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冬至的作文錦集八篇

欄目: 冬至節 / 發佈於: / 人氣:2.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冬至的作文錦集八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湯圓,我非常喜歡。雖然不是常吃,但我的味蕾時常懷念起它的滋味

又逢冬至,迫不及待一解味蕾相思。一碗浮着水汽的湯圓來了,刻着青花的瓷碗裏,四個白花花的湯圓靜靜地躺在裏面,奶白色的米湯環繞於四周,一種奇異熟悉的感覺頓時在心口迴盪起來,好久沒吃了。

我輕輕提起勺子,盛了一勺熱騰騰的米湯潤潤嘴,然後挑了一隻兩角尖尖的豆沙湯圓舀在勺子中。白嫩嫩的、柔軟的湯圓在勺子裏,誘人!我先將湯圓身上兩個尖角啃掉,然後將湯圓慢慢放入口中,細膩柔滑的豆沙伴着可口的湯圓皮,混合入了喉中,紅豆甜滋滋的味道沁心潤肺,我不由自主的微笑起來,真好吃!再看那勺子裏剩下的半隻,白色的湯圓皮裹着豆沙彷彿雪地中央的篝火,緩緩流淌的紅色帶來心中温暖,我慢慢地品味着……

那橢圓形的是菜豬油味,一口咬下,濃濃的菜和油夾着甜甜葱香在齒隙之間來回穿梭,春天的顏色春天般的感覺,真美!

碗裏還剩下兩個湯圓了:一個頂着尖尖角的芝麻湯圓,一個圓鼓鼓的肉餡湯圓,媽媽説最有寧波特色的就是芝麻湯圓了。我雖然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但也深有體會,黑芝麻特有濃香配上清爽柔滑的湯圓皮應該是寧波一絕吧,不多想了,實在忍不住一口咬了下去,哇!又甜又香!無與倫比!此時的湯圓有着尖尖的兩頭,像一輪彎月,凹進去部分正吐露着無盡的黑夜,無數顆亮閃閃的星星不停地從裏向外湧現……太美了,我帶着幸福品嚐完了我的黑夜之星。米湯裏只剩下肉餡味的孤零零地躺在裏面了,還有一個了,我輕輕將它夾起,圓鼓鼓的身體不見變形,我放在嘴邊吹了吹,對準它的中間部位一口咬了下去,細細品嚐,肉香四溢,棒極了……

一碗湯圓不貴,卻是老少皆宜人間一美味。它的樸實純真,它填飽肚子的美好感覺讓我回味。

冬至的作文 篇2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着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影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説,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説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作文 篇3

南陽的張仲景,醫術高超,疑難雜症,手到病除,人稱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那年告老還鄉,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鄉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很難受,叫他的弟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凍傷藥。舍的藥名叫“驅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等煮好之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驅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發熱,天天如此。舍藥一直舍到年三十,人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七年級,人們就學着嬌耳的樣子做起過年的食物。有人把這種食物稱作“嬌耳”,也有叫“餃子”的,還有叫“扁食”的。人們吃着餃子,不忘張仲景舍“驅寒嬌耳湯”的恩情。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長沙的老百姓除病救災。那年瘟疫流行,他在衙門口架上大鍋舍藥,深受長沙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後,長沙的百姓很想念他,就每年推選幾位有德行的老人,帶着百姓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染重病,看來活不長了。長沙的老人説希望他壽終的時候葬在長沙。南陽的人那裏肯依,兩下就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説:“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的父老情,我生在南陽城,不能忘家鄉的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着我的棺材,向長沙的方向走,靈繩在哪裏斷了,就把我葬在那裏”。大家一聽也就無話可説了,張仲景冬至去世了,長沙和南陽都選出精壯的小夥子,人們按照他的遺囑,抬着他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去,棺左是南陽的小夥子,棺右是長沙的後生,到了當年舍“驅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斷了。戴孝的百姓連忙擔土叻壘墳。你一擔、他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墳前修了座廟,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為窮人除疾,舍“嬌耳湯”的事在民間一直流傳。因此,每到冬至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包餃子吃,説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冬至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冬至,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做湯圓吃,我最喜歡吃肉湯圓了,第一個湯圓沒做成功,被我搓碎了,做第二個時,我很小心地慢慢揉搓,終於做好了,我給媽媽看,媽媽誇我做的湯圓比她還要好,於是我充滿了信心,做了一大盆子湯圓,數一數有十七個。其實,做湯圓就象玩橡皮泥一樣很有趣,我好開心呀!

媽媽煮好了湯圓,我們一人一碗,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同學們,冬至你吃湯圓了嗎?

冬至的作文 篇5

翻開日曆,發現今天是冬至,當我放學的時候,媽媽跟我説“今天晚上咱們吃餃子,走跟我去超市買菜和肉餡去。”於是,我就跟着媽媽去了超市,在超市裏,我們買了大白菜和一些肉餡,回家包餃子。

回到家後,媽媽讓我剁白菜,媽媽去和麪,當媽媽活好面後,我的白菜也已經剁好了,然後媽媽把白菜、肉餡、放在一起,又放了一些葱姜和五香粉,還放了一些香油,包餃子的餡就調好了。

接着我擀麪皮,媽媽就開始包餃子了,我看着媽媽先把餡放在皮上,然後用手一擠就是一個餃子,不一會,我們就包了好多餃子,這個時候爸爸已經做開水了,眼看着一個一個餃子下了鍋,不一會就熟了,我們全家吃了自己包的餃子,感覺這個冬至過的很好。

冬至的作文 篇6

冬至將至,我們一家人一大早就出門了。因為我們要去山上看望一位死去的奶奶,這位奶奶在我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們都非常懷念她。

我們開車去了山腳下,爺爺拿了個鏟子爬上了小山丘,不一會兒就看見爺爺鏟了一大袋泥土,我問爺爺:“這泥土用來幹什麼的呀”爺爺説:“這土要帶到山上去的”“為什麼呀”我很好奇的問“這是個習俗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帶着泥土上山看望親人”爺爺説。“原來是這樣啊。”可是我還是搞不懂什麼是習俗。

很快我們帶着泥土爬上了很高很多階梯組成的陵園,來到了奶奶的墳前,爺爺把泥土堆在了墳前,墳前有了一個“泥土山”了。很多人也陸陸續續地在給他們的親人堆“泥土山”了原來中國的習俗有這麼多啊!

冬至的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們班教室裏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今天是冬至節。我們班正在舉行“冬至,我們大了一歲!”的主題班會活動。

在活動中,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冬至的來歷,教我們念“數九歌”,還給我們講了許多生動有趣的神話故事和傳説。我聽得入了神,心想:古代人民想象力也太豐富了吧!他們的奇思妙想太令我佩服了!

為了慶祝冬至的到來,我們班家長還特意給我們送來了湯圓呢!頓時,教室裏沸騰起來,到處是同學們的歡呼聲。我真幸運,第三碗就輪到我了!我急忙打開蓋子,迫不及待地吃起這美味可口的湯圓。湯圓熱乎乎的,裏面是我最喜歡的芝麻餡。我捨不得吃,就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像熊貓吃竹子那樣細嚼慢嚥。可惜湯圓太少了,只有6個。老師説吃一個湯圓就代表長大了一歲,那我吃了6個,豈不是長大了6歲?真有意思!

今天的班隊課實在是太爽了!

冬至的作文 篇8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