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有關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

欄目: 職場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2.9W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為幫助居民羣眾增強健康意識、技能,養成良好的衞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改善環境,降低危險因素,促進人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心理健康的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閲讀參考學習!

有關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

  有關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1

摘要: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羣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關係到國民精神風貌的塑造和國家的強盛。因此,筆者結合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探究影響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 心理問題

隨着社會的迅猛發展和物質世界的日益充裕,人們關心的焦點從傳統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轉向對人的心理世界的關注這個更深的層面上來。尤其是對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正處於轉型和塑造期的大學生來説,個人角色的轉換、所處環境的變遷、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學生羣體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也日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國家教委近年在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被調查的12.6萬大學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存在着各種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具體表現在大學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強、人格喪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際交往障礙等方面上。這也是影響當代大學生成長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棟樑,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羣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身心健康的大學生羣體不僅關係到國民精神風貌和精神文明建設,更關係到國家的富強。因此,筆者結合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探究影響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議。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突出表現

(一)環境鉅變引起心理不適應

現在大學生多出身於獨身子女羣體,自理能力較差,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離原來由家長進行全方位照顧的環境進入到大學,一切生活起居皆要開始自行處理。此時,如果不能很快學會自理和適應集體生活,就會產生自卑、困惑、茫然無措、無助等心理障礙。此外,一部分來自農村的同學,遠離家鄉來到喧囂和繁華的新環境,往往會由於語言、氣候、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不適應,產生恐慌、懼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環境來説,大學生來自天南海北,大家齊聚一堂,交際圈子變廣、變複雜,難免會產生各種摩擦,如果不能儘快適應這種變化,心理會容易受到挫傷,感到孤立無援,而且這張心理創傷對人的影響最大,伴隨時間最長,解除的難度也最大。

(二)個性缺陷

基礎教育階段應試教育成為教育的核心和重點,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視,難免會造成學生心理和個性上的多樣化。大學階段,羣體生活和交際成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點之一。個性的多樣化往往會造成交際和集體生活中的摩擦。有個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計較、胸懷狹窄、貪戀虛榮等個性缺陷的人在大學生活中比那些個性開朗、內心陽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

(三)自我逃避

當前教育體制的缺陷使得大學生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學生並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這使得他們由於夢想和現實的矛盾對現在的專業學習產生了懈怠和逃避,這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獨立意識的發展,還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缺乏長遠的規劃,使得學習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標性,感情容易變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棄,長此以往,會對學習和人生產生一種逃避心理。

(四)求職就業問題

高校的迅猛擴招使得大學教育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這也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由於種種客觀原因造成的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就業壓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學生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進而對自我、對人生產生懷疑,變得消極悲觀、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個人心理髮展階段

大學生的心理成長正處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時期。因此,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常常面臨着理想與現實、理智與情感、獨立與依賴、自尊與自卑等方面的矛盾。這些矛盾如果不及時得到疏導和解決,長久鬱積在心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

(二)社會轉型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政治、社會的全面轉型期,這使得整個社會的意識觀念、價值觀、利益格局等發生重要轉變,人們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重要的變化。大學生雖然有自己的判斷力和行為準則,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畢竟並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覺醒的民主、科學、公平等一時在面對社會現實尤其是負面現實時往往會產生心理失衡,變得激進或者與世同濁。此外,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人際關係的日益負責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進而滋生負面心理,產生心理障礙。

(三)學校心理教育缺失

應試教育使得學校成為單純成績、升學率等數字符號的機構,導致了對學生社會認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觀”教育的缺失。這使得一些大學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我為中心、“三觀’’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從大學生羣體校園文化塑造來看,當前學校普遍缺乏應對多樣化的大學生文化羣體的準備,使得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無法通過一個普遍共識的文化平台來加以交流和疏導,從而加劇了大學生人際交往和集體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諧、幸福等對學生的心理塑造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説,在學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現狀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學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貧困導致學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諧導致學生沒有安全感、感情脆弱等,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視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對策

結合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及其主要成因,筆者從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強調大學生人格的健全和發展,它在注重學生思維、智力、知識、技能等系統性的知識認知學習之外,還注重對學生興趣、情感、信念、決斷、價值觀等心理認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實追求

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協調發展。因此,當前大學生教育要強調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實關注學生心理,注重做好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實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傾聽學生心理訴求,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夯實牢固的心理基礎。

(二)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是個體化差異明顯的大學生羣體進行和諧、廣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積極的環境下潛移默化地培育和影響學生心理的重要途徑。豐富多彩、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等夠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調節、陶冶情操、啟迪思想、提升修養,還能減少人際交往和集體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當前大學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校報、學生社團的文化宣傳和塑造的優勢,將校園文化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三)構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預防和援助機制

當前大學應當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等常設機構,訓練一支由專業心理教師、輔導員和學生幹部組成的心理健康工作隊伍,以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方面的工作,傾聽學生心理訴求,幫助其分析和解決和心理問題。同時,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普及心理教育,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隨着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心理問題也不斷髮生着變化,為此,我們還要緊緊抓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個主題,積極、及時的發現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新苗頭、新趨勢、新內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個長期工程,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實現新的提升。

  有關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2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隨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我們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

首先,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心理健康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去適應,也就是説,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而衡量一個人的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但是當代社會大學生或多或少存在着這一方面的不足,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

其次,要説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那就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使其能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

那麼,如何對大學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教育呢?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作用。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3、 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掌握心理素質相應知識,系統學習心理、衞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心理髮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