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教師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8.72K

摘要:關注“留守學生”的學習。由於家教的缺乏,留守學生大多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不認真甚至不完成。我就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給他們補缺補差。每天輪流安排幾個在教室裏做作業,讓他們在我的監督、輔導下,按質按量完成家庭作業。然後親密交流,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身體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揚長避短,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們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形成積極進取而又樂觀的學習態度。漸漸的,他們有了進步,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還很願意把自己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主動告訴我,真正把我當作他們的良師益友。

教師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教師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留守兒童已經作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我們應毫不猶豫的扛起這份重擔。那麼,如何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要有愛心 、耐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留守兒童來説,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因此,我們作為班主任要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我班有個學生父母在外打工,他經常遲到,一開始我找他談話他唯唯是喏,轉身又我行我素。後來,我給他買學習用具,找他談心;讓班幹部陪他上下學;組織同學給他過生日……慢慢的他變了,不再遲到、逃課了。俗話説:精誠所到金石為開。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愛,有持持以恆的耐心,就一定能走進他們心裏,讓他們感受到温暖。

二、關住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裏寄錢,希望在物質上彌補和滿足孩子,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班會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並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辦有圖書角、手抄報、音體美興趣小組,這些活動的開展填補了學生心靈的空白,讓他們覺得學校生活充實、美好。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

三、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大多數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作為班主任,我利用每週的法制課,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從電視上、網絡上、多蒐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

留守兒童許多是由他們的奶奶、外婆等隔代親屬來撫養的,而農村這樣的老人文盲率超過70%,他們無法對孩子進行輔導,也很難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時的學業輔導與心理溝通。許多留守兒童因成績不好而產生厭學情緒,進而走上輟學道路。可以開展一幫一活動,或給他們開小灶,真正體會到了班級的温暖和學習的樂趣。”

總之,作為班主任老師既要做留守兒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瞭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温馨的家園氛圍。

教師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我的班級中就有X個留守學生,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學期的時間裏,在孩子缺少父愛母愛的日子裏,我是如何做好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學習生活、行為習慣、情感心理等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彌補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確保他們愉快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呢?

一、抓住時機,做好與“留守學生”監護人之間的溝通

家是温馨的港灣,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親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割捨的愛。“留守學生”大多是跟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於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愛。尤其是獨生子女,老人更是疼愛有加,各方面都給予優惠的“政策”,對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問題往往是一笑而過,嚴重的也只是説説而已。這樣,孩子慢慢地養成了嬌氣、任性的毛病,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難、怕挫折。還有一些“留守學生”家境不富裕,老人整天忙於農活,根本無暇顧及孩子,有的甚至還要孩子承擔過重的家務活,對孩子心裏想的是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感覺?都一概不知道或是根本就沒想到關心。寄養在親戚或朋友家中的“留守學生”,他們在親戚或朋友家中畢竟沒有家裏自由,有的由於膽小,顯得很老實,但一旦離開監護人的監管範圍,長期壓抑的他們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膽大的,親戚、朋友根本就管不了,只得順其自然,由其發展。無論是哪一種,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孩子。針對這類問題,我及時家訪,與監護人共同探討教育“留守學生”的有效途徑,力爭為“留守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消除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我班有一位學生,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異,但自從父母外出打工以後,成績開始逐步下滑。我多次找他談話,他每次都有承諾,就是不見行動。經過調查,我得知該生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在家時管理較好,且方法也科學,所以成績一直很好。可自從父母外出打工後,爺爺奶奶在很多方面都是睜隻眼閉隻眼,慢慢的他開始貪玩,甚至迷上了上網。我及時抽出時間進行家訪,可老人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家訪也無果而終。幾天之後,老人來學校給孫子衣服,恰好那節是我的課。我感到此時是和老人談心的最好時機,於是我把老人拉進了我的辦公室,我拿出上學期的考試分數和本學期成績進行比較,在數字面前老人終於……從那以後我驚喜地發現該生又回到了以前。

二、傾入真情,讓學生找回失去的笑容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對於留守學生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嬌、淘氣……享受父母的惜愛和呵護都暫時成了一種回憶,由於長時間處於這種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們常常會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當他們從電話中或偶爾寄回來的匯款單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時,這種感覺會逐漸加劇。原來性格開朗的他們開始變得情緒低落,有的還變得自私、孤僻,成績也大幅度下滑。不難發現他們此時最想得到的是來自母的關愛和照顧,於是我從學習、生活等方面去關心他們,彌補他們缺失的愛,充分發揮班級體的作用,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温暖。我班有一位學生,剛轉入時表現很好,上課發言積極,作業認真完成,加上性格開朗,又總是以一張燦爛的笑臉面對同學,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玩伴。但好景不長,慢慢的上課發言少了,而且總喜歡望着窗外走神,看到別人父母來給孩子送東西時,他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眼中還時常閃爍着晶瑩的淚花。我知道她是在想念父母了,而且十分的嚴重。於是我經常找她談心,讓她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為了她更好的學習、生活,讓好幾在思想上清晰的認識到父母是十分的愛她的。我又召開班委會,讓她擔任了分管紀律的副班長,以充實她的生活。課後我鼓勵學生多幫助她、關心她,我也時時讓她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不久,那燦爛的笑臉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而且班級的凝聚力也更強了。

三、做學生的朋友,提高學習成績

關注“留守學生”的學習。由於家教的缺乏,留守學生大多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不認真甚至不完成。我就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給他們補缺補差。每天輪流安排幾個在教室裏做作業,讓他們在我的監督、輔導下,按質按量完成家庭作業。然後親密交流,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身體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揚長避短,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們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形成積極進取而又樂觀的學習態度。漸漸的,他們有了進步,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還很願意把自己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主動告訴我,真正把我當作他們的良師益友。

留守學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為了祖國的下一代,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温暖的親情、濃濃的師愛、有效的方法點亮孩子心中的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讓他們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純真的童心不再孤獨。願他們的生命亦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折射出燦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