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應屆生畢業地質實習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6.79K

第一章 緒言

應屆生畢業地質實習報告

1.1 地質教學實習區概述

薊縣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區縣,根據1999年統計,全縣人口79.15萬人,耕地81.65萬畝,國內生產總值56.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11.15億元,第二產業23.02億元,第三產業22.6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22.70億元。由於薊縣剖面所處地理位置為南北長24公里一線狹長條帶內,其氣候特點同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主要特點,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降水:因特殊的地理、地貌所決定,園區內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佔年總降水量的76%以上,年降水量在700—800毫米左右,是華北地區多雨地帶之一。素有“七十二場澆陵雨”之説。年平均風速2.2米 / 秒左右,最大風速達25米 / 秒。常年主導風向東南風,由於燕山山脈的屏障作用,加之山區內溝谷幽深,山高坡大,故風力又較緩、較弱。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天津市北部薊縣山區,屬燕山山脈中段南翼,沿津圍公路東側(薊縣段)呈南北走向,毗鄰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園東面與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隔山相望,黃崖關長城猶如一條巨龍橫卧於剖面之上;南面是漁陽古城,縣城東側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資源基地;北面是河北省興隆縣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面有京東第一山、全國十五大名山之一的盤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居京津唐三市腹心地帶,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稱。是我國惟一記錄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質歷史的國家地質公園。其範圍北起九山頂,南至府君山;東至八仙山,西至盤山,分為7個景區:1、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2、八仙山石英巖峯林峽谷景區;3、盤山花崗巖地貌景區;4、九龍山碳酸鹽巖峯叢景區;5、黃崖關斷崖地貌景區;6、九山頂石英砂巖峯林景區;7、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總面積342.0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240.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53.6平方公里,北緯40°00′~ 40°15′,東經117°15′~ 117°35′。處於京、津、唐交會地帶,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優越,大秦、京秦和津薊鐵路及京哈、津圍、邦喜、寶平等公路途經本區,津薊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這樣就構成了鐵路公路幹線樞紐的大十字架格局。

目前已建成了南北兩處風景區、三十多處主要旅遊景點和十多處地質景點,並已建成五條較高等級的盤山公路,與山外發達的公路網相連。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燕山山脈與華北大平原的連接帶上,山地與平原之間沒有山前過渡帶,山地高聳,平原低平,高差懸殊,對比明顯。加之距海洋較近,夏季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季風暖濕氣流,被薊縣地質公園的山地抬升,常形成地形雨,年降水量超過800毫米,深山區超過1000毫米,成為華北地區的多雨區。

古老的地質構造奠定了現代地貌發育的基本框架和發展方向。地勢北高南低,地質公園北端與興隆縣交界處的九山頂,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峯。而座落在地質公園南端的府君山,海拔只有350米,海拔高度相差728.5米。保護區的地貌類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寬谷、盆地和坎谷等構成。中、低山主要分佈在長城沿線及其以北地區的石英巖分佈區,山高、坡陡,氣勢磅礴。丘陵主要分佈在縣城以北的石灰巖、白雲巖、砂頁巖分佈區,海拔一般在300、—500米。山體渾圓,坡度緩,土層較厚。

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座標是N40°00′—— 40°15′;E117°15′—— 117°35′,屬於北半球暖温帶,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熱量豐富,四季變化明顯,高温期與多雨期一致,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和動物的繁育。使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內許多景區保留着茂密的天然落葉闊葉次生林生態系統和發育完好的人工油松林生態系統。優越的山地森林生態環境中,棲息、繁衍着種類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萬木爭榮的森林與千峯競秀的羣山有機結合,使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更加具有觀賞性。

1.2 地質教學實習概述

1.2.1日期及組織形式

本次實習於2011年5月25日抵達教學實習區,當日結束。

教學實習由學院組織,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每兩個班一個小組完成實習任務。

1.2.2 目的與要求

認識斷層構造,學會野外識別向斜與背斜。

觀察沉積巖的構造、層理和層面(波痕和泥裂)。

觀察保護區內巖石組成、結構、風化情況,以及節理裂隙和巖脈的分佈,認識穹隆構造,瞭解保護區地形的形成過程、構造過程及志留系和泥盆系的缺失。

做好觀察日誌,做好實習報告。

1.2.3 教學實習方法與實習成果

教學實習中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先觀察後總結,當天上午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在保護區內觀察、記錄,老師現場講解剖析,學生分組採集並記錄觀察資料,下午按組在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實習。返校後做出實習報告。

通過1天的地質教學實習,將課本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在了一起,使原本平面的理論生動起來,對理論原本機械的理解與記憶變成了立體的、直觀的形象,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並熟悉了野外地質觀察的方法使先前課本學習中遺留的個別問題得到了解決。總體而言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第二章 地層

2.1 區域地層概述

2.1.1 教學實習區內地層出露及分佈特點

教學實習區內出露地層主要有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太古界地層出露於薊縣北部邊緣常州溝村至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明安樑子一帶。府君山地質構造遺址南部有中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長龍山組砂礫巖出露,北部有井兒峪組灰巖出露,山上有霧迷山組白雲巖出露,屬薊縣系。盤山地區有中上元古界長城系地層出露。縣城北西井峪府君山組地層露頭有古生界寒武系。二十里長山有零星奧陶系露頭。平原地區有廣泛的新生界地層,山區有殘積物、坡積物等體現的新生界地層。

2.1.2 實習區內地層描述

太古界:薊縣北部邊緣常州溝村至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明安樑子一帶有面積2.2平方千米露頭呈NW向條帶狀展布。西側為中上元古界長城系常州溝組下段所超覆,東側與常州溝組下段成斷層接觸。薊縣境內太古界被劃為八道河羣下部的王廠組,屬晚太古界地層。巖性為深變質的中粗粒花崗質片麻狀均質混合巖,其中包裹有中粗粒斜長角閃巖,透輝斜長角閃巖,斜長透灰巖等變質殘塊,為含金的礦源層。年齡為25—30億年。

中上元古界:薊縣山區有着豐富的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是在世界上迄今發現的三處之一。薊縣中上元古界標準剖面,以其巖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頂底清楚、構造簡單、古生物化石豐富,厚近萬米的特點,被海內外地質學家推為世界同一地質時期的標準剖面,譽為罕見的“地質瑰寶”和“大地的史書”。

下伏地層太古界遷西羣,為角閃斜長片麻巖。長城系見於高於莊組,為白雲巖、白雲質灰巖、含錳白雲巖;大紅峪組,為石英巖、砂巖、火山巖、燧石白雲巖;團山子組,為鐵質白雲巖、細砂巖、頁巖;串嶺溝組,為粉砂質頁巖、頁巖;常州溝組,為礫巖、砂巖、石英砂巖、石英巖。薊縣系見於鐵嶺組,為砂頁巖、白雲巖、疊層石灰巖;洪水莊組,為頁巖、粉砂質頁巖;霧迷山組,燧石白雲巖、白雲巖、瀝青質白雲巖;楊莊組,為紅色、白色含粉砂泥質白雲巖。青白口系見於井兒峪組頁巖、灰巖;長龍山組砂礫巖、海綠石砂巖;下馬嶺組頁片狀粉砂巖。

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代表的地質歷史時限長達10億年(距今18—8億年),並以其巖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構造簡單、頂底界限清楚、變質極淺而得天獨厚。從常州村至府君山距離僅在24公里內,代表了18億年至8億年長達10億年的地質歷史中連續沉積的一個完整的海陸變遷過程。古生物化石豐富,其中發現了宏觀多細胞生物化石,使多細胞生物出現的年代從國際公認的9億年提前到17億年。另外,尚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質現象,如形成於距今12-13億年間的沉積海泡石礦牀和鐵嶺組內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噴氣孔構造。

古生界:薊縣境內有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缺失泥盆系、志留系,時段範圍為6億年—2.25億年。寒武系地層在中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井兒峪組地層之上。府君山組與井兒峪組地層之間有長達2億年的不整合面——古風化殼。覆蓋在古紅色風化殼之上的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組地層。二十里長山有零星的奧陶系露頭,其餘埋藏在平原地區中、新生界地層之下。鑽空揭露奧陶系與寒武系呈整合接觸,主要巖性為薄層狀灰巖、竹葉狀灰巖、白雲質灰巖等,一般分佈在古生代向斜構造地區。石灰、二疊系鑽空見於薊縣、玉田煤盆地,為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及陸相河湖沉積,組成古生代向斜的軸部,主要巖性為礫巖、砂巖、頁巖及煤層。中生界絕大部分中生界地層埋藏於平原地區新生界地層之下,為陸相碎屑巖系及火山巖系。新生代時期,薊縣北部山區表現為繼承性隆起上升,遭受侵蝕、剝蝕,南部平原及山間谷地、盆地接受堆積。新生界地層山區薄,平原地區較厚,分佈廣泛,山區為殘積物、坡積物、洪積物、風積物;平原區為洪積—沖積物、沖積物、湖積物。

2.2 實習區內巖層概述

主要巖石類型包括碳酸鹽巖、沉積凝灰巖、硅質巖和石英砂巖。碳酸鹽巖以內碎屑白雲巖、燧石白雲巖和含砂白雲巖為主。沉積凝灰巖主要為中遠源的火山灰與碳酸鹽灰泥混合而成,含石英團塊,顯斑點構造。硅質巖包括燧石和沉積石英巖,呈薄層狀產出,沉積石英巖具礫狀結構。石英砂巖呈薄層出現在楊莊組上部。上述巖石特徵表明,實習區在中元古代薊縣紀早期的楊莊期為淺海。

在薊縣剖面長城系下伏遷西羣中有原巖為海底基性、中酸性火山噴發巖和火山碎屑巖。巖漿巖有三類: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巖漿巖中有淺色礦物和深色礦物;淺色礦物為石英、正長石、斜長石及白雲母等,深色礦物有黑雲母、角閃石、輝石及橄欖石等。巖漿巖的結構為全晶質結構、半晶質結構,構造主要有塊狀構造、流紋狀構造、氣孔狀構造、杏仁狀構造。長城系團山子組至大紅峪組夾基性火山巖、火山凝灰巖。

中生代印支期花崗巖類:區內有盤山和石臼兩巖體。盤山花崗巖體侵入高於莊組、楊莊組和霧迷山組中。位於薊縣城西8公里處的盤山風景區。巖體近橢圓形,南北約12公里;東西約8公里。巖性為粗粒花崗巖、中粒黑雲花崗巖、斑狀石英二長巖和細粒二長花崗巖。

區內存在有張性節理和剪性節理,另有大量的非構造性節理。

團山子組:巖石主要為紫紅色石英砂巖,含鐵質較多,層理構造,紫紅與黃白相間,露頭走向311°,傾向220°,傾角54°,巖塊中間有斷層出現。巖塊上還有泥裂,根據裂縫上寬下窄能分辨出巖層頂面和底面。泥質白雲巖、疊層石白雲巖、細砂巖夾頁巖和火山巖。含疊層石和宏觀藻類化石。厚518米。

串嶺溝組:粉砂質頁巖、黑色伊利石頁巖夾粉砂巖。含微古植物化石。厚889米。

常州溝組:砂礫巖、砂巖、石英巖狀砂巖。含微古植物化石。厚854米。

大紅峪組:主要為石英砂巖和白雲巖,顏色以淺色為主,成層片狀, 巖層走向315°,傾向220°,傾角52°,分佈範圍廣,含有火山角礫巖,巖石有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屬噴出巖,巖塊上也有波痕。長石石英砂巖、頁巖、火山巖及疊層石白雲巖。含疊層石和微體藻類化石。

高於莊組:燧石白雲巖、含錳白雲巖、白雲質灰巖、疊層石白雲巖。含疊層石和微體藻類、宏觀藻類化石。厚1594米。

府君山組:為角礫狀灰巖,出露點在府君山上100米,產狀為走向290°,傾向200°,傾角61.5°。

第三章 地質構造

3.1 實習區構造特徵

3.1.1 地質構造概述

盤山地區整體構造為穹隆構造。實習區內存在一系列地層缺失和地層間的平行不整合,褶皺、斷裂發育。

3.1.2 褶皺

盤山地區形成花崗質片麻巖穹隆構造,中元古代後形成的褶皺有本區的盤山背斜和府君山向斜。盤山背斜位於薊縣城西北的盤山,核部為盤山花崗巖,兩翼為高於莊組、楊莊組、霧迷山組。背斜成短軸穹隆狀。與東面的府君山向斜有相同的軸面。府君山向斜位於薊縣城北。因斷層切割,核部的府君山組與霧迷山組接觸。盤山景區主要是巖漿噴發而成,中間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3.1.3 斷層

正斷層,在大紅峪組巖層中有正斷層,斷層兩邊都為堅硬的石英砂巖,斷層產狀為走向315 °,傾向220°, 傾角52°。 野外判斷識別依據為中間的破碎帶。

野外識別斷層,一般來説溝谷處、懸崖處多為斷層構造。斷層不同於裂隙,斷層的兩側有明顯的位移錯動。當巖層發生重複或缺失,巖脈被錯斷,或者巖層沿走向突然發生中斷,與不同性質的巖層突然接觸工地曾方面的特徵,斷層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常見的斷層伴生構造現象有巖層牽引彎曲、斷層角礫、斷層泥和斷層擦痕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野外判斷斷層存在的依據。

3.1.4 節理

實習區內巖石分佈有大量非構造性節理,構造性節理體現為張性節理和剪性節理。在一塊較大的巖石上有5條張節理,主要因其巖塊不相對移動,節理面不光滑,節理較發育。巖脈在一條主要節理處消失。

3.1.5 褶皺與斷裂構造概述

褶皺構造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褶曲的組合,一般來説,單個的褶曲比較少見,而顯現出比較複雜的褶皺構造。斷裂有節理和斷層兩種形態,在空間上的分佈比較廣,常常成羣分佈,形成斷裂帶,是地殼上常見的地質構造。

3.2 區內構造成因分析

主要是由於地殼不斷的運動,隨着年代的發展出現了造陸運動,燕山運動,薊縣運動等使地殼產生水平運動或垂直運動,巖層受到擠壓應力和風化作用等產生褶皺和斷裂構造。

3.3 區內代表性構造、巖石和遺蹟

瘤狀構造:瘤狀構造顧名思義即是巖層中出現如瘤的團塊、半球形、糖餅狀形態的透鏡狀巖石,其物質成分與上下巖層略有區分。已含瀝青質,泥質為主的白雲巖,是由於沉積時水動力及靜壓力等因素改變而成。在高於莊組中上部出現較多。

錳方硼石礦:1971年,我國在此地首次發現該稀有礦物,且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礦牀,屬淺海相沉積錳硼礦。錳方硼石礦在電子工業和原子能工業上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高於莊組官地亞組與桑樹庵亞組分界:官地亞組頂部為深灰色含錳燧石條帶白雲巖夾含錳白雲質粉砂質頁巖,桑樹庵亞組底部為深灰色含錳粉砂質頁巖和薄層粉砂質白雲巖。二者之間為整合過渡關係。

塊莖狀高於莊疊層石:由塊莖狀或少數粗短的次圓柱體組成,柱體間通常為碎屑白雲巖所充填。基本層呈平緩到凸起較高的穹形,帶狀。地質年齡約15億年。

藻席及藻屑:在碳酸鹽巖地層中常見能反映生物有機物的藻架結構,或藻席結構。它們通常由亮、暗紋層交替疊置而成,如早期(準同生)被硅化,有時還可保存藻絲體化石。它們通常成紋層狀碳酸鹽巖,有時則形成典型的疊層石。這種藻架結構的沉積物若遭沖刷而再沉積,則成藻屑。

大紅峪組與高於莊組界線:此兩組地層在這兒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關係。高於莊組底部為一層石英狀砂巖,層面有波痕,砂巖之下為大紅峪含錐疊層石燧石白雲巖,其錐頂被切,表示曾受侵蝕作用,即代表一次沉積間斷,距今16億年。

波痕:此為重要地質現象,地質年齡為16億年,由風、水流、波浪交互作用於沉積物表面而形成。

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巖漿噴溢時,壓力降低,揮發分呈氣體析出,聚集成氣泡並向表面浮動,同時又隨巖漿流動,當巖漿凝固時,氣泡的孔壁固化,內部的氣體或散失或凝為液體,大部分流失,只保留孔洞,即為氣孔構造。若氣孔被礦物充填則形成杏仁構造根據氣孔構造的形態和排列,可以恢復巖漿的流動方向。

火山角礫巖:火山爆發時隨着深部巖漿的噴出,由於通道附近圍巖碎片的加入,加上噴發強度及深度諸多因素影響,可出現火山熔巖、火山角礫巖、火山凝灰巖等。大紅峪組火山角礫巖十分發育,分佈範圍廣,角礫成分主要為白雲巖、燧石、玄武巖等。角礫大者成為火山集塊巖。

斷層:斷層是指巖層發生的錯斷,斷層幾乎在地殼上處處都有,特別是在山脈強烈變形的巖石中。此處兩層堅硬的石英砂巖沿着溝被錯開,它位於斷層面上盤。地質學家稱其為斷層。

大紅峪組與團山子組分界:此兩個地層單元界線為整合過渡關係。以大紅峪組底部厚度較大的石英狀砂巖為界線,其下為團山子組頂部夾薄層砂巖的含粉砂白雲巖。

泥裂:當未固結的沉積物露出水面時,會受到暴曬而乾涸,併發生收縮和裂開,這時所形成的裂縫成為泥裂。泥裂的裂片多為多角形,裂縫上寬下窄、大致與層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積物的成分,泥裂多見於湖或海洋的濱岸地帶或者河漫灘沉積環境中。

格魯納疊層石:為一種柱狀疊層石,其柱體部分多由硅泥質組成,常彼此間密集共生,柱體橫斷面為次圓形到橢圓形。基本層呈薄而平緩的穹形,向上有不同程度的突起變化,地質年齡約為16.8億年。

第四章 地質發展階段簡述

4.1 發展階段簡述

十八億年前的太古代,海相分佈,構造運動、巖漿活動強烈,早期原始生命開始出現。

遠古代,淺海與陸地相間出露,沉積巖形成;由於薊縣運動使得井兒峪組與府君山組缺失了2.4億年的地層形成古風化殼。

古生代,逐漸由海相向陸相過渡,在薊縣古生代時期缺失了泥盆系和志留系。

中生代,已基本成為陸相環境,哺乳動物發育,印支運動時期,盤山開始形成,加之地殼運動強烈巖漿運動加劇,盤山—燕山運動時期開始。

4.2 階段事件與特徵

太古、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階段,由陸核初始形成到晚期裂谷的產生。

中、晚元古時大型裂谷逐漸向大型沉積盆地轉化,形成巨厚的碳酸鹽台地相沉積,從而有了著名的薊縣中、上元古界標準剖面;中元古代晚期至晚元古代,地殼頻繁升降,出現一系列地層缺失和地層間的平行不整合;寒武紀—中奧陶世, 區內再次沉降,形成了府君山組至馬家溝組的沉積;晚奧陶世至早石炭世,中朝準地台全面上升,造成區內普遍的地層缺失;中石炭世至三疊紀,地台再次沉降,形成巨厚的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和陸相河湖相沉積;地殼強烈活動階段(印支晚期至現代),區內三疊系構造褶皺、斷裂發育,並伴有印支期巖漿活動。燕山旋迴巖漿活動和火山噴發強烈,並經燕山運動,褶皺、斷裂發育,產生強烈的斷塊運動,形成多層次的斷陷盆地。第四紀以來,進入以外應力平衡和改造為主,形成了現代地貌景觀。

第五章 其他方面

包括外動力地質現象

5.1 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包括侵蝕和堆積,白灘階地是基座階地,階地下方基巖外露,主要為青灰色頁巖,片層狀,質地鬆軟,上方為坡積物和洪積物,磨圓程度低,以淡黃色和暗紅色為主,分選程度差,抗風化能力差,形成基座階地是由於河水的深切作用比堆積作用大。白灘階地的形成是由於18億年前地層隆起,古代陸地貌下沉,由陸相過渡到海相,形成大型沉積迴旋,18億年時有火山爆發。

5.2 風化作用

位於地殼表面或接近與地殼表面的巖石經受着風、電、大氣降水和温度等大氣營力以及生物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巖石發生破碎或成分變化,這種變化的過程稱為風化。風化作用主要是巖石中的物理化學作用,引起這些作用發生的是風化營力。盤山花崗巖砂就是風化作用的產物。在各種風化營力的綜合作用下,裂隙進一步擴大,併產生新的風化裂隙,使巖石礦物顆粒的聯結鬆散和礦物顆粒節理面崩裂,並從巖石表面一層層剝落,在多次風化後,風化產物的粒徑越來越小,盤山花崗巖分佈廣泛,經過這樣的風化過程而形成花崗巖砂。山上風化作用較強,越向上顆粒越細。還有因為温度的作用,使巖石裏熱外涼,冷熱交替,礦物膨脹係數不同被粉碎,這樣新層也會剝落,形成球形風化,在盤山見到了特殊的地貌——石蛋山,就是這種球形分層風化的產物。

5.3 斜坡與邊坡地質作用

在府君山向東北方向觀察到明顯的滑坡跡象,滑坡是斜坡土體和巖體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由的穩定狀態,沿着斜坡內某些滑動面或滑動帶做整體下滑的現象。所觀察到的滑坡由於周圍採石場的干擾和影響,導致滑坡的基本構造特徵不是很明顯,但仍能分辨出明顯的滑坡體、滑動面、滑坡帶和滑坡牀。薊縣地區降水量豐富,花崗巖體分佈廣泛易風化,節理、斷層、片理較發育,且由於高速公路的修建、巖石開挖等人工影響增大,都加劇了斜坡與邊坡地質作用,從而出現了明顯的滑坡現象。

第六章 結束語

實習結束後的體會與感想

短暫的地質實習很快就結束了,而這次野外實習對我產生的影響卻並沒有很快隨之消失。上午隨老師一起到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實地觀察,下午在府君山實地考察,返校後總結日誌,並且及時複習了已經淡忘的部分課本知識,短短的一天,讓我對野外地質工作有了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對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個最直接的瞭解。並且直接影響了我的學習觀念,將實踐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將對我今後的學習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工程地質學是介於地學與工程學之間的一門邊緣交叉學科,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質問題,也就是研究在工程建築設計、施工和運營的實施過程中合理地處理和正確地使用自然地質條件和改造不良地質條件和改造不良地質條件等地質問題。可見,工程地質學是為了解決地質條件與人類工程活動之間矛盾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而工程地質學的內容又相當廣泛,這就要求我們,要系統地掌握工程地質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能正確運用勘察數據和資料進行設計和施工,能夠根據工程地質的勘察成果,能運用已學過的工程地質理論和知識,進行一般的工程地質問題分析及對不良地質現象採取處理措施。並且瞭解工程地質勘察的基本內容 、方法和過程,各個工程地質數據的來源、作用以及應用條件,把學到的工程地質學知識與專業知識和其他課程知識密切聯繫起來。

然而,之前的地質學習還僅僅侷限與課本知識的認知,通過聽課,複習,考試等環節,認識並瞭解了大量的地質知識,但這些都僅僅是紙上談兵,我知道什麼是斷層,什麼是節理,卻還都只是能從插圖上判斷,到野外旅遊的時候見了很多巖體,也沒有能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判斷什麼是斷層,什麼是節理,而褶皺的向斜與背斜構造,更是無從判斷。但經過這次野外實習,聽了老師的講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同學之間的合作,我對之前所學的課本知識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更感性的理解。野外實習在工程地質實習課程的學習中是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對課堂學習的一個重要補充,雖然時間並不長,但是在這期間學到的方法,觀念上的改變,是課堂學習中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真正走出課堂,把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去,通過自己的操作加深理解,才能算是學習過程得到了完善。

舉一反三地説,任何工程實際與課本上的羅列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實際中的情況往往更復雜,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有通觀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時候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與工程相關的課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課堂,工程地質是這樣,其他課程也是這樣,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學習中的觀念產生了一個轉變,認識到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

在實習後準備實習報告的環節中,在對自己實習過程的回顧和總結後,更是得到了深深的充實感。

總地來説,這次實習是成功的,我個人在這次實習中受益匪淺,更多的方面的收穫是隱性的,在將來的學習中,必將逐漸體會到這次實習帶給我的更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