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人力資源管理簡史

欄目: 人力資源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5.05K

萌芽時期(1910 年)

人力資源管理簡史

人力資源管理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8 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這部法典中記錄着在我們今天看來是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繼1436 年威尼斯兵工廠之後,出現了更為複雜的工資結構。當時,根據所從事工作的自然情況,將工資劃分為計時工資率(per diem rate)和計件工資率(per piecework rate)。

科學管理時期(1910 年一1940 年)

20 世紀初的1911 年,弗雷德裏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了所謂的科學管理原理,並有意地把管理看作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領域,並使這門學科專業化。事實上,在此期間,“效率專家”(efficiency expert)這一術語出現了,科學管理理論強調改進工作,併為此引入了時間一動作研究,去掉任何多餘的動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1916 年,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提出了過程管理方法。這種科學管理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把強調改進工人的工作績效,轉變到強調提高管理技能技巧(skills)上來。

後來,埃爾頓梅約(Elton Mayo)於l927 年進行工作研究。他以加利福尼亞州霍桑的西方電氣公司為背景進行試驗。這一著名的霍桑試驗研究表明,由於員工認識到參與試驗的重要性,即使在不利於身體健康的環境中進行工作,他們的勞動效率也不會降低。這説明激勵對勞動生產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際關係時期(1940 年1960 年)

這一時期的主要標誌也許就是西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 於1954 年提出的人類需要層次理論。這一理論提出,員工(實際上是任何個人,包括職業性的和非職業性的)在其生活的不同階段,可能處在不同的需要層次上。因此明智的管理者,應該瞭解每一位下屬的需要層次,以個人需求為基礎進行激勵,從而達到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水平。

然而這一理論有兩個根本性的侷限:(1)這一理論假定在較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以後,才能上升到較高層次的需要。儘管這在技術上是真實的,然而各種需要的滿足不僅具有先後順序,事實上,還具有並存性。一個人儘管還沒有滿足安全需要,就可能已經滿足了其自尊的需要。(2)這一理論假定各種需要的順序是準確的和適用的。很清楚的是,文化會使以上假設產生差異。一個典型歐洲血統的美國人,可能在先滿足生存需要之後,才去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與此正好相反,一個典型的印度人卻是儘管他(她)將要餓死,也要去實現自身的價值。

馬斯洛論管理者可以採用下面的“激勵”要素,來滿足員工的不同需要:

第一級:生存需要 提高工資

獎金

改善工作條件

定期醫療檢查

娛樂

第二級:安全需要 享有優先股權

保險

職業穩定

口頭承諾和書面承諾

晉升

第三級:歸屬需要 邀請到特殊場合

有機會加入特殊任務小組

有機會成為委員會成員

成為俱樂部組織成員

工作輪換

第四級 自尊需要 獎勵

表揚

授予稱號

公開場合露面

為管理委員會服務

第五級 自我實現的需要

帶薪休假

領導項目任務小組

受教育的機會

承擔教學任務

承擔指導任務

1960 年,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提出了X 理論和Y理論。X 理論闡述了獨裁式的管理風格,而Y 理論則闡述了民主式的管理風格。根據人類行為假設,不論我們是否承認,都存在着某些管理風格。獨裁式的和監督式的管理風格,反映了x 理論的思想;而參與式的、社團式的管理風格,則體現了Y 理論的思想。

人本心理學時期(1960 年一1970 年)

在這10 年期間,V.H。佛隆(V。H,Vroom)、波特(Porter)、勞勒(Lawler)和其他人撰寫了大量有關“期望值”理論的文章,主張通過使用適當的激勵手段,管理者能夠有效地激勵員工達到預期的目標。與此同時,勞倫斯(Lawrence)、洛奇(Lorsch)和其他人發表了大量有關“權變理論”的文章,他們指出: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最好的模式”或唯一的管理方式,應當依賴於特定的環境而定。管理風格甚至於不排除所謂的“對待傻瓜蛋”的方式(KITA方式一Kick In The Ass,意為:死罷,蠢驢!)。赫茨伯格(Herzberg)採用了這一術語時指出,為了處理某一特殊類型的工人或工作環境,即使是對好人,有時,也不得不使用一種較為嚴厲的管理方式。

我們如何測量與人的個性類型有關的管理方式或工作方式呢?在20 世紀60 年代初,邁爾斯(Myers)和布里格斯(Briggs)夫婦倆提出一種在人力資源領域裏最常用的測試工具,即“邁爾斯-布里桔斯個性類型目錄”(MBTI)。

這種工具以卡爾伽格(Carl Jung)的“心理形象論”為基礎,根據四個方面的特徵,人們可對自己的個性進行自我檢驗),從而形成16 種不同的組合,即16 種可能的個性類型:

(1)與環境相互影響的外向型,與內省的內向型相對應;

(2)概念化思考與內在真情實感相結合的直覺型,與根據外在變化環境而思考的感覺型相對應;

(3)強調個人評價的感情型與客觀務實的思考型相對應;

(4)無預定目標的理解型與有目標範圍做事的判斷型相對應。

系統管理時期(1980 年)

系統管理時期幾乎與主題為“全面質量管理”的時期相一致。“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石包括持續改進,制定長期目標,授與僱員權力,利用團隊精神等方法。

那些傑出的“全面質量管理”(IOM)的權威們,雖然在“怎樣完成工作”的方式上觀點有所不同,但他們都一致地認為:“第一次就做好”(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並且滿足甚至超過顧客的期望是必需的。“第一次就做好”同以顧客為中心是一致的,除了這一事實之外,糾正或消除缺陷所花的費用,同事先就避免缺陷所花的費用相比,前者比後者要大得多。全面質量管理權威菲利普克勞斯比(Philip Crosby)認為,糾正或消除缺陷所花的費用約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水平比較法”(benchmarking)是全面質量管理中廣泛使用的一個概念。它鼓勵管理者去觀察其他組織同行的做法,並從中學到改善自己組織績效的方法。人們也許會説,競爭者不可能同其競爭對手共享這些方法,然而在集團內或者不相關的行業卻是可能的。你向同行要求獲得信息,也應該為你的同行提供相類似的信息。這是規矩。

與全面質量管理相關的一個經常出現的現象是縮短生產週期。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減少失誤和返工時間,一批產品就能更快地生產出來,更早地投入市場。與此相同的是,要強調任務的價值或者效用,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據説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的一位質量專家就在他的語音信箱上留言道:“如果你所説的能夠增加你或我的價值,就請留言;如果不是,現在就請掛斷電話!”

日本製造業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全面質量管理方面的`努力。“全面質量管理”是早年由美國人愛德華茲戴明(W. Edwords Deming)介紹到日本的。美國在這方面的表現相對不佳。我們知道,事實上,戴明在日本受到日本人如此的尊敬,以致於40 多年前日本科技聯盟(the Japanese Union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最有聲望的國家質量控制獎:戴明獎,以表示對他的尊重。此外,只有獲得戴明獎的人,才有資格入選此後30 年設立的日本質量控制獎(The Japan Quality Control Award)。戴明(1994 年去世譯者注)拒絕與沒能很好地學習他的方法的經理們合作。戴明的主要觀點是:

■趕走恐懼感

■擺脱數字式的目標(如定額)

■在職培訓

■淡化短期利潤

過了10 年左右,菲利普,克勞斯比(Philip Crosby)在質量控制中推廣“無缺陷”(Zero defects)方法。這種方法是把百分之百的無缺陷作為目標。克勞斯比認為:建立“可以接受”的缺陷水平,必然會導致自我滿足於這一水平的結果。如果員工知道在某一缺陷水平上是“可行”的話,他們就會把這一缺陷水平作為“標準”。當然,這個標準只是次優的。

關於克勞斯比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出席他女兒的豪華婚禮時,即使只是一杯賀酒他也沒有喝。他解釋説:“無缺陷”。因為當時他正在節食,如果在一個特殊的場合就犯戒,會造成無缺陷上的小錯誤。 需要説明的是,無缺陷還涉及到一個跨文化的理念。迄今為止,它可以用作一種“推銷觀點”讓顧客接受。在某些文化中,無缺陷是異化的概念,與人們認為人的身上存在着缺點的信仰不同。所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無缺陷方針使組織在更好地滿足顧客要求的同時,與顧客的交流卻不像預期的那樣成功。與戴明同時代的約瑟夫朱蘭(Joseph Juran)把“顧客”這一概念擴展到企業實體內部,例如相互協作的工作之間。在生產線上,當工人A傳遞給工人B 一件未完工的產品時,工人B 就成為工人A 的“顧客”。實際上,組織內任何一個接受幫助和服務的人,都可以把別人看成是“顧客”。朱蘭強調了解決問題小組和“頭腦風暴”小組的作用和價值。與戴明不同的是,朱蘭認為,恐懼能產生積極的激勵效果。在1981 年,威廉奧奇(William Ouchi)提出了Z 理論的概念,它融合了美國和日本的管理風格(這也許是前面所述的X 理論和Y 理論的混和物)。他所提出的Z 理論,包括各層次的管理人員和所有工人進行質量控制活動,理解組織目標,減少分工和利潤分配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