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家鄉的中秋節作文8篇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中秋節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家鄉的中秋節作文8篇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1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吃完晚飯,做完作業,我就靠着窗户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濕潤圓滑的明月升上夜空。

過了好久,一輪金黃的圓月終於從東方的天邊悄悄得露出了笑臉。她多像一個文靜的姑娘,把温和、皎潔的銀光無私得灑向大地,灑向人間,月亮越來越來圓,也越來越來越亮。四周的星光逐漸暗淡,有的好像一下子消失了。‘中秋的月亮漂亮吧?不知什麼時候,爸爸已經站在我旁邊了。我痴痴地忘着中秋的圓月,仰望着神祕星空。此刻,媽媽已經像變了魔術似的在陽台上擺好了月餅、糖果。我們一家三口邊吃月餅邊賞月,爸爸媽媽還給講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等有趣的故事。

忘着天上圓圓溜溜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在鄉下生活孤獨的爺爺。爺爺今年已經將近60歲了,滿頭白髮,滿臉皺紋。

在這中秋月圓,家家户户共享天倫之樂的美好夜晚,爺爺是否也在望着如水的月光正思念我們呢。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2

陽曆十月,天氣轉涼。莊稼地裏已看不到夏日裏鬱鬱葱葱的美景了。田野裏一片冷清,不怎麼好看了。倒是路邊幾棵大杏樹,奉獻出金色果實,讓過往路上的人直流口水。無意間,嗅到一絲淡淡清香:”哦,是誰家在蒸月餅,八月十五快到了嗎?“月亮只差一點便圓了。

回憶中,每逢中秋節,媽媽和鄰居的嬸嬸便得忙上幾天。八月十一日左右,媽媽便會找出最好的酵母,然後和上面,一點一點地和,由少到多,等到十三日,面和得就差不多了。媽媽便叫上嬸嬸們今天到這家明天到那家,輪流幫忙做。嬸嬸們做月餅時邊做邊談着各家的閒事,和和美美熱鬧得很。

十五日那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晚飯,在我們家通常都是媽媽和大姐收拾家務,我和粑粑弟弟把屋中的方桌搬到院子中央,弟弟高興地蹦蹦跳跳閒不住,二姐給我們把媽媽做好的菜、瓜果都端了上來,最後媽媽和大姐幹完家務出來了,媽媽還端了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放在桌子中央。

有時得等上一會兒,月亮才會升上樹梢,有時還未準備完畢月亮早已照亮了整個村莊。大家把這種儀式叫做”望月“。鄰居奶奶説:”八月十五不望月,出門風雨雪。“全家人圍坐桌子四周,談論着莊稼的收成,欣賞朗朗明月。等月亮已升得差不多了,父親照例把月斌分切成幾塊,每人一塊。此時的月餅就像千層餅一樣,每一層的顏色都特別新鮮,紅的更紅,綠的更綠,黃的更黃,誘人的香味,吃起來十分鬆軟,大家一邊賞月一邊細細品嚐。

家鄉的月餅最香甜,最圓的月餅還是家鄉的明月。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3

我們家鄉的八月,秋高氣爽,豔陽高照。瓦藍瓦藍的天空就像洗過一樣明淨,棉花糖似的雲朵就像繡在藍色絨毯上的大花。“今晚的月亮一定又圓又亮!”媽媽一邊幹活,一邊感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又來了。

等啊等,盼呀盼,太陽終於落山了,天色終於昏暗了,月亮終於出來了。和家人一齊吃過團圓飯,就迎來了家鄉的一項重要的習俗活動——祭月。我們先把祭品——許多水果和食物,還有兩盒精美的月餅,擺放到早已搬到庭院中的桌子上。然後,全家開始一起祭月,燒香、祈求月神保佑家人平安。這時,大家心頭湧起了一種對月神的崇敬,對家人的關愛以及對家鄉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接下來就是最愜意的賞月了。我們搬着小板凳來到庭院中的桂花樹下賞月。抬頭一看,月亮姑娘散發着銀白色的光芒,圓圓的臉蛋更加惹人喜愛了。這時,一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飄來,真所謂是“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圓”啊!

爺爺拿來了一盒月餅和一副茶具,爺爺先把月餅分給了大家。然後,開始泡茶。月餅是圓的,象徵着團圓。我撕開包裝紙,輕輕地咬了一口,鬆軟的外皮香香的,夾着厚厚的豆沙,甜味濃濃的,透心甜!再咬一口,哇,黃澄澄的大蛋黃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腦袋。看着都令人垂涎三尺,更何況大口大口地吃了。我忍不住再咬了一口,甜絲絲的,又有一股鹹蛋黃味,好吃極了!我不禁張開嘴巴,把月餅一口吞了下去,真是美味極了!大家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都笑開了花!甜甜的月餅突然讓我感到有點兒膩,趕緊端起茶杯,一大杯茶被我一口喝了下去。好清新的一杯茶,真不愧是21世紀最健康的飲料啊!空氣裏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喝完茶,大家又開始盯着那個誘人的柚子。爺爺用小刀輕輕地把柚子皮切開,好像在雕刻美麗的花朵。柚子切好,大家每人拿一塊,樂滋滋的吃了起來。吃過柚子,我正準備把柚子皮扔掉,爺爺卻在我背後大喝一聲:“站住!”我嚇了一大跳,提心吊膽的問:“幹,幹嘛?”“把柚子皮放下!”爺爺堅定的語氣,猶如軍隊裏的教官。我連忙小心翼翼地放下柚子皮,逃之夭夭了!

爸爸壯着膽子問:“爸,您留着柚子皮幹什麼呀?”爺爺説:“我給你們做柚皮燈啊!”。

首先,只見爺爺在每瓣柚子皮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好一個嫦娥奔月,好一個玉兔搗藥,好一個吳剛伐桂,好一個……其次,爺爺不知從哪弄來了一小段蠟燭,用一根牙籤把蠟燭固定在柚子皮底端。接着在每瓣柚子皮頂端挖一個小孔,然後用繩子穿過小孔,並固定在一起。還把繩子系在一根筆直的木棒上。最後,點燃蠟燭,一個精美的柚皮燈就完成了!

做完柚皮燈,我仰望着夜空,看見皎潔的月亮姑娘上有一些灰色,猶如桂樹那婆娑的影子,吳剛辛勤地砍着桂花樹,貌美如花的嫦娥正坐在月宮裏,玉兔正在搗長生不老藥呢!我似乎與皎潔的月光融為了一體,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月到中秋分外明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也是一個團圓節,除非萬不得已,人們必定趕回家來,幸福的團聚在一起。共賞中秋美景,共品中秋美食。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4

我們家鄉有許多許多的節日,我想來想去,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中秋節。

我聽我媽媽説:“中秋節的由來,我國古代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節,民間也有把‘月缺月圓’作為‘悲歡離合’的象徵。每年中秋,由於秋高氣爽,月亮特別圓,也特別亮,民間便逐漸形成了祭月、拜月的風俗習慣了。”

每當中秋節到來的那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每家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5

中秋——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代表月圓之夜。月圓,在我們國家寓意着閤家團聚,幸福安康。家鄉的`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慣。

每年中秋,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月餅了,由其是蓮蓉蛋黃和紅豆沙,這兩種味道我愛極了。中秋的夜晚,皎潔的圓月掛在天空顯得祥和極了。每每到了這種時候,我們家總是將月餅切成一塊一塊,放在盤裏,全家人品嚐着美味的月餅,聊着有關中秋的話語,我的心裏總覺得有一絲象月餅一樣清甜的味道。

這年中秋,雖然我心裏有高興,但也多了一分掛念。自從5。12地震後,我從電視裏看到了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有的失去了爸爸,有的失去了媽媽。我真的是很替他們難過,每當這個節日到來,我總是想他們有沒有閤家團聚呢?有沒有吃到美味的月餅呢?我跟爸爸媽媽提到了這些問題,他們告訴我説:我們的在震後一直都關心着災區同胞,讓他們住上了新房,對他們的生活進行幫助。也讓他們感到有一個温暖的家。在電視裏我還看到災區處處是新貌,和震前相比,簡直就是舊貌換新貌。

過着我們家的中秋節,我感到很幸福。現在,我知道了,有一個象中秋月圓一樣的家,就象月餅一樣美味。我愛家鄉的中秋節,我愛我的家。而我一定要説的,就是: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用好的學習來感恩父母和老師。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6

期待已久的中秋終於來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這天晚上全家人剛吃完晚飯後天就黑了這時奶奶拿來一隻升羅裏面裝滿了麥子在中間插了一股香四周圍也插滿了一種叫亮晶晶的香然後在蠟簽上插了兩支蠟燭於是奶奶點燃了蠟燭和香我覺得非常好奇問道:“奶奶這是什麼香啊怎麼好玩?”奶奶回答道:“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門不遭受風雨而且還能去除災害。”我看了看點了點頭。

過了一會兒奶奶又端上來了早上買的蘋果、月餅、梨等東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圓圓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覺得非常奇怪便大聲説道:“月亮怎麼不見了它去那裏了?”爸爸笑着説:“傻孩子因為今天是陰天啊所以月亮出來了一會兒就不見了。”這時我無意間看見了放在桌子上的東西於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餅就在我剛要碰到的一瞬間爺爺説道:“別動那月餅不是我們自己吃的是給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飽了我們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後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來再讓我看着它。同時我又想:我們家鄉的中秋節竟有這麼多習俗我還是頭一回知道呢!我還想: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正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説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家鄉的中秋節風俗都進行完成之後,一看時間已經很晚了,立刻被媽媽趕去睡覺。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7

每到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家家户户都會買來月餅,晚上賞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中秋節,是在我6歲的時候。

那天的中秋節,爸爸媽媽早早地準備好了大大的月餅,還有各種水果。所以在這一天,家裏就會瀰漫着月餅濃濃的香味。到了晚上,天漸漸黑了下來,月亮也漸漸升起來,但還是有幾片雲擋着月亮。爸爸媽媽把桌子抬到屋外,擺上水果和月餅。等到雲全部散開,月亮的光瞬間灑滿了大地。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上面好像有幾團黑黑的影子,像是嫦娥和玉兔在看着我們,吃着月餅呢!

那時天真的我,指着月亮對爸爸説:“爸爸,月亮好漂亮,你幫我摘下來好不好?”全家人都被我逗笑了,可我卻認真的看着爸爸,拽着爸爸的衣服不肯放,爸爸想了一會兒,説讓我閉上眼睛,就幫我把月亮摘下來。我閉上眼睛,爸爸立馬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然後便讓我睜開眼睛。“哇!爸爸好厲害!真的把月亮摘下來了!”我伸手就想去碰,爸爸卻連忙阻止了我,説:“別碰呀!一碰月亮就不見了!”我一聽,連忙收回手,靜靜地看着。

過了許久,爸爸媽媽便把東西搬入家中,我和姐姐也走了進去。打開電視,剛好趕上了中秋晚會,我們坐在沙發上,其樂融融的聊着家常。過了一會兒,我們便開始吃月餅了。媽媽把月餅切成了四份,一人一份,大家都因為這天的氣氛開心了起來。

中秋節,顧名思義,也就是在秋天的中旬,在這個節日裏,家家都會團聚起來,賞月、吃月餅。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也表示着團圓的意思。

家鄉的中秋節作文 篇8

説起中秋節,你肯定把農曆八月十五那天聯繫起來,但要是在我的家鄉寧波,還是把這天當做是中秋佳節的話,那麼你就OUT了!

“天下中秋皆十五,唯獨寧波在十六”,寧波人在十六那天過中秋是有傳統的。傳説南宋宰相史彌遠每年八月十五總要從京城趕回寧波與親屬團聚、與家鄉人民同樂。但有一年因為他處理緊急公務,任務完成後趕回寧波已經八月十六了。親人和當地百姓因為等他錯過了在十五那天慶祝節日,等史彌遠到了才一起歡歡喜喜,共慶中秋佳節。從此以後寧波的百姓就把農曆八月十六當成“真正”的中秋了,這風俗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一提中秋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月餅了。家鄉的寧式月餅鬆酥噴香,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寧式月餅口味眾多:“五仁月餅”用料頂級、新鮮飽滿,“海鮮月餅”原汁原味、鮮鹹合一,“火腿月餅”清香不膩、風味獨特。可我最喜歡的就是“苔條月餅”了,它用最優質的冬季苔菜作為餡料,苔菜細嫩色綠,皮餡各半,裏面再夾雜一些芝麻、花生、瓜仁、桃仁等。這樣的月餅吃起來甜中帶鹹,鹹裏透着鮮香,舌尖味蕾頃刻間就能被這絕頂美味征服。

中秋節那天晚上,無論多忙,爸爸媽媽必定會趕回爺爺家裏吃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放滿了爺爺特意準備的美味佳餚,很多是額外的“加菜”,其中一碗“鴨子燉芋艿”特別好吃。圓圓的芋艿和新鮮美味的老鴨頓成湯,湯色乳白如奶,味道鮮美絕倫。爺爺喝着純手工釀製的掛花酒,爸爸媽媽一旁忙着邊吃邊給爺爺斟滿酒杯。要是天氣晴好,月懸當空,爺爺總是會指着月亮和我講説嫦娥和後裔的故事,其實我打小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他説的還是津津有味、活色生香,我則在一旁不動聲色、“有所保留”地享受美食,一吃完飯就迫不及待抓起一隻“苔條月餅”吃起來......

“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圓”,我們寧波的中秋節特別有意思吧!