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總結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

欄目: 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3.02W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1

井下工作人員因為長期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工作,部分員工在心裏上對黑暗環境產生了恐懼感,並有部分人員患上了焦慮症、抑鬱症,目前這樣的情況的越來嚴重,為了更好的讓一線工作人員正常的工作,我建議將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納入員工勞動衞生健康監護系統中,在定期對員工生理健康檢查的同時,還應進行心理健康檢查,建立員工心理健康檔案。同時還應該培養鑽井一線員工合理的應對方式,進而提高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職業心理適應能力,從而讓生產更安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對野外作業員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加強員工的應對方式的訓練應激理論告訴人們,面對應激,不同的人會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有的人往往表現出否認、迴避壓抑、攻擊(包括自我傷害)、自責等消極的自我防禦機制,這些消極的自我防禦機制只能暫時緩解痛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長期應對不當可能導致嚴重的心理疾患。有的人會採取適當宣泄、轉移、放鬆、昇華、幽默、自我解嘲等積極的至少是對自己沒有傷害的自我防禦機制。

我們鼓勵員工儘可能地採取對自己沒有傷害的或積極的自我防禦機制,建立積極的自我防禦機制是需要學習的。現在很多機構都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資源,對野外工作員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學習諸如放鬆、脱敏等技能,讓員工初步形成心理調適的能力。

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面對應激,既需要個人調整心態,戰勝恐懼,積極應對,更需要社會支持系統。心理學中的社會支持系統,是指人們通過社會聯繫獲得的能減輕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提高適應能力的各種影響。這種支持可以來自家庭、同事、組織。

我認為,建立和諧的井隊文化更為重要,它有助於幫助員工面對應激,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生產事故,從而讓生產更安全。和諧的井隊文化至少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和諧的人際關係;豐富的業餘文化生活;積極的管理方式。

提高野外員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據瞭解,目前這方面的書雖然很多,但參考的書籍多半都是面向學生、教師、醫護人員、企業員工、部隊、鐵路、獄警等等,很少有專門涉及石油行業野外員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從高校教育來看,雖然部分石油類高校都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選修課程,但仍然是針對學生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從業後的心理調適內容卻沒有;而且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一般沒有實際的野外工作體驗,在員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結合近年來的事故統計看,鑽井事故的80%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其中心理因素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很有必要加強對員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從員工自身心理調節能力的提升入手,改善心理健康狀況。本案例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結果雖然只是一個井隊,但是可以推測:井隊員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問題,社會應予以重視,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建議將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納入員工勞動衞生健康監護系統中,在定期對職工的生理健康檢查的同時,還應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檢查,建立員工心理健康檔案。通過檢查,對心理健康問題嚴重者進行個案追蹤治療,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查找原因,拿出對策。這對於保障員工身心健康和促進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2

一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貪圖享樂心理

現在有不少中學生認為“享樂主義是社會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艱苦奮鬥是上一輩人的事,與我們這一帶人毫不相干”。於是就追求享樂、貪圖安逸,追時髦、擺闊氣的不良風氣在學生中越來越嚴重。這種  一些中學生只沉湎於自我願望的實現中,處處都得以自己的利益為核心,遇到稍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雷霆、躺倒不幹,或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對集體麻木不仁,對社會漠不關心。在處世中,只能別人關心他(她),他(她)卻不知關心別人,一旦個人慾望滿足不了,就去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逆反心理

中學階段由於年齡的特點,不少學生因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而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和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思考,對榜樣和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  部分中學生由於學習成績不好,屢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於表揚,指責多於鼓勵,懲罰多於引導。於是自認為低人一等,不可救藥,變得心灰意懶,消極頹廢,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消極頹廢,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還有部分中學生沒有某些缺陷與短處,而是不能悦納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不被喜歡的位置,優柔寡斷,沒有競爭意識,享受不到成功的快樂。

5懼怕心理

就中學生羣體而言,存在着優等生懼怕競爭,中間生懼怕掉隊,後進生感到前途無望的現象;就中學生個體來説,存在着懼怕數學、語文或英語、懼怕使父母希望落空,懼怕記憶力突然衰退等現象。一旦懼怕慣了,往往就形成性格上過於羞澀和膽怯,從而產生心理問題。他們會處處疑心,事事戒備,缺乏自信心和主動性;在學習上會隨大溜,缺乏闖勁和首創精神。

6厭學心理

有些中學生缺乏認真、刻苦、勤奮、鑽研的精神,加之心理上的重重矛盾,如:渴望尊重卻遭受歧視,自尊心與自卑心的矛盾,要求上進與意志薄弱的矛盾,紀律約束與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造成厭學等心理問題。

二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響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偏重智力開發而不顧其心理髮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對他們提出過多的苛求。過重的壓力,繁多的學業,幾乎將孩子天真爛漫,敞開胸懷接受大自然和社會影響的機會全部擠掉。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則沒有多少家長給予足夠的重視。許多家長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體健康、智力開發一樣重要。由於父母對心理教育的忽視和無知,導致了孩子的心理髮展與智力開發嚴重失衡。智力開發超前,心理髮展滯後,在中學生身上形成強烈反差。重智力、輕心理的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心理素質造成了嚴重的先天不足。與此同時,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賞罰褒貶,極其世界觀、信仰、  當今的社會正處在變革時期,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也越來越複雜,影響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越來越多,出現了某些不健康的思潮與改革開放的主旋律並存的局面。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現狀,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夠成熟的中學生,在獵奇心的驅使下,有時也會去其精華,取其糟粕。如隨着電腦的普及和淫穢、兇殺等不健康錄象製品、不潔書刊的泛濫,學生接觸社會傳媒不良信息的機會大大增加,他們往往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3學校的影響

當前,由於不少學校還未實行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軌,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考試成績、升學檔次成了衡量學生有沒有出息的唯一標準,學生也將考試升學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敗。而由於學校忽略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教師又沒有預先告訴他們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學生在考試、升學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長或教師的斥責,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選擇了逃避,對自己徹底放棄,有的甚至離家出走,給家庭、學校、社會,也給自己造成了不應有的缺憾。

另外,過重的課業負擔導致學生心理上疲勞,情緒焦慮不安。不少學校的課業負擔體現為“三超”即:超負荷的學習量,超高的學習難度,超常的學習時間。在教育方式上,一些教師的做法卻是反教育的。據筆者調查,目前,有少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用警告、諷刺、挖苦、揭短、遺棄等手段代替精神虐待”現象並非教師有意所為,他們的出發點是敦促學生上進成才,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心理學家指出,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高峯期,心理髮展錯綜複雜,他們追求成人感,有獨立性意向。但這些心理與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依賴性出現矛盾。他們只要求權利卻不願盡義務,只要求被愛而又不懂得愛別人。由於他們自我評價的能力較低,產生“明於知人,黯與知己”,“嚴以責人,寬以律己”的不良傾向。一些學生過於自信、自負,在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虛榮新的驅使下,故意表現得蠻橫無理,甚至有意與教育者對抗,行為表現與教育者的意願往往背道而弛。此外,中學生處在青春萌動期,對異性有好奇心和神祕容易出現早戀問題,期間要經歷心理髮展的種種困惑、矛盾和挑戰。那些落入情網的學生,往往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礙。有的緊張、恐懼、羞澀;有的苦悶、自卑、惆悵、失望、孤獨、悔恨、憤怒。

三解決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1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開設心理輔導課,進行普及心理學常識的教育,使學生了解心理常識,特別是掌握心理健康的一些標準,知道解決心理問題困擾時的解脱方法。二是心理諮詢、諮詢信箱、熱線電話、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活動。三是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打開心靈窗户説“悄悄話”的活動。因為同齡人通過互相傾訴、互相溝通、共同分憂,極易達到心理溝通的目的。四是家校連手開展心理輔導。學校應利用家長會這個渠道作些宣傳,讓家長對心理輔導有所瞭解,並協助學校開展工作。家校連手形成合力,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素質

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師的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學校領導要為教師提供心理素質教育專業技術的進修機會。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專業技術應成為教師的必備素質,應成為考核教師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自覺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去指導、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要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自覺的調試自身的心理狀態,不以自己不良的情感因素影響學生,如有不悦,應及時進行排遣,萬萬不可把目標轉向學生,要知道教師不經意的傷害會使學生心靈遭受極大的痛苦。總之,每一位教師都應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力爭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

3優化課程結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要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優化課程結構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根據一定經濟與社會發展對人的基本素質的要求,充實並豐富選修課和活動課的內容。二是刪減目前基礎教育教材的某些內容,降低某些要求。這不僅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能力,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其中選修課、活動課的設置,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種學習是在比較放鬆的氛圍中吸納知識與技能,不會有過重的負擔。

4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融洽班集體的關係

對於成長中的中學生來説,人際交往和溝通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然而由於目前學校的教育以升學為目的,過分強調學生之間的競爭導致學校生活緊張、單調。加之現代家庭住房單元化,獨生子女增多,從客觀上束縛了中學生的人際交往。這樣的班集體不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也就不能使學生得到健康的發展。學校應通過課程、講座、諮詢、學習小組、實驗等形式,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結交朋友,使學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取得進步,克服緊張、恐懼、自卑、孤獨、偏見、敵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傾向。

5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即主要依靠自己解決自身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教師不可能教學生一輩子,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其受益終生。部分中學生過多的失敗體驗使他們很容易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提高中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客觀地自我評價,找到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差距,產生自我激勵,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體驗,從而實現自我調控是幫助他們走出學習困境的關鍵。一方面,堅持悦納原則,教師不僅要善於愉快地接納每一位學生,而且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自我納悦情感,使得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勇於面對自己的問題,並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我制定目標及有計劃的實施,培養學生保持適度的學習緊張感,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擾,克服困難,逐步提高學習成效;第三,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將心理活動與行動效果緊密結合,學會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學生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務。在《關於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大學生網絡信息管理員隊伍,心理健康諮詢員隊伍。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3

新學期開始,為掌握廣大學生返校後的思想動態和心理健康狀況,增強我係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我係在學生處和院心協的指導下有序組織開展了假期學生返校思想動態排查活動。通過召開學生幹部代表座談會、心協幹部走訪班級、班級心理委員和班主任溝通交流,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展開相關調研,成果由我係心協辦公室彙總整理,形成本報告。

一、認真組織開展返校學生思想狀況調查活動

為充分了解同學們寒假返校後的思想以及心理狀況,3月2日我係學生會和心理健康協會組織各班級要求開展對同學們返校後的思想動態、心理健康狀況的摸底和了解,全面詳細的掌握了14級,15級學生的思想狀況。

首先,召開學生幹部代表座談會。2月29日我係學生會在學管主任常玉峯,學生處負責人滕廣輝,心理健康指導老師李平平和陳真老師的帶領下,召開了學生幹部座談會,傳達了20xx年度心理健康協會的工作要點和時刻為學生服務一切的精神,要求學生會各部室,心理健康協會積極落實,並且深入切實的做好返校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工作,做好學生到校情況和學生心理狀況進行摸底。

其次,心理委員彙報班級問題學生情況。我們要求班級心理委員就近期學生返校後的狀況做了相應的彙報,並且及時發現解決相關心理問題。繼續堅持做好本學期的心理危機反饋工作,積極組織班級心理活動。心理健康協會並於3月1到3月2日兩天找部分學生幹部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確保了學生幹部隊伍的心理穩定。

再次,由心理健康協會通過對心協幹部開宣傳會和走訪班級,和各班班主任溝通開展調查,統計各班級經常逃課屢次不改,獨來獨往,人際關係不和諧,行為習慣怪異,自控能力弱等問題學生名單(見附件1)。 與此同時,各班級班主任老師還通過查晚自習情況,下宿舍等形式展開了深入細緻的調查。

二、調查中職生在思想動態、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現整理如下:

1、我係學生的心理狀況堪憂,自卑感強烈。

其中在適應方面很多同學認為進入第二學期後基礎課程少了、專業課多了,面對陌生的專業理論學習與技能培訓,難免會束手無策,困難重重,久而久之,便產生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嚴重,自控能力較差。

中職生大多正處在青春叛逆期,情感豐富,情緒波動大,許多學生對班規校紀抱有嚴重的牴觸心理,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置若罔聞。這個時期的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及成人感迅速增強,渴望獨立自由,渴望擺脱對成人依附,因而許多人思想行為上表現得另類而偏激。同時,由於年齡小,又沒有升學壓力,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均比較差,隨着其社會接觸面的增大,容易受到種種不良社會現象的誤導,從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班級學生行為方式放任自流、組織紀律及時間觀念差、不考慮行為後果,等等。

3、中職生情緒情感不穩定及封閉。

中職生正處於情緒波動較大的青春發育期,對外界評價異常注重,情緒的兩極性非常明顯,高低不定,喜怒無常,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易為一次考試失敗、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另外由於中職生心理髮展正處於過渡時期,許多人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感情,這種封閉性往往使中職生豐富的情感找不到渲泄的出口,導致壓抑、抑鬱等心理疾病,而情感的封閉與強烈的人際交往需要形成強烈反差,極容易使學生人際交往受挫,產生焦慮不安感、社交恐懼感。

依據調查,中學生挑選異性朋友的第一標準依序排列分別是感覺、志趣相投和漂亮,典型的浪漫愛的特徵。多數同學仍然認為上學不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是不完整的。但是當兩人分手後,很多同學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異性分手,常常自尋苦惱,喝酒解愁,要麼消失幾天。可見,中學生在處理異性交往,分手等方面心理還存在着極大的問題。

4、校園網絡的開通是一把雙刃劍,需要合理的控制和引導。

我們在針對宿舍24小時通網一事的認可度調查中發現,50%的學生認為適度利用,有助於個人成才,可見學生對校園宿舍通網報有普遍熱情和過度樂觀。但就我們對自習室上網和教室上網的情況調查發現,多數同學上課時間還是利用網絡聊天、鬥地主、打遊戲。

三、中職生心理問題對策

(一)針對中職生自信心養成教育的對策。

首先,教育者要轉變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學校要培養的應該是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健康不僅是指沒有軀體的殘缺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可見人的健康已從“生理——醫療”模式轉變成了“生理——心理——社會”模式。自卑心理是阻礙一個人成長進步的最大的絆腳石,因此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自信心養成的教育,應作為中職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在傳授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其次,定期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大賽。由於受傳統人才觀念的影響,許多中職生在社會上自覺低人一等,在人才市場上更是缺乏與高等院校學生競爭的信心——即使自己有一技之長。而定期開展技能大賽,通過大賽這一紐帶,促進校企合作,既能檢驗各學校的技能教學成果,同時還能選拔優秀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創新精神,增強職業發展信心,從而克服自卑感和對未來的盲目感。

再次,淨化社會大環境,重視家庭教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大環境,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應當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另外,招聘單位在用人時應拋卻偏見,重視技能能力,結合實際錄用人才,不要唯學歷、唯文憑——這是社會的發展的一個誤區;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其影響是潛在的、持久的,這些影響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家長要切實重視孩子的心理髮展和性格養成,全面關心他們的成長髮展,而不是僅僅關注其學習成績。

(二)針對中職生情感管理問題的對策。

首先,應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並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當中。要幫助學生克服、消除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必須通過科學的教育,通過系統的生理衞生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個體在生理和情感方面的變化過程,消除學生因為這種變化而產生的恐懼感;班主任要在班級工作中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不僅要做到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瞭如指掌,而且應深入學生中間,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慮、所悲所喜,找出學生當中的主流心理問題以及不良心理產生或變化的原因,“對症下藥”給予教育引導;各任課教師要找出各科知識與心理教育的契合點,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培訓;通過與心理相關的主題班會等教學活動的策劃和開展,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心理教育影響。

其次,建立心理輔導中心,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工作,並定期舉辦心理知識講座。系部可以聘請其他系部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建立心理諮詢室、心理諮詢熱線、心理宣泄室,為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方便、安全的求助和治療平台。而且還應當逐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長期的追蹤輔導,關注學生心理進展,發現問題要及時引導等。

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部分中職生性格內向孤僻,逆反心理強烈,社交能力較差,有一些學生甚至不知道怎樣與他人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久而久之會影響其情感以及心理。而集體活動的最大特徵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它能寓教於樂,使學生在活動中塑造良好個性、培養高尚品德、陶冶情操、磨練意志、鍛鍊能力,因此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共青團組織、學生會可以在學生課餘時間舉辦各類文體活動、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各種球類比賽、歌唱舞蹈比賽、演講比賽、主題晚會、户外旅行等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活動的開展,擴大學生的交往接觸面,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緩解其交往恐懼心理,並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逐漸學會戰勝自我、發現自我,同時也為自己的情感抒發、宣泄找到一個有效的出口。

(三)針對校園無線網開通對學生課堂影響的對策。

1、制定學生使用手機的規章制度。

設置手機管理箱,在新學期伊始就宣佈嚴格的紀律,學生違規使用手機,開始的時候處理可以嚴厲一些,起到震懾作用。在每個班教室都設置一個手機管理箱,學生課前將手機送到手機管理箱,統一靜音,保管。下課或課業結束後再取回。有些學生使用手機是受到環境影響,良好的禁用氛圍會讓他們對手機不感興趣。再就是不能讓學生養成使用手機的習慣。做到了這兩點,手機問題就不可怕了。

2、不定期測試學生是否違規使用手機。

實際上不可能做到禁絕學生使用手機,所以可以允許學生在規定的地點、課外時間使用手機。給那些要使用手機的同學約法三章,不得在上課時間使用手機,不得深更半夜躲在被子裏使用手機。老師可以不定期進行檢查,通過撥打學生號碼看學生是否信守承諾,然後再分別予以處理。

3、召開主題班會,自覺遠離手機危害。

通過主題班會可以瞭解學生對手機的看法,深層而全面地挖掘出手機的利弊,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監督,約束部分同學的行為,讓學生自覺遠離手機危害

4、妥善處理學生違紀使用手機的問題

有的老師為了避免學生使用手機,將學生的手機予以沒收,更有甚者,為了殺一儆百,當眾將手機摔壞。這樣的處理方法往往引起學生的反抗和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曾經有個老師因摔壞學生手機,最後自己不得不掏錢賠償,鬧得大家都很尷尬。所以,處理手機問題要講方法,尊重學生往往能起到“雙贏”的效果。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4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因此對於孩子的重視程度在每一個家庭都是擺在第一位的,但是對於兒童來説,身體上的疾病容易被發現和及時治療,但是心理問題卻很難及時發現,這就需要家長更加的放心思在孩子的心理髮展培養上,下面舉一個兒童心理案例進行講解。

案例 國小三年級男生林,是個可愛的男生,他數學和英語成績都能達到90多分,數學思維比較明(敏)鋭,英語成績也能保持95以上的優異成績。問題是,他的語文很糟糕,尤其是對寫漢字有恐懼感。

他在學校表現:上課搞小動作,不聽講,不做課堂作業,出操時大家都做操,他就站在原地東張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午睡時,其他同學在休息,他就去玩(打擾)同學,或者塗畫黑板,造成班級扣分。

他的班主任老師曾經多次請家長到學校,最近還驚動了校長請來了他的父母。

1.需要從生理學和腦科學的角度進行治療,目前國內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參與“感覺統合訓練,最好在14歲之前進行訓練治療。這種治療訓練方式一般只有大城市才有的。 據研究表明,採用這種辦法治療這類病情的孩子,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2.家長、教師和同伴給預孩子更多的`關愛,要以積極的態度和方式接納孩子。漸漸恢復他的自尊和自信。尤其是家長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給予孩子合理的愛。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5

本月班級精神面貌良好,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項班級及學院開展的活動。為保障同學們的身心安全,增強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友誼,我班開展了心理排查活動。 排查內容:

1. 同學們是否積極參加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

2. 同學們是否有曠課及夜不歸宿現象

3. 同學們之間是否和諧相處,互相幫助

4. 是否有同學出現自閉現象

排查結果:

1. 本月同學們在學院組織的“唱紅歌”合唱比賽和隊列比賽中表現可嘉,獲得優異的成績。同學們積極參加並重視學院舉辦的這兩項活動,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同學們不怕苦,敢吃苦,積極發表內心想法等優良的品格習慣。

在學院舉辦的“青農杯”籃球比賽中,雖然班級實力差一些但同學們積極參加,後勤工作做得出色。體現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

在班級聚餐中同學們熱情參加,氣氛活躍,暢所欲言,展現給大家家的感覺。

2. 同學們上課積極,課堂表現活躍,積極與老師溝通,除個別有特殊情況請假的同學同學們無曠課的現象。同學們把宿舍當做自己的家,把舍友當做自己的家人,相互和諧,矛盾可以及時化解,相互謙讓,無夜不歸宿現象

3. 同學們不僅能和舍友和諧相處,還能和班級每位同學打成一片,友好相處,大家在同學有困難時熱情幫助,把班集體當成自己的家,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

4. 最初有個別同學不太與同學交流,有點靦腆,但經過大家長時間的磨合,同學們沒有自閉的現象,每位同學都能暢所欲言,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目前進展較慢的是個別同學因感情問題情緒有點低,還需開導。班級內未出現心理有問題的同學。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6

農村留守兒童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卻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撫養、教育,在一定時期心理上產生不適應感,嚴重的會導致心理畸形發展。文章主要介紹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表現,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對策,以提高心理水平。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流動空前頻繁。在人口大量流動的過程中,歷史遺留的户籍制度以及與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一系列醫療、保險、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使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無法將子女長期帶在身邊照顧。因而他們只能將孩子留在農村託付給他人代為照看,最終形成了農民工父母與子女分隔兩地的局面。一個新的弱勢羣體:留守兒童由此誕生了。

留守兒童正處於生理、心理成長的關鍵期,由於父母的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以及缺少高質量的教育水平,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甚至會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其中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

由於親情缺失,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情緒不穩,性格孤僻,自卑等。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隱性,不易發覺,但影響深遠。

(一)自卑心理

留守兒童由於長期缺乏父愛和母愛,留守兒童有種被遺棄之感,陷入深深自責中,極度自卑。他們害怕別人同情的目光,強烈渴望父母親情,由於無法得到滿足,長期處於被壓抑的狀態而自慚形穢,怕被別人看不起,不敢與人交往,把自己封閉起來,生活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裏。

(二)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兒童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有些留守兒童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由此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蠻橫的作風,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性格。

(三)消極模仿,盲目從眾心理

“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經濟條件得到一定改善,加上親友的溺愛和放任,等同的傾向性和相同的環境使這些學生容易通過密切交往而形成一個非正式的羣體。在羣體中,他們不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是比誰穿得好、吃得好,消極模仿大眾傳媒中的“孤獨英雄”,從而形成心理的誤區。

(四)虛榮心理

由於無法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愛,父母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想方設法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以為這樣便可能補償對孩子的愛。殊不知,孩子的虛榮心正是這樣被培養起來的。孩子

無法體會父母的艱辛不易,也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他們在同學面前顯闊,用虛榮心來掩蓋自己孤獨的心。

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一)家庭因素

農村留守兒童基本缺失了父母親對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愛好、審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基本缺失了對父母親的心理歸屬和依戀,因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個體早期發展中,父母的愛、支持和鼓勵容易使其建立起對初始接觸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這種感覺的建立,保證了兒童成人後與人順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會使兒童逐漸形成一種孤獨、無助的性格。

(二)學校因素

農村辦學條件、教育理念、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不利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6]。許多農村中國小校為了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心育。農村中國小校教育現在仍是應試教育佔主流,素質教育疏於形式,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對於留守兒童特別的心理、感情需求更無法顧及

(三)社會因素

政府部門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關注不夠。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關注留守兒童,如責令當地的中國小校關照其教育問題,但多停留在形式上,實際解決其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不多,而且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關注較少。

三、對策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解決,需要學校、家庭及各種社會羣體共同努力,從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管理等各個層面着手,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一)政府方面

政府有責任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有關部門應當積極採取措施,制定和實施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計劃與方案。要加快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家庭附近就業的機會,從而縮短農民工回家的週期。同時針對目前農村學校普遍的經費不足、人員流失、教學設施差的現狀,要加大對農村社區的教育投入,真正重視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二)學校方面

首先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素質。心理健康輔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需要從事這項工作的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論。因此,必須努力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而且學校應定期與與父母交流溝通,瞭解其生活和思想狀況,全面掌握孩子的情況,共同探討促進其健康成長的方法。

(三)家庭方面

父母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對在家孩子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加以關心、教育和指導,例如多打電話給孩子及監護人、老師等,並向其詢問孩子的基本情況。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也可通過講述打工的經歷,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生活觀。

(四)社會羣體方面

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開展綜合扶助留守兒童的項目工作。如設立愛心電話;資助和扶持對貧困人口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增加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組織各種會議、研討,在媒體上廣泛宣傳,並爭取獲得社會各方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支持。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們的違法犯罪行為,從而影響社會的穩定。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着一浪高過一浪的民工潮,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犯罪現象呈不斷遞升趨勢,少年犯罪團伙也日益突出,成為令人頭痛的嚴重社會問題。因而要極度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每一個人為給他們關愛,解決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困難,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使他們健康的成長,成為構建和諧和確保可持續發展的有利因素。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7

現在許多高校都設立了心理輔導員,這些輔導員大多是從高等院校心理專業畢業生中招聘的,但也有很多高校的心理輔導員由學生輔導員兼任,無論哪種形式都能從不同的側面取得成效,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的局面。一名學生輔導員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行使心理輔導的職能,我們認為:

一、知識儲備、經驗獲得、培訓提高

1.學生輔導員應積極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學生輔導員大都是從不同學科進入學生工作崗位的,有一定的幹部經驗,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上可以説是遊刃有餘。但在面對心理問題學生時就顯得蒼白得多了,往往出現知道什麼問題,但無從下手,不知如何解決。隨着學生數量的增多,心理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困擾學生工作的一個難題。所有學生輔導員更應該及時充實自己的知識含量,這可通過自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心理學書籍來救急。

2.積累經驗

在學習心理健康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將其中的輔導技巧有所選擇的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為自己積累經驗。心理輔導服務對象的背景複雜,輔導員需要以開放的心態接觸不同的人,擴展自己的眼界,儲備關於不同人的知識,培養包含接納不同的人、學會尊重、同理等能力。

3.培訓提高

學生輔導員要想更好地進行心理輔導,還要多多參加心理教育培訓,對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梳理、補充,使其系統化,並獲得新的經驗;同時,要積極接受督導和互相督導,督導是心理輔導員自我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它可以使輔導員更好地從事助人工作,通過督導,及時更正輔導過程中的不足,解決個案輔導中的疑難,並有利於相互的溝通。

二、明確心理輔導員工作的性質

既然學生輔導員的工作中有心理輔導員的責任,在工作中就應當明確心理輔導員的多重性格:首先是教師或教導者,然後是促進員:引導、催化讓當事人宣泄、整理自己,找回自信;傾聽者:善於傾聽並作出迴應,與被輔導者建立信任關係;示範者:為當事人示範新行為;觀察者:體察情緒、想法、行為,分享觀察結果,提升當事人自我認知水平、頓悟;合夥人: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支持者、鼓勵者:陪伴與支撐者;提供意見和建議者;學習者等等。心理輔導員的不同角色,也表明了他的特性:

1.知道自己是誰,會尊重、欣賞自己;

2.知道並接受自己的力量,不低估也不濫用;

3.對改變持開放的態度,包括對環境、當事人和自己;

4.不斷拓展自我覺察和對他人的覺察;

5.經驗並瞭解當事人的世界,同理但不喪失自我;

6.覺得自己充滿活力,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7.真誠認真、表裏如一;

8.有幽默感,不鑽牛角尖,思維有彈性;

9.欣賞不同個體表現出的文化之美及其差異;

10.能對自己再投資,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11.對他人的幸福極為關切,陪伴併為成長感動。瞭解了這些,學生輔導員就要在工作中做好角色轉換:學生輔導員在從事心理輔導工作中是以一個諮詢者的身份出現的,是一名助人者。助人則先自助是成為助人者的第一步,它可以讓輔導員更加勝任工作。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作為心理輔導員的條件:無條件積極關注、正確的同理心、真誠一致。

三、採取合適的輔導辦法

1.開設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

針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成長過程中的共性問題,普及心理保健知識,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愉快地接納自我、自覺地完善自我,學會包容、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共處、學會在遭遇心理危機時以恰當的方式主動尋求幫助。

2.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針對個別學生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開展  3.運用團體輔導

1)團體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方式,心理問題的根源往往是不良的人際關係,團體輔導有助於改善人際適應狀況;

2)團體輔導提供了適當的情境,成員在彼此交往中的心理互動有助於探討自我、嘗試改變、學習新的行為方式;

3)團體輔導關注成員的個人成長;

4)團體輔導既可用於治療又可用於發展。

四、防止枯竭所謂枯竭

指的是學生輔導員個人心理上的枯竭,他們大多來源於壓力和對於工作效果過高的期望。如何防止出現心理枯竭,學生輔導員應學會自我保健:

1.認知和不斷探索。注意、瞭解和關心自己,從成功和挫敗中不斷學習;

2.用“現實”代替“理想”。自我肯定、自我獎勵,不胡亂指責自己,但也勇於承認自己的有限和錯誤;

3.愛自己,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放鬆;

4.要有幽默感;

5.尋找和注意生活中的快樂、積極的情感並與人分享。總之,學生輔導員在工作中應當分清角色的轉換,使自己以一個適當的身份、心態面對學生管理和心理輔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輔導員必須有高度的自我意識,善於自我反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因為輔導的焦點是幫助學生滿足合理的情感需要,解決情感困擾,從而健康成長。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8

一.個案基本情況

性別:男。

年齡:12歲。年級:六年級。姓名:郝#。

二.問題行為描述

1、上課不認真聽講,坐姿不端正,愛做小動作。

2、喜歡咬手指,吧東西放在嘴裏。

3、不善表達自己,和老師同學溝通較少,愛玩電子遊戲。

三、應對策略:

根據該同學的問題,我採取的應對策略如下:

1、“轉變認知”,就是通過改善其對自我的認知,重獲自尊。讓孩子從優點到缺點,對自己做一個全面的評價,讓他在瞭解自己的過程中重塑自我。

2、“行為輔導”:讓同學在家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獲得了自尊,擺脱了孤獨,生活也愉快。

3、“指導行為”,就是以明示、暗示、獎罰等手段對張同學進行及時的指導,特別是在其進步的時候給予獎勵,通過強化,增加其積極行為。

4、“外部幫助”,尋求外部環境的幫助。家庭的教育力量尤為重要。當發現孩子的極端情緒,家長要採取冷卻、忍耐的方法。同時一旦發現該生的問題行為能第一時間和老師溝通,並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家校合作才能共同幫助該生改善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

四、對這個案例的總結:

針對類似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變看待周圍事物的不正確思想,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給他的善意,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自信自強。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老師,同伴上來,最終消除與所有人的隔閡,樂於接受教育者的教。歡迎您的光臨,Word文檔下載後可修改編輯.雙擊可刪除頁眉頁腳.謝謝!你的意見是我進步的動力,希望您提出您寶貴的意見!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學無止境.更上一層樓。

心理問題總結範文(通用9篇)9

我係為響應學院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工作意見,全面提高我院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能力,在主任領導下開展了經濟管理系心裏危機傾向排查工作。旨在提高我我係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心理疾患發生,為我係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服務。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矛盾衝突日益嚴重。

經過排查,我們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心裏危機情況包括:1.家境貧困、經濟負擔重、自卑感強烈者;2.學習以及就業壓力大、目標模糊者;3.個人感情受挫者;4.個性過於內向、孤僻、社會交往很少,缺乏社會支持者;5.嫉妒、攀比心理嚴重者;6.沉迷網吧,無法面對現實者。

1.特困生等重點人羣的排查工作,是根據經濟困難學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特點及出現的孤僻、離羣等現象,我們系學生會進行了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調節經濟困難帶來的壓力,鼓勵有特長的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華,鼓勵他們自立、自強。

2.畢業生等重點人羣的排查工作,是針對學生面臨就業壓力、擇業目標模糊的現象,我係十分重視,所以本着為學生做好心理引導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原則,使學生能夠盡多的掌握系統地職業意識與技能,提升自身的競爭意識,以實現以良好的心態面臨就業,積極部署學校相關的安排,並結合自己系的特點,始終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

3.大學生感情受挫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大學生處於校園與社會的轉折點上,無論是對友情還是愛情均有着純潔的思想,但是一旦在感情的道路上有了挫折,應當及時的調整,不應使其成為阻礙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並影響了個人的人際關係。在發現我係有此類學生時,老師和同學們及時有效的進行思想教育和親切關懷,使其在感情問題上有了較好的心態,轉變對情感的錯誤看法,矯正了這些同學的情感價值觀。

4.孤獨是一種感到與世隔絕、無人與之進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況。我係少許學生有輕微的孤獨感,出現不敢面對他人、不與他人同寢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係老師及學生會成員的共同開導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使得這些同學與他人嘗試接觸,融入了我們的大家庭。

5.因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學習、名譽、吃穿等方面不如對方而產生的一種不悦、自慚、怨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行為。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採取挖苦、譏諷、打擊甚至採取不合格的行動給他人造成危害。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交往能力,給大學生成人成才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嫉妒會吞噬人得機制和靈魂,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扭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同學們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才能。提倡“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口號已深入到我係每一個同學心中。其中樹立了不攀比、不嫉妒的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6.我係學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網絡成癮者。網絡遊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大學生的好勝心理,遊戲本身具有的娛樂性質使學生獲得快感,網絡中的內容以形象生動吧、刺激性極強的形式出現,對獨立性差的人有極大的誘惑力。遊戲網絡所營造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可以使大學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學中人際關係較為緊張的孩子逃避現實中的很多不愉快。在本系心理危機傾向排查工作中,幫助這些同學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學會思考,以健康人格抵禦來自網絡的不良影響,棄劣擇優。

以上內容是本次經濟管理系心理危機傾向排查的內容及成果,通過這次排查,我係的學生大都能正確的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學習、感情、生活、未來。全面的提高了我係學生的素質,提高的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Tags:範文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