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野外實習報告14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野外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野外實習報告14篇

野外實習報告 篇1

野外實習是普通動物學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繫實際,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野外實習不僅使我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一個理性的認識。應教學大綱的要求,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我們進行了為期七天的野外實習。

一、實習目的和意義

動物學是一門內容十分廣博的學科,研究對象是動物各類羣的形態結構、分類和有關的生命活動、發育規律、以及動物和外界環境之間多種多樣關係的科學。人們掌握了這些規律,就可能很好地認識和利用動物,使它能更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學會認識動物的特點,並且通過其特點對動物進行鑑定,瞭解其用途,以及在農業生產中的預防;掌握動物標本的採集以及製作方法;通過野外實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學會認識動物的特點,並且通過其特點對動物進行鑑定,瞭解其用途;掌握動物標本的採集以及製作方法;通過野外實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掌握所採集動物的種類名稱、分類地位、分類依據、採集場所、採集方法、標本製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過野外實習,不僅能夠把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聯繫到實際中,還能夠使我們對已學的知識加深理解。同時可以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培養我們對於動物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動物(主要是昆蟲),學習採集動物標本的方法,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類鑑定,同時學會和熟悉運用諸如圖片比照、動物分類檢索表、主要特徵鑑別等方法進行動物分類鑑定。

3、通過對捕捉到的`動物進行動物標本的浸製、剝製、乾製等的標本製作,學會動物標本製作的基本技術和方法。

4、通過野外實習,可以培養我們在今後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應有的科學態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團隊榮譽精神。

二、實習基本情況簡介

1、實習時間:xx年05月26日xx年05月29日

2、實習地點:安徽省黃山市湯口鎮寨西浮溪村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實習地點是黃山的最南端湯口,該地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學和科研價值,是我們進行野外實習、學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實習人員:xx級生物科學班全體學生

4、指導教師

三、實習要求與任務

1、認識100種以上的動物種類(主要是昆蟲),並至少能分類到目。

2、學會並掌握描述動物的分類特徵。

3、學會利用檢索表檢索和鑑定動物的類別

4、學會製作昆蟲標本和動物錄製標本的基本方法。

四、實習內容

我們實習的內容主要為無脊椎動物(昆蟲)的野外觀察、採集、分類鑑定、標本製作與保存等。無脊椎動物昆蟲標本的採集與製作

1、昆蟲採集工具

捕網、毒瓶(裝有乙醚或酒精,用於迅速毒殺昆蟲)、三角紙包等

2、昆蟲採集方法

本次實習中我們主要採用的方法是網捕法和燈光誘捕法,介紹如下:

(1)網捕法:分為飛網採集法和掃網採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蟲後用捕網採集,適用於善跳會飛的昆蟲。飛網法主要對象為鱗翅目(蝶類)、蜻蜓目、雙翅目(蠅類)、和膜翅目(蜂類),掃網法主要對象為竹節蟲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蟲、同翅目、脈翅目以及陸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類羣等。捕網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後,使網袋底部往上甩,將網底連同昆蟲倒翻上面來。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後,轉動網柄,使網口向下翻,將昆蟲封閉在網底部。

取蟲時,先用手握住網袋中部,將蟲束在網底,再將毒瓶伸入網內扣取。對於膜翅目昆蟲,應先隔着網將其彈暈再放入毒瓶中。對於鱗翅目昆蟲,應隔網用手輕捏其胸部,之後使其兩翅豎立,放入三角紙包中。

(2)燈光誘捕法:利用某些昆蟲趨光性的特點,夜間在駐地附近靠近河流的地方,樹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盞電燈。昆蟲會趨光而至,多數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採集,用鑷子夾入毒瓶或紙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備製作標本。主要對象為蜉蝣目、廣翅目、鱗翅目(蛾類)、襀翅目。

其它的輔助方法有振落法,適用於在高大樹木上的昆蟲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蟲。搜索法,適用於躲藏在各種隱蔽的地方昆蟲。毒殺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蟲。

3、昆蟲的分類鑑定

(1)參考:指導教師的講解、徐亞君和唐鑫生《無脊椎動物學野外實習指導》

(2)方法:根據昆蟲的形態特徵利用分類檢索表和形態對比進行鑑定

4、昆蟲標本製作

(1)製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於鱗翅目昆蟲的展翅。

②昆蟲針:用於針插固定昆蟲,針由細到粗分別為0、1、2、3、4、5號。

③鑷子:用於夾鑷昆蟲。

④標本盒(內放泡沫):用於存放標本。

(2)製作方法:展翅法、針插法等

(3)製作過程

一個昆蟲標本製作的全過程應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標籤、保存等幾個步驟。

①清理與插針:標本必須清理,在採集昆蟲時,蟲體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蟲標本都要用昆蟲針針插固定,針插的方法依昆蟲的大小、結構、種類特點的不同而定。插針部位一般是從前胸近後緣正中略偏右一點向下插針,正好通過第二對足的基節為準。針插高度採用三級台規範。標本的留針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觀。

②整形與固定:標本插針後就進行整形與固定,包括整姿、展翅、雙重針插和粘貼針插。對蝗蟲,甲蟲等標本的觸角、步足等須一一整形。對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進行展翅,使之模擬飛翔狀態。對小型蛾子等為使其美觀,也可用雙重針插法。有些小昆蟲如瓢蟲等,可直接把標本粘貼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紙尖上蘸少許萬能膠或一般膠水。粘在蟲體前足與中足之間,在用三號針從小三角片的底邊附近插入,使它達到一般標本的高度。

野外實習報告 篇2

第一章:緒言

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附交通位置圖)、實習的任務、目的、要求、人員的組成及實習時間等。

第二章:地層

首先簡述實習地區出露的.地層及分佈的特點,然後按地層時代自老至新進行地層描述。分段描述各時代地層時應包括分佈和發育概況、巖性和所含化石、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係、厚度等(附素描圖)。

第三章:巖石

描述各種巖體的巖石特徵、產狀、形態、規模、出露地點、所在構造部位以及含礦情況。

第四章:構造

概述實習地區在大一級構造中的位置和總的構造特徵,分別敍述實習區的褶皺和斷裂。

褶皺:褶皺名稱(如玉皇山向斜),組成褶皺核部地層時代及兩翼地層時代、產狀、褶皺軸向、褶皺橫剖面及縱剖面特徵。

斷層:斷層名稱、斷層性質,上盤及下盤(或左右盤)地層時代,斷層面的產狀,斷層。

闡述褶皺與斷裂在空間分佈上的特點。

第五章:地質發展階段簡述

根據地層的順序、巖性特徵、接觸關係、構造運動情況、巖漿活動過程等説明本區地質歷史上有那些階段。每階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徵。

第六章:其它方面

包括外動力地質現象。

第七章:後記

説明實習後的體會、感想、意見和要求。

報告中文字要工整,圖件要美觀。報告應有封面、題目、寫作人專業、班級、姓名、寫作日期等。並進行裝訂。

野外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時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培養學生掌握野外調查與分析的基本方法,進一步豐富和拓寬知識領域,培養初步的地理科研能力,以及進行德智體美全面教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獨立的重要教學環節。

1.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調查的能力,並通過野外實習

加深、加強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瞭解實習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地域文化景觀的構成與基

本特徵,深入認識其環境、經濟、社會和文化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係,從而建立起宏觀的、整體的思維方法。

3.通過對實習區域自然、人文等要素、現象及綜合景觀的觀察、感知,綜

合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與知識去發現、認知、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對地理學各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併為以後的學習和參加社會經濟建設研究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4.培養收集資料、分析問題、撰寫論文、彙報成果的綜合能力。

二.實習時間

12月19日12月20日

第一天:早上8點出發,首先到達北碚觀音峽進行考察,中午到達淶灘古鎮,下午考察參觀了古戰場釣魚城,傍晚時分到達縉雲山。

第二天:早上8點出發,考察了縉雲山地質、地貌、植被、土壤、旅遊等。下午2點半參觀了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質實驗室和天文館。

三.實習內容

第一站:觀音峽

觀音峽在文筆石旁的懸巖高處,有一個古剎,叫觀音閣,觀音峽由此得名。在文筆石旁的懸巖高處,有一個古剎,叫觀音閣,觀音峽由此得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知道了觀音峽屬於背斜,夾在水土和北碚兩個向斜中間。嘉陵江從西北向東南橫流過,切嶺成峽,遇谷成沱,分別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峽:瀝鼻峽、温塘峽和觀音峽。同時,老師還給我們介紹如何使用羅盤測量巖層產狀,識別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等要素。這裏因江流下切,暴露於地表,地質發育完全,斷層結構清晰,是一天然地質陳列館。觀音下壁兩岸由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構成,巖石由紫色泥頁巖、砂巖、石灰巖組成。土壤主要以紫色土為主,但在山地為黃壤,還有一些地方有石灰巖土。而其地貌,山前丘陵,背斜低山。岸壁陡峭,伴多層溶洞;植被繁茂,育萬種生靈。河水泉

水沿崖飛瀉直下,汽車火車借江擦肩而行。江輪汽笛聲聲,漁船應和綿綿,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二站:淶灘古鎮

淶灘古鎮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東北28公里,建鎮於宋代,佔地0.25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上面懸崖峭壁,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牆全部都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其中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甕城為重慶唯一,具有甕中捉鼈的禦敵功效。淶灘古鎮依崖築城,民居宅院沿街巷一次排列,呈現出典型的山寨式場鎮風貌特色。古鎮內還保存着清代建築文昌宮,宮內戲樓平台外欄木刻浮雕,藝術價值極高。古廟建築在

淶灘古鎮內較多,其中主廟二佛式最出名。上殿坐落鷲峯山頂,下殿位於鷲峯山間,佔據較好的自然風水地。一個鎮子只要依山傍水,環境就不會差,淶灘就是這樣的地方。加上豐厚的文化遺產,淶灘古鎮真是鎮小名氣大。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明清民居錯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樸典雅,因此古鎮的發展與其良好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旅遊業便成為了其主要的經濟、市場發展中心,當然環境因素也不可小視,環境發展的好壞與古鎮發展的興衰相一致。

第三站.釣魚城

釣魚城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距合川城東5公里,相對高度約300米,佔地2.5平方千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釣魚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繫條石壘成。釣魚城所在地的.釣魚山及20餘平方公里的周邊地區,丘山起伏、綠樹葱蘢,地形地貌保持完好,且無工礦對水體、大氣污染之憂。在古

城上極目遠眺,羣山逶迤,江流蜿蜒,山林野趣,田園風光歷歷在目。釣魚城“方山丘陵、平行陵谷的地貌特徵”和“三江匯流”的地理環境,是真正的天、水、山、城合一”的自然生態環境。在釣魚城導遊給我們講解了階地的劃分,及河流的侵蝕和沖刷。而且釣魚城的內外兩城的設計均是極好的利用了釣魚城的地理環境。釣魚城內的古建築及寺廟保存得很好,天池、兵器都基本完好,通過對這些建築及佛像的參觀,就猶如千年的風光又重現眼前。釣魚城因其險、易守難攻的特點,使城防與淶灘古鎮的城防有所區別。在旅遊業的發展上,景區對文物的保護性較好,山路修建不多,景區內無居民居住,很好的保護了其自然環境。

第四站.縉雲山

縉雲山位於北碚境內,被列為亞熱帶森林自然景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

珍稀植物及風景資源。縉雲山屬川東平行嶺谷的温塘背斜之一段,厚層砂巖覆蓋山頂。在暖濕積分氣候條件下,發育和保存了我國東部亞熱帶典型的長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三種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縉雲山屬盆地低山,影響相撞植被類型及分佈的主要因素是受人為作用程度的大小。其次是局部地貌因素構成的生境條件,使之對水分、熱量、光、土壤等產生分異,導致此生植被在演替序列上的差異。其主要植被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針、闊混交林、亞熱帶馬尾松林、灌草叢。縉雲山的主要土壤為山地酸性黃壤。

在縉雲山的實習中,我還看到了存在的一些問題。縉雲山在被保護起來後,其旅遊業的發展太過頭,山上山下存在一種侵蝕現象。山上修築的道路太多,甚至有些農村居民另開小路,農家樂隨處可見。這些都加重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還有些

農村居民賣竹筒飯來掙錢,造成亂砍濫伐,遊客對環境的污染也更加嚴重。山下的零散式建築,造成旅遊業規劃的障礙。

農民與政府的社會衝突在這些基礎上才能得以解決,所以,怎樣對旅遊進行科學的規劃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第五站:西南大學地質博物館

在地質博物館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典型巖石、礦物、化石;參觀天文館,領略宇宙的無窮魅力;看到了天文望遠鏡,以及投影在白紙上的黑子;觀看了行星、恆星的運動特點,西南大學地質博物館也展示了西南大學對地質的深入研究。博物館內還通過古生物模型地台,晶體旋轉展示來展現西南大學對地質研究的卓越成果。

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我收穫到了很多知識。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地理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地貌、地質以及巖石礦物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對釣魚城、淶灘古鎮的實地考察,我學會了怎樣用人文地理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歷史文化古蹟。通過對縉雲山、小山峽的觀察,我學會了怎樣去觀察土壤、巖石結構,分析其特徵。野外調查實習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讓我們把書本上的知識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起來,是一次很好的實踐鍛鍊。讓我受益匪淺。

野外實習報告 篇4

實習地區:

儋州螞蝗嶺—千年古鹽田—龍門激浪—三亞南山寺—興隆熱帶植物園—文昌石頭公園—東寨港紅樹林

實習內容:

1、識別地質、地貌、生物、土壤、水文、氣象氣候、生態環境等要素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繫。

2、認識海南省的宗教、人口、民族等各人文地理要素以及農業、經濟、交通等經濟地理要素。

3、收集海南省各旅遊區的特色景點和發展旅遊業的資源優勢;各旅遊區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現狀,所存在的表面問題等方面的信息。

4、瞭解各旅遊區的管理制度和存在的問題

實習時間:20xx年 7月 13 日 → 7 月 16 日

指導教師: 唐少霞、趙從舉、袁建平、王軍廣、余天虹等。

實習課題: 綜合自然地理實習

實習目的:

1、為了貫徹課堂教學與野外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地理野外獨立工作的能力。

2、為了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對一個地區自然地理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的方法。

3、讓學生了解海南島的自然自理概況及其開發旅遊業的有利資源優勢。

4、使學生掌握區域地理實習的注意要點和學會對區域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

5、培養學生用唯物辨證主義看待和和分析地理事物的習慣。

6、培養學生野外收集信息、網上搜索信息和綜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海南島旅遊業的發展如此迅速具有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海南是我國最具熱帶海洋氣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熱,雨量充沛,乾濕季節明顯,常風較大,氣候資源多樣。 海南島年平均氣温在23-25攝氏度之間,全年無冬。大部分地區降雨充沛,全島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海南島海岸線長達 1617.8千米,沿岸84個港灣可開發成港口,已開發18個。海南島四周多為優質沙灘,可開發成海濱旅遊勝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漁場6.65萬平方千米,水温適中,海洋生物豐富,有魚類1000多種,藻類200多種。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的熱帶珊瑚礁魚和各種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潛水旅遊的觀光美景。 海南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以海口和三亞為兩個端點,海南的旅遊行程基本分為三條線,一條是東海岸的海濱旅遊風景線,一條是中線的黎苗少數族風景線,另一條是西海岸的原始叢林風景線。這些無一不吸引着世界的遊客

第一站:儋州螞蝗嶺地區水土流失及其原因調查

螞蝗嶺方圓50多平方公里,前些年,因森林植被遭受破壞,加之土質疏鬆,水土流失日益侵蝕溝壑縱橫密佈,最深的達20多米,螞蝗嶺日趨荒漠化,嚴重水土流失面積達33.4平方公里,導致附近上百畝農田被泥沙淹沒,河道淤積,嚴重影響了附近村莊農民的農業生產。螞蝗嶺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引起了儋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螞蝗嶺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被列為國債項目。針對螞蝗嶺的土壤特點,儋州市水利、林業等部門採取工程措施(開挖擋土壩)與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相結合,分期對螞蝗嶺進行綜合治理。水利部門在林間開挖谷坊、截水溝等,並進行溝頭防護,這些水土保持工程發揮了攔沙蓄水的作用。林業部門則全力實施基地化工程造林,選用耐旱、涵水、固沙力強且能夠改良土壤的馬佔相思樹和桉樹樹種,實行科學造林,據統計,幾年來已完成人工造林3萬畝。同時在行間種植覆蓋物,以減弱洪水的沖刷力。經過幾年的綜合整治,治理區域的雨水基本上就地入滲,地表徑流得以控制,減少了洪水流量而增加了下滲量,極大地促進了植被的生長,小鳥、兔子等野生動物相繼出現,使螞蝗嶺地區的生態系統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第二站:儋州千年古鹽田

儋州千年古鹽田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南面的鹽田村,距今1200年,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點之一,也是我國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鹽田村是個非常平靜悠閒的海邊村莊,入村後,一眼就可看到海邊散落的大小不一的石槽,它們像像一方方硯台錯落分佈在一壟壟的鹽田周圍,頗為壯觀,有些上面還雕鑿着古樸的文字。石槽間散落着許多不知名的植物,以仙人掌居多。儋州千年古鹽田總面積750畝,有硯式石槽7300多個,年產量500噸。因其保留了最古老的曬鹽工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裏的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温烈日的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用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再將滷水倒在石槽內,經暴曬製作成鹽巴。現在鹽田村仍有30多户鹽工,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着古老方式勞作。

第三站:龍門激浪

龍門激浪位於儋州市峨蔓鎮海濱龍門山。龍門山是座屹立於海岸的巖石山,最高點39米,山上怪石嶙峋,從北望南,延綿起伏,狀似萬里長城一段,雄偉壯觀。山之東有一甕門,素稱"南天第一門",高30多米,寬闊20來米,中空通風,巖石呈拱形,北風掀浪,撞於石門,鳴聲如鼓,迴響10餘里,故得名"龍門激浪"。這裏綿亙4公里的海岸,沙灘潔淨,岸上巨石千姿百態,風景別緻,站在巖石觀濤,心曠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遊景點。龍門激浪於明代得名,向受遊人稱奇。前清拔貢陳有壯題有七絕一首:"龍門峭石勢嵯峨,遠望潮來卷白波。

第四站:三亞南山生態文化區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風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臨選址,經國家宗教局批准,於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現有仿唐建築仁王殿、天王殿、鐘樓、轉輪藏、東西爬山廊、東西配殿、金堂等建築羣,總建築面積5500㎡。整個建築氣勢恢宏,為中國近五十年來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場,也是中國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歲高齡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監院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啟動。按照規劃設計,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劃一、主次分明的特點,將主要建築集在中軸線上,在兩側設置12個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後,整個南山寺東西寬188米,南北長416米,共8個台階總高差49米,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三亞南山風景區居瓊州之南,山高五百餘米,形似巨鰲,又若觀音菩薩慈航普渡坐騎之相。山勢迤邐疊翠,丘陵環抱,祥雲繚繞;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實有海天佛國氣象。1993年,經阮崇武先生倡議,中國國務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興建南山寺,先後又批准在寺側興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觀音巨型銅像。山之毗鄰,左為天涯海角遊覽區,右為大小洞天旅遊區,蓋“大生態、大文化、大環保”之大悲曼荼羅也。

第五站:興隆熱帶植物園

興隆熱帶植物園位於海南興隆華僑旅遊經濟區內,創建於1957年,隸屬於農業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研究所,是海南最早對外開放參觀的熱帶植物園。植物園佔地600畝,植物品種1200多個,劃分為六大展區: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熱帶名優果樹、熱帶經濟林木、熱帶園藝植物、熱帶藥用植物、熱帶珍稀植物,彙集有咖啡、胡椒、香草蘭、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以及榴蓮、山竹等特產果樹,保存有見血封喉等野生植物的珍稀物種,特種資源豐富、園林景觀優美。興隆熱帶植物園劃分為五大功能區:植物觀賞區、試驗示範區、科技研發區、立體種養區和生態休閒區;收集有12類植物:熱帶香辛料植物、熱帶飲料植物、熱帶果樹、熱帶經濟林木、熱帶觀賞植物、熱帶藥用植物、棕櫚植物、熱帶水生植物、熱帶瀕危植物、熱帶珍奇植物、熱帶沙生植物和蔬菜作物等。

第六站:文昌石頭公園

文昌石頭公園位於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以銅鼓嶺為中心,是海南的最東角,公園沿海長2公里,是數萬年前造山運動隆出地表的石頭,經漫長歲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風化而成。石頭公園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氣勢磅礴,石頭重的達數千噸,形狀千姿百態,造型有的像海龜,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龍。漲潮時,海浪湧進巖洞,發出驚天動地的雷鳴聲,海濤拍岸時,滿天浪花,星星點點。特別是風動石,高3米多,重約20噸,上圓下尖,風吹能動,搖而不倒,千萬年來,歷經滄桑,多少個12級颱風也不能把它吹倒。第二部分由墨綠色的花崗巖組成,石頭較為平緩,錯落有致。石頭上海水星羅棋佈,藍天白雲倒映,景色旖旎,從銅鼓嶺流下的山泉與海水匯合到海溝裏,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態統一,由天然鵝蛋石組成。

第七站:東寨港紅樹林國家自然保護區

東寨港是在300多年前,即1605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地層下陷形成的,海岸線曲折多彎,海灣開闊,形狀似漏斗,灘面緩平,微呈階梯狀,有許多曲折迂迴的`潮水溝分佈其間。漲潮時溝內充滿水流,灘面被淹沒;退潮時,灘面裸露,形成分割破碎的沼澤灘面。紅樹林就分佈在海岸淺灘上。

海岸地區是微鹹沼澤地,海灣水深一般在4米內,海水含氯量最高為33.44%,最低為9.3‰,平均為21.86‰.保護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為23.8℃,年降雨量1700毫米,海水温度最高32.6℃,最低14.6℃,平均24.5℃。

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羣落,我國僅在南方少數省區的沿海有所分佈。東寨港及其附近的海灘上尚保存有面積較大、生長良好的紅樹林,且紅樹林樹種之多,為全國之最,全球紅樹林樹種約40多種,我國分佈有24種,而東寨 港就有19種。該保護區的建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紅樹植物16科32種,其中水椰、紅欖李、海南海桑、卵葉海桑、擬海桑、木果楝、正紅樹、尖葉滷蕨為珍貴樹種。海南海桑和尖葉滷蕨為海南特有。本區主要紅樹林羣落有:

(1)木欖羣落,

(2)海蓮羣落,

(3)角果木羣落,

(4)白骨壤羣落,

(5)秋茄羣落,

(6)紅海欖羣落,

(7)水椰羣落,

(8)滷蕨羣落,

(9)桐花樹羣落,

(10)欖李羣落,

(11)紅海欖+角果木羣落,

(12)角果木+桐花羣落,

(13)海桑+秋茄羣落。

東寨港紅樹品種主要有紅海欖、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秋茄、白欖、海骨根、海漆、桐花樹、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實習心得:

為期三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有點短但是我們收穫還是頗多。這次實習使我們學習到一些在書本上永遠也找不到的東西,也進一步將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東西應運到實際生活中去。無論是海南島,特殊的玄武巖,熱帶氣候,熱帶雨林——季雨林,高大的棕櫚科樹木,特殊板狀根,特有的紅樹林,高大的喬木,種類繁多的熱帶水果,熱帶特有經濟作物橡膠林,沿途的地形地貌變化、風土人情變化·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我們也明白了,不管是任何理論知識,都需要聯繫實際,反覆理解,聯繫相關的地理知識去分析,在野外實習中才會更能體會大自然環境的巨大與無窮,將理論聯繫實際,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做學問,用實踐深化理論理解,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會在今後的學習當中不斷延續這種理念,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此次實習也教會了我們跟同組的同學共同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野外實習報告 篇5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本科學生來説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瞭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後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於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採取與製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羣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羣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劉灣村龍潭風景區)。

二.桐柏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概況

桐柏縣位於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7鄉,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於此處發源,南北氣候在這裏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遊、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採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採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鹼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鹼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

桐柏山屬於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於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於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複雜,由南向北,溝谷發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佔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裏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鹼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採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現,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裏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温泉,為景區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

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

三.土壤地理實習(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選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儘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於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②挖掘標準:土壤剖面應挖掘一個寬1m、深達母質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於觀察剖面應呈鬥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實習(部分)

(一).認識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內有植物種類xx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羽狀複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複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花紫色,落葉,是優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幹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蔘科,葉子紙質、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幹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羽狀複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於楝科,奇數二回羽狀複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二回羽狀複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數羽狀複葉。臭椿比它的葉基部多了兩個線點

12、枸樹:屬桑科,葉子掌狀深裂,花為粉紅色毛絨花,聚花果實。

13、枇杷:葉輪生,葉子是厚革質,葉緣是粗鋸齒,葉輪生,果實球形,屬薔薇科,葉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銀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纏繞。

15、女貞:大葉女貞的葉子光滑革質,卵狀,羽狀側脈,卵狀,葉緣是披針形,球狀花序,喬木。

小葉女貞是球狀圓錐花序,灌木,葉紙質。

16、紅葉李:屬薔薇科,灌木。

17、楓楊:胡桃科,果實帶翅,葉柄具狹翅。羽狀複葉,葉子革質。

18、合歡樹:葉子較小,二回羽狀複葉。粉紅色傘房花序,小葉小,葉長有1cm左右。屬於豆科。

19、荷花玉蘭: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質,葉被帶鏽斑,花在葉後開。

白玉蘭:落葉喬木,先開花後展葉,軟革質葉。

20、側柏:柏科,屬常綠喬木,幹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小枝排成平面,兩中央葉與兩側葉交互對生,雌雄同株異花。

圓柏(龍柏):蠟質狀葉,葉子不在一個平面上。

翠柏:柏科,葉子只有刺狀葉形。

21、大葉黃楊(冬青):衞茅科,葉厚質,帶鋸齒。

小葉黃楊:黃楊科,葉全圓。

22、鹽膚木:漆樹科,葉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馬尾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軟,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耐瘠薄,樹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硬。

24、黃荊:掌狀複葉,馬鞭草科。

25、苧麻:大戟科,草本,葉子背部有銀白色絨毛。

26、枸骨樹:葉盾牌形,邊緣帶刺。

27、杉樹:松科,常綠喬木。樹幹端直,樹形整齊,針狀葉,較硬。

(二).植物標本採集與製作

植物標本包含着一個物種的大量信息,諸如形態特徵、地理分佈、生態環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類和植物區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學依據,也是植物資源調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資料。我們可以通過標本來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標本的製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1)標本的採集

採集要求:

①標本要大於台紙。

②標本在採集過程中要選擇葉子無蟲眼和缺損的。

③採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

④草本植物要採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類植物要採全株,帶孢子囊與根莖;種子植物花、果實至少要有其一。

(2)標本的製作

①把採集的植物固定在台紙上,分兩種方法,一是用白乳膠粘貼、二是用針線固定(尤其是根和莖);

②放的時候要美觀,一般把植物豎放在台紙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時,中間莖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彎成u型或z型;

③固定葉子的時候以正面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④對於比較濃密的葉子要進行修剪。剪去葉子時要留下葉柄,顯示此處有葉子。若為複葉剪去葉子的一邊;

⑤刷保護膜:要對白乳膠進行調試,當白乳膠刷在植物上時,植物不變色方可。

(三).植物羣落樣地調查

植物羣落的調查目的是:

1、識別植物羣落

2、瞭解植物羣落的結構及其動態變化規律。

3、闡明植物羣落和環境因素的關係

樣方法是研究植物羣落數量特徵的主要方法。

ⅰ樣方位置要選代表當地自然環境植被狀況

ⅱ樣方的面積選取方法:隨機選取一個最小面積地塊,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種數與種類,然後逐漸向外擴展地塊面積,沒擴展一次登記一次新發現的種類,這樣不斷擴大地塊面積,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種為止。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經驗來選取樣方面積。一般來説熱帶地區樣方面積較大,為100x100m,而北亞熱帶就較小了,喬木用10x10m面積的,而草本地用2x2m就可以了,温帶一般用8x8m的`樣方。

我們在劉灣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對該地進行了植物羣落的調查,採用樣方法,用標尺線山腰圍成一個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地,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量。

(四).觀察植物羣落演替

生態系統的演替,是指隨着時間的推移,一種生態系統類型(或階段)被另一種生態系統類型(或階段)替代的順序過程。生態系統演替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生態系統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態系統演替的主要動因。以內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內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給生態系統的各種因素。以外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外因演替。

在我們實習的地方,一進山門看見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馬尾松,因為它是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往裏走可以看見馬尾松逐漸減少,山上為常綠針葉落葉混交林,再往裏走馬尾松基本上消失,屬於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到了實習地點後,植被變成與當地氣候、水文相適應的植物並最終演替成當地的頂級羣落。

(五).山地垂直帶譜

指在山區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佈帶而言。從低海拔處向高海拔處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温度約下降0.6℃,而相對濕度卻有增加。垂直分佈的模式是從熱帶雨林過渡到闊葉常綠樹帶、闊葉落葉樹帶、針葉樹帶、灌木帶、高山草原帶、高山凍原帶直至雪線。

在我們所實習的太白嶺,海拔高度500米屬於常綠針葉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屬於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屬於落葉闊葉林,1000米屬於亞高山草甸和灌叢。

五.實習總結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們在辛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山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裏的山路,在這裏,我們觀賞了水簾洞風景區,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頂,還有淮河源,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鍊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常見到卻説不出名的植物,採集並製作了數十種植物標本,初步掌握這些動植物的形態特徵、生長生活習性、所屬科目、分類地位、生態分佈等知識。瞭解組織專業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學會動植物標本的採集、處理及製作,為將來從事工作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瞭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還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項實習條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實習還是到寶天曼效果會更好一點。

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六.參考文獻

地理野外實習筆記

野外實習報告 篇6

前言:

通過接近一年植物學的學習,我們學到並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為了讓理論聯繫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野外實習。接觸了大自然,瞭解到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次實習使我們對探索自然界的奧祕有了初步理解和興趣。

一、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通過實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技能,達到教與學的結合。

2、學習懂得用科學方法觀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採集、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以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且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5、得到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6、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植物形態學術語。

7、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擴大和豐富了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8、學會了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學會了鑑定植物的方法。

9、通過實習,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羣落類型,認識植物的生長髮育、變異、分佈與環境的關係,加強我們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意識到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們受到從事植物生物學、尤其是分類學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實習地點

銅仁市江口縣 梵淨山 凱裏市施秉縣 雲台山

四、關於實習地點的介紹:

1、江口縣

梵淨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脈主峯梵淨山位於江口、印江、鬆桃三縣交界處。金頂海拔2493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自明代以來即為佛教朝拜聖地。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碑文中稱它為“天下眾名嶽之宗”。自明代迄民國300多年間,“信男善女,時往時來,若城市然”。可見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現有明建承恩寺、金頂摩崖、敕賜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紅號軍三角莊根據地遺址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區風光,雄奇壯麗,有數不清的險峯怪石,看不厭的奇花異卉及雲海日出,流水飛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觀賞。山區還保存着40多萬畝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長着許多國內外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具有極高的觀 賞和科研價值,被科學工作者譽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庫”。

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義一帶)楊應龍叛亂中,梵淨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區廟宇中毀壞殆盡。萬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經她捐資倡議重修,由國舅李穎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圓通殿、釋迦殿和金頂上的天橋,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壩梅寺),並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豎碑於老金頂腳,以志不忘。重建後,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淨山進入鼎盛時期,據山區現存碑刻,摩崖記載香客不僅來自雲、貴、川、湘,甚至有從江西、安徽、江浙一帶遠道而來者,茶殿碑文記述“數百年進香男婦,時往時來,若城市然”,這種盛況延續了200多年。

清咸豐5年,(1855),銅仁府爆發了以徐廷傑、梅濟鼎為首的紅號軍起義,起義軍以梵淨山為根據地,堅持鬥爭達11年之久。期間山上廟宇陸續被毀,僧眾風散雲流,香客裹足不前,梵淨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煙寂寞”。同治九年(1870),銅仁東山寺隆參和尚上山主持修復工作,經他十方募化,“道剪荊棘,路劈蠶蟲”,5年內修建了報恩寺,回香坪等廟宇。光緒元年(1875),清軍中參加哥老會起義失敗後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劉滿率領進入梵淨山,據險與清軍周旋。同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奉命征討,次年平復,。經隆參和尚繼續努力,大力恢復了山上受破壞的廟宇,還在江口境內修建了3條朝山大路。民國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國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搶劫,朝山活動猝然大減。

解放後,朝山活動停止,山上廟宇不耐風蝕雨蠹先後垮塌,山下廟宇多被修建成為學校,食堂,倉庫或被拆除燒燬,至今縣境內僅存朝陽寺1座。然而,梵淨山卻以它巨大的科學價值和壯麗的旅遊資源,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從50年代起便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後,在保護區管理處主持下,科學考察工作更加頻繁、系統,為了適應科考和旅遊需要,在省地撥款支持下,先後投資55.3萬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點拓修了魚坳至金頂5公里,1984年,全線便道修築一新,陡斜窄險處或鑿石為梯,或澆鑄混凝土台階,共8250級,稱“萬步雲梯”。險峻處置鐵鏈或鋼、鋼筋混凝土護欄,建進山橋涵9座,歇息台38處,食宿站2處。1985年省文物處撥款修建了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和天仙橋,現每年進山科考,旅遊,朝山人數以逾萬,且呈與年俱增之勢。

為了推動佛教文化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給落後的江口縣帶來經濟上的發展,縣政府也採取相關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資。據貴州日報2007年1月8日載:江口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彪與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一兵正式簽訂了《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協議書》,這標誌着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正式實施。海南省三亞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與江口縣人民政府,於2006年9月16日在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貴陽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簽訂了投資2.8億元建設江口梵淨山佛教文化苑項目後,公司董事長曾一兵先生於次月再次來到江口縣實地考察,梵淨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再加上飛機、鐵路、高速公路交會於梵淨山,他當即決定出資500萬元註冊成立“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並將投資規模擴大到4.6億元,建設內容為修復梵淨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彌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黃金、140克拉鑽石和數千顆珍珠在梵

淨山鑄造全球最大的彌勒金佛。)、法華庵,興建梵淨山遊客接待服務中心,佛教文化廣場等。由此可見,江口梵淨山的發展正隨着旅遊業發展進一步得到開發,然而值得筆者擔憂的是,在梵淨山佛教地位正在進一步考證進行中,還未得到明確認同時,過於繁盛的商業氣息融入了梵淨山佛香氣焰中會不會給這個古樸自然、神祕的聖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過一場好的商業開發,讓我國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燒的同時可以讓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們心靈的淨地,我只能默默的為這片養育我的土地祈禱着。

2、施秉縣概況

(1)地理位置

施秉縣位於貴州省東部,黔東南州西北部,是貴州東線旅遊中心,東鄰鎮遠、北壤銅仁石阡縣,南連台江縣可達廣西、東南與劍河縣相鄰,西面與遵義地區餘慶縣交界,至湖面懷化市220公里,距省會貴陽市230公里。全縣國土面積1543.8平方公里,轄4鎮4鄉,2003年末總人口15.5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7萬人;非農業人口1.28萬人),系國務院批准的早期對外開放甲級縣,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全國農村電氣化縣,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

(2)地形地貌

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部逐漸降低,山脈走向與構造線一致,多呈北東、北東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為黔北高原式陵山脈延伸,南部隆起山地為苗嶺山脈系,屬黔東南凹陷。平均海撥526米,全縣地勢起伏大,地貌類型多,巖溶地貌發育,形成雲台山、杉木河、上下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五、實習內容

1、注意事項

5月20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江口梵淨山和施秉雲台山,在大會上老師和我們説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並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2、具體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早晨7點半出發,晚上7點半左右抵達目的地——江口縣黑灣河生態園酒家。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2)5月22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實習地帶是梵淨山腳。我們9點準時出發,邊登山邊採標本邊聽老師講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撐起雨傘繼續進行着。每個人都採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於下午3點回到了旅館。晚飯後7點我們開始壓標本,9點基本完成。這天雖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之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3)5月23日我們爬梵淨山。早上吃了早餐,備好乾糧,7點半出發,到梵淨山東大門買票。大家進去先坐觀光車過了一段,到了觀光車站,我們徒步去面對那九千步台階。因為景區不許採摘植物,於是老師一路走着教我們認識周邊的植物。當天我們還參觀了梵淨山景區的紅雲金頂,蘑菇石等景點,景色很美。最後我們拖着極度疲憊的身體,從勤儉節約出發,放棄坐纜車下山,誰知道下山比上山還難,但是大家還是團結互助,終於在最後一批觀光車回去之時,趕到了觀光車停靠點。回來後翻了標本,吃了晚飯回房休息了。

野外實習報告 篇7

一、實習目的

1、為了熟悉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當地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比如:片麻巖、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等巖石的熟悉,識別節理、斷層,層理、層面構造,河谷發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現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作用、沉積巖構造等。

2、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

3、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瞭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正確地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二、實習概況

我們的這次地質實習從xx年xx月xx號開始到xx月xx號結束。 xx月x號到xx月xx號為準備期,包括老師在教室給我們介紹本次實習的地點,實習目的以及實習時應該注意事項,例如注意安全,帶夠足夠食物和水,並概況性地介紹京娘湖地區和蓮花洞地區的地質情況,讓我們對本次實習之地有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以便在實習中留心觀察;講解完畢後我們搜索實習地點地質資料及圖片以便更好完成實習。

xx月xx號為野外實習期,我們在古武當山地區和蓮花洞地區的天乳山中實習。xx月xx號為資料整理期,把自己記錄內容整理成為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

(1)實習地區的地形地貌

本次實習區域位於太行山東麓南段,西連太行山地,東接華北平原,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為陡峻的斷塊山地,山巒起伏,向東逐漸過渡為丘陵、平原。總的地勢是西北、西部高,東南、東部低。

1.古武當山

古武當山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處,距邯鄲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歷史名山。山頂一唐代古碑上記載有“古武當山”字樣,經專家考證認定是久為國內道教界尋找的著名的北方武當山,其歷史早於國內其他武當山。

古武當山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蹟眾多,山勢奇特,五峯相望,頂頂有廟,峯峯插天,杆被繁茂,滿山葱鬱。進入景區,您可先乘纜車直達山頂,上廟主峯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處,廟內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極宗師張三丰。北頂老爺頂,南頂奶奶頂,中間有一天橋連接。置身山頂,極目遠望,遍山水雲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廟中坐,廟在雲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現為AAAA級風景區。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稱口上水庫,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藉其中山川水色開闢成為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

這裏層巒疊嶂,川穀深幽,其風景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於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此外,京娘湖水庫大壩,大壩橫阻於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雄偉壯觀。還有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後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故事而改稱現名。這裏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峯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麗的天乳山位於武安市活水白雲川井峪和宅清溝村之間,距離武安25多公里,該山雄偉壯麗,鍾乳滿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這裏的鐘乳大約在一億萬千萬年左右,形成了獨特的鐘乳奇觀,這些鐘乳石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陡崖上,發現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鐘乳石,全國少有。它們漫山遍野,成羣成堆,形狀各異,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動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奪天工,從山腳至山頂分成三層,一層比一層精彩。

(2)京娘湖的實習

10月20號早上7點,在xx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前往武安京娘湖進行實習。沿途觀察到京娘湖的巖性和節理裂隙,層理等地質結構 ,並注意到沿途山腳下有大量的坡積物。

1.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巖性

系震旦長城羣大紅峪組:為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巖及長石英砂巖,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裏和波痕發育,與上覆寒武系地層為假整合接觸,平均厚度為18m。

2.節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區的道路兩邊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於巖石上部拉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錯。

節理裂隙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 這是由於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

以節理與巖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巖層層面。

3.沉積巖層理構造及層面構造:

在道路兩邊隨處可見由沉積巖形成的層理結構,層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傾斜度。層理是沉積巖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沉積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在垂直方向發生變化而顯示成層的現象。層理是沉積巖中最重要的一種構造特徵,是沉積巖區別於巖漿巖和變質巖的最主要標誌。

水平層理:是由平直且與層面平行的一系列細層組成的層理。它是在比較穩定的水動力條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帶、閉塞海灣、海和湖的深水帶),從懸浮或溶液中緩慢沉積而成的。

單斜層理:是由一系列與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的層理。細層的層理向同一方向傾斜並大致平行。它與上下層面斜交,上下層面互相平行。它是由單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見於河牀或濱海三角洲沉積中。

交錯層理:是由多組不同方向的斜層理互相交錯重疊而成的,是由水流的運動方向頻繁發生變化所造成的,多見於河流沉積層中。

層面構造:指巖層層面上由於水流、風、生物活動等留下的痕跡,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質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見道路多數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隨處可見河牀中的由於搬運作用形成的較為大小均勻的鵝卵石,不過有的已經乾涸,有的斷斷續續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幹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裏。河谷沉積只佔搬運物質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暫時性沉積,很容易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①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牀,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牀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巖地區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麼普遍。

②搬運作用: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搬運着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崩塌、沖刷下來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為溶解於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為機械搬運,後者稱為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自然地理——地質條件有關。

③沉積作用:當河牀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為沉積作用。

(3)古武當山地區實習

我們實習的第一站來到古武當山地區,我們看到的巖層屬於震旦紀的阜平羣,為邯鄲地區最古老地層,也是本次實習見到的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具有片麻狀構造或條帶狀構造,有鱗片粒狀變晶的變質巖片麻巖,它主要由長石、石英和各種暗色礦物(雲母、角閃石、輝石等)組成。根據巖石的物質成分可分為富鋁片麻巖、斜長片麻巖、鹼長(二長)片麻巖和鈣質片麻巖等。還可依所含礦物種類進一步分為角閃石斜長片麻巖、石榴子石斜長片麻巖、黑雲母斜長片麻巖等。其原巖類型比較複雜,可以是正常沉積巖(粘土巖、粉砂巖等),也可以是火山巖、火山碎屑巖或各種侵入巖。在一定的温度和壓力條件下,可由區域變質作用或接觸變質作用形成。

(4)天乳山實習

本次實習的第二站來到美麗的天乳山,在這裏認識和了解這裏的巖性和相關的地質構造,在爬山的過程中,在山下隨處可見大面積的石英狀砂巖和層理結構,等到山腰上的平台上後出現了寒武紀饅頭組的紫紅色頁巖,崮山組的竹葉狀灰巖;沿途可以看到褶皺構造,路邊巖石的溶蝕溝槽等現象。等爬到牙口後我們下山休息時,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塊砌的牆體上可以看到毛莊組的豹皮灰巖,等休息完畢後,下午1:30我們繼續向上爬,這時會看到大面積的張夏組的鮞粒灰巖,頁巖等巖石以及由於巖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見的裸露在外的鐘乳石,甚至還可有水滴不斷從巖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巖性

震旦紀長城羣中大紅峪組:為蓮花洞地區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層。巖性為紫紅或粉紅色中厚層中粗粒石英砂巖及長石砂巖,含鐵質及海綠石。層面清楚,交錯層理。

寒武系下統饅頭組:上部泥巖;下部薄層泥質灰巖與微晶白雲巖互層,含燧石結核; 毛莊組:主要為紫、暗紫色泥巖,頂部及中部夾有薄層鮞狀灰巖及中厚層狀含泥質白雲巖。

寒武系中統徐莊組:上部泥巖夾鈣質粉砂巖,含砂碎屑灰巖;中下部含絹雲母泥巖,夾海綠石石英砂巖、含砂泥灰巖。

寒武系中統張夏組:上中部厚、中厚層鮞狀灰巖,豆狀灰巖夾厚層灰巖;下部厚層花斑灰巖,底部薄板狀泥質條帶灰巖夾泥灰巖。

寒武系上統崮山組:下、中部薄板狀,中厚層灰巖夾泥巖,竹葉狀灰巖,泥質條帶灰巖和鮞狀灰巖;上部厚層泥質條帶灰巖;頂部中厚層灰巖夾泥巖。

2.看到的巖石

① 鮞狀灰巖,又稱鮞粒灰巖,是一種以鮞粒為主要組分的石灰巖,它是一種良好的儲油巖.它是兼具化學和機械成因的石灰巖,形成於碳酸鈣處於過飽和狀態的海、湖波浪活動地帶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動地帶。

其成因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質的攪動,每攪動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內碎屑、陸源碎屑等便處於懸浮狀態,同時促使二氧化碳從水體中逸出,過飽和的碳酸鈣(文石針)圍繞碎屑顆粒沉澱一圈包殼,這樣周而復始的攪動,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紋包殼的鮞粒。當鮞粒達到一定大小,其質量超過波浪、水流攪動的能量,便堆積在海底,不再被攪動,併為亮晶方解石膠結,形成亮晶鮞粒灰巖,若鮞粒被帶到低能環境,則形成泥晶鮞粒灰巖。

② 竹葉狀灰巖,石灰巖的一種,其特點為截面有礫石呈竹葉狀。在我國華北地台上寒武統崮山組曾出現過大量的竹葉狀灰巖現象。

屬寒武系碳酸鹽類的沉積巖。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於海里,經海水長年衝擊、侵蝕,慢慢變成類似橄欖狀碎石塊,一般長0.3cm~10cm,後又經地殼運動、滄海變遷,漸漸被一種鈣質膠接、粘合、擠壓在一起。滄海變為陸地後,這些合成石塊在地殼的變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沖刷、風化等外力作用而變成今天的模樣。

其成因為在正常的淺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層石灰巖,在其剛形成後不久,有的可能尚處於半固結狀態,被強烈的水動力破碎,搬運和磨蝕,並在搬運不太遠的地方,在水動力條件相對較弱的環境下堆積下來,再經成巖作用,從而形成竹葉狀灰巖。

③ 紫紅色頁巖,一種含鐵元素的頁巖,是一種沉積巖,成分複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壓力和温度形成的巖石,但其中混雜有石英、長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頁巖形成於靜水的環境中,泥沙經過長時間的沉積,所以經常存在於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帶,在海洋大陸架中也有頁巖的形成,頁巖中也經常包含有古代動植物的化石。有時也有動物的足跡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跡都可能在頁巖中保存下來。

④ 豹皮灰巖,是一種具黃色、褐紅色不規則斑紋的石灰巖,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巖。通常基質部分為隱晶質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紋部分含有較多的白雲石。它是石灰巖在成巖過程中發生白雲石化而成的,白雲石化作用常選擇石灰巖中滲透性較好含顆粒的條帶或斑塊進行。此種灰巖在中國寒武紀、奧陶紀地層中常見。一般認為豹皮灰巖是經韌性剪切作用的灰巖形成的鈣質糜稜巖。

3.天乳山的斷裂構造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巖石因所受應力強度超過自身強度而發生破裂,使巖層連續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為斷裂。基本類型是節理和斷層。

① 節理裂隙:

巖層發生了裂開但兩盤巖石沒有發生明顯的相對位移的斷裂變動。按其形成的力學性質,節理可分為張節理和剪切節理和劈理。節理常成組出現。在天乳的山頂上可見許多節理裂隙

② 斷層:

如果斷裂兩側的巖石已發生了明顯的相對位移,則稱斷層。

4.天乳山的褶皺構造:

在牙口向遠處看可見地層走勢傾向東南,呈現明顯的褶皺結構。

褶皺結構: 在地質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巖層在側向壓力作用下發生彎曲,但仍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這種地質構造形態叫褶皺。褶皺中單個的彎曲也稱褶曲。褶皺的面向上彎曲,兩側相背傾斜,稱為背形;褶皺面向下彎曲,兩側相向傾斜,稱為向形。如組成褶皺的各巖層間的時代順序清楚,則較老巖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背斜;較新巖層位於核心的褶皺稱為向斜。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單個褶皺大者可延伸數十公里,小者可見於手標本或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

5.天乳山的巖溶作用

①巖溶地貌

巖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②地下巖溶形成

溶洞都分佈在石灰巖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裏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鐘乳石(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石鐘乳是一種呈倒錐狀的巖溶堆積物,大的可達數米,小的只有幾釐米,主要是巖溶水沿着溶洞頂部細小的裂隙滲出並在滴水處不斷沉澱產生的。它緊緊與洞頂相連,不斷向洞底延伸。

石筍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巖溶堆積物,主要是巖溶水滴滴落到洞底並不斷沉積的產物,它與石鐘乳相對生長,一般呈筍狀、塔狀和錐狀。

石鐘乳和石筍的橫剖面都具有同心圓結構。

③巖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條件

1.可溶性巖石

可溶性巖石是巖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佈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裏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異的巖溶景觀。

2.巖石透水性

巖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活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巖石裂隙越大,巖石的透水性越強,巖溶作用越明顯。在溶洞中,巖溶作用愈強,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巖溶地貌發育越完整,並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網。

(5)書寫實習報告

下午4:00下山,坐車回校後根據自己所見的和自己從課堂學的知識,仔細分析了沉積巖、變質巖等巖石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實習地點的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並將照片和自己的筆記逐一對應,通過上網搜查資料,查各種文獻,把實習報告寫完。

四、實習總結:

1.通過此次一天的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堂學不到的知識,鞏固了課堂學到的對巖石巖性,地質構造等的認識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淺。

2.這次野外實習我們沿途欣賞了秀麗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體驗了登山的樂趣,雖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實習後的成果,心裏還是非常開心。

3.本次實習,不僅是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和鞏固,也是進一步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學習並把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這對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野外實習報告 篇8

第一章:緒言

(1)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境內,華縣劉家河村南,縣城東約五公里處, 山門距隴海鐵路華縣火車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僅2.2公里,均有等級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勢東連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峯海拔1664.4米。這裏山青水秀,風景幽雅,是一處靈境勝地。少華山屬石灰巖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頗多,當地羣眾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勢,修廟琮,塑神像,鑿石開路,設置棧道、鐵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縮小的華山,因而取名少華山。少華山上現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景點。

少華山自然地理概況:少華山山勢主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巖漿侵入的火成巖、變質巖構造,即屬於太白、華陽巖基組成的秦嶺主體東秦嶺位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的拼合帶———秦嶺造山帶的東段。該區構造巖漿活動強烈。少華山區的巖石大部分為玄武巖和花崗巖等火成巖,同時又有少數的沉積巖和變質巖。其褶皺形態多樣斷層形式多樣其中南坡嚴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為温帶落葉及闊葉林。

(2)實習任務

①掌握野外觀察,描述巖石的一般方法,觀察描述實習區域常見巖石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特點。

②觀察少華山地貌及地理現象:河流山體特徵。

③觀察巖層產狀要素,褶皺和節理。

④使用地質羅盤測巖層產狀。

(3)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一方面使我們獲得實習區基本地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使我們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訓練,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分析野外地理現象的特點。

(4)實習工具:

鐵錘、地質羅盤、放大鏡。

(5)實習要求

認真觀察地理現象,實習期間大膽細心。合理使用測量儀器,要有科學嚴謹的實習精神。野外注意安全,進入山區注意防火事宜。

(6)實習地點: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境內少華山,

第二章:巖石。

少華山由於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所以那裏的巖石多以火成巖為主,其中白色花崗最常見,也有肉紅色的花崗巖, 少華山區的巖石主要為玄武巖和花崗巖等火成巖。其中玄武巖是典型的噴出巖多呈黑色風化面黃褐色或灰綠色。細粒或隱晶結構呈斑狀結構並長有氣孔、杏仁等構造。火成巖根據其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排列,分為超基性巖. 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根據巖石產狀,分為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花崗巖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巖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花崗巖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巖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

第三章:構造。

實習地區構造概況:少華山在大一級地質構造中屬於秦嶺構造帶,進一步劃分屬於東秦嶺地質構造帶。

少華山隸屬於秦嶺山系,是由於渭河地帶地殼下陷同時又由於上古時期形成古地台時的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以及印支運動等,其中海西運動的影響之為明顯: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隨着廣泛的巖漿侵入活動秦嶺及其周圍山脈相繼隆起。少華山山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巖漿侵入的火成巖、變質巖構造,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為複雜,斷層構成複雜,背斜較易觀察,向斜成山不明顯。巖層層理較清晰。巖石表面風華嚴重,節理較為明顯。

斷裂是指地殼中的巖石,特別是脆性較大和靠近地表的巖石,在受力情況di下容易產生斷裂和錯動。節理即斷裂兩側的巖塊沿着破裂面沒有發生或沒有發生明顯位移的斷裂構造;斷層即巖塊沿着破裂面有明顯位移的斷裂構造。

少華山屬於秦嶺山系的延伸,而秦嶺是震旦紀時期的晉寧運動形成的,再經過長時間的侵蝕以及地質運動,就形成了現在的概況。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為複雜,既有褶皺.也有斷裂,多處呈現背斜.向斜.節理.斷層等構造形跡。巖石表面風化嚴重,節理明顯。華山區的褶皺主要為傾斜褶曲和倒轉褶曲併兼有少量的平卧褶曲和翻卷褶曲。其軸向斜向南北縱剖面由於常年的侵蝕作用而參差不齊, 其斷層多為逆斷層中的推覆構造以及平推斷層和樞斷層。

第四章:地質羅盤儀測定巖石的產狀及測量結果。

巖層產狀的測定

①測量巖層的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層面貼靠、放平、氣泡居中後,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為所求的走向。

②側傾向時用羅盤的n極指着層面的'傾斜方向。使羅盤的短邊與層面貼靠放平,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為所求的傾向。

③測傾角時將羅盤的長側邊順傾斜線貼靠、層面豎起,並與走向線垂直,羅盤指針上掛的傾斜儀所指度數既是所求的傾角。

測量結果

觀測點

測定項目

測量結果

觀測點一

走向 傾向 傾角

觀測點二

走向 傾向 傾角

觀測點三

走向 傾向 傾角

第五章:實習感想。

雖然這次實習時間比較短,但是我還是有很多的感想和體會。

首先這次野外地質實習十分的有意義,我感到收穫很大。它使我們獲得了對實習區域地理現象,地質概貌的感性認識。一方面,通過野外實習,結合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靈活理解,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應用和記憶,體會到了學以致用的意義。另一方面,培養了野外實習方法和技能,學會了一定的觀察要領和細節,以及提高分析周圍自然環境形成原因和過程、各種地質地貌現象的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同學們考察地理和各種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和熱情,還有增強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野外實習報告 篇9

中 國 地 質 大 學

課程論文

題目野外生存體驗

姓名楊友鵬

班級072132

學號20xx1002251

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院系 機電學院

日 期20xx 年 4 月 13 日

週五下午,期待許久的野外生存拉開了序幕。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武漢市新洲。到達營地後,環顧四周,發現這裏真的是零距離接近自然,人煙稀少,依山傍水。在進行實習之前,我們已經經過了多次的理論學習,並且進行了分組。到達營地後,從橋上向基地運送個人裝備和集體物資,所有人分成兩批進行帳篷搭建和取柴火,準備工作完成後,就開始了我們的野外生存之旅。

我作為4組組長,開始帶領我們小組開始做野外的第一餐,刷鍋、取水、搭灶、生火等一系列環節分工明確的進行,第一餐雖然簡單,但是我們很開心。飯後,大家對第二天的行程略作了解並做好安排後便回到各自的帳篷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很多人都早早的起來,其實大部分是被凍醒了。簡單的洗漱過後,開始做第一個早餐,火腿粥,做的還是比較好吃的,早餐過後,開始第一天的野外生存體驗活動,第一項是攀巖,以小組比賽形式進行,雖然我們組沒有獲得前三名,但還是替各位組員的表現滿意,我們都很勇敢,勝利抵達最高峯。第二個項目是溜索。在助教的開導與保護下,我也體驗了一下“空中飛人”的感受,雖然有人在過程中比較緊張,但依然完成了溜索。第三個項目是扎竹筏,在各項活動開始錢。趙佳明助教就教回了我們扎竹筏需要的兩種繩結。在前邊幾組的基礎上,我們組只需要兩人合作,完成竹筏的滑行。因為繩結鬆動和個人操作原因,我們組最終與三人落水,我們互相幫助,讓我感受到了來自這個剛熟悉、新組建的大家庭的温暖。竹筏活動結束,開始做野外生存中最豐盛的一頓晚餐,為了幫助同學們補充能量,學校給我們每組配發了一隻雞,對於我們組幾個吃貨而言,前期準備是必不可少的,菜譜、材料、調料樣樣都買好了帶了過來,在我們全組的努力下,香噴噴的叫花雞成功做出來了,那美味真是棒棒的。之後是篝火晚會,首先是老師對各組的表現作出了點評,提出了不足與建議,之後每組都表演了精彩紛呈的節目,大家還圍着篝火做了很多有趣的遊戲。晚會時間比較久,十點多才結束,為了不影響第三天的行程,各組組長對第二天的行程略作安排後大家便早早休息了。

第三天同學們明顯沒有第一天起得早,可能因為累了,今天的活動有森林穿越和橋降兩項,穿越稍微累一些,用了兩個多小時走完全程,橋降真刺激,也許是因為刺激,並沒有人退縮,都勇敢的參加了活動。在各組活動全部進行完成後老師組織同學們清理了基地的垃圾,做到了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環保。把垃圾全部帶走。大家原地休整了一段時間後,於當天中午一點多,在校車帶起的塵土中離開了實習基地順利的返回了學校。

實習感想:

現在的.大學生被戲稱為住在象牙塔裏看世界的人,那説明了我們缺乏“走出去”的經歷,缺乏體驗社會、體驗生活的經歷,此次實習正是對我在野外生存這方面經歷的彌補。在零距離的接近自然的同時,鍛鍊了學生在野外遇到地理阻礙時克服困難的能力、讓我們學會運用各種技法和可用資源彌補自身相對於客觀條件的不足與弱點、豐富了學生野外生存知識,提高學生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同時,我還學會了怎樣儘快的融入羣體,出校門時大家只是互不相識的校友,而離開時我們依然成為了曾經一起努力挑戰自我、一起克服困難的同進同退的戰友。回想整個實習經歷,我更珍惜此次生存中學到的技能和與組員之間的友誼,感謝幫助我們的助教和團結統一的組員們!

野外實習報告 篇10

一、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12日

二、實習地點:

x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三、實習目的:

為了進一步瞭解xxx地區生態環境及垂直土壤分佈差異條件對天然植被的影響。以及自然保護區的設置作用。通過實地考察,熟練運用課本知識,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動手調查的能力,團隊分工及其團隊協作能力。

實習出行路線:南寧(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經府城、雷江二級公路)——xxx旅遊區大門區——xxx旅遊區。

四、實習地概況

4.1、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及歷史沿革

廣西xxx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中部偏南的南寧市武鳴、上林、馬山和賓陽四縣交界處。保護區管理局設在武鳴縣兩江鎮漢安村那江屯南側。地理座標為東經108°20′~108°24′,北緯23°24′~23°30′。保護區呈西北至東南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21km,東西寬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峯龍頭山在山體中部之武鳴與上林兩縣交界處,海拔1760.4m,相對海拔1563m,是廣西中部最高的山峯。保護區總面積16994hm2 ,林地權屬全部為國有。

1965年7月經自治區林業廳批准,成立xxx林場,歸屬自治區林業廳管轄,委託南寧地區林業局代管。

1975年自治區林業廳和南寧地區行署決定停止採伐天然林,林場工作重點轉移到保護森林資源。

1981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將xxx林場改建為自然保護區,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xxx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屬事業單位,隸屬關係不變。

20xx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xx年8月隸屬南寧市林業局主管。保護區人員編制218人。

4.2、保護區性質和保護區類型

以北迴歸線上保存較完整的常綠闊葉林為特色,以保護多樣性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以及珍稀頻危特有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以自然保護、科研教學、宣傳教育為主要管理任務,適度開展多種經營和森林生態旅遊。所轄部分區域是廣西大學的實習科研基地,為此我們得以在此實習參觀。在我國自然保護區網絡中,具有典型地帶性特徵的國家級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境內保存着多樣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貴稀有生物物種資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帶性生物物種基因庫和生態系統平衡觀測實驗室。是廣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是科研、教學、森林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其保護的對象有(1)保護北迴歸線上豐富多樣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xxx生境多樣性,植物羣落也多樣性。共有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等多個植被類型。並且保存着近6000公頃的原生植被,以桫欏、黑桫欏為代表的蕨類植物在xxx形成了較大面積的優勢羣落。(2)保護區域內豐富的物種資源及其基因。(3)保護桂中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

4.2.1、重要保護價值

xxx季風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在全國範圍內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擊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類型如此之多,實在罕見。其多樣性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價值在國際國內是較為少有的。xxx保護區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定的中國40處具全球意義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基地。

xx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屬2069種,野生脊椎動物有294種。xxx的動植物物種佔廣西已知種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積高密度的生物多樣性區域。是廣西不同植物區系的交匯點,動物區系特徵上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質。是林學專業學習和實習的基地。

4.3、保護區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各級政府部門對xxx的保護工作歷來十分重視,並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肯定。1986、2002年被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1999年被自治區環保局、林業局、海洋局、地礦局授予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同年,xxx保護區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2005年得到“香港吳氏野生動物保護”的資助以及納入了世界銀行全球環境保護基金會資助項目;同時,本着“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南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快開發利用xxx的旅遊資源,建設環xxx旅遊圈,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寧”的旅遊戰略決策;同年,xxx保護區由副處級事業單位提升到正處級事業單位。

五、實習情況

2.1、100m2 記名樣方調查

在離xxx大門入口2公里處,做一個100平方米的森林記名樣方調查,在不同海拔高度處,觀察記錄各海拔出的植物種類。

該樣方喬木層主要以馬尾松為主,灌木層以桃金娘、崗鬆為主。有很強的熱帶植物指示性。還有木姜子、漆樹、鴨腳木等混雜在羣落中,草本層以鐵芒箕最多棕葉蘆次之。總體的植被覆蓋率高達95%以上。該記名森林樣方可以命名為馬尾松-桃金娘-鐵芒箕羣落。

2.2線路踏查

在590米的魚躍龍門處主要植物有八角(人工林)、馬尾松、杉木等。灌木有野牡丹、山茶等。草本有許多蕨類植物。土壤為赤紅壤。

在海拔900米的飛翔傘基地我們看到更多的山茶科的植物,馬尾松相對減少。苔蘚類增多。但依然有較明顯的優勢羣落結構。土壤為紅壤。

上升到1100米左右的橄欖大峽谷,山茶科及槭樹等闊葉樹非常多。有深山含笑、半瘋荷、山虎楠、毛桂、粗皮樺、羅孚栲等。優勢種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在1200米左右的神奇之旅植被更加的多樣化,有大頭茶、甜椎、小葉羅漢松、船柄茶、銀荷木、長葉木姜、基脈楠、吊絲紅、羊角杜鵑、五裂槭、毛楊桐、蛇葡萄等等優勢種極不明顯。土壤為山地黃壤。

其間我們還可以看到非常難得一見的灌草帶,在南方的土石山中竟然沒有喬木先鋒樹種的演替現象。

六、實習收穫與感受

夏日炎炎,細雨霏霏,我們乘車而上,在各個典型區域下車考察聽老師講解。如仙境般的感受讓人異常興奮。在低海拔的熱帶叢林看到雖有較大的人為干預。

但完整的羣落結果依然讓人覺得清新自然。在魚躍龍門觀望點,我們看到武鳴盆地的壯觀和美妙,向脊的山脈形成鯉魚的樣子在眼前跳躍。知道我曾經就讀的廣西民族高中所在的大致方位。

猜想着我們高中年代看日出日落的那幾座大山是否就是此山。一陣風吹來雲蒸霧繞,有時夢境般的美妙。在飛翔傘基地和山花爛漫、燈籠花苑我們腳踩才、石灰石在朦朧的大霧中感受飛翔的心情。觀賞着杜鵑花後凋零和生長。

留下了密集的相機的咔嚓聲。兩次路過橄欖大峽谷和雲龍佛光景點但都蒙在大自然的婚紗中,看着懸崖峭壁和上面長着的龍鬚草葉子上、不停地參出的泉水,感覺但絲絲的秋意。清風吹過,兩側的山體顯現出高大魁梧的震撼力。步入神奇之旅,山上古木參天,偶有荒草連天。林中鳥叫蟲鳴,獸走猿攀,幾乎是人間的天堂,動植物的樂園。

在北迴歸線紀念杯及科普走廊我們看到很多相關的知識和動植物氣息。進入天書草坪,路上有不少的銀荷、槭樹和竹子。大片的碧草,酸甜的楊梅,矮化的杉木等等可以看到對面山上的微波轉發站和最高的山峯在層層的煙霧中託着。大有凡人不可及之勢。進入養生之旅,黃杞、檫木、石楠、青岡、樟樹、紅苞木、中平樹等等。數不盡數的樹木展現在眼前。

其中有稱化石鐵杉的長苞鐵杉,雄偉高大的xxx鬆等等,一路風景,一路學問。

在園林設計和生態保護的雙作用下,給我們學習和遊玩的感受。前往金龜瀑布的路上,我們一路觀看一路感歎。上百級的階梯和不可思議的古木是我們的驚歎!回來的路上,我們進入知青林,測出了70.5cm的杉木,以及在我腳下留情竹葉青。

經過xxx的實習,深切體味到林業工作的不容易。通過本次實習,不但得到了森林生態學上的實踐,同時,經過老師講解,樹木分類學、土壤學也得到了相應的實踐和鞏固,並且能夠把學過的各個學科的知識都融合了進來。

團隊之間的協調和相互協助工作的經驗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次是去xxx風景區實習,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有經過xxx黃伍導遊的解説,我們懂得了國家自然保護區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xxx風景區的亮點之所在。

野外實習報告 篇11

第一章:緒言

(1)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境內,華縣劉家河村南,縣城東約五公里處,山門距隴海鐵路華縣火車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僅2、2公里,均有等級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勢東連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峯海拔1664、4米,野外地質實習報告。這裏山青水秀,風景幽雅,是一處靈境勝地。少華山屬石灰巖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頗多,當地羣眾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勢,修廟琮,塑神像,鑿石開路,設置棧道、鐵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縮小的華山,因而取名少華山。少華山上現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景點。

少華山自然地理概況:少華山山勢主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巖漿侵入的火成巖、變質巖構造,即屬於太白、華陽巖基組成的秦嶺主體東秦嶺位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的拼合帶―――秦嶺造山帶的東段。該區構造巖漿活動強烈。少華山區的巖石大部分為玄武巖和花崗巖等火成巖,同時又有少數的沉積巖和變質巖。其褶皺形態多樣斷層形式多樣其中南坡嚴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為温帶落葉及闊葉林。

(2)實習任務

①掌握野外觀察,描述巖石的一般方法,觀察描述實習區域常見巖石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特點。

②觀察少華山地貌及地理現象:河流山體特徵,實習報告《野外地質實習報告》。

③觀察巖層產狀要素,褶皺和節理。

④使用地質羅盤測巖層產狀。

(3)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一方面使我們獲得實習區基本地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使我們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訓練,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分析野外地理現象的`特點。

(4)實習工具:

鐵錘、地質羅盤、放大鏡。

(5)實習要求

認真觀察地理現象,實習期間大膽細心。合理使用測量儀器,要有科學嚴謹的實習精神。野外注意安全,進入山區注意防火事宜。

(6)實習地點: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境內少華山,

第二章:巖石。

少華山由於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所以那裏的巖石多以火成巖為主,其中白色花崗最常見,也有肉紅色的花崗巖,少華山區的巖石主要為玄武巖和花崗巖等火成巖。其中玄武巖是典型的噴出巖多呈黑色風化面黃褐色或灰綠色。細粒或隱晶結構呈斑狀結構並長有氣孔、杏仁等構造。火成巖根據其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排列,分為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根據巖石產狀,分為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花崗巖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巖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花崗巖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巖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

第三章:構造。

實習地區構造概況:少華山在大一級地質構造中屬於秦嶺構造帶,進一步劃分屬於東秦嶺地質構造帶。

少華山隸屬於秦嶺山系,是由於渭河地帶地殼下陷同時又由於上古時期形成古地台時的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以及印支運動等,其中海西運動的影響之為明顯: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隨着廣泛的巖漿侵入活動秦嶺及其周圍山脈相繼隆起。少華山山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巖漿侵入的火成巖、變質巖構造,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為複雜,斷層構成複雜,背斜較易觀察,向斜成山不明顯。巖層層理較清晰。巖石表面風華嚴重,節理較為明顯。

野外實習報告 篇12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1、目的 地形圖是野外地理調查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形圖的野外應用,對地理工作者來説是十 分重要的。從根本上説,地形圖野外應用是一種技能,並且只有通過野外實踐才能真正掌 握。在野外實習過程中,通過讀圖、用圖和填圖的實踐,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加深學生在 課堂上所學的地形圖知識, 並且還可以加深對等高線的理解, 進一步提高地形圖野外應用 的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為今後的地理野 外工作,地理考察時使用地形圖打下一定的基礎。並通過野外實習的具體行動,培養學生 集體主義精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

2、要求 要求 根據野外實習計劃,實習的時間為 1-2 天,在實習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在理解地 圖學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 通過本次實習, 掌握地形圖的識圖、 用圖和填圖的基本方法, 並達到有較熟練的技能和技巧,要求每組填繪一張地形利用現狀圖和野外實習小結。

二、 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1、地形圖 每小組領一份 1∶1 萬比例尺《鬆茂》地形圖。

2、使用儀器與工具 使用儀器與工具 羅盤、直尺、橡皮、圖板、三角板、鉛筆、望眼鏡、高度計、GPS、膠布、圖釘 三、 實習內容與方法步驟 1、識圖 1) 熟讀地形圖上各類地物符號 2) 通過實習觀察,通過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瞭解製圖綜合的特點。

3) 在實習區內,熟悉地形的六種基本形態。

(植被、地貌、水文、人文、居民、交通) 2、地圖與實地對照 (1) 標定地圖 ①利用指北針標定:利用指北針標定地圖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磁北方向 線(磁子午線、PPˊ連線)上標定,在地圖的南、北內圖廓線上,各繪有的一個小圓圈 “⊕” ,並分別以磁南(P)磁北(Pˊ)表示,有的地圖 Pˊ在北圖廓外的分度尺上,這 兩點的連線,就是本圖幅的方向線。標定時,使指北針直尺邊切於磁北方向線,準星朝 向地圖的上方,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準指標,地圖即以標定。

②利用直長地物標定:利用直長地物(如直長的的鐵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標定地圖, 應先在地圖上找到這段地物,對照兩側地形,使地形與實地的關係位置概略相符,再轉 動地圖,使圖上直長地物符號與實習直長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圖即以標定。

③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先確定站立點在地圖上的位置,再選定遠方一個實地和圖上都 有的明顯物形點(如山頂,獨立物等) ,將直尺邊切於圖上的站立點和該地形點上,轉動 地圖,通過直尺邊照準實地的明顯地形點,地圖即以標定。

(2) 對照地形 對照地形的原則,先特殊後一般,先大後小、由近及遠、由點到面綜合對照。

在山地和丘陵地對照時,可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山頂、山脊、谷地,然後再順着山脊、谷 地的方向,根據方向、距離、高程、形狀及關係位置對照山頂、鞍部、山背、山谷的地形細 部。

在平原地區對照時,可先對照主要的道路、居民地和突出的獨立物,再根據關係位置逐 點分片進行對照。

實習時,首先確定對照圖上地貌和觀察實地地貌的範圍。然後讀出圖上實地地貌形態 的數量,再和實地進行對照。最後由教師抽查學生閲讀地形圖和實地觀察地貌的效果。

3、用圖(按地圖徒步行進) 用圖(按地圖徒步行進) 用圖 ( 1) 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實習地使用地圖,在標定地圖方位以後,為實地進行實地對照,應先確定自己的站立點 在圖上的位置,由於情況不同,採用方法也不同。

A. 利用明顯地形點確定 當站立點在明顯的地形點上或其附近時, 在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的相應位置, 則該位 置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B. 直尺交繪法確定 當站立點位於直長地物上時, 首先利用直長地物標定地圖的方向, 然後在直長地物 的兩側選擇一個圖上和實地都有的明顯地物, 以圖上該明顯地物為軸心, 將直尺邊靠在 圖上明顯地物的軸心上並瞄準實地相應的明顯地物, 再沿直尺變向後劃方向線, 該方向 線與圖上直長地物的交點在圖上的位置; C. 利用後方交繪法確定 1 當站立點在不位於明顯地物時, 可利用後方交繪法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其方 法是先用羅盤標定好地圖的方向, 然後在遠處選擇兩個圖上和實地都有的明顯地物 (兩 個實地明顯地物的夾角應≥30°和≤150°) 以圖上兩明顯地物為軸心, , 分別將直尺邊 靠在圖上兩明顯地物的軸心上並瞄準實地相應的明顯地物,再沿直尺變向後劃方向線, 兩方向線在圖上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 2) 路線行進讀圖前的準備(以小組為單位組織) 路線行進讀圖前的準備(以小組為單位組織) ① 選擇並確定行進經路線:根據規定的任務要求和地形的情況,選擇好行進的路線並 標繪出來; ② 確定方位物:沿行進路線細緻地研究地物,在岔路口和特殊的地方確定出明顯方位 物,並進行編號註記; ③ 測量激距離:利用曲線計,在圖上量出各段和全程路線的實地距離。

④ 熟記地圖:主要是熟記沿途經過的村鎮、河流、橋樑、岔路口、高地和各個方位物的 數量、順序、名稱、關係位置和地形特徵。力求做到胸中有圖,未到先知; ( 3) 進行時的要領 ① 在出發點上,標定地圖的方位,對照地形明確行進的方位。

② 行進中,要隨時對照地形,做到人在實地走,心在圖中移。在轉折點、岔路口、居 民點進出口,以及複雜地形出有懷疑時,應仔細對照,找出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以保持正確的行進方向。

③ 如果走錯路線,應沉着回憶所走過的方位、距離和地形特徵,進行實地對照,確定 出站點在地圖上的位置,然後插到行進路線上繼續前進。當走錯的距離較短時,也 可返回原路,重新前進。

4、填圖 填圖 (1)在地圖上標繪地形特徵點 為了準確地將欲標繪的地形特徵點標繪在地形圖上, 必須掌握在地形圖上標繪目標的方 法。標繪時,先在地形圖上定出目標點的位置,在匯出相應的符號。

①利用準確地形點標繪。當目標在明顯地形點附近時,根據目標位於明顯地形點方位、距 離等,按其關係位置即可標繪在圖上。

②利用極座標法(光線法) ,當目標附近無明顯的地形點時,根據目標位於明顯地形點標 繪。其步驟是:

A. 準確標定地圖; 2 B. 確定圖上站立點; C. 將直尺邊切於圖上站立點,向實地目標瞄準畫方向線; D. 目測站立點至目標的實地距離, 並依比例尺縮繪在方向線上, 定出目標的位置, 繪出相應的符號。

③利用前方交繪法標繪。當目標較遠,不易目測距離時,可在兩個站立點上用前方交繪 法標繪,其步驟是:

A. 根據交會線的交角大於 30°、小於 150°的原則,在實地選兩個站立點。

B. 在第一點上標定地圖,確定該點在圖上的位置,用直尺切於該點,向實地目標 瞄準,並沿尺邊向前畫方向線。

C. 在第二點上,用與第一點上相同的方法也畫出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目標的圖上位 置,繪出相應的符號即可。

(2)填圖的方法步驟 ①、將 1∶1 萬比例尺地形圖貼在圖板上。

②、在地形圖上確定填圖的範圍,並進行實地踏勘,在踏勘時,確定站立點的位置 和數目,並繪在草圖上。站立點的數目隨填圖內容多少而定。

③、在站立點上,運用標繪地形點的各種方法,標定目標點的位置,根據各目標的 位置加繪符號;如標繪面狀輪廓的轉折點的位置,勾繪輪廓圖形,加繪符號。

(3)精度要求 各地形特徵點必須嚴格按規定的方法原則測出,嚴禁主觀猜想,隨意標定。

(4)成果 如 1∶1 萬比例尺《鬆茂》地形圖 四、 土地利用現狀圖填圖內容及分類 1. 耕地 1.1 水澆地 1.2 旱地 1.3 菜地 2. 園地 2.1 果園 3. 林地 3.1 森林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3.4 未成造林地 3 4. 5. 6. 7. 五、 3.5 苗圃 草地 4.1 天然草場 4.2 人工草地 4.3 未利用草地 城鄉居民地用地 5.1 城鎮 5.2 農村居民用地 工礦用地 6.1 廠礦用地 其他工礦用地 實習路線與站點 1、 實習路線 華泰旅遊度假中心——省體育水上運動基地東南小坡——華泰旅遊度假中心東北公路 拐彎處——養雞場(原豆腐廠)——大松子園——黑板衝大橋 2、 觀測站點 觀測站點一:華泰旅遊度假中心附近 我們觀測的第一個位置在鬆茂水庫大壩的旁邊上, 位於大壩的東南側, 大壩旁邊的 建築已有所改動, 原有的一堵牆由於修公路的緣故已拆了一部分。

我們站在水庫的堤壩 旁,地勢和緩,但在公路另一旁,地勢突然變陡 觀測內容:

A. 目的物方位的測量利用羅盤定所在地周圍的明顯地物的方向:測量時放鬆制動螺 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進行瞄準, 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 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

(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 數時亦同樣)此次實習我們首先是用羅盤測定水庫旁邊的水文台的方向,是 W245° 即北偏西 15°. B. 利用羅盤確定兩個地圖和實地都有的明顯標誌物的方向, 然後利用建立座標的方法 來確定我們所在地在圖上的.位置,即是利用已知明顯地物來確定所在地。

觀測點二:省體育水上運動基地東南小坡 在該位置上我們的目的有兩個:

A. 通過地形圖與實地地物的對照,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山頂、山脊、谷地,然後再順着 4 山脊、谷地的方向,根據方向、距離、高程及關係位置對照山頂,鞍部、山背、山 谷等地形細部。

理論聯繫實際, 更加加深對等高線的特點的總結及其當地的地形的 認知。

通過觀察和對地形圖的識別知我們所在地的東北邊的小山等高線破碎出, 通 過實地觀察知這是一個沖溝, 等高線凸出的地方是山的山脊, 且大多數山脊地區的 等高線稀疏,等高線凹進地方是山的山谷,在大多數山脊的兩邊等高線都很密集。

B. 利用後方交繪法確定站立點, 通過理論知識學習, 認識到在野外工作中確定自己所 在地在圖上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通過對站立點的確立可以使已知地物與地圖上的相 應地物相對應,並很好地找到實地的地物的變化,一邊很好的填圖。利用後方交繪 法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的具體步驟如下:

a) 先通過羅盤確定地圖的真北方向; b) 確定觀測點在圖上的位置,用直尺切於該點; c) 向實地目標(中國移動塔)瞄準,並沿尺邊向前畫方向線。利用相同方法繪出黑板 衝大橋橋墩與觀測點之間的方向線。

d) 兩條方向線交匯的點就是我們觀測的準確位置; e) 用羅盤進一步確定,測量出兩個物體在我們觀測點的方位(中國移動塔的方位是 292°,黑板衝大橋橋墩的方位是 332°) 。

觀測站點三:大松子園村 鬆茂水庫位於學城的的東北方向,它的地理位置是東經 102°50′40″,北緯 24°50′00″。大松子園村位於鬆茂水庫的北部,公路穿插村子而過,村民的樓房及大 部分的建築物沿着公路的主幹道呈條帶狀分佈。

村子旁邊分佈着蔬菜地, 村子裏還種有 柿子樹。公路為一般的兩車道,沿着水庫堤壩呈東北--西南的走向,為村民的出入帶來 了方便。在地圖上原有的民居主要分佈在北部,現在在村子的南部也有分佈,有繼續延 伸的趨勢。

村民的房子主要為一層到三層的樓房, 不難看出村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

在村子觀看我們走過的路線,發現周圍的植被並不茂盛,而且喬木類型主要為華 山鬆和聖誕樹,還有少量的滇油杉、水杉等。在地勢低的地方主要種着蔬菜,尤其是水 庫乾涸的部位,村民已將其改為蔬菜地。在菜地旁,稀稀拉拉的種着幾棵柿子樹(柿子 屬柿科,高大落葉喬木) 。我們實習季節是在冬季,降雨稀少,水庫裏的水源補給不足, 水量儲備少。水庫裏水的面積已不能達到原來水庫的最大面積的三分之一。

觀測站點四:黑板衝大橋旁的小山丘上 這是我們實習的最後的一個站點。

由於建設公路, 使得小山丘與原來山體分隔開。 5 山丘上的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及很少的喬木幼苗,由於季節已進入冬天,草本植物大 部分都開始枯萎。山丘旁邊到水庫堤壩邊上地勢相對陡。從山丘東側我們可以看到我 們的實習過程的路線,從華泰旅遊度假中心東北公路拐彎處、養雞場(原豆腐廠)以 及大松子園,我們環繞小山丘走了一圈。在山丘與原來山體相連的一側,我們看到了 山丘從頂到底部的土壤層分佈,腐殖質層、淋溶層、澱積層、母質層、母巖層。在底 部的母巖,在長期的風化作用下,覆蓋着一層風化物。

六、 實習總結 實習過程中, 我們不僅學會了看圖, 尋找標誌性物體, 還懂得了如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

我們掌握地形圖的野外應用;通過讀圖、用圖和填圖的實踐,鞏固和擴大加深我們在課堂上 所學的地形圖知識, 並且還加深我們對自然地理環境以及人文地理之間的聯繫的理解, 進一 步提高地形圖野外應用的技能。

通過本次實習,我們掌握地形圖的識圖、用圖和填圖的基本方法, 將所學知識綜合運 用,編繪地圖,培養我們應用地圖的技能和技巧。

野外實習報告 篇13

一、實習概況:

實習時間: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14日

參與人員: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全體同學以及帶隊老師

動物學指導老師:李巨勇、韓廣欣

植物學指導老師:王曉蕊

隨着本學期的結束,我們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學生開始了為期七天的野外實習。本次實習將在張家口小五台山的金河口管理區度過。在這裏,我們將對課堂上學習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檢驗並初步綜合運用於實踐當中。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充分認知自己身邊常見的動植物。

小五台山在太行山脈的最北端,居於河北省張家口地區蔚縣與涿鹿縣交界的地方。水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量充沛。小五台山屬暖温帶大陸季風性山地氣候。冰凍期長,無霜期短,降雨量大並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顯。五台山地區植被類型為夏綠闊葉林,由於山勢高峻,氣候垂直分佈顯著,植被、土壤、垂直帶譜比較完整,物種飽和度大,擁有杉、鬆、柏、楊、柳、槭、櫟、花椒、櫻桃、蘋果、榛、忍冬、山楂、繡線菊等常見物種,特有物種有螞蚱腿子、榛子、土貝母、地枸葉、小台黃芪、小五台柴胡等,還有蘇鐵、銀杏等珍稀物種。動物和昆蟲的種類繁多,其中野生保護動物有20餘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有世界珍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金鳥;二級保護動物斑羚;還有豹貓、狐、狍、獾等。兩棲類有中華大蟾蜍、中國林蛙等。

二、實習過程

7月9號,我們前往東金河溝進行標本採集。由於天氣原因,小雨一直不停,這導致我們採集到的動物標本比較少,以蝗蟲為主,沒有蝴蝶和蛾子一類的昆蟲。植物採集的比較多,我們見到的植物有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等,採集的標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屬)、薤白(葱科 葱屬)等。當晚原本準備進行燈誘,但由於一直下雨,放棄燈誘,因此在最後燈誘的成果比較小。

7月10號,隊伍前往章家窯採集標本,還是小雨天氣。不過這次採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由於捕捉過程中的行為不當和三角袋的使用不熟練,導致最終剩下的標本鱗翅目標本較少,翅膀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除了膜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以外,還捕捉到兩棲綱的蛙類和蜈蚣等動物,最後放入毒瓶中的蜈蚣變為綠色,於是放棄了標本製作。植物標本的採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唐鬆草(毛茛科 唐鬆草屬)、紫荊(豆科 紫荊屬)等。此次的路程比較長,一直是小雨不斷,路面比較濕滑,但是本小組成員相當團結,沒有掉隊和不滿情緒,在今上午的標本採集中,大家熱情都比較高。下午在王曉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隊兩天來採集的植物標本進行了詳細的鑑定,並且學會了使用植物誌。在李巨勇和韓廣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將採集到的昆蟲標本進行鑑定,並掛牌。晚上上由於小雨不斷,原本計劃的燈誘又沒有進行。今天蛾子標本的收穫基本為零。不過代替燈誘的是小組內的活動,我們將第一天採集並壓制的`植物標本進行整理,丟棄了一些發黴和個體較大的植物,並對較好的植物進行壓制。

7月11號,我們今天上山採集標本,其實只是西台山的山腳吧。由於前幾天的雨,導致路面濕滑,淤泥很多,基本沒機會追趕蝶類。不過採集到了蝽(半翅目 蝽科)、飛蝗(直翅目 蝗科)、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大蜘蛛(蛛形綱 蜘蛛目)等動物。植物標本包括瞿麥(石竹科 石竹屬)、車前草(車前科 車前草屬)、山丹(百合科 百合屬)、珍珠梅(薔薇科 珍珠梅屬)等。今天上山,同學們的熱情都比較高,濕滑的路面在我們眼裏似乎算不上是什麼困難了。總體來説,除去以前採集重複的標本,今天的收穫還是不錯的。晚上進行燈誘,由於風比較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收穫,只捉到了四隻蛾子,當晚進行了展翅。

7月12號和7月13號,這兩天我們分別前往西台山和金河口景區。在金河口景區,水流充沛,我們的任務是觀察水生的動植物。在西台山,我們的任務是觀察植被分佈和採集標本。看到的植物有油松(松科 鬆屬)、中華落葉松(松科 鬆屬)、楊(楊柳科 楊屬)、柳(楊柳科 柳屬)、榛(樺木科 榛屬)、金蓮花(毛茛科 金蓮花屬)、藍刺頭(菊科 藍刺頭屬)。並且在爬山的過程中,觀察了整個山體的植被分佈情況。

2100米以上:是亞高山草甸帶,由於隨海拔的升高,植株逐漸矮化,木本植物減少, 僅有金露梅、銀露梅等小灌木及菊科和禾本科多種草類。

1400——2000米 :真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樹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闊葉樹中有白樺、紅樺、北京丁香、唐鬆草等。

1200——1400米 :次生灌草叢帶,主要棺木有沙棘、繡線菊,草類以禾本科、菊科、豆科為主。

1200米以上:主要農作物產區,主要果樹為杏、桃、蘋果、梨、核桃等。

三、實習收穫

1、學習收穫

動物學實習收穫:採集和觀察到的動物有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總科 泥蜂科)、胡蜂(膜翅目 胡蜂科)、絲帶鳳蝶(鱗翅目 鳳蝶科)、灰蝶(鱗翅目 灰蝶科)、嵌帶灰蝶(鱗翅目 灰蝶科)、中國林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大蜘蛛(蛛形綱 蜘蛛目)、水龜蟲(鞘翅目 水龜蟲科)、蝌蚪(林蛙幼體)、飛蝗(直翅目 蝗科)、瓢甲(鞘翅目 步甲科)、螳螂(螳螂目 螳螂科)、螞蟻(膜翅目 蟻科)、菜粉蝶(鱗翅目 粉蝶科)等。

植物學實習收穫:採集和觀察到的植物有

石竹,石竹科,葉線狀披針形,基部成短鞘圍抱莖節 花單生,花萼圓筒狀,花瓣瓣片菱狀倒卵形,基部具長爪

金蓮花,毛茛科,莖不分枝,有縱稜 基生葉有長柄,三全裂,主葉葉柄短 花單生於莖頂,金黃色,萼片橢圓形,花絲絲狀

小根蒜,百合科,地下莖球形,鱗形,葉鞘長

風車草,脣形科,單葉互生,邊緣具缺刻,鋸齒狀,葉橢圓形 莖四稜 輪傘花序,苞片線形,花萼狹管狀,上部紫紅色,花冠紫紅色

水蓼,蓼科,莖節部膨大 托葉鞘圓筒狀,膜質,褐色 花穗狀花序 質生,花粉紅色

車前草,葉卵形近全緣果蒴果等

2、思想收穫

在為期七天的河北省小五台山金河口的野外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學習方面的,我們實習就是一個理論結合實際,鞏固課堂知識的過程。我們從課本理論走向親身實踐,我們可以在野外觀察、比較、分析動植物各大類羣的典型代表種類,探討各類羣之間的形態特徵和親緣關係,充分認識了這個充滿奧妙的生物世界。因而也驗證、複習和鞏固了書本上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檢驗我們對動植物分類特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補充了課堂與實驗教學中的不足。每天收穫的就是下午在老師的幫助下鑑定動植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植物誌的使用和昆蟲標本的製作。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

其次是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在這次實習中,由於天氣原因給我們的實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不斷的小雨使路面積水,變得濕滑。大部分的同學在這幾天都是穿着濕的鞋外出採集標本,但是這沒有打擊同學們的積極性。在上山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幫助,沒有讓一個同學掉隊。在採集標本時,我們團隊合作,各有分工,每人各有其所,採集動植物標本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這次實習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使班級表現的更為團結友好。

最後,在這次實習中同學們充分的見識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與神奇。在西台山頂,同學們製造的垃圾都自覺的帶走,可見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次的實習,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同學們的生活態度。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一筆大的財富將會一直留在我們的記憶和生活當中。也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在實習中對我的幫助。

野外實習報告 篇14

12月20日早上8點,我們在匆忙的準備後,坐上了前往華南植物園的大巴。在植物園門口和老師們匯合後,開始了第一天的實習。

還在華南植物園門外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問周勁鬆老師:“這是什麼植物啊?”儘管那可能不是什麼藥用植物,但我們所有人都記下了。進園以後。老師一邊走一邊給我們講解。有的是高大的喬木,有的是匍匐的小草本。只要是老師開講,我們肯定會將老師圍個水泄不通。

這天我們在華南植物園內主要逛了藥園和温室,見到了很多很多的奇花異草,但它們的奇異性真的讓我們很難再見他們一面。一天下來,老師講解和要求我們記住的,反而是更多的是在綠化草地上或牆角石縫裏的那些所謂的雜草,就好像:黃鵪菜、一點紅等。

回到宿舍我們只能對着電腦整理照片,一會兒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前往了廣州鳳凰山。同前一天一樣。周老師一下車就開始給我們講。不過這天有點不同的是:我們每個小組都帶了袋子、籃子、標籤紙和枝剪。老師一路講解植物,我們就一邊選擇性的採摘植物樣本,為的是方便我們複習和記憶。

在鳳凰山上,我們爬過了一個又一個山頭,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我們曾經以為很熟悉的植物,如鹽膚木、肖梵天花、刺蒴麻、大頭艾納香、懸鈎子、金毛狗等。

以前,我那些植物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儲存在我們的`腦海裏,而經過這麼一天,我們才真正地認識這些中藥,讓它們從平面變成了立體的。老師也不遺餘力地給我們講解了近200種植物,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記住這200多種,老師講得多了,我們才有印象,而且我們的筆記和採集的樣本都是很好的複習工具。這天的學習效果,比在公園逛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