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合集]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4篇

欄目: 心理學 / 發佈於: / 人氣:2.47W

現如今,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合集]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4篇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

一、課題的提出

緊張、 繁忙、 競爭的氣氛也同樣籠罩中國小校園。 家長的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教師不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片面追求分數;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臉上寫滿稚氣和青春的孩子們,揹負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該悠閒的雙休日, 奔波於各種為他們特設的學習場所。 經過了一天的學校生活, 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們都在悠閒自在地欣賞電視節目,而小小的孩子還要伏案對付那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 電視中精彩的節目對他們來説只是週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們的負擔實在太重了。於是,有些孩子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因為不堪忍受而 逃學拒學,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殺的方式來逃避煩惱。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起跑線上的教師,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急需解決,我們肩負的任務重如泰山。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 對學生中出現的厭學情緒要及時的分析與研究,找出問題的根源,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給他們一片蔚藍的天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厭學是目前中國小生諸多學習障礙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險性的問題,是青少年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導致輟學 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導和控制,就會發展為厭學症。患有厭學症的學生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 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怕考試,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 曠課逃學。嚴重者一提到學習就噁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厭學症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小生厭學現象進行分析與研究,探尋其厭學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決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希望通過實踐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細緻、合理、有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關係更加和諧、融洽。

3、家長的教育方法更得當,與子女之間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儘快從厭學情緒中掙脱出來。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以研究本校厭學學生為主,以研究家長的教育方式、 教師的教學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為輔,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的厭學原因,尋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幫助厭學學生更好地學習,健康全面地發展。

四、研究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厭學現象的分析與研究中樹立系統觀、整體現,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包括學生的生理 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透過各種 錯綜複雜的現象從中找出主導性的因素與線索, 從而作出更有效的決策。

2、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要求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始終要注重培養學生積 極進取的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價值觀。

3、動態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國小生, 力求通過動態考查把握學生出現厭學情況的來龍去脈和問題癥結, 不能靜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現象或行為表現,應由果溯因,以動態的視野尋求其心理機制的運行和外部影響的發展脈絡, 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分析與研究中, 既要重視心理學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又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方法和技術,以利於發現厭學的根源,採用有效的措施。

5、指導性原則

教師在找到學生厭學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確的判斷之後,要組織力量予以糾正。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2

我是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一名普通的大學輔導員,20xx年9月剛接手工作。通過之前5個月準輔導員實習期間的廣泛學習及與大學生們的接觸,我發現教育心理學中強調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走良性成長之路極其重要。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事例淺談“個體差異”以及“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大學生心理髮展上的作用。

眾所周知,心理素質是人在先天素質基礎上,經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個人心理品質的綜合。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心理特點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性格、興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個性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不同人有不一樣的特點,也表現在同一特點的不同水平。同時,個人的心理特點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上,並受教育及其生活條件的影響,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人是社會與自然的實體,從人的社會方面來看,心裏的個人特點依存於每個人所特有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並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而這些社會歷史條件以及個體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對心理的個別差異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的任何一種心理特點都反映着他所經歷的整個生活道路。從人的自然方面來説,神經系統的活動特點對於心理個別差異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都是造成個人差異的原因。

個人差異同樣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對同一狀況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大學生的自我期望值高,對未來的憧憬更為理想化。然而不可避免地,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客觀障礙會阻礙其美好理想的實現,面對這種困境,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通過努力來克服,重新樹立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但與此相反,有部分學生便會因此開始逃避現實,顯得消極、不求上進,甚至產生厭世的心理。同時,隨大學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自我意識逐漸完善,大學生們會產生強烈的想要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想法,卻又無從下手。往往此時,學生會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顧此失彼,或是放大自己的缺點,進而失去信心,減少了與同學、老師、家長的交流,不信任他人,處於煩惱、恐懼不安的不良心理狀態,陷入絕望的精神泥潭而不能自拔。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日趨複雜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學習、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使得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高發羣體。從影響因素的性質劃分主要包括外界環境因素以及個體自身因素:

其一,外部因素1.社會的大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飛速發展。這不僅給大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希望,同樣也產生了新的矛盾與挑戰。一些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存在着一些值得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缺乏適當的應對壓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90後大學生的情感強烈,外顯而又張揚,但深度不夠,具有情緒心境化,隱蔽性差的'特點。不少人在張揚傲慢的背後是孤寂與無奈和無法宣泄的內心壓抑之情。隨媒介傳播手段的日趨豐富,一些觀念錯誤的書籍、報刊充斥着市場,這使得一些藉助書籍尋求心理援助的大學生攝取到不正確的觀念,影響心理的正常發展。2.學校及家庭環境。研究表明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社會要求高、家長的期望高、個人的成才慾望強烈。但由於心理髮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心理比較脆弱、適應能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是心理障礙高發羣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或是家長過分溺愛,導致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處事能力弱,影響其心理。而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人父母,在當前教育體制不夠完善的條件下,容易產生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消極現象,它往往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挫折感和人格障礙,尤其是對好學生過分遷就對,壞學生諷刺挖苦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其二,個體自身因素:①生理方面的缺陷。若學生生理方面存在缺陷,就會有自卑的心理,更甚者會孤立自己,不與他人交往。②個性上的區別。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同樣也影響着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大學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提高個人心理健康素質的關鍵期,期間存在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妨礙一些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障礙。

接下來,我將通過我院學生的具體案例來淺談教育心理學中“明辨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

案例

魯俊青(化名)是我所管理的動物科技學院20xx級的一名貧困生,是個來自雲南偏遠山區的內向女生。她所居住的山區環境閉塞、人煙稀少,全村僅有幾十户人家。第一次與她接觸時,她竟然對山東使用手扶拖拉機、脱粒機進行農耕等機械化作業大為吃驚,並表示她們家鄉的牛耕作業十分困難。由於處在偏遠落後地區,父母受教育有限,而且醫療條件極其惡劣,年近60、常年受疾病困擾的父母和三個身患不同程度殘疾的兄長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因此,家人把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希望她出人頭地,得到良好的發展。她不負所托,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全村唯一一名考上大學的學生,家人歡喜之餘還是對四位數的學費發愁,最後決定申請貧困生來緩解一部分壓力。貧困生由班內民主選舉產生,但家醜不可外揚,父親患嚴重的糖尿病,母親癱瘓無法下牀,全家收入只有政府補給的最低生活補貼200元以及三個哥哥所種的3畝地的收成。內向的俊青因害怕被同學看不起、傷害自己的自尊心,決定不將自己的狀況講出來,錯過了貧困生的名額。於是,她找到了我。

貧困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對較弱,導致貧困生大多性格內向、缺乏應對能力、心理彈性差。家庭經濟困難、個體差異等主客觀原因,使貧困大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人際關係處理的問題上,羞澀、不自信、不善於表達。在俊青心中,上台表述自己的家庭狀況無疑是一種放棄尊嚴、用臉面博取同情的做法,非要如此的話,她寧可放棄學業。就我看來,學生的性格表現在他們對現實(如學習集體和社會事物)的態度以及活動的意識特徵上。對自己所從事的種種活動有目的、有毅力的學生,能在活動中守紀律、自制,表現出主動精神;那些對活動有目的但意志薄弱的同學,就缺乏自制力和頑強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動;也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經常改變自己的興趣、志向,在完成某項任務是就會表現得有所欠缺。

針對俊青的情況,我和她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開導她,讓她調整心態,認真填寫《山東農業大學家庭情況調查表》和《山東農業大學家庭困難認定表》,並積極與當地民政部門協調,得到相關證明;

(2)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擺正心態,不要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單方面認為申請貧困補助是一種丟人、喪失尊嚴的表現;

(3)結合其長期處於這種自卑與自信交替出現的矛盾心理,建議她要積極與同學交流,接受他人好心的幫助,努力進取;

(4)針對她現在自卑敏感的心理,採取系統脱敏法。雖然比較冒險,但值得嘗試。首先,要不斷暗示自己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生活條件的卻比大多數同學差,但是即便如此也能堅持下去,認真完成學業,並加入各種社團、文化藝術活動。其次,可以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充實自己,增長經驗。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政策,敞開心扉,結交更多朋友,多展示自己,幫助他人;多看、多聽,取長補短,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經過一番掙扎,她接受了我的建議,嘗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如今,魯俊青已突破內心防線,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女生,並作為舍長帶領宿舍全體同學參評上了“書香型宿舍”。現在的俊青不再自卑,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告訴我:“雖然家境貧苦已是不爭的事實,自己選擇不了,但是我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好專業課程,繼續深造,回報社會、老師以及所有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

綜上所述,引導大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時間要求和自身特點等調整自身心理,提高其在學習中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好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只有在一般的教育、教學基礎上,同時估計到每個學生的智能水平、認識活動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習慣等,採取針對性的個別教學措施,才能使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3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近些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被各大高校開始高度重視,為了讓大學生能夠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情緒,積極心理學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積極心理學從學生的各個角度出發,培養大學生面對挫折不放棄,面對失敗不氣餒的精神。

一、積極心理學簡介及研究領域

(一)積極心理學含義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美國當代心理學家塞裏基曼,而積極心理的含義是由謝爾頓和勞拉·金提出的,他們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本職特徵:“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能和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是以人們積極的因素為研究重點,主張心理學用積極的、固有的、潛在的人們的積極向上的心理為出發點,提倡利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對人們的心理問題進行解讀,從而能夠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積極的力量,最大可能挖掘出潛在的力量,由此獲得更好的生活。

(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積極的內容包括:積極是對前期集中於心理問題研究的積極心理的反動,倡導要利用積極的態度解決心理問題,積極的方式給予適當的解釋,獲得更積極的觀點。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意識在主觀上對生活積極興趣的研究。對過去生活幸福,美好的體驗;對現在生活愉快的感覺;對未來生活有更好的憧憬和期待。第二方面,個人的積極心理研究。樂觀的`心理,具有闖天下的勇氣以及善良的心理等。第三方面,羣體層面上的積極組織的系統研究。為創造一個更良好的社會環境發揮個人的積極力量,如責任感。

二、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來,各大高校都開始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一些高校有專門的心理教育組織,這些組織的設立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的心理教育還存在着一些誤區,他們認為沒有心理問題就代表健康,但是心理教育的真正目標是:保持積極健康的良好心態。顯然,沒有心理問題與積極健康的良好心態是不對等的。然而,積極心理學在研究人們的積極心態,研究人們的善良品質和道德發揮了它特殊的優點。將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大潛力。

(一)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思維是積極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項目,同時也是大學生素質擴展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創新心理素質培養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創新意識,即大學生要擁有不斷地進行探索發現更深刻道理的慾望,要善於思考,能夠發現不一樣的東西;創新思維,要有一定的自我觀點,不一味地追求書上的,善於突破自我;創新知識,在某一些問題上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為自己的觀點做支撐;創新能力,即有一定的創新學習能力,較強的動手能力;創新人格,在精神方面,有比別人更大的勇氣,更好的自我調解方式,應對不同的困境,能夠克服不退縮。

(二)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積極心理暗示與大學生思想教育。暗示就是指通過含蓄委婉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改變和教育,使人們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使他們的思想能夠與心理教育暗示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能夠一味採取灌輸的方法,要進行一定的情感交流。與被教育者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關係,能夠減少被教育者的牴觸心理,對於促進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工作包括通過語言暗示、環境暗示、行為暗示等等,大學生的積極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關係。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不再持續強調自己失敗的經驗,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每一次挑戰。

(三)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積極道德人格的建設

積極道德人格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追求一定的道德所表現出的善良的一面。在現代大學生的積極道德人格建設中,要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追求社會主義道德規範下的各種善行。要增強道德知識理論教育的實效性,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通過道德人格的建設,促成大學生形成正直積極的人生觀。利用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自身所具有的愛的情感,善良與正直,促進大學生積極心理的養成。

大學生作為現代知識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問題在近些年來逐漸凸顯出來,各大高校開始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通過挖掘人們積極的心態,使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能夠採取更加積極的心態,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個樂觀、陽光的心理,對未來也將更加充滿期待。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4

“王先生的性格很複雜,而且很可以説很矛盾:他的頭腦很冷靜,脾氣很和平,情感濃厚,這是從他的著述、談話和文學作品看出來的。只因有此三種矛盾的性格合併在一起,所以結果可以至於自殺。他對於社會因為有冷靜的頭腦所以能看得很清楚;有和平的脾氣所以不能取激烈的反抗;有濃厚的情感所以常常發生莫名的悲憤。積日既久,所以只有自殺之一途。我們若以中國古代道德觀念去觀察,王先生的自殺是有意義的,和一般無聊的行為不同。”

這是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先生自殺沉昆明湖後,梁啟超先生在其墓前的悼詞。不難看出樑先生在分析王國維先生自殺的原因時運用了歷史心理學這種方法。

梁啟超先生早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提出了有關心理學理論與歷史研究極為獨到的觀點,“歷史為人類心力所造成,而人類心力之動乃極自由而不可方物,心力既非物理的或數理的因果律所能完全支配,則其產生之歷史自亦與之統一性質”再如“夫史蹟為人類所造,吾儕誠不能於人外求史。然所謂‘歷史的人格者’,別有其意義與其條件。史家之職,惟在認取此‘人格者’與其周遭情狀之相互相互因果關係而加以説明。若夫一個個過去之古人,其位置不過與一幅之畫,一座之建築物相等。”

歷史心理學,也稱心理史學。關於歷史心理學的定義,有人認為是一門新學科,也有人認為是史學流派或分支學科,也有人認為是一種史學研究方法,總之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不過這門新興的跨學科合作領域引起了學者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歷史心理學在中國大陸地區並未有長足的發展。

一、心理史學發展緩慢的原因

(一)傳統的治史風格

要想很好的運用歷史心理學,必須懂中國古代治史的風格,這是相當重要的。鄭樵在《通志》總序中的一段話道出中國古代傳統的治史風格實質“史冊以詳文該事,善惡已章,無待美刺。讀蕭曹之行事,豈不知其忠良?見莽卓之所為,豈不知其凶逆?……而當職之人,不知留意於,徒相尚於言語。正猶當家之婦不事饔飧,專鼓脣舌。”史官們始終秉持成者王敗者寇,揚善抑惡的方針,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

心理學的研究必須要建立在大量材料的分析之上,中國古代的正史中大多描寫和歌頌帝王將相的豐功偉業。並且當中某些史料則又因為避諱而沒有從實描述,多少帝王將相生平的描寫開頭都是“天賦異稟”的神話色彩,讓研究者很難從史料中分析其成長經歷對日後行為的影響,從而阻礙了對某些歷史現象因果的分析。此外,若想研究中國古代普通民眾或組織的羣體心理、社會心理,其材料就更為缺乏。

還有,中國古人治史其目的是為了借古喻今,這就加重了史料的主觀色彩,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説“吾儕今日所渴求者,在得一近於客觀性質的歷史。我國人無論治何種學問,皆含有主觀作用――攙以他項目地,而絕不願為純客觀的研究。例如文學,歐人自希臘以來,即有‘為文學而治文學’之觀念。我國不然,必曰因文見道。道其目的,而文則其手段也。結果則不誠無物,道與文兩敗俱傷。惟史亦然:從不肯為歷史而治歷史,而必侈懸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經世”等,一切史蹟,則以供吾目的之芻狗而已。”[2]這就對我們蒐集、把握和運用資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運用歷史心理學時,當事人的日記、書信、自傳是首選材料,但正如劉子健所説:“國史人物,很少有可靠的私生活資料。幼年感受,家庭關係,夫婦感情,都認為不登大雅之堂。”並且,古人治史“本意並不在述史,不過借古人以寄其理想,故書中所記,乃著者理想人物之言行論行事,並非歷史上人物之言論行事。”[2]古人的這種治史的風格給歷史心理學的運用造成很大的困難。

(二)今人不良的治學風格

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強材料以就我,或者是為了支持自己的觀點而片面截取某段材料。如梁啟超早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談到有的人“對於一件事的説明,到了材料不夠時,不得不用推想。偶然得到片辭孤證,便很是高興,勉強湊合起來作為事實”。還有“自己有一種思想,或引古人以為重,或引過去事實以為。”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治史風格和今天一些學者不嚴謹的治學都給歷史心理學的運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儘管心理史學走過了百年曆程,但真正有價值的成果少之又少。

二、運用歷史心理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善用發展的觀點

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一如人之心理亦是不斷變化的,“社會倘永為一種勢力――一種心理之所支配,則將成為靜的、僵的,而無復歷史之可言”[2]我們在運用心理學理論研究歷史問題時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認識到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羣體的所作所為絕不是某一心理所支配的,它一定是存在變化的。在運用歷史心理學史分析一個人的行為時,要能夠發展的看到,隨着周邊環境的不同,其心理是變化的,其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同的。錢穆先生在《歷史研究法》也提到善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的必要性:“諸位研究歷史,首當注意變。其實歷史本身就是一個變,治史所以明變。”“正如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他也會有病時。一個身體孱弱的,也會有康強時。所以衡量一人之體況,該看其前後進程。”

舉一個例子説明,西漢初黃老之學成為顯學,被確立為國家政治活動的指導思想,在國家內外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到漢武帝時,隨着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意識領域內“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成了漢代統治集團制定大政方針的理論依據,取代了黃老無為思想發揮着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歷史事件。這就是隨着社會羣體心理的發展造成的歷史結果。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意識的發展,西漢統治集團這一社會羣體的心理是發生變化的`,為維護自己的統治採用適合自己統治需要的思想。這就不難解釋儒家思想取代黃老思想成為統治者內外政策制定的依據。 再如,大家都知道隋煬帝楊廣,其陰險狡詐、殘酷暴孽、城府極深,但其這一性格在韜光養晦時和大權在握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周邊環境不同。所以在運用歷史心理學必須的注意到發展的看待問題。

(二)注重羣體心理

目前歷史心理學的運用還是偏向於個人心理。我們應該在注重分析個人心理的同時,看到羣體心理對歷史事件的重要性。

樑先生對此明確指出:“人格是個共同的,不是孤另的。想自己的人格向上,唯一的方法,是要社會的人格向上。然而社會的人格,本是各個自己化合而成。想社會的人格向上,唯一的方法,又是要自己的人格向上。”教化壞,氣與俗則壞,如西漢國風壞,則出現“王莽盜國,獻符命者遍天下”的不良社會風氣;教化好,氣與俗則好,如東漢“光武起而矯之,尊經術,禮獨行,,東漢風俗之美,冠絕仿古”

樑先生《中國道德之大原》一文中提及:“國民既有一種特異之國性,以界他國而自立於大地”。同年,他專作《國性篇》,再一次説:“國於天地,必有與立。國之所以與立者何,吾無以名之,名之曰國性。國之有性,如人之有性然。”樑先生所説的“國性”就是羣體或社會心理。樑先生談朝鮮滅亡的原因,認為是因為其國民沒有堅強的鬥志和毅力,“朝鮮人易怒好生事,一受侮則攘臂而起,然其怒不崇朝而息”。一息則“若已僵之蛇,撥之不動也。”我們在運用心理學原理研究個人心理時一定要注意到當時“國性”。

“所謂‘首出人格者’表面上雖若一切史蹟純為彼一人或數人活動之結果,然不能謂無多數人的意識在其背後。”如,漢楚爭霸,劉邦項羽誰得天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秦帝國滅國後,長期的戰爭中人民深受苦難,急需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來恢復生產,需要一位明白他們需求的英雄一統中原。劉邦出身底層以及不懼失敗的性格正好符合了這種社會心理的需求,相反,項羽出身貴族家庭,從小接受着傳統正規的教育學習,其思想與一般百姓有着本質的不同,他一心只想建功立業,名垂歷史,然項羽的生存環境與成長經歷決定了他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然。相比之下,劉邦更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最終戰勝了項羽。我們可以假設如果沒有人民的支持,沒有社會發展的需求,劉邦或許就是失敗者。歷史現象中有許多內在的、潛在的心理因素有待挖掘,不同時期的社會階層組成也有不同,研究者須將各種層次的心理因素都納入考慮範圍中。

這樣的例子很多,樑先生談顧炎武忠貞不二之根源:顧炎武被公認為清學開山之祖,專以《論語》中“行己有恥,博學於文”修養自己。清軍入關後,他不做清官,為明代忠貞不二之遺老,原因得益於其母之教誨。“他的父親早死,母親未婚守節,十七歲到顧家,過繼他做養子,慢慢地撫育成人。滿州入關,義不事二姓,絕食二十七日而死。……顧母死時,囑咐亭林,不得在清朝作官。

他平時所受教育很深,臨終又有這樣大的刺激,所以他一身行為,完全受顧母的支配。”正如偉大教育家福祿倍爾説:“國民的命運,與其説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説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不難看出,母親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了孩子們的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但是,我們除了看到這些偉大母親的人格魅力對她們孩子的影響,還應該考慮到傳統觀念和社會羣體心理也是對於個人行為影響的重要因素。他們本身生活於封建社會中,自幼接受禮教或儒家傳統思想這一社會心理的作用。

三、發展前景

心理因素在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解讀中是不容忽視的,歷史心理學依然是歷史研究中一塊神祕的、重要的領域。也正因如此,擁有獨特史學研究視角和方法的心理史學在未來具有極大發展潛力。正如有學者所説的:“後現代主義對理性的懷疑自然對人類行為的解釋有不同觀點。就此而言,宣稱能解釋人類理性行為的心理分析理論就有了相當可以發揮的空間。……不論個人或羣體,其許多行為要藉助心理分析工具才能有較滿意的解釋,因此在未來,心理史學要比從前更有前景。”英國學者傑弗裏?巴勒克拉夫對歷史心理學地位的評價也證明這一點,“它不是歷史學的替代物,而是歷史解釋中的一個有意義的內在組成部分。對歷史上的每一個決策和事件所作的合理分析都留下了一部分剩餘的問題未加以解釋。只要心理學能夠幫助歷史學家弄清這些剩餘的問題,歷史學家就不會拒絕它的幫助。只要對心理學加以謹慎的應用,便沒有任何理由不應當藉助於心理學來擴大歷史理解的範圍。”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5

一、人性中潛在的積極因素

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大部分時間是處於學校這個環境下,而學校屬於積極團體,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這有利於培育和發展他們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向上的品質。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許多人認為,家長的天職是從小重視孩子的成長,培育孩子的優良品格,因而這也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積極因素。再者,現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二、當代大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問題不能正常學習和生活而休學或退學的學生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於在心理方面產生了缺陷而造成的。此外,大學生心理問題有着明顯的階段性。大學一年級學生集中表現為對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如在和新同學的交往中可能出現摩擦,自己很難學會料理起居生活等;二年級學生出現的問題有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困擾,對生活的憧憬等;三年級學生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人際交往、情感問題和學習時間分配等;四年級學生則以擇業問題為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等。

(一)自我調節能力弱帶來的弊病

許多大學生都存在着以下的問題。第一,情緒障礙。在高中階段,許多大學生都是抱着一種考取名牌大學的心態學習,他們努力奮進,有人生目標。而在大學階段,很多人認為已經到達了寧靜的港灣,是時候休息和調整了,於是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第二,社會性退縮。隨着社交網絡的不斷髮展,很多大學生寧願宅在宿舍,跟同學不停聊QQ、微信,也不願意加入學生會、學生社團,逃避現實。這樣就使得大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在退縮和孤獨中減退。

(二)孤獨型與焦慮型的人格缺陷

孤獨型人格源於對被拒絕的恐懼。迴避親密關係,甚至否認自己需要別人的關懷,導致性格冷漠,對生活缺乏熱情。這樣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得比較孤傲和顯得不合羣,很難和別人深交,並且在有人希望走進他的內心的時候,表現出迴避性的特點。大學生心理焦慮是指受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或意外事件的打擊所產生的情緒上的波動和生理上的變化,持續時間過長,會使人產生情緒上的焦慮、緊張、痛苦和憤懣,甚至會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逐漸鬱積為焦慮綜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三)社會競爭下的就業焦慮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面對新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缺乏應變能力和心理上的應對能力。很多人都幻想只要能拿到畢業證,就相當於進了保險箱,自然有公司來“取貨”,這樣的思想在現代大學生中大量存在。因此,當一些大學生遭遇就業挫折時,心裏產生強烈的落差感,有的大學生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還有學生因此而終止生命。

三、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是從研究人自身的積極因素入手,通過不斷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而獲得美好的生活,這為我們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一)改善周圍環境

積極心理學認為,主觀幸福感是指對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這種幸福感的關鍵是個人的價值觀和目標如何在外部世界與生活質量之間進行協調,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決定人們的幸福感。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理解,對於他們過去所經歷的事情和所處的生長環境,以及他們在認知上遇到的困難,有目的地進行分析並且開展疏導工作。這就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優秀品質。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中,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即找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潛能,並讓學生看到這些力量和潛能,以此來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揮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而不是過多地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

(二)嘗試體驗式教學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樂趣,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汲取。在體驗及鍛鍊中,有利於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增強其認識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是受教育者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能使受教育者明確是非標準,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進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提高思想覺悟,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展多種多樣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如組織受教育者學習社會生活中的名人事例,汲取他們身上的`正能量,這樣的事例要貼近學生,讓他們可以進行換位思考。

(三)優化整合社會力量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高校不能只是孤軍奮戰,應積極發揮社會力量。因為人的社會化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及其行為不是單獨的客觀因素作用,而是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邏輯結果。在社會力量的組織形式中,包含了輿論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這其中要求我們在社會的主流思想中,應該提供正面的宣傳材料,起到樹立理想、陶冶情操、激發創造精神、形成良好風氣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主要是通過親子之情的感化、家庭生活的薰陶起作用,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做好預防工作。積極心理學的教育要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工作的全過程,通過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寓教於無形等方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方式上,要通過隱形教育來達到教育目的,這表現出非強制性、愉悦性、隱蔽性、無意識性的特點,它不是像政治理論教育那樣直接有形,反而是追求一種潛在的效果,並不是生硬灌輸,這樣更容易激勵人的潛能,提高人的自信心,使精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實踐活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認真研究積極心理學的效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6

積極心理學是對傳統心理學的補充,該學派注重人的積極情緒和潛能優勢的開發。這與以生為本、注重學生髮展、促進學生幸福的現代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一直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側重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心理危機干預方面,注重積極心理品質的提升和培養的方面較少。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試圖構建發展性積極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一、積極心理學理論簡述

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於世紀之初,先驅馬丁?塞利格曼指出,積極心理學是揭示人類優勢和促進個體其積極機能的應用科學。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並致力於科學地探索如何締造個體的幸福生活與和諧美好的社會。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情緒狀態與過程、積極認知狀態與過程和積極行為。

培養積極情緒是積極心理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積極情緒的培養對個體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積極情緒可以增加個體的心理資源。心理資源又稱心理能量,它主要用來支撐一個人產生或進行名種有意識的心理活動以及外在行為。積極情緒首先可以讓我們感覺良好,讓人感覺到輕鬆愉快。二是其可以擴建認知領域的功能,擴展注意思維的多樣性,可以改變思維的內容,將壞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還可改變思維的廣度或邊界,拓寬我們的視野。三是可以改善人們對挫折及失敗的認知,提高抵抗壓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從消極狀態中的復原力。四是可以讓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給個體帶來最好的狀態。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積極的教學目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和社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調整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但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離了總體目標,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調整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上,以預防和干預心理問題為中心,這也造成了學生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誤解和牴觸,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發現和解決心理問題的,不願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活動。

積極心理學角度使教學目標更全面,更人文。它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的價值取向。積極心理學將目標迴歸,不止重視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干預,還重視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激發學生的積極心理潛能,積極意志品質,積極情感體驗等。

正因為目標歸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學健康教育者的視角要發生變化。教育者要建立積極的人性觀和價值觀,關注學生的積極面,幫助學生開放積極心理潛能。側重於發展性和促進性,幫助學生找尋優勢,合理運用優勢,提高自我價值。引導學生關愛自我、關心他人,發展積極情感,投入社會生活,提高主觀幸福感。

(二)積極的教育內容

積極心理學的教育內容一般分為兩大方面。

一是培養大學生的積極體驗。積極體驗是積極心理學中的微觀層次,但卻是夯實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讓學生對過去的經歷進行積極建構,獲得生活滿意度。提高學生對現在所從事學習或者工作的投入度,使其產生更多的興趣、滿足、愉快等積極情緒。還要注意對學生希望品質的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應對挫折,鍛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使學生對未來和理想充滿希望。

二是塑造大學生的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視野中主要通過對人格的分析來喚起人們的積極力量,從而幫助個體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積極人格的塑造是積極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學生能夠客觀評價自我、接納自我,正確面對現實,積極應對挫折。可通過激發和強化個體的各種現實能力或潛在能力來培養積極人格特質。自尊教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途徑。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體系

(一)構建積極的心理評估體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即是通過測評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篩查出有問題傾向的學生進行訪談干預追蹤,並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不難看出,這種評估角度為問題導向,以鑑別心理問題和障礙為主,僅注重心理問題的預防干預,忽略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發現與培養。因此,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應樹立積極的心理評估理念,加入積極心理品質的測評,加入正面指標,瞭解學生積極心理反應,如積極體驗、積極情緒、積極認知、積極的人際關係、創造性思維品質、主觀幸福感等,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點和潛能,令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二)完善積極心理學理念的課程建設

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應注入積極心理學理念和內容。以發展和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機能為根本,激發學生內在積極潛能,幫助學生構建和諧心態和樂觀的人生態度。課程設計上,可借鑑國外成功案例。國外積極心理學課程着重於引導學生髮現並運用自身的性格優勢,提高學生的幸福體驗,如著名的'哈佛大學心理公開課――《幸福課》。課程構成上,包括理解並解釋幸福和主觀幸福感、如何增進主觀幸福感,如何培養樂觀心態,如何利用積極環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等。課程內容選擇上,要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選擇與大學生關係密切的案例、熱點,以積極心理學角度解析,避免過度關注消極問題與案例。

(三)開展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形式豐富、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方面,以學生心理社團為依託,開展多樣的心理活動,比如探討時下熱點和大學生關注問題的心理沙龍、展示青春風采的心理微電影大賽、5?25心理文化節等。或者以積極心理品質,如感恩、希望、創造力、生命力、專注等主題開展心理活動。再者,定期展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傳授積極心理學理論和積極心理學品質培養方法。組織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團體心理輔導,增強學生積極心理體驗,讓學生儘快適應新生活新挑戰,學會人際交往技巧,培養積極的情緒體驗,正確應對壓力與挫折等。此外,構建積極的校園心理氛圍也十分重要,可以通過組織心理知識競賽、做好心理保健知識宣傳,利用好線上陣地進行宣傳,使積極心理學滲透入校園文化環境中。最後,聯動家庭共同為學生提供積極的心理氛圍。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讓其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狀況,並有效引導家長開展心理健康輔導,通過積極和正向觀念引導孩子正確的生活態度。

(四)積極心理學導向的心理諮詢

傳統心理諮詢注重心理問題的消除和修復,諮詢師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問題”,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諮詢勢必會對學生產生消極暗示,並不利於學生的發掘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而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治療不是修復受損部分,而是培育人?積極的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發展來訪者的各種能力上。該理論秉承積極的人性觀,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積極心理品質,都有巨大的心理潛能。心理諮詢應調動這些積極潛能,發展積極品質。

積極心理學導向的心理諮詢,可通過一系列的干預訓練策略來增進個體的積極情感,識別併發揮個體的品格優勢。首先應建立積極的諮訪關係,諮詢師真誠地對待來訪者,充分共情,對學生無條件積極關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諮詢,應將學生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發揮學生正向的或積極的潛能,如幸福感、自主、樂觀、智慧、創造力等。在諮詢過程中,運用直覺與想象,運用故事作為諮詢師與學生的媒介,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消極因素得到抑制,積極力量得到培育與增長。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7

班級是不僅是高校管理功能實現的基本單元,更是黨和國家的人才培養的重要組織載體。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特點,使高校班級建設呈現出新的問題。幸福心理學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為高校班級建設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在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特點及新時期大學班級建設面臨的挑戰

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內外多元的思想觀念對在校大學生產生了巨大影響,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高校學生思想狀況呈現出以下新特點:1、“90後”大學生思維活躍,思維方式開闊,易於接受新鮮事物;2、自我中心現象普遍,與他人的直接交流減少,人際關係網絡化;3、價值取向多元化,受“拜金”、“享樂”等意識流派的影響,出現實用主義、利己主義思想泛化的趨勢;4、大部分學生獨立自主,極少數學生存在盲目自信和心理脆弱的現象;5、主流崇尚責任,勇於承擔並敢於接受挑戰,極個別缺乏承擔力。

班級作為組織管理的基本單元,直接面向學生個體,是學生與高校溝通的橋樑。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多元化的今天,學生既要依靠學校來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又要接受學校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實現個體發展目標,滿足個體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又兼顧國家、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班級是重要的依託,是實現雙贏有效載體。

當前,高校學生思想上的新特點,使新時期高校班級建設面臨着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班級教育功能削弱,學生之間關係鬆散,時間、空間上不易集中,班級集體和基層黨團組織作用減弱;2、班級學生管理功能減弱,班級的主導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3、學生對班級組織角色定位不明確,學生班級觀念日漸淡薄,班級組織形式面臨認同危機;4、網絡化教學與管理使班級管理日益複雜,網絡衝擊傳統的集中教學模式,學生更為關注自我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生幸福心理學的教育意義

當代大學生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優越的教育資源,但是在校大學生中心理不健康、亞健康羣體的比重越來越高。有一部分大學生沒有奮鬥目標、得過且過,或者錯把“金錢”、“物質”當作幸福目標來追求。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呈逐年上升趨勢,更有甚者出現抑鬱、焦慮、自殺、精神紊亂等問題。

幸福心理學人性、人類生活和社會的積極面,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著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只關注學生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和知識能力的欠缺。而這種關注是帶有消極性質的,對學生內在的積極性面和心理髮展可能有所忽視。將幸福心理學融合與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快樂成長為目標,發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增加學生的幸福體驗,提升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最終使學生成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使他們成為真正健康、積極向上的羣體。

三、幸福心理學對高校班級建設的啟示

(一)班委幹部選拔和培養方面

幸福的班級首先應該有一個責任感強、熱心細緻的班委幹部羣體。班委會是班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領導核心,是帶領全班同學朝着共同目標奮鬥的組織保障。班委幹部的思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辦事能力關係到班委會的職責履行能力,班委幹部的服務意識、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關係到和諧、美好班級氛圍的習慣成。這就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在班委選拔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選拔出素質過硬的班委幹部;注重對班委幹部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個人素質和辦事水平;建立有效的班委考核制度,加強班委幹部隊伍建設。

(二)學生自主管理方面

幸福不僅是一種主觀感受,更是一種能力,因此,通過自我加強和有意識的鍛鍊,人對幸福的感受性可以獲得提高。增強班級成員的幸福感,需要使班級的每一份子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在班級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班委幹部需要充分尊重班級成員,善於傾聽和接納同學們的建議,與同學保持良好溝通。從而激發班級成員的內在驅動力,提升班級凝聚力,營造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為同學們營造幸福的生活環境。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集體慶生、幸福教育課等形式,使班級成員體會到身邊的小幸福。

(三)德育方面

“一個人只有當自己改造自然、社會、自身,改造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各種能力得以發揮時,才會有一種真正的自我價值實現感。幸福不是某種既定的存在,而是現實的創造活動。”因此,大學生幸福感提升需要與實踐相聯繫,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志願者活動等,增加學生為人民服務、尊重他人的良好意識;增加學生關懷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體驗;增加學生熱愛生活、回報社會的情感體會。抓住現代大學生思維活躍、靈活聰穎、個性鮮明的特點,在實踐中注重培育他們優秀的道德品質。以鼓勵和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發掘學生身上存在的積極面、閃光點,充分發揮其特長,讓學生自主融入班級、服務班級。

(四)網絡資源利用方面

網絡技術推動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式。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可能使人的關係變得疏遠和淡漠。如何利用網絡的功能,拉近班級成員之間的距離,探索班級建設的新方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構建新的平台,如微信羣、QQ羣、微博等提高信息通知的實效,傳遞社會正能量,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增進學生間、師生間的感情。

(五)校園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環境分為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硬件環境是指大學校園的外在環境,即美麗校園;軟件環境是指以校園文化為主的校園人文氛圍。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要讓高內涵、高品質的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大學文化生活的主流。優質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能確立一種催人向上的奮發精神,還能培養學生對班級、學校的依戀感、歸宿感,從而起到凝聚班級同學的作用。因此應該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校團委、校級學生組織的帶頭示範作用,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學生的積極體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8

一、民辦高校學生心理的特點

1.迫切渴望獨立與缺乏獨立能力的矛盾

自從開始了大學生活之後,民辦高校學生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獲得了獨立和自由。但客觀事實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並沒有辦法獨自處理好各類複雜的問題。此時,他們迫切渴望朋友、親人、老師能夠提供建議和幫助。除了隨時可能面臨的突發事件無法使民辦高校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之外,還有在經濟上,大學生依舊依賴自己的家庭,尤其體現在身為獨生子女的民辦高校學生身上。他們認為,步入大學等於擺脱父母的管教和束縛,不再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左右,儼然是一個完全自由和獨立的個體。但是經濟不獨立,就沒有辦法真正擺脱家長的支持。從而在追求獨立的心理上和無法獨立的經濟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以推斷,發生在大學生羣體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成人感”與“孩子氣”之間的衝突。本身年紀已定性為成人的青年學生,卻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且缺乏成年人該有的成熟和穩健。導致高校大學生產生矛盾和牴觸心理,既想快速成長,又想躲在“温室”裏逃避風雨的洗禮。

2.學業、情感、資金、時間的失衡

高中階段的學習方式基本都是老師指導,家長配合管理,學生服從安排;情感上提倡和諧友愛但不過於親密;學生對於金錢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考慮財物的分配和管理;他們大多數時間被規劃到聽課和學習當中。然而,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原本維持了多年的規律性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被打亂,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重新調整和適應。大學課堂很少再有填鴨式或應試型的教育,而是將自主學習的理念融入到每個課程當中,學生感到忽然被“鬆綁”,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大學對待男女生的私人情感採取“宜疏不宜堵”和“既不提倡也不反對”的態度,可以變相看待成默許。除此之外,學生與室友、同學、舊日好友的情感維繫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他們自然會面對很多感情的困擾。一旦資金問題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不僅在“學業、情感、資金、時間”四個方面與高中階段有巨大的差異。“民辦高校”頭銜使得學生難免產生自卑心理。一般來説,大部分進入“民辦高校”的學生可能大學聯考失利或是學習基礎差,這兩個因素會給學生造成深深的自責和自卑。父母過高的教育期許也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1.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精度不夠

首先,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模式呆板,大班授課,機械地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缺乏針對與學生心理特點的分析和教育,忽視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使得學生常常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誤以為兩個課程是共通的。其次,課程的理論來源於外國研究成果,連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也是直接從國外引用過來。面臨的問題是,國外的量化數據並不一定完全適應中國大學生,導致心理評估出現誤差和侷限。最後,課程的教學安排是針對全校所有的學生,難以對個別學生、個別羣體進行獨立的教育和輔導,加之學生本身對心理問題的恐懼和迴避心態,導致課程的精細度受到影響。

2.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水平尚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因而對於心理輔導教師的要求會比較嚴格。比如:心理輔導教師的知識結構、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水平以及工作經驗等等。李小魯(20xx)研究指出牛津大學心理諮詢中心20xx年時“有11個專職人員,全部獲得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並大部分有相當於教授的高級服務督察職稱。”這種現象對於國內的公立高校都很難企及,更別説民辦高校。一般高校教師在取得相應的高校教師資格證書之後,就可以持證授課。但是對於心理輔導教師來説要求可能更加嚴苛。不能僅僅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還需要具備心理學相關專業學歷、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並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這些對於民辦高校老師來説還尚待提高。

3.基礎設施不完善,尚無獨立的部門

江立成、魏婷(20xx)認為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未能普及,缺乏科學化量表以及測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諮詢所必需的技術設備。這類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導致測量或諮詢工作受到阻礙。大多數民辦高校的心理諮詢室隸屬於學生處,並沒有完全獨立而成為一個成熟的機構或部門。這樣的機構安排會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動性,難以發揮主體性功能。

4.活動開展無評估機制,學生參與度不夠

民辦高校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利用測試、廣播、板報、講座等載體和方法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但是,學校很少對此類活動的效果做評估,缺乏長效的評估機制。不僅如此,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學校牽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除了強制參加的心理健康測試和講座之外,一般活動會由團委或者學生社團承辦,大部分學生就很難再主動接觸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

三、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1.深化課程改革,科學調整課程內容

姚本先、陸璐(20xx)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學習心理、個性心理、人際交往心理、戀愛與性心理、擇業心理,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又融入了網絡心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方面的內容”。因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現有的課本上,而是要與時俱進,積極與時代接軌,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發根據實用性和針對性的課程。課程內容最重要的是具備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夠停留在對個案、特例的分析,減少理論上的説教。適度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心理疾病,學會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解壓的方法。

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要特別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尤其在專業技能、心理素質和道德素養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首先,政府要為學校提供相應的便利,比如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訓,逐步建立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資格認定體系。其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他們是工作在一線的,親密接觸學生的人員,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能夠給學生帶來正面地、積極的影響,能夠樹立起陽光向上的榜樣和楷模。最後,王普霞(20xx)認為“優秀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對學生的深切熱愛、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開拓進取與不斷創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對各種教育難題所表現出來的果斷與智慧等等”,這些個性特徵和人格魅力都可能成為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3.個體輔導與團隊輔導相結合的原則

個體心理輔導具有針對性強、隱私性、效率高、效果好等特點,為了讓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更多的成果,很多人建議把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偏向更具有針對性的個人心理輔導上來。但是,個體輔導面臨的難度在於,是否需要個體輔導的絕對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很多學生難以對一個陌生的心理輔導老師敞開心扉。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困境會產生恐懼和逃避,老師很難通過表象觀察去發覺學生隱型的心理問題。張亞、徐光興(20xx)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自我接納與否關係到他們未來能否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團體催眠輔導能夠提高大學生自我接納的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見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互動,促使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發現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人相處的方式,提升適應能力,激發個人更大的潛能。所以,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都不能偏頗。

四、結語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之後,同樣肩負着守護自己的“小家”和建設社會主義“大家”的重任,他們的心理健康關乎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民辦高校對於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視,但也需要突破重重困境和挑戰。因而,不僅僅民辦高校的任務艱鉅,對於學生自己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個教育界甚至全社會應該給與民辦高校更大的包容,運用集體的力量去營造更好氛圍,凝聚成行之有效的合力,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9

就性別這一社會因素而言,現有的研究所給予女大學生的關注遠遠不夠。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這15年中,西方大學校園壓力無明顯變化,研究者認為這種穩定性在於這歸因於在過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體制沒明顯變化[1]。這説明時代背景與大學生的壓力感息息相關。然而近20年來,中國的時代背景與人們對女性的定位卻發生了一定改變。現實生活競爭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學,她們生面臨着更為複雜的機遇和環境,一方面她們受傳統文化所營造的環境氛圍的束縛,在與現代意識間的矛盾中加劇了內心的衝突;另一方面,在面對文化的動盪,社會的變革及價值觀的變化時,女大學生為躋身於生存空間的競爭和拼搏,又必須理性的進行思考,掙脱各種羈絆。同時,她們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們內心的各種矛盾、衝突和失衡顯得複雜,強烈和隱蔽[1]。女大學生表現在能力、性格、需要、動機、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與男性的根本差異説明,她們在認知的內部傾向性和獨立的心理特徵上有着固有特徵[2]。故此,探討和分析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基本特徵,實有必要。

作為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利用心理學目前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積極心理學在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3]。它一改傳統病理性的心理學在研究方向上的側重點,主要研究個人的積極情緒、研究積極特質(其中最主要的是優勢和美德)以及研究積極組織系統[4],進而為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正因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謀而合,因而在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方向上,國內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經開始探討將積極心理學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並對傳統病理性的心理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分析,確定了開展校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前景[5]。

1忽視認知因素的影響

在現有的關於大學生壓力基本特徵的研究領域裏,前人的研究成果頗豐,如車文博等人發現,大學生羣體的心理壓力感的主要來源為學校環境壓力、學業壓力、情緒壓力擇業壓力和人際壓力[6],張林等人對全國13所代表性高校20xx名大學生的大一學生進行測查的研究結果發現,大一學生的防禦方式和調整情緒的心理調節機制是外部求助和壓抑、幻想,大二、三學生以總結經驗和自我防禦方式主,大四學生的應對方式則更多采用心理調節機制;城市學生在家庭、擇業和學校環境方面的壓力感顯著低於來自鄉村的學生;非獨生子女在家庭、擇業、學校環境和學業壓力感方面顯著高於獨生子女[7]。李虹與梅錦榮對北京1295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學習煩擾、個人煩擾和生活消極事件構成大學校園的主要煩惱,以日常煩擾所產生的壓力為主要壓力是大學校園煩擾的主要特點,而突發性消極事件並非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8],等等。現有的有關大學生壓力基本特點的研究重在調查壓力的來源與發展趨勢,並對造成壓力感的社會因素(如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等)進行了分析,但該類研究卻忽略了大學生自身的認知因素,並未顧及個體對壓力的評估態度對壓力感的影響。就現有研究結果來看,研究者將壓力情景下的認知因素主要歸為個人的認知評價和認知傾向兩個方面。

從Lazarus的認知-評價理論來看,認知評價在人們的壓力調節上其實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們在情緒活動中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係,可以降低壓力感,並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達到更好的適應。已有相關研究[9]證明了這一點,壓力作為一種外在刺激,並不直接決定負性情緒的產生。大學生的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隨着嚴厲的增大呈現增多的一般趨勢,但並非較高壓力必然伴隨着較多的負性情緒體驗,二者的關係與認知評價的內在調節作用有關。負性情緒體驗隨個體降低對外界壓力事件威脅性的評估而減少;如果個體判斷外界壓力事件的威脅性有偏差,則負性情緒體驗可能會增加。

認知傾向則在情緒反應與壓力情境之間發揮着重要的調節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顯著差異存在於認知傾向不同的個體在負性情緒體驗上。樂觀認知傾向的個體則相對較少,悲觀認知傾向的個體負性情緒體驗較多。對於女性大學生而言,個人的認知傾向對調節壓力感的影響,則較男性更為突出。這是因為女大學生的年齡處於17~25之間,正處於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或同一性危機的矛盾期,由於對事物認知不穩定,缺乏完整把握,進而造成她們的思維方式容易輕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壓力和挫折感,進而造成情緒、自信心、壓力與挫折應對方面的問題[10]。在性別的差異上,認知傾向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女生相對樂觀的認知傾向具有一定的保護性作用,男性中相對悲觀的認知傾向導致了相對較多的負性情緒體驗,認知傾向的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較低的壓力水平下。

關於認知因素是否包含於壓力基本特徵之中的問題中,學界存在一些爭論。一部分學者通過實驗發現:一般結果期待傾,也即一般認知評價傾向(個體對於與自己有關的時間發展趨勢及後果的信念和評價傾向,主要包括樂觀和悲觀兩類)與控制點、歸因等人格特徵具有概念上的聯繫,它們在內容、指向方面存在明顯不同但與個體與環境互動中的效能有關,實證研究往往會發現它們具有雖然顯著但卻較低的相關,可見認知評價對人們壓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聯繫[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卻表明,負性情緒體驗在較高壓力情境下,持有樂觀認知傾向的個體不比持有悲觀認知傾向的個體在較低壓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傾向於略少,這表明認知評價傾向在負性情緒產生中發揮着相當重要作用[12]。對於這類狀況,可以嘗試以積極心理學視角來重新審視大學生壓力基本特點研究。因為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核心就建立在個體積極認知對其自身心理過程有着決定性影響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設形式將認知因素考慮在壓力基本特點當中,並嘗試以自設問卷的形式來驗證二者是否存在相關。如能證明某一認知因素對壓力感具有顯著高的影響效果,則説明個體認知因素亦屬大學生心理壓力基本特點範疇。

2缺乏專適用於主流大學生的心理量表

儘管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論基礎之上通過嚴謹的實驗而得出的結論,但是它們都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在測量個體壓力感或與之相關的負性情緒、行為時,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為《症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鬱自評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調查問卷》(LES),這些量表的編制大部分不是專門針對青年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13],且這些量表多用於檢測被測者是否存在心理問題,而對於那些心理健康處於正常水平的被試來説,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懷疑。

首先,在研究壓力的領域,國內目前尚無已經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國當代大學生羣體特色的測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學生研究領域中,依據性別分類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專家,例如:Vaillant等在經過比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後特別強調,在工具的適用性上,重視人口統計學變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評價工具應該針對不同對象羣體的特徵來開發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是設計並推行一套具有我國文化特色、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選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對象,且能有效評估他們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實證效度的探索尚顯不足。目前國內所使用的評價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對其實證效度的探索。不能單純使用SCL-90來判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儘管在正常人羣中的施測結果表明它的信度較高,但實證效度很低。原因就在於SCL-90完全忽視個人的美德、品質對於壓力來源、壓力發展趨勢等基本特徵的影響。在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上,國內外研究者都指出,應該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綜合評價心理健康的不同層次,還應注意有效地區分和結合適應與發展、狀態與特質,在使用心理健康評價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傳統心理學的測量指標[16]。

最後,現有有關大學生適應的研究往往是圍繞對大學新生適應的問題而展開的,而大學適應並非只在大學第一年才會出現,應該是大學整個階段的問題[17];所以,各種評價量表和工具在理論構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大學生適應的方面的測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現有評估量表評價大學生的適應更多地是從問題的角度出發,很少從積極的角度來評價大學生的適應,而是強調的是適應中出現的問題,等等。

此外,使用國外的量表研究和評價國內大學生適應情況較多,忽視了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從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來看,西方大學更強調個人而中國大學更強調集體,國內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還不夠[18]。

當然,以上指出的關於壓力基本特徵研究領域的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價值,因為不管是從學術的嚴謹程度來看還是從現有的應用結果來看,對女大學生壓力基本特徵領域的理論進行驗證和發展都是一種必要和必然。該領域在當前的發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這類問題的研究意義是不可否認的,只要按照科學的理性精神進行探索,就必然能夠達成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學生個體與社會環境。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0

【摘要】就我國現階段的大學生教育來看,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其中較為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而這往往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和價值觀意識等方面出現了明顯的不足,也導致當代大學生自身的生存能力不能有效的適應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當代大學生對於生命往往會表現出非常漠視態度的原因。對生命的漠視不僅會給學校和家庭造成很大程度的創傷,同時對社會的穩定和諧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此,我國的大學生教育就應當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在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來對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進行完善,進而提高當代大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更多心理學論文相關範文盡在職稱論文發表網。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縱觀近年來的社會新聞報道,大學生對生命的漠視已然成為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不僅給學校和家庭帶來了很大程度的傷害,同時也給社會的安定和諧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近年來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問題已然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重視。而在這一背景下,針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積極的生命教育,將積極心理學的思想融入到現代的生命教育中,往往在強化大學生自身的生命意識和心理素質的同時,能切實有效的幫助其明確生命的重要意義,且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也能使學生在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態度,幫助其提高自身在社會的適應能力。

一、當代大學生所表現的心理特徵

1.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渴望認識世界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教育的不斷強化,當代大學生往往表現出較強的思維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身的自我意識。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往往會給予自身的轉變充分的關注,並且在認識事物方面也表現出強烈的渴望以及極大的興趣。也因此,對於社會現象的瞭解大學生總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主動性。2.有較強的自主意識渴望生活獨立在進入大學之前,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會受到來自家長和教師的多方面約束。而進入大學之後,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開始形成自主意識,他們渴望生活的獨立、渴望能為自己做主,更希望自身得到完善的發展。3.有較強的交往意識渴望人際關係的構建由於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且多年來受到學習壓力的影響,因此其自身並不具備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而進入大學之後,生活和學習等多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學生逐漸形成了較強的交往意識,並且渴望能與周邊的人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係。

二、我國大學生現階段在生命觀方面的現狀

1.生命價值意識的缺乏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教育的不斷強化,我國當代大學生逐漸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然而,也正由於大學生在自我意識方面的強化,使得其在自我認識方面出現了分化,而這往往會導致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現實與理想之間矛盾的產生,如果這一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則會導致大學生一些消極情緒的產生,而這些消極情緒的不斷深化,將會造成大學生生活學習中消極懈怠的現象出現,並且還會通過一些不良的行為來逃避現實中的困難。這也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在生命認識方面價值意識的缺失。2.對生命意義的認識不足就現階段來看,當代大學生對生命的意義往往有着錯誤的認識,甚至有部分學生在生命的認知方面產生了一定扭曲的心理,而這往往是導致大學校園中暴力事件、自殺事件等現象的產生。這些事件的本質都充分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不足,以及他們對待生命的漠視,而這些事件的產生不僅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同時還將給學生家庭和學校帶來極大的損害,甚至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3.當代大學生缺乏有效的生存能力我國大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往往要面對來自學習、生活、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這也就要求我國的大學生能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強化自身的社會及生存能力。然而,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在社會生存方面的能力往往顯得非常薄弱,不僅不具備有效的風險處理的技能,同時還缺乏良好的風險規避的意識,這不僅造成了其自身的能力無法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同時也可能將其自身置於危險的境地中。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則

1.發展與預防相結合積極心理學提倡以發展性的眼光來干預大學生的心理危機。與傳統的問題修復式教學模式不同的是,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強調通過發展人的積極品質來應對心理健康問題,促進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因此,高校教育者在開展生命教育時,應始終堅持發展與預防相結合的原則,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時刻保持發展性的眼光,並已發生的或潛在的危機進行及時地干預與預防。2.認知與體驗相結合積極心理學注重運用已有認知從積極的角度來解釋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並不斷探索生命的意義。高校在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時也應遵循這一理念,既要引導學生理性、科學地認知生命,以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價值,也應為學生創造實踐體驗的機會,使其更好地領悟生命的意義,培養他們生命中積極情感態度的生成。3.系統化教學生命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化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的共同參與,並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進而最大程度地發揮聚合優勢,在學校中逐步構建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系統,營造出良好環境氛圍。在這一背景下,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自身都應當積極參與到生命教育當中,以共同完成這項系統化的教學任務。

四、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基本教學策略

1.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進行不斷優化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進行不斷的優化是能保證大學生生命教育切實有效落實的基礎條件。這也就要求我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能與學校學生培養的最終目的之間形成有機的結合,基於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不斷的對生命教育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以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和人格品質等方面的培養為目的,來對學校的生命教育師資團隊進行優化,強調教師自身知識能力和責任意識等多方面的提升。而要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實現不斷的優化就要求教師能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並加強自身對積極心理學的認識,進而在實際的生命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引導。

2.科學合理的對生命教育的課程進行設計課堂作為學生培養的重要場所,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也能有效促進生命教育在大學生培養中的落實。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我國的大學生培養也應充分利用課堂所具備的積極作用,對課堂教學的課程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保證教學針對性的同時強調理論實踐之間的相互結合,進而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引導。要注意的是,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大學生生命教育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等以學生為中心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修改與完善,並將素質教育、思政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與生命教育之間進行有機的結合,以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心理素質等進行更加積極的培養。

3.運用新媒體來完善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新媒體所具備的廣泛性和時效性為我國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條件。這也就要求在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中,教師能充分對新媒體加以運用,以更有效的方式來對以往的教學進行轉變,以採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在互聯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大學生表現出了對互聯網絡極大的興趣,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也可充分利用學生對互聯網絡喜愛的優勢而將新媒體充分的運用到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中,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利用新媒體獲取更多的生命教育信息,並深入的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進而是生命教育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

4.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融入到大學生生命教育中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融入到大學生的培養工作中,能對大學生情感體驗加以激發,並通過情感的引導使大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這也就要求我國大學的教師能明確人文關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並在自身的教育中對人文關懷充分的利用,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對學生的積極思想進行調動,以幫助他們樹立更加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而要將人文關懷理念切實有效的融入到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就是要求教師在對學生的培養教育中能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生命教育中以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為依據採用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並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強調學生引導中的積極性,進而對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加以強化。

【參考文獻】

[1]王佳利.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xx(6)

[2]邵雅利.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模式研究[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xx(01)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1

第1篇:從人格理論的.不同流派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抑鬱心理

1引言

1.1人格的定義

心理學家對人格的含義眾説紛紜,莫衷一是。絕大多數人認同“人格”一詞來源於拉丁語“Persona”,原意指的是古羅馬演員在演希臘戲劇時所戴的面具。古羅馬演員戴的面具(Persona)表明一種角色或者用來給別人看的一種裝扮。人格可以定義為:源於個體身上的穩定行為方式和內部過程。它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穩定的行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認為它們指的是個人差異;第二部分是內部過程。內部過程和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過程不同,它是從人的內心發生、影響着人怎麼樣行為、怎麼樣感覺的所有情緒、動機和認知過程。

1.2人格的六個流派共存和分歧的解釋

人格理論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學派、特質學派、生物學派、人本主義流派、行為主義流派、認知和社會認知流派。人格理論為什麼如此之多?原因在於理論性質的本身容許理論創建人從某一特殊的觀點進行思考。理論家在收集資料時必須儘可能做到客觀,但是理論家決定收集那些資料,以及如何解釋這些資料,則是具有個人主觀色彩的事。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定律,是建立在容許有個人解釋的假定基礎上。所有的理論都反映了理論創建人的個人背景、童年經驗、生活哲學、人際關係等,因為每個觀察者依據自己的參照系進行的觀察是有個人色彩的,所以隨之而來的五花八門的理論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有分歧的理論也不無用處,一種理論的效用取決於它是否能推動研究,解釋研究資料和綜合已知的觀察資料,而不是它的常識價值和其他理論的一致性。

可以打個比方來回答這個問題。盲人摸象的故事人人皆知,五個忙人分別摸到了大象不同的部分,然後就爭着向別人説大象是什麼樣子,磨到不同部位的人,心目中有關於打響的不同形象,這個故事説明,每個盲人所瞭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由於真正的大象比他們摸到的東西更多,所以每個盲人説的都對,但是卻不完整。【3】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人格的六個流派就和這幾個盲人差不多,也就是説,每個流派都查明並驗證了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學家聲稱,人的無意識心理對他們行為方式的差異起着很大的作用;特質流派的心理學家確信,認識處在各種各樣的人格特徵的連續體的某個位置上的;生物學流派的心理學家用遺傳素質和生理過程來解釋人格的個體差異;人本主義流派認為,人的責任感和自我接納感是造成人格差異的主要原因;行為主義流派的心理學家把穩定的行為方式説成是條件反射和期望的結果;認知流派則用人們加工信息的方式來解釋行為的差異。

1.3能否把六個學派的理論融合為新理論的解釋

如果把六個流派的理論綜合起來,我們是否可以得到人們所作所為之原因的更全面、更詳細的理論?就如同把盲人摸到的不同部分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大象。但是,盲人摸象的比喻只是部分地適用於人格研究的不同流派。雖然對於人格的某一問題,不同流派之間往往只是在強調重點上存在不同——每個流派都做出一種合理的、能相互相容的解釋,可是很多時候,兩個或多個流派做出的解釋卻是完全不相容的。因此,很難將六個理論流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理論。

2從人格理論不同學派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抑鬱心理

當今社會,抑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抑鬱指的是什麼,大多數人都有過感覺有點“藍色的”或者“憂鬱的”生活。許多大學生由於人生經驗不足、思想遊移不定、情感比較脆弱,對新的生活環境、新的人際交往、新的學校生活的不適應,從而產生了心理壓力,並且不能及時的自我調解心理的失衡,導致心理緊張、煩悶,甚至出現抑鬱等消極悲觀的情緒體驗。本文根據現有的人格理論的六個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對大學生存在的抑鬱心理進行分析。

2.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是心理學家對人格內部的最深層的發掘。它將探索人性的目光投向內心深處。認為無意識心理影響心理差異。精神分析的創始人Freud在治療神經症時發現: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只是表象,其背後潛藏的動力才是病根。他進而推論,人的任何行為表現都有潛在的動因,並由此把整個心理學的目光引向人性的深層——潛意識。他認為,潛意識中的生物本【6】能是人的動力源泉,在人格的發展中起着關鍵作用。

對於大學生的抑鬱心理,在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Freud看來是一種轉向內心憤怒。處於抑鬱中的大學生有一種無意識的憤怒和敵意感。例如:他們可以能想向身邊的人大打出手,但是一個正常的人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與此同時,精神分析學派還認為,每個人都有內在的、阻止人表現出敵意的社會標準和價值觀念。也就是説,大學生由於各種主觀、客觀原因所引起的憤怒,在自身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約束下,進而轉向了內心,就是所謂的“向自己出氣”——用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這是一種無意識水平的表現。這種表現的結果就是使大學生處於一種抑鬱的心理狀態。

2.2特質理論流派

生活中人們往往是用詞語來描述人格,比如:大大咧咧,認真細心等。特質理論的人格心理學家正是受此現象的啟發,創立了特質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是處於各種人格特徵連續體上的某個位置。雖然在特質理論之前,Freud用潛意識來解釋人格,並創立了完整的人格理論,但它是從屬於心理病理學的。Freud關心的主要是心理治療,而特質理論作為一個完整形態的人格理論雖然產生較晚,但它起源於古老的日常經驗,創建者Allport不僅將特質作為人格研究的邏輯七點,而且有意識地創建了一門人格心理學學科。

對於大學生抑鬱的心理狀況,特質理論流派會重在調查哪些類型的大學生更容易抑鬱。先前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當前的一般情緒水平是預測他今後情緒的好指標。同時,前人的在研究中測量了一羣中年男性的抑鬱水平,30年後進行了重測(Leo,Gillum,&Gouze,1979).結果發現,兩次重測中這些男人的抑鬱水平有高相關。還有一項研究發現,被研究者7歲的行為可以預測他們18歲的抑鬱水平。基於前人的研究,對於大學生中處於內向和不愛交際的人羣更容易產生抑鬱心理。同時,可以對於大學生中處於抑鬱的羣體,在早年前的行為也可以反應出現在的抑鬱水平。

2.3生物學流派

心理因素包括:生理、遺傳和進化。由於腦是心理的器官,既然親代和子代在腦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上存在相同點,那麼由腦產生的心理機能自然而然也有相似之處。據此推測:人格形成和發展與人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特別是腦的結構功能有關。同時,人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又受制於遺傳而來的基因。因此,生物學流派的人格心理學家對於大學生抑鬱會用抑鬱穩定性來辯説。在大學生羣體中,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對抑鬱的敏感素質(McGue&Christensen,1997;Wenderetal.,1986)。在大學生中,有些人生來就具有一種脆弱性。這種脆弱性使他們在面對來自生活的壓力事件時會做出抑鬱的反應。此外,這種抑鬱的反應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受到抑鬱遺傳的大學生在生活中會不斷地體驗到憂鬱心境。

2.4行為主義流派

行為主義關注外部環境對人格的塑造作用,在行為主義者看來,人格的本質其實就是行為。作為行為主義的開創者,Watson強調研究外顯的行為,聲稱環境是人格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其證據就是Pavlov的經典條件反射。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概念,用強化來解釋學習和人格的形成。因此,對於大學生抑鬱的心理,行為主義流派的解釋應該是,抑鬱是由於生活中缺乏積極強化物所致。也就是説,大學生覺得沒意思,不想做事,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生活中有什麼值得做的事情。前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影響深遠的抑鬱的行為模式,它假設抑鬱是由厭惡情緒體驗所致,在令人厭惡的情緒中,人們感覺自己幹什麼都是無能為力。根據這一理論模式,當大學生處於自己不可控制的情境時,會產生一種無助感,並且會泛化到其他的情緒中去,就形成了抑鬱綜合症。

2.5人本主義流派

作為心理學“第三勢力”的人本主義,是在批判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的基礎上產生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內部存在着兩種思想取向:一種是以Maslow和Rogers為代表的自我實現心理學取向;另一種是以May為代表的存在心理學取向。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會用自尊來解釋大學生的抑鬱心理。就是説,在大學生中,經常為抑鬱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夠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的人。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它像人格的其他概念一樣,在不同時間和情境都是相當穩定的。對於處於抑鬱的大學生,人本主義流派認為他們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接納自己,甚至接納自己的'失誤和弱點。

2.6認知流派

認知取向的人格心理學家認為,人格的差異是由人們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説,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人的人格。在認知流派的理論中,大學生是否抑鬱,取決於他們如何解釋自己控制環境的無能。例如,有人把缺乏控制力解釋為暫時的經濟困難,有些人則認為缺乏控制力是由於個人的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前者就不像後者那樣容易出現抑鬱。與此同時,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用一種好似抑鬱過濾器的東西來理解和加工信息。因此,大學生中容易抑鬱的人總是用最可能導致抑鬱的方式來解釋周圍世界。而他們也很容易回憶起不愉快的體驗,他們所遇見的人和環境也好像總是在提醒他們想起那些悲傷,不快的時刻。

3討論

本文是基於對相關的人格心理學文獻的閲讀而提出的對大學生抑鬱心理的淺析,其中包括了涉及到的人格理論的六大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但是隻是基於理論模型上的解釋,並沒有相對應的實證研究。本文的特點,就是將當今社會和教育比較關注的話題和人格心理學中的主流理論相結合,給出了較為學術的解釋。當筆者希望將其中的部分研究可以在以後進行完善,例如:在本文中提到的生物學流派對大學生抑鬱的解釋中,可以設計相關實驗,考察和驗證大學生中處於抑鬱的人羣的和普通正常學生的情感脆弱度的區別;也可以效仿特質流派中的研究範式,對國小生進行抑鬱的研究,繼而追蹤到成長到大學生的時候的抑鬱情況,得出兩者的相關。

4人格理論研究的展望

人格理論研究的發展會與教育更為密切的聯繫,對學生的某些心理進行分析的同時,可以給出專業的引導和指導措施,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發展。並且,隨着中國道家、儒家文化在國際上的關注度,人格理論的研究會結合中國道、儒家的思想,例如:人本主義認為人性是天生善的,人類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實現等積極方面。羅傑斯認為人具有天生的某種傾向,不是白板,即“實現傾向”,人的本性自然發揮的作用,其實是“建設性的,是可以信賴的”。馬斯洛則認為人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種“似本能”,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老子的人性論與他的道本體論是緊密相關的。他認為“道”是產生、形成宇宙萬物的本體、始基。【8】同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在人格心理學家的不斷探索中,可能會應運而生一種適用於現代社會和生活的新的人格理論。或許不是某個新領域的創新,僅僅是在某個學派的理論上的進一步探索,進而會大大推進人格心理的研究。

第2篇:大學生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當代心理學學科體系中唯一從整體上探討人的認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為的複雜組織的一門學科,也是當代心理學學科體系中唯一系統探討人性的學科。以往對人格心理學的教學是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即教師把大量的知識性、理論性的內容強塞給學生,雖然在講授為主的同時,也採用課堂互動交流的方式,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並不高,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沒有使學生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習。[1]筆者認為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有積極意義。所謂小組活動(groupwork),也稱為小組合作學習,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若干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小組成員通過過合作性活動完成特定學習目標和任務的一種學習活動。[2]

一、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中理論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在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在知識層面,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人格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瞭解人格心理學的對象、任務、內容、歷史和方法,明確人格心理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在技能層面,要求學生理論聯繫實際,運用掌握的人格心理學理論和知識解釋、分析和解決現實社會中人格心理現象及問題,併為進一步學習其它心理學課程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希望培養學習者對人格心理學乃至心理學科的興趣。[3]

在此課程的教學中,採用小組活動,主要進行的學習活動是分組講課、討論、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科研調查,等等。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大致可以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對教學對象的分析。人格心理學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此階段學生的特點如下:①經過一年半的大學專業課學習,已經學過普通心理學、心理學史、發展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目,對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了大致的瞭解和掌握;②已基本適應大學教師的教學風格,並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方法;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樂意嘗試各種不同的學習方式;④學生已基本具備運用心理學基礎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對教學內容的分析。①人格心理學的基本內容是由諸多人格理論學派組成,如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特質理論、人格的生物學派、認知與人格等六大理論學派,其中有些內容在以往學習過程中涉及到且已經重點講過,但同樣也是人格心理學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②人格心理學中有諸多適合學生討論、辯論的問題,如人性問題、決定行為的因素、影響人格形成的因素、性格是否決定命運等主題。③人格心理學中有些問題適合採用心理劇的方式,如,不同對象之間的自我表露,通過小組合作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領會抽象的研究結論。

再次,對教學條件的分析。①上課教室為多媒體教室;②圖書館內有大量的心理學參考書目及期刊資料,為學生的活動提供保障;③同是大學生羣體,有利於進行學生人格方面的調查研究等。

二、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形式與過程

1.分組

運用這一教學策略,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搭配分組,每一組中人員的水平程度大致相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組合,自願分組;還可以按學號進行隨意分組。每組人員不宜過多,可維持在4~6人一組。每組自薦或指定一名小組長,負責本組活動的開展。

2.教學任務佈置

小組活動在人格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教學和科研兩大主題。

首先,在教學方面,每個小組都要對人格心理學課程中比較熟悉的內容進行選擇,作為該小組的講課內容。主要過程是通過小組內各成員共同查閲相關資料,經過共同討論,確定講課內容;然後根據選擇的內容,通過合作做出相應的課件並寫出本次課的教案;然後,小組成員共同推薦一位本小組中擅長演講的學生走上講台,為全班學生講課。內容講授完之後,先請台下學生對小組代表的講課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全面評價,最後教師針對學生的講課情況進行補充,且對該學生的講課情況進行評價,指出其優點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供全體學生參考。

其次,在科研方面,教師首先提供一系列的論文題目。各小組成員通過共同討論,每個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題目作為本小組調查研究的內容,當然也可以由小組自擬題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小組的情況進行督促和監控,瞭解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每週都有要達到的目標,並進行相應的指導。在學期末,每個小組完成5000字左右的調研報告或研究綜述,且在班內做研究彙報。每組彙報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接受台下學生的提問,組內成員進行回答,教師最後對該研究進行點評。另外,結合各小組的意見,也可根據各小組所作的工作進行相應的評定。

另外,在教師上課過程中也應體現小組活動的形式。如,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對一些不同類型的人格研究主題,通過小組合作,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讓學生對該研究有深刻的體驗。

3.作業

作業是通過每個小組內長時間的努力合作獲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講課過程中使用的課件以及教案;科研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開展選題、科研進程計劃的制定、查閲相關資料、調查問卷的確定及發放、數據處理與分析等活動,最後將撰寫論文作為作業。

三、實施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積極人格培養與塑造的價值體現

“積極人格”是積極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積極人格”的提出受積極心理學思潮的影響。與以往的人格研究相比,積極人格主要關注個體的積極人格特質,如愛、寬容、樂觀、韌性、幸福、創造潛能,等等。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之一,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注重培養學生對人格理論與研究的興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對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與塑造,並以此作為大學教育教學中的工作重點之一,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體現這一重點,挖掘一切有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完善自己的人格。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恰當地運用小組活動,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健康人格。

首先,小組活動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共同的學習目標將小組成員的個人利益與小組的集體利益緊緊地聯繫起來。為了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分工協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只有使小組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和諧的氛圍中,才能有利於小組更好地完成任務。

其次,小組活動給每位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提高大學生的自信水平。學生都有各自的獨特方面。在性格方面,有的偏內向,喜歡對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有的偏外向,喜歡與別人探討與溝通;在能力方面,有的擅長寫,有的擅長講,有的分析能力強,有的綜合能力強。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為本組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出貢獻。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看到自身的優勢,提高自信水平。

最後,小組活動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準備講課的過程中,鍛鍊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課件製作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等;在準備科研論文的調查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運用已學知識的能力(如用統計、測量的方法處理數據,用已學知識解釋研究結論等)、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這些方面均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

四、小結

對學生來説,小組活動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在自己準備材料的過程中,他們渴望逐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和小組成員的合作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他們在與別人的交流協作中培養自信心,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人際交往技巧。教師則運用這一新的教學策略改變了以往單調無聊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學生在準備材料彙報小組成果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作為指導者的教師而言,引導學生解決新問題,也是對自身的知識水平的一種新的挑戰,能夠讓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知識層次。

第3篇:淺談大學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學分析

一、引言

“御宅族”,一個日語詞彙,是對熱衷動畫、漫畫及遊戲等人羣的統稱,也可指其他領域的狂熱者。近年來,御宅一詞在大學校園裏流行開來,宅男、宅女都成為大學校園“御宅族”的代名詞。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御宅族”沉迷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他們主要特徵是個性封閉和不修邊幅,甚至脱離班級的集體活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選擇宅生活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退縮在起作用,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和挫敗,在虛擬世界中尋找成功帶來的滿足和成就感,這種行為可能是在現實社會中受挫或人際關係失調而引發的,同時也是社會衰退的表現。其他研究和生活經驗均告訴我們,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與全國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學生御宅族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積極或消極的特徵,與有關研究大學生宅心理與行為特點方的問卷調查結果相一致,如不愛出門、不願主動與人交往、身心處於亞健康、時間管理能力較差、沉迷自己的興趣、很強的信息蒐集和處理能力等。大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其御宅現象呈現太多的消極因素,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大學生“御宅族”生活現狀

當下大學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當簡單。他們除了上課需要去教室,其餘時間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於與同宿舍的幾個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大學生大多使用多種精良的電子產品,他們的生活主要依賴於網絡。他們吃飯時可以叫外賣,購買日常用品及零食則靠網購,快遞送貨上門,他們只需開門簽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則通過上網玩遊戲、看電影、網上交友等滿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網絡上相遇,通過各種軟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大多在網絡上形成了小團體,在虛擬的網絡上找到了歸屬感,令他們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體的作用。互聯網對於“御宅族”的形成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大學生而言,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網上訂餐、購物、娛樂對於大學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網絡資源的存在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網絡遊戲更是成為多數大學生休閒娛樂的方式。無需邁出家門,“御宅族”就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輕人樂於保持“宅”的生活狀態。

2、大學生活相對閒暇。大學中不僅課業大幅度減少,相對於高中而言,更是沒有了鞭撻我們前進的升學壓力。除了上課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時間,考試前熬通宵複習,就是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現狀。

3、傳統家庭模式的演變和代際衝突

現在的青少年羣體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是家庭溝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這種溝通會因為雙方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上的差異而產生代際衝突。父母往往會反覆的用枯燥的話語去教育子女,對於子女身上變現出來的不和傳統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壓。有御宅傾向的年輕人在童年時期很少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他們從小生活在孤單和溺愛中,缺乏安全感、溝通能力及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經驗。在學校生活中,社會交往有時會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內心有想法卻又不善於與他人溝通,所以更加留戀熟悉的家庭環境和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到精神依託和成就感。

二)內部因素分析

1、寄託希望於虛擬世界來彌補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學生由於家庭生活環境以及學校的教育環境的影響,缺乏優良的交際能力,導致性格內向和交往障礙。一方面他們期望自己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一方面又因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動中不得要領,始終不能如願。若是再遭受挫折,會是他們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學生開始在網絡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虛擬的網絡上,他們不用直面他人,寄託於虛幻的感情。

2、緩解壓力、逃避現實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考研、就業、人際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有的人選擇直面,有的人卻選擇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面對的挑戰,卻不願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內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並且成癮性強,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學生“御宅族”從小沒有培養堅韌的心智,也不曾面對花花世界中的各種誘惑。初入大學,各種誘惑接踵而至,他們偏好舒適、懶散。可一旦養成習慣,就會漸漸的喪失鬥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從眾心理

大學生具有迴歸羣體和被羣體認同的需要,作為羣體中的一員,他們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擊,所以他們需要與其他成員保持步調一致。這種從眾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對羣體行為的判斷。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幾個關係較好的同學都變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並不奇怪。三)對大學生“御宅族”問題的人格心理學思考

從人格心理學角度分析造成大學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環。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社交體驗是個體的人格發展的重要條件。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體現在他的生活風格上,而生活風格的形成與其早期的社會環境影響和個人經驗密切聯繫。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動的缺乏導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礙個體社會化的正常進程,尤其是處於個性心理髮展重要階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響更為深刻。在人格發展方面,從小具有御宅傾向的'青少年,在數個人格發展過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父母對於他們通常採用的是“一手包辦”,導致他們能對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思考,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御宅現象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呢?人類的一切矛盾衝突,精神痛苦,都是由於失去某種平衡的結果。其次,對每一個人來説,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失敗和挫折,這種時候很多人不願意面對自身的缺陷和失敗的現實,而是傾向於藉助某種機制,來解除自己不適應和焦慮,這就是防禦機制或者調整機制。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脅着我們心理平衡的可能,防禦機制保護我們在這些關鍵時刻免遭可能有的傷害。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護機制,它能夠對危機有所防禦從而得到自我解脱。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退縮?遇到無力解決的問題時,現實中的“我”萎縮,企圖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從而得心理平衡。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際,而在遊戲、博客中表現出令人驚訝的敏鋭和活潑;而虛擬世界中的“我”不斷膨脹,使得個體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漸減少。

四、“御宅”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御宅”雖然讓大學生的生活變得簡單化、緩解了壓力,令他們的生活相對的更加自由,讓他們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歡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他的好處。在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等方面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長期的滯留在相對較小的圈子裏,不能與外界進行良好的社會交流。現今網絡上信息種類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信息。部分心智不堅定的大學生在長期接觸此類信息的情況下,價值觀有可能產生扭曲,偏離道德航線,更有甚者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則比較懶散,三餐基本用外賣打發,衣服經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懶於打理個人衞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狀態示人。由於長期處於這種不良的狀態,會使自己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3、學習方面

部分大學生“御宅族”不僅在生活上懶散,更是將這種態度帶到了學習上來。為了能過“宅”的更徹底,甚至拒絕了班級的社交活動、逃課等等,導致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掛科數目過多以至於不能畢業。

4、能力培養方面

長期依賴於網絡的“御宅族”在社會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學生在進入校園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託於網絡,導致其社會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決對策

1、建設積極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着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校園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能被大學生所能夠接受的文化活動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積極參加到活動中來,陶冶他們的情操、充實精神生活,昇華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窩在宿舍上網消磨時間,打遊戲。

2、積極探索和創新大學生教學模式。在處理大學生“御宅族”問題上更要堅持因材施教,針對他們特有的個性特點,加以引導,揚長避短,鼓勵他們在他們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刻苦鑽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單純娛樂、打磨時間。同時,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大學生來説,面臨就業等各方壓力也需要心理疏導,尤其對“御宅族”來説,由於他們喜歡自我封閉,常常會出現心理問題,所以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3、加強父母與子女的交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家庭,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與子女間的平等對話有利於青少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形成、獨立人格的培養。關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僅僅侷限於對孩子的物質供給,要正確的引導和輔助孩子面對困難、挑戰。

4、大學生“御宅族”主動調整狀態,積極的對自己的生活做出規劃。大學生在遇到壓力與挫折之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以樂觀的心態去解決,決不可選擇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學會調試心理,坦然面對壓力。大學生應主動地與人交流,參與多種形式的現實交往活動,發揮在社會羣體中的作用,從而認識自身價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宅”在家裏,也要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個規劃,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並且每天花一小時左右進行室外活動。

六、總結

在這個自由、多彩、追求個性的時代,在不損害他人、社會的利益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沒有過多的權利對他人的生活方式進行置喙的餘地。對於現階段幾乎是風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們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單就大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言,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個性化可以使我們具有超越現實的獨特性和創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視社會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無形的內心的“宅”,才能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負我們大學四年的光陰。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2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高校學生數量日益增多。針對數量眾多的學生羣體,高校需要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然而,傳統的消極心理學模式過分關注心理問題學生,很難照顧到普通同學的心理健康發展,而積極心理學的出現解決了這樣一個難題。積極心理學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人的積極潛能的開發。本研究探討積極心理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新途徑,服務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新思潮,它利用心理學現有的研究方法,來研究人的積極方面,如美德、幸福等。“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Seligeman)認為:“積極心理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人們通過理解和建立積極的情感、滿足及意義,而變得更幸福,而幸福就是要過愉快、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正如馬丁·塞利格曼所言,積極心理學將研究的視角鎖定在幸福的這三個方面進行,倡導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研究每個普通人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和積極社會制度。在積極情緒體驗方面,積極心理學家將主觀幸福感、滿意和滿足、充實與快樂、希望與樂觀等作為研究內容,並把主觀幸福感作為個體積極體驗的核心,同時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標,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作是幸福的因素之一,即一種享受愉悦的心理狀態。積極心理學家認為要過幸福的生活需要發揮自身的才能、興趣和優點並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優點和美德上,即積極人格上。在制度的研究上,積極心理學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學校和家庭方面,因為這不僅是個體形成積極人格的有效支撐,也是個體積極情緒體驗的直接來源。

二、心理素質的基本內涵

個體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在所處環境的薰陶及所受教育的共同影響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和品質,並在認知、情感、意志、需要、愛好等品質上表現出相對穩定的特質,我們稱這種心理狀態和品質為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由智力素質(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情緒素質(包括情感、意志)和個性心理素質(包括個性傾向、性格、氣質、自我意識等)三方面構成,在人的綜合素質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優劣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個體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積極心理學課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證研究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以239 名自願選修《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年齡為17-20 歲之間。男女生分別為141 人和98 人,工科、理科和文科類學生分別為147 人、56 人和36 人。研究時間為期一學期,研究工具採用西南大學張大均、王滔編制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

(二)研究過程

1. 前測。在課程開始前,對研究對象團體實測“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瞭解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

2.實驗方案設計。課題組根據95 後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理念,共設計了16 次累計32 學時的積極心理素質提升教育方案。方案採用知識講解、積極心理訓練、角色扮演、團隊討論、訓練分享等形式,旨在拓寬學生積極心理知識面,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身體驗及互動中完成自我的適應與成長,養成積極心理品質,提升心理素質,投入的生活。

3. 方案實施。從《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開課之日開始,自願選修本課程的'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積極心理素質提升教育活動。每週一次,每次兩個學時,1.5小時。

4. 後測。課程結束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第二次心理測驗,並與前測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三)研究資料處理:本研究採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資料處理。定量分析是指對心理測量表的數據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數據處理方式採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定性分析是指對學生課程結束時的自我成長報告進行分析,看學生主觀感受對參與訓練的評價及自身的改變。

(四)結果

1.“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前後測量結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驗證積極心理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實效。研究利用“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對選修《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的學生上課前、後心理素質各個維度及因素的變化進行了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參加《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239 名同學,課程前後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情緒特徵、動力特徵、個性特徵方面的變化是顯著的。即從數據分析上看積極心理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某些特質是起積極作用的。

2. 學生自我成長報告分析

所有參加《幸福哲學:積極心理學》課程的學生在最後的自我成長報告中均反映出在積極心理學課中獲得的收穫與蜕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環境適應能力得到積極提升

“在積極心理學課上,我由一開始的被動參與到最後的主動參與,再到搶佔每一次機會跟大家分享,每一步都滲透着成長的努力。走出積極心理學課,融入大學校園,感覺一切都是那樣的和藹可親,不再是剛剛入學時的陌生和迷茫。突然發現,大學是那樣的讓我陶醉,大學生活是那樣的讓我期待,我會以積極的心態享受新環境賜予我的挑戰和驚喜。”

(2)自我認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積極心理學課為我提供了一種認識自我的新途徑,從而可以看到更加積極向上的自我。進入大學後,看着身邊的小夥伴們一個個多才多藝,而我最引以自豪的學習也不再是優勢,我整日誠惶誠恐,不知所措。在積極心理學課上,通過活動的參與,尤其是“優勢大轉盤”活動,讓我看到了我所不瞭解的優勢,原來不起眼的我也有這樣多的優點。於是,我學着課上老師教的方法,開始每一天的改變,説來也奇怪,我發現自己每一天都在變化。現在的我對自己是那樣的充滿信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自我的成長,我不再把學習作為衡量自己的唯一指標,反而在學習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3)情緒調控能力得到積極改善

“積極心理學課教會了我很多情緒調節的方法,我認識到情緒是生活的必需品,心情愉快很重要,享受現在的生活並投入到生活中,讓自己的青春發光比糾結於壞情緒重要得多。”

(4)獲取積極溝通的方法

“每週一次90 分鐘的積極心理學課是我與大家溝通交流的好機會,每次我都積極投入到活動分享中,與大家心與心的交流。在交流與溝通中,我們學會了理解與信任,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在團隊中,我明白了奉獻與付出的重要性,同時理解了大局意識的重要性。這讓我在人際交往的路上陽光明媚。”

四、討論

通過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的數據分析和對學生自我成長報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積極心理課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某些維度和發展是起明顯作用的。研究結果發現,經過15 次的積極心理素質提升方案的訓練,學生最為顯著的發展是在個性維度上,重點表現在動力特徵、情緒特徵和自我特徵上。因為積極心理學倡導學生積極的人格特徵、積極的情緒體驗,作為一門課程通過知識講授、角色扮演、素質拓展等方式使學生在課程中能獲得積極的情緒和自我發展體驗,進而能夠在積極的氛圍和團體中感受到温暖、信任,發展出敢於自我探索,積極悦納自我的人格特徵,這也與學生課後的自我成長報告相吻合。

在認知維度上,訓練前後並未出現顯著變化,但在反應性和實踐性上發生了變化,原因可能是課程設計上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不斷地配合並積極行動,這就無形中將學生認知維度上的反映性和實踐性調動起來,進而促進其發展變化。大學生的適應性是心理素質維度中更容易受成長和發展環境影響的因子。積極心理學課雖然儘可能真實地提供學生生活的社會環境,但還是區別於真實地社會環境,因此學生的社會心理適應能力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我們建議應建立學生心理素質提升訓練的長效機制,除了保證課堂內外的活動外,還應該為學生提供應對真實學習生活的環境並在其中歷練。

此外,有研究指出,文化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情感反應及其表達方式。所以,我們認為,在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除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盡心思考外,還可以從文化的角度來建構,將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真正融合到校園文化活動的環境中,探索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3

摘 要: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興起的一場心理學運動,積極心理學關注人所具有的種種美德、積極品質、積極能力和積極潛力等人性中的積極方面,致力於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和幸福。積極心理學中那些體現人文關懷和代表時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對中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融入積極心理學,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念和實踐中,加入更多有關希望、快樂和幸福的要素。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積極心理學告訴人們幸福是有規律可尋的。積極、希望、快樂、幸福這些美好概念的出現,鮮明地反映了這門學科的主題---使一切生命過得更有意義和幸福。筆者試圖從積極心理學的主要思想出發,提出積極心理學融入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實踐的一些啟示。

一、積極心理學及其基本思想

(一)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背景。

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了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利用目前心理學中的較為完善和有效的測量手段和實驗方法,來着重關注正常的人性、研究人類的力量、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在國際積極心理學網站的首頁上,明確的將積極心理學解釋為是一種以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為研究核心,致力於個體和社會走向繁榮的科學研究。

(二)積極心理學的基本思想。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重點包括三個主要內容:一是積極情緒的體驗,主要是探討人類的滿足感、快樂感和幸福感,以構建對於未來生活的樂觀主義態度。二是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主要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徵,例如工作的能力、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係、愛的能力、寬容和智慧靈性、審美體驗等等。三是積極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在這方面則主要研究怎樣建立積極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等系統,從而使人的積極方面的潛力得到更充分發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幸福。

二、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遠離幸福,捕捉住個人幸福的青鳥,也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追求。離開了個人的希望、快樂、幸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能不説是一種奢談。積極心理學不僅僅發展了心理學理論,而且也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更加關注,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發展研究的一部分。積極心理學中那些體現人文關懷和代表時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很有必要走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走向成熟。

(一)思想政治教育期待點燃希望。

思想政治教育應着重於思想層面,關鍵在於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而現行的高校思想教育則還是相當傳統的模式,即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思想。思想要在相互交流和探討中方能進步,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正是缺乏這種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考核也僅僅只是傳統的理論考核模式,這就讓大學生們錯誤的認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思想政治只是流於表面,而並未真正深入思想,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點燃希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應該充滿快樂。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90後,二十歲左右的.他們大多數從小就生活在温室裏,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所缺乏的正是實踐能力。而正是缺乏,他們對於社會實踐是抱有極大的興趣,很多的大學生都喜歡放假的時候到學校外面去找兼職,這不僅僅是緩解經濟壓力,更是對社會的一種嚮往。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結合社會實踐,在教學的同時,能夠讓他們感覺到社會實踐的快樂,我想這樣的教學是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作用於他們的表面,更是深深的進入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體會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快樂。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追求幸福。

點燃希望是前提,充滿快樂是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天之驕子,在常人眼中的幸福對於他們來説已經是稀鬆平常,生活的優越讓他們的思想也漸行漸遠,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讓他們明白社會的現實一面,讓他們理解幸福的含義,在離開家庭所給的關懷,自己要如何努力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三、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實踐

(一)注意提高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講應着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以人的需求為前提,通過滿足了人的這種需求而達到思想的形成的過程。現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對人的束縛,而是應該要人解放,讓人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提出自己的訴求,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們必須要轉變原有的觀點,用平等的、明主的思維來與大學生交流和溝通,用真正的自己的思想去引導他們,感化他們,從而達到影響他們思想的目的。

(二)善於挖掘大學生身上積極的個體性質。

古代先賢在《三字經》開篇語中就寫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體現出了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個體的人生下來都是具有善良的品質的,後天的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性格和品質。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九零後,他們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基本上沒有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所污染。據最近的大學生名義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還是健康、向上、積極的。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大學生的積極情緒是並沒有被髮掘和誘導,而是被打壓着。久而久之,負面的消極情緒就會佔到主導地位,於是大學生就徹底淪為了大學制度下的奴役。所以我們要以挖掘和引導大學生本身所具有的積極品質為主要工作。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如果積極心理學能在大學時期把大學生們培養成誠實、守信、仁愛的人,那他日的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三)重視營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氛圍。

環境造就一個人的品質,中國有句古話“賊的兒子永遠是賊”,雖不敢苟同,但是也確實道出了生活學習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影響。好的環境能夠讓人樂觀向上,壞的環境卻讓人自甘墮落。因此,大學校園裏必須要重視營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氛圍。

參考文獻

[1] 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

[2] 張倩,鄭湧.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心理學探新,20xx.3:6-10

[3] 龔光軍,曹貴康.基於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教學研究,20xx(05)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4

摘要:

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其心理健康狀況關係着大學生自身的素質,更是關係着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全社會關注、重視的問題。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此,本文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的基礎上,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方式等方面來探討提升對策。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期間是大學生心理髮展最為重要的階段,是大學生個體心理素質提升的關鍵期。但該時期,因為大學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學生成為了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的羣體。隨着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面臨着諸多的生活、學習、就業壓力,讓大學生容易出現焦躁、抑鬱、挫折等心理健康問題。真是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入手進行分析,最後從積極心理學視角來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可分為輕度心理障礙和嚴重心理障礙。河北省曾對一些高校新生進行心理普查,結果表明,20%-30%的學生存在輕度心理障礙;0.8%-2%的學生存在嚴重心理障礙。蘇州大學心理諮詢中心8年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測查數據顯示,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大學生比例基本穩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調查研究發現,25.3%的大學生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國家教委曾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大約20.23%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己成為大學生體學、退學、自殺的一個主要因素。據統計,因心理健康問題而退學的大學生人數佔總退學人數的30%左右,而且這一比例呈逐年增長趨勢。大學生心理問題在數量、嚴重性和複雜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正是看到了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我國開始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通過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如《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講課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監獄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這些政策文件的頒佈實施,充分説明了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礎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響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進得到了改進,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課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通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實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的形式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侷限於課堂説教,普通高等學校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微信等形式來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條件。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包括積極和消極兩種目標,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多以消極目標為主,關注大學生羣體存在的各種心理疾病、解決方法以及如何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教育矯正。但忽視了對大學生心理潛能的挖掘,對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個體品質的培養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僅僅讓大學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狀,而對如何積極進行健康心理的培養知之甚少,導致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嚴重。普通高等院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課程對待,設置了學時、學分,教學內容依照教材開展,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應用性不強,無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目標相融合。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療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對大學生存在的消極心理行為進行治療,而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規律,不重視心理健康防範性教育,導致治標不治本的現狀出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學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發展程度不高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積極心理學倡導對大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挖掘和發展,反對消極的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心理學反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事後處理和解決,倡導積極的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防範性教育讓大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的、良好的心理或行為模式。

1.更多關注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積極心理學關注對大學生個體潛能的挖掘,這就需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僅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學生,而應該將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學生都包含在內。通過重視發展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如自信、樂觀等來挖掘大學生的潛能,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樹立起積極樂觀的心態,增強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過積極預防來避免心理問題的發生。

2.強化大學生積極情緒的體驗。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過強化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來培養大學生個體積極心理品質。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廣泛開展,讓大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興趣、增強滿意度、激發大學生的愛心等,這些積極情緒體驗最終會融入到大學生的血液之中,從而引導大學生的知行能力,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3.轉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導心理健康問題個別諮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教育方式。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倡團體輔導、交互式的心理問題處理方式,認為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個別諮詢具有針對性的優勢,認為只有個別諮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才會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學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最終通過良好的人際支持來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永春,劉明波,高山川.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現狀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xx(2):50-55.

[2]劉浩,熊奕奕.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議[J].青少年研究,20xx(1):76-79.

[3]李秀梅.積極心理學視域中的大學生情緒管理[J].青少年學刊,20xx(2):19-21.

[4]秦安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拓展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20xx(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