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設計作文錦集7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72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作文錦集7篇

設計作文 篇1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閲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在這個環節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敍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閲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的“切入點”,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別。“切入點”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於閲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而設計的教學環節,屬於閲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係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金柳”是這一小節表現的對象,作者為何如此表現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麼東西在裏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麼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係?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係?有可能。誰能説説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麼關係?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麼,怎麼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係。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麼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着聯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要想——美麗的影子;“盪漾”是什麼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盪漾”過嗎?如果你盪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盪漾過?不妨説説。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

四、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後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青荇”“招搖”,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着我,我仰頭看着你,説着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説彼此之間的心曲。“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水草這一節着意表現“意象”。是在“柔波”裏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説一説,就像孩子在媽媽温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歎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麼?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一定要大聲讀麼?使勁喊,行麼?不行。怎麼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麼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麼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麼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徵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揉碎在浮躁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麼了?“揉碎”了,“沉澱”了,就是説,這個夢沒有變成現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盪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麼?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出自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裏,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裏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裏,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並從此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他説:“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所以,在別人眼裏的清泉,在詩人眼裏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常回憶起往昔的生活,特別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於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麼?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麼是長篙麼?噢,在《社戲》裏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麼?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着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麼?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裏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裏可以説達到了高潮。聯繫上一節,我們可以説,這裏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盪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麼,這一小節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裏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麼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麼辦?“悄悄”地離開。“悄悄”就是我的“笙簫”,憋在心裏,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瞭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麼,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怎麼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着無限的留戀。

九、最後,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築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説,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後,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裏有着甜蜜的憂愁。”寫的多好啊!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揮想象,以感受充溢於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繫,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並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閲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

2.在這個環節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為敍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於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麼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的“金柳”,“金柳”怎麼會是“新娘”呢?為何我們聯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係?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豔影”是什麼?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盪漾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裏的“豔影”組合成一幅怎麼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作者為何説“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裏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麼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撐着長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於是在那裏放歌。多麼自由自在啊!多麼美好啊!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為什麼?詩人寫了什麼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麼?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為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為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為何在開頭和結尾採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迴環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範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提升對作文的興趣,學會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二、學會細緻觀察,拉長細節寫作時間

三、打開作文思路,學會多角度看問題

【教學重點】

一、細節描寫

二、開拓思路

【教學難點】

如何打開作文思路

【教學步驟】

一、用電影《大灌籃》激趣

如果要同學們為這部電影寫同名小説,你會怎樣為剛才的一分鐘片段寫上文字版?進入口頭作文

二、由示例一引出學生常見的寫作問題

三、播放動漫片《灌籃高手》片段,強調觀察賽場氣氛、對手反應、自身變化

心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非心中之竹,我們説心中之灌籃非眼中之灌籃、手中之灌籃非心中之灌籃,看到的畫面要把它變為文字,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再次進入口頭作文,評議,並出示示例二

四、細節描寫寫作小結,幻燈出示例文,借鑑薰陶

五、一個小片段的瞬間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了,一瞬之間有萬象、一瞬之間孕古今,古今萬象都包含在瞬息之間,可一個片段不是作文,缺乏完整的思路,我們如何構思一篇作文呢?今天我們以《精彩瞬間》來作文,應該怎樣打開思路?

六、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共同討論

七、發放例文四篇,打開思路

八、總結拓展思路方法

只要我們能夠跨越時空、感性感受,逆向思維、理性思考,就會學會發現、學會感悟、學會生活,希望大家做一個灌籃高手、寫作高手、乃至生活的高手。

設計作文 篇3

本節課內容屬中學階段語文學科,它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的寫作指導課。本單元的課文都是記敍性散文,在此基礎上開啟國中階段對記敍文寫作的指導,對學生的寫作基礎進行培養,這是他們步入文學殿堂的第一步。導引中説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活水,要留意生活,觀察生活,提煉生活,所以本節記敍文寫作的指導,也從生活中開啟。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瞭解記敍文文體,培養學生對景物描寫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取材,通過生活感受自然景物的美。通過講授分析與課堂練習,讓學生了解及把握記敍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有關於雨的視頻,記敍文寫作課件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介紹記敍文。

在以往的語文課中,作文一直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事情,但是作文又是考試中佔分最多的一個板塊,所以作文是絕對不能拋棄的,國中階段的主打文體是記敍文,所謂記敍文就是,以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等方式表現實際生活的一種文體形式。隨後的寫作課程也會圍繞記敍文來開展,但這次只是同學們上國中以來的第一次寫作課,不要求大家一開始就寫出很精緻的文章,先從細節方面開始我們的寫作。

2、學會在生活中取材。

我們的生活在自然界,它的變化無時無刻都影響着人類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一個多彩的世界。無論是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等氣候變化;還是春耕秋收等節氣變化;或是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等動植物變化,還有數不清名山大川,草原、沙漠、海洋等地理,自然界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色彩和景象。我們去感受、去接觸,再用文字記下,就是通常所説的景物描寫。

前面我們説到,記敍文有記人、敍事的方式寫作,在寫人敍事為主的記敍文中常常會有景物的描寫,一般用來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起渲染氣氛、襯托人物、顯示中心的作用。寫景狀物本身也是記敍文的一個大類,今天主要學習的就是寫景狀物的記敍文。我們先來看一個視頻,感受一下自然界的魅力。

[播放一個“雨”的三分鐘視頻]

下雨,是我們常見的一個天氣狀況。剛才播放的`視頻記錄了很多場雨,那這些雨有着什麼特點呢?(請學生回答視頻中雨的特點並在黑板中列出 例如:毛毛細雨 傾盆大雨等)

光是從雨水的特點,我們就能總結出來這麼多,下面再看一次視頻,仔細觀察,視頻中除了雨以外,有哪些事物是被雨所影響的,發生了什麼變化?(再次播放視頻,請學生回答被下雨影響的事物,並列在黑板上。 例如:花朵被傾盆大雨打蔫了,荷葉被細雨蒙上了一層水珠等)

3、如何正確把握景物描寫方法

寫景狀物的記敍文,重點在於要抓住景物的特徵,對事物的聲、光、色、態、貌、形等多角度進行精細的描摹。剛才我們視頻中的雨就有着千差萬別,各有特點,我們描寫的時候就要抓住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時間裏的景物顏色、形態、聲響、變化等方面的特徵,例如説下面這段: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黃了,黃黃的葉子像一隻小鳥在樹上休息;葉子落在空中像飛鳥,葉子稀疏落在地上像睡覺;還有那些成片成片落在地上的,就像給大地重新穿上金黃色的新裝。 (課件展示選段,把形容葉子的詞句標註出來)

這段描寫秋天葉子的文字,首先是描寫了在樹上的葉子,結合它黃色的特徵,將它幻想成有着黃色羽毛的小鳥,正站在樹上休息,這裏就寫出了葉子的顏色、形態。當葉子落下,就像飛鳥一樣,這裏是葉子的變化。在地上的葉子也是不同的,稀疏分佈的像把地面當牀了在睡覺,成片成片的就像布料一樣給大地穿衣裳。同樣都是樹葉,樹上樹下空中的都有着不同的特點。

當然要想在作文中抓住景物特徵,就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體會,與同類的事物進行比較,加上適當的幻想。也要結合實際,不能把一些作文中好的文字硬是生搬過來,“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的,“秋天”就是滿地黃葉的景象,像在我們南方,春天很多時候都是陰雨連綿,秋天也許一點黃葉都看不見。

同樣是前面的選段,第二個重點就在描寫景物的時候還要注重表達的順序,像選段中的,先描寫的是樹上的葉子,然後葉子飄落下來,最後飄落到地面。如果我們把這些語句換一換位置,先寫地面的,突然又跳到樹上,後來又掉落,就會顯得很奇怪了。一般寫景狀物的記敍文有幾個順序,請同學們也記下來。

1、空間方位順序。

上下、左右、前後、遠近等等。

2、時間順序。

可按季節變化和一天的時間變化 。

3、地點轉換順序。

即參觀、遊覽順序。先看、再看(把3個順序展示在課件上)除了順序,寫景的文章還要動靜結合 ,不僅要寫出景色的靜態,而且要寫出它的動態,只有這樣筆下的景色才能使讀者的印象深刻。像選段中寫了樹葉飄落時候的動景,也寫了落葉之後的靜態。(課件列出 動態靜態及作用)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課堂練習,剛才看了雨的視頻嘛,我們就用一小段文字,描述一下雨滴這個景物特徵,記住前面所説的顏色、形態、聲響、變化等等特徵,現在開始五分鐘時間,無論是寫毛毛細雨、中雨、傾盆大雨都可以。(五分鐘後請同學展示,並對景物特點進行簡單分析。例如:黃豆般大小的雨點、帶着滴答滴答的聲音)

除了前面提到的抓住特徵之外,還應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和修辭手法,使所繪之景具體、真實、生動、形象。 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可以為作文添彩,但在修辭的時候要注意使用得恰不恰當,例如我們剛才描述的雨滴,描寫的場景是毛毛細雨,但如果用上了“黃豆般大小的雨點”就謂之修辭不合理了。(課件列出一般的修辭手法)

4、總結及課後作業

今天給同學們大概介紹了記敍文這個文體,還介紹瞭如何從生活中學寫作,重點在於觀察體會,以及關於景物描寫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能學以致用。佈置一個課後作業,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選一季進行300字左右的景物描寫片段,要求是描寫的景物不少於兩個,注意運用今天所教的景物描寫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描寫。

設計作文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從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寫好一段話。

2.通過回憶、表達,感受父母的愛,及我對父母的愛。

二、教學過程

1.同學們,誰能告訴我上個星期天是什麼日子嗎?(母親節)

(師:你能記住這個特殊的日子,真是孝順的孩子。從大家一臉茫然的表情看出你們不知道,那老師告訴你們,是上星期母親節,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

2.你為沒能記住母親節並獻上自己對媽媽的祝福感到遺憾嗎?

(師:那反你的這種遺憾深埋心底,來年一定補上,不過父親節還沒有錯過,是在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今天正好六月日。到時一定要向你的爸爸問好哦。因為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

教師板書:父母的愛

二、激情拓思。

1.同學們拿來了幾張自己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温馨照片。想不想和老師一起欣賞?(課件出示温馨照片。學生自己簡單描述畫面內容。)

2.再出示<校門口接着孩子>圖,一邊讓學生看,師一邊描述畫面內容。

3.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打開你的記憶大門,搜索一下,選一件印象最深的事來説説吧!

出示句式:

當我胃口不好不想吃飯時,媽媽(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生病時,媽媽(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爬山爬不動時,媽媽(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不想學習時,媽媽(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______時,媽媽(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順學而導

1.同學們,你們看,父母的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要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這份愛,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説出來呢?我們就來説説餵飯這件事。誰來説説當時是在什麼情況下媽媽是怎麼説的?

指名交流,教師從兩個方面加以引導:

(1)清楚。

當發言的學生能把這件事原原本本説出來時,引導其他學生體會怎樣説清楚一件事:一步一步説出來,讓人聽了覺得清楚。

(2)感人。

1)當發言的學生已經能清楚地説一件事時,教師站在一個傾聽者的角度,在詢問中讓學生自己發掘這件事的細微感人之處。

2)如果發言的學生在説一件事時,已經把一些細微感人之處表達出來了,那可以直接引導學生談聽後感受,再順勢點出細微感人之處並板書。

師:媽媽説時是什麼表情?媽媽又是怎樣做的?你聽了媽媽的話心理是怎麼想的?(隨機板書)

語言 神態 動作 心理

(有一次我生病人,沒胃口不想吃飯。媽媽在一旁很關鍵,很我想能多吃一口飯,拼命地勸我:“孩子,你就再吃一口,看,這有你喜歡吃的菜。來,張嘴,再吃這一口。”在媽媽不住的勸説下,看着媽媽一直舉着筷子要餵飯給我的情況下,我只好再吃了那麼一小口。我心想:媽媽實在太煩人了。後來媽媽把我吃的剩飯都拿去吃了。)

師:瞧,我們只要通過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和心理等方面,就可以寫好一段話啦。剛才我們談到的一些事,如旅遊時、生病時、學習上、生活上等方面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中都能體會這種偉大的、無私的愛。我想:此時此刻有一首詩最能代表我們共同的心聲。(課件出示《遊子吟》,學生齊聲朗誦這首詩。)

四、激勵習作。

同學讀得美,表達的情感更美!小作家們,還等什麼!趕緊拿起我們手中的筆把剛才説的事寫下來吧!在寫的時候,把事情寫清楚,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來寫,儘量把感人的地方都寫出來。如果能用上這首詩或詞語,你的文章會增色不少。

出示詞語:

生動筆寫

師生共同點評

3.父母的愛,情深似海。我們在愛中一天天長大,懂得感受愛,也要懂得回報愛。請看一段錄像。(課件:公益廣告“洗腳”的錄像)

(1)學生觀看後,師引導:你為爸爸媽媽做過什麼事,送過什麼禮物嗎?

(2)你們看,爸爸媽媽真是太愛我們了!我們為他們做一點點事兒,都會讓他們那麼感動,那麼高興!

板書:

父母的愛

生病 語言

學習 神態

飲食 動作

《父母的愛》教後反思

我教的《父母的愛》是單元寫話訓練,遵循三年級新課標要求,力求指導好學生能從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寫好一段話,並能從中感受到父母的愛以及我對父母的愛。

本課我從談話導入,激起學生説話的慾望,然後從照片入手,拉近學生與話題的距離,為了達到學生有話可説,隨之出示句式“當_____時,媽媽(爸爸)____________”學生最多談到的都是生病時,胃口不好不想吃飯時,爬山爬不動時,基本做到有話説。於是我加大難度,由説一句話變成會説一段話,這其間舉手不夠活躍,看出學生被難住了,不過很高興的是,有3位學生站起來説得具體通順,這部分鋪墊好了,寫話時大家表現還不錯。

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出示句式及範文,學生好像束縛很多,自己在環節過渡中,教師語言還不夠簡練、富有語文味。

設計作文 篇5

【摘 要】在高三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用最科學、最有效、最快捷、最易於學生接受的訓練方法,巧妙合理利用已有資源,加工生成新的教學資源;緊密結合學生作文實際,創新作文積累訓練講評,提高學生作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三作文 訓練設計 教學資源

在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中,作文的分值佔的比重非常之大,提高作文能力是教師和考生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環節,作文能力的提高,不僅僅意味着考生在考場上能否拿到一個漂亮的分數,更重要的是作文的能力與水平的高低。實質上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體現,它關係到學生的今天與未來。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作文能力的訓練,除了平時的滲透之外,筆者認為高三語文教師更應該在作文教學與訓練方面智足謀多,用最科學、最有效、最快捷、最易於學生接受的訓練方法,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作文綜合素養。

一、巧妙合理利用已有資源,加工生成新的教學資源

1抓住教材中每一個可生成資源,以讀帶寫,一舉多得

在教學韓愈的《師説》時,筆者寫下了“韓潮”這個在當時很時尚流行的詞,它形象地概括了當時在韓愈的文風影響和帶動下,所形成的一股“文道統一”、“文以載道”的寫文章的風尚與潮流。根據這種現象,筆者就設計了一個作文訓練題目《“寒流”與“韓潮”》,當堂專門訓練學生的立意與構思,啟發學生在主題立意上要學會這類題目的審題技巧,引導學生要特別注意:當今流行文化我們要關注,而經典的傳統文化我們更要重視,這是高三學生在讀寫方面要切實關注的一個話題。這樣的資源利用與生成既鞏固了學習的新課文,又在寫作素材及其立意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一舉兩得。

教學《陳情表》時,在同學們都驚歎李密感人的真情和嚴密的説理的同時,針對高三學生考場作文存在的一些情況,以及大學聯考作文評分標準中一直強調要注重的真情實感等問題,筆者在給學生總結本文的寫作技巧的同時,根據本文作者的“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特點,給同學們歸納出考場議論文的“九字方針”,即“擺事實、講道理、訴真情”,在國中議論文“擺事實講道理”的基礎上強調真情的重要,也針對現在的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真情實感的現狀,詳細分類介紹並強調“情”對議論文來説與“事”、“理”同樣重要的道理,並且逐條講析這九個字在作文中具體落實的情況,以學生的作文實例為例分析,收到很好的效果。然後乘勢而上,再設計相關的作文訓練,進行這方面的單項強化訓練,目的性明確,可操作性強。

2利用學生已有資源生成新的可以為我所用的教學資源

在訓練“海門元素”這個話題作文時,筆者着重強調擬題的訓練技巧,並且讓學生注意文與題的關係,自擬的題目除了具備明確、簡練、新穎的特點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文與題的有機統一。並且要注意避免平時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面面俱到、蜻蜒點水的毛病。筆者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訓練,班級中一名學生的題目自擬為“吾哩”,筆者認為有創意,題目本身就包含了海門元素,可仔細閲讀全文,發現他介紹的是海門的“一人、一山、一港、一品”(一人:清末狀元張謇;一山:南黃海中的蠣岈山;一港:東灶港;一品:“疊石橋繡品)四個部分,就有了文章題目與內容不太吻合的感覺。於是筆者與他商討如何改變一下題目,才能使得文與題統一,經過提示,這位學生思考片刻便在“吾哩”的後面加了兩個字“海門”,題目因此變成了“吾哩海門”,改過之後感覺比以前的題目好多了。作者在寫作中充滿自豪地從海門的“一人、一山、一港、一品”四個部分介紹海門,文章主題突出,基本達到了訓練要求。筆者忽然又想到了海門電台一檔知名節目“吾哩海門人”,就建議他把作文題目改成《吾哩海門人》。如此一改,文章中的四個部分,就只保留一個部分,就是從介論文聯盟www。LWlM。cOm紹清末狀元張謇再到介紹現代海門人這一部分,這又可以避免出現修改之前作文中存在的面面俱到、蜻蜒點水的問題,可以分幾個層次專門集中介紹海門人的方方面面。經過這樣的修改,這篇作文的內容就顯得明確集中,而且題目與內容緊緊相扣。文章最大的亮點,最有新意、最奪人眼球的是題目《吾哩海門人》,題目本身就充分凸顯了海門元素這個話題,既巧妙新穎,簡潔精煉,又鮮明地彰顯了主題,擬題的的幾個要素全部具備。

在這次擬題的訓練中,這個題目的修改過程(吾哩——吾哩海門——吾哩海門人)讓筆者非常清楚地給學生講明白作文擬題的重要性,以及在修改過程中碰到的許多作文中常見的問題,這種靈活生成的教學資源,源於學生,經過教師的加工,又用於學生,易於被學生接受,筆者就把它作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案例,不斷研究推敲,反覆修改、補充、完善,科學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效果頗佳。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經常設計擬題訓練,明確擬題的幾個具體要求,請每位學生完成一個作業:在我們平時在學校閲覽室閲讀的雜誌中,精心篩選出十個好題目,並且分析這些題目好在哪裏、怎樣才能為我所用。之後是同學交流,教師點評,有很多題目得到大家認可和好評。例如《最終,在淚水中明白》、《流淚》、《奉獻並非三兩天》、《有朋自遠方來》、《我心目中幸福》、《愛心需要複製粘貼》等等。筆者還以近三年的全國各地的大學聯考作文材料為例,要求學生練習擬題,同學們在前面講解訓練、積累材料的基礎上,擬出了一些好的題目,例如《尊嚴》、《遠望》、《感受都市》、《感受田野》、《一步與未來一生》、《守望心中的那盞燈》、《廣告讓生活絢麗多姿》、《一次的感悟》、《回首》等等。同學們經過這樣的訓練,擬題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類似這樣訓練的方式很多,這種資源的形成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需要教師用心捕捉、精心修改提煉,這樣才能形成非常好的即時課堂教學資源。因為是自然生成,又源於課堂、源於學生,因此針對性、適用性強,學生也喜歡和樂於接受。

二、緊密結合學生作文實際,創新作文積累訓練講評

要促使學生寫出好的作文,高一高二的基礎積累和有序訓練非常重要,到高三作文材料的積累這一項更是必不可少。筆者每週都佈置積累的作業,可以是配合教材內容專題積累的拓展補充,可以是最新的熱點話題的蒐集整理,可以是學生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可以是自己最需要、最欠缺的資料補充,可以是同齡人的大學聯考範文,還可以是名家美文、專家點評等等。到高三,教師就必須用最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進入高三,筆者就把江蘇大學聯考作文的最新評分標準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作文的要求;然後每間隔一週讓學生積累一篇自己喜歡的近幾年江蘇大學聯考高分作文,找出一到兩個優點並加以點評;每次作文訓練後,筆者的批改都給每個學生提出一個比較明顯的不足,提醒學生注意,讓學生每次訓練都有一個集中訓練的目標,並且對照評分標準找出自己作文欠缺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更有效的辦法是每次考試作文,筆者都細心挑選出所教兩個班級不同層次的作文,並且把南通市統一批改的樣卷一起打印好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分兩次把自己的作文和南通市的作文對照評分標準排序,並説明排序的理由,並且在不同的對照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如此幾次的訓練,學生就非常清晰地明白自己作文努力的方向。這樣的一系列積累練習評價之後,學生就可以掌握寫好考場作文應該注意的問題,並且很有針對性,時效性也很強。

高三作文訓練的方法很多,要凸顯高效,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和學生的有效資源,不斷吸收、整合,生成新的教學資源,有物有序,堅持長久,學生的作文水平必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設計作文 篇6

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非常出色的服裝設計師。

假如我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我會設計出許許多多具有時代風貌的服裝,把人們的生活裝飾得五彩繽紛,使他們生活得更愉快。我要為中國女排設計一種運動服。他們穿上這種衣服,英姿颯爽,精神抖擻,不流汗,顯示出中國女排的拼搏風姿。我好像看見我國運動員穿着我設計的運動服,神采奕奕地步入體育場參加亞運會。觀眾們掌聲雷動,拍手叫好:“這種運動服真棒!”我高興得蹦跳起來。因為,我設計的服裝為祖國增添了光彩我還要為我們的老師設計一種教師服。這種服裝,藍灰相間,衣領又別具一格。他們穿上它,文質彬彬,和藹可親,顯得更親切了。我彷彿看見了我們的陳老師穿着它,親切地對我説:”孔圳釧,你設計的衣服真帥,質樸又高雅。“我還要給小朋友設計幾種學生裝,不但色彩鮮豔,而且花樣繁多,款式新穎。而且還可以防止細菌流入他們的身體。小朋友穿上它,朝氣蓬勃,天真活潑。我彷彿看見了一羣穿着白色上衣,天藍色褲子的紅領巾們,那麼美麗可愛,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我還要設計更多的服裝,在國際市場展銷,為國家創匯,為祖國增添榮譽。

設計作文 篇7

生:寫。老師辛苦用事例寫具體了

板書:內容具體把話説清楚

全班同學讀板書。

其實無論寫哪一類文章,要想把文章寫好都必須做到:

內容 具體 把話説清楚

三、出發習作要求:

師:讓學生讀要求:

師:作文要求什麼?是寫什麼的作文?

生:可寫人、寫事……

師:提示:人:親人、朋友……

事:有趣、難忘、快樂……

景(物):一個地方、動物、水果、蔬菜……

師:讓學生同桌交流

最向寫的師什麼?把你要寫的填上去?

師:展示學生的作品(一塊評)

四、小結:

師:今次習作師自由的作文:

一定抓住把寫的內容寫具體,把話説清楚

師:同學們今堂課表現挺好

Tags: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