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優選【15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1.19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文化苦旅》有感優選【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被沉重的歷史籠罩,被歲月的文化薰陶,彷彿那一處處的古蹟在過往中醖釀出了一種經久的苦澀,那麼鮮明,於是也該平一平心,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題記

我很想去作一次旅行,一次只有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太多濃重的色彩,就這麼走着,去到一個充滿古韻文化之地,感受時光變遷的痕跡,文化的薰陶。

當那些繁華過後的寂寥,文化背後的故事,歷史的沉思摻雜着你的回憶而湧現出一種複雜情感時,便會體會到一種別緻的情。我知道此時我的心境正是餘秋雨當年的心境,但是他卻是已經真真正正地進行了這樣的一場旅行。

輕輕合上《文化苦旅》,再一次的體會,也不再是當時懵懂無知地沉浸於景的淺思維,只覺得淡淡的愁緒與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在心中揮之不去。或許這就是所有讀者的感慨與共鳴吧。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到温婉柔麗的江南小鎮,從絢麗的敦煌壁畫到荒蕪的廢墟,餘秋雨一直都在追尋着古人的足跡,不論是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山川萬里,似錦繁花,無一不可入題。他不是憑空而論,而是對國內外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由心撰寫。他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中的糾結,寫出對文化的思考,也就是這樣,文化苦旅才是為我們所鍾愛的吧。文化苦旅,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文詞。它所承載的,是夾雜在旅途中的歡心,喜悦,澄澈,又是哀傷,反思和沉鬱,種種情緒交錯相融匯成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卻又複雜鮮明的字眼“苦”。何又為苦,是旅程苦,文化苦,還是歷史苦,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無法知曉。承以文化二字的“苦”意味深遠。

淅淅瀝瀝的風雨迷失了石窟最初的模樣,混混亂亂的風塵換來了如今的恥辱。這一切源於愚昧無知。在百年前,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做出瞭如此讓人痛惜的事。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個農民,卻摧毀了敦煌璀璨的文化。他粉刷了洞窟的壁畫,損毀了塑雕,致使文物一車車的流失,換來的`只是極少數為他所用的錢財,留下的只有那麼丁點讓人仍存念想的文化。文化因無知而粉碎,應該憎恨還是可憐?”我好恨!”這是餘秋雨發出的感慨,文人在恨,研究院的專家在恨,或許大家都在恨。一字字像什麼?不華麗卻湧自肺腑。要責備嗎?或許不用,因為國人仍在努力,撥開烏雲,讓世界都知道中華文化的價值。

這一段旅程艱辛如此,其他古蹟卻又是另一番風采。靜謐優雅的江南小鎮,恬靜的陽關雪,還有浩淼的洞庭湖。不知是否仍有“碧瓦銜珠樹,紅輪結綺寮。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的景緻,“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的情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輪廓。曾經的文人墨客書寫過的詩句,那些滿含的情感是否猶存。靜聽着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風聲鳥聲,是否依舊能感受到那種久遠

文化,文化,依舊是那個熟悉的詞,現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可以讓那些渴求文化的人稍稍寬心了。而我們日益繁重的文化也是一種汲取文化的過程。在這個夏季,文化苦旅讓我明白了文化,學會更深沉的思考某些事物。而餘秋雨告訴我們的是那中國文化落在山重水複,莽莽蒼蒼大地上的真實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這是餘秋雨説走就走的苦旅,這異常艱難的文化之旅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那一處處神韻醉人又神祕的古蹟背後,人性的深層藴藏給我內心的震撼是強大的。

起始我讀《牌坊》《寺廟》《信客》,並未感受它的“苦”,只是感到綿綿的文化傳承,潘木公傳承給善良的石匠,美麗的女教師傳承給鄉村純真的'孩子,老信客傳承給年輕的宋達,但這就是餘秋雨全部文化苦旅的起點,他在“如夢起點”這章以大多童年的眼光展望,將來以成年的目光和腳步踏上苦旅。

中國之旅是作者將中國各地相連接,記敍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清新淡雅的南方,還是壯闊曠達的西北,這一章讓我認識了王圓籙和令我想不到的嶄新的蘇東坡,在遙遠神祕的敦煌莫高窟與王圓籙的關係難捨難分。我曾經目睹過莫高窟的真容,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幾近一半的壁畫被破壞,盜取。豐富的莫高窟文化在“流血”,美麗的敦煌在“流血”,如今我們都埋怨王圓籙無知的行為,竟將文化瑰寶以三十英鎊賣出,可他卻只是一個無知、愚蠢、討飯吃的平民而已,又有什麼方式來阻擋他們呢?只能感歎古代的中國慘淡、柔弱,而這經過千年起禮的莫高窟怎麼能不看破這一切,他害怕,多少眼睛虎視眈眈,他害怕,懷中的寶物一件件流失。“冒險家”們紛至沓來又滿載而去,它只能無聲哭泣……

蘇東坡算得上是歷史的傳奇人物,是宋代時的“大明星”,但他任杭州知州時,沒有陶醉於美景之中,是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他率先意識到西湖的重要性,拯救了“人間天堂”,烏台詩案後他被貶黃州,這起事件使我真正見識了輿論的力量,足以壓倒一切清白的事實,而官場失意激發了蘇軾千古傑作的靈感。

“時間與文學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們中華少年應像秋雨先生如此,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為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為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眾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藴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為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為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為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為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為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有一本書,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讀之;有一本書,你不能任之塵然,漠然無視,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美妙的文字中暢遊文化意識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對古人古蹟悲劇的同情和憤懣中,在歷史深重的歎息中,給讀者以啟迪——珍惜中華民族這壯美的河山,珍惜經歷過風雨洗滌的燦爛文化,珍惜來之不易的現代文明生活,這便是《文化苦旅》。

與其説這是一部山水遊記散文,不如説這是一段歷史文化的描述,餘秋雨先生憑着自己豐富的文史內涵和文化底藴,寫出了歷史的悲歎和一個人對世態的思考,我合上最後一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這本書中不僅僅學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納了其間深刻道理和奮進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噴湧的,惋惜於歷史對古蹟的破壞,憤怒於歷史對部分文化摧殘的同時,也堅定了文明在變化、發展、創新中得以延續的信心。

關於作者——餘秋雨先生,是存在爭議的,但我想一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不顧生命危險考察和保護古蹟的人,是應該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書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蹟遭到破壞的悲哀。《牌坊》中猶如天使般聖潔的姑娘在種種期盼中安詳逝去,《寧古塔》中流放的文人,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將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證制度會隨社會進步不斷完善的趨勢,體現古人古蹟那頑強的生命意義。

作者筆下的古蹟是倍受磨難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畫被骯髒的石灰刷去,精緻的塑像被無知的鐵錘敲毀,奧祕的藏經洞被粗暴的刨開,最富智慧的經文被轉移,讀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這是歷史在歎息,歷史在流血呀!

作者筆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殘的。《黃州突圍》中蘇東坡的悲慘處境讓人難以想象,在畢世皆濁的年代裏,蘇軾的才華被埋沒,“馬台詩案”將莫須有的罪名硬套在這個文弱詩人的頭上,使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才情,雖然沒有阻止他對詩的創作,但畢竟對詩壇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分明聽到歷史在歎息,沉重地讓我喘不上氣來。

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古蹟,歷史的歎息實質上是對中華文明損失的歎息,《風雨天一閣》遭受的何止是風雨?是書籍的丟失,文化的遺棄。《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歎巴金的慘境,他還歎惜文革對知識的褻瀆,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儘管經歷了歷史中的各種磨難洗禮,但風雨過後總是彩虹,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舒展開眉心,歷史已經歎息千年,我們應該有所改變,不讓歷史重演,保護好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讓祖國山河更加壯麗,文化更為燦爛。

讀《文化苦旅》有感5

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圖書館借閲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這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古蹟和人文歷史,給我們展現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奮鬥和心酸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

書中寫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畫是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當時,這些壁畫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純粹是出於藝術的`追求,讓我們感到驚歎不已。

餘秋雨先生還寫到了江南的風物,讓我們看到了秀麗的江南風景和婉約的江南之美,留念於書中。

讀過這本書,我不僅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感染了,這對於提升我的散文寫作能力幫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薦給每一位中國小生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光陰。

苦,文化之苦旅,思,歷史之長河。一提筆就感受到歲月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句話出自餘秋雨先生的第一本遊記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找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我們,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彷彿看見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敦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這裏有美麗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二、風雨天一閣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諾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氣的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終,便為中國文化留下了滄桑的歷史。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文化悲劇,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地隨之惆悵。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8

對於散文,我一向都是挑着看的,因為有的散文太散,總會把人的思緒也弄散,看了只會把自己圍在層層圍城裏,卻始終領悟不到其中的思想感情。

這次我要向大家推薦的不僅僅是一篇文章,其實是一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其實都是介紹我國的一處處風景名跡和一些人文古蹟,説它是遊記,看了卻沒有讓我感到遊玩的悠然,反而讓我覺得沉重,我想,這應該就是文化之旅的苦之處。《文化苦旅》當中有很多美篇和名篇,而今天我要分享的這篇《牌坊》僅僅是給予我個人最深感觸一篇。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餘秋雨在書的自序説:“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而《牌坊》正是一篇對於封建禮教束縛女性的思索文章。

在我們印象中,牌坊總是嫻靜地立着,它只是一根木頭,卻鎖着一種貞潔,一份矜持。文章主要是從四個部分來講的,首先是從作者的童年時代的回憶來引起牌坊的話題。孩子們對牌坊的好奇,引導着孩子們去打探關於牌坊的消息,卻只得到小販的嘟噥和嬸嬸婆婆們的惡罵,他們的回答使牌坊沉重了起來,然後第二部分話題轉到了“尼姑庵”,主角變成了“尼姑庵”裏教書的女教師們,文中通過寫了孩子們與女教師們的互動,例如:孩子們初見花圃時,女教師們對孩子們的鄭重叮囑和女教師們拿着繡着成對的鳥的繡巾時的害羞,都體現了女教師們對生活的憧憬和無奈。第三部分則是着重描寫女教師們的言行,在這當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如她們喝水動作的描寫:笑一笑,轉過臉去,再呷(ka)一口,然後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絹,抹一下嘴脣。這些形象的描述都反映出女教師們的出身。並且又以其中一位女教師在見了一個來尼姑庵的男人後自盡的事情,來解釋文章開頭盜墓的老頭所説的那句話:“這些女人説是死了,墳裏常常沒有。”原來,這些女教師是在大户人家裏死了丈夫之後,為了“跟着死去的.丈夫自殺”而可以立下牌坊的姑娘,由於親情或其他原因,他們的父母不願讓他們真死,可是,礙於封建倫理道德,他們又不得不死,於是,造了個假牌坊,送他們到偏遠的尼姑庵。最後一部分,作者通過《熱冰》這一個故事來質問:“我的家鄉為什麼有這麼多不透明的頑石呢。”又憐憫地問:“我的女教師們,是否也有一位老父,把你們送進冰塊。”

這篇文章都是通過兒童的眼光來探索牌坊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反映出了舊時代中國女性命運的悲哀。同時也是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審視。文章並沒有魯迅先生筆下描寫的祥林嫂的刺激感官的刻薄言語,但卻同樣能帶給讀者同樣的悲愴。

看完文章後,只能讓人感歎:一座座牌坊,安靜的立着,以控訴者的姿態,向世人幽幽道出歷史的愁怨。

讀《文化苦旅》有感9

自從我上國中以來,從來沒有在隨筆中寫過讀後感之類的文章。然而今天,我思考良久,終於提筆,鄭重地寫下這個題目。我寫文章總是隨心所欲,東拉西扯,權當發表一下看完書的看法吧。

首先這個題目就把我難住了。想來想去,我驚異發現,餘秋雨老師取得名字真是太棒了,是對這本書最好的概括。我想了半天,怎麼也跳不出“文化”二字,沒辦法,湊合着用吧。

文化千年。中國是千年的古國,我們的民族,我們民族的榮辱興衰,一代代傳了下來,歷經千年。到了我們這一代,中華民族的古國文化快被現代人漸漸遺忘。那歷史的殘骸,在風中化作塵土。

所幸,我們還有餘秋雨,還有《文化苦旅》。讀者它,我遊走在中國大地,去探訪一處處古蹟,一個個故址。敦煌莫高窟的.飛天、沙漠裏的月牙潭、陽關冬天 的飛雪、天一閣裏的珍貴古籍,都在我的眼前浮現。中國大地經過數千年的沉澱,已處處留下先輩的足跡。那些文化古城,在前人詩詞的描繪下,成為後人心中的聖 地。那些從小耳熟能詳的詞句,把千里之外的古城變成了我們的故鄉。

真的很感謝餘秋雨。他喚醒了我的記憶,我從沒如此深刻地意識到,我是中國人!我為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縱使我們的民族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我們的文化歷經千年,已然深深地刻在每個人的心裏。那種毫無理由的民族自豪感,足以讓我激動地熱淚盈眶。

靜下心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我會如此自豪。我只是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真是太幸運了。我沒有把中國和外國做比較,只是由心底散發出來的感動和震撼,一次次敲擊着我的心。

想起《莫高窟》的最後一句話:“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五千年的歲月滄桑,朝代更迭,註定造就了神州大地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統治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最長的也不過短短的幾百年,然而他們曾經燦爛的文明,卻或靠書籍,或依名勝建築而永久的保留下來。

當今日的我們再次去祭奠那些先祖的饋贈的時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們之中又會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種種呢?又有多少遊人會對着蒼老的墓碑,宏偉的樓閣去做跨越時空的潛心思考?好在,我們之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人,正悄悄地指引着我們走進那段曾經燦爛的歲月,體味各地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勉強算得上是不經意間搭船的船客吧。

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辛酸,走得心痛。

一路上跟着餘秋雨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然而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深思。

思想跟着足跡一起飛翔,從山腳到山頂,從漫漫黃沙到江南水鄉,又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

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那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其中一座塔的碑文,分明寫着那個道士王圓籙的名姓。

餘先生不覺憤怒起來,弄得我有些茫然,但當我細細聆聽了餘先生的娓娓道來,卻不得不恨得想打那個道士幾下。

道士塔本是佛教聖地,卻不知為何交由如此一個淺薄勢力的道士看管?看不慣“暗乎乎”、看着有點眼花的壁畫,於是找了兩個幫手,拎來幾桶石灰,開始了它的粉刷。

從此那洞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只剩下一片靜白。

中座的塑雕過分耀眼,於是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了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

取而代之的是道士那粗製濫造的天師和菩薩。

有一天,道士發現了滿滿一洞的古物,於是這些珍貴的物件變成了他阿諛奉承的工具,那些古文物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將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如此輕而易舉。

而王道士呢?傻笑着與外國友人寒暄,唉!傷心欲絕!正如餘先生説的,有時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運走,畢竟外國那些識貨者們會永久地將它們珍藏,不會在石洞中,行途間被人們摧殘!讀到此處,不禁一陣心酸。

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當然也會有欣慰。

像天一閣,它只是一個藏書樓,卻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及其悲愴的文化奇蹟。

要保存下一座藏書樓是極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的努力。

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叫做範欽的人開始了他的藏書之路。

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便謹遵先祖的遺命保護着它。

不難想象,天一閣藏書樓對於許多範氏後代來説幾乎成了宗教式的朝拜對象,只知要誠惶誠恐地維護和保存,卻不知為什麼,的確有些可悲,不過也很慶幸,正因為他們,才使得天一閣保留至今。

它的價值,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藏書,它昭示着一個家族靈魂!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

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反思和探索應是無休止的,就像不斷探索和反思生命一樣。

正如有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

”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你做了多少思考,思考多了,靈魂便豐富了。

無意中瞥見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如果你沒有讀過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餘秋雨,作為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過之後給我帶來的啟發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文人在歷史上經歷着滄桑的鉅變,承受了很多壓力,然而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非常寶貴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近年來在國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密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而我感觸最深的,則是《道士塔》。

王圓,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農民,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無數珍奇異寶因此流失海外。

當時是20世紀初,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新世紀的突破。為了尋找靈感,他們中有人已將目光投到瑰美神祕、源遠流長的東方藝術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們是多麼宏偉的傑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裏轉悠,覺得裏面的壁畫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層。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麼也沒有了。洞裏一片淨白。古代工匠們無數的心血,就這樣永遠被徹底掩蓋。他還覺得中座的塑雕過分惹眼,就去借了幾個鐵錘,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他僱了泥匠,塑了幾個怪模怪樣的天師、菩薩。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瘋了!那麼精美絕倫的壁畫,他卻刷上了厚厚一層白色石灰;那麼令人歎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無情地砸爛。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來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這兒的,這兒是我的,我覺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當然要在洞窟裏擺天師菩薩,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積沙時,牆壁裂開了一條縫。打開一看,裏面滿滿實實一洞的古物。他不會知道,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這都是古代中國人民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他們最深的文化積澱,最寶貴的心血結晶。

他撿了幾個經卷帶給縣長看,順便説了這事。不久,甘肅學台葉熾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價值,建議把這些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只有王道士隨手取出來的一點,在官場上送來送去。

我又為中國官僚的表現感到吃驚、失望與悲哀。王道士雖愚昧無知,但他畢竟是個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讓我們無從怪罪。但官僚們都是讀過書的啊!都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啊!怎麼會不認識那些珍貴的文物?他們都是明事理的啊!怎麼會為了運費而任那些無價之寶荒蕪?中國是窮,但看看那些官員家中,有幾個不是錦衣玉食、奴婢成羣?有幾個沒有萬貫家財、奇珍異寶?這筆錢,絕不是籌不出來,而是他們一點也不想去籌。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下定決心,好好地將這筆無價的國家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呢?

就在這時,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趕來。王道士從他們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1905年10月,俄國人博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頭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費盡無數心血、耗盡無數精力才留下的這些瑰寶,就這樣遠“銷”海外。也許王道士是很開心的吧,無意中找到的“破爛”,卻讓我得了這麼多銀子!

我無言。這幾句一個當代中國青年寫給火燒圓明園的勛爵的詩句應該可以描寫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是鐵板着臉,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他們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傾泄。但是,讓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要做的,是不讓悲慘的歷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倫敦、巴黎、彼得堡、東京……它們都深深地烙着中華民族的烙印,永遠無法抹去。

這,也是唯一能讓我感到一絲欣慰的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為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説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説: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閲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如果説,讀李白的詩,好比喝烈酒;讀柳永的詞,如同飲甘醇。那麼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無疑是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品的越久,越能體味甘與苦的茶香,越能品味出那沒有安逸、歎息的塵土氣息。

《文化苦旅》稱得上是“三位一體”。它寫了中國各處的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可以説是一本遊記。其中也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説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散文集。

不論是參觀或是旅遊,餘秋雨先生都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滄桑。正如他所説的那樣:“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息壓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其實他是把自己真實地融入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出於對歷史的尊重,同時也出於對自己的負責及對人們的警醒,寫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最質樸、最深沉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他對歷史事件的如數家珍,對歷史人物的真實再現,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在他清晰而又獨特的思維視角的`帶領下領略了歷史的足跡,感悟到最深沉的歷史呼喊。

如果歷史是一部長卷,再怎麼博大精深也終究要翻過去的;如果歷史是一個故事,是是非非就會在一個多彩的世界裏循環往復。我們攔不住他滾滾的潮流,唯有在現實的寂靜中或漠然或虔誠地品味曾有過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記憶。正如餘秋雨先生説的:“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是啊,對於歷史的教訓,歷史的遺憾我們不能漠視、不能旁觀,因為只有敢於同它正眼對視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到那千年熬成的紅豆的濃郁香甜。

我不禁掩卷沉思,也許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也許只有正視、面對、承認了這種沉重感之後,才會有一份輕鬆。人生之路,對我來説還很長,我只是站在一邊,踮起腳來張望,迷惘之餘,心中默默暗記:只要做得踏踏實實,珍惜就好。魯迅先生曾經説過:“喜劇是把人生沒有價值的東西撕壞了給你看——痛快;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壞了給你看——痛心”那麼我認為《文化苦旅》帶給我的就是悲喜交加。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踴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藴藏着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着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出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裏,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齊沿着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脱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歎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説,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裏行間看去,我為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着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説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湧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説:“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為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為此情懷,只願能為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為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輕鬆的心靈啟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