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專業主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8.2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專業主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專業主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專業主義》讀後感1

看完了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書中對什麼是專家進行了經典的闡述:專家是要控制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專家必須具備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能力和適應矛盾的能力。

《專業主義》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專家都無一例外地將顧客放在第一位,而通過考慮顧客的顧客,可以把目標領域擴展到其他行業,這就為重新審視現有的方法提供了契機,並且有可能贏得機會,為直接的客户提供獨特的價值。

專家需具備的4種能力中,我最關注的是討論的能力。因為討論的能力不同於其他能力,他可以通過後天鍛鍊而取得提升。全通的團隊是年輕,有朝氣,渴望成功的。討論是我在團隊管理中最經常用到的方法。通過討論,羣策羣力,瞭解團隊組員的思路和新想法,促進問題的解決和項目的進展,但是之前的討論是不成體系的,是粗放的,看了《專業主義》,對如何進行有效的討論,我有了新的認識:

避免對企業發展無益的討論。多人的討論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引導,往往會脱離討論的本質,偏離討論的主題。而一片祥和,自吹自擂,誇誇其談,對上司的吹捧和追隨的行為也是要堅決予以禁止,提倡沉默並不一定是金,缺乏事實基礎與不符合邏輯的意見,以保持和諧關係為目的的發言以及隨聲附和的態度為眾人所蔑視,提出反面意見或疑問則要受人歡迎。

討論要符合邏輯。邏輯思考的基礎在於建立假説,之後以事實為依據對假説進行驗證。討論中的提問和反駁都必須符合邏輯,否則就會陷入詭辯的境地。討論伊始,我們就必須對討論的主題進行驗證,確保符合邏輯;符合邏輯的提問,是不能隱瞞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需要機智的提問,同樣的問題,採用不同的方法。反駁的目的不是擊倒對方,而是加深相互之間的理解,是為使討論進行得徹底而充分。符合邏輯的反駁首先要守住自己不受到攻擊;其次攻破對方邏輯的薄弱之處,指出對方目標的錯誤;最後雙方共同離開最初的討論,轉移到最佳境地。

在通讀《專業主義》全書之後,很多內文標題的提出和正文的闡述我並不能夠理解,常常感覺讀起來很吃力,無法理解。佛説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我自己有個誤區,就是希望能夠從書上,從其他人身上汲取可以直接拿來用的經驗,其實真正要點亮自己心靈的火,是源於自我內心的。

  《專業主義》讀後感2

本書名為專業主義,自然離不開專業主義的載體——專家。

何為專家?要控制情緒,並依靠理性而行動;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較強的倫理道德觀念,並無一例外的始終把顧客的利益置於首位;擁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並嚴格遵守紀律。只有當以上所有條件都滿足的人才,才能稱之為——專家。

筆者讀到這個定義,聯想起在各類質量參差不齊的刊物中“拜讀”過的專家手筆。不由得將各位專家對號入座。一般比較下來,按照“專家”的實現程度分級,有以下三種類型,或是三個層次:

1、專家的模式——即流於形式而不加思考的拷貝專家的作業模式和流程。腦力從業者中的勞工和投機者幾乎集中在這個層次。

2、專家的態度——努力以事實取勝,以理性驅動行動;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希望獲得更大成功;卻淪陷於管理諮詢悖論的專業從業者。

3、專家的心智——以實現顧客的利益為核心,依據事實基礎,用理性來驅動,用專業的思考方式進行信息的處理並形成和選擇有責任感的解決方案,並且能夠時刻自我否定,始終保持自己的專業主義。

第一層次聚集了太多的'烏合之眾,這也是難免的,一是為了生計,二是為了生意,反正中國的企業千千萬萬,需要智力服務的企業多之又多,我今天忽悠東家,明天忽悠西家,等全忽悠齊了我就搬家。可是如此一來整個行業風氣搞壞了,更可怕的是廣大的中小企業都被你忽悠死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顧客也不缺識貨的主,被你們忽悠多了看看也就知道你有幾斤幾兩了。記得有人笑談,市場上的諮詢公司,只要是號稱有麥肯錫經驗的,肯定言必説MECE、金字塔,凡是和BCG打過交道的,動輒就畫“田字格”。確實我們國家智業機構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即便是擁有近20年市場從業經驗的着名公司也難免犯下這樣的錯誤。但是從長遠來看,脱離了客户的實際,必然會遭到淘汰。

如果説第一層次的“專家”對企業的影響都是小打小鬧的躁動,那麼第二層次的“專家”所作所為對企業的影響就要幾何倍數的放大了。因為在這個層次裏,專家多數是企業的中高層,或者已經擁有一定追隨者的專家,最次的也是第一層次中自我營銷做得很棒的“專家”。你們的言行、建議都直接影響着企業決策者,遇到個耳根軟的主,你的決定就影響着企業的生死了,你也能當回領導過把癮;要遇到個“一言堂”,那就好看了,領導一手牽着你,另一手拿着錢,大家一起玩一把命運輪盤。

任何一個職業人士,由其當你職業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你存在的價值更多是為了你的領導(顧客)實現決策支持而存在。而當你面臨專業服務的高績效和迎合老闆喜好的抉擇,或是面臨長期發展與短期績效的取捨,你該何去何從?

  《專業主義》讀後感3

日本的大前研一先生在剛出版的《專業主義》一書中這樣問:你夠專業嗎,並明確給出專家這樣的定義:在重新認識自身市場的過程中,專家這個詞是象徵性的,對於激勵自己向更高的境界邁進,它只能起到一個升壓器的作用,大家對專家共同的看法是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自立和自主以及高績效。

專注決定高度

專注是高成本的處事態度和思維方式。高成本就意味着堅持不渝的信仰,沉着冷靜的科學態度,且跟着顧客需求的變化固執地去滿足這種價值上的職業態度。期間即使遭遇諷刺,面臨各種各樣的困惑或動搖,甚至面對威脅,卻依舊能用心專注到今天的企業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軟基專注於電腦操作系統、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成就了微軟的帝國大廈;誓死不進電訊服務業的任正非把智慧、想象力和積累的資源有效地集中結合起來形成專注行動,以專注定乾坤的方式讓華為公司走進依靠戰略競爭力步步取勝的境界。

做企業如此,做人亦然。什麼都能做,結果往往什麼也做不好;即便是現在什麼都還能湊合地做着,最後的也必然只有一件事能夠做到位,其餘的只是陪襯而已。專注的價值不在於今天能夠做成一件事,而在於持續地改善,持續地增長,持續地滿足需求。一個人有了持續的專注,就有了獨自掌握和佔有資源的能力,也就有了領先於別人的基因。雖然有人不認可專注的寂寞、價值和潛力,但時至今日做減法致勝的案例往往多於做加法的,多元化的聰明往往敗給專注的愚蠢。

邊做邊悟

大前研一先生認為要想獲得在新的競爭地中取勝的能力與工具,不能依靠現有的戰略論和過去成功的經驗,重要的是把精力集中聚焦在不斷認識前人未曾涉足的世界,並磨練自己的資質,只有如此,才能依靠專注而健康生存下去。的確,做人做事,要靠悟,靠先見力,有時別人告訴你也沒有用,因為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

目標是方向,是標準,有了這些,競爭也就有了勝算的把握。悟到了,也就洞察到了,採取行動,去實現目標,就會成功;皇明太陽能的黃鳴先生正是基於這種對能源、環保、社會可持續發展趨勢的預見力和洞察力,利用十幾年的時間專注地把企業做成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巨無霸。正是基於這種對能源、環保、社會可持續發展趨勢的預見力和洞察力。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專注制勝的時代,無論競爭如何激烈殘酷,真正的專家都必須具備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而正是這些依靠專業化優勢,專注做事的人才會成為領跑者。而對於這張新生不久的報紙,只有那些抱着對事業的熱愛和不斷的創新的專注態度的人,才符合秦總關於一張有着偉大理想和純真格調的報紙的新聞工作者的要求。因此,我們應以專業主義的處事態度和思維方式來反思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我,無愧我心。

  《專業主義》讀後感4

即便是一場美麗的誤會,也能讓我們有所收穫。

我與大前研一的這本《專業主義》之間,就發生過這樣一段誤會。之前,因為有豆友的推薦,以及豆瓣上對此書的介紹,自己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等到讀過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本書中所説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專業,根本就是兩回事。

事實上,我所原本想象的專業,確實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當然,這種專業技術人員也可能包括管理、金融等領域的專門人才在內。大前研一所説的專業,則完全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可以説與通常的專業概念並行的一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既可以為普通員工所掌握,也可以為職業經理人應用,只不過後者比前者運用的廣度和深度更甚一些。

這本書的一個小小的遺憾是,儘管以上能力十分重要,但書中除了提出一些基本原則外,並沒有就如何培養這些能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養方法。總而言之,這本書依然是觀念層面的,雖然它委實可以給你以某種重要的啟發,但除非你擁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消化能力和再創造能力,否則,你很可能難以從中得到切實的幫助。

也許,大道歸於簡單。結合種種具體而生動的人生,大前研一的這些觀念,終究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帶給我們無窮的助益。

無論如何,開卷有益。

  《專業主義》讀後感5

大前研一是亞洲知名管理學家,這在西方管理佔據管理理論主流的情況下,很不容易。按道理哪裏經濟越發達,商業活動模式越活躍,哪裏應該出第一流的管理學家。因為我相信,管理是門實證的科學,哪裏的管理實踐最豐富,就更容易出好的專家。從這個角度,日本出一個大前研一很正常,將來中國也應該出幾個才合理。

大前研一《專業主義》是很有名的,我一直沒有看,今年才買回來,最近在公交車上總算翻完了。

這本書有些觀點現在看來,也未必全部正確,但有一個觀點我是很贊同的。

就是真正的專家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全部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稱為專家。

大前研一一直強調真正的專家是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具有真正的全局眼光,清楚顧客對公司未來的意義和價值,應該獲得怎樣的服務,併為此努力,我的理解是,努力讓顧客獲得滿意的服務,同時要使這種服務在公司的可承諾能力之內。所以專家不允許“妥協”,要找到共贏的路真的是傷腦筋。

大前研一關於授權的觀點也很精彩,授權者應該在認清下屬的能力和技能並考慮到此人今後發展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權限範圍。説白了,你授權一個人就要想清楚如果此人不能適當運用此權力的後果,不能事後責怪,而前期毫無心理準備。這樣的人本來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大前研一説授權就是對下屬進行投資。這個想法也很好。

大前研一認為專家絕不認為自己的本領的絕對的,而是需要不斷學習。這非常對,我也經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多看到一點就以為自己是專家,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努力才能保持我專家的優勢。我現在研究網絡一年半了,我很快被很多人認為是專家,但我自己應該清楚,離一個全面的專家,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大前研一強調專家要有預見能力,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未來,這樣才能先行一步。為此真正的專家要享受變化。甚至不怕失敗,執着探索,這點要求可以講,大前研一説的不是普通的技術專家了,這方面的能力不太可能快速過時。能把握未來趨勢的人是非常厲害的。

不過一個矛盾的地方,大前研一提出磨練直覺能力,這和他強調理性思考就矛盾了,感覺大前研一彷彿希望一個專家是一個完美的人,什麼都全面,這不對,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前研一,我們不能用做不到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忍受有缺陷的專家。

能幫我解決一部分問題的專家也往往是我們大量需要的,當然我們可以把他叫專業人士。

大前研一又提出有先見能力還不夠,還必須有對未來的構思能力,發起有益的討論的能力,當然這一切必須以邏輯為核心。

大前研一也為我們提出了關於專家矛盾之處的藥方,他最後一章乾脆説邏輯也無法解決經營中存在相互矛盾的同時要處理的地方,因為我們要發展適應矛盾的能力,呵呵,這樣的專家,可真不好做。

一句話: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你就是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