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城市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九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7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城市實習報告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城市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九篇

城市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要求

1: 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做到理論聯繫實際,掌握導遊服務技能,鍛鍊導遊講解能力

2:發揚艱苦樸素作風,培養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

  二:實習目的

1:熟悉華東線路流程

2:激發學生內在導遊潛能,為畢業後工作打下基礎

  三:實習線路

1:無錫靈山景區—三國城影視拍攝基地

2:蘇州虎丘—寒山寺

3:車遊南浦大橋—外灘—城隍廟

4:湖州南潯古鎮

5:杭州萬鬆書院—西湖

  四:實習體會和收穫

  五:實習時間

華東實習報告:

華東線旅遊是我國現在最熱門的旅遊線路之一,這條線路每年僅接待外國的遊客就多達3000萬人,而接待的國內遊客更是不盡其數。如果一個導遊能成功帶好華東旅遊線,那麼在他的導遊生涯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作用。作為導遊界新人的我們也格外重視華東線旅遊。然而不親身經歷一次華東線怎麼能讓自己有深刻的體會呢,相信學校也是出於鍛鍊我們並開發我們的內在潛能為目的,開展了此次實習。你是否適合導遊這個行列,是否能帶好華東線,是否能設計出好的旅遊線路,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希望通過此次實習有解答,而在出發前我也通過學長學姐瞭解了往年華東線實習的事項,明確了實習的目的,行程,費用,一些注意事項和我們出發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華東實習是從南京-無錫-蘇州-上海-杭州-南京這樣一個小圓,共有八大景點,四個購物店,活動內容非常豐富,而總費用分兩種,有導遊證380元/人,無導遊證580元/人,四天三夜只包五餐,這就需要我們帶足食物,因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未必方便去吃飯或購物,同時旅遊景區的消費也是相當的高。我們是去實習的,必要的紙筆,書籍是必須攜帶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

太湖明珠——無錫

3月19日早晨6:00旅遊外語學院旅遊專業300多名同學都在經貿學院北大門門口等待旅遊大巴的到來。我班共43人分在1號車上,車上依舊是一名導遊一名老師,很幸運去年皖南實習時是和王輝老師同一輛車,今年也一樣。導遊是一位活潑的07屆學姐,笑容很燦爛。車子緩緩開離金陵,我們的第一站是無錫。無錫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絕美秀麗,歷史千年悠長,是在江南濛濛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公元前11世紀,周太王長子泰伯為讓王位偕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築城立國,自號“勾吳”,開創了吳國曆史。據説因境內錫礦枯竭取名無錫,無錫總面積4786平方公里,總人口431萬,下轄兩個市七個區,定香樟為市樹,梅花、杜鵑為市花並確立《太湖美》為市歌。無錫出了很多名人,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曲作者盲人阿炳就是無錫人,《圍城》作者錢鍾書等等,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水域也流經無錫,我們在無錫實習參觀遊覽的景點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無錫市靈山景區和無錫中視影視基地景區(三國城,水滸城,唐城)。

首站我們來到了無錫市靈山景區,作為神州五大佛之首的靈山大佛,不僅是88米的高度令人歎為觀止,宗教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是擔負着帶動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內相關產業共同發展的重任。

我們來到靈山景區時臨近正午,很不巧沒能趕上九龍灌浴的奇觀,在九龍灌浴廣場,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襯托着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個形態各異的供養人環繞着巨大的水池。不能品味泉水噴薄欲出的感覺,但可以感受到進入景區的那份靜謐。位於佛手廣場行道的左側是天下第一掌,是按靈山大佛右掌複製,且形狀大小完全一致的銅質手掌,在靈山,有“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的説法。這是因為這隻右手的印上是“施無畏印”,佛教的説法是寓意除卻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

佛掌心的千輻輪,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恰逢靈山景區在維修,大佛只能仰望,我們便只能摸摸佛手,增添佛氣。

隨後我們來到靈山梵宮內,靈山梵宮是無錫靈山勝景中的景點之一,坐落於煙波浩淼的無錫太湖之濱,鍾靈毓秀的靈山腳下,氣勢恢宏的建築與寶相莊嚴的靈山大佛比鄰而立,瑰麗璀璨的藝術和獨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輝映。靈山梵宮建築氣勢,佈局莊嚴和諧,總建築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高三層的梵宮採用退台式建築佈局,以南北為軸線,東西呈對稱分佈,建築面寬150米,進深180米,頂部為錯落有致的五座華塔,後側為曼陀羅形態的聖壇。

來到蓮花變色穹頂大會廳內觀看大型音樂會,劇場上方是高度達30多米的巨大穹頂,1500盞金光燦燦的蓮花燈瞬間開啟,剎那間千萬盞明燈拱聚的穹頂,彷彿星光燦爛的天穹,仰望中,恍若置身浩翰的宇宙之中,綺麗而唯美。燈光變幻中,一場情境、意境、心境交融的《覺悟之路》演出在如夢如幻的美妙景象中拉開帷幕。天籟妙音間,一幕幕或神奇壯觀或虛幻奇美的場景在時空變換中交替,人隨其中,穿越過去、現實和未來的億萬年隧道,經歷地獄、人間和天堂的世界轉換,心靈在長廊樓閣和花草樹木的恬淡中行走,在瞬息變幻的電光火石和狂風暴雨中歷練,在時而飛昇的萬千彩蝶和神聖的菩提樹下感悟生命??當穹頂緩緩打開,一束金光穿雲破霧,從“天際”直瀉而下,這是心靈的撞擊。

此刻,我在心底默唸: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一剎一淨土,一禪一智慧,一葉一菩提,一物一有情?

下午車子開往我們的第一家購物店-紫砂博物館及紫砂研究中心,在這裏副館長為我們講述了店的規模,設施,及將來我們做導遊後如何將遊客帶到店裏,並欣賞了店中各種特色茶壺,讓我們大開眼界,不過價格也是相當貴。我只能限於欣賞而已了,出了購物店去吃了午餐,餐標是10人一桌,15元/人,八菜一湯,用餐時導遊忙前忙後,怪不得説導遊人員的身體素質一定要好,不過鐵打的身體也經不住不規律的飲食和不間歇的講解。

下午用過午餐,我們稍作休息便出發前往無錫中視影視基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由三國城,水滸城和唐城構成。由於時間緊迫,我們只能匆匆遊覽了三國城,進入三國城首先看到城門樓,這裏是當年居中諸葛亮智設空城計的拍攝場景。門樓後的廣場中間有着一尊鼎,它不僅是三國城的象徵,同時又寓意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意思。這尊大鼎全部由生鐵做成,重

15.8噸,高

5.17米,其重和高是世界鼎之最。在漢鼎的左側為周長400米的跑馬場,導遊事前就向我們介紹了下午4:00推出的大型古戰爭演示“三英戰呂布,參演的主要演員和40匹駿馬都曾參加電視《三國演義》拍攝的。

往漢鼎後走便來到桃園,這裏竹片的圍欄讓我們想到當年桃園結義時的精彩場面。通由小徑我們便來到了吳王宮,這裏是三國城最高的建築,宮門前閩樓高達21米,走進宮門是王宮的宮殿,重檐歇山頂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招親的地方,出了吳王宮還可以參觀火燒赤壁特技場。出了三國城還可以看到門口有賣無錫兩大特產之一的惠山泥人,泥人有粗貨細貨之分,在這裏賣的多是粗貨,小的一對福娃1元,大的5-8元,採用磨具印胚,手工彩繪,造型單純,用筆組獷色彩明快。當然也少不了無錫的特產醬排骨,糕點等等。

出來三國城,我們的無錫之旅也就結束了,我們便直奔蘇州,無錫到蘇州走滬寧高速有42公里約1小時到達,晚上便住宿在蘇州。

城市實習報告 篇2

人與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築、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藴涵着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築、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為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20世紀著名的城市學和建築學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麼為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

“當我們漫步於城市中時卻可發現這種現象是無初步在的,周圍的建築物彷彿能夠講話、能夠行動,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樣;而且通過城市的物質結構,過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決定、久已形成的價值觀念等,都繼續存活下來並且散發着影響。”正是為了充分認識到城市環境與在建構城市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作用,作為城市生態學的學習者,我們於20xx年4月5日進行了一次位於北京西北郊的實習。

一、實習概況

我們於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後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築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一定的調查,獲得了一定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結論。

二、實習內容及分析

1、關於一條有爭議的路走進北大東門,可以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作為北大少有的幾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條爭議頗多的路,路邊整齊的人工保養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全新的北大。這條路周圍集聚着北京大學比較現代化的建築羣——理科一號樓、二號樓、逸夫一樓、逸夫二樓、逸夫苑、理科教學樓等等。

而在這條路的盡頭又是富有傳統韻味的仿古式樓羣。很多人認為,路面的寬闊與筆直與周圍建築的仿古式屋頂不大協調。除了整齊的人工草坪,路的兩面是栽種得整齊得近乎過分的小樹,而路的盡頭則是生長多年的高大而遮蔭的大樹,不協調的感受更加強烈。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謂的“視覺適應性”。在很多時候,我們很少考慮特定的環境,只是單純地去套用一種種看上去很好很先進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環境對建築等人為設施的特殊要求。也許這也是規劃中的一個問題。就如同北大校園中隨處可見的新式建築與老式建築的交相輝映,也許不能算是完美的選擇。

2、校園裏的世外桃源——燕南園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燕園眾多園林中較小的一個,園中只錯落着十幾幢精緻雅潔的二層小樓和平房小院,這裏是北大教授一個住宅區。人們常説,“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園,但燕南園住的都是名教授”。單説50年代,燕南園裏就住着馬寅初、湯用彤、周培源、馮友蘭、朱光潛、陳岱孫、侯仁之、林庚諸先生,後來又搬進來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執教燕京大學的時候也曾經在此生活過。這足以反映其內涵的深厚與文化積澱了。燕南園中獨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們學術研究的理想環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指出,儘管略顯古老,自己也不會想到要去改變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個原因是,儘管很多書都捐給了圖書館,家裏的藏書也導致裝修的不便。然而更加關鍵的一點——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種可以使人安下心來讀書治學的環境。多年的積澱,已經使這個小小的園子充滿了書香之氣……

那麼,除了書香,對於久在這裏居住的人們來説,它又意味着什麼呢?在實習過程中接受採訪的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這裏居住時間都超過了35年。他們普遍認為,燕南園有着良好的居住環境,首先它位於一個台地上,地勢比周圍都高,這是一個良好的地理環境。而其間各色的植物,又為園子提供了一個協調的生態環境。作為極具特色的住宅園林,燕南園吸引着各方來客,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師生還曾經在此寫生,研究其建築特色。然而燕南園也有其不足之處。

城市實習報告 篇3

一基地情況概述:

小區位於長安區環山路北側,灃河東岸,批准用地3.6hm2,南北長250m,東西寬159m,地勢總體南高北低,基本平坦(見示意圖1)。計劃住户20xx户。此地位於南郊郊區,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周圍旅遊景點眾多,居住環境優雅安靜,是人們休息度假的好地方。

二設計理念構思原則: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儘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閒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基於此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觀優勢,將“自然”這一話題充分考慮到本次設計中,認真的思考了“人--建築--健康--自然”這個四元體之間的關係,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環境,營造了一些人工環境,讓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相結合,使建築空間更能滿足人們的健康需要。本規劃設計旨在面向未來面向大眾創造一個佈局合理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新型居住小區,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充分結合起來。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強調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將自然環境充分地溶入建築羣中;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創造園林式的生態型小區。

通過設計豐富的住宅類型,合理的規劃佈局,現代氣息的建築造型,創造現代化風格的居住小區。設計流暢而經濟實用的道路系統,體現“人車分流”的基本原則。結合基地的自然環境,進行總體的景觀規劃設計,為總體規劃錦上添花。強化院落空間,在追求合適開發強度的情況下,有利於物業管理與分期開發,並增強小區的安全性趣味性識別性。

體現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把科技先行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於設計全過程中。

三空間佈局

空間佈置可概括為:多點一中心。

多點--即以住宅為主體圍合的四個院落組羣。

一中心--即由小區中心內的集中綠地水面廣場雕塑及造型別致的社區公共建築,構成了小區文化娛樂交往中心和縱橫軸線交匯的空間構圖中心。

在本規劃設計中採用的是周邊式佈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着中心廣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佈置,以及南向沿街佈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置了四個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後,北向南向東北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創新與特色

(1)動靜態交通組織結合郊區公交站點小區綠地及公共服務設施等,充分利用該地的豐富自然資源,佈置合適的步行系統,增強了小區自然景觀性,安全性及居民生活情趣。

(2)以安居工程為主體,融合示範小區,提高室外開放空間公共服務設施利用率,體現了物業管理的整體統一。

(3)室外空間序列清晰開放,在注重功能的同時,賦予特定的文化內涵,可識可辯。

(4)住宅單體選型與佈局,適合當地氣候及居住行為特徵,室內空間組合合理,管道設置集中。

(5)推廣應用新型牆體材料,新型管材等。

四功能分析

住 宅 --分為abcd五個組團,以及沿街商業組團;親子樂園架空層中心庭院,休閒區域運動區域

景觀區域--由中心綠化廣場區中心景觀區,以及道路兩側和院落內若干片狀綠化帶組成;樹陣廣場等,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充分考慮每個區域的合理劃分及有機聯繫,功能區景觀特性鮮明,與主題呼應統一。中央景觀區:結合建築規劃設計,以一條自然流動的休閒步道貫穿全區,由架空活動平台運動休閒區住宅中心花園組成完整視覺景觀,滿足小區中心區域功能需求,靜態水景噴泉流水曲徑點綴繽紛絢麗多姿的生活景象。

公共服務設施--由會所幼兒園組成。

分析過程:

整個規劃區以水景與廣場為中心,各住宅組團分片佈置在周邊。因地制宜,與地形自然環境相結合,豐富了小區內的綠地系統。綠地以"點線面"相組合的原則,使綠化空間更有層次感。中心廣場和水景區為人們提供了休閒娛樂聚會活動健身等場所,作為小區的中心它不僅是供人們居住的居住區,而卻是人們的交流區生態區,"人-居住-休閒-健康"的體系更充分的體現了規劃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為方便居民我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在小區的中間位置(主入口兩側),由於小區的規模的限制,幼兒園只考慮設置3班;會所內有供人們參觀和集會的場所,還有為整個小區服務的業務部門。

總結

各個住宅區域景觀區域公共設施區域有機的組合形成整體,並各自發揮各自的功能特點為整個小區服務,延和了小區內部各類用地充分"為居民服務"的規劃設計宗旨。

城市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當地居民或公園遊客的交流,增進我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以及瞭解人們對於環境的真正需求,城市生態實習報告。

2.實習路線及內容:20xx年4月5日,早八點,在北大逸夫二樓前集合出發,經圖書館至燕南園,停留進行觀察調查;經靜園至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至蔚秀園及承澤園,解散進行調查;在海淀公園調查後,經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從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萬壽山北坡一路觀察,聽取老師講解;約14:30實習結束。

3.實習達到的目標: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繫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一些動植物,增加了知識。

二、實習記錄

1.逸夫二樓經圖書館至燕南園途中:在圖書館前回望,通往東門的那條路,左邊是繁忙的建築工地,右邊是教學樓,僅有的那片可憐的草坪是看不到的。雖還是春天的早上,但還是給人一種熱的感覺。也許因為是新建不久的,路兩旁幾乎沒有一棵樹。北京春季多風,有時還會夾雜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個小型"沙塵暴",令這條路有些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頭疾走,當然這種情況在出了東門以後也沒有得到緩解。缺乏綠色,也使這條路讓人感到很暗淡,有些過於嚴肅。不能説這條路上完全沒有綠色,還有一片草坪。關於它我問了問周圍的同學,有的説沒什麼感覺,有的説它晚上還不錯,還有的説剛來的時候覺得綠油油的挺好,後來就沒注意了。我覺得這和人的心情有關,剛入學當然覺得什麼都好,後來也就沒心情注意了,還是"低頭疾走"要緊。晚上其實是草坪裏的燈好看。這麼説來它存在的意義似乎不大,不如種些樹,因為在地學樓前,我覺得弄成一個小型的實習場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巖石,認識認識植物,比在屋子裏印象要深刻。老師還提到如何設計這條路以配合圖書館及周圍景物的問題。

2."世外桃源"--燕南園:(1)老師在園內一片草地中講解:瞭解並認識了一些植物,如耐踐踏的車前草,開着紫色小花的二月蘭,堇菜和蒲公英等。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們特殊的照顧,自生自滅,但是生生不息,二月蘭謝了,三月蘭花開,種類更加豐富。(2)自己在園中的觀察:與園外相比,園中的人工雕琢很少。牆角,路邊都長着野花。注意到園中很少有鐵柵欄,草地的邊界都是由一種植物,再在上面簡單的架一根竹竿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長葉開花後應該很漂亮。我想這個效果是鐵柵欄無法擁有的。在裏面還看到三隻野貓,兩白一黃。(3)同園內居民的交流:有一位40多歲的叔叔在自家門前的地裏給玉簪花分株,訪問中他説這一小片地裏的植物都是他種的。問他住在這裏同住在樓房哪個好,他説當然是這裏好,因為這裏人的密度小,活動空間大,還可以種花草。在詢問一位住在園中30多年的老大爺時,他指着園中的一個花壇説,那裏以前是一個遊樂場,現在修了反而少了個娛樂的地方。在問及住在此處還有什麼不如意的時候,被訪的人一致對園內的公廁表示不滿,説不僅環境差了,而且人也雜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這裏的老奶奶説這裏的植被亂七八糟的,自己想種點花,又會被人折走。

3.靜園:據老師介紹,這裏以前是一片蘋果樹林,但為修草坪被砍掉了。靜園的草坪可以任人踐踏,目前黃綠相間,野草為綠。

4.未名湖:有一個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個人正在湖邊的長椅上看書,突然身邊開始噴水,嚇的差點跳起來,原來是給草坪澆水的時間到了,實習報告《城市生態實習報告》。我覺得這是設計的一大失敗。設計要處處為處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許坐椅與噴頭不是一起建的,但後來添加的應考慮到整體,不能將一個一個設施隔離起來。

5.蔚秀園:主要是同居民進行交流。大家似乎還是抱怨的比較多,都反映小區中的一個死水溝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垃圾成堆。據瞭解,這個水溝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來井,居民也不多,後來蓋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來井不出水了,活水變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當問及對小區內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時候,大家的意見也是出奇的一致,説現在太亂,草亂七八糟的,還是要搞搞綠化,弄利落點好。問她們野花難道不好嗎,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種的花那樣開的長,也沒有那麼多種類,而且也沒有種的花花朵大,好看。居民的觀點似乎與老師自然即是美的觀點有些矛盾,這種情況在燕南園中也有發生,人們還是需要整齊的草坪和人工栽種的花朵。是因為我們訪問的都是些老人家,她們見了太多的荒蕪與嘈雜,現在渴望一種整齊的美嗎?

6.海淀公園:還是以自己觀察和同別人的交流為主。在公園中沒呆多久就感到很曬,問在公園中健身的人,也反映這裏的樹陰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來。一個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説,這裏雖説很曬,但離家比較近,有一些健身設施,孩子也愛到這裏玩,有總比沒有要好。我觀察到,這裏樹少,天空比較空曠,反而成了放風箏的好地方,公園也因地制宜,門口就有賣風箏的。其實沒樹也有別樣的樂趣。公園中有殘疾人康復區,兒童區和老年人健身區,區內都有適合不同人羣的健身設施。而且每區的地都是用橡膠鋪的,軟而不滑,這是在很多小區或公園裏面被忽視掉的。

7.去往頤和園的路上:在萬泉河邊,被眼前景象驚呆,河牀中已沒有水,只有一層散發惡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匱乏,使其沒有了生機。經老師講解,路上那些穿着"鎧甲"的樹木是皮很名貴的杜仲。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這種樹種在路邊,給樹木的養護添加麻煩。是為了讓路人認識新植物嗎?樹上沒有掛牌,而且讓人認識到它的珍貴之處,樹就更危險了。是它適合種在此處,或是它長成後別有一番景象嗎?到了所謂的綠化隔離帶,是將"京西稻田"除掉後的產物,覺得還沒有路邊的樹多,土倒是不少。老師介紹一種名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該種先鋒植物,無人管理,也可茁壯成長。

8.頤和園南如意門:門前就是昆玉河,又稱京密引水渠,岸邊已被固化。該條河流同八一湖相連,構成了所謂的京城水系,已經成了人們遊北京的一條水上路線。駛過兩條遊船,但均沒有按照當初開通此路線時所説的,為保護水體,將窗子封住,不知會給河水帶來多少垃圾。採訪中,得知以前的岸邊滿是樹,水裏魚也不少,但為了修路,樹砍了,岸修了,現在魚不見了,由於來往的車輛很多,又沒有樹,土也很大。我仔細觀察河水,發現水中有不少水草,靠近岸邊處還有垃圾。

9.頤和園內: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構成,兩者均為自然形成。沿西堤六橋而行,一路楊柳依依,桃花盛開,同門外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世界。在同遊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歡這裏的風景,覺得"沒白花門票錢",反面的聲音沒有聽到。湖邊老師講解由蘆葦和茭白組成的濕地系統,這種濱水系統,淨生產力高,不僅美化環境,還可以造福環境。我夏天來遊園的時候,綠色的蘆葦配上藍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當時不瞭解它原來還有這麼多生態功能。對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這也是此次實習的一大收穫。公園中正在進行整修,一圈印有花草樹木的圍帳將工地與遊覽區隔開,從遠處看,圍帳和園中的花草融為一體,不仔細看,簡直無法分辨。這比起那些路邊常見的突兀的圍帳,更讓人覺得舒服。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是看到有一條管道從工地延伸到湖邊,烏黑的水正排到湖裏。圍帳很高,無法看到裏面,不知這水是施工後的廢水,還是將需要整修的湖段排空時,湖底含有淤泥的水,要是後者,還是情有可原的。在山上我們看到了幾百年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很不顯眼,老師不講,我是不可能發現的。工程對山體的改變不大,只是將山坡改造成魚鱗狀,有點象階地,這樣可以加強下滲,減緩水流的速度,從而預防了水土流失。但我想這隻適用於水量不大的時候。在山上還看到一些丟了腦袋的佛像,對取走佛祖腦袋的人頗不理解,這是一種褻瀆,也是一種低素質的表現。約下午兩點在山上解散,實習結束。

三、分析與討論

注意到這次實習中不論是老師的講解,自己的觀察還是進行訪問的過程中,都提到了不少關於植物的問題,因此這一部分想着重探討周圍環境中植物的選擇,以及對實習過程中想到的問題進行解答。

1.關於居民對周圍植被看法的問題在調查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對環境進行修理,而對野生的'植物則有一些深惡痛絕,這與老師的一些觀點有些背道而馳。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自然環境能讓人覺得舒服,使人產生深刻的體驗呢?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對自然環境感興趣;其次,要看自然環境的物理特徵。例如,一片矮樹林旁邊是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地,人們從矮樹林中一條小路穿過,坐在草地上玩耍,會產生一種擺脱都市枯燥、乏味、緊張工作壓力的感覺,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種情況下,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無法通過的灌木叢,這類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對人類的吸引力。因此,我想整齊修剪過的草地,花園,還是有它們存在的心理基礎的。我們在學這門課之前不也是對一些人工修剪,設計過的園藝作品讚不絕口嗎?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我們不能完全否定人類對環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壇,綠地,在心理學上,能夠有較高的清晰度,更能夠吸引人。當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個限度,適可而止。老師是從生態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自然生長的植物有諸如,種類豐富,無需太多人工管理等優點。從城市整體的角度來講,還是要以自然植物為主,這樣對資源和環境都有益處。但處處都是這樣,未免讓人產生荒蕪雜亂的感覺。居民的不滿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當然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是人們的心理需求重要,還是環境生態重要?設計要以人為本,又要以環境為基礎,兩者兼顧似乎很有難度。如何處理,改變人的觀念?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尋求一種合適的立足點,將二者有效的調和起來。但,這立足點在哪裏呢?

2.關於路邊種植杜仲樹的問題前面提到,在去往頤和園的路上,對路旁種植穿"鎧甲"的杜仲樹不理解,回來後特意查了一下該樹的特徵,發現自己當時的看法過於簡單

城市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單位介紹

西安長安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系教育部直屬高校工程類設計研究院。是集設計、勘察、諮詢、科研於一體,其業務範圍包括公路與橋樑、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勘察、工程諮詢以及地質災害治理的勘查、設計、評估等專業領域。20xx年由原長安大學公路設計研究院(始建於1986年)、長安大學建築勘察設計研究院(始建於1984年)、長安大學工程勘察研究院(始建於1995年)三院合併而成。持有公路行業公路甲級;建築行業建築工程甲級;市政公用行業(道路工程、橋樑工程)專業乙級;公路行業(交通工程)乙級;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甲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工程諮詢(公路、建築、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工程測量)甲級和除超限高層外的各類房屋建築(含勘察)施工圖一類、市政工程(道路、橋樑)二類審查機構的綜合勘察設計及審查單位。

全院現有職工343人,大專以上專業技術人員326人,佔全院職工總數的95%。其中高級職稱92人,中級職稱102人;註冊執業人員62人(一級註冊建築師7人;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13人;二級註冊建築師3人;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3人;註冊造價工程師8人;註冊諮詢工程師11人;註冊巖土工程師9人;註冊設備工程師5人;註冊電氣工程師3人)。

二、實習基本情況簡介

20xx年7月31日,我到西安市西安長安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實習。期間主要參考西安市下發的各項相關文件,以及課本知識,個人積累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進行規劃設計和後期的加工。

整個實習過程主要是跟隨着相關負責人到當地進行實地的踏勘,測量,記錄,以及和當地政府或者相關人員進行交流來獲取第一手的資料來輔助相關的設計思路。二實習期間我主要參與了旭景盛園小區二期規劃設計。由於時間限制,我沒參與多少實質性的工作。通過詢問了解以及親身經歷,我也瞭解了整合規劃的大致過程。在整個規劃的整個工作過程中要先和當地的政府進行溝通,獲得當地的概況,同時和進行新農村規劃村莊的相關人員面談,他們在當地多年的生活中會形成當地的、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風格。同時瞭解到他們對未來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的希冀。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瞭解以及生活方式提出相關的要求和建議,這其中的合理要求是要從方案中體現出來的,同時還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因為這些都是在最後的方案評審過程中最容易被看出紕漏和差錯的地方,最終也可能導

致最後的評審失敗。所以在做正圖之前一定要對這些數據有一定的瞭解和熟悉,並依據此作方案上的優化。

在做規劃的期間,在接到項目的時候,起初是通過手邊的方式對該地區做出大概瞭解,獲得一個基礎的概念和框架。然後再通過實地的踏勘來了解第一手的資料,與當地的鎮政府相關人員進行了片刻交流,聽取了當地政府的大概意見,隨後就是需要與當地的居民圍坐在一起和我們共同討論,主要是將他們針對自己的生活習慣來給我們的提議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對策。因為這樣才能做出符合當地居民生活習慣的居住地,真真正正做到以人為本。最後就是實地踏勘,主要是對勘測圖紙上的內容進行標註和確認,並標記出地標建築與構築物,這樣在進行CAD製圖時有參考物。第二次是實地踏勘是將一稿給當地政府審查,並選出其中的不足之處,然後進行二次修改。而這次踏勘就是將當地政府對一稿的問題進行細緻的踏勘瞭解,然後進行相應的調整,並做出充分而合理的修改。經過兩番修改,就到了最終的評審了,我們必須向上級政府進行彙報工作,然後等待評審通過。其次就是彙報,彙報的主要任務是向上級政府彙報創作的思路、構思、創新之處等等,特別是哪些地方是針對當地居民設計的,展現以人為本的地方要更突出表現。所有參與規劃的單位彙報完畢後要經過政府的智囊團根據當地特色以及結合上級下發的文件商議後作出評價,由當地的工作人員進行整理,如果總體評價通過了,需要將會議記錄和對整個作品的提議整理成章,附在圖冊的最後,這樣就相當於通過了評審,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根據提議進行最後的修改,這樣就成為了最終方案了。這個流程跟下來,自己鍛鍊了不少,不僅自己承擔了一個新農村的規劃製圖,而且還參與了彙報,自己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務

實習期間,我們導師的帶領下,整個實習過程主要是跟隨着相關負責人到當地進行實地的踏勘,測量,記錄,以及和當地政府或者相關人員進行交流來獲取第一手的資料來輔助相關的設計思路。在作此小區二期規劃的整個踏勘過程中要先和當地的政府進行溝通,獲得當地的概況,同時和進行新農村規劃村莊的相關人員面談,他們在當地多年的生活中會形成當地的、獨特的生活習俗和風格。同時瞭解到他們對未來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的希冀。

四、實習體會

首先,在生活方面,增長了我了為人處事的能力。在現實的社會中,複雜的人際利益關係就像是一張張的網,連接着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而當你能夠把這張網不斷地進行擴張,並且保持其完好的狀態,就有在社會中立足的基礎和取得發展的機會。也許我們不必將這個關係看得太複雜和過分重要,畢竟我們才剛從學校裏走出來,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慢慢積累和沉澱。由於這次實習時間短暫,因此並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對規劃院的同事進行詳盡的交流,一般只能夠把握在每天的吃飯過程中以聊天的方式促進了解。除此之外,在我實習的這段時間裏,還有兩次聚餐,我也積極參加了,這多少也會增加我與同事之間的交流。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認識到了一批設計人員。我想這在我人生當中都是一批寶貴的財富,它使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增長了更多的社交經驗,它是我步入社會的奠基石,也是我人生的一個起點。

其次,在學習方面,實習就是實踐學習,也就是把學生生涯中所學到的知識融會到工作實踐當中的非理論學習。能夠將兩者有機地結合運用,就是實習的最終目的。在公司的實習工作中,我很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20天以來,我用到了幾乎所有我在學生生涯中學習過的電腦軟件作為開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還沒有學過和接觸過的電腦軟件,都有機會讓我碰上了。作為一名學生,能夠操作使用電腦軟件就已經達到學習目標;而作為一名設計人員,能夠快速熟練地運用和操作各種電腦軟件才能夠滿足工作上的要求。在規劃中,我初步學會了做小區規劃的方法及流程,通過大量閲讀有關書籍及積極的嚮導師請教,我在規劃人口規模預、用地功能的劃分、空間佈局及管線綜合佈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深深體會到實際工程與理想的差距,我們在學校做的方案有時太過於理想化,對實際工程中存在的很多因素如地形,現狀道路,經濟情況等考慮的很不到位,這在以後做方案時應加以注意,同樣我們也學到了很多,主要是對小區的經濟指標的認識及計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後,在畫圖中要保持一顆認真地心不要去應付,設計絲毫馬虎不得,所有的圖紙要用統一的座標,統一的線寬,統一的風格等,這樣才看上去美觀。還有就是在用cad的時候圖層要按規定的建,不能亂建圖層,因為工作的不是你一個人,你的工作可能下一個人還要接着幹。另外我渲了個十幾平方公里控規的平面型態,以前做的大的也就是公園規劃渲的那個平面圖,這個大的一個平面圖不知道怎麼才能找到快捷的方法,在同事的幫助下我很快的渲完了。在下一輪改的時候我半天就把它搞定了覺得很輕鬆。

我更多是學到了規範,搞規劃不是像在學校那樣自己隨心所欲的,要在規範的範圍內進行規劃,要在甲方的建議和想法中進行規劃!要綜合考慮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因素!

有收穫的同時也有很多不足,給同事們添了許多麻煩。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都盡心盡力的完成了公司分派的每項工作,只是由於水平有限,再加上學校還有好多課程沒開,實際的工作經驗也少,課外看的專業書籍少等等原因,自己覺得和公司的要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以後我一定會更加認真的學習專業課程,多參與實際工程的工作,課後多讀有關的專業書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增強審美能力及動手能力,同時好好學習CAD、PhotoShop和sketchup等畫圖軟件,並做到熟練操作,提高自己的實力,使自己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早日成為註冊規劃師。

總之,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增長了許多學識和見識,受益匪淺。通過實踐,深化了一些課本上的知識,獲得了許多實踐經驗,另外也認識到了自己部分知識的缺乏和淺顯,激勵自己以後更好的學習,並把握好方向。同時,這次實習鍛鍊了自己,為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新鮮的活力!最後,感謝學校和公司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

城市實習報告 篇6

目錄

1實習概況

2實習記錄

3分析與討論

4實習心得

5參考書目

6對實習的建議

1實習概況

1.1 實習目的:

增進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增強對城市的感性認識,發現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並能將課本中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2 實習時間以及內容:

時間:XX年4月5日

路線:從北大地學樓出發,沿着燕南園,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到蔚秀園,穿過承澤園到海淀公園,經六郎莊,直至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到萬壽山北坡。沿途觀察當地的建築,植被,動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動,並向遇到的人展開一些調查,獲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 實習效果和教訓:

1.3.1實習效果:

總結實習的所得,實習的主要目的都達到了。這次實習使我對於城市中人與環境,與其他生物的關係有了感性的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因此使得自己以後思考問題能站在一個更為全面的角度 。

1.3.2實習教訓:

但由於是第一次實習,實習經驗還不是很足,特別是到了頤和園後,由於頤和園的秀麗風光並且有些累了,有些放鬆,所以遺漏了許多細節,使得這次實習並不是很圓滿。同時這個教訓也應該謹記,爭取在下次實習時能做得更好!

2 實習記錄

本部分將以路線和我所見所聞為線索,詳細的概括在實習中所見到的各個方面。

2.1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的“世外桃源”,我們去時正好是在春天“乍暖還寒”,萬物復甦的時候,燕南園一片綠色。其中的樓房大都建於50年代,帶有西方建築的風格。在一個垃圾周圍,我們看到了一種叫做車前草的耐踐踏的植物。在燕南園裏我還看到了一片在這嘈雜的城市中難以見到的一片綠地,裏面自然生長着的植物,説得出名的説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種,這與我們在公園中所見到的人工的單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這綠地中我還同時看到了蚯蚓糞。在園中,我訪問了一位正在修剪樹枝的女士。當問及對住在燕南園的感受時,她的語氣充滿了自豪,她説到:“這麼好的地方,有這麼多的古樹,這麼多的植物,有時候還有許多小鳥,在哪找的到?!”同時她還表示在燕南與別墅中,她願意選擇燕南。也許別墅中也會有樹,然而她認為那裏的環境過於人工化遠不及燕南的自然環境舒服。在離開燕南的時候,我回頭看到這處於一片碧綠的樓房中有些的牆壁上爬滿了一種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與這古香古色的建築形成了對照,給人以一種古樸之感,這的確是一個“世外桃源”!

2.2 靜園及其附近:

靜園的草還帶有些黃色,靜園原來是一片蘋果園,因為修蓋新圖書館而將這蘋果園該成現在的樣子,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休閒娛樂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靜園中的人並不多,不大的靜園反而給人一種空曠的感覺。靜園後面的園子到是已經呈現出一片綠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綠蔭,給人一種與靜園不同的感覺。然而很遺憾的是,由於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許踐踏。在南北閣的屋檐下,我們發現了小鳥以及它們所築造的窩。

2.3 未名湖及其附近:

從靜園出來,我們沿着小山坡間的路到未名湖。這條路很安靜,偶爾可以看到一兩個人在這靜謐的山坡上大樹下看書。未名湖邊的柳樹已經發芽,隨風飄舞,給人以“楊柳依依”之美感。粉紅的桃樹也已經開花,夾雜於萬綠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師帶我們去看了在翻尾石魚旁邊的一塊小沙灘,沙灘上有着許多小草,中間有一條路。這個沙灘與翻尾石魚連成一體,是未名湖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然而老師告訴我們小沙灘上原有一塊介紹翻尾石魚的碑,是後來才移到沙灘前面。

2.4 蔚秀園:

我們從西門出直接進入蔚秀園。進入蔚秀園,我看到的是有些蕭條的景色,還有一個充滿髒水的河,河邊有些野草。在這小河旁邊,我訪問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訴我,她還是喜歡住在這裏面,雖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邊,我們看到了一個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個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難見到的畫面,一羣老太太在剪野菜,還有兩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對情侶在看書。此時大概已經9點半,太陽已經有些大了,然而,由於山包上的大樹遮擋了陽光,使得這裏成為了一個極好的乘涼之地。那兩個小男孩告訴我,他們覺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覺得住在這裏面有這麼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小山包,他們玩的東西玩的花樣比其他人更為豐富。當我走近這些老太太時,卻詫異地發現她們竟然是將這些野菜連根拔起,而她們並不認為這會對這小山包造成破壞。而矛盾的是,這些老太太告訴我們她們都很喜歡這個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 萬泉文化公園:

進入萬泉文化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型兒童遊樂場以及其後的一片草地。因為是週末,玩的小朋友比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帶着他們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對帶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訴我他們經常帶他們的孩子來這玩,因為這視野開闊,空間大,空氣新鮮,而他們更為喜歡帶孩子在草地上玩,因為遊樂場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傷,而他們的孩子也更喜歡在草地上玩。但讓他們不滿意的是,廣場中的樹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乘涼的地方。告別了快樂的一家子,我卻發現在離他們不遠處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請勿踐踏”四個大字。

接着,我到了公園的廣場。從上向下望,廣場並非很大,有着不少人在廣場中滑冰。廣場中央有一個噴水池但並不噴水。在廣場的左邊,設計師們刻意擱置了一些橫放或者豎放的大石柱,讓我覺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着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書遮擋着太陽。在廣場的周邊,等距放置着一些美觀的圓球,廣場的外圍有着一弧形的比廣場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並沒有水。我訪問了一對坐在廣場右邊的老年夫婦,他們覺得這個廣場樹太少,以致於沒有一個乘涼納蔭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時他們認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質太低,既然已經是不允許了,就不應該這樣做;這種不遵守公共道德,應該給予指責。這個回答讓我感到很驚訝。

2.6 到頤和園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這裏的建築沒有了城市的現代化和整潔,有些凌亂,骯髒,帶有些鄉土氣息,應該是處於城鄉過度帶。同時還看到一片正在建設的工地,老師告訴我們這裏原來是著名的京西稻區。後來因為北京缺水,而農業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户,所以將農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設的綠化隔離帶。

2.7頤和園:

在頤和園南如意門前,昆玉河的兩旁是用水泥鑄成的堤壩,看起來很乾淨,然而卻沒有了河流的彎曲美和自然美。在橋上,我們訪問了一對中年夫婦,他們告訴我原來昆玉河的兩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於沒人管理,很髒,而現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話,也如現在一樣乾淨的話,他們還是更喜歡以前自然的河堤,有着自然美,不象現在顯的有些生硬。

頤和園中有條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兒髒,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發現,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樹落下的枯枝敗葉堆積而成。這枯枝敗葉,對怎個湖泊生態系統能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呢?這樣堆積究竟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呢?

順着西堤向前走,在老師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濕地,據老師講解,這片濕地是有蘆葦和茭白所構成,生物產量很高,對淨化水質起着關鍵的作用。濕地是否還有其他的作用呢?

最後的一站是萬壽山。老師帶我們看了一個幾百年前的保持水土的工程。這兒的山並非如其他一般呈一坡狀,而是一層一層的呈階梯狀,感覺有點象梯田。這樣做加強了雨水下滲,減緩了沙下流的速度,從而使得山坡上的水土得以有效的保持。在山的另一邊,我們看到了側柏。側柏適應於鹼性環境,耐乾旱,能夠自己生長無須人工管理,然而現在由於人工的干預,已經使的它的生長受到影響。

3 討論與分析

本部分將對2中所描述的情況和提出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1 人對自然的需求:

人作為自然界的一種動物有着一種親近自然的本性,這些自然環境帶給人的愉悦之情是那些人工環境所不能替代的。環境心理學家們認為,“對自然環境的美好體驗可以減輕人們的精神壓力,產生一種美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體驗”(1),因此在2.1部分對燕南園的採訪中,如我們所料,被採訪的女士對燕南園感到很滿意。而作為修建於50年代的燕南園,生活條件並不如條件極為現代化的公寓,有如此大的魅力也正是因為燕南園有着極其好的自然環境,有着讓人心曠神怡的綠色,和悦耳的鳥鳴。而同樣在萬泉河文化公園,喜愛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也正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天性,因為這自然的綠對人所產生的吸引力。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公園竟然剝奪的孩子的這種權利,在草地上打出了“請勿踐踏”的牌子。2.2中的靜園後的草地也是不許踐踏的.也許,設計師們是出於保護植物的目的,才這樣做的。然而,

城市實習報告 篇7

剛剛從華東五市參觀學習回來,心裏有很多感觸,但又不知從何説起。早在上學的時候就很嚮往去南方,想去那裏感受一下南方人的生活。最近幾年,在上海的帶動下,江浙一帶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建設也非常漂亮,所以很想去那裏看看。這次正好趕上公司組織去華東五市參觀學習,了去了我的一樁心願。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使我感受頗多、收穫很大,觸動很深。

華東五市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獨特,是江南魚米之鄉,山清水秀之處,歷史文物之都,名人薈萃之地。華東五市(南京,杭州,上海,蘇州,無錫)這條旅遊線將都市風光線與名山名水融為一體,是集風景名勝遊,文物古蹟遊、佛教文化遊為一線。南京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杭州市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上海市是“西太平洋沿岸國際旅遊中心城市”;蘇州市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 無錫市是“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著名的旅遊勝地”;夫子廟、“聞鐘聲,煩惱清,智能長,菩提生”的寒山寺、太湖等無不讓人神往;杭州西湖龍井茶,無錫醬排骨,南京鹽水鴨等無一不讓人心動。

金茂大廈聳立於黃浦江畔陸家嘴金融貿易中心,遙對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毗鄰延安東路隧道口,與地鐵二號線連通,其主體建築地上88層,地下3層,高420.5米,佔地面積2361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層為國內迄今最高的觀光層。速度為9.1米/秒的高速電梯用45秒將我們從地下室1層直接送達觀光層,環顧四周,極目眺望,上海新貌盡收眼底。至今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我的耳朵還疼了一陣子。

感觸最深的是我們與上海東方商廈的學習交流活動。互動交流是瞭解到上海東方商廈成立於1992年,是國內首家建成開業的中外合資大型零售商業企業。東方商廈,位於上海最繁華的徐家彙商圈中心,是上海最高端的百貨商場之一。他們堅持以高檔商品為主的禮品化經營思想,創導全方位服務理念。長期以來,在消費者及同行業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經過多年的精心運營,東方商廈早已成為上海零售業的旗杆企業。在上海人心目中,到東方商廈購物是種享受,是品位和尊貴的體驗。東方商廈目前擁有一支穩定增長的VIP消費人羣,僅徐家彙店以3萬多平方的經營面積創新下了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好成績。

在與東方商廈交流中最值得我學習的一點是他們的工作無一不體現在細節上,從企業文化長廊的建立到員工評優講先的宣傳;從員工飯堂的温馨佈置到周菜譜的明示;從員工嚴格分層管理到三級培訓制度的實施。每件事情都體現在細節中真正進行了人性化管理。

早晨我們進入東方商廈員工通道準備乘電梯時,發現他們的員工都在排隊乘梯,沒有人擁擠,電梯到了限載客人數時人們主動止步,看到這種情形我們一行26人也主動排起了乘梯隊伍。

上了電梯到了東方商廈的每位員工必經之地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精心製作的閲覽欄。上面有東方商廈的企業文化介紹、優秀集體個人的光榮榜、企業榮譽長廊、企業黨建工作宣傳欄、企業內部刊物海報宣傳等等。通過這些可以讓每一名路過的員工瞭解自己的企業,把自己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這些對於人員流動較大的商業單位可以對員工起到很好的宣傳教育目的。東方商廈很會利用每一寸地方,他們獨匠心才的將員工飯堂布置成了平時員工就餐,需要時變為大會堂的地方。温馨的佈置可使員工愉悦就餐,精心的佈置不放過每一個角落,飯堂的上方懸掛了四個大電視,他們有自己的廣播電視台每週製造企業近期宣傳片在週三、週四放給員工觀看讓員工及時瞭解企業動態。

東方商廈細心人性化的管理還體現在暑期員工的孩子們放假,他們專門請來了世界游泳冠軍莊詠給孩子們傳授游泳技巧、中大學聯考期間請來上海的名師為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解除了家長們的後顧之憂使得員工們專心工作。雖然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但我作為一線管理人員也從中學到了一些管理方法,要切實的替員工照想才能安定員工隊伍,培養出優秀售貨技能人才提升銷售,真正把每項工作做細才能把事情幹好。

在此次參觀和同事們在一起對自己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一路上大家對看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對於自己想不到、看不到的問題都有了較開闊的思維。我們此次參觀學習是帶領我們路線的導遊也給大家帶來了不小的啟示,雖然商業和旅遊業有所不同但導遊一路上耐心的講解和到一個購物點時自然的介紹使得我們這些所謂的“精明商業人士”掏了不少的銀子進行了很多消費。我就在想如果我能把我的員工培訓成向我們的導遊一樣,那別説商城一年完成22億就是30億也不成問題了,在這裏我並不是説笑。我們如何把員工培養成銷售專家、商品故事的演繹家確實是我們培養員工銷售工作的重點。

一路最引以自豪的是我所在的數碼品類在我們參觀學習的五個城市中是規模最大的,可見公司領導對該品類的重視度。在參觀學習的一些商場中幾乎沒有數碼類商品的經營,有的商場規模也甚小,但小歸小也有我們可學習之處。在南京的中央商場和上海東方商廈中我看到數碼產品中的老大“索尼”品牌佔地面積近200平方,他們將索尼旗下的所有商品放在一個廳中銷售。我個人認為這樣一可以對塑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有很大的益處;二是便於消費者選購自己喜愛品牌的商品;三是對於品牌專廳的設立便於形成金牌店、旗艦店的規模,獲得廠方更多的資源支持。值得學習的還有櫃枱高度的設立,較我們商場的櫃枱高一些便於顧客的選購和試機;電腦櫃枱的安全防盜系統可使員工全心全意的給顧客介紹商品,解決了員工對丟失商品後顧之憂。

此次參觀學習我將把自己所看到的學到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城市實習報告 篇8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當地居民或公園遊客的交流,增進我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以及瞭解人們對於環境的真正需求。

2.實習路線及內容:20xx年4月5日,早八點,在北大逸夫二樓前集合出發,經圖書館至燕南園,停留進行觀察調查;經靜園至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至蔚秀園及承澤園,解散進行調查;在海淀公園調查後,經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從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萬壽山北坡一路觀察,聽取老師講解;約14:30實習結束。

3.實習達到的目標: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繫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一些動植物,增加了知識。

  二、實習記錄

1.逸夫二樓經圖書館至燕南園途中:

在圖書館前回望,通往東門的那條路,左邊是繁忙的建築工地,右邊是教學樓,僅有的那片可憐的草坪是看不到的。雖還是春天的早上,但還是給人一種熱的感覺。也許因為是新建不久的,路兩旁幾乎沒有一棵樹。北京春季多風,有時還會夾雜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個小型“沙塵暴”,令這條路有些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頭疾走,當然這種情況在出了東門以後也沒有得到緩解。缺乏綠色,也使這條路讓人感到很暗淡,有些過於嚴肅。

不能説這條路上完全沒有綠色,還有一片草坪。關於它我問了問周圍的同學,有的説沒什麼感覺,有的説它晚上還不錯,還有的説剛來的時候覺得綠油油的挺好,後來就沒注意了。我覺得這和人的心情有關,剛入學當然覺得什麼都好,後來也就沒心情注意了,還是“低頭疾走”要緊。晚上其實是草坪裏的燈好看。這麼説來它存在的意義似乎不大,不如種些樹,因為在地學樓前,我覺得弄成一個小型的實習場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巖石,認識認識植物,比在屋子裏印象要深刻。

老師還提到如何設計這條路以配合圖書館及周圍景物的問題。

2.“世外桃源”——燕南園:

(1)老師在園內一片草地中講解:

瞭解並認識了一些植物,如耐踐踏的車前草,開着紫色小花的二月蘭,堇菜和蒲公英等。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們特殊的照顧,自生自滅,但是生生不息,二月蘭謝了,三月蘭花開,種類更加豐富。

(2)自己在園中的觀察:

與園外相比,園中的人工雕琢很少。牆角,路邊都長着野花。注意到園中很少有鐵柵欄,草地的邊界都是由一種植物,再在上面簡單的架一根竹竿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長葉開花後應該很漂亮。我想這個效果是鐵柵欄無法擁有的。在裏面還看到三隻野貓,兩白一黃。

(3)同園內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歲的叔叔在自家門前的地裏給玉簪花分株,訪問中他説這一小片地裏的植物都是他種的。問他住在這裏同住在樓房哪個好,他説當然是這裏好,因為這裏人的密度小,活動空間大,還可以種花草。

在詢問一位住在園中30多年的老大爺時,他指着園中的一個花壇説,那裏以前是一個遊樂場,現在修了反而少了個娛樂的地方。

在問及住在此處還有什麼不如意的時候,被訪的人一致對園內的公廁表示不滿,説不僅環境差了,而且人也雜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這裏的老奶奶説這裏的植被亂七八糟的,自己想種點花,又會被人折走。

3.靜園:

據老師介紹,這裏以前是一片蘋果樹林,但為修草坪被砍掉了。靜園的草坪可以任人踐踏,目前黃綠相間,野草為綠。

4.未名湖:

有一個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個人正在湖邊的長椅上看書,突然身邊開始噴水,嚇的差點跳起來,原來是給草坪澆水的時間到了。我覺得這是設計的一大失敗。設計要處處為處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許坐椅與噴頭不是一起建的,但後來添加的應考慮到整體,不能將一個一個設施隔離起來。

5.蔚秀園:

主要是同居民進行交流。大家似乎還是抱怨的比較多,都反映小區中的一個死水溝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垃圾成堆。據瞭解,這個水溝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來井,居民也不多,後來蓋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來井不出水了,活水變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當問及對小區內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時候,大家的意見也是出奇的一致,説現在太亂,草亂七八糟的,還是要搞搞綠化,弄利落點好。問她們野花難道不好嗎,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種的花那樣開的長,也沒有那麼多種類,而且也沒有種的花花朵大,好看。

城市實習報告 篇9

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

城 市 參 觀 實 習 報 告

專 業: 班 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實習時間:

20xx年6月

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填 表 説 明

一、此表第一、二部分由實習學生認真填寫,實習日誌填寫十一次,實習總結

不少於5000字。

二、實習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

三、一律用黑色筆填寫或四號字體打印,要求字跡工整,內容實事求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