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範文彙總五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47W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道德演講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範文彙總五篇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1

大家都知道,人與人之間誠信最重要。讓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1萬元錢,5個人分,每人可得XX元,誰也不窮,誰也不富。要是其中的兩個人用自己的XX元去做生意,每人又賺了1萬元,那麼這個社會的財富總量就達到了3萬元。而其中的兩個富人擁有2。4萬元,佔80%,三個窮人擁有6000元,佔20%。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説三個窮人“窮了”是因為兩個富人“富了”嗎?不能。因為兩個富人的“富”來自於社會財富的“增量”,而不是從另三個人手中奪取的“存量”。

不僅如此,兩個富人在給自己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三個窮人增加了就業機會和勞動收入。那樣,在兩個富人每人的財富總額達到1。2萬元的時候,三個窮人每人的財富也就可能不再是XX元,而是3000元或者5000元。

法國有位貧窮的年輕人,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成為媒體大亨,躋身於法國50名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去世,將自己的遺囑刊登在當地報紙上,説:我也曾是窮人,知道“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的人,將得到100萬法郎的獎賞。幾乎有兩萬人爭先恐後地寄來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門。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技能……但沒有人答對。一年後,他的律師公開了答案:“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這個謎底震動了歐美,幾乎所有的富人都予以認可,説出了自己成為富人的'關鍵所在。這裏説的“野心”,準確地説,應該是我們常講的“雄心壯志”。我們難以設想,一個心志不高的人,一個沒有遠大目標的人,連一張藍圖都沒有的人,能夠創造出什麼奇蹟。

通常對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較負面的想法是認為他們運氣好或從事不正當的行業;較正面的想法是認為他們更努力或克勤克儉。但萬萬沒想到,真正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理財習慣不同。投資致富的先決條件是將資產投資於高報酬率的投資標的上。而存放在銀行無異於虛耗光陰,浪費資源。

我小時候5分錢買一支小豆雪糕,現在最便宜的雪糕是一元錢一支,這20年時間“同檔次”的雪糕價錢漲了20倍。如果把這筆錢存在銀行並要求它保持購買力不變的話,就要求銀行的每年單利是100%左右,哪個銀行有這樣的利息?

窮人的錢不是資本。一個人用100元錢買了50雙拖鞋,再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賣得150元。另一個人很窮,每個月都要從社會福利局領取100元的生活補貼,他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換種方式,每個月給窮人200元,讓他可以用餘下的100元去做賣拖鞋的生意,一個月下來就有150元;下個月還給他200元,他就可以用250元來買賣拖鞋,又可賺125元;到第三個月,這個窮人手裏已經有了375元,除去100元生活費,還有275元資本金,你不用再給他任何救濟了……

但實際上,很多窮人不會按你給他安排的道路前進。你給他100元,他會去買米;給他200元,他會去買酒買肉;給他500元,他會去買件好衣服,最後只剩下10元也要買幾注彩票。哪怕你給他100萬元,他也想立刻把錢變成房子、車子,風風光光地去兜風,好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不是窮人了……窮人不僅是沒有資本,更可悲的是沒有資本意識。有個人很窮,一個富人可憐他,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荒,春天撒下種子,秋天就可以脱離貧窮。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於是他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長大可以賣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只是吃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窮人想,這樣下去不行,不如把羊賣了買些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些,日子立刻能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如願以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艱難時,他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只剩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心想,致富是無望了,不如把雞賣了,打壺酒,一醉解千愁。

春天來了,富人興致勃勃送來種子,發現窮人醉卧在地上,依然一貧如洗。富人轉身走了,窮人繼續貧窮。

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最終沒能堅持到底。

不講誠信的代價

19年前向銀行貸款29萬元不還

19年後連本帶利償還150餘萬元

本報訊 (記者 張曉敏 通訊員 馬 新)19年前,一家文教辦公用品廠先後兩次共向銀行借款35萬元,在歸還6萬元以後,還有29萬元本金沒有歸還。當他們被債權人告上法庭,才知道了不按期還款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日前,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連本帶利返還債權人150餘萬元。

19年前,天津市瑞成文教辦公用品廠與中國建設銀行先後簽訂了兩份借款合同,一份是借款20萬元,另一份是借款15萬元,並由天津市二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提供擔保。在借款期滿後,瑞成文教辦公用品廠只歸還銀行本金6萬元,有29萬元一直沒有歸還。

1999年11月,中國建設銀行將對瑞成文教辦公用品廠的債權本金及利息全部轉讓給了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天津辦事處(下稱信達公司)。至此,信達公司取代了銀行的債權人地位,成為新的債權人。為實現自己的債權,信達公司於今年8月將瑞成文教辦公用品廠及擔保人二輕集團一起告上法庭,要求瑞成文教辦公用品廠償還借款本金29萬元和截至XX年12月30日的利息120餘萬元及到實際給付日的全部利息;要求二輕集團對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2

學生們:

大家好!社會是一個大家,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當中,在這個家裏,有各種各樣的人,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那麼,我們要如何與人和諧的相處,我們要如何處現實的問題呢?

我們不難看到,在我們的班級裏,我們常常會討論,誰的人緣關係好,誰的人緣關係不好,誰的朋友很多,誰卻總是孤獨一個人。人緣好的學生,他們會有很多好的朋友,他們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們非常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而人緣不好的人呢?他們往往不會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也常常會跟學生們發生矛盾,同樣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教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這裏就有與人和諧相處的技巧。

講到這裏,我想問大家幾個小問題:課堂上,同桌不小心碰了你的學習用品,你怎麼辦?下課了,學生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是馬上還擊還是微笑着説“沒關係”?當學生遇到了困難,你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還是認為“與我無關”?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每個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我們應該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呢?首先就是要寬以待人,以真誠友善態度去感化他人的無理言行,以高尚人格去感染別人的自私之舉;第二是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團結學生,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第三要我們要學會溝通,要主動和別人溝通、交流,逐步學會與那些和自己興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第四要努力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尊重他人,不去打聽、傳揚他人的隱私,不在背後議論、批評他人;第五要學會寬容,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因此,一定要讓自己寬容豁達一些,才能正確處理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當我們與學生有了矛盾之後,要多找找自己的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解決矛盾,你才能贏得學生的諒解和尊重;如果你的眼睛裏只盯着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則只會把問題激化,長久下去,學生們都不願意和你交往,你的身邊就會沒有一個朋友。

學生們,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中學生文明禮儀所不可缺的。當我們手捧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我們自己的手。因此,我們要與人為善。一聲伴隨着微笑的“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會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也會感到開心。實際上,一個人的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以怎樣的心態和周圍人的相處。

在我的演講最後,我想問學生們,你是否想做一個幸福的人,你是否相對一個受人尊敬,被人喜歡的人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吧,那麼,從這一個開始,我們就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從我們的小教室開始,與學生們和諧相處吧,然後,再到整個校園,再到整個社會,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學會了與人相處,社會是和諧的,人們是幸福的,連天空都會是蔚藍的,加油,學生們!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3

親愛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日常行為規範,做文明中學生”。

我感到非常自豪能在這裏參加演講比賽,希望通過這次演講,讓同學們對《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有更深刻的認識,用更文明的言行淨化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心靈。

作為一個文明的中學生,不論在校內、校外都要遵守禮儀。你聽:“老師早!老師好!對不起!沒關係!拜託!謝謝你!……”這些聲音在校園裏響起,經常能看到同學們互相幫助的'身影,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

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繼續發揚,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嗎?但是在我們的周圍,部分同學存在着不文明的行為。在校園裏,在樓梯上,我們可以看到隨處丟的垃圾,這非常不符合我們美麗的校園。

還有部分同學説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樓梯的扶手,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對此我們是否該深刻思考一下呢?

我們是學校的一員,學校的面貌要靠我們同學共同的維護,只有我們人人講文明、個個有禮貌,同學之間才會團結友愛,我們的校園才會更加温暖、和諧,同學們才會更加健康、茁壯成長。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老師的教導,同學們的幫助,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

《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它們不僅寫在紙上,而且要記在我們心裏,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實際行動上。

讓我們藉着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東風,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管好我們的嘴,不要隨地吐痰;控制我們的手,不要亂扔垃圾;控制我們的腳,不去不該去的地方。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文明美麗的校園。讓的每一個同學都成為文明人,讓文明之花開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4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同學們,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蔡順,是漢代汝南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大。蔡順對母親特別孝順。家裏的重活,他總是搶着幹;有好吃的東西,也總是第一個想着母親。有一年,發生了王莽叛亂,又遇到大饑荒,柴米特別昂貴。他買不起米,只好到樹林裏摘野果充飢。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赤眉軍。一個士兵看到他籃子裏的桑葚,厲聲問道:“你籃子裏的桑葚一邊是紅的一邊是黑的,到底是什麼意思?”蔡順回答説:“我買不起柴米,只好採野果充飢。黑色的桑葚很甜,是給我母親吃的,紅色的桑葚酸,留着給自己吃。”赤眉軍聽了,感動於他的孝心,就送給他三鬥白米和一頭牛,讓他帶回去好好供奉母親。

平日裏,爸爸媽媽總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失去孝,就像一個人沒有心,只有一具軀殼,會受到世人的鄙視。

在家裏,母親總是以身作則教育我。每次買水果回來,先選個大的,讓我給奶奶送去;吃飯的時候,她不僅給我和弟弟夾菜,也往奶奶碗裏夾,還對我們説奶奶年紀大了,要學會照顧奶奶。媽媽開藥店很辛苦,晚上回來還忙這忙那,卻勸奶奶多休息。天冷了,媽媽會給奶奶買衣服鞋襪;過年了,她和爸爸帶着我們提上禮物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時時處處,媽媽都在以行動告訴我,做人,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長大些,是父母一口一口餵我們吃飯,一句一句教我們説話,一步一步扶我們走路。當我們做錯事時,父母會耐心地教育我們;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父母臉上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以説,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同學們,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父母眼角的皺紋;如果你留心,還會發現父母頭上新生了白髮。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哪!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是啊,小烏鴉都懂得把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着向母親感謝恩情;人要是不孝敬父母,就連禽獸也不如啊。

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尊敬長輩,孝愛父母。在家裏,我們要主動幫着做家務,減輕父母的疲勞;父母回到家,我們一張甜甜的笑臉,一聲親切的呼喚,一杯香濃的熱茶,都能驅散父母的辛勞,給他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在學校,我們要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懷着感恩之心來孝愛父母吧。只有這樣,你才能稱得上一個無愧於天地之間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孝愛父母,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嗎?

中學生道德演講稿 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紀律和規則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在校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渡的時期,有無數的紀律和規則告訴我們什麼該做和什麼不該做。

我認為,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加入自律的行列,就會發現周圍的事物、環境就會大不相同。

自律並不僅對我們現在的學習有益,當我們結束自己的學生生涯走上社會的時候會發現,自律對我們在今後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影響。

當我們還是學生時,犯了錯誤我們可以有從頭開始的機會,可是在社會上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每一次失誤或者錯誤負責,承擔後果,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讓我們互相監督,做到自覺自律,為我們現在的學習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為我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新的一天裏,我們要面對冉冉升起的朝陽繼續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今天的奮鬥就是為了明天的成功。

為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同樣的,我們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生在學校最基本的就是遵守《中國小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遵守學校校規,這對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要誠實,要敢於吃苦,做事要有毅力。他們教我們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如何對別人有禮貌。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時光的流逝帶走了童年的樂趣,我們漸漸長大,變得成熟了,想法自然也就多了。

我們捫心自問,看看《中國小行為守則》和《中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你、我、他、她,誰能完全做到呢?是的,也許你會説:“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如果我們不努力去做,我們怎麼能成為合格的中學生呢?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只有努力做正確的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區分善與惡的能力,才能有正確的道德選擇與正確的道德行為能力,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合格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