為廣大教師工作認真、對學生負責。認為我校的師德師風良好,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教師的責任心強。學校提出的“做老師就做好老師”的理念留給廣大家長很深的印象。

總的來看,通過我校幾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與發展,學校整體實力不斷提高。從學校在公眾中的形象到學校的內外管理,從學風到校風,從育人環境到社會評價逐年攀升。正朝着品牌學校的目標不斷邁進。

三、家長對我校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此次調查不僅是為了掌握對學校的評價的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調查也建立了家長與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樑。通過調查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寶貴意見。綜合來説,家長們認為我校正處在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的過渡階段,在重視教學質量的同時,更要思考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的發展;更要重視學校走內涵發展的路線,打造品牌學校。以下是家長提出的主要意見與建議:

1.教學方面:要加強教學與研究的結合,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自學能力和知識運用於生活能力的培養。

2.特長培養方面:希望學校能多開展一些課外興趣活動,鍛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溝通能力。

3.家校多聯繫:因為校園安全問題,現在家長只能在校園開放日的時候進入校園,一學期聯繫一兩次覺得太少,對孩子在校表現瞭解得不多。學校今後要充分發揮家訪、家校路路通等溝通交流方式,和家長取得儘量多的聯繫,使家長更放心。

綜上所述,此次調查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顯示了學生家長對我校工作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在肯定我們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為我們學校的發展提出了諸多問題與寶貴建議。家長的認可,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激發了我們打造品牌學校的信心和決心。“沉穩邁進每一步,靈動發展每一天。”學校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努力加快發展,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爭取儘快實現“建一流品牌、辦特色學校”的近期辦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為實現“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學校”的中長期辦學目標而不懈奮鬥,給家長和社會一個滿意的答覆。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5

一、調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我們於XX年3月份對我市農村國小開展了調查訪問,關於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這次調查,採取聽彙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範圍主要在兩所國小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後三次召開座談會。

二、調查目的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國小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調查步驟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座談法和家訪談話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對家長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爸爸媽媽説的話都是對的嗎?你在家裏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過回收調查表,研讀家訪、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關於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

四、調查對象

1、家長的職業:農民佔57.5%;幹部和工人佔38.8%;個體户佔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區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築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佔6.3%;中專文化佔12.1%;國中佔66%;國小文化佔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國小和國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國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佔83.8%;收入較好的只佔2.5%;經濟困難的佔12.5%;特別困難的佔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佔91.2%;再婚的佔2.5%;單親家庭佔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佔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佔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並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佔25%左右。這些並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五、調查結果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農村責任田的承包、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明顯改善,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又使農村獨生子女劇增,從情感上他們願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於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並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絝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麪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6

目前, 我們小課題組在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利用新的教學法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開展了配合教學的各項活動,對學生問卷調查就是其中一項活動。我們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精心設計了調查問卷。共發放國小六年級問卷30份和七年級問卷100份,共收回一百三十份有效卷,我們就問卷進行了統計,同時課題組成員還對問卷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了一些現象現象及問題,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看法及解決的方法。

調查表明:

六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61%的學生對英語有點興趣。只有49%的學生參加過英語筆試,另有51%的學生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考試。這種教學過程還會造成學生不會聽課的後果。即學生上課不用動腦筋思考,只需跟着老師簡單地重複。

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進入國中後,新課程標準要求陡然增高,教師教學質量壓力大。由於考試機制和形式、內容的束縛和影響,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往往側重於把英語知識教給學生,多采取高強度的筆頭訓練,學生在國小時培養起的英語學習興趣受到壓制。相當部分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調查顯示:進入國中七年級第一學期的後半學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有30%的學生對英語基本或者不感興趣。75%的學生學習英語不是來源於自己的主動性,而是家長、學校要求學,必須學。另外,國小生和七年級學生都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74%的學生有偶爾預習的習慣,另有55%的學生偶爾課後複習。

小結: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國小六年級就對英語沒有濃厚的興趣。到了中學,起初,由於中學階段的新鮮生活,學生英語興趣增加,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考試知識難度的增加,漸減就對英語失去了興趣。這種興趣隨着年級的增長和學習內容難度的加大,兩極分化現象日益明顯和嚴重。到了八年級下學期有一半學生就不學英語。因此,興趣成為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

我們還發現,學生從國小進入國中七年級,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要求有了很大的改變。隨着學習環境的改變,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負擔的加重,對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會產生較大的波動,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和不穩定性,從而出現了差異。作為中學教師不能用中學生的要求和方法來要求這些學生,更不能用單純的知識訓練方法來對待這些剛進入中學校門的學生,應該適當瞭解他們國小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靈活施教。教學方法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有趣生動的教學方法。同時還可藉助圖片、卡片、錄像、多媒體等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必須使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英語,這樣,才能真正完成中國小英語教學的銜接。

【內容導航】第1頁:農村國小與農村國中英語教學的銜接現狀調查報告第2頁:農村國小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這是一份關於國小生英語學習的調查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改進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做好與國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希望你能積極支持。請你認真閲讀此問卷,按照你的真實情況選擇,將選項填在括號裏,各題均只能選擇一個選項。

謝謝你的幫助!

( )1. 你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A. 我喜歡英語 B. 我要出國留學

C. 父母説英語很重要 D. 學校有這門課程,要考試

( )2. 你的英語老師上英語課時用英語講課還是用漢語講課?

A. 幾乎全部講英語 . B. 大部分時間講漢語

C. 大部分時間講英語 D. 幾乎全部用漢語

( )3. 你喜歡用英語做遊戲嗎?

A.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不喜歡 D. 非常討厭

( )4. 你和小夥伴玩耍時用英語交流嗎?

A. 經常 B. 偶爾 C. 很少 D. 從不( )

( )5. 你會背英語課本上的小歌謠嗎?

A. 全部會背 B. 會背很多 C. 只會幾個 D. 基本不會背

( )6. 你會唱英語課本上的英語歌曲嗎?

A. 全部會唱 B. 絕大多數會唱 C. 會唱幾首 D. 基本不會唱

( )7. 你喜歡聽英語故事嗎?

A. 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不喜歡 D. 非常討厭

( )8. 對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你會:

A. 搶在其他同學前面回答 B. 思考好了之後舉手回答

C. 老師不點名,一般不回答 D. 擔心同學嘲笑我的英語,一般不敢回答

( )9. 你遇到英語問題時,你一般:

A. 請教老師或同學 B. 自己獨立思考解決

C. 很想問老師或同學,但是不敢 D. 不管它,以後會解決的

( )10. 你在課堂上能和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嗎?

A. 絕對不能 B.一般不能 C. 一般能夠 D. 完全能夠

( )11. 你會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嗎?

A. 不知道怎麼制訂 B.很少制訂

C. 經常制訂計劃 D. 完全能夠

( )12. 你能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與你平常的生活聯繫起來嗎?

A.一般不能 B. 一般能夠 C。完全能夠 D. 從不

( )13. 你閲讀過課本外的英語故事或看過其他英語課外讀物嗎?

A. 經常 B. 偶爾 C. 很少 D. 從不

( )14. 假如你的英語老師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師,你會怎麼稱呼她?

A. Teacher Wang B. Wang Teacher C. Miss Wang D. Mr Wang

( )15. 英語課上,你的老師説你: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會對她説:

A. Really? B. I’m very happy.

C. Thank you! D.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16. Halloween 是西方一個重要的節日,每年的________,人們慶祝它。

A. 12月25日 B.10月31日C. 2月14日 D. 7月4日

( )17. 下列選項中哪一個是慶祝感恩節的主要食物?

A. Coloured eggs (彩蛋) B. French fries (炸薯條)

C. Pumpkin pie(南瓜餅) D. beef and mutton (牛、羊肉)

( )18是哪一個國家的國旗?

A. 加拿大 B. 美國 C. 英國 D. 澳大利亞

( )19上圖是哪一個國家的重要標誌物?

A. 加拿大 B. 美國 C. 英國 D. 澳大利亞

( )20你特別渴望上中學接受更多的英語學習嗎?

A. 非常渴望 B. 無所謂 C. 走着看 D.想放棄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7

一、調查目的:

瞭解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現狀。

二、調查方法和時間: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抽樣調查。調查於20xx年7月進行。

三、調查對象和範圍:

我校四、五、六年級學生共收到30份有效問卷。

四、調查:

問卷共有十五個問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

1、從問題2、3來看,80%的學生對數學感興趣,80%的學生偶爾有自主學習的習慣。

2、從問題4可以看出,55%的學生有在學習新內容之前主動預習的習慣。可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並不理想。

3、從問題5可以看出,30%的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可以自發地思考自己想學什麼,提出問題,70%的學生可以偶爾提出問題。可以看出,獨立思考和學習的學生非常少。

4、從問題6可以看出,20%的學生預習方法是理解新知識,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70%的學生掌握相關知識,10%的學生看書。

5、從問題8和9可以看出,80%的學生習慣於學習新知識後進行總結,80%的學生習慣於在課堂上做筆記。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

6、從問題10可以看出,60%可以主動找同學老師解決。40%的學生有時可以。如果不瞭解知識,可以主動問老師同學。給人的感覺是大部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認真思考,多動腦,積極嘗試,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7、從問題11可以看出,70%的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積極性很高,一般是30%。

8、從問題13可以看出,70%的作業做得不認真,只有30%的作業做得有意識,説明學生的'有意識學習並不理想。

9、從問題14可以看出,能夠獨立掌握數學學習能力的學生很少,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依賴於教師的教學。

五、調查結論:

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應該得到充分激發。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認真思考,儘可能主動學習,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8

由於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學校佈局重組,農民的經濟觀、教育觀逐步發生變化,另外,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就業不容樂觀,致使厭學情緒在不少學生中滋長、蔓延,即便是國小,也是如此。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多,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經濟觀、教育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考上大學和考不上大學都一樣能到城裏掙錢的思想給農村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學習無用”的思想,家長觀念的影響以及社會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致使國小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嚴重的甚至曠課逃學。“愛學是萬善之源,厭學是萬惡之源”,厭學現象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筆者近日走訪了**市武**區部分鄉鎮學校,重點了解了農村國小生嚴學的表現,並針對國小生厭學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國小生厭學現象提出如何統籌解決的方法供參考。

一、農村國小生厭學的表現

(一)在學校裏的表現

當前,在許多國小裏經常聽到老師説某某學生不是笨,不是學習能力差,而是懶,不學,其實這就是厭學的表現。通過調查,我們認為國小生的厭學現象在學校裏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到校比較遲。要麼經常踩着鈴聲進教室,要麼常常遲到,這些同學起牀後,刷牙、洗臉、收書包、吃早點動作都很慢,出門後在上學路上也是東張西望,邊走邊玩。

2、到了學校也不會馬上拿出書來讀。而是和周圍同學説幾句話,即使拿出書來,也是慢吞吞地翻,邊翻邊看同桌讀哪裏,他也跟着讀那裏。

3、課堂上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夠集中,思想易開小差。上一會就左顧右盼,幾乎不會主動回答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也很少參同桌討論他一般只聽不發表意見、觀點。老師佈置了課堂作業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課後抄同學的,要不就課堂上抄同學的,抄不到就亂做,測驗各科幾乎不及格。

(二)在家裏的表現

國小生的厭學現象在家裏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據觀察,有厭學情緒的國小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這逗留會,那逗留會,回到家都比較晚。

2、到家後經常書包一扔就打開電視看,極少部分學生會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3、等家長問作業做完沒有時,他才會拿出來做或是去問同學做哪裏,甚至有時候他就説沒作業。

4、做家庭作業時如果父母在旁邊監督的話,作業還基本認真,如果父母沒有時間監督的話,就一塌糊塗。

5、老師佈置的非書面作業從來不做,對父母就説沒有作業。當然,在有厭學情緒的學生當中也有少部分同學在家比較聽話,是個乖孩子。

二、國小生厭學現象的原因分析

(一)枯燥乏味的教學與教師行為的失範導致學生厭學。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國小生厭學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枯燥無味。教育方式方法簡單粗暴,偏愛成績較好、配合自己的學生。討厭叛逆性、經常違反紀律、不聽話、成績較差的學生。處理學生的矛盾時難以做到一視同仁,喜歡的學生網開一面,而“問題學生”則不問青紅皂白就進行懲罰。學生產生反感,就不會認真對待教師所教的課程。

(二)學生困難、成績不良與人際關係障礙導致自信心缺失。

國小生感到學習困難的比例很高。近日,筆者調查走訪了**市武**區六所鄉鎮學校(國小),國小生普遍感到學習困難的比例為一年級28.13%,三年級30%,六年級47.89%。一部分學生因為學習時遇到困難多沒有及時克服導致基礎不牢,課堂上不容易聽懂,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效果愈來愈差。在學習中感覺困難,舉步維艱,讓他們懼怕學習,自信降低。一部分國小生從國小習就失敗很少成功過,他們已放棄學習,雖然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認定自己反正學不好而變得沮喪。也就是説,學生最初只是不會學習,沒有掌握基本學習技能而已,並非教師眼中徹頭徹尾的懶漢。

師生關係也影響國小生的.學習情緒。有些學生因為長相、穿戴不好、學習不突出、沒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師的歧視、拒絕。也有一些學生很安靜,比較聽話,不惹是非,在生活與學習中暴露的問題不明顯,不易引起老師的注意,成為長期被教師忽視的羣體。缺乏與教師之間積極的情感交流,對教師反應冷漠,對班級活動和同學交往也失去興趣,喪失自信,對一切都感到索然無味。而經常受到教師批評、處罰的學生與教師關係更堅張對立,他們反感或害怕教師,這種消極的情緒也會蔓延到學習上。

(三)繁重的課業負擔與過度學習使學生產生厭倦。

在調查中學生認為老師佈置作業太多的佔26.76%,反映因家長佈置作業和班造成作業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會上一些家教機構、特長班、補習班、提高班火爆,學生經常是出了這校門,進了那“校門”。負擔過重抹殺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特別好的對學習有興趣,不覺得負擔重,少量不學習的也不覺得重。感覺負擔重的是中間一大部分,他們特別想考好,卻難度太大,導致被動負擔多,而主動學習少。

(四)師長高度熱情與背後的冷漠造成國小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長與教師把學習看得高於一切,賦予高度的熱情,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將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辦代替,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不顧孩子的實際水平和學習能力。要求過高,不容許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無法在學習成績上達到自己要求時,家長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對待或悲觀失望,這會造成學生對學習的恐懼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倦。有些同學在遭遇困難時不僅得不到幫助,如遭家長的責罵、教師的批評,因此感覺非常無助,對自己產生懷疑。對於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講,家長和教師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覆對其倭化和貶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會被像刀一般鋒利的諉化語言斫削,慢慢成為教師所説的那種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當老師諉化一些學生時,其行為和態度也會影響其他學生對這些被貶者的看法。在中國小階段,同伴生活在兒童成長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超過老師和家長的作用的趨勢,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將是“天塌地陷”的感覺,造成國小生心理落差變大,進而產生懼怕學習、害怕失敗的心理。

(五)班額過大使大部分學生不能有效參與學習互動,學習處於觀望狀態。

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學生向優質學校湧進,而薄弱或農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班級規模較小的班級裏,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容易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相反,班級規模較大,無論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高,也不可能顧及到所有學生,無論老師多有愛心也不可能關注到每個同學,更不用説要幫助學生解決個人的學習困難了。絕大多數的同學不能參與到學習互動中去,漸漸地部分同學逐漸習慣了觀望的態度,成為學習的旁觀者,不再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六)國小生的自身因素為國小生厭學提供了可能。

發生認識論認為,學生認知水平影響了學習興趣。學生間學習水平差異隨着年級的增長逐漸增大,學生成長過程,既有所有學生不斷髮展的過程,也是學生間學習水平差異不斷分化的過程。學生自我評價方式從他評走向自評。他們開始置疑老師評價,教師評價不再是唯一權威,這使他們不再僅僅為追求教師評價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三年級開始,兒童道德判斷進入可逆階段,學生不再無條件地服從、信任教師了,對老師的要求隨年級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聽老師的話,當然也意味着對老師的要求有時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綜上所述:學生的厭學心理產生是內外共同作用的結果,除此之外還有不良的學習環境、方法、習慣和興趣的缺乏使得國小生迷失學習方向,失去學習興趣,心理包袱重,以至出現了“厭學”現象。

三、國小生厭學現象的對策研究

針對上述現象,學校、家庭和社會應如何幫學生清除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迴歸正道,從而健康自信地學習、成長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學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教學方法,把研究性學習引進課堂,讓學生全過程參與教學,在參與中獲得成功。

農村國小的教師需要轉變觀念,需要把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滲透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這樣,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裏,就可以給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個性自由伸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實踐證明,依據學生的智力高低範圍,在學生的生活近區選擇探究專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構建知識網絡,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激勵自己,獲得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學生對成功的認同,首先是基於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只要承認自己成功了,就會得到一種愉悦;如果教師也認為他們成功了,這種愉悦感就加強了;如果同伴也認為他成功了,這種成功感就更加強烈了。所以,我們改革教育教學的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極為明顯。學生的樂學情緒明顯增加。

(二)教師、家長要有正確的評價觀,為孩子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

學校、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教師、家長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對分數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師對分數的態度影響,教師、家長對學生分數不客觀、不正確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其正確的學習態度的形成。因此教師、家長首先要形成正確的評價觀,認識評分的意義,對學生獲得的分數持積極的態度,切不能對於一些不能達到老師、家長所謂高分的學生,以挖苦、諷刺、打擊的消極態度對待他們。特別是教師,應樹立教書育人的觀念,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做人的引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為家長也應正確看待學生的學習,學習成績的差異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差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人的成功,應從長遠看,而不是一日一時的分數,應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總之,要使孩子能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學校、家庭要給他們創設一個適宜他們個性、智力發展的民主、寬鬆、愉悦、和諧的外部學習環境。

(三)老師儘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過高的學習要求、過重的作業常常使學生精神緊張,身心俱疲。只有減輕學生負擔,相對地壓縮學習時間,才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習不是機器,他們也需要休息。這也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社會、學校及家庭要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觀,通過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減少作業量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從事自己喜歡乾的事,參加各種有益於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習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夠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

(四)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信心

厭學的學生通常表出自卑,要再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重拾對學習的信心,只能從思想根源上下手,徹底轉變對學習的觀念,客觀的認識自己的生存意義。首先,賞識教育很重要,不要忽視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教師和家長要用:“你真行”、“你是好樣的”之類的話多激勵孩子,使孩子樹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進的勇氣,大膽地往前走。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要用放大鏡來看孩子,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不要總是抓住缺點不放,讓孩子在不斷的鼓勵和肯定中增強自信心,對學習產生興趣。其次,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成功。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而筆者要説:“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次失敗,會使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喪失自信心,產生自卑心理。因此,我們應該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嘗試成功,獲得成功,“跳起來就能摘到桃子”。教師可運用“成功教育”手段,如在講新課的頭一天,先給後進生講一遍,着重指出重難點,第二天上課時,讓孩子能積極舉手,成功回答出問題,他們的信心就足了。這樣學生在成功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後獲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興趣越濃;興趣越濃,自信心越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孩子就樂學、愛學、會學,這為孩子一生的學習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五)社會各界齊抓共管,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社會是一所大學校,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無處不在,各種場所應加強學習的宣傳,為學生營造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人們早掙錢早成家的觀念要轉變,讓他們明確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大對使用未成年民工的監察力度,嚴懲使用未成年民工的單位和個人,加強説服教育,讓未成年人從返校園。第三,當今是網絡時代,網絡無處不在,青少年是網絡應用的一個大羣體,社會各個行業和部門都要切實負責,加大監管力度,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網絡,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讓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矯正國小生厭學心理是一項長期、艱苦、複雜的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社會大環境,深化改革,確實減輕學生負擔。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給孩子以科學的教育、注重心理輔導,才能有效地消除厭學情緒的蔓延,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9

20xx年,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xx年之前把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大國的計劃。“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已廣泛地被大家所接受。任何教育都是要從小打好基礎的,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較多。據統計:我國有80%的學生是在農村接受義務教育的,這些學生的素質會影響到我國整體學生的素質,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大連市內的望海國小掛職3天,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選送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首先在於學校領導認識不到位,選送意識不強。同時,很多學校的教師是包班教學,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教師不能外出培訓,影響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與專業理論知識的完善,影響了現代教育信息的瞭解,不能高標準、高起點地實施教學工作,學校不能形成骨幹教師隊伍。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校本培訓停留在低水平的集中學習材料上,開展有效的研討式、互動式、參與式、反思式等多種校本培訓有很大難度。校本培訓缺乏實用性、針對性,不能滿足工作所需,不能解決教師教學中發生的問題。

4、教師自學自研落後。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於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苦於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於沒有資料可查,蒐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於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後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實際的教育效果。課程資源可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兩部分。就校外課程資源來講,農村學校極為有限。沒有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社區資源——圖書館;沒有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學科教學形象直觀理解的場所——科技館;沒有加強學生思

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文化寶庫——博物館;沒有改變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的優越條件——網絡資源。校外課程資源的不足,給農村學校教師對課程資源的挖掘、開發帶來了難度,限制了農村學校教師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使他們為課程資源不足而發愁,教師只教教材、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四平鎮四平村原來有兩所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最後兩所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户”,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級政府部門對教育重視不足,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鄧小平同志有兩段膾灸人口的名言,“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注:①摘自《“重中之重”的農村義務教育必須警鐘長鳴》關鋭捷20xx年5月27日中國農村研究網 ②同①

③摘自《中國邁向終身學習時代》周滿生中國農村研究網 ④摘自中國農村研究網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0

一、調查目的

在農村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由於教師自身素質參差不齊,教學媒體,輔助設備缺乏,學生家庭教育環境等諸多因素,學生識字效率較低是一個不庸置疑的事實;而“漢字難認,漢字難學”,低年級孩子年齡又小,見識也少,思維也差,這又是一個事實。那麼,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就成了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急待解決的一個實際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中長期不懈地探索,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農村孩子特點的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小生在低年級階段,“認識常用的漢字1600—1800個;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這一要求標明,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的質量高低,不僅直接決定着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還關係到學生能否熟練掌握語言文字這一工具,

2同時還關係到學生今後學習其他各門學科的質量。為此,積極研究識字教學的方法,探索既能減輕學生負擔,又能提高識字效率的符合農村兒童特點的識字教學途徑,推動識字教學的不斷髮展,必將成為農村低年級教師的追求。

二、調查內容

調查國小低年級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如何運用適合農村孩子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識字效果,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和識字習慣。

三、調查對象、方法

1、調查蘆草溝鎮烏拉斯台國小的89名低年級學生。

2、採取聽課、跟蹤普查和行為觀察。

四、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89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中,能掌握1800個左右漢字的在68%以上,這些學生基本上能獨立閲讀兒童讀物,能把識字當作是一種樂趣;掌握1600個左右漢字的學生在23%左右,這些學生閲讀兒童讀物有一定的困難;還有近9%的學生達不到新《語文課程標準》的最低要求,這類學生在獨立閲讀上存在困難。這種現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於:

1、教學方法單一

現新編教材中,看圖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歸類識字、隨課文識字等形式多樣。但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仍較多地採用“集中識字”的形式,很少能結合課文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的教學要求,沒有引起部分教師的足夠重視,脱離了課文的識字教學,學生學習生字時顯得枯燥、乏味,從而降低了學生識字的效果。

2、階段特點不明

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教學生字雖應從“筆畫分析”到“部件分析”,這樣循序漸進。調查中發現有些教師一味強調“筆畫分析”,對那些學生所熟悉部件的生字,還在作筆畫分析,這樣就把學生禁錮在較低水平的階段,學生也就不會把生字和熟字聯繫起來,生字得不到很好地學習,而熟部件、熟字也得不到及時鞏固。

3、課堂環節設計不精

眾所周知,漢字是由“音、形、義”三個因素構成的。調查中發現,有些教師在教學時,“音、形、義”面面俱到的現象較嚴重,老師似乎不放心,幾乎對每一個生字的音、形、義都要進行分析,不能避易就難進行重點突破,重點、難點教學不突出。

4、運用媒體不良

隨着農村國小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現代教學媒體已得到普及。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充分藉助先進教學媒體進行識字教學,仍使用陳舊的教學手段,這樣不僅費時費力效果低,而且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5、農村特點把握不準

農村國小學生來自農村,對農村的事物比較熟悉,特別是對農作物等都是比較熟悉的。現行省編低年級教材中,有許多貼近生活的課文。有些教師對這類課文中的生字,教學時沒能很好地把握教學機遇,更未能充分發揮好農村孩子的特點,白白地錯失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生字的良機,也丟失了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機遇。

6、家校配合力度不夠

農村國小有着它獨特的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來隨着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學生來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住地比較分散,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也帶來了不便,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不能及時地反饋給家長。另外家長也不瞭解在學校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指導孩子學習,這兩方面的原因,從而又導致了學生在學校學,回到家中就遺忘的現象。

7、學生負擔過重

5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能記憶生字,進行着機械重複的抄寫。少則一行,多則十遍幾十遍,學生在重複抄寫中變成了抄寫機器,精神麻木了,思維停止了,根本談不上什麼練習實效。事與願違,學生不僅沒有掌握生字,甚至還出現了終生錯字等這種現象。

8、缺乏能力培養對策

有些教師教學中過分重視對每個字的教學過程,但缺乏對識字的方法傳授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只侷限於掌握加部首、去部首、換部首等幾種簡單的識字方法,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比較呆板,從而導致學生識字能力不強。

五、思考與建議

針對以上現象提出一些思考與建議,致力於改變這種狀況。教師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中再也不能墨守成規,要鋭意改革和創新。“改革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於理解、難於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慾。

針對國小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徵,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藴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遊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力爭讓學生能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閲讀寫作,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於樂。

1、在遊戲中識字

2、讓學生自主參與

3、以趣味吸引學生

4、用競賽激勵學生

5、提前閲讀鞏固識字

對於剛踏入校門的一年級孩子來説,他們的識字方法比較簡單,不太愛去想那麼多的問題,其實這與生活閲歷聯繫比較大。特別是識字程度較差的孩子來説,繁瑣的生字方法似乎讓他懼怕,所以他經常會去採用最簡單的識字方法去記憶,但是這樣的記憶方法屬於短效記憶,沒過多長時間就又把字遺忘了。慢慢地他會覺得識字好枯燥,沒意思,既而會造成一些惡性循環。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在以後的識字教學中,應該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這樣的話不光能充分調動孩子的識字熱情,最主要的是能增加孩子的識字量!而對於程度稍好的孩子來説,他善於思考,這樣的孩子在識字方面一定會覺得遊刃有餘,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識字教學中,應該在花樣識字上多加指導,以便孩子能認識跟過的字。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這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還需要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目的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為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本調查擬達到以下具體目的:

(一)瞭解本校國小生學習方法的現狀;

(二)瞭解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

二、調查方法

(一)對象

本校部分國小生。在全校中的3年級和6年級各選一個班級。

(二)方法

問卷法

(三)步驟

1、取樣,確定學校、班級和學生。

2、向調研班級的班主任説明調查目的、要求。

3、到班級調查,為消除學生的陌生感,由班主任主持,調查人員協助。

(1)向學生簡要説明調查目的。

(2)發問卷:先要求學生填寫班級、姓名;教師讀調查表上的填寫説明;要求學生把十三組調查題先看一遍,然後填寫,並注意填寫時前後不要矛盾;

(3)填寫完畢,老師收調查表,當即檢查每一張表的填寫情況是否符合要求,若有漏填,立即請學生重填,直至符合要求為止,若個別學生的填寫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班主任教師可以進行修正。

(4)請班主任老師將全班學生按期中總成績排隊,將上端1/3定為“上”,下端1/3定為“下”,中間1/3定為“中”(在統計分析時只作上下兩端的差異顯著性檢驗)。

三、討論

(一)目前本校國小生學習方法的狀況

本調查反映了本校國小生在學習方法的幾個環節上一個大致的現狀,這個現狀説明,多數國小生的學習態度是認真的,基本上能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這裏面,教師起到了一定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任務有具體佈置和具體要求。如我們調查的個別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備有一本預習本,以便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預習中的疑難點等。但也能看到,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還不多,較多地停留在教師所佈置、所要求的任務上,帶有一定的被動性。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習的重要意義。

(二)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的關係

我們調查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的關係,通過對結果分析發現,在學習方法的各個環節上,都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採用的方法一般也較好,學習成績較差的,採用的方法一般也較差,這些差別各處都是很明顯的。由上述結果説明,學生所採用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存在着密切聯繫。

(三)各個年級學生學習方法的比較

各年級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着差別,有的提高了,有的下降了,也有的雖然提高了,但沒有達到高年級的要求。形成上述差別有多種客觀和主觀的原因。譬如説,中年級的學生預習、複習比高年級少,有可能

是中年級學科內容簡單,教師不作要求,而高年級相對課業內容較難,或教師重視,或學生自以為需要這樣做。其次,有可能學生對我們調查的各個問題的瞭解不盡相同。

(四)學生的學習方法還有待深入的研究

學習方法是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具體形式,它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程度,年齡特點及老師的指導和要求,都有緊密聯繫。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僅是個起步,有許多問題值得大家去探討。譬如,考試分數是否比學習方法更重要?能否堅持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的效果如何?課堂上記筆記是否好?對這些問題存在着各種不同的看法和見解,都是可以商討的。此外,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習方法的影響,各類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和指導方法,學習方法上各年級之間的連貫、各階段的銜接、各學科的協調等等,廣大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實踐、研究,摸索出一套適合學生的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及培養學生掌握良好學習方法的途徑。

四、小結

本研究是對巧家縣爐房中心學校國小生學習方法的調查,着重瞭解學生學習方法和現狀,並對現狀作了分析。本調查雖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但由於取樣範圍較大,並採用了統計分析的方法,因此比一般描述性論述提高了一步,可以為國小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數量依據和參考意見。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2

一、問題的提出

課外閲讀是語文閲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語文閲讀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一、二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 三、四年級階段的要求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 五、六年級階段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閲讀。擴展自己的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閲讀在國小的語文教學中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發展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課標》在“教學建議”中還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然而,由於國小生的課外閲讀涉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問題也很多,距離《課標》的要求還很遠。尤其是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存在的問題更突出,為了更好的瞭解農村陔子的閲讀情況,我對本校中高年級隨機選取100學生的閲讀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

一是瞭解我校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

二是通過調查,瞭解影響學生課外閲讀的因素,以利於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我校課外閲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課外閲讀現狀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

1、學生課外閲讀量少。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讀過的課外書很少,其中沒有讀過課外書的佔27%,讀過2—5本的佔68.3%,讀過10本的佔4.7%。

2、學生閲讀興趣不高、能力低下。通過調查發現,喜歡課外閲讀的佔23%,絕大多數學生讀課外書只看情節,走馬觀花,能夠“查典或問別人弄清意思”的佔10%,“作讀書筆記”的佔5%。

3、學生課外閲讀資源貧乏。調查發現,部分有閲讀的興趣的同學家中藏書5本以上的佔10%,2本以上佔53%,沒有藏書的佔37%。有44%的同學父母認為課外閲讀用處不大。

(二)出現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課外閲讀缺乏興趣

一直以來,“課外書”被認為是“閒書”,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多大作用,沒有閲讀的興趣。同時,學生的課外閲讀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閲讀漠然視之,讀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學生不會讀。久而久之,學生對閲讀漸漸失去了興趣,更談不上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

2、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書籍來源匱乏。首先是學校藏書數量少,內容陳舊,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未向學生開放,學生想讀書卻無處借閲.其次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圖書,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長認為課外書是“閒書”。

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各級學校教師不能給學生提供閲讀的條件和機會,一味地應付抽考、會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課外作業擠佔了學生的課餘時間,就連節假日也要對付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想讀書哪裏有時間和精力?同時,許多家長也認為讀課外書籍影響學習,因此,不讓學生看課外書,一旦發現,輕則沒收,重則毀掉,學生在家裏想看書也不敢看。

四、調查總結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可能改變的辦法有以下幾點:

1、培養興趣:不同的學生其閲讀興趣也隨之不同,所以教師不僅要熟知圖書的內容,更要加深自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圖書時才能遊刃有餘。在國外,如果孩子不喜歡閲讀,人們不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而把原因歸結為家長和老師沒有為他創設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沒有發現他喜歡和感興趣的閲讀材料。那我們,要使學生的閲讀成為“悦讀”,該怎麼做呢?有愛看書的父母,才有愛看書的孩子。”家長讀書、看報、上網無疑是孩子無聲的榜樣,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更愛看書,寫作能力也強。如果家庭中缺乏讀書的氛圍,怎麼指望孩子喜歡看書呢?這種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家長自己放棄學習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並不鮮見。

2、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辦學條件,為農村中國小配套足量的圖書,建好圖書室、閲覽室,使學生有足夠的課外閲讀資源.

3、各級學校領導、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這些都有賴於學生的課外閲讀,因為課內學習畢竟是有限的。

4、科任教師要重視對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指導.首先應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閲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有閲讀的內部動力。其次要進行閲讀指導。一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閲讀的關係;二要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三要讓學生每天花一定時間讀書,養成習慣;四要做好讀書筆記;五要定期舉行讀書會,讓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5、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例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的閲讀現狀,同時瞭解孩子在家中的閲讀情況。教師也應經常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家訪,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和課外閲讀等情況,教師與家長應該多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3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中國小危房改造和教育結構佈局調整工作領導小組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市農村中國小校舍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顯著,全市農村中國小的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進了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還存在一定問題,現將對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情況的調查報告如下:

一、 危房改造工作情況和進展

全市現有農村中國小958所,在校學生人數27.6萬人,其中:中學生9.8萬人,國小生17.8萬人,全市農村普通中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65.6萬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況。據20xx年危改初期統計,我市農村中國小危房面積9.7萬平方米,佔農村中國小校舍總面積6.0%;其中:D類危房 6.3萬平方米(所謂“D類危房”是指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屬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類,此類房屋必須立即拆除),C類危房2.9萬平方米(C類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現險情,維修後尚可繼續使用),B類危房0.5萬平方米(B類危房指房屋個別構件出現險情,可繼續使用,但需抓緊維修)。自20xx年實施“危改”工程以來,全市已改造或拆除農村中國小D類危房8.3萬平方米,新建農村中國小校舍12.2萬平方米;已改造C、B類危房4.5萬平方米。基本消除了20xx年統計的D類中國小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產生。截止20xx年10月,我市農村中國小校舍剩餘危房面積3.1萬平方米,佔農村中國小校舍總面積1.9%;其中:D類危房2.7萬平方米;C、B類危房0.4萬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實施以來,我市爭取中央、省資金 1148萬元,國債資金621萬元,市投入及配套資金2545萬元,縣(市)區以下自籌資金4575萬元,其中縣(市)區以下債務投資2194萬元。

二、中國小危房形成的原因

20xx年國家實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實行危房改造資金各級財政調劑一點,羣眾獻工獻料捐一點,學校自籌一點,解決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xx年以後,國家、省重視危房改造工程,以及20xx年政策調整,原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民集資投入變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於我市農村中國小點多面廣,中國小危房邊改造邊有新的不斷產生,徹底消除中國小危房的任務還很艱鉅。

中國小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長遠、科學的規劃,一直沒有走出低水平突擊改造和重建,一段時期後又集中出現危房的惡性循環,缺乏良性運行機制。二是由於多年來中國小校舍緊缺,且沒有穩定的建設及維護資金來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維護,超期服役,客觀上增加了中國小危房數量。三是中國小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學鑑定、動態預警和滾動解決措施不夠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對滯後,“三無”(無勘察設計、無規範標準、無施工資質)工程不少,使中國小校舍建設標準太低,建設過程中即存在質量隱患。四是由於地震、水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中國小校舍的損害程度比較嚴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達到使用年限即成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幾點做法

根據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20xx年初對全國農村中國小危房的普查結果,截止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6省(直轄市)及大連等5個計劃單列市之外的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農村中國小各類危、破校舍8400萬平方米,佔農村中國小校舍總面積的9.6%;其中:D類危房5700萬平方米,C類危房2000萬平方米,B類危房700萬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僅嚴重威脅着廣大師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約着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為保證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切實改善基礎教育最基本的辦學條件,國務院決定由教育部、國家計委和財政部各安排10億元,共30億元,從20xx年起在全國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現存中國小危房。20xx年8月24日,國務院批准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關於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的實施方案》繼續實施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啟動已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被廣大人民羣眾譽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與教育佈局調整相結合,取得了明顯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實施過程中,遵循四項原則,(1)中國小布局調整與危房改造、合鄉並鎮相結合;(2)堅持一次規劃、分佈實施的原則;(3)質量與效益相統一,佈局調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錦上添花”,堅持“牢固、實用、夠用、方便學生”的`原則,確保校舍建築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4)實行項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專款優先用於解決現存農村中國小危房中最危險的D類危房。

二是統籌規劃,設立機構,明確責任。實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據省危改辦的要求和安排,20xx年6月,我市自下而上對全市中國小危房情況進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報了《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項目申請表》,逐級建立了危房改造項目數據庫,作為實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據。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和實施危改 工程項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國小危房改造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教育局),負責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計劃,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各縣(市)區危改工作,並對中國小危改項目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市政府還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強中國小危房改造工作意見》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制度健全,保證了危改工作的順利實施。根據國家、省危改辦要求,用三年時間基本消除現存D類危房,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產生,建立中國小危房改造有效機制,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實施,具體在實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計委等部門一方面已經建立並落實了以協調、交流、服務為內容的例會制度,各部門有分工、有合作,責任明確;另一方面實行責任管理,明確市、縣(市)、區是危改的第一責任主體,市長、縣長、區長是危改第一責任人,以確保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三是保證資金投入,確保危改工作落到實處。根據市、縣(市)區兩級分級分擔負責的原則,海城市、枱安縣、岫巖縣、千山區充分利用國家的專款,制定好省、市、縣三級配套資金計劃(配套資金要先到位)。建設規模超過現存D類危房面積的資金由當地政府自籌,重點改造縣城以下農村中國小危房。市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允許農民用義務勞動支持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同時,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對農村義務教育捐款,支持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

各縣(市)區的危房改造資金實行專户存儲,封閉運行的管理機制,按工程進度實行危改項目直接撥款,減少中間環節,確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對擠佔、挪用、截留危改資金或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等行為,市將在下批指標中收回專項資金,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四是建章立制,實行目標管理。在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各縣區能夠抓好“工程”的立項、審核、建設、監理、評估驗收等各個環節。首先是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對中國小危房進行全面、徹底地排查與核實,依照《危房房屋鑑定標準》進行堅定;其次是對存在危房的學校,由學校據實填報《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項目申請書》,並上報縣區教育局,由縣區教育局審核彙總後上報;再次是實行第一責任人制,對違反規定的,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是對工程實行質量管理與監督。首先是各縣區能夠通過招標或委託有資質等級、信譽良好的勘察、設計單位;其次是施工單位的選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再次是工程實行全過程監理(監督),項目竣工後,由城建、設計、勘察、監理及項目學校等部門共同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年來,我市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平穩安全,進展順利,但因種種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在今後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進。

一是縣以下配套資金難以落實。按省要求,市、縣政府必須按省裏規定數額落實配套資金,但從調查瞭解情況看,市級配套資金全額到位,縣以下配套資金,縣級配套資金難以落實,而是將配套責任落實到鄉、村,引發了教育負債。

二是撤併學校問題嚴重。由於關係佈局調整和新校選址等問題,有些村與村之間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且無法籌措改建資金,處於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現有中國小危房難以同時改造,師生安全受到威脅。我市現有D級危房3.1萬平方米,涉及中國小生1萬人左右,對此市危改辦多次召開會議和下發通知,禁止學生在D類危房上課,但調查發現,有的鄉(鎮)因危房面積較大,涉及學生多,無法妥善安排上課,部分學校仍在使用D類危房,師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五、今後工作的初步設想

一是各部門加大合作力度,確保項目專款專用,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同時,保證中國小校舍正常維修,保證當年出現危房當年消滅,現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與地方政府、人民羣眾等在內的社會各界加強聯繫,爭取支持,解決從D類危房中撤出的師生上課問題,確保危房改造期間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不受影響,保證教學安全。

三是搞好抽查、檢查工作,特別是組織縣與縣之間互查,對有問題、有需求、有成績的項目工程,既要找出不足,看到教訓,又要善於總結經驗,搞好典型示範,促進我市危改工程全面有效開展。

四是依據中央、省有關政策和我市危房改造實踐,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有關危改工程規章制度,用法律手段加強危改工程的全面實施,把有限的資金用好,確保危改目標順利完成。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4

一.農村國小基礎設施有所欠缺

在經濟發展飛速的今天,農村的經濟也在迅速的騰飛,但是在農村對國小教育的投資並不象城市一樣。在調查的學校中發現,在農村中國小的基礎設施並不是很完備,尤其是在體音美和計算機教育設施上,教育設施不完備,甚至根本沒有。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滿意嗎? 滿意40.5% 較滿意45.5% 不滿意14% 學校的基礎設施是否夠用? 夠用48% 基本夠用50% 不夠用2% 學校是否有多媒體教學設施? 有30% 沒有70% ------ 體音美教學設備是否夠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無7% 農村國小教育基礎設施的落後歸納分析以下幾點原因。

1.當地經濟的發展決定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農村經濟也在迅速發展。但是,農村由於歷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環境的因素,也導致農村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總會慢於城市的發展。所以當地政府的收入始終處於平均水平狀態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會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況下,政府在對教育的分配和投資上顯然低於城市,所以當地的經濟發展決定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

2.市政府的教育投資傾向於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資,大部分被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礎較好的城市學校,尤其是其中的重點中國小。因此,必須逐步取消城鄉分割的教育投入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加大對縣級、尤其是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

3.國小學校的收入來源少

國家對中國小進行改革後,“一費制”的實施,避免了學校的亂收費情況,減輕了家庭的負擔,但是學校的收入也相對減少。在學校有限的收入中,用於大額教學設施的建設就會減少,或者是根本不會用於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造成學校發展的滯後,從而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二.農村國小師資力量的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國小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教師甚至一人帶幾門課,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調查情況如下表: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的認課教師是否大學畢業?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歡老師的課嗎? 很喜歡49.5% 一般48.5% 不喜歡1% 你的老師負責任嗎? 負責任45.5% 一般38% 不負責任16.5% 你們老師是一個人帶多門課嗎? 基本上是15% 個別70% 一人一門課25% 1.工資待遇不高,難留人才

在實踐過程中,經過走訪我們發現,在農村國小中,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有合同編制的教師在農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沒有編制的民辦教師。對教師待遇的不公平,造成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到農村落腳或者人才外流。

2.環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農村地理位置偏僻,衞生條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觀原因,對一些知識層次相對比較高的人來説不是理想的生存環境。在教師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學畢業或者是在外地上過學,在以前的生存環境的影響下,地理位置、交通、衞生等社會環境是自己選擇生活的一個重要參考和標準。在他們的思想中在農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個過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腳點。所以,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到農村工作,也有一些優秀的教師外流或轉業。

3.發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趨向性

很多人畢業後邊願意到農村工作,不僅因為農村的各方面環境的問題,還有以後的發展問題。農村的社會活動和空間比較狹隘,相對城市來説發展空間狹隘發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師這個行業不僅工資和福利待遇好、社會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較好,並且有更多的擇業空間和機會。所以,大部分畢業生畢業後願意選擇城市,造成農村教師缺乏,師資力量薄弱。

綜上所述,農村的環境和教師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給教師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住優秀的人才,提高教學質量,形成經濟和教育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家庭教育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大部分國小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理想,調查如下表: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父母誰在外打工? 都在60% 父親5% 其他35% 你父母的最高學歷? 大學0% 高中10% 高中以下90% 你父母和你談心嗎? 經常談10% 偶爾45% 不談,有隔閡45% 犯錯時,你父母怎麼樣教育你? 説服65 不管不問5% 打罵30% 1.父母學歷不高,不能處理好孩子的學習問題

在農村中,父母是大學畢業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長是中學畢業,在學生的家庭作業輔導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學生表示,家長不能夠幫助輔導功課。還有一些學生表示,家長從來不關心學生的學習問題。

2.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無人教育

近年來農村打工族數量日益增加,農村家庭中很多是母親成了留守家長,一個人操持家務已經不易,更談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長把孩子留給老人,雙雙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無從談起。現在農民工和留守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有待國家對政策進行調整,讓孩子能呆在父母的身旁,能手有完整的家庭,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

3.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欠缺

農村家長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識,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很多家長稱孩子上學後至今沒有接待過一次老師家訪,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瞭解不多,再加上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對與孩子平等交流與溝通認識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訓斥、打罵為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誤區。

4.家長和學生缺乏溝通

調查還發現,與父母缺乏溝通直接影響到農村孩子的心理,他們在學校中多數表現為性格內向、沉悶、不善與人交往。而農村中國小還很

少有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這一空白亟待填補。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師”,家庭不僅是生活基本單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學校。堅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家庭教育的發展。

四.國小生學習壓力的調查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感覺壓力來自哪方面? 學校75% 家庭10% 作業15% 你的作業多嗎? 多35% 適中60 不多5% 你擔心升學嗎? 很擔心40% 有點擔心40% 不擔心20% 你感覺學習壓力大嗎 很大45% 較大15% 沒有(其他)40% 1.學校升學的壓力造成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大

不少老師和家長感慨,升學的壓力已經由過去的大學聯考前移到國小生頭上。在農村國小中也存在升學的壓力,一些國小為了提大學聯考入重點中學的人數,為了提高升學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刻意為學生補課、增加家庭作業的量,造成國小生,上課時間長,作業量大。一調查表明,現在的國小生的作業時間和作業量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國小生的作業量較大,內容單調重複,作業時間較長,學生的書包越來越大,且越來越重。國小生厭學情緒隨年級升高呈上升趨勢。隨着學習壓力的增加容易造成學生一些心理問題。情緒不穩定,時有焦慮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動,與同伴關係淡漠,這些心理問題在國小生中也悄然存在。國小生的心理問題變得嚴重,説明社會、家庭和學校對國小生心理健康不夠重視。應試教育、升學壓力,是國小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2..來自於家庭方面的壓力

農村的家長也開始像城市的家長一樣盲目讓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給孩子輔導功課,有一的家長為孩子培養一技之長,參加課外的學習班,佔用了孩子大量的課外時間,週六週日也不能休息。據報道現在有的地方的國小生出現了“童年恐慌症”,家庭方面的壓力也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家長應該重新審視家庭教育觀念,重新認識孩子的教育,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合適的定位學習,以免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農村國小調查報告15

一、調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我們於XX年3月份對我市農村國小開展了調查訪問,關於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這次調查,採取聽彙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範圍主要在兩所國小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後三次召開座談會.

二、調查目的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國小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調查步驟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座談法和家訪談話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對家長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爸爸媽媽説的話都是對的嗎?你在家裏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過回收調查表,研讀家訪、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關於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

四、調查對象

1、家長的職業:農民佔57.5%;幹部和工人佔38.8%;個體户佔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區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築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佔6.3%;中專文化佔12.1%;國中佔66%;國小文化佔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國小和國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國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佔83.8%;收入較好的只佔2.5%;經濟困難的佔12.5%;特別困難的佔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佔91.2%;再婚的佔2.5%;單親家庭佔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佔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佔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geo2k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並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佔25%左右.這些並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五、調查結果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國小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農村責任田的承包、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明顯改善,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又使農村獨生子女劇增,從情感上他們願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於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並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絝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麪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