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經典)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5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1.8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5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節可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至今,清明節已發展成為了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節,又來臨了,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不禁又陷入了對姥爺的懷念。因為在我那絢麗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姥爺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姥爺給予我的愛實在太多太多了。

我依舊記得,姥爺的那張臉和那雙手,那張佈滿皺紋而又充滿精神的臉和那雙蒼勁有力卻又突兀着青筋的`手,它們曾經和姥爺一起……

兒時,我一直都是被姥爺姥姥拉扯大的。常常隨姥爺姥姥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張小木凳上看着姥爺掃地。姥爺拿着一把掃把在街道上掃,我呢,就拿着比自己矮一點兒的掃把亂舞,常常弄得到處都是灰塵。姥爺性情温和,也不説什麼,只好一遍遍地掃,毫無怨言。那時侯,我還小,看到姥爺天天清掃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納悶,常常扯着姥爺的衣角,略顯淘氣地問:“姥爺,為什麼,你天天要清掃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潔工?”姥爺也就朝我一笑,繼續掃地了。我看着姥爺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還不時“噢”幾句應聲。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姥爺清掃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裏對姥爺也不免產生了幾分敬佩。

一次,冬天時分,天氣寒冷,我剛起牀下樓,又見姥爺在掃地。我走出去,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託着下巴呆呆地看着姥爺,過了好一陣兒,姥爺才見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襖脱下來,給我披上。我當時再看姥爺的時候,發現他的手已,凍得通紅,嘴脣泛青,可那時姥爺已經在掃地了……

姥爺,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歡的桃花又開了,散發着泥土的氣息,您,可聞到了它們的芬芳,感知到了有個童稚的心靈在呼喚您,在呼喚您啊!

現在,雖然姥爺已經不在人世,但姥爺的音容笑貌卻時常在我的腦海裏浮現。因為,姥爺給我那無私的愛實在太多了,他那勤勞樸實的形象給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是我國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前一天,爸爸媽媽帶着我,回到農村老家陪着奶奶到後山去給爺爺掃墓,在上山的過程中,我驚奇地發現,這裏的山一眼望去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墳墓,雖然山是那麼的青翠,但遠遠望去,好像是嫵媚的臉上刻着一個個的傷疤,雖然清秀,卻顯得那麼的陰森。

我想,天哪,山是用來參觀、遊玩的,現在卻變成了墓的世界,來遊玩的人豈不是會被嚇到?太恐怖了。我想起了電視上經常看到畫面,人們去掃墓,都是 到陵園,陵園墓地並不大,但整體看起來十分壯觀,比老家這山上一座一座的.墓好多了。

清明那天,外公外婆也帶我去掃墓,本以為,看到的也會是滿目瘡痍的青山!可是,一到山下目的地,讓我沒想到的是,看到的竟然是一座四層樓靈堂,靈堂坐落在青山下,周圍有綠樹環抱,顯得那麼莊嚴肅穆。原來,靈堂是外公他們家族建的,整個家族每位先人在靈堂內都有一個靈位,每個靈位所佔空間只有不到兩尺見方,因此這座靈堂可以容納下兩三千個靈位。放眼望去,這裏的山滿眼青翠欲滴,就像一位剛剛成年的羞答答的少女一樣,嫵媚極了。我心中不由得無比感慨,城市是比農村文明進步一點,環保意識增強了,先人們佔去的位置小了,給子孫後代留下的是青山綠水。假如人類不懂得節制,讓每一個陵墓都佔了很大很大的地盤,那世界上的每一座山都會變成一個個“墓的海洋”,那原本巍峨高聳、風景秀麗的青山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面貌。

祭掃墳墓,對先人表示悼念,是讓我們感念先人的恩澤,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在我們內心真正表達敬意和孝思,那麼,我們就不用介懷是在一座墳墓或一個靈位上寄託哀思和祝福。以前,學校在清明期間會組織我們到烈士紀念牌向烈士敬獻花圈,向烈士致敬,隨着網絡的發展,今年老師讓我們在網上祭英烈,也一樣可以達到祭奠的目的。

移風易俗,傳統文化也可以創新,符合時代文明發展的要求,也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發展。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4

提前的梅雨季節,東方的城市,天空常常恢恢,水墨淡雅,又不失陽春三月裏生機,清晨黎明的天空也因連綿陰雨而顯老了,褪不去的是雨過天晴後的燦爛陽光,草的逢春和花的開放依舊是不緊不慢,温度到就放情生長,總讓人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細品,徒添幾分人世的可笑和無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節到,徘徊在人生中又一個小的分叉口,充滿很多無底的惆悵。梧桐更兼細雨,勾起對逝者的思念,曾經的一句話亦或者一件事,平淡無奇卻又是充滿了長者對己的關心、愛護,而自己腦海裏只有習以為常接受,卻是不知回饋愛,只是執著着爭一些虛名假利,也有幾分永遠裝不滿的知識。

不可否認,真正意義上的工作是思想和心理都成熟,理性和感性並重,存於世間的一種必備手段。不過,生命中的重要的事情也有很多,能和親朋好友相聚,共謀事業,每個人用自己的付出換回大家更大的成功;與家人共棲一屋下,品嚐酸甜苦辣鹹,用自己的愛心去傳遞世間的温存;相遇人生中有緣人,送上離別時的`祝福,多少留有餘香。

不是什麼緣分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各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觀和不同的人生軌跡,似懂非懂得歲月,已成為釋放的煙花,璀璨的同時卻也短暫。所以,朋友們,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想想你生命中已逝的故人,他們在你生命中留下的關愛,而你真心感受過,感激過,回饋過愛嗎?請珍惜你身邊那些不晚的愛,隔斷親情而出門在外,求財的同時卻是更多的照顧好自己身體,父母所期盼的是你有幸福的日子遠勝過你透支健康換財富;或許你的爺爺奶奶只不過是希望聽到你偶爾的半句關心的話而已,或許你的侄子只不過是希望你抱抱他,跟他開一個開心的玩笑,僅此而已。

人應當活在當下,閒暇時經常想想,自己做過比平凡工作還重要的事沒有,亦或者是有意義的事。平淡的清明節,不平淡的掛念。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着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後,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於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所以格外濕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羣山,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

此時,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於是我拿出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爸爸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爸爸對我説:"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於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終於把草割光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後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掃墓了吧?不妨把你們的掃墓過程也告訴我吧!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

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外婆、爸爸、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四月五日一大早起牀外婆做了幾個外公最喜歡吃的菜,拿上柳樹枝和菊花,十點左右我們就出發了。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外公長什麼樣子呀?“"媽媽和藹可親地説:“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我有七個月大的時候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福安園的山下,抬頭仰望,看見漫山一派翠綠的景象。來到外公的墳墓前,爸爸、媽媽和我開始除雜草,不一會我們就把墳墓邊上的雜草給割除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把柳樹枝靠在了外公的墳墓上,外婆説,夏天到了我們把柳樹枝靠在外公的墓上,外公在夏天就不熱了。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墓碑前,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外婆也在墳墓前擺上了外公生前最喜歡吃的菜有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油炸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各式糕點……

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對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哭了起來:“"外公我好想你!“"媽媽對我説:“"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女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今年的假期與往年不同,假前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與家人一起憶清明。

回到家我便開始發愁:怎麼和家人一起憶清明呢?父親見我悶悶不樂,便向我瞭解原因。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父親卻賣起了關子:“明天咱們回趟老家,回來之後再完成作業吧!”我更加着急了:“回來之後您得教教我這作業怎麼做呀?”父親笑着走出了我的房間。

第二天天還沒亮,父親就叫我起牀了。走出家門,地面已經被小雨打濕,清早還是有些涼意的。父親突然感歎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父親,這是誰寫的詩呢?”我好奇地問。“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正是他在清明節的時候寫的,作詩時他孤單一人,感到十分悲傷。”父親説。“是不是清明節都會下雨呢?你看杜牧寫詩的時候説了雨紛紛,剛好今天也下着雨呢!”“到了清明,氣温變暖,所以降雨增多。”父親回答道。“那為什麼會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呢?”我繼續追問。

父親解釋説:“相傳最早是咱們中國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都效仿,定於此日為祭祀掃墓之日,慢慢就演變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了。孩子,你看,咱們今天不就是回老家掃墓祭祖的嗎?”

原來如此,怪不得父親要在今天帶我回老家。取車兩小時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今天來墓園祭祀的人很多,看來大家都是在清明節緬懷先祖。

回家的'路上,父親又教了我幾首與清明有關的詩詞,還告訴我清明節不僅要祭祖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風俗習慣。

清明這個節日既有祭祖掃墓帶來的悲酸,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這真是一個有特色的節日。

不用父親教我怎麼完成作業,這一整天,我不就是在憶清明嗎?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8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傳説是多種多樣的,是説不完的,今天就講到這裏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便於人們有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是來之不易啊!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與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説: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脱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與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似凝住了。整個世界似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與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與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0

雨。很重地打在傘上,像是心跳的旋律,眼前朦朧了一片,只看見零零碎碎的綠,鋪張了一整個世界;清明、清明,像是一首憂傷的歌曲,祭奠那些逝者的靈魂。

車停在這裏。我的爺爺在那裏,觸不到,聞不到,我們相隔的已不是幾個月那麼簡單,而是一個世界那麼遙遠。雨依然下着。我踏着的這片土地,有泥土的.芳香,有身邊樹木深深扎進的根,本是土地,卻因為生命而莊重起來。

有很多人來祭奠,每個人手裏拿着祭品,我看見有人笑着,那是一種生活的坦然;我看見有人淚流,巨大的悲傷仍在他生命中留下陰影……我低着頭,看父母從塑料袋裏拿出許多的食物來,那些食物工工整整地擺在那裏,父母很小心翼翼地將筷子擱在上面,然後拿出酒杯來,恭敬地倒上酒;最後點燃蠟燭。這時,爸爸又多點燃了三支煙……平日看來最平常的食物,對於爺爺來説,會不會是一頓美味佳餚呢?爺爺平生如此貪戀美酒,那麼此時,他會不會開心地小酌呢?那麼煙呢?爺爺,你抽煙的時候,總習慣從鼻子裏噴出灰色的煙霧來,然後笑着咳嗽幾聲,現在,還是這樣嗎?……

——這一切,應該都還是的吧,只是我看不到了。

於是,我帶着無限的思念、無盡的憂傷與真摯的希望,意味深長地向爺爺拜了三拜。然後,我沉默,雨聲依舊,孤零零地寂靜着。

我站在一邊,看蠟燭慢慢地燃燒,燭油滴滴地落下,火焰忽烈忽暗,姑姑開始燒紙錢,土黃的紙湮滅在橘紅的火苗裏,漸漸變成了黑色。一瞬間的灰飛煙滅,像是一種消散的痛,空氣中飄着刺鼻的煙味,薰得人流淚……猶記得,送爺爺離開的那天,有鞭炮聲,有喇叭聲,有花香,有青煙……日子一天天過去,才發現自己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親人那麼簡單,還有一併逝去的關於童年的記憶,關於回憶的聲音,關於曾經的形影……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1

回老家上祖墳,一進村門,就看見爺爺在拐彎處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個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這裏。背後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時侯一放學就上山找筍子和各種果子,要麼吃,要麼賣,賣來的錢就買書。走在山上崎嶇的紅土小路上,一陣陣清新的風拂面而來。

爸爸成年後遠離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現在,對他曾經有養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懷有一種感激之情?

可是-----

我生在異地,自然對這陌生的故鄉沒有太多情感,雖在電話中知道他們很愛我,但説實在的,我對他們的情感畢竟不怎麼濃。

爸爸媽媽與爺爺在客廳談話,我便去廚房看奶奶。那裏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鍋,下面有一個大洞,似一個房子。洞裏的火正旺,只見奶奶用鏟子在鍋中炒。我走近一看,鍋中的肉絲炒出油,“噼裏吧啦”“噼裏吧啦”地響。奶奶將切成丁的竹筍從熱水中撈出,一同放進鍋中。她一邊用手熟練地將白白的麪條放進煮沸的泉水中,等熟又用筷子撈起,就着些許麪湯一同放入盤中,用炒好的肉絲、筍丁連滷做澆頭,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無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生機。

奶奶笑着,眼角皺紋如刀痕一般明顯。她端來剛剛煮好的`麪條,還有熱氣。

我問爸爸:“這面叫什麼?”他邊吃邊説:“這就是傳説中的羞山面!”我連忙品嚐,麪條十分順滑,口味與陽春麪差不多,樣子也差不多,可以説是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我又對爸爸説“這裏面沒有什麼讓人拍案叫絕之處啊!”爸爸看着我説:“外面的面鮮是因為放很多味精,這可是一點味精都沒放!”這樣細相,還真是味道不錯,於是我一口氣吃完連湯都沒剩下,盤子像被我洗過似的。

這碗麪很真實,就像爺爺奶奶對我的愛一般。想到這兒,又牽起我對正踩着的這塊地的情感。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忘本啊!這片土地,湖南,頓時變得那麼熟悉。

林清玄一口飲習西江水,我現在一碗食透思鄉愁啊!

後來,媽媽也學會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後,稱讚不絕於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覺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無窮。

又到一個清明,我想起《詩經唐風》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樂,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麪湯,聞一下也行。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2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濕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與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地國家都是缺水地,像我老家那樣,那裏地與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地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地那條用來澆菜地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裏還有被地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與爺爺奶奶去他們種地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地水了。水都還是黑地。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地雨,老家那裏地河水也夠種田地地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地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地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濕。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3

都説各地風俗不一樣,但我總覺得像清明這種國家法定節日,應該是一起的吧?可是我們清明節卻不是清明那天去掃墓,而是之前去。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

今年,我特地問了母親和老師,她們都説,因為我們活人過春節時,出嫁的女兒要在春節前給自己的父母送“年庚(肉、魚、煙、酒之類)”。我們這兒的人認為清明是鬼過年的日子,子孫們也要提前送“年庚”給先人,讓他們可以早早地準備年貨,這是一種風俗習慣。我聽了之後還是似懂非懂。

今年清明節前的一個星期天,父親母親卻沒帶我去祖先的墳前祭拜,而是帶我去了四明山。我以為是去爬山,到了之後才知道,他們帶我去的地方是四明山的革命烈士陵園。只見烈士墓前,兩邊種着翠綠的柏樹,就像士兵一樣守護着烈士們。我看着墓碑上的文字,才知道墓裏安息的有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有在解放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四明山縱隊的戰士,還有新時代為救落水兒童而獻身的烈士……父親一邊看,一邊為我講着烈士們的英勇事蹟:他的聲音時而高吭,時而低沉;時而興奮,時而哽咽。我深深地被這些英雄們所感動,不禁流下了眼淚。我接過母親手中的白菊花放在烈士墓前,然後低下頭,默哀了三分鐘。然後和父親母親一起清理着墓前的雜草和垃圾。雖然我從來沒有做過,但是在父親的'指導下,一會兒就會了;雖然很累,但是比起這些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別人的幸福的英雄們,這點累,又算得上什麼。

時間過得很快,到回家的時候了。在離開墓園時,我抬起頭,再次瞻仰這些英雄們,默默地在心裏説:“安息吧!英雄們!你們有青山相伴,你們有後人緬懷;你們將永垂不朽!我將永遠記得你們。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再為你們來上墳!”

清明節掃墓,時間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在於我們的心。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4

今天是4月4日,也是清明節的後一天,我們的學生要到Xx去烈士館掃墓。

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

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裏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説説笑笑,嘴裏還不時的唱着:“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

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Xx,去Xx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國小生,中學生。我們順着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着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着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於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後院。“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麼?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為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濕,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裏無比的悲傷``````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

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温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

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為了保衞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5

廣東俗語有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當然,這只是戲言,並非真實。但是,有時候這戲言卻真會成真……——題記

時光匆匆,這寒冬臘月的冬天一轉眼就到了細雨濛濛春天,一下子還真適應不過來。這年,廣東的春天比以往的都明顯些。以往冬天一過,這天就直奔夏天去了,對於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季節我是碰都沒碰過,春天是啥樣?——一無所知!只能獨自歎息咯!

這年不同,春天總算到了!到處一片生機!這時間過着過着,又到了拜祭先人的時候了。清明節到了,廣東這邊全體去拜山,拜祭先人。這或許有些迷信,但怎麼説這也是我國的傳統,只能拜啦!在學校放學前,老師們對我們萬分叮囑,同學們最後喊了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唉?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嗎?我們的搞怪精神可真夠“行”的'!但這句話卻應驗在了我身上,成了清明節一笑事。

清明節我沒去拜山,我老家在湖南,自然就拜不了啦!悶得很!腦子裏突然想起了那句笑話,想想那是啥意思?……想了不知多久,煩了!不想了!就想出去玩玩。好!這天就開始戲弄我,從樓下出來,一下就來了個“開門紅”。因為前幾天下了雨,門口還有些水。自己只顧關門,沒看路,摔了個半死,差點沒叫出來!還真是撞邪了?疼!可是戲劇的事情陸續有來……

自己瞎逛到了個籃球場,有人在打,跑去湊湊熱鬧吧!

跟他們談了半天,終於能一起玩了,我能不拼命嗎?這天又開始玩惡作劇了,球好不容易到自己手,帶球,上籃,進球,是不可能的!只聽到一聲慘叫!我又摔着了,啊!我躺在地下,身邊的人在笑着,我卻想哭。他們看我如此“LJ”,便把我“罰”下了場外,我一臉苦瓜相,肚子苦笑着!沒這麼靈吧!天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我終於瞭解了,不知是不是清明節鬼魂出來捉弄,今天連續摔了幾次。它只説在路上,在家就沒事了吧?快走!

我以比劉翔還快的速度衝回家中,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氣。哈!總算沒事了。那鬼話,我才不信呢!到家裏了,你奈何得了我嗎?哈哈!現在我金剛護體,不怕你!

戲劇性總是在這些時候發生,我又摔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長歎!

Tags: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