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行業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欄目: 行業 / 發佈於: / 人氣:1.04W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信息化技術在會計英語教學中的現狀

摘要:隨着經濟地快速發展,信息化的日新月異,信息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樣,在會計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也是大勢所趨。但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會計英語教育相結合的現狀有許多值得我們反思之處。本論文基於對我校會計專業在讀學生的問卷調查,探討其中所反映信息化會計英語教學問題,並就現存的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1問卷調查的目的和過程簡述

為了更好地瞭解會計英語教學現狀,本課題組選擇能夠真實反映本校會計英語教育教學情況的考核項目,開展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包含16題,主要涉及會計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情,教師的教學,信息化平台在教學中的運用。課題組希望藉此調查,全面客觀地瞭解我校會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如何應用信息化平台促進會計英語教學。這一次調查問卷的對象為我校會計專業在讀學生,一共發放問卷並回收198份,問卷有效率100%。問卷不要求署名,學生獨立完成。課題組成員在回收問卷後,逐項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2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

2.1學生的學情:

學生對於會計英語的重要性是認同,5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會計英語,但是由於課程本身的專業性,材料的難度大,學生自身基礎差等原因,導致僅有20%的學生表示對於會計英語這門課程感興趣。但是多數學生認為會計英語這門課的學習幫助其提高會計專業能力。此外,64%的學生對於將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會計英語教學之中持肯定的態度,認為信息化技術有助於自己的學習。

2.2教師的教學:

問卷調查顯64%的學生認為擔任其會計專業英語的教師對會計專業知識並不瞭解。58%的學生表示,該項課程老師會根據教學要求,製作PPT進行教學,擔當問及教師是否會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時,學生的答案大多都是否定的,63%的學生認為教師的信息化技能水平並不高。由此,我們可以窺見,授課教師的會計專業知識和信息化技術水平亟需與時俱進。

2.3信息化平台的運用:

我校擁有云平台,錄播教室,在線英語微課等信息化平台,但問卷調查中顯示,學生對這些信息化平台的瞭解甚少,對於學校的信息化技術支持和更新也並不看好。這正説明了,信息化資源並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3信息化背景下會計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3.1會計英語教學的現狀問題: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大多數職業院校都開設了ESP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所學專業領域的英語運用能力。會計專業相對的就是會計英語。因而會計專業英語這門課程的開設順利了社會人才培養的需求,然而會計英語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基於問卷調查和相關文獻資料,當前會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下列問題

(1)學生基礎較差,且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明顯不足。職業學校學生大多數學生本生英語底子薄,大大影響了對英語學科的興趣。

(2)教材難度大,課時少。會計英語專業術語繁多,且詞彙量大,句子結構複雜宂長。學生們普遍反映很難記憶,更難理解與掌握,因此缺乏對會計英語的學習積極性。

(3)師資隊伍不強。“會計專業的老師上課,英語基本功欠缺;英語專業的老師上課,其會計專業知識也欠缺,由於會計學有很強的專業性,英語教師教會計專業英語時往往會顯得詞不達意,無法正確理解和表述會計分錄、會計報表等專業術語和專業知識。”

3.2信息化背景下,會計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觀念偏差,信息化手段簡單展示。許多教師對於信息化的理解有偏差,不少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將圖片、音頻和視頻做成PPT課件,這就是信息化教學了;另外,也有老師引入播放微課視頻,微信掃一掃,投票這樣的形式。看上去形式多樣,能夠運用互聯網及當下時髦的軟件。但結合文章實際內容,會發現,多數教師只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缺乏教學的實效性。

(2)信息化技術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以我校二系會計英語老師為例,三名教師都沒有信息化技術的學習背景,在教學時通常情況下沿用PPT講課的模式,加之會計英語教材內容本身難度大等客觀因素,在會計英語教學中也很少使用信息化手段將教學內容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整合。

(3)信息化資源的普及和應用度不高,雖然學校的硬配套設施比較充足,但是總體利用率不高。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意味着教師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時間和精力。

4探討相關應對策略

為改善當前信息化背景下會計英語教學的現狀,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個人三方的長期努力,缺一不可。

4.1對於學生:

增強信心和自主學習並舉:增強信心,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會計英語學習對他們拓寬就業和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態度。自主學習就是要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地學習,將信息化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由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4.2對於教師:

轉變觀念,提升業務水平:教師應轉變自身對信息化的理解,通過參加繼續教學,各類培訓。經驗交流等活動,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4.3對於學校:

拓寬學習渠道,加強技術支持,完善激勵制度

(1)提高英語教師會計專業素養。應該加大對專業英語教學的資源投入力度,選拔具有專業和英語雙學歷的特別是具有豐富的外企財務工作經歷的複合型人才擔任會計英語教師。

(2)加強教師信息化水平。當今是一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而且信息技術的專業性又較強,所以、教師將信息化技術熟練地融入到會計英語教學之中難度較大。

因此,學校應加大對相關信息管理部門的投入和管理,除在對教師繼續教育時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外,還要做好相關信息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幫助教師解決信息技術方面的各種難題。信息化和英語教育的專業化都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其良性的發展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筆者在本文中所提之建議也需要在實踐中論證和改進。

參考文獻

[1]徐春暖.淺議高職會計英語課堂教學[J].海外英語,2010,07(93-94).

[2]楊璐璐.基於ESP教學理念下的會計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2014,11(48).

[3]陳新祥.重新審視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J].職教論壇,2015,02(222).

[4]硃紅飛.淺析高職高專會計英語教學現狀[J].中國商界,2010,07(202).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探析

摘要: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設置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構建以培養學生積極品質為核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實踐以積極體驗為核心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以達到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健康教育;課程改革

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稱歷經“健康心理學”、“心理衞生學”、“心理衞生和諮詢”、“心理衞生與健康”等變化,直至近十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稱才廣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廳 [2011]5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開始走向規範化建設道路。經過近30年的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卓有成效,全國普通高校大多開設相關課程,呈現出一條從單一到多樣,從任選到必修的發展趨勢。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主要有三種實踐模式:一是學科模式,以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內容作為設計課程體系的主線,注重傳授系統與完整的心理學知識;二是經驗模式,採取心理訓練、活動、實踐等形式,旨在讓學生獲得經驗和體驗;三是問題模式,注重心理輔導與諮詢,從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入手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無論何種模式,以知識本位為核心的課程設計思想依舊佔主導,過分突出學科理論體系,忽視人文精神的傳遞與文化素養的陶冶,沒有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人格的完美髮展作為課程建設的重要目標,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

一、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教學實踐的反思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新設課程,起步較晚,經驗不足,沒有太多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鑑,因而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教學目標上,

以“問題矯治”為導向“,成長髮展”不夠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依據教育的三項歷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設置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目標面向全體學生,預防與發展為主,注重開發潛能和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二級目標面向心理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為主,注重心理諮詢與疏導,消除心理症狀;三級目標面向心理障礙和疾病學生,以心理治療為主,注重心理障礙的診斷與矯治[1]。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傳統的消極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影響,在教學目標上沒有契合以人為本,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精神,過於偏重二、三級目標,忽視一級目標,導致過分關注學生心理問題與障礙矯治,忽視了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偏離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預防與發展為主,促進全體學生成長髮展的最終目標。

(二)教學內容上,

以“理論”為主,“實踐”不足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以“學科取向”為主,知識本位的課程思想嚴重,過分強調講授心理學理論知識,在內容編排上呈現重症狀診斷,輕預防,重障礙,輕發展的特點,凸顯出過於理論化、專業化、系統化的專業心理學教學的特點。這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設置未能緊貼學生實際需要,解決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違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三)教學方法上,

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互動”不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性質決定着其是一門強調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但目前絕大多數高校所開設的課程均是大班教學,教師課堂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缺少課堂互動,更缺少教學實踐活動,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冷眼旁觀,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心理素質未能有效提升與培養。

二、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發,旨在倡導用一種積極的態度解釋各種心理現象,致力於研究人類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積極體驗、積極人格、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其中積極情緒體驗是核心,積極體驗中又以主觀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豐富,在整體上形成了 “一箇中心三個支撐點”的理論體系。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學研究的關注點應該從單純的問題取向轉移到人類正向品質的研究與培養,通過挖掘人類自身擁有的潛能和力量來達到積極預防和積極治療的目的,這與傳統的心理學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學者Jahoda率先在反思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首次提出積極心理健康的科學概念[2];Cowen更進一步主張“健康應該是積極特徵的存在程度,而不僅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主觀幸福感等積極指標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診斷治療體系,促使人們對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我國學者孟萬金教授也認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應主張開發心理潛能、降低負性情緒,提升主觀幸福感,從而預防各種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4]。可見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意識、一種理念、一種新的思潮已經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為引領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價值取向。

三、基於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路徑分析

(一)設置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導向的教學目標

“智慧、感恩、樂觀、美德、幸福”等積極因素被積極心理學認為是人類所固有的特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這些積極的特質被培育與強化,那麼與其相對的消極的特質就會改變與消退[5]。因此,要想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致力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品質和力量,必須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級目標,協調發展、預防、干預三者之間的關係,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點由關注學生的消極方面轉向積極方面即可。在具體的目標設置上,大學身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健康、和諧、幸福的價值核心理念,關注和培養學生的優勢心理品質和正向積極的力量,在協調心理問題解決與積極品質培養的基礎上,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優化、人格特質的健全、心理潛能的開發。

(二)構建以培養學生積極品質為核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

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豐富了傳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擴大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我國學者孟萬金教授基於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提出了諸如增強主觀幸福感、開發心理潛能、改善學習能力、完善積極人格等14項學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5]。概括起來涵蓋三層含義:一是增加積極情緒體驗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途徑,其中最關鍵、最根本的就是增強其主觀幸福感,為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必須融入“幸福課程”;二是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必須塑造積極的人格,彼得森和賽裏格曼提出了6種美德和24種積極人格特質[6],為開展大學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三是創建積極的教學環境,增加積極體驗,塑造積極人格離不開營造積極環境,一個良好而積極的教學環境是增加大學生積極體驗、塑造積極人格的必要條件,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實踐以積極體驗為核心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深入心靈的課程,它的開設不僅要讓學生入腦,更要讓學生入心,只有學生用心、用腦、用感情去實踐與體驗這門課,才能更好地領悟與體會,才能內化與昇華。為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應該遵循“以突出學生主體為中心、以創設故事情境為中介、以凝聚成功經驗為起點、以提升積極體驗為核心、以合作共贏為主線”的原則,通過課堂互動、團體活動、角色扮演、多元藝術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覺自願的自我教育的氛圍,培養學生用積極的角度去看待,用樂觀的心態去體會,增強他們的心理免疫力和對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達到預防心理問題,提升心理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瑩瑩.積極心理學視閾下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匯,2015,309(3):132.

[5]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6]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方雙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教育學刊,2007(8):55-56.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高職會計英語教學模式研究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使得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發揮着巨大作用,同時,對高素質涉外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會計人才綜合素質,特別是英文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中開設英語課程,提高會計專業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對促進各種貿易的達成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作為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應時刻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及國際貿易特點,革新會計英語教學模式,培養更多滿足國際貿易需求的高層次會計人才。

一、高職會計英語教學問題剖析

調查發現,高職院校中的很多專業均開設了英語課程,會計專業也不例外,但受多種因素影響,高職院校在會計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會計英語教學效率低下。其中以下三個方面問題尤為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礙我國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的步伐。

1.教材編排不合理,無法調動學生興趣。

調查發現,會計專業的學生通過A級水平測試的學生所佔的比例不到50%,其中部分學生並不能完全讀懂英語教材。對於未通過水平測試的學生而言,狀況令人堪憂。究其原因,會計英語與會計專業的知識聯繫密切,包括較多的專業術語,需要學生理解與記憶的英語詞彙量大。

另外,部分會計英語教材由本校教師編寫,因參與編寫的教師無實踐經驗,導致教材存在較多不合理之處。例如,涉及的知識陳舊、行文枯燥。很顯然,學生學習這種教材積極性很難提高,學習效率可想而知。

2.教師專業技能要求高,師資力量不足。

會計英語融合了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涉及英語學科的一些內容,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即,任課教師不僅需熟練掌握會計相關知識,而且還應具備較高的英語素質,能夠進行英語的聽説讀寫教學。

但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缺乏此類綜合素質較高的任課教師,如部分教師是從事公共英語教學的教師,部分則是選拔英語基礎知識較好的會計專業的教師,專業的會計英語教師非常缺乏。

3.學生缺乏有效實踐,會計英語薄弱。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實用性人才,因此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部分院校為滿足這一要求建設了相關的實訓基地。但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同,在實訓基地儘管可進行會計工作的模擬,但缺乏會計英語的實際使用環境,實訓中會計英語知識並未達到有效鞏固。另外,部分學生會計英語基礎薄弱,實訓中無法靈活應用,達不到實訓的效果。

總之,受不同高職院校綜合實力的影響,會計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會計英語教學質量及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進行反思,充分利用可利用資源,改變會計英語教學模式,實現會計英語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二、優化高職會計英語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應針對會計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自身實際出發,優化高職會計英語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會計英語教學質量與水平,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靈活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滿足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研究發現,高職院校從優化教學模式出發,尋找相關措施,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接下來進行詳細的探討。

1.改變教學方式。

傳統會計英語教學中,任課教師無法實現會計與英語知識的良好融合,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大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採用大班方式授課,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不停的講解理論知識,不管學生參與情況,課堂教學效率不明顯。

因此,會計英語任課教師應充分認識自身在課堂上的作用,改變教學模式,不斷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結合會計英語教學特點,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畏懼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講解會計英語相關知識時,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尤其進行巧妙的設疑,督促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同時,針對涵蓋較多專業知識的段落及語段,進行深刻透徹的講解,要求學生積累並掌握相關的專業詞語。

總之,任課教師教學實踐中應儘可能多的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在瞭解學生所學知識的同時,使學生深刻體會會計英語相關理論的意義及應用。

2.正確實施考評。

培養會計英語專業人才時,並不能單純的將其掌握紮實的理論當做目的,而應將在掌握理論的同時,如何加以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要求作為目標。

高職院校的培養人才的這一目標決定了對學生考評的方式與內容。尤其對會計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既要考察會計專業知識,也要考察相關英語知識的應用情況,因此,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正確的考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考評時應注重以下內容:首先,考察內容應全面,包括會計英語的理論知識,會計英語的實際應用知識等均應進行考核。

考核的方式應採用筆試+交流的方式進行。其次,注重考評內容的多元化。即,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以及測試情況等均應納入考評的內容。最後,根據考評結果,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尤其應及鼓勵為主,要求學生再接再厲,及時加強薄弱的知識點。

3.注重師資培訓。

培訓是提高高職院校任課教師的重要途徑,考慮到會計英語教學的特殊性,高職院校應將會計英語教師培訓納入工作的重點。首先,結合會計英語教學實際,制定全面的培訓計劃,並制定詳細的落實細則。如定期組織相關任課教師到外企企業學習,瞭解其常用的會計英語知識,加以彙總後融入到實際教學實踐中。

其次,與外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使任課教師利用業餘時間能夠到企業中體會企業的運營情況,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即,保證交給學生的會計英語知識均是工作中常用的,避免講解的知識與實際工作脱節現象的出現。

最後,鼓勵會計任課教師加強學習,並取得相關的專業資格證書,提升自身綜合技能,為會計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另外,積極開展會計英語技能競賽活動,使任課教師在活動中加深對會計英語的認識,最終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4.注重實踐的有效性。

實踐是學生會計英語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因此,會計英語教學實踐中,任課教師除講解會計英語理論知識外,還應注重實踐,並確保實踐的有效性。一方面任課教師與院校領導進行充分的溝通,使院校領導充分認識到會計英語實踐的重要性,通過增加投入在實訓基地配備會計專業的外籍教師,使其指導學生完成實訓任務。

另一方面,任課教師應與外籍實訓教師保持密切聯繫,使任課教師時刻跟進學生的實訓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實訓中遇到的專業問題,使學生在實訓中意識到會計英語的重要性,實現會計英語靈活應用能力的提高。另外,高職院校還應與外企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併為外企輸送高素質人才,實現院校與企業的長遠、穩步發展。

三、總結

高職院校在培養應用人才上發揮着關鍵作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的到來,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高職院校應及時調整教學模式與策略,注重改善相關專業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尤其與國際貿易關係密切的會計專業,應與時俱進,引起足夠的重視。

考慮到會計英語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任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會計英語的重要性,在講解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不能忽略英語知識的講解和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尤其應反思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注重教學模式的改變。

同時,高職院校應注重把握會計英語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走向,及時調整會計英語專業課程教學計劃,使會計英語課程更好地適應國際經濟貿易活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